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指导最终版1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浙江林学院植物学科⼆00五年⼋⽉实验室守则1. 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每次实验的⽬的、要求和内容。
2. 实验课开始时,必须认真听指导⽼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范动作;实验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准⾼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按时完成作业。
3. 珍惜精密仪器,使⽤显微镜必须按规程操作,如有损坏,须向指导⽼师报告并登记,按赔偿制度酌情处理。
4. 爱护公共财物,处处注意节约。
不准在实验台上⽤⼩⼑刻划和削铅笔,也不准在上⾯乱涂乱画。
不准⽤镊⼦和解剖针在其它物品上乱刺。
5. 实验室器具不得擅⾃带出室外,若要借⽤,须经同意并登记。
6.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使⽤过的实验⽤品放在实验台上,不得随地乱抛。
7. 实验完毕每⼈清理⾃⼰的实验台,洗涤实验⽤具,收藏好显微镜;并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指导⽼师。
8. 按组轮流打扫实验室。
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的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法及其保养。
2.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含物。
3.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法。
4.掌握显微绘图技能。
⼆、⼯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洗⽿球(⽪⽼虎)、“上”字切⽚、马铃薯、I-IK 液三、内容(⼀)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且各有专门的⽤途、这⾥所介绍的是复式显微镜,它是植物学实验课中最常⽤的光学仪器。
复式显微镜的式样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图1—1)。
物镜粗动⼿轮⽬镜转换器镜臂载物推进器聚光镜微动⼿轮聚光镜升降⼿轮镜座亮度调节开关光源载物台图1-1 复式显微镜结构图光学部分包括:物镜、⽬镜、聚光器和光源。
机械部分包括:镜头转换器、粗聚焦器、细聚焦器、镜臂、载物台)、载物推进器、镜座。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光学的成像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先利⽤反光镜将可见光(⾃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中,把光线会聚成束,穿过⽣物制⽚(样品),进⼊到物镜的透镜。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目录绪论 (1)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二生物绘图 (6)实验三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9)实验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观察 (12)实验五植物体各种组织的显微观察 (14)实验六根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17)实验七茎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1)实验八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25)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本课程以验证课堂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宗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以植物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和演化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规则1.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擦试整理,并放回原处.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3. 爱护仪器、标本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及时登记。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每次实验后,各实验小组要清理实验桌面,并轮流打扫实验室。
5.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课程的进行方式及对学生的要求1. 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 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一、目的要求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二、材料用品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显微镜、载玻片。
三、内容和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在植物学实验课中,经常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的各种结构。
因此,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不尽相同,但目前使用的多是复式显微镜,其构造可以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图1-1)。
光学部分: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倾斜关节、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和载物台。
2、显微镜的成象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的成象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透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
(图1-2)3、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光度的调节,另一个是焦距的调节。
具体方法分叙于后。
(1)取镜和放镜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
一般应放在座位的左侧,距桌边5—6厘米处,以便观察。
(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聚光器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是镜面向着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
并利用聚光器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光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
(3)放玻片将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二端,将玻片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和确定需要观察的部位。
A、调整焦点使用低倍镜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旋转粗调节器。
使物镜停留在距离载物台约5毫米处。
接着用左眼在目镜中观察,同时按反时针方向,向后向内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标本物象为止。
