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尿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血尿68例临床分析

小儿血尿68例临床分析

1 1 临床 资料 : . 采用 回顾性方 法分 析 19 9 8年 1 至 2 0 月 02 年 4月来我院儿科 门诊 以镜下血尿就诊 及住 院患 儿 6 , 8例 就诊 时发现 血 尿 时间为 1 ~8个月 , 中男性 3 其 2例 , 女性 3 6例 。3 月~1 5例 , 个 岁 ~3岁 l , 0例 ~7岁 2 l例 , 1 ~1
表 1 血尿与原发病 的关 系及随访结果
3 讨

时治疗定期随访 , 以尽可能使患儿有 良好 的预后。 本组 肾性血 尿 4 占 6 . %, 2例 18 以孤 立性 血尿较 多见 , 占本组病例 的 3 . %, 9例 病理 结果 , 中薄 基底 膜 2 80 有 其
例, 均有血 尿家族 史 ;e lA 3例 ,g 2例 ,e 国内有 报道 IM l A
鲜 浓缩尿 l , 0 / n离 心 1 n 弃上 清液 , 0mL 15 0rmi 0mi。 沉渣
2 1 临床分型 : . 其中。 血尿 4 肾性 2例 , 8例尿 红细胞 形态 变 形 2 %( 0 归类孤立性血 尿)非 。 , 肾性血尿 2 , 者与原发 6例 二 病 的关 系及 随访结果 见表 1 。 2 2 病理结果 : . 见表 2 。 ’
血 尿是指尿 液中红细胞 数超 过正常含 量 , 儿科常见 为 的症状之一 , 临床大致 分。 与非 。 因素 , 病 因复杂 。 肾性 肾性 其
本 研究总结 了以血尿 ( 除外 肉眼血尿 ) 院就诊 、 院的患 来 住
中加入 3 %戊二醛 固定液 1 mL, h后摇匀取 1 1 滴置 于玻 片 上, 室温下 自然干燥 , 士染色 , 瑞 用普通 光镜 油镜 观察红 细
维普资讯

40 ・ 7

儿童药源性血尿54例临床分析

儿童药源性血尿54例临床分析
■ 响 回国 密凰
儿 童 药源 - 陛血尿 5 4例 临床 分 析
赵 龙 英
( 山 市腾 冲县 人 民 医 院 , 南 保 山 6 9 0 保 云 7 1 0)
【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各种药物引起 药源性血尿的发生
情 况 。 法 通过 对 5 例 药 源性 血 尿 的 回 顾 性 分析 . 方 4 了解 各种 药物 引起 的 药 源性 血 尿 的发 生率 及 其 原 因 和机 制 。 果 由抗 结 生素 类 药 物 引起 的 药 源性 血 尿 所 占比例 最 高 (14%) 结论 8. 8 。 应 重 视 在 患 儿 用 药过 程 中各 种 药 物 引起 的 药 源性 血 尿 。
3 讨 论
【 关键词 】儿童 药源性 血尿
抗生素
发病机制
药 源 性 血 尿 是 在 治 疗 原 发 病 的 基 础 上 由 于 药 物 引 起 的药 源性疾病 , 药物在代谢或排泄 过程 中, 是 由于 药 物 的 本 身 或 其
近年来 由于药物 的滥用或使用 不 当,儿 童药物不 良反应
值) 轻度升高 。B超示 : 。 输尿管 、 双 肾、 膀胱均未见异常 。均排除
肾炎 、 病 综 合 征 、 尿 道 结 石 等 疾 病 本 身 可 能 引 起 血 尿 的 病 肾 泌
例。
出 , 肾脏有 直接损害作用 , 对 当腹泻 、 呕吐 、 脱水 、 尿量减少 时 ,
通 过 回顾 性 分 析 的 方 法 ,统 计 引 起 药 物 性 血
剂量 、 适应证和禁忌证 , 防止滥用。在选 用药物治疗 时 , 应该注 意询问患儿 的病史及 用药史 ,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 J 应尽量 ' L S 少用或不用 肾毒性药物 ,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必须使用者 , 用

小儿血尿的诊断

小儿血尿的诊断

0 5g 2 . / 4h提示 肾小球 疾 病 。但 应 注 意 , 重 度 血 在 尿 时 , 渗尿 会使 尿 中红细胞 溶解 , 红蛋 白逸 出于 低 血 尿 中, 易被误 诊 为尿蛋 白, 时可 作尿 蛋 白电泳加 以 此 区别 。若 口 蛋 白升 高 提 示 尿 蛋 白来 自红 细胞 , 球 再 根 据 血 红 蛋 白水 平 、 织 红 细 胞 数 目、 o mb 网 C o s实 验、 溶血 象检 查确定 是血 管 内溶血 还是 血 管外溶血 。 ( ) 型检查 : 中 出现管型 , 别是红 细胞 管型 , 4管 尿 特 是 肾小球血 尿 的特征 。( ) 红细胞 形态 检查 : 5尿 近年 来 国内外 采用 相差显 微 镜 观 察 尿 红细 胞 形 态 变化 , 判 断 红细胞 来 源 , 原理 是 肾小 球 来 源 的 红细 胞 通 过 其
肾小球基 底 膜 时 挤 压 变 形 及 尿 渗 透 压 和 p 的 作 H
用 , 细胞大 小不 一 , 态 各 异 ; 非 肾小 球 性 血 尿 红 形 而
血呈阳性反应 , 不能据此判断 为血尿 , 其假 阳性率 和假
阴性率分别为 1. ~4 . 和 0 9 ~66 13故 O6 89 . . %E4, -
有清晰正确 的思路 , 合理地应 用各种检 查手段 , 能既 才 提高诊断正确率 , 又避免误诊漏诊和不必要 的检查 。
1 血 尿 的 诊 断 标 准
均 为 非 肾小 球 性 血尿 , 血 为索 条状 提示 出血 在 肾 凝
盂、 肾盏 、 输尿管 ; 凝血呈 较大块状 提示血 尿可 能来 自
收集初 段 、 中段 、 终段尿 液各 1 OmL, 然后进 行尿 常规 检 查 。初段 血 尿 见 于尿 道 疾 病 ; 终末 血 尿 见 于 膀 胱

