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CHUANGXINKEJI 2013.04创新是目前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具有创造、变异、变革等多重含义。
熊彼特(J.A.Schumpeter )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创新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随后又在其《经济周期》(1939年)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年)等著作中进一步完善了创新理论。
按照Schumpeter 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产品创新,包括消费者仍不熟悉的产品或原有产品的新特性;②生产方法创新,即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③市场创新,包括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和获得新的原料供应;④组织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如形成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可见,Schumpeter 所界定的“创新”概念较为宽泛,涵盖各种可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
Schumpeter 的创新理论,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20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将创新与经济增长相联系,从而形成了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其中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又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所作的努力,包括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声势颇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侧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一、引言理论创新与发展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驱动力,它推动着学科的进步,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在学术领域中,理论创新与发展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探讨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学术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二、理论创新的重要性理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它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学科的进步。
理论创新通常源于对现有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以及对新知识的渴望。
理论创新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还可以为新的研究领域开辟道路。
三、理论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理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跨学科融合:随着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理论发展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能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2.数据驱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理论验证与实证研究:理论创新需要经过实证研究的验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随着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的进步,理论验证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案例分析以生态学领域为例,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在理论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
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尝试运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这为生态学理论的实证研究和验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五、结论综上所述,理论创新与发展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了学科的进步,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理论发展呈现出跨学科融合、数据驱动和理论验证与实证研究等趋势。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2.4.1 熊彼特创新管理理论创新研究最早源自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提出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出版了早期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在该书中他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开创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新理论先河,后又在《经济周期》这本代表作中对该理论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1942年,在他的最后一本专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仍以创新理论为基础,表述了他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①。
(1)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熊彼特认为“创新(Innovation)”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②。
这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采用一种新的产品,即消费者不熟悉或具有新特性的产品;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种方法尚未通过有关制造部门的经验检定;三是开辟一个新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五是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形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是打破一种垄断地位③。
值得注意的是,熊彼特重点强调了“创新”不同于“发明”、“试验”。
他认为发明是一个新的人造装置或工序,可以取得专利;试验是一种科技实践行为,可以发现新的知识④。
发明和试验都是科技行为,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
而创新则是以取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为目的,创造并运用一种新方案的经济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能够以“发明”和“试验”为基础,但是不一定必须取决于它们。
熊彼特关注的重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企业家和垄断占据了熊彼特思想的中心地位⑤。
他认为经济创新“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
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
”有价值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的竞争,也就是占有成本上或质量上决定性优势的竞争,这种竞争打击的不是现有企业的利润边际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它们的生命⑥。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在国外,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从不同 角度研究技术创新。Dosi的“技术演化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并引入了组织、制 度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也引发了广泛,推 动了创新理论的发展。
在国内,金吾伦教授及其团队在技术创新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 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创新理论,如“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能力评 价”、“创新型企业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企业技术 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CAD技术现状及创新
1、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CAD市场发展迅速,国内CAD软件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目前,国 内CAD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持续 扩大。国内CAD软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与 国际知名CAD软件企业竞争的实力。
(3)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设计是CAD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它可以通过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产品的智能设计和优化,提高了产品设计的 质量和效率。
二、CAD技术发展趋势
1、云端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CAD技术也将逐渐向云端化发展。未来,CAD软 件将不再需要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上,而是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访问 和使用,这将更加方便快捷,也将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CA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 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球CAD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五、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CAD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CAD技术在市场发展、 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趋势和特点。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 的扩大,CAD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论创新理论的形成、发展及重要意义
