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奉为道德的典范。
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一、孝道观念的传承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将孝道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道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宣扬和推崇。
《孟子》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表明了子女应该尽力照顾父母,不应该离家太远。
《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同时也要尊敬兄长。
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孝道观念,为后来的中国人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道观念通过家庭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父母亲自身的言传身教,以及祖辈们的故事和教诲,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价值观。
中国人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教诲:“养儿方知养儿恩”,这句话表明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付出。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观念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新的拓展。
传统的孝道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但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更多地强调关爱和陪伴。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
然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父母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还是亲自回家,我们都应该尽量和父母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度时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还体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成为了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孝道观念要求我们对老年人更加关心和尊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支持。
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中国近代孝道文化变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8ZDA195)作者简介:郑大华(1956—),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廖慧贞(1974—),女,江西龙南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2022 1No 1,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1月Jan.,2022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中国近代孝道文化变迁郑大华,廖慧贞(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摘要:孝道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从知识分子到社会大众均意识到儒学所彰显的传统道德价值无法对抗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新思想冲击,进而引发对传统孝道及孝道文化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革新。
关键词:东西文明冲突;中国近代社会;孝道文化;伦理道德思想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1-0116-07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日渐超越其最初尊祖敬宗和孝顺父母之单纯伦理价值理念与规范,经由儒家经典的建构和发展,被赋予了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教育等诸多意蕴。
如学者谢幼伟就认为,我国文化体系在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孝文化的具体化。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国家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根基。
孝文化对中国传统历史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如果在谈论文化的过程中忽略孝文化的意义,那就不是真知。
[1](P135)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孝道文化。
[2](P83)在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中,有识之士对封建孝道观念产生了怀疑、批判,这种怀疑与批判对孝道文化的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孝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孝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据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一二线城市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展开公众教育活动,宣传新“24孝”,活动将持续到2013年年底。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
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的,即使是在反封建口号提出了100多年的今天,我们还为之津津乐道,还在寻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标准。
作为延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有其自身的内涵,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如《孝经》,再如《二十四孝图》。
现代人对于“24孝”的评价,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恐怕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二十四孝图》。
鲁迅认为“24孝故事”是封建遗留的糟粕,认为这些故事等于“最黑暗的咒文”,不仅不能劝人孝顺,反而令人“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
尤其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则故事,认为是对孩子的侮辱,而且“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抛弃,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应该发扬光大。
这也是今天有关方面推出并大力推广、宣传新“24孝”的愿望与目的。
从郭居敬到陈少梅再到新时期,“24孝”已走过了600多年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
“24孝”的故事成为系列最初起源于元代,出自学者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该诗选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结集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摘要:“百善孝为先”。