35年来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流行概况_死亡病例分析和治疗进展_张毓文

35年来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流行概况_死亡病例分析和治疗进展_张毓文

35年来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流行概况、死亡病例分析和治疗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张毓文孟群周春菊·论著·摘要为降低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病死率,回顾性调查北京儿童医院35年(1966~2000年)期间HUS年住院患儿概况;分析了18例HUS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死因;并比较了前25年(1966~1990年)与近10年(1991~2000年)两个阶段住院患儿的病死率及主要治疗方法。

结果1966~1990年共收治28例患儿,死亡12例,平均病死率高达42.9%;而在1991~2000年收治的30例患儿中,死亡6例,平均病死率为20.0%。

1997、1998年不仅是HUS发病高峰年,患儿数分别为9例、8例(分别占同期住院的急性肾衰患儿总数的28.0%、42.9%),而且病死率高。

近10年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配合抗凝疗法及早期实施预防性透析治疗对控制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和改善肾功能有效。

提示35年来HUS呈散发的流行趋势,1997、1998年为流行高峰年。

本病的主要死因是水中毒及感染。

早期诊断、及时透析和针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流行病学死亡原因治疗The epidemic survey of children with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analysis of the death cases and thera p eutic advance in35y ears in Bei j in g Children's Hos p ital Zhan g Yuwen,Men g Qun,Zhou Chunju.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 j in g100045Abstract T 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with HUS,epidemic survey was performed retrospec-tivel y in Bei j in g Children's Hos p ital from1966to2000,at the same time,the clinical p atterns and the main death causes of these death cases were analyzed.T he mortality and the main therapeutic measures between2 p eriods(this is,from p revious25y ears p eriods of1966~1990and recent10y ears of1991~2000)for thes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compared.T he results showed that12cases died in28patients admit-ted from1966to1990,the mean mortality reached up to42.9%,whereas only6cases died in30patients admitted from1991to2000,the mean mortalit y was20.0%.The e p idemic surve y indicated that1997and1998 not only were the years with high peak incidence of HUS with the cases number9and8separately (accountin g for28%and42.9%of the p 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otal admitted cases at the same period,respectively),but also with the high mortality.In recent10years,pulse_dose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anticoa g ulation thera p ied and earl y p reventive dial y sis were discovered to be the measures conductive to put the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under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renal func-tion.So,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e p idemic of children with HUS had a s p oradic tendenc y with1997and1998 years as the high peak incidence years.Hydro_toxication and infections were the major death cau_ ses.T herefore,earl y dia g nosis,dial y sis in time and treatment directin g to the p atho g enesis of endothelioc y te injuring were the important effective measures in reducing the mortality of this disease.Ke y words child hemol y tic uremic s y ndrome e p idemiolo gy death cause thera py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 y tic uremic s y n-drome,HUS)是一种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尿毒症和血小板减少三联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1、病例分析: (50分)何XX,女,11岁。

主诉:浮肿、尿少7天。

现病史:患儿于3周前因受凉后咳嗽、伴发热(38℃+)、咽痛,当地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及其他口服药,三天后热退。

4+天前晨起家人发现患儿眼睑浮肿,逐日加剧,手、脚亦肿,尿量较平时减少,约1天2次,每次约一小酒杯,尿如茶色,但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起病后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及紫癜史,否认肝炎病史。

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有肾炎病史。

体查:T 37℃,P 96次/分,BP 20/12kpa,Wt 48kg,R 22次/分,急性病容,嗜睡、较疲倦,呼吸尚平顺,能平卧,全身皮肤无黄染、眼睑明显浮肿,眼裂变细。

咽充血+、扁桃体Ⅱ0、心律整,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心尖部SM Ⅰ0~Ⅱ0/Ⅵ0柔和,无明显传导。

双肺呼吸音清晰。

腹稍胀,肝肋下仅及,质软,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肿胀,胫前压之无凹陷。

入院两小时后突然头痛,视物模糊,随即抽搐一次,测BP 20/14kpa。

化验:尿常规:蛋白+++,RBC+++、WBC++、透明管型+。

抗“O” 1:833,血C3 0.1g/L,C4 0.3 g/L,血Na 138mmol/L,K+ 6.0mmol/L,Cl 108mmol/L,CO2 16mmol/L,BUN 25.7mmol/L,Glu 6.0mmol/L,Cr 186μmol/L,TP 65g/L, AST 70U ,ALT 58U,入院次日尿量150ml。

根据上述资料1. 请作出本病例的诊断(20分),诊断依据(7.5分)和鉴别诊断(7分)2. 写出本病例的长期医嘱(8分)和临时医嘱(7.5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诊断 1. 急性肾小球肾炎(10分)2. 急性肾功能不全(5分)3. 高血压脑病(5分)4.肝损害查因(1分)诊断依据:①学龄期儿童及前驱感染病史(1分)②茶色尿,尿量↓,< 250ml/m2.d (1分)③紧张性浮肿,BP↑↑(1分)④尿改变:以RBC为主(1分)⑤化验检查:血补体C3↓(1分)⑥化验检查:BUN↑>22 mmol/L,Cr↑,血K+↑(1分)⑦嗜睡、头痛、视力↓,BP↑抽一次(1.5分)鉴别诊断:1. 狼疮性肾炎(3分)狼疮肾炎:支持点:可有急性肾炎同样临床经过;女性学龄儿常见。

小儿血尿诊断进展

小儿血尿诊断进展

现代实用医学2006年8月第18卷第8期・专家论坛・血尿(hematuria)是儿童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指尿液中的红细胞超过正常含量,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每1000ml尿中混入0.5~1ml血液即呈肉眼血尿,其颜色与尿液的酸碱度有关,中性或弱碱性尿液颜色为鲜红或呈洗肉水样,酸性尿呈浓茶样或烟灰样。