2 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在世界 范围内形成了创新浪潮。创新问题受到世界的广泛 重视,创新代表了时代精神的主流。对于我国来说, 创新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重 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把创新概念引 进中国,以后经过江泽民同志对创新的社会功能、创 新的类型、创新的机制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发,又经 过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进一步地完善、实 践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特创建了创新理论,并且用于解释资本主义为何快 速发展。他认为,创新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的根本动力,而且是资本主义区别于以前的社会形 态的本质特征。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没有被西方 主流经济学所认同,因而受到冷落。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 术革命和市场取向改革的兴起,创新理论的研究又 重新出现生机。人们普遍加深了对创新的感受和理 解,继熊彼特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创新理论研 究领域。经合组织顾问克里斯托夫·弗里曼1974年 出版了专著《工业创新经济学》,1982年又写出了 《失业和技术创新》,他把技术创新看作是经济增长 的动力的同时,更强调技术创新与国家政策之间的 关系。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把创新看作 是一种国家和政府行为。
创新理论基础概述
创新理论基础概述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它涉及到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生和应用。
创新理论基础是指以解释创新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影响为目的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概述创新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
创新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社会学家圣西蒙(Emile Durkheim)的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社会分工和个体工作特化的结果。
之后,奥地利经济学家舒弗(Teilhard von Chardin)提出了“产物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非线性、不连续的演化过程。
在此之后,斯戈特(Evgeny Hanskul)提出了“器物创新”理论,强调创新不仅涉及到思想和知识的创新,还包括物质对象和工具的创新。
此外,罗杰斯(Everett Roger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从社会传播的角度研究了创新的采纳和传播。
其次,创新类型。
创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
产品创新指的是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或改良现有产品。
过程创新则是改进现有生产流程和方法,提高效率和质量。
组织创新关注的是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
市场创新则是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第三,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问题识别、解决方案创造、实施和评估。
在问题识别阶段,创新者需要明确问题和需求,并确定创新的目标和范围。
在解决方案创造阶段,创新者通过思考、实验和试错等方式,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实施阶段,创新者将解决方案付诸实际,并进行试验和改进。
在评估阶段,创新者对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最后,创新的影响。
创新对个体、组织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个体来说,创新能够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并提供发展机会和激励。
对组织而言,创新能够增加竞争优势,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利润和市场份额。
对社会来说,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理论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创新理论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创新理论的由来创新概念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20世纪40年代在他的《创新经济论》中所提出的“技术创新”。
熊彼特将下列五种情况都叫做为技术创新:①在生产中采用一种新技术;②生产一种新产品;③在生产中采用新材料或新的半成品;④开拓新市场;⑤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大家很容易看出来,这五种创新类型都是企业的行为,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只有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其实质就是“实行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用数学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关系。
”用白话来说就是重新安排组合与企业生产营运有关的要素,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就是在生产经营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或开拓新的市场,以此取得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请同志们注意,熊彼特在创新经济论中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恰恰不包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也就是不包括创造发明。
另外,在熊彼特的理论里,熊彼特把技术创新和创新看作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说,创新就是指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就是创新,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概念。
由此来看,原本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她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上涨紧密联系在一起。
请同志们注意,熊彼特提出的技术创新,不只包括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社会科学技术的运用,其中“第四,开拓新市场”和“第五,采用新的组织形式”,本身就是管理科学的知识。
我们大家常说的创新,其原始的概念就是这么产生的。
现在来看来,这是一个狭义创新的概念。
2、江泽民对创新概念的拓展查阅资料显示,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创新是在1993年的政协会议上的讲话中。
不过,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他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所说的一段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同志在这里所提出的创新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远远超出了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的概念。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一、概述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从线性模型到非线性模型、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从单一创新到系统创新等多个阶段。
代表性的理论有技术创新线性模型、链环回路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用户创新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也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在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例如,国内学者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传统技术创新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推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与重要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等手段,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或开辟新市场的目的。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24年创新理论的发展分4个阶段
2024年创新理论的发展分4个阶段引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创新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将其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和解析。
阶段一:理论扩展与多元化思维在2024年,创新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理论扩展与多元化思维的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创新不再是垂直领域的专利,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复杂性问题。
在这个阶段,创新理论开始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多元化思维的应用。
创新者需要拥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度的洞察力,以应对复杂的挑战和问题。
阶段二: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论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论开始在2024年崭露头角。
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和价值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创新者需要关注用户体验、社会影响和道德伦理等方面,以确保创新的成果能够真正造福人类,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阶段,创新理论开始从技术驱动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阶段三: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2024年创新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阶段,创新理论开始关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法和策略。
创新者需要思考如何将社会价值与商业模式相结合,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此外,创新者还需要注重社会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阶段四:全球合作与开放创新在2024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创新理论进入了全球合作与开放创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和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支持。
创新者需要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组织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此外,创新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国界的限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创新。
结论2024年的创新理论发展呈现出了多个阶段,从理论扩展与多元化思维,到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论,再到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最终进入全球合作与开放创新的阶段。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讲稿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讲稿尊敬的党员同志们: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历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行动指南。