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
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
”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
《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
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传统孝道之现代转换
传统孝道之现代转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十分强调反映亲子伦理关系以及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孝道”, 认为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 是几千年来为社会普遍宣扬、普遍奉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从效果上看, 孝是一种管理手段, 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道德的内在约束相统一, 为“修齐治平”的目的服务。
在当前我们进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家庭美德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种种事实表明, 传统孝道仍有保留和发扬光大的价值, 实现其现代转换势在必然。
一传统孝道荡漾着二重性的色彩。
正是这一色彩使得传统孝道历经各个朝代、各种意识形态而不衰,使得对它的批判继承发掘成为可能。
它既表现了人民大众敬老养老的优良道德传统, 又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作为欺骗、愚弄人民大众的精神鸦片。
首先, 从道德范畴上看, 孝具有二重性。
在阶级社会里, 任何一种道德范畴或道德行为准则的提出, 都有它的阶级利益基础。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 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当然我们在强调道德的阶级性时, 并不否定道德具有全民性的成分和因素。
道德不可能只具有阶级性而无全民性; 或相反, 只具有全民性而无阶级性。
这是由道德的最深层本质决定的。
一切阶级社会的道德都是具体的阶级意义与一般意义的统一, 孝亦不例外。
从阶级意义上看孝。
例如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即所谓孝, 就是不要违背“周礼”。
这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的, 完全压抑了子女的进取精神与创造能力, 是对子女自我意识和人身价值的根本否定。
如果今天再提倡“无违”, 显然不合时宜。
又如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在经济横向发展的今日社会, 不可能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的人都已是社会的人,而不只是家庭的人。
他们不仅要对父母尽责, 更要对国家尽责。
再如封建社会某些孝子典型的树立,包含着许多愚昧残忍的东西, 背离了人的正常心理,在社会上培植起一股愚孝的风气, 带有浓厚的宗法性、阶级性。
“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四重演变
p o l i t i c a l i f l i a l p i e y t h a s n o l o n g e r e x i s t e d wi t h t h e c o l l a p s e o f t h e Q i n g D y n a s y ,a t n d i n t h e mo d e m t i me ,
The Ev o l u t i o n o f Fi l i a l Pi e t y i n Ch i n e s e Hi s t o r y
Ni u Gua n he n g
( T h e G r a d u a t e S c h o o l o f C C P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1 )
Af t e r he t i f l i a l p i e y t h a s p o l i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i t s e t h i c s f u n c t i o n d o e s n o t we a k e n . S i n c e t h e mo d e m t i me s , t h e
于宗 教性 质 的概 念 ,它 的对象 不 是人 ,是 上天
或鬼 神 。在 周代 以前 ,中 国是一 个近 乎宗 教性
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浅谈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时代要求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已成为我们民族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内涵也逐渐丰富,已演变成了中国特有的孝文化。
孝文化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代,给与了人们不同的道德要求。
探究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总结其时代要求,对中国的道德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阶段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其作用及在各社会的形态可总结为五个阶段,即产生阶段,完善阶段,僵化阶段,近代变革阶段以及现代新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是孝文化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这表明了“孝”最初的含义,即人们为了生活的安定和谐而进行的尊宗敬祖的祭祀活动。
到了殷商和西周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极大发展,孝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变革。
人们在生产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孝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上天的敬仰与祭祀,还增添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以及“奉养父母”这样新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其中对孝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属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紧紧围绕“奉养父母”这一核心内涵,极大地发展了孝文化的内容。
从其“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孔子已将“孝”看作是儒家理论理论核心“仁”的根本,足以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也因此,“孝”完成了从宗教到道德的转化,成为了对所有人的普遍要求,成为了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后来曾子孟子等儒家大师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如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的观点。
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即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这些都对孝文化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极大地完善。
最新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精品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
