执业医师笔试手打笔记(贺银成版)--泌尿
07泌尿 胸外冲刺 贺银成

C.气尿可确诊泌尿道-胃肠道瘘存在
D.膀胱三角区出血多表现为全程血尿 E.肉眼血尿指1000ml尿液中的出血量>5ml
例、终末血尿提示出血来源于BCD
A、肾脏 B、膀胱颈 C、膀胱三角区出血 D、后尿道
例、关于血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离心尿红细胞>3个/HP有病理意义 C、活动性血尿常提示上尿路结石 E、前尿道滴血常导致初始血尿 B、无痛性血尿常提示泌尿系统肿瘤 D、排尿中断伴剧烈疼痛常提示膀胱结石
早期肾结核——药物治疗 一侧严重肾结核、对侧正常——肾切除 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轻)——先药物治疗、再切除病重侧肾 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肾积水)——先引流肾积水、再切除病重侧肾
例32A、关于泌尿系统结核的叙述,错误的是C A、以肾结核最常见 B、90%起源于肺结核 D、尿中找到抗酸杆菌也不能确诊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友情提示:购买原版,饮水思源!
一、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 1、与排尿有关的症状
尿频 尿急 尿痛 排尿困难 尿流中断 尿潴留 由泌尿、生殖道炎症、膀胱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 生理性因素、精神因素等引起 见于膀胱炎症、容量过小,也可见于无尿路病变的焦虑病人 与膀胱、尿道或前列腺感染有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 由膀胱以下尿路梗阻引起 包括排尿踌躇、费力、不尽感、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滴沥等 多由膀胱结石引起 急性——见于膀胱出口以下尿路严重梗阻、腹或会阴手术后 慢性——见于膀胱颈以下尿路不完全梗阻、神经源性膀胱 真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见于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的损伤 假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见于慢性尿潴留 急迫性尿失禁——多见于重度膀胱感染 压力性尿失禁——多因腹压突然增高、盆底肌肉松弛所致 多见于多次分娩或产伤的女性
泌尿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泌尿系统总论:1、血尿>3/HP2、肾小球源性:RBC大小不一(变异RBC),>50%,肾小球基底膜断裂,常见于肾小球肾炎。
非肾小球源性:变异RBC <50%,3、血尿的重要特点:无痛全程瘤终末刺激核疼痛血尿石4、尿蛋白:正常人<150mg,分类:生理学:一过性,功能性,体位性(青春期)病理性:○1、肾小球性→a.电荷屏障:白蛋白→选择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b.分子屏障:大分子IgG→非选择行蛋白尿→糖尿病肾病○2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B2微球蛋白/B2MG 直接诊断)○3溢出性:小分子为主(本周蛋白)→多发性骨髓瘤5、管型:>5000个/12小时为正常A.透明管型:正常人可见 B.红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有炎症)C.白细胞:肾盂肾炎 D.蜡样管型:肾衰,慢性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慢性肾炎、隐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为免疫介导炎症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又叫: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急性肾炎)上感+血尿+水肿+高血压+c3补体↓→急性肾炎 100%病人有血尿,80%水肿(水钠潴留)高血压一过性治疗:休息+对症(只要上感出现血尿为急性肾炎,只要在急性肾炎的基础上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就是急进型肾炎)急进型肾炎分型:Ⅰ型:抗基底膜型:原位免疫复合型,抗GDM,可见线条样沉积Ⅱ型:循环免疫复合型颗粒状沉积Ⅲ型:无免疫复合物,安卡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型抗膜线条样,Ⅱ型复合颗粒状,Ⅲ型安卡无免疫,好帕血浆13来)诊断:大量壁层细胞增生(新月体)治疗:1、3血浆置换,2型→大剂量激素慢性肾炎15%由急性而来,85%没有急性感染1、水肿、血尿、少尿1年以上2、蛋白尿1~3g治疗:低蛋白饮食,原则:挽救肾功能为主要目标AECI,血压:血尿>1 →125/75 <1g →138/80(大2575 小38)不用激素肾病综合征标准:尿蛋白>3.5g 血浆白蛋白<30g病历分型:儿童<18岁→微小病变型非甾体药物可致该病成人(18-40岁)→细(喜)膜(膜)增生型中老年→膜型肾病并发症:上感低钠血症肾V栓塞(肾病综合征突然腰痛、血尿就是肾V栓塞)治疗:激素原则:起量足、时间长、患减药、长维持起量:1mg/kg 8-12周(期间不甲减量)减量:8-12周后每2周减量10%维持量:10mg/日,维持半年①肾病综合征无须预防使用抗生素,②白蛋白<20g,必须预防抗凝(低分子肝素)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IgA肾病→只有血尿,无其他症状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检查的最佳方法是肾活检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治疗的最佳方法是透析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有白细胞管型)下尿路感染:膀胱炎(无白细胞管型)所有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常见:大肠杆菌治疗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亚硝酸盐阳性,强烈提示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有管型急性肾盂肾炎都有膀胱刺激征,尿频最先出现,肾盂肾炎有发热,腰痛疗程:肾盂肾炎2周,膀胱炎3天慢性肾盂肾炎6月以上,三大表现:①確診靠V肾盂造影:肾盂变形,变窄。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笔记整理6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笔记整理6 第六节: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我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肾癌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一、临床表现早期没有症状。
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血尿是占主要的,呈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说明肿瘤已侵入肾盏、肾盂。
二、诊断1.B超:是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需配合CT或肾动脉造影检查(早期最简单的方法)2.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见肾盏肾盂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移位3.X线检查: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