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产生背景1. 时代的召唤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产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它应时代发展的召唤,解决着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 理论的逻辑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对之前所有理论成果的集大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1. 科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升华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吸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
2. 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行动纲领。
它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科学指南。
3. 民族复兴的战略指针这一理论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目标。
它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个历史性目标而共同奋斗。
4. 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信念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创新理论将更加精准地预测和解决问题
社会创新:创新理论将更加注重社会创新,推动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业升级与转型推动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人才培养与创新环境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创新发展
汇报人:
科技创新人才短缺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跨学科融合:创新理论将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推动跨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创新理论的主要流派:熊彼特创新理论、德鲁克创新理论、索罗创新理论等
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等
创新理论的实践应用: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社会应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
创新理论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理论的不断完善,未来创新将更加注重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与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
人才强国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开放创新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创新发展。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创新型国家不仅注重科技创新,还强调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相结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创新机制探究
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创新机制探究引言理论的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不断的思考、实践和创新,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探究理论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机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本质和演变过程。
理论的定义与作用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和现象的系统性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的工具。
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实践、推动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也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的重要方式。
理论的发展路径理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地深化和拓展而形成的。
理论的发展路径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 观察与实验阶段理论的发展起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实验。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大量的数据和现象,寻找其中的规律和相关性。
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是理论形成的基础。
2. 归纳与概括阶段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数据和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
这种归纳与概括的过程,是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归纳和概括,人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般性的结论和规律。
3. 理论假设与推演阶段在归纳和概括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建立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通过逻辑推演和数学方法来验证和求解。
这个阶段是理论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进行推演,人们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分析。
4. 验证与修正阶段理论模型和推演结果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和修正。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其中的假设和推演过程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阶段是理论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验证和修正,理论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5. 深化与拓展阶段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和改进,还包括对新问题和新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理论,来解决新的问题和应对新的挑战。
这种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年创新理论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问题
2024年创新理论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问题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
创新理论的提出和演变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4年,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创新理论的最早提出者究竟是谁?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创新理论的发展:在深入研究之前,让我们先对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创新一词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词根“innovare”,意味着“改革”或“改变”。
然而,对于创新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构建则是近代才开始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提出了“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种竞争机制。
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创新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回到2024年创新理论的最早提出者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创新的具体定义和起源的澄清。
然而,由于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创新这一概念的主观性,很难将创新理论的最早提出者确定为某个特定的个人或团体。
然而,我们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哈耶克的工作。
他对创新的研究为后续学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此外,其他学者如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和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也对创新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熊彼特强调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方向的新组合”。
他认为,创新是通过创办新企业、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
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将创新视为使资源获得新的能力和能量的过程。
他强调创新是一种艺术和实践,是组织和个人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
这些学者的理论贡献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创新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都参与其中。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创新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个人或团体。
创新的产生和实现的技术意义
创新的产生和实现的技术意义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石。
然而,创新一词往往令人感到高深莫测,似乎只有一些优秀的天才或者大公司才能进行创新。
实际上,创新并不是如此神秘,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场景。
本文将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创新的产生和实现的意义。
一、创新的产生1.1 前沿科技的探索创新往往需要借助前沿的科技作为支撑。
科技前沿是指在某一领域中最新、最热门的技术,涵盖了领域中大量的新研究、新产品和新服务。
探索前沿科技不仅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需求,而且还能借此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活力。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算法和智能化设备来探索和发现新的商业机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1.2 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创新也常常是源于具体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烦扰和不便之事,这些问题随时可能成为创新的线索。
例如,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于城市垃圾管理的不便感到苦恼,这就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技术来解决。
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是创新的重要源头。
1.3 合作的倡导和实践创新需要适当的合作和开放的心态。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不同行业之间合作的关键词。
通过合作,人们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帮助对方发现并解决自己所看不见的问题。
