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词四首——渔家傲秋思》 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12.词四首 (23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12.词四首 (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73fcc51eb91a37f1115cde.png)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了 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 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形象。 从侧面烘托战斗的激烈。
了却君王天下事, 表现了词人想要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 雄心壮志及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
交代写作时间、地点,
早又是中秋佳节。
⇨ 流露出词人不安于现状、 不想无所作为的情怀。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下片: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 管 悠 悠 霜 满 地 , 人 不 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部 编 版 九 年 级语文 下优秀 课件: 12.词四 首 ( 2 3页PPT )
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狂”字奠定了全词 豪迈纵横的感情基调。 “千骑”运用夸张, 表现出队伍的威武。 “卷”极言行走之快, 人数众多,场面壮观。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
化用“孙权射虎”的 典故,词人以孙权自比, 展现打猎时情绪高昂、 精神抖擞的形象,表现出 词人的英雄气概。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01e0db69dc5022abea0063.png)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 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 集》。曾任参知政事,诗文俱 佳,散文《岳阳楼记》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传诵千古,也是一位 优秀词人。词仅存五首,但能 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其边塞词突破了“词为艳科” 的限制,开一代之风气。
塞下 sài 浊酒 zhuó 羌管 qiā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嶂 zhàng 燕然未勒 yān lè 寐 mèi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范仲淹
塞 下\秋 来 \风 景 异,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羌 管
什么时间?听到悠怨的羌笛 声,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会有 何感受?
悠
悠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
霜 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
满
地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 四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共 25张PP T)
戒备森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气氛紧张
1、千嶂,长烟,落日,表现出苍凉壮阔的景状, 然而“孤城闭”,又是何种情形,暗示了什么?
分为
上下。阕
2、词的流派: 豪放派 和 婉约派 。 3、豪放派以 苏轼和辛弃疾 为代表 婉约派以李清照和秦观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381e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背景链接:
宋朝自建立起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 内加紧控制,而边疆长期放松警戒,武备松 弛,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败。
范仲淹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 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 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 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始终处于孤立 状态。
上阕中,词人运用衡阳雁、边声、千嶂、 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从听觉和视觉角 度,将所听、所见之景象连接起来,描绘出 一幅孤寂寒冷、辽阔荒僻、萧瑟荒凉、戒备 森严的边塞秋景图。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学习目标:
• 1、诵读本词,读出韵律,领略边塞风光。 • 2、品读词句,学习鉴赏诗词的常用方法。 • 3、知人论诗,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韵律之美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能治盛世
在朝堂,实行庆历新政,政局焕然一新,开 北宋改革风气之先。秉公直言,大胆进谏,三次 被贬,初心不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在地方,修捍海堰、治理水患、兴办郡学、开 仓济民,“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武能镇山河
在戍边,整顿边防,大兴营田,招抚流亡,抵 御外患,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来犯。西北 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fc4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9.png)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课件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目•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录01课件背景与作者简介创作年代创作地点情感表达词人在西北边塞的军中帐里。
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0302 01《渔家傲·秋思》背景介绍北宋时期,范仲淹在贬官外任时创作。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生平简介范仲淹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曾主持“庆历新政”,致力于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
政治成就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词均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
文学成就范仲淹生平及成就概述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尖锐。
范仲淹等有志之士力图改革,振兴国家。
文学地位《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豪放的诗词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被后人誉为“边塞词”的典范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全文朗读及录音播放全文朗读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调、停顿和重音。
录音播放配合背景音乐和情境图片,营造浓郁的诗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重点字词注释与翻译重点字词列出诗词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重点字词,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句子翻译提供诗词中难句、佳句的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意境描绘通过描述诗词中的景物、人物、情感等元素,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词所营造的意境。
情感表达分析诗词中的情感线索和表达方式,探讨作者通过诗词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03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豪放派诗歌风格特点气势磅礴词中描绘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都具有宏大的气势,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句,展现出豪放派诗歌特有的磅礴之美。
直抒胸臆词人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不掩饰、不造作,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等句,情感真挚而深刻。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1284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d.png)
写作背景
1038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 积 弱 , 边 防 空 虚 , 宋 军 一 败 再 败 。 1040 年 , 词 人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延州为西夏入关要冲, 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落城中。范 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 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 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诵读课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疏读课文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①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 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 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 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文学常识
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婉约与豪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 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 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 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 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 展而推向高峰。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学习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 的内容。 (重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 3 .积累,赏析名句。 (重点) 4.领会词中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难 点)