B、低倍镜的观察焦点调节好后,可根据需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动到最有利的位置上,找到物象后,还可以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象的反差强弱等情况进行调节,如视野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彩光圈。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录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实验二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实验三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四异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六园艺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实验七化学诱变染色体加倍及其鉴定实验八果树杂交后代的鉴选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园艺植物同功酶实验十植物抗寒性鉴定实验十一大白菜的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实验十二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计划的制定实验十三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四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常规品种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五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杂种一代育种计划制定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果树种质资源圃,学习园艺植物——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从现有的资源中发掘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类型,以及本地特色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生产提供有直接经济栽培价值的材料,或为育种及利用做砧木或商品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加深认识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育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 *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
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当地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果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果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区的栽培品种,它们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进,但它们对当地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同时它们有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果树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
但是,随着品种生产规模化栽培,使得有些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果树资源濒临灭绝,因此通过资源调查,挽救保存地方品种是防止种质散失的重要任务。
植物学实验

气 孔 器
气孔 表皮细胞
5.机械组织
(1) 厚角组织 取风轮菜(或蓖麻)茎的横切片,置显微镜 下观察表皮下方的几层厚角组织,可见角隅处的细胞壁加 厚,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纤维形细长,两端尖锐,细胞壁很厚,胞腔 窄细,胞壁上有纹孔,胞壁全部木质化。成熟的纤维都是 死细胞。
蓖麻茎木质部离析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梨果肉石细胞 取少量梨果肉带硬粒部分置于载玻片上,用镊柄压碎, 用水封片。在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强加烈 增厚,胞腔很小,而胞壁未加厚的部分形成辐射状的纹孔 道,即是石细胞
图 1-21 梨 果 肉石细胞
5.输导组织
(1)导管和管胞 (2)筛管和伴胞(图 1-25) 取南瓜茎纵切片(图1-26),在显微镜下观察,首先找到染成绿色的韧皮部,
图1-30 禾本科种子的结构 A,B. 玉米种子;C,D.小麦种子
实验四 植物的根茎叶
掌握4大问题:
(1)根茎叶的功能 (2)根茎的初生结构 (3)根茎的次生结构 (4)根茎叶的发育 ①根、茎尖的原始细胞发
育分化为初 生结构
②根、茎的初生结构发育为次生结构
(一)根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蚕豆和毛莨根(图 1-32 )根毛区的横切制片,在显微镜下依次观 察 下列各部图1-32 毛莨根横切
网纹导管放大
螺纹导管
环纹导管
图1-27南瓜茎纵切
实验三 种子和幼苗
1.双子叶无胚乳种子——蚕豆(图1-28 ) 取泡胀的蚕豆一粒,剥 去种皮,里面的整个结构就是胚。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四部分组成。
图1-28 蚕豆的种子 A.种子外形的侧面观; B.切去一半子叶显示内部结构; C.种
药 用 植 物 学 实 验 指 导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适用专业:中药学药用植物教研室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实验目的: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2.了解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并学习临时装片法和绘图基本技术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置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
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
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置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
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
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
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成像,因而直接关系和影响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物镜分为低倍、高倍、油浸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愈高,物镜下面透镜的表面与盖玻片的距离愈小,所以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
(2)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可使物镜的成像进一步放大。
目镜上刻有放大倍数,如5×、10×、16×等。
21-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 (1)实验二植物种子结构观察及种子营养成分的鉴定 (8)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
2、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3、观察植物细胞,掌握细胞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用具:显微镜、擦镜纸、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刀片、吸水纸、纱布三、实验药品:蒸馏水、1%碘-碘化钾溶液(先用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保存于棕色瓶中)、蔗糖溶液0.3g/ml、二甲苯四、实验材料:洋葱(Allinm cepa)或蒜(A.sati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是光学显微镜,也是植物学实验和研究的基本仪器,必须要训练掌握。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其作用是固定和调节光学系统、放置及移动标本。