孝道思想对我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在甲骨文中,孝字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
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
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
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
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
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
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
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
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
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
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当代中国孝道思想
当代中国孝道思想孝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推崇为一种高尚的品德。
孝道的基本意义是尊敬父母,关心孝敬老人,情感上表现为“养育父母,报答恩情;慈爱老人,孝顺长辈”。
由于伦理道德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化现象,故而在“孝道文化”的背后,其实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当代中国孝道思想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革和转变。
一、传统孝道观念的演变历史上,孝道被认为是家庭伦理的基石和社会道德的核心,孝顺父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古人有云:“有上无下,有老无小,顺天应人,和气为贵。
”孝道不仅是家庭中最为基础的道德观念,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石。
尊重长辈,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传统孝道的观念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
虽然仍然有很多人坚持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孝敬父母的美德,但是精神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变了一些人对孝道的理解和追求。
从传统的孝道观念到现代的孝道观念,中国的社会也因此向前发展。
二、现代孝道观念的多元化当代中国的孝道思想在不断地发展和多样化,在一些人眼中,孝道观念的核心是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尽孝尽力,但是这种观念也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了变革。
一些人认为,孝道不仅是要努力工作,赚钱赡养家庭,还要关注父母和长辈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们的思想感受和精神健康。
孝行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肉体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通过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给予父母和长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此外,当代中国的孝道也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影响。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福利系统的日益完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孝道也不仅仅是在家里要尽孝尽力,还应该把孝行延伸到社会和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照顾孤老、开展公益活动,以资助、捐赠等形式回报社会,让“孝顺慈孝”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三、教育与孝道观念孝道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概念,其实现代教育也离不开对孝道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2日来源:中华孝文化研究作者:李四芬李上文317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孝经历代大儒们的宣传和统治者的提倡,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不断积累和丰富了孝伦理资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孝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孝”——人类人伦的原始形态人类产生孝的观念,不仅反映出古人的自然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的广阔背景,它是人类冲出动物世界,建立人性情感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人道和人伦的原始形态,人性情感的萌芽。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
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
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
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仗,一副老态龙钟之行走神态,上老下小之服侍形状。
《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说:“《礼记》‘孝者,畜也。
’顺于道,不逆于伦。
是之谓畜。
”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
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说:“金文‘孝’字部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
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
”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解释得更有意思:“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
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
”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孝,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解释,就是“善事父母”,也就是子女赡养父母,在生前要尊敬、抚养,死后要善葬,贡祭等,尽人子之责。
这个时候孝观念,仅仅就是一种以自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道德。
孝的这种伦理观念,是战国以后至今流行的、儒家所倡导、并为国人所认同的基本观念,也就是孝的初始观念。
孝道的传承及现代价值
孝道的传承及现代价值作者:任小娟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2期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他为个体言行提供了伦理规范,在个人素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挖掘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许多传统美德,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就是孝文化。