尿液离心后涂片镜检RBC>3/HP,不离心RBC>1/HP,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8000/ml为镜下血尿。

血尿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美国男孩为0.5%,女孩为1.0%;日本为0.15%;中国为0.42%。

1病因血尿病因复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血尿既可是肾脏本身病变的症状,也可以继发于全身性疾患。

血尿是因肾脏或其他部位的尿路损伤而引起。

血尿的病因按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来分类。

1.1肾小球性血尿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

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行性肾炎,IgA肾炎,遗传性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结节性动脉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性肾炎等;孤立性血尿;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

1.2非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以下的泌尿系统及全身性疾病。

常见的疾病有:上下泌尿道急、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特发性高钙尿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先天性肾及血管畸形如多囊肾、膀胱憩室、动静脉瘘、血管瘤等;肿瘤、外伤及异物;结核、原虫及螺旋体等感染;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类、氨基甙类抗生素等;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邻近器官病变,如阑尾炎、盆腔炎等;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自然出血、血友病等。

2血尿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血尿的发病机制有:2.1免疫机制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免疫复合物(或原位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引起免疫炎症损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断裂,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出现血尿。

儿童血尿教案(郑健)

儿童血尿教案(郑健)

儿童血尿诊断的临床思维福建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健教授[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小儿血尿中西医的概念、范围和发病特点;2.了解现代医学对小儿血尿的病因分类;3.熟悉小儿血尿的中医病因病机;4.掌握小儿血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掌握小儿血尿的中医分型论治。

[教学内容](*为重点#为难点)1.*讲解小儿血尿的中西医概念、范围和发病特点;2.讲解祖国医学对小儿血尿的认识和现代研究进展;3.#讲解小儿血尿的中西医诊断的临证思维特点和异同点;4.讲解小儿血尿的病因分类和鉴别诊断;5.#讲解小儿血尿的中医分型论治。

[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1. 授课时采用PBL的教学方法,以儿童血尿的临床典型病例为引子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其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其发病机制,梳理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证思维,掌握中医辨证施治的临证思维模式。

2. 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学中以小儿血尿的病因分类为纲,以辨病要点为目,重点讲清小儿血尿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明晰小儿血尿的中西医诊疗的临证思维,掌握小儿血尿的中医辨证论治。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4. 授课时间安排:典型病例介绍、讨论、分析10分钟,分析儿童血尿的病因病机讲授15分钟,介绍儿童血尿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证思维时间25分钟,介绍儿童血尿中医辨证施治的临证思维模式时间25分钟,概括儿童血尿的定义和诊断特点并进行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

[自学指导或参考资料]1. 根据课程表进行课前预习;2. 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复习教材相关章节;3. 必要时参考资料以助理解和复习。

1 病例讨论1.1 病史摘要患儿,吴**,女性,12岁,以持续肉眼血尿伴蛋白尿3个月为主诉于入院。

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全程血尿,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无少尿、浮肿、头晕及发热。

发病前1个月患“水痘”自愈,10天前咳嗽,口服土霉素一周好转。

家族史中无肾脏病及耳聋患者。

入院查体:血压正常,除贫血外观外,未见其它异常。

血尿病程记录

血尿病程记录

病案记录姓名:*** 住院号:***2020-02-03 15:32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30余年前患“乙型肝炎”。

患“冠心病”20余年。

2017年行右眼白内障手术。

2、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月。

3、查体:T:36.2℃ P:90次/分 R:20次/分 Bp:133/76mmHg。

一般状况可,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双肾区无隆起,无叩痛,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入院诊断:1、血尿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依据:1、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月。

2、查体:双肾区无隆起,无叩痛,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鉴别诊断:1、泌尿系结石:多表现为腰腹部疼痛后出现肉眼血尿,多为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查体肾区可有叩击痛。

B超、IVP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有结石影可明确诊断。

2、膀胱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多无其它不适症状,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膀胱内实性占位病变,膀胱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诊疗计划:1、泌尿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2、完善入院各项常规检查及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乙肝三系、HIV、丙肝、梅毒、胸片、心电图、腹部增强CT等;3、请示谭波副主任医师,制定进一步诊疗计划。

*** 2020-02-04 15:54:49 ***副主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副主任医师]首次查房,患者病情平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好,双病案记录姓名:*** 住院号:***肾区无隆起,无叩痛,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增强CT:前列腺钙化灶,余下腹部、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

肝囊肿。

胸片:左肺上野结节灶,建议进一步检查。

2020-02-04 尿液分析+尿沉渣:NRBC 3258个/uL,NWBC 50个/uL。

结合以上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诊断1、血尿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左肺结节成立。

血尿_蛋白尿与儿童肾小管间质病变

血尿_蛋白尿与儿童肾小管间质病变

6中国医药指南 2009 年 5 月第 7 卷 第 10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May 2009, V ol.7, No.10血尿和蛋白尿是儿科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

虽然,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儿在疾病发生的数年后出现肾衰竭。

近年的研究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间质损害之间的关系远较肾小球损害的关系更密切。

本研究就有关血尿、蛋白尿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不同临床表现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程度。

1 对象及方法1.1 患者选择1998年至2008年期间共收集住院患儿75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血尿伴蛋白尿,年龄3~14岁,平均8.9岁,男∶女为42∶33,并剔除了有出血倾向、孤立肾、肾动脉瘤等肾活组织检查禁忌证的病例。

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第一组:单纯血尿患儿组,共有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或发作性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即尿检尿RBC ≥3/HP ,无肾功能不全,不伴高血压,病程>6个月。

第二组:血尿伴蛋白尿组,共有30例,24h 尿蛋白定量均>150mg ,同时伴有尿检RBC ≥3/HP ,病程>3个月。

并根据24h 尿蛋白定量将血尿伴蛋白尿组的患儿分成3组,500mg 以下为第一组、500~1000mg 为第二组、1000mg 以上为第三组。

1.2 试验方法75例患儿的肾组织均进行光镜、免疫光镜和电子显微镜的检查。

本研究主要对肾组织在电镜下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

肾脏病理学参考Katafuchi 半定量标准[1]:肾小球积分1~12分,包括系膜增殖程度1~4分,节段性损害(如新月体、节段硬化、球囊粘连)0~4分,球性硬化0~4分。