文学常识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 、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 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作“词牌”,“渔家傲” “江城子”等都是词牌名。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9aad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f.png)
征人夜深不能入睡。寐,睡。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征的士兵。
译
喝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
文 打算无从谈起。幽怨的羌笛声悠扬,秋霜满地,征人深夜不能入睡,将
士的头发都白了,眼里流出思乡的热泪。
课文精讲
词牌名
此词押“i”韵:异、意、渔家傲·秋思
结构梳理
渔家傲·秋思
上片: 雁去 写景 长烟
浊酒
下片: 抒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羌管
白发
边声 千嶂 落日 孤城 归无计
肃杀、荒凉、 形势严峻
思乡忧国 壮志难酬
人不寐 凄凉、悲壮、 慷慨、悲愤
征夫泪
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象的 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 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地表 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 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范仲淹到延州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 筑防御工事,始终处于守势,不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 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孤城闭”三个字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整体感知
朗读《渔家傲·秋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sài
起、里、闭、计、地。
题目。“秋”,点明季 节;“思”即忧思之情, 表明所要表达的情感。
地点 季节 统领全景
塞下 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 森严的特殊背景。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5f6be3caaedd3382c4d35e.png)
有人说,故乡是一曲悠扬的清笛,总是让人魂 牵梦绕;故乡是一抹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不 已;故乡是一串永恒的记忆,总是让人想起就思念。 所以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故乡都有一种独有的情愫, 思乡便沉淀成他们笔下永恒的主题。思乡是他们 的杯中酒,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思乡是他 们的诗中情,情到深处都定格成了不眠夜。对他 们来说,思乡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煎熬,是一种刻 骨铭心的哀痛,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怀。今天老 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首思乡的词——范仲淹的 《渔家傲.秋思》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所谓的边声,是指带有边境特色 的声响,风声,雨声,人声,马嘶, 种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 悲凉,凄婉,四面回荡。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千嶂里”描绘出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环抱之 中的画面,“长烟落日”,就使人联想到王维 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 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 (1043)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 西延安)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 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 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 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 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 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 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例 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 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 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 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词大部分都分片,"片"也叫"阕"。 词根据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五十八字 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 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92e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6.png)
这是_____的泪,依据是__________ 这是思乡的泪,依据是和家乡迥然不同的景象难免勾起 思乡浓愁,想要借酒消愁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忧国忧民的泪,依据是:诗人写到燕然未勒归无计, 尽管诗人戍边艰辛、思乡情切,但他清楚,在他未像窦宪那样 勒功燕然、击退外敌之前,他绝不会离开这个保家卫国的战场。
“异”既点出塞下风景和江南不同,又巧妙地为下文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雁去毫不留恋,侧面表现边塞苦寒,突出士兵们生活的艰苦。同时,大 雁可以南归无留意而戍边将士不能,充满了思乡之苦和守边之志的矛盾。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简介
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 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 《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 “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 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 (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 十四。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 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 。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雄悲 浑壮
中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 心 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上阕侧重于( 写景 )
上阕中_塞___下__秋___来__风___景___异_ 一句可以概括整个上阕的内容
说说上阕描绘了哪些景? 这里的景让我感觉到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f7f09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8.png)
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 迹,以及文人志士期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现在请同 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或将士戍边 的诗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也是关于边关的。我们 一起来领略一下边关的风光吧。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范 仲 淹 ( 989—1052 ) , 字 希 文 ,
简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介
少时家贫好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进士及第 。范 仲淹积 极推 行
“庆历新政”,为人廉洁公正,奉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做人准则。
预习资料速查
背
景 资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
课文全篇探究
[难点] 如何理解《渔家傲·秋思》一词的风格? 这首词在范仲淹仅存的五首词中,乃至在当时的词坛上,都别
具一格。①写军旅生活在题材上是一种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别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写花前月下、儿女情思的婉约词。②境域 阔大,气魄宏伟,气势豪迈,自然天成,精致优美而又不失古朴浑 厚,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是这首词的主要风格。③词学大家夏承 焘(tāo)认为其“下开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词风”。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2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的基调,体会作者的情
感。
重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四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3 掌握典故表达的意思及在词中的作用。
重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4 了解词的特点及其韵律美,了解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
上的差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2c4bfddaef5ef7bb0d3c48.png)
•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 城紧紧关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 们怎样的情怀?