但“孝”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并日渐丰富。
一、孝文化的历史变迁(一)“孝”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关于“孝”文化的起源,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是殷商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非常重视祭祀的作用,崇拜的鬼神虽然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神的崇拜。
他们认为“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希望通过祈福来表达对先祖的思念、获得先祖的庇佑,这时的“孝”主要指祭祀先祖。
(二)“孝”观念的兴盛和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孝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既包含了祭祀祖宗以表达哀思、寻求庇佑之意,又新增了“善事父母”的含义。
《尚书·酒诰》记载:“妹土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可见,当时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过去的先祖变为现世的父母。
又如,《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唐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中解释:“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
”这是对“孝”最直接的阐述,孝的基本含义由此得来。
(三)“孝”文化的政治化到了汉代,“孝”的含义进一步扩大,衍生出了“忠君爱国”之义。
“孝”由个人、家庭上升到了国家政治层面。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
此外,在政治制度上,“孝”成了选拔官员的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
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成了封建君王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礼崩乐坏后的西汉王朝,将孝文化作为国家体制建构的基础。
随着佛教的传入,孝道思想逐渐深入民间,成为魏晋隋唐时期底层社会的核心理念。
宋元时期,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孝道思想成为一般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依据与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孝文化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来源,而清朝的国家体制与儒家伦理并不呈现完全合一的状态,儒家孝道伦理也并不是整个国家全民的行为规范,呈现一种多元复合型局面。
“五四”时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界对作为传统国体基础的孝道进行了重新思考。
标签:孝文化;孝道;儒家伦理一、两汉时期的“孝”:孝文化与国家体制建构理念的结合人类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只有群居共处才能生存和发展,由此也就产生了人伦情感和秩序,世界各大文明都以此为发端。
①传统中国也是如此。
在人伦秩序之中,血缘最近之父子、母子关系无疑最为自然,父母对孩子有生养之恩,后代对祖上有感念之道,个体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就如同细胞互联一般建立起来,作为人伦秩序规范的孝道由此产生,并成为社会共同体规范——礼的核心。
据说起源于司徒之官的儒家对这一秩序最为看重,在儒家经典五经中处处可见崇孝的言论,《孝经》的出现与尊崇更是明证。
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②孝道自然成为儒家认可的行为规范。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说只是众多学说的一种,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学说,他们有着不同的孝道观。
到秦汉之际,宗法社会崩溃,邦国林立的局面改变,秦朝实现大一统,汉继秦建立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国家。
这一国家体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认为“中国是创造现代国家的第一个世界文明”③,“西汉的中国政府几乎符合现代官僚机构的全部特征”④。
在这一国家体制里,不再像封建制度时期那样以血缘为纽带,世卿世禄不再施行,而是实行官僚治理,那么,失去血缘纽带之后的国家要靠什么来完成建构呢?国家政体的基础是什么?社会需要靠什么来凝聚?就成为统治者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新时代孝的内涵的理解
新时代孝的内涵的理解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它代表了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对家庭的责任与奉献。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新时代下,孝的内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本文将通过梳理新时代孝的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美德。
一、尊重的内涵传统的孝强调对长辈的尊重与顺从,但在新时代下,孝已经不再仅仅指向长辈,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孝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更在于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
孝的内涵转变成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观念,人们在互动中不断彼此尊重,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
因此,新时代的孝承载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内涵。
二、关爱的内涵新时代的孝,除了尊重的内涵外,更强调对家庭成员的关爱。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显得更加重要。
孝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支持,而是更多地关注家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家人的健康、安全和快乐,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关怀,成为新时代孝的重要体现。
三、责任的内涵在现代社会,孝除了关爱外,更强调对家庭的责任和奉献。
新时代孝的内涵代表了承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无论是经济支持,还是精神慰藉,都应该尽己所能地付出。
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创造幸福的家庭。
四、积极的参与传统上,孝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要求,而在新时代下,孝更加强调积极地参与家庭事务。
孝的内涵体现在主动承担家务、关心家庭大事、参与家庭决策等方面。
通过积极地参与,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更好地了解家庭状况,切实地为家庭幸福付出一份力量。
五、社会责任新时代孝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家庭的范畴,也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