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评分标准[1]:①肾小管变性、血尿、蛋白尿与儿童肾小管间质病变陈 璐 李雅春 洪建国【摘要】目的 本研究就有关血尿、蛋白尿患儿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血尿患者和血尿伴蛋白尿的患者共75例。

儿童血尿知识

儿童血尿知识

化验过程
目前常用尿液分析仪检测血尿,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与试纸的呈 色反应来进行半定量分析,但当尿中存在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50mg/L), 可呈假阴性。而尿中存在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过氧化酶等物质时可呈 假阳性。 健康儿童尿分析可有潜血阳性,且尿潜血与镜检往往不平行,诊 断血尿应以镜检为准。
高钙尿症者应多饮水,少吃含钙高的食物(源自)伴有贫血者予以治疗。谢谢观看
特殊检查
一.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初筛泌尿系结石, 静脉肾盂造影可确诊或排除泌尿系结 石、肿瘤、结核和畸形。
二.膀胱镜检查:可直视了解膀胱内病变,如一侧输尿管口喷血则可判定为该侧上 尿路出血并可取材活检。
三.B超检査:可了解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有 无肾盂积水、肾囊肿及占位性病变。 因属无创伤性检查应用较广泛。
病因:遗传性肾炎
1.家族性良性血尿(薄基底膜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镜下血尿,可 有发作性肉眼血尿或伴轻度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常有血尿的家族史。 2.Alport综合征:临床表现镜下血尿为主,当上感或劳累时可岀现肉眼血尿,易误诊为 良性再发性血尿,但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常伴耳聋 3.溶血尿毒综合征除血尿外有溶血性贫 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常有变形红细胞,少尿 和急性肾衰竭。起病急,预后不佳。
诊断
病因诊断: 1. 是初次发作或反复发作:初次发作病例,在发病前有链球感染的前驱病等常考 虑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如复发病例,且间隔短,2~3天即出现血尿常考 虑IgA肾病。如持续镜下血尿无明显诱因,无其他症状者应考虑家族性血尿 2. 起病年龄:学龄前开始的血尿多考虑遗传性肾炎或家族性血尿,学龄儿多考虑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3. 伴随症状:如血尿伴水肿、高血压应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 4. 发作前有无服用过特殊药物、食物:以排除药物、食物所致的红色尿,有外伤 时应考虑肾挫伤、膀胱、尿道损伤所致 5. 家庭史:家族中有无血尿、肾衰竭、耳聋以及结石患者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109/L;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支气管炎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发热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体检:可见方颅,手镯,足镯;1、主要的临床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病因: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的原因3生长速度快4维生素D摄入不足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3、治疗要点:1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2口服维生素D治疗3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4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5坚持户外活动6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2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等4知识缺乏5、护理措施:1户外运动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5加强体育锻炼6健康教育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活动少,面色苍白,双下肢、臀部、头颈部出现硬肿;查:体温肛温29℃,呼吸62次/分,脉搏150次/分;1、主要的临床诊断的是新生儿硬肿症2、病因和发病机制:1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3寒冷损伤3、治疗要点: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纠正酸中毒;有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低: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足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5、护理措施:1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散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①若肛温>30℃,TA-R≥0时: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于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②当肛温<30℃时: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不超过34℃,12~24小时内恢复;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2合理喂养,保证能量供给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5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6健康教育四、11月男婴,呕吐、腹泻3天住院;大便10-15次/天,蛋花汤样,伴呕吐3-4次,尿量少,皮肤弹性差,肢端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1、判断腹泻的程度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重型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1)调整饮食:继续喂养,但必须调整和限制饮食;(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尿布皮炎的护理:①选用吸水性强的、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②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③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局部皮肤溃疡可用灯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使局部皮肤蒸发干燥;4严密观察病情五、患儿,女,体重,腹泻3天,体温℃,大便每日10~12次,蛋花汤样,无腥臭,奶后呕吐2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口唇呈樱桃红,血清钠135 mmol/L;血钾 mmol/L,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1、患儿可能的护理诊断有哪些1腹泻:与感染致肠道功能有关2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及摄入不足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腹泻及摄入不足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2、判断腹泻的程度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重型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3、该患儿如需补钾应注意事项1见尿补钾尿量大于30ml/小时2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不能推注3每日滴注时间不应小于8h4一般补4~6天5剂量:每天3~4mmol/Kg,即10% kcl 2~3ml/4、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应继续进食,母乳喂养应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若呕吐严重,禁食不禁水4-6小时;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控制感染: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交叉感染;4皮肤护理:选用吸水性强的、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皮肤溃疡可用灯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使局部皮肤蒸发干燥;5对该患儿如何进行病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②观察大便及呕吐次数、量、性状、颜色并记录;③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注意脱水是否改善及尿量情况,观察输液效果;有无出现低钙抽搐、惊厥;观察有无肌无力、腹胀及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症状;④观察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嗜睡、烦躁等;六、患儿,张姚,男,12岁,以“肉眼血尿十余日”为主述来诊,收入院;查体:体温℃,呼吸28次/分,脉搏104次/分,血压130/80㎜Hg.双下肢胫前轻度浮肿,指压痕轻微; 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尿蛋白+++ ;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2、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有关3呼吸困难:与呼吸、脉搏增快有关4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三大并发症是什么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4、应采取的护理措施:①休息: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呼吸正常;②饮食管理:限制钠盐摄入,患儿尿量增加,水肿消退,呼吸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③利尿: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用药前后观察体重,尿量水肿变化,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现象并作好记录;④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尿量、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⑤健康教育5、休息的意义及原则意义: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并发症,减轻水肿原则:①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②待浮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轻微活动③1~2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④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⑤尿内血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避免体育活动;⑥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七、一刚出生新生儿,孕36周剖腹产出,孕期母亲患有“妊高症”,产前听胎心200次/分,胎动减少,产后评分5分;收入儿科;查体:全身轻度紫绀,心率132次/分,呼吸30次/分,腹软,四肢活动可;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自主呼吸受损: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复苏:严格按照A→B→C→D→E的顺序进行;A.通畅气道:立即吸净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量:①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②正压通气:面罩应密闭下巴、口鼻;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吸呼比1:2,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C.恢复循环:胸外按压心脏: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中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9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D 药物冶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E 评价和环境;(2)保温: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7℃;(3)家庭支持;八、患儿,男,8个月,2天前出现咳嗽,痰多,不易咳出;1天前出现咳嗽加剧;体检:体温°C,脉搏120次/分,呼吸45次/分,烦躁不安,两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细湿罗音;1该病的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炎;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粘稠,无力排痰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3.主要的护理措施1 改善呼吸功能①休息: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室温18~22℃,湿度55%~60%为宜;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②氧疗:烦躁、气促、发绀患儿应及早给氧;采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min;③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体位:可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经常变换体位②有效的咳嗽和体位引流:③超声雾化吸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心率变化;九、患儿,男,2岁;因“发热1天,惊厥1次”入院;入院时患儿呈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咽红,扁桃体oⅡ肿大,心、肺--;,P100/次,R32/次;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临床诊断高热惊厥;2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1)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3)气体交换受损:与扁桃体肿大阻塞呼吸道有关;3. 该病主要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立即使用药物降温病给予物理降温;2氧疗:鼻导管吸氧法,5L/min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十、患儿,男,5岁,以“眼睑水肿7天,下肢水肿3天”收入院;查体:体温℃,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患儿神清状可,眼睑、颜面水肿,腹稍胀,下肢可凹性水肿,阴囊中度水肿;辅助检查:尿蛋白++++,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减少明显;诊断为:肾病综合征;1.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钠潴留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自尿中丢失有关有3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低下有关2.该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1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引起死亡的原因2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3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肾静脉栓塞3.该病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1适当休息:卧床时经常变换体位,以防血管栓塞;2营养管理:给予优质蛋白、少量脂肪、足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3预防感染:①向患儿家长解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②做好保护性隔离;③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床铺清洁、整齐,被褥松软,经常翻身;作好会阴部清洁;下肢垫棉圈,或用气垫床;用棉垫或吊带托起阴囊,;③注意检测体温、血象等;4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儿童血尿51例病因分析