• 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 乡忧国的情怀。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 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范仲淹
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淹政 治理想的散文《岳阳楼记》,写于 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 谪的前4年(1040年),还在塞外 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 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呢?
渔家傲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 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 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 家傲”句,便取“渔家 傲”三字作词名。
12、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 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13、这首词所写的塞下秋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天冷、声杂、城孤。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 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14、请揣摩“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计。羌人的笛声悠扬, 寒霜撒满大地。将军 和战士不能入寐,每 日哀伤落泪,直等到 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
赏析诗歌
塞
下
秋
来
风
景
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赏析诗歌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苦受寒,:突雁出尚边且塞无的留异恋常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1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课件(1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9a66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f.png)
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
塞下天气极寒 风吼、马嘶,起伏的号角
千千嶂嶂里里,,长长烟烟落落日日孤孤城城闭闭 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朗读下阕,想想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拓展阅读:请从内容、情感方面比较诗词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sì),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业
❖ 1、背诵这首词 ❖ 2、扩写【作业本】
在翻译的基础上,扩充内容: 场面(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 人物(语言、心理、行动……) 事件(过去,现在,未来;原因,经过,结果) 环境(烘托人物;点染气氛;推动事件) ……
渔 范家 仲傲 淹·
秋 思
渔家傲
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 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前 后片除一个三言句外,约略相等于一首 七言仄韵绝句,
在句中的平仄安排是和谐的,而从 整体的落脚字来看,音节却是拗怒的。
加之句句押韵,显示着情绪的紧张 迫促,是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 怀。
读,注意读音、节奏和押韵
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 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 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
➢ 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 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掮 动历史车轮的人。 (梁衡《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小范老子;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优质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d554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b.png)
CHAPTER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恰当
这四首词的难度逐渐递增,从理 解词意到感悟情感,再到欣赏写 作手法,教学内容连贯,恰当,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了讲解、讨论、朗读、写作 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 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握词 的知识,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范仲淹的诗歌和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其词作数量不多,但风格独具特色,对北宋 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任职时所作 ,当时他率领军队与西夏进行战争,由于军队中的一系列问 题,他感到忧心忡忡,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感慨,他 写下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范仲淹通过描绘延州的秋色和战争的氛围,表 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词中运用了 “羌管悠悠霜满地”等描写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 愤之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这首词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和军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之情和思 念家乡的痛苦。
艺术手法
手法一:运用意象
描述: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营造出雄浑 壮阔的意境。
总结:通过运用意象,词中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和军人的思乡之情。
CHAPTER 05
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分析 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诗词鉴赏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表达的思乡 之情、离别之苦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 情。
教学内容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课件(共32张PP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c5fbeea26925c52dc5bf08.png)
这首词分为上下阕,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 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
边塞秋季风光图。
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 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 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范仲淹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导入新课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忧国 忧民的济世情怀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 除了文学家这一身份为人称道外,范仲淹 还是一名武将,他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 我们就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 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合作探究
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孤寂、思乡。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写作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 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 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 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西夏 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 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知 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 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 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在暂时稳定 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战后城寨 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这首题为“秋思”的 《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质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920cf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d.png)