孝不仅要以身作则,尊老爱幼,还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通过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传递孝和关爱的价值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结语新时代孝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尊敬长辈,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尊重、关爱、责任、参与、社会责任是新时代孝的重要内涵。
近代以来孝文化的变迁及其价值
然也不 可否认其 中的矫枉 过正。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人们 更加注 重物质感官享受 ,对 于那 些生活在城市的蚁族 、鼠族 、农 民工来说 ,常 回家看看 只不 过是一个遥 不可及 的梦。近代以来欧风美雨 的侵入 ,中西 文化 的交融 ,娱乐方式 的代际差异 ,某种程度上湮没了传统孝 文化 中的 精华 。新时期 的教育倡导 人的 自由发展 ,但是教育体制和 内容 的偏颇使 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较好 的传 承 ,反而出现了伦理道德滑坡。 第二 ,中观家庭 因素。辛亥革命 以来 ,传 统的家庭 结 构逐渐 解体 , 向小家庭演变 。随着 经济结 构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固定的生活模 式被打 破 ,传统 的生产经验 和土地 支配权 的地 位不再 凸显 ,经济和科技 的发展 使子女在家庭 中的地位改变 ,长 辈的权威 逐渐淡化 ,随之而来 的是长辈 对小辈 的约束 降低 ,家庭生 活中的不和谐 因素提升。计 划生育政 策的施 行 ,独 生 子 女 增 多 ,独 立 性 较差 ,啃 老 现 象 长 发 。 “ 四 二 一 ” 家 庭 模 式 子女生活压力增大 ,重物 质轻精 神 ,重 幼轻老 ,使老人在家庭生 活 中缺 乏温情关怀 。现代化带来 了利益诉 求的改变 ,价值观念与生活 习惯等慢 慢发生变化 ,子女 与父母 的分歧越来越 大,代 沟越来 越深。 当代 家庭教 育 中,重视应试教育 ,忽视 素质教 育。这 些都 削弱了孝 文化在家庭 养老 中的 功 能 ,不 利 于孝 文 化 的 源远 流 长 。 第三 ,微观个体 因素。个人 主义 、拜金 主义 、享乐 主 义思想 滋生 , 人 往 往 只注 重 个 人 价 值 的 实 现 ,亲 老 、爱 老 、敬 老观 念 弱 化 ,子 女 侵 犯 老 人 财 产 权 、人 身 权 现 象 时有 发 生 , 老人 则往 往 因 为 面 子 问 题 或 缺 乏 维 权意识而保持沉默 。受到西 方思想 的同化 和异化 ,青年 一代往往求 新求 变 ,追求时髦 的新事物 ,与长辈的观念格格不入 , 矛 盾升级 。计 划生育 的实行使独生 子女增 多,往往把 过多的经历放 在下一 代的培养 ,甚 至让 家长老人承担 照顾子孙两代 的责任 ,缺乏对 老人 的人 伦温情 。改革 中人 们对于利益诉求 的急切使忙碌 的打工一族难 以常回家 看看。对于广 大进 城务工 的农 民工 ,甚 至事业有成 的白领 而言 ,难 以在父 母身边尽孝 不仅 是 因为 回家 的路途遥远 ,不仅仅 因为一票难求 ,真正 的问题 ,是那 份工 作和薪水 。 四、审视 孝文化 的当代价值 近代 以来对孝文化 的批判与 弘扬并存 ,但从 整体上 看孝文化遭 到的 批判更 为激烈 ,孝文化 的主流意识 地位 已 日渐 衰微。孝意识淡 薄 、孝行 为缺失 引人深省 。当代 ,重新 审视 孝文化 的时代 价值 ,批判地继 承传统 孝文化 ,对 于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 、解决社会转 型期的诸多 矛盾具 有 重 要 意义 。 第一 ,弘扬孝文化有 利于应对 人 口老龄化 带来 的社会问题 ,有 利于 缓解家庭养老矛盾 ,“ 善事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 观念 的深 人人 心可 以促进家庭 和睦、社会 和谐 。 第二 ,弘扬孝 文化有利 于将 家庭伦理 提升为社会 伦理 。有利 于将社 会意识外化 为社会行 动,推动全社会 弘扬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提 高全 体公 民的基本道德 素养。 第 三,弘扬孝 文化有 利于凝 聚人心 ,增强 民族凝 聚力和 向心 力 ,一 抹乡愁 连接着 两岸 三地、华 人华侨 ,台湾同胞不 远万里 回乡祭祖正 是对 孝文化 的 自觉追 随。孝文化 的弘扬 有助于祖 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有 助于 中华 民族伟大 复兴 中国梦 的实现。( 作者单位 :齐鲁工业大学 文法学 院)
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作者:计志宏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04期【摘要】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养亲敬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承志立身和移孝为忠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时至今日,仍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孝亲意识民族凝聚力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
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
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
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
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
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
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价值作者:田霞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5期【摘要】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过程来看,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消极的作用,但就其合理内核而言,仍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孝文化;历史嬗变;当代价值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标尺。
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孝逐渐从一种单一的家庭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一种多元文化体系,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成为一种亲子间伦理价值观念与范畴,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等诸多文化意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和首要精神。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中国孝伦理的产生有一个萌发、形成、成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从最初的朴素孝意识到较明晰的孝观念,再到处理代际关系的孝伦理规范,它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
1.孝观念的产生和形成。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氏族成员以血缘为基础,基于自然血亲的生命感恩情愫和种属生存的需要,形成了朴素的孝意识和简单的孝行为。
至殷商时期,随着孝字的出现,标志着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初步形成。
而私有制和家庭的产生则促使早期的朴素孝意识逐渐地转变为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关系。
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的确立,把孝纳入到宗法的范围之中,由此,孝的对象由在世的长辈及去世的父祖追溯到更为久远的祖先;孝也由单纯的亲子伦理、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2.孝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