儿童血尿51例病因分析

儿童血尿51例病因分析Etiolgical analysis of51cass of hematuria in childr en庄欣作者单位:110101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 对5年来我科收住的51例儿童血尿的病因进行分析。

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51例血尿患儿,根据血尿鉴别程序首先鉴定血尿来源于肾小球或非肾小球,肾小球性血尿继续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非肾小球性血尿进一步查泌尿系感染,血管及代谢因素。

结果 51例血尿患儿中,肾小球性血尿39例,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和药物性血尿比例较高。

非肾小球性血尿12例,以胡桃夹现象为主。

结论 儿童血尿病因以感染性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呈增多趋势。

对于单纯性血尿患儿,应尽早作肾活检以明确病因,且应长期随访。

【关键词】 血尿;儿童;病因 【中图分类法】 R72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1358(2007)05-381-01 血尿是儿童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以是不同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本文对2002年1月~2006年5月收住的51例血尿患儿进行临床病因分析,以探讨儿童血尿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住51例血尿患儿,均以血尿(无蛋白尿)入院。

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

男∶女=1.3∶1,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14岁,平均年龄6.5岁。

1.2 方法 按照血尿鉴别程序首先根据尿中红细胞形态鉴定血尿来源于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显微镜下计算畸形红细胞比率,≥60%为肾小球血尿,<30%为非肾小球血尿,30%~60%为混合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继续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以明确病因。

非肾小球性血尿进一步查泌尿系感染,血管及代谢因素。

所有病例均作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肝炎标记物,泌尿系统彩超,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补体,中段尿培养,24h尿钙、尿肌酐。

儿童孤立性血尿207例病理分析

儿童孤立性血尿207例病理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中西 医结合 肾病杂志 20 年 5 07 月第 8 卷第 5 期 CI r, y20 J N Ma 07 1
. . 8

291 ・
儿童 孤 立性 血 尿 2 7例 病理 分 析 0
杨 宇真① 杨 青① 庄捷秋 ① 陈晓英①
血尿。单纯镜下血尿 13例 , 6 均因其他 病就诊或体 格检查 时偶 2 5例轻微病变 、 轻度 系膜 增生 性 肾炎 , 8例 3例局 灶增 生性 肾
然发现 ; 肉眼血尿 4 例 , 中 9 为 肉眼血 尿 后持 续镜 下 血 4 其 例 尿 ,5例为反复肉眼血 尿≥ 2次 , 3 肉眼血尿 间歇期 为持 续镜 下 血尿或无镜 下血 尿。有血尿 家族史 8 , 中 I N家族病 史 例 其 g A 1 。 例 本组均符合 孤立性血尿 的诊 断标准 _ :0m , 0 / i l 1 l150rmn J
镜下血尿 。2 例 中无 1 1 例出现肾小球 硬化 及小管间质损 害 , 且 本组资料显示 : 轻微病变和正常 肾小球在小 儿孤立性血 尿 我 院 所 有 T MN 均 表 现 为 孤 立 性 血 尿 , 示 孤 立 性 血 尿 是 B 提 中最常见 , 占全部资料的 6 . %; P N除 1例为中度增生 T MN的主要表现 。近年 国内有报道 T MN也可 以表现 为肾 共 4 3 Ms G B B 外, 余均为轻度增生 , 无新月体形成及 肾小球 硬化 , 以孤立性 病综合征 或大量蛋 白尿 , 故 但治 疗及 随访结 果显示 , 数患者 对 多
底膜 2例 ; 局灶增生性 肾炎 ( P ) F GS 4例 ( . %) 1 9 。所 有病例均 离心尿沉渣 , 细胞 >3个 /I 3次 以上 ; 细胞形 态 为肾小 无新 月体 形成 、 红 k P, 红 肾小球硬化和小管 间质受累 。见表 1 。 表 1 27例单纯性血尿患儿 临床及病 理特点 0 例( %)