(1)镜座:为显微镜的底座,有马蹄形和长方形,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保持平衡。
(2)镜柱:是在镜座后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镜臂及以上部分。
(3)镜臂:全形弯曲,为携取显微镜时执手之用。
有的显微镜的镜臂下端有倾斜关节,借此可使镜臂及其以上部分在90度范围内倾斜,以利观察,但通常不超过30度。
新型显微镜具有倾斜镜筒,是固定的,无倾斜关节。
(4)载物台:也叫工作台或镜台,方形或圆形,为放置标本之用。
载物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载物台:载物台上有两个金属压夹,用作固定玻片标本。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玻片移动器,可固定和移动标本之用。
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镜反射上来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而透到标本上。
移动式载物台:装有旋钮,可前后左右移动。
移动式载物台上装有纵横游标尺,可用来测量标本大小或或被检部分作标记,便于再次观察。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引言:显微镜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织。
材料与方法:1.显微镜:包括目镜、物镜和调焦手轮等部件。
2.盖玻片、载玻片和滴管:用于制作和观察样品。
3.植物材料:如鲜叶片、细胞培养物等。
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目镜和物镜。
2.制作样品:取一片鲜叶片,用镊子夹起并放在载玻片上。
滴一滴蒸馏水在叶片上,然后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叶片上。
3.放置样品:将制作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样品夹上。
4.调焦:用调焦手轮将样品调焦到最清晰的位置。
5.观察细胞:通过目镜观察样品中的细胞,并注意细胞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鲜叶片的细胞结构。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叶片上的细胞。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梭形等。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在样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的存在,它呈现为一层透明且均匀的薄膜。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呈现为一层透明的薄膜,紧密地包裹在细胞质的外围。
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它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等成分。
在样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质呈现为一种黏稠的半透明物质,散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并参与细胞的分裂和遗传传递等重要功能。
在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现为一个较大的、圆形的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植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的其他组成和特征,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目录绪论 (1)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二生物绘图 (6)实验三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9)实验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观察 (12)实验五植物体各种组织的显微观察 (14)实验六根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17)实验七茎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1)实验八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25)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本课程以验证课堂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宗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以植物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和演化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规则1.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擦试整理,并放回原处.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3. 爱护仪器、标本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及时登记。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每次实验后,各实验小组要清理实验桌面,并轮流打扫实验室。
5.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课程的进行方式及对学生的要求1. 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 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
3. 实验时,学生应根据实验教材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做好记录。
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原因,排出故障。
对于经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指导教师帮助。
4.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除了在实验室学习外,还应以整个校园、植物园、各大公园等作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5. 按时完成实验作业。
要求实验报告书写整齐、清洁、简明扼要。
四、学生必备的实验用具绘图铅笔两支(一支HB,一支3H) 、实验报告纸、橡皮、三角板或小米尺、解剖工具(镊子、刀片、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光学显微镜。
2. 了解显微镜的类型、构造及简要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一)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两大部分构成(图一)。
1.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镜四个部件。
节,使焦点落在被检物体上,以得到最大亮度。
聚光器前透镜组前面还装有虹彩光圈。
2. 机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属零件组成,作用是支持光学部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
主要有镜座、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
