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循环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循环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一)

【摘要】正循环回转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造价低、施工简单易操作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港口、高层建筑等工程基础中。但由于施工工艺环节较多,一环不慎,便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给国家及企业造成较大损失。为此结合笔者参与施工的多处钻孔桩的成功经验,谈一谈正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要领。

【关键词】正循环、钻孔桩、施工方注、施工技术。

1.正循环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原理及适应范围

正循环回转钻孔是用高压泥浆通过钻机的空心钻杆,从钻杆底部射出,同时钻头钻进,将土层搅松成为钻渣,被泥浆包裹浮悬,随着泥浆上升而溢出流到井外的泥浆溜槽,经过沉淀池净化,泥浆再循环使用。泥浆在不仅有固壁和润滑作用,还要升携带钻渣上升外排,故对泥浆的质量要求较高。

正循环回钻适用于粘性土粉砂细中粗砂,含少量砾石、卵石(含泥量少于20%的土、软岩,孔径为80~250cm,孔深为30~100m,其优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成孔速度较快,钻孔深度较大。

2.施工工艺

2.1施工放样

根据桩位平面图中各桩的坐标,用全站仪准确地测放各桩的中心位置。经复核无误后,埋设护桩进行保护。

2.2护筒埋设

护筒采用于5mm厚钢板制作,直径大于孔径20~30cm。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程度不大于1%,护筒周围用粘土夯实。

2.3泥浆制作

泥浆采用自拌方法,控制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相对密度:一般土层1.05~1.20,易坍土层1.20~1.45;

粘度:一般土层16~22S,易坍土层19~28S;

静切力:一般土层1.0~2.25Pa,易坍土层3~5Pa;

含砂率:8%~4%;

胶体率:>96%;

失水率:一般土层<25mL/30min,易坍土层<15mL/30min;

酸碱度:8~10PH。

在钻孔中,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为回收泥浆,减少环境污染,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

2.4钻孔

钻机就位后,对钻头中心和桩位中心校核无误后,方可开钻。钻孔时钻架必须稳固,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开钻前对钻机及其它机具进行检查,机具配套,水、电畅通。钻孔严格按规范和招标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循环钻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杆、钻锥、压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以避免和减少斜孔、弯孔、扩缩现象。

(2)开钻时慢速推进,待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土层后才全速钻进。

(3)钻孔一经开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及时如实填写施工原始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经常对泥浆进行试验,以确保泥浆符合要求,在地质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记入表中,以便核对地质剖面柱状图。

(5)升降钻锥时要平稳,钻锥提出孔口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孔壁或钩挂护筒底部,拆装钻杆要迅速。

钻孔停机、提钻、捞渣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泥浆稠度,以防坍孔。

2.5终孔及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进行检查,然后填写终孔检查证。清孔要求:桩径1.5m以内的摩擦桩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桩径大于1.5m的沉渣厚度不大于15cm,端承桩无沉渣。清孔采用换浆法,即钻孔完成后,提起钻头至距孔底约20cm,继续旋转,逐步把孔内浮悬的钻渣换出,在清孔排渣时,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调整泥浆,使其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98%。

2.6钢筋

深孔钢筋笼分节预制。钢筋笼的绑扎、焊接、安装应符合规范及招标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还要做到:

(1)钢筋笼就位过程中,焊接时应保证上下两节都垂直,防止因焊接原因导致钢筋笼中心偏位和下放困难。浇注砼之前,由测量队用全站仪对钢筋笼中心进行定位,定位后钢筋笼顶面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一般用四根钢筋对称焊在护筒上,以保证钢筋笼顶面标高和中心位置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并能防止砼浇注过程中钢筋笼上升,还要防止钢筋笼移动和倾斜。

(2)钢筋笼应事先安设控制钢筋笼与孔壁净距的隔离块,隔离块沿柱长的间距为2m左右,交叉排列。

为了防止在下放钢筋笼过程中,钢筋笼碰撞孔壁,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3)砼导管和护筒拔出时,应防止钢筋笼上升。

(4)钢筋笼底面高程的允许误差±50mm。

2.7导管安装

导管直径为φ250,安装前要进行水密、承压试验,保证在浇注过程中不漏水,吊装就位时导管应位于孔口中央,导管下口至孔底一般为40cm。导管安装完成后,要对孔底沉淀物进行检测,如果沉淀物厚度超过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需进行二次清孔,直至达到规范要求后才可进行砼灌注。

2.8水下砼灌注

2.8.1水下砼配合比设计

拌制砼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规范以及招标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同时水下砼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标号为P.o.42.5,初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粗骨料为级配良好的碎石,粗骨料最大料径小于4cm,且不大于导管直径的1/6,不大于钢筋笼最密净距的1/3。含砂率宜为0.4~0.5之间。塌落度为18~20cm。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应为0.5~0.6。

2.8.2砼灌注

砼在拌和站用强制式拌和机集中拌制,砼输送泵输送,为确保灌注桩的质量,必须做到:(1)首次砼灌注前,应对首灌砼方量进行计算,配备足够大的料斗装满砼,以保证首次灌注封底成功。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所需砼数量按公式计算。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