名句理解
1、《渔家傲·秋思》中的“_塞__下__秋__来__风__景__异_,_衡__阳__雁__去__无__留__意__”,借用 “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渲染了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千__嶂__里____,_长__烟__落__日__孤__城__闭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燕__然__未___勒__归__无__计_”,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故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 之情。
译文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 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不能早做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士兵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 须发都变白了, 出征的士兵久戍边塞,因思乡而泪湿双目。
诗词鉴赏
炼字:“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 的西北边疆。
《 渔家傲·秋思》
文学常识
范仲淹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诗词原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写作背景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 延州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 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 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 “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诗诗词 鉴 赏 词 鉴 赏
用典: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 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相距万里的故乡,却没有 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表达了词人既期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d4622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6.png)
思乡难归 功业难建
5.探讨:边地民谣和西夏人都对范仲淹推崇有加。 可是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将军却“燕然未勒”, 久久无功。怎么理解?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 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据 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治军颇有成 效。边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西夏亦深为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背景链接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 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 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
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hào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 起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 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主旨句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 难酬,思念家乡的感 情。
羌笛,一种乐器。
互文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人夜深不能入睡
出征的士兵
译 羌笛声悠扬,夜深霜重,征人夜深难以入睡,将军和战士都 文 已满头白发,无不因这种痛苦而流泪。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 “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 泪,更是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运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 战士头发花白,洒下眼泪。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 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译 西北边境秋天的风景十分奇异,大雁向衡阳展翅飞去,毫无 文 留恋之意。
描绘出边塞荒凉
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 羌笛、马嘶的声音。
而又壮阔的景象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7e64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4.png)
边疆,泛指边境地区。
衡阳雁去
湖南衡阳的大雁飞去,指秋天到了,边疆的天气逐渐转寒。
词语解释与赏析
赏析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一首描绘秋季边疆景象的词,通过对边塞风 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军民的深切关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中通过对边塞的荒凉、艰苦环境的描写,突出了军民的英勇和坚韧不 拔的斗志。同时,通过对家乡的思念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 国家、对家乡、对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
忧国忧民之情
总结词
这四首词都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和忧虑 。
详细描述
第一首词中,“寒鸦老树霜风急,征鸿声里长江阔” ,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第二首词中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 深深忧虑;第三首词中,“挥毫列锦绣,推敲字句间 ”,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责任心;第 四首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
详细描述
第一首词中,“野渡横舟蓑笠翁,江头落日孤烟中” ,描绘了诗人孤独地在江边守望,思念家乡的情景; 第二首词中,“青山绿水别后难相见,一襟晚照话凄 凉”,表达了离别后对家乡的思念和难以再相见的悲 伤;第三首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通过梦境描绘了回到家乡与亲人 团聚的场景,但现 实却是离家远行,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第四首词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 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
辛弃疾的《渔家傲·秋思》则是在他率领义军抗金期间创作的,词中描绘了边塞风光 和抗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风格与特点
范仲淹的词风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见 长,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 Nhomakorabea人民疾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范 仲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淹 lè 夫泪。
qiāng
mèi
•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 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 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hào]称帝,宋廷 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 延州成为孤城。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口罗不是。
■
电
:
那
你
的
第
口
罗
没
有
我
和
他
不
同
。
我
是
但
是
当
我
拍
但是我年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我 告诉你 怎么弄 ,15分 钟后你 还没有 弄完我 就不耐 烦像如 果我自 己弄五 分钟就 弄完所 以最后 通常变 成我自 己弄。 但这样 做有一 个不好 的后果 就是当 你真的 五分钟 弄完就 会给别 人一种 感觉他 在现场 完全没 有用他 会不开 心。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和士兵们都睡不安眠,常常暗洒热泪, 愁白了头发 ——互文见义,表现出戍边将士思家忧国、 壮志难酬的情感。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 部景色,借助“雁、边声、千嶂、长 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 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 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的紧张氛 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 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1、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 交融,说说上下片分别主要写什么?