中国孝道的“变”与“不变”
中国孝道的“变”与“不变”第一篇:中国孝道的“变”与“不变”中国孝道的“变”与“不变”传统孝道是古代中国“养老文明”的内核,是“中国式养老”的文化基因。
数千年来,传统孝道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晚年生活,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进入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华养老文化传统,让亿万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成为当代中国老人最为关切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问题。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所在地,以老年人为对象,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开展了“老年人心中的当代孝道”专题问卷访谈。
共访谈3300余位老人,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4个市(区、县),275.6万余人口(以访谈对象所在村/社区为统计单位),回收有效问卷3149份。
调查发现,传统孝道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被国人尤其是老年人认可,并被创造性地传承与弘扬。
一“敬养父母”仍然是老人心中最基本的孝道行为。
当下,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更多的是需要子辈在精神上的“敬”,是“常回家看看”,是“更多的陪伴”。
“孝贵在敬”是传统孝道在当下“变”中的“不变”。
访谈结果显示,在老人心目中,最看重的是儿女的孝道行为“伺亲”,如常回家看看父母,经常陪伴老人,占78.9%;其次是表达儿女孝心的“敬亲”,即精神层面的尊敬,发自子女心底的爱,占31.9%;“养亲”,即物质层面的供养,包括给钱给物,买东西等,仅占8.6%。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人们普遍认为女儿比儿子更孝顺。
传统孝道的核心要义是子女“善事父母”。
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能养”是孝最基本、最基础的表现。
“能养”不仅是从饮食上供养父母,而且要“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
也就是家有辛劳之事,应代父母承担,物质享用上应当优先父母。
在孔子看来,“爱护”“守护”“保护”父母是“能养”的应有之义,即使在父母物质生活有保障、身体健康的时候,关心和爱护父母也是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是社会对人子的基本要求。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孝文化;历史变迁;当代价值。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即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
100年前,一位名叫何德兰的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写道:"以孝作为所有社会与伦理体系的基石,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根本原则。
如果不能深知孝是所有中国人家庭、社会、宗教和公民生活的基础,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然而,作为一个表征中国文化与社会特色的本土概念,我们却很难说清孝是什么。
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文本的梳理、解读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话语与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孝或孝道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角色期望。
或者说,孝就是由一系列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组成的社会角色,反映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行为期望,而子女及其类似身份者也依据自己的角色领会和情景定义来扮演孝的角色。
作为子女的特定规范与行为模式,孝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几乎规定了个体一生中的所有行为,
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由子女向父母的正常流动。
根据资源与信息流动所依赖的中介差异,我们将孝的内涵分解为赡养、照顾、尊敬、顺谏、爱护、慰藉、丧祭7个方面24项指标,分别描述孝的物质维度、身体维度、地位维度、权力维度、情感维度、扩展维度和象征维度。
其中,"丧祭"旨在规范父母去世后的个体行为,对父母仅具象征意义;"慰藉"重在规范以父母之外的他人为互动对象,但可能对父母的心理状态和声誉造成潜在影响的行为,是一种"隐性孝道";"赡养"、"照顾"、"爱护"、"尊敬"、"顺谏"虽都用来规范直接以父母作为互动对象的行为,属"显性孝道",但前三者属叶光辉所谓的"相互性孝道",后两者则属"
权威性孝道"。
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孝道期刊故事编码单》、《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随机抽取的315篇期刊论文、300篇孝道故事和1200位青岛市城乡居民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从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人孝观念的近现代嬗变。
研究发现:(1)孝仍是现代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重要道德,但与传统社会相比,孝的内涵及其地位和作
用已发生了变化。
首先,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对"顺谏"、"丧祭"的认同都是所有内涵中最低的,而对其它内涵的认同仍然很高。
然而,知识分子更加认同"赡养"、"照顾"这两个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小孝"或"下孝"的内涵,但普通民众却更加垂青"尊敬"、"慰藉"这两个被传统孝论赋予更高价值的内涵。
这一区别无疑使小传统孝道蒙上了更多的传统色彩。
其次,孝的政治意义弱化。
再次,孝的对象由父系、夫系向母系、妻系、非亲属和国家、民族等抽象集合体扩展。
(2)过去百余年间,中国的孝道变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大传统来说,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经历了 1919年前的质疑、1919-1949年的驳杂、1949-1979年的否定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复兴四个阶段。
从小传统来说,则经历了 1950年代前的高认同、1960、70年代的低认同和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三个阶段。
大、小传统变迁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反复特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孝道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充满戏剧性的曲折命运。
(3)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是社会转型条件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剧变,都会引发激烈的孝道论争并
导致孝观念的巨大变迁。
这些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多,但最引人注
目的却是国家政治生态。
近代以来,国家政治精英们通过治国理念的宣称、社会政策的制订、社会运动的开展等方式,引导、影响并重塑着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孝观念,左右着孝道变迁的方向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