例如,在医疗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促进了医疗设备的升级和改进。
合作将不同资格和专业背景的人团结在一起,使得创新真正成为团队的努力。
二、创新的实现2.1 技术的支撑创新需要技术的支撑,这也是创新能否落地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兴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正是当前创新的热点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了创新目标。
2.2 人才的准备“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创新中也同样适用。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不仅要求人才在知识储备上宽广、研究深入,更要求人才具备发掘问题的敏锐度、动手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024年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2024年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哪位学者提出来的在20世纪初,创新理论逐渐成为经济、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2024年之前,尚无确切的记载表明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了创新理论这一概念。
本文将探讨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学者的贡献。
创新理论的演进历程创新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建立在新科技和制度变革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创新理论试图解释这一变革过程,并寻找推动创新的原因和机制。
在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約瑟夫·熱比什等人对创新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创新是通过竞争和价格机制的引导而产生的。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创新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麦奎特和斯科特两位学者提出了“创新的扩散理论”。
他们将创新看作是从创新者向市场中其他参与者传播的过程。
这一理论强调了创新在社会中的传播和接受过程。
此后,其他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研究。
如约瑟夫·施潘格勒和路德维希·冯·伯特兰德等学者提出了“创新决策理论”,探讨了创新行为和决策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
不同学者的贡献尽管无法确定2024年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哪位学者提出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许多学者在创新理论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约瑟夫·熱比什为例,他对市场竞争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创新与市场力量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通过创新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另外,麦奎特和斯科特对创新的扩散过程进行了重要研究。
他们的扩散理论将创新视为从创新者到市场参与者的传播过程,并提出了“信息传播、社会影响和采纳过程”等概念,对创新的传播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此外,施潘格勒和伯特兰德等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创新决策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
创新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
创新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创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
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1962年,由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
伊诺思的定义是从行为的集合的角度来下定义的。
而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林恩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迈尔斯和马奎斯作为主要的倡议者和参与者。
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
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到70年代下半期,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大大扩宽了,在NSF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创新理论的产生创新理论是由J·A·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
J·A·熊彼特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师从著名经济学家E·V·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创造者)和F·V·维塞尔(边际效用价值论创造者),后在伦敦时曾求教于A·马歇尔(剑桥学派领袖,局部均衡论创造者),并对M·E·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十分推崇。
所以,J·A·熊彼特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多元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他首先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静态分析,提出了“循环流转”理论,假定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没有利润、没有得息的静止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产始终在原有水平上均衡的循环往复,没有资本运动,也没有企业家活动。
在J·A·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本质特征就是运动和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本身所发生的非连续化变化与运动,是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这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
J·熊彼特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创新为核心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他还将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性的动态考察。
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所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
因而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它并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将已发明创造聘为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这中,形成企业新的生产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1、引言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
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
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企业创新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虽然迄今为上经济学界尚未构筑起企业创新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却很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对于技术创新的关注。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研究了劳动分工引致发明的专业化和机械制造业的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制度的同时同样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竞争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学家中,熊彼特应该说是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代表。
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书开创了创新理论研究的先河。
第一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翻开《经济发展理论》这本名著进行深入研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决不仅仅是由那个为人们所熟知的“创新”定义及其五种情况和经济周期理论所堆砌起来的理论教条。
与把熊氏理论重心的支点放在其经济周期和社会过渡理论的简单化做法不同,我们认为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髓和要义在于他对创新的涵义、形成、主体、实现等方面所作的系统而又精彩的论述。
一、创新概念的四个基本点在阐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把握一下熊氏创新概念的基本点。
熊彼特曾把创新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创制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
为了不致于一般化地理解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四点:其一,创新是一个内生的因素。
它并非是从外部强加的,而是经济生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即来自经济生活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
这些内在的推动力量包括:规模经济的要求(如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如核能的利用)、旨在降低交易费用(如以科层管理取代市场机制的组织创新)等等。
创新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式
内生旳科学 和技术(指 企业R&D)
创新投资 旳管理
新旳 生产模式
变更了 旳市场构造
来自创新旳 利润或亏损
外生旳 科学技术
熊彼特旳上述看法被菲利普斯在《技术与 市场构造》一书中概括为第二个技术创新 模型,或称为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式。其 表述如下:
技术来自企业内部旳创新部门。
自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旳概念及创新理论后,技术创新旳研究拉开 了序幕。但是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却有着更早旳渊源。回忆经济思 想史,我们不难发觉,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开始对技术创新做进 一步研究了。
亚当·斯密旳思索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旳《国民财富旳性质和原因旳研究》中, 指出:国家旳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利于经济增长,一 种主要旳原因是它有利于某些机械旳发明,“分工旳成果,各个 人旳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朴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 是还有改良旳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旳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 人发觉某些比较轻易而便利旳措施,来完毕各自旳工作。惟其如 此,用在今日分工最细密旳多种制造业上旳机械,有很大部分, 原是不同个人旳发明”。这里,斯密对技术创新旳起源进行了初 步旳探讨;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旳专业分工增长旳趋势以 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旳联络;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 增长,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旳作用和从“干中学”旳问题。 能够说,在斯密那里,已经开始认识和亲密关注技术变革与市场 之间旳关系了。