上片: 写景 下片: 抒情
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 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 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 西北边塞大漠风光。朗读词的上片, 想象词中所写情景——想象画面之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想家却归家不得的原因是 “燕然未勒” 此处用典,表明还没有建功立业
4、这两句词句是全词的核心,你觉得征人 想家而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爱国、卫国
5、矛盾的心情使人备受煎熬,词人如何 把这种哀怆之情表达出来?
A、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 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加重 了愁思。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第 什
一
么
很
试
部
戏
多
时
候
在
完
和
《
时
现
场
镜
尔
《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白
等 我
东
戴
。
你
蛇
得 可
希
很
以
说
望
升
传
电影《白 蛇传说》 ,由程小 东导演, 黄圣依、 李连杰主 演。故事 还是那个 故事,人 物也还是那几 个个人物 ,但给人 的口味和 让人欣赏 的艺术感 染力却已 经大大的 不一样了 。其美轮美奂 的场景, 扣人心弦 的动漫效 果,栩栩 如生的明 星人物, 把白蛇爱 上许仙的 民间传说演绎 的跟真实 一般,却 又超出真 实接近神 奇。影片 中修炼千 年的白蛇 、刚正不 阿的法海、善 良痴情的 帅哥许仙 、机灵善 良的众小 妖、极具 震撼的水 漫金山、 蛇佛大战 等等相当的冲 击眼球和 撞击心脏 ,让我大 为赞叹。 到现在
喝一杯陈酒,借以排解思念万里之外家乡亲 人的情愫,只因还没建立军功,归家之日无法 预计。夜寒霜浓,悠悠羌笛声加重了征人的愁 思。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 等到头发花白。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若能把一些事看淡了,就会有个好心境,若把很多事看开了,就会有个好心情。让聚散离合犹如月缺月圆那样寻常,
这首词题目《渔家傲·秋思》 ,我们之 前学过一篇与之相似的课文,你们还有印象 吗?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 些意象来描写秋景 。
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 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使至塞上》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渔家傲》·范仲淹 l.rm
听读课文,正音并把握节奏,体 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zhàng
yān
zhu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从视觉表现边塞风光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 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 意思:
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声:指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 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从听觉上又表现战事吃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白
蛇
传
说
》
,
让
我
又
一
次
享
受
了
视
觉
的
饕
餮
盛
宴
,
在
回
味
和
惋
惜
之
余
,
我
将
《
《
白
日
焰
火
》
观
如
果
当
你
看
完
一
部
电
影
之
后
爬
到
床
上
,
突
然
脑
子
里
像
放
电
影
一
样
把
这
部
电
影
又
过
滤
了
一
遍
的
时
候
,
那
么
不
用
怀
疑
,
等
一
下
,
什
么
叫
好
看
,
什
么
叫
不
好
看
?
吸
引
人
叫
不
叫
好
看
,
会
讲
故
事
叫
不
叫
好
看
,
揪
着
心
抛
开
金
熊
奖
、
银
熊
奖
的
外
衣
,
这
是
部
很
写
实
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
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从视觉表现边塞风光
3、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 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在这样 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归家不得,只 能借酒消愁
整
部
电
影
情
节
亮
点
颇
多
,
高
潮
迭
起
,
叙
述
小
心
铺
垫
,
扣
人
心
弦
同学们再见! ,
引
人
深
思
。
不
解
的
是
,
故
事
里
围
绕
女
主
角
的
几
个
男
人
都
光
荣
的
牺
牲
了
,
为
什
么
不
杀
了
那
个
猥
琐
的
变
态
洗
衣
店
老
板
呢
,
真
的
是
因
为
这
个
老
板
好
心
收
留
她
,
留
他
一
条
命
?
算
了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 ,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 吗?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1.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 间,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突出 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2.请具体说说“异”在哪? (1)、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 ,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突出边塞的异常苦 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 家乡大“异” 的。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 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 乡之情。
课后作业 1、背诵《渔家傲》,巩固学过的五首诗词 2、完成《南方新课堂》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