儿童药源性血尿68例临床分析

儿童药源性血尿6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有 关药物可致 儿童血尿 的报道不少 , 但在 基层仍 有 部分临床工作者 及 家长 对其 缺 乏 重视 , 致此 类病 例时 有 发 导 生。现将 我院 19 9 7年 1月 ~2 0 0 6年 1 0月收治 的药源 性血 尿 6 临 床 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8例
1 资 料与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0 6 2 4 2 0 一l —0
L !J
1J
、{
儿童 药 源性 血 尿 6 8例 临 床 分 析
王玲
( , 广东 佛 山 5 8 5 ) 2 2 1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儿 童 药 源 性 血 尿 的 原 因 。方 法 对 6 8例 儿 童 药 源 性 血 尿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血 尿 由抗 生 素 类 药 物 引起 者 最 多, 中头 孢 拉 定 占 4 、6 , 基 檐 苷 类 占 l .l 。 其 次 为解 热 镇 痛 类 药 , 中感 冒通 占 其 70 % 氨 47 % 其 2 .4 。结 论 小 儿 临 床 中应 慎 用 此 类 易 导 致 肾功 能 损 害 的 药 物 。 79 % 关 键 词 : 儿 童 ; 尿 ; 菌 药 ; 热 镇 痛 药 血 抗 解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 76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5 1 (0 70 —0 1 —0 0 1 8 7 2 0 )4 6 1 2
性 口炎 2例 。
生 理 盐 水 10~ 10 中 1次 滴 注 。 氨 基 糖 苷 类 所 致 血 尿 l 0 5 ml 0 例 , 1 .1 , 中妥 布 霉 素 3例 , 米 卡 星 5例 , 诺 霉 素 2 占 47 % 其 阿 小 例 , 量 均 为 常 规 剂 量 。 口服 磺 胺 类 、 诺 酮 类 致 血 尿 各 l例 , 用 喹 均 占 1 4 %, 量 为常 规剂 量。 口服感 冒通 致 血 尿 l .7 用 9例 , 占 2 .4 , 为家 长 自行 给患 儿服用 , 量多 为成 人量酌 减。 口 79 % 均 剂 服 安 乃 近 、 洛 芬 致 血 尿 各 l , 占 14 % , 布 例 均 .7 剂量 不 详 。 14 治疗方法 所有 病例 出现血 尿后立 即停 用原 药物 , 用 . 改 对 肾脏 无毒性的药物控制原发病 , 卧床 休息 , 嘱 多饮 水 , 予足 给 量补液 , 应用止血 剂酚磺 乙胺 ( 血敏 ) 部分 病 冽加用 碳 酸氧 止 , 钠 碱化 尿 液 , 进 药 物 排 泄 。 促

儿科期末考试病例分析

儿科期末考试病例分析

患儿,女,7个月,因发热2天伴惊厥2次入院。

2天前始发热,体温40。

C,次日有喷射性呕吐,精神软,胃纳差,下午出现惊厥,共2次,为四肢小抽动,历时1-2分钟,抽后嗜睡状,故转来本院。

病前无皮肤破损。

已接种BCG。

体检:T 39。

C,P 120次/分,R 30次/分,Wt 7Kg,头围44cm, 前囟2×2.5cm,隆起,心肺听诊无殊,肝肋下2cm,腹壁皮下脂肪0.9cm, 颈有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血常规:WBC 20×109/L,N80%,L20%; CSF:外观微混,蛋白(++),WBC1500×106/L,N60%,L40%,糖L。

问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分) 2).该病确诊的依据是什么(2分) 3).简述该病治疗方案。

(3分)1).答:化脓性脑膜炎(2分)。

2).答:CSF涂片找到细菌(1分)或培养阳性(1分)。

3).答: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方案:①抗生素治疗(1分);②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惊、降颅压等治疗(1分);③观察生命体征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1分)。

患儿女,8月。

因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

查体:嗜睡,T 39℃,前囟紧张,颈抵抗,布氏征(+),克氏征(+),双侧巴氏征(+)。

血常规:WBC 20×109/L,N80%,L20%,PLT167×109/L,Hb98g/L。

CRP100mg/L。

脑脊液:WBC 3060×106/L,N87%,糖L,氯化物125mmol/L,蛋白1.5g/L。

入院后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后病情好转,体温下降,精神转好。

入院第7天患儿体温再次升高至39.5℃,伴抽搐1次,查体示前囟隆起。

复查脑脊液示WBC 15×106/L,N33 %,蛋白0.4g/L。

问题: 1)写出该患儿的完整诊断。

(2分) 2)进一步需完善哪些检查(2分) 3)简述此患儿的治疗计划。

泌尿系统病例(1)

泌尿系统病例(1)
泌尿系统病例
五组:沈冰燕 汪新悦 尤晓敏 高敏 楚慧 六组:冯武兵,孙阳凯,罗嘉,孙广旭,吴家骏
• 病例描述:
患者,男性,8岁。水肿,尿少,血尿3天就诊。 • 病史特点: 半月前有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史。 • 3天前双眼睑水肿,渐及颜面和双下肢。 尿少、尿色加深、呈浓茶色,2天前小便发红,呈洗肉水样, 尿量更 加减少,伴头痛。 • 临床特点: 血压偏高,双眼睑水肿,双下肢水肿,扁桃体增大,肾区 叩击痛(+)。 尿常规:色黄,潜血(+),蛋白(++),红细胞布满视野, 并见到管型。
蛋白尿
• 病理性蛋白尿,分肾小球型和肾小管型,其发病机 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病变导致血浆蛋白滤出增大 或大分子蛋白漏出,超过了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 • 蛋白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尤其以慢 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类病人多见。长期蛋白尿会引 起高脂血症的发生,最终引起浮肿的出现
1.水肿,尿少通常意味着身体哪一个器官出现异常?
病例分析 尿常规—与正常值的对比
正常值
尿液颜色 淡黄色
病人的尿常规数据
色黄
尿透明度