(1)镜座 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 镜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3)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 图1 复式显微镜构造图 1.镜座;2.镜柱;3.倾斜关节;4.镜臂; 5.细调螺旋;6.粗调螺旋;7.目镜;8.镜筒;9.转换器;10.高倍物镜;11.低倍物镜; 12.载物台;13.聚光器;14.反光镜 (1)物镜 安装在镜筒前端转换器上的接物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测物体第一次造像,物镜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目镜 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放大了的实像再放大一次,并把物像映入观察者的眼中。
(3)反光镜 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用自然光检视物体,在镜座上装有反光镜。
反光镜是由一平面和另一凹面的镜子组成,可以将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照明标本。
新近出产的较高档次的显微镜镜座上装有光源,并有电流调节螺旋,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光照强度。
(4)聚光器 聚光器在载物台下面,它是由聚光透镜、虹彩光圈和升降螺旋组成的。
起作用是将光源经反射来的光线聚焦于样品上,以得到最强的照明,使物像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
聚光器的高低可以调油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坐标系。
如果我们需要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调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
(7)细调螺旋用粗动螺旋只可以粗放的调节焦距,要得到清晰的物象,需要用微调动螺旋作进一步调节。
微动螺旋每转一圈移动0.1毫米(100微米)。
(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拿取显微镜,必须一手握紧镜臂,一手平托镜座,使境体保持直立。
放置显微镜时要轻,避免震动,应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6-7厘米左右。
检查镜的各部分是否完好,镜头只能用擦镜纸擦试,不准用它物接触镜头。
2.对光使用时,先将低倍物镜转到载物台中央,正对通光孔。
用左眼接近接目镜观察,同时用手调节反光镜和聚光器。
使镜内光亮适宜,镜内所看到的范围叫视野。
3.放片把切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镜头,用压片夹或十字移动架固定切片。
4.低倍物镜的使用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至物镜接近切片时为止。
然后用左眼从镜内观察,并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直至看到物象为止(显微镜内的物象是倒像),再转动细调螺旋,将物象调至最清晰。
5.高倍物镜的使用在低倍物镜的观察后,如果需要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先将要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中央,再把高倍镜转至载物台中央,对正通光孔,一般可粗略看到物象。
然后,再用细调螺旋调至物象最清晰。
如镜内亮度不够,应增加光强。
6.还镜使用完毕,应先将物镜移开,再取下切片。
把显微镜擦试干净,各部分恢复原位。
使低倍接物镜转至中央通光孔,下降镜筒,使接物镜接近载物台。
将反光镜转直,放回箱内并锁上。
(三)显微镜的使用、保护的注意事项1. 显微镜应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2. 拿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直立,切勿左右摇晃,以免碰伤或目镜滑出。
3.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可用手或毛巾擦物镜和目镜;用绸布或纱布擦机械部分。
4. 观察时应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绝不可先用高倍物镜,以免损坏玻片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生物绘图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会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能绘出植物细胞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二、实验内容在进行植物形态、结构观察时,常需绘图。
所绘图要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观察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一)注意事项1.必须认真观察需绘图的材料,学习有关理论,清楚所需观察的结构,掌握住各部分特征,画出结构中最本质和典型的部分,不需要有什么画什么。
要依据实际观察到的图像绘图,不要凭假想,不要单纯以书本照抄、照画,以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达到生物图所具有的科学性。
2.绘图前,应根据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合理布局图的位置。
在每个图所布局的范围内,图要画在实验报告纸的稍偏左侧,图中各部分结构要向右引出平行线末端予以注明,引线要齐,注字要工整。
在图的正下方注明图的名称,在绘图纸上方标明实验题目。
3.绘图时先用中软(HB)铅笔绘出轮廓,描轮廓时注意实物或标本各部分的正确比例。
然后用较硬(2H-3H)铅笔绘出全图线条。
绘图时,要一笔勾出,粗细均匀,光滑清晰,切勿重复描绘。
结构的明暗程度和颜色的深浅一般用圆点的疏密表示。
点要圆而整齐,切勿用涂抹阴影或画线条的方法代替圆点。
4.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
生物绘图不能夸张,严格按照标本或显微镜下的影像写生。
为了表达准确,可选择较为典型的材料或区域影像进行绘制。
(二)绘图方法示例1.细胞图(如图2)(1)在绘图纸上选定适当位置,用较轻的短线(用HB铅笔)按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结果绘出细胞轮廓。
(2)用粗、细适中比较均匀的线条(用3HB铅笔)绘出细胞壁。
注意线条不可重复,连接处应光滑。
要表示出所绘细胞与相邻细胞的关系,故而应绘出相邻细胞的部分细胞壁。
(3)按正确的比例与位置绘出细胞核及核仁,最后用极轻的圆点衬阴,显示细胞质、细胞核的疏密程度,物质稠密,在显微镜视野里较暗,要用较多的点表示,如细胞核、核仁等。
物质稀疏,在视野里表现明淡,要用较小的圆点或不用圆点表示,如液泡,圆点应小而均匀,切勿用铅笔涂抹。
图2 植物细胞的显微图的绘制过程2.植物器官轮廓图(如图3)(1)按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结果,依一定比例大小用线条清晰绘出解剖构造的轮廓。
(2)在轮廓图上用线条区分出各类组织的界限,注意各类组织分布的比例,将各区右引出平行线条注字说明。
图3 双子叶植物根的横切图l.皮层薄壁组织;2.内皮层(右图为内皮层细胞的立体图解与横切,示凯氏带);3.中柱鞘;4. 初生韧皮部;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1)首先绘出全部或部分器官的轮廓图;在轮廓图上用线条分出各类组织的分布,注意各部分比例要适当。
(2)绘详图时,一般绘出标本的1/3-1/2部分详图,因此要求所绘制部分能表示清楚该器官的构造特点。
(3)在显微镜视野中选定该器官部分结构,不要再移动载玻片,按正确比例,根据组织细胞特点,逐一描绘细胞结构及细胞间相互关系,如细胞形状、大小,细胞壁薄厚等。
绘器官部分图的边缘细胞时,可只绘每个细胞的一部分,表示所绘图是属于标本的一部分,最后加点或线条详细表示各部分细胞特征。
(4)标出各部分名称实验三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观察认识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结构的特征。
2. 了解质体及后含物的形态结构和存在部位。
3. 掌握临时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实验材料 洋葱、番茄、菠菜、红(青)辣椒、白菜或油菜菜心、马铃薯块茎、柿胚乳细胞永久制片、鸭跖草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