4.CT: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方法。
5.确诊我们用活检,没有活检就选CT.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CT。
最可靠(最好、确诊)的方法:活检。
三、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治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切得多,除了肾还包括附近其他器官。
5年生存率:早期局限在肾内肿瘤可达60%-90%肾盂癌一、病理病理类型:起源于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也叫移行细胞癌)。
还有一个膀胱癌也是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
二、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这个不特异),三、诊断首选逆行肾盂造影1.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指占位性,造影剂打不进去)2.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一一对应(题眼):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肾盂癌一一对应(题眼):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肾盂内充盈缺损+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四、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肾母细胞瘤小儿沁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一一对应(题眼):5岁以下的小孩+腹部包块=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是经腹行换肾切除术、配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膀胱肿瘤一、病理:来自于异性上皮细胞。
其中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他的TNM分期:这个很麻烦,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很简单的记忆方法:1固:T1期浸润粘膜固有层2肌:T2a期浸润浅肌层T2b期浸润深肌层3周:T3期浸润周围组织4全:T4期浸润到其它器官二、临床表现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执业医师测试辅导:泌尿系统笔记(四)

执业医师测试辅导:泌尿系统笔记(四)4、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一、病因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致,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起病原因不明,起病即属慢性。
二、发病机制慢性肾炎的病因,发病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
三、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个体差异大:早期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重。
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受损,此种情况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表现,进入尿毒症。
有的患者除上述慢性肾炎的一般表现外,血压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升高时,可有眼底出血渗血甚至视乳头水肿,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差;有的患者可因感染等诱因作用急性发作。
四、诊断医学教育网凡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应考虑本病。
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可诊断本病。
五、鉴别诊断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
根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Ⅱ.Alprot综合征常起病与青少年(多在10岁以前),患者有眼,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连锁显性遗传)Ⅲ.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应与此病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鉴别。
二者潜伏期不同,血清C3 的动态变化可鉴别。
疾病转归亦不同,慢性肾炎无自限性。
IV.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呈血压明显增高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鉴别,后者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后出现肾损害。
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考试-泌尿系统系统重点知识(一)

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考试重点之泌尿系统重要知识点1.肾小球源性血尿典型表现:红细胞管型。
2.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因: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
3.急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见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电镜下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4.血液检查: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升高。
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为:肾穿刺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有大新月体形成。
6.慢性肾炎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女性。
早期可有乏力、腰痛等症状;病情进展可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7.尿流率检查:确定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排尿的梗阻程度。
如最大尿流率<15ml/s表明排尿不畅;如<10ml/s则表明梗阻较为严重,常为手术指征之一。
8.前尿道损伤:球部(多见),后尿道损伤膜部(多见)。
122.精索静脉曲张=:病侧阴囊松弛下垂+精索内静脉似蚯蚓状+Valsalva试验时见曲张静脉+平卧后曲张缩小或消失。
9.急性肾损伤致死原因:高钾血症10.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直径0.6cm~2cm)或者内镜下的碎石取石术(直径≥2cm)。
11.前列腺增生症最早出现的症状:尿频;最重要的症状是进行性排尿困难。
12.尿流率检查:确定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排尿的梗阻程度。