蛋白(++)
红细胞正常范围
男:0,女:0-2(高倍视野)
潜血(+),红细胞布满视野
管型
颗粒管型 :无; 透明管型:无或偶见
见到管型
血尿
•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3个/HP,离心尿红细 胞>5个/HP,或12小时尿Addis计数>50万个, 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原因有泌尿系炎 症、结核、结石或肿瘤、外伤、药物等,对机 体影响甚为悬殊。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 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
• 水肿和尿少意味着身体肾脏,或心脏功能, 出现 异常. 正常情况下, 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 经肾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当肾脏功能, 出现异 常时, 尿少废物排不出去, 就出现水肿,甚至产 生尿中毒; • 当心脏功能 出现异常时, 血液循环不畅,也会产 生水肿和尿少. 区别在于肾脏功能异常是出现面 部双手水肿,而心脏功能 出现异常时是下肢出现 水肿.

哈密地区1540例儿童尿10A检查分析论文

哈密地区1540例儿童尿10A检查分析论文

哈密地区1540例儿童尿10A检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37-02尿10a分析是发现泌尿系统癌、肝脏、肾脏的代谢功能及体内环境平衡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由于在小儿尿10a分析中存在着正常健康儿童结果有不正常的现象。

因此,对我区1540例2—7岁健康儿童进行了10a分析,并将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异常者进行了离心沉淀镜检。

其中男孩880例、女孩66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对2—7岁无急、慢性疾病健康儿童随机采集尿样。

2 检查方法全部儿童任意留尿取样,统一留一次性尿杯,尿量5—10ml,测试温度为15~35℃,在15~30分钟内检查完毕。

采用优利特uritest—300型尿10a自动分析仪,试剂全部为uritest配套试纸。

3 检查结果1540例尿10a分析,各项指标全部阴性为1036例,正常率为67.30%。

3.1 尿糖:(±)6例,占总数0.4%。

3.2 尿胆红素:(±)105例,占6.9%,(+)39例占2.5%,(++)3例,占0.2%。

3.3 尿酮体:(±)3例占0.2%,(+)9例,占0.6%,(++)以上27例占1.8%。

3.4 尿比密:均为正常范围(1.005~1.030)。

3.5 ph值:均为正常范围(5.0—8.6)。

3.6 亚硝酸盐:异常为18例,占总数的1.2%。

(试剂筒打开时间长,气候潮湿时,亚硝酸盐特别敏感而易引起假阳性)3.7 尿胆素元:(+)111例,占7.2%,(++)18例,占1.2%,(+++)3例,占0.2%。

3.8 尿蛋白:蛋白(±)118例,占7.9%,(+)12例,占0.8%,(++)6例,占0.4%。

3.9 潜血:(±)81例,占5%,(+)2例,占4.7%,(++)2例,占4.7%,(+++)以上30例占1.9%。

3.10 白细胞:(±)30例,占1.9%,(+)9例,占0.6%,(++)27例,占1.8%。

上海市部分儿童血尿及左肾静脉受压普查结果分析

上海市部分儿童血尿及左肾静脉受压普查结果分析
名 , 童 816名 ; 女 3 2岁 1 9 2名 , 499名 , 7 3岁 6 4岁 42 7 6 名 , 43 1 , 岁 1 5 5岁 5 名 6 4名 , 9 4 7岁 6名 。
12 . 方法
儿童镜下血尿并非少见 , 尤其 无症状性 镜下血 尿较 难发现。因此要重视儿童尿常规普查 的重要性 。韩 国曾 在学龄儿童中进行大规模普查 , 普查结果发现 , 国儿童 韩 镜下血 尿 阳性 率为 0 7 …。20 .% 03年上 海市 徐汇 区 2 2
13 统计学方法 .
病患病率 尚无准确报道。因此本课题组 通过 幼儿 园尿检 体检发现镜下血尿患儿 , 进一 步查 出左 肾静脉受 压患病 率为 0 2 %( 5 199 , .7 4/ 62 ) 镜下血 尿患者 10例 中患左 肾 0
3 上海市徐汇 区妇幼保健所,上海 2 03 ;. . 00 14 上海市松江 区妇幼保健所 , 上海 2 10 ) 0 60 血尿是儿童疾病 中的常见 的泌 尿系统症状 , 因复 病
68 , 3 名 阳性率为 3 7 % , 中隐血 阳性 占 2 2 % , 蛋 .7 其 .6 尿 白阳性 占 0 1 % , .4 白细胞 阳性 占 1 2% 。第 2次复 查 .4
普查。 12 2 尿液 留取 .. 在幼儿园保健老师 的配合下 , 在规定
1 次尿检中阳性者 6 8名 , 3 阳性 率为 37 % , 中隐血 阳 .7 其
性 占2 2 % , .6 尿蛋 白阳性占0 1%, .4 白细胞 阳性 占12% 。 .4 连续 2 次隐血 阳性者 12例 , 0 7 % , 3 占 .8 镜下血尿者 10 0
S a g a o ra fPe e t e Me iie h h h iJu lo rv ni dcn n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血尿病例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樊剑锋
今天我们讲的是儿童血尿的病例。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病因多种多样。

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

在临床作出血尿诊断的时候,一定要除外假性血尿。

今天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是6岁的男孩,主因呕吐2天,酱油色尿1天入院。

患儿于2天前进食柿子以后出现呕吐腹痛,排酱油色尿并出现面色苍黄,乏力精神弱,面部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在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蛋白3+,红细胞偶见。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

