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估算是指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出的合理的大概推断。新课程实施以来,估算教学在内容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估算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

一、寻找生活实例,领悟估算的实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题材,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计算后要求学生用估算验证,促使学生获得估算的意识和估算能力。如进行73×87=?的计算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前先估算,得出两种估算结果:一种是70×80=5600;80×90=7200,由此初步确定积在5600----7200之间,再深思考虑,70×90=

6300,73估成70少估了3个87,87估成90多估了3个73,从而断定结果在6300左右。当学生精算后与估算结果对比,从而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提高了正确率。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并结合实际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处处存在,体会估算的地位和用处,从而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现估算应用的价值。

二、注重学生估算运用,选择灵活的估算方法

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将一些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估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检验402×3=126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时,用估算402×3≈400×3=1200,可以判断积是四位数,126肯定是错误的,教师提出并说明这就是根据位数估算法;如估算“398+107=?”,引导学生将398看作400,107看作100来计算,渗透广泛应用的“凑整估算法”;如判断128×16=1326是否正确时,教师将乘法计算时,积的个位一定是两因数个位相乘的积的个位的方法讲解示范一下,渗透“根据尾数估算法”判定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这样,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不同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估算策略,有利于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有利于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与计算能力。

三、体验估算的合理应用

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开放的,是一个近似值。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用估算的方法取得的结果,有时就和实际情况不符。因此,教师应活化教材中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选择符合实际的估算策略,命名估算的结果更合理。

比如“五一”黄金周放假前,很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我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青岛──日照三日游的出游路线,并有各项费用:旅行社(不含餐)238元,餐费115元,自选景点青

岛海底世界100元。孩子们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就估算出这次旅游的费用大约是460元。甚至孩子们还说出门在外多带点钱吧,带500元……听到孩子们这么科学合理的理财建议,做为教师的我真是不能小觑他们,既通过估算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还比如教学应用题“五年级学生去春游,师生共49人,车票和门票每人103元,应该准备多少钱?”教学时我首先结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应该准备多少钱”不需精算,估算即可。然后让学生独立估算“49×103≈”,并交流不同的估算策略。在将49估成50,没有异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将103估成100还是110更符合实际呢?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推敲。显然,因为估少了钱不够,使多数学生再次达成共识,并确定把103估成110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值,又好算。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而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的、开放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教师不能因自己的意志和方法掩盖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应耐心听取学生的想法,要尽量要求学生把估算的过程表述出来,只要学生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的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思路。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