如最大尿流率<15ml/s表明排尿不畅;如<10ml/s则表明梗阻较为严重,常为手术指征之一。
13.慢性肾炎首选药物是:ACEI,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14.尿蛋白的控制目标是:<1g/d。
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125/75mmHg;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130/80mmHg。
15.肾病综合征(单纯型肾病综合征)=:①尿蛋白(>3.5g/d)+②血浆白蛋白(<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⑤肾活检(确诊)。
①②为诊断所必备条件。
16.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主要机制是:肾小球基膜受损,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
执业医师手把手教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男生殖系统:1,泌尿、男生殖系统主要症状:一:与排尿有关的症状(1)尿频:(2)尿急:见于膀胱炎症、膀胱容量过小(3)尿痛:在男性;多发生尿道远端,女性发生于整个尿道。
尿频、尿急、尿痛常同时存在,三者合称膀胱刺激症状(4)排尿困难:由膀胱下尿路梗阻所致;(排尿踌躇、费力、不尽感、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滴沥);(5)尿流中断:由膀胱结石引(6)尿潴留;(7)尿失禁: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A,真性失禁:又称完全尿失禁,见于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的损伤B假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见于慢性尿潴留;C:急迫性尿失禁:见于严重的膀胱感染;D,压力性尿失禁:多因腹压突然升高、盆底肌肉松弛。
见于多次分娩或产伤的女性。
二:尿液的改变:(1)尿量: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ML;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多尿:每日尿量多于一天尿量的正常值。
正常人1000—2000(2)尿液的肉眼观察:A浑浊尿:B:气尿:泌尿道—胃肠道娄,泌尿道有产气细菌感染C血尿:肉眼血尿—1000ML尿液中含血量大于1ML;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初始血尿:见于排尿始端,提示尿道、膀胱颈出血;·终末血尿:后尿道、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出血;·全程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或以上部位。
血尿:A膀胱刺激症状;感染;B有下尿道梗阻症状:BPH、膀胱结石、某些肿瘤;C无痛性血尿:肿瘤;D伴肾绞痛或运动后:结石(肾、输尿管)三:尿道分泌物:正常清亮2泌尿系统损伤:一:肾损伤:成年男子较常见,多为闭合性肾损伤。
临床表现: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包块,发热。
CT为首选检查(不易采用逆行肾盂造影)。
治疗:A紧急治疗;B保守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适用于肾挫伤、轻度裂伤和无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C手术治疗:开放性肾损伤几乎都需要手术,闭合性肾损伤:·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生命体征仍未见改善,提示有内出血;·血尿加重,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继续降低;·腰、腹部肿块明显增大·有腹腔脏器损伤可能。
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疾病考点

第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本章较为重要,2000~2009年约考过209题。
其中,泌尿、男性生殖器感染(约30题),每年5~6题;尿液检查(约18题),肾小球疾病(约41题),肾结核(约l7题),尿路结石(约20题),泌尿系统梗阻(约14题),肾功能不全(约28题)每年2~5题。
第一单元尿液检查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8题,其中,血尿9题,蛋白尿6题,管型尿3题。
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每年2~3题,出题点集中在血尿和管型尿的分类方面,其次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须重点掌握。
一、血尿*(一)概念1.镜下血尿:离心后尿沉渣红细胞超过3个/HP(2006)。
2.肉眼血尿:lL尿含血超过lml。
**(二)病因1.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
2.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等。
3.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等。
4.药物与化学因素:如磺胺类、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
5.功能性血尿:见于健康人。
**(三)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二、蛋白尿(一)概念正常人尿蛋白<40mg/24 h(20~130mg/24h),成人上限为150~200mg/24h。
尿清蛋白正常人上限量3Omg/24h。
超过以上标准为蛋白尿(2000)。
*(二)分类(2006):5类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1)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如肾病综合征(2002)。
(2)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1)小分子量蛋白为主,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
(2)主要见于间质性肾炎,抗生素肾损害和重金属肾损害。
3.混合性蛋白尿:(1)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2)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后期、肾小管间质疾病和全身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肾小管。
4.溢出性蛋白尿(1)蛋白成分主要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本一周蛋白。
(2)主要见于多发性脊髓瘤、挤压伤和急性溶血。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泌尿系统-02泌尿

第四节泌尿、男生殖器感染1.上尿路感染:白细胞管型,全身症状。
(主要是肾盂肾炎)肾和输尿管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
(主要是膀胱炎)膀胱和尿道一、急性肾盂肾炎:1.病因: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最常见。
肠道逆行感染注:发热+腰背痛/肾区叩击痛+膀胱刺激征+白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