否认家族遗传史。

入院查体患儿精神反映弱,嗜睡,呼吸尚平稳,面色、口唇苍白,巩膜黄染,颜面、眼睑无浮肿,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腹部肝脾未及,颜面四肢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色素、血小板明显降低,网织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查:Bun,肌酐明显升高,总直胆,乳酸脱氢酶AST异常升高,提示有溶血,肾损害。

免疫检查,ASO、补体、自身抗体,双连 DNA 抗体均是阴性。

Coomb ' s实验是阴性。

凝血检查正常。

腹部 B 超提示双肾实质弥漫性损害。

骨髓穿刺检查提示红系造血旺盛。

诊断为溶血尿毒综合征。

尿色的改变是因为溶血所致的血红蛋白尿,非真性血尿。

第二例是一个15岁的女孩,在剧烈运动后腹痛伴酱油色尿半天入院。

入院以后查尿常规蛋白3+,红细胞偶见。

生化检查提示Bun,Scr,肌酶明显升高。

免疫学检查均是阴性。

本患儿的诊断考虑为肌溶解所致的肌红蛋白尿,也是假性血尿。

上两例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给予碱性液输注,促进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排出,减轻对肾脏的毒性。

同时可以考虑血液净化,如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

在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患儿还可以输注新鲜血浆,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10岁的男孩,主因茶色尿4天入院。

入院前4天患儿出现尿色深,呈浅茶色尿,家长未予注意。

入院前1天尿色加深,出现乏力,眼睑颜面浮肿, 尿量明显减少,尿量每天为200ml。

在当地予治疗无效,转入我院。

追问病史,患儿两周前曾经患化脓性扁桃体炎,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

入院查体,血压明显升高150/100mmHg,精神弱,双眼睑颜面水肿。

咽部充血,双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非可凹性水肿。

血常规检查三系均正常。

尿常规外观是茶色,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蛋白2+。

免疫学检查抗链“ O ”明显升高,补体C3明显降低。

血生化 bun 、肌酐轻度升高。

自身抗体是阴性的,胸片检查可见中量的胸腔积液。

诊断为急性链感后肾小球肾炎。

治疗是急性期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下降。

饮食给予限盐限水限蛋白。

同时给予抗感染10-14天。

利尿降压处理。

第四例患儿是一个12岁的女孩,主因浮肿、少尿7天入院。

入院前7天患儿双眼睑浮肿,茶色泡沫尿,入院前1天浮肿加重波及全身,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利尿、静点白蛋白治疗,患儿浮肿未好转,转入我院。

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弱,伴有畏光,脱发。

既往体健。

否认肾脏病的家族史。

入院查体患儿精神反应弱,血压明显升高154/93mmHg,双眼睑颜面浮肿,咽部充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可凹性的水肿。

尿常规提示深茶色,蛋白3+,红细胞也是满视野。

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示是一个大量蛋白尿。

血沉明显增快。

生化检查白蛋白轻度减低,球蛋白升高,胆固醇升高,补体C3、C4均明显降低。

ASO 正常,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双连 DNA 抗体均为强阳性。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给予治疗,一般治疗是极期卧床,避免日晒,积极防治感染,暂时避免预防接种。

原发病的治疗是给予激素强的松口服,在病情进展的时候可以甲强龙冲击治疗。

病情稳定以后联合细胞毒药物。

第五例患儿,是一个6岁的男孩。

主因间断肉眼血尿2年,入院。

2年前患儿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为洗肉水色,全程均匀一致,在当地医院检查蛋白2+,红细胞满视野。

ASO、补体、肾功能、血色素均正常。

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肉眼血尿的消失。

出院以后患儿一直镜下血尿,没有蛋白尿,无其他不适。

入院前3天患儿感冒后再次出现肉眼血尿,发病以来精神反应可,食纳佳。

既往体健,家族遗传史:患儿小姨有镜下血尿。

入院后查体,患儿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未见浮肿,未见皮疹,肾区的叩击痛也是阴性。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

入院查自身抗体免疫学检查, ASO 、补体均是正常的。

眼底、听力的检查均是正常,筛查父母尿常规正常。

做腹部的超声、心电图、中段尿培养、尿钙, IVP 均正常。

做肾活检,提示是一个薄基底膜肾病。

薄基底膜肾病是引起血尿的一个重要疾病。

预后良好。

因此本病无特殊治疗,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定期检测尿常规、血压、肾功能。

第六例患儿是一个4岁的男孩,主因发热3天,肉眼血尿2次入院。

患儿因发热在当地就诊,考虑是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拉定1g静点,在静点的过程当中出现肉眼血尿,腹痛。

查尿常规提示红细胞满视野。

查ASO、补体、肾功能、血色素均正常。

既往体健,否认肾脏病的家族遗传史。

入院查体,呼吸平稳,未见浮肿,咽部充血,心、肺、腹均是正常的。

入院以后查 ASO 、补体、肾功能均正常。

尿常规是一个蛋白+,红细胞满视野。

考虑是一个药物性的肾损害导致的血尿。

治疗就是休息,停用头孢拉定。

补液促进药物代谢,避免血容量不足加重肾损害。

适当给予碱性液减少血红蛋白的肾毒性。

第七例患儿是一个2岁的男孩,主因面色苍黄2月,肉眼血尿2次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肾脏病的家族史。

查体是一个精神反应弱,面色苍黄,口唇苍白。

腹部因为患儿哭闹触诊不满意。

查尿常规也是一个肉眼血尿,红细胞满视野,血常规提示贫血。

腹部超声提示是一个腹膜后的巨大包块,右肾受累。

做活检病理切片提示神经母细胞瘤。

治疗方案就是手术+化疗。

第八例血尿的患儿是一个13岁青春期的男孩,主因持续镜下血尿3个月入院。

否认肾脏病的家族史。

化验检查就是一个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

其它实验室检查是正常的。

腹部超声考虑是一个膀胱有异常回声。

入院以后做一个膀胱镜检的检查,发现膀胱异物。

治疗方案就是膀胱镜取异物。

总的来说,儿童血尿它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要根据原发病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