2.真性菌尿: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大肠杆菌)注:如果是链球菌,细菌量在1000~10000即可有诊断意义。
3治疗:未得到尿培养结果前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药物。
最有效的药物奎诺酮类。
疗程2W,停药1W后和1月后复查尿常规和尿菌一次,两项检查均为阴性者方可认为临床治愈。
孕妇急性肾盂肾炎首选氨苄青霉素。
注: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症状72h内无效可换药。
二、慢性肾盂肾炎:1.病因:尿路梗阻、泌尿系的畸形、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慢性肾盂肾炎是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反复尿路感染超过半年的,有以下症状的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
①静脉肾盂造影有肾盂肾盏狭窄变形者②肾外形表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大小不等③持续性肾小管功能受损。
2.临床表现:3.治疗:抗生素。
一般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疗程2~4周。
若无效而复查中复发,则根据药物细菌敏感试验,把敏感抗生素分成2~4组,轮流使用一个疗程,共2~4月。
注:1.肾小球肾炎没有尿频尿急尿痛。
2.尿毒症期可使用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抗菌效果还不错。
3.慢性肾盂肾炎症状好转,尿化验正常,为防止复发采取低剂量抑菌疗法:减少用药剂量,分次口服。
三、急性膀胱炎1.临床表现:以尿路刺激征为主。
约30%的患者可发生肉眼血尿。
注:尿频尿急尿痛+全身症状不明显==膀胱炎。
2.治疗: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
四、无症状的细菌尿1.临床表现:2.治疗:有以下情况的需要治疗:①妊娠期间②学龄前儿童和老人(>75岁),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
注:1.上下尿路感染共同特点是尿白细胞阳性,尿细菌学检查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检查1、蛋白尿
2、管型尿
3、血尿
肾小球疾病
1、概述
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类
发病机制
2、本章所述疾病的分类
3、三种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4、急性肾炎的诊断
5、急性肾炎的治疗
6、急进性肾炎
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就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尿量突然减少,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时肾小囊内壁层上皮增生形成新月体7、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
8、急进性肾炎的治疗
血浆置换疗法---I、II型;2-4L/次,QD*10d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II、III型+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
替代治疗:
9、三种肾炎的治疗比较
10、慢性肾炎的治疗
11、隐匿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1、诊断标准:蛋白尿>3.5g/天,血浆蛋白<30g/L,水肿,高血脂
2、病因:
3、并发症
4、治疗
5、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起始足量---泼尼松1mg/Kg*d PO*8-12W
缓慢减药—每2-3W(1-2W)减原量的10%,减至20 mg/d 长期维持—以最小剂量维持(10mg/d)维持半年左右
激素敏感型—用药8-12W内肾病综合征缓解
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
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
6、并发症的防治
IgA肾病
尿路感染
1、概述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诊断尿感的最主要依据是真性细菌尿,而不是临床表现。
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是诊断尿感的金标准。
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的最主要依据是静脉肾盂造影,而不是临床表现,也不是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急性肾衰竭的最主要依据是血肌酐值,而不是临床表现
4、尿感的定位诊断
肾盂肾炎:38℃,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击痛,血WBC上升
上尿路感染—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尿NAG升高、尿β2-MG 升高、尿渗透压降低
下尿路感染—多有尿路刺激征,无全身症状,WBC不高,无肾区叩痛及尿白细胞管型
5、尿路感染的治疗
6、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1、概念
2、临床表现
3、肾前性和肾形ARF的鉴别
4、急性肾功衰的治疗
预防和治疗基础病因—首先要纠正可逆病因
营养疗法—最好口服补充营养成分
控制水钠摄入—24补液量=前24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前24尿量+500ml 处理水电解质紊乱
预防和治疗感染---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
透析治疗
①高钾血症的治疗
②透析的指证
慢性肾功能衰竭
1、概念
慢性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60ml/min)>3月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2、慢性肾脏病分期
3、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恶化诱因
4、临床表现
5、治疗
泌尿系损伤1、各种损伤的比较
2、尿道损伤
肾结核
肾结核的病变在肾---症状在膀胱
髋关节结核的病变在髋关节---症状在膝关节
病理肾结核的病变多为双侧性---临床肾结核的病变多为单侧性(90%)肾结核的血尿多为终末血尿---肾损伤为全程血尿
早期肾结核—药物治疗
一侧严重肾结核、对侧正常---肾切除
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轻)---先药物治疗、再切除病重侧
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肾积水)---先引流肾积水、再切除病重侧
泌尿系梗阻
1、病因
2、病理生理
梗阻以上部位—压力增高,尿路扩张积水
梗阻如长时间不解除,终将导致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
3、肾积水—诊断治疗
4、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壁肥厚、隙室形成
输尿管—代偿性扩张
肾脏—积水、肾盂扩张、实质萎缩
症状与前列腺大小不成比例,而取决于梗阻程度、病变发展速度、是否合并感染尿频—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排尿困难—最重要的症状
5、急性尿潴留
尿石症
1、影响成石因素、成分及性质、病生
肾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