熊彼特旳创新理论
这里,熊彼特有关创新旳五个方面旳概括实际上初步揭示了创新涉及两种基 本类型,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旳思想。因为,熊彼特揭示旳创新旳前四个 方面属于技术创新,而第五个方面属于制度创新。
熊彼特对经济学旳发展和创新理论旳形成做出了巨大旳贡献,熊彼特旳分析成 果相对于他所研究问题旳层次和内容而言是合理旳,但依然存在一定旳不足,例 如没有摆脱对均衡状态旳依赖;撇开了生产关系;未能以大量实证经验为基础, 没有统计分析;将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旳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 会变迁旳影响作用,但是却把与企业紧密有关旳制度视为给定旳外部条件,使创 新游离在制度层面之外;忽视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旳改善和发展,也忽视了渐进 和组织创新旳主要性等等。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它毕竟为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旳建立奠定了坚实旳基础,为其后旳经济学家提供了主要旳研究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创新理论的产生创新理论是由J·A·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
J·A·熊彼特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师从著名经济学家E·V·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创造者)和F·V·维塞尔(边际效用价值论创造者),后在伦敦时曾求教于A·马歇尔(剑桥学派领袖,局部均衡论创造者),并对M·E·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十分推崇。
所以,J·A·熊彼特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多元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他首先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静态分析,提出了“循环流转”理论,假定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没有利润、没有得息的静止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产始终在原有水平上均衡的循环往复,没有资本运动,也没有企业家活动。
在J·A·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本质特征就是运动和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本身所发生的非连续化变化与运动,是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这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
J·熊彼特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创新为核心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他还将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性的动态考察。
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所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
因而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它并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将已发明创造聘为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这中,形成企业新的生产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
所以,J·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J·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家是有敏锐洞察力的,能预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经济利益,并有胆略、有能力进行创新去获取利益的人。
他认为,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发明者不等于创新者,只有敢于冒风险把一种新发明最先引入经济组织之中的人才是创新者。
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一是由于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二是发现一个私人商业五国的愿望;三是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四是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
在这几种力量的联合推动下,企业家时刻有“战斗的冲动”,存在着非物质的力量的鼓励,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J·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文化素养、预见性、首创精神、冒险本性等品格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作用。
由于创新不仅给创新者及其企业带来获利机会,而且也给其它企业开辟了发展的道路(获利示范效应),所以,创新不仅引起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且由于创新的产生、创新的普及、创新的消失和新一轮创新的开始,于是就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变化)。
J·熊彼特用源于企业有其企业家的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其理论的特点。
J·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新组合和经济发展,离开了创新也就没有资本主义,更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他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个在破坏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创造中毁灭的生命变化过程,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作用,把创新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联结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换媒介。
J·熊彼特从经济运动的内部去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深厚基础和本质动因,强调创新活动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1950年J·A·熊彼特教授去世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其创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为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建设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战后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如E·曼斯菲尔德、M·卡曼、·施瓦茨、P·戴维、R·列文、Z·格里列希斯等循着J·A·熊彼特的创新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新技术创新理论。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起始点”理论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P·戴维提出了企业规模“起始点”的理论。
该理论是指一个企业要采用一种新技术至少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该种新技术的采用就可能使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并使盈利减少,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例如一个农场要使用拖拉1 2 下一页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第2页机耕地、康拜因收割,那么土地面积要有一定的规模,土地面积过少,拖拉机、康拜因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致产品成本增大,有时倒不如使用人工耕种、收割合算。
P·戴维认为,企业使用某种新技术所需达到的企业最小规模,必须是使用该种技术后所能节省的劳工费用除使用该种新技术所需负担的年均成本之商,即企业最小规模是使用新技术后所能节省的成本,至少要达到或等于使用新技术所花费的年均成本。
因此,要使更多的新技术被普遍利用,就要降低企业规模的起始点,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达到目标:通过使新技术设备更加经久耐用来降低折旧率;通过调整银行货币金融政策来降低利息率;通过提高新技术设备的功能来增加新技术所能代替的劳动力数额;通过降低新技术设备的价格来降低新设备的相对价格。
在同一行业中,同样技术条件下,一般而言,企业规模的大小与投资额成正比。
因此,企业规模起始点愈小,投资越少,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就会越多,从而新技术就愈容易推广和扩散。
所以,·戴维认为,降低企业规模起始点是推广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
2、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选择70年代,经济学家M·卡曼、N·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M·卡曼、N·施瓦茨认为,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二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三是垄断力量的强弱。
因为竞争会使企业不断创新,以便击败竞争对手,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因而竞争愈激烈,创新的动力愈大。
企业规模会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大小。
企业规模愈大,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潜力就愈大,因而愈有利于进行创新活动。
垄断力量会影响创新的持久性或时间性,企业垄断的程度愈高,垄断力量愈强,在短期内创新愈不易被人模仿,因而创新和模仿就将进行得愈迟缓。
M·卡曼、N·施瓦茨把市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强度三个因素综合于市场结构之中来考察,就发现最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乃是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
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推动力量;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物资条件,同时也难以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因此难以引起较大的技术创新动机。
而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出企业重大创新的活力。
所以,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既避免了上述两种极端市场结构的缺陷,又兼有二者之优点。
因此,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是最适宜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选择M·卡曼和N·施瓦茨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预计可以获取垄断利润的引诱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垄断前景推动的创新;另一类是迫于竞争对手的威胁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竞争前景推动的创新。
他们认为,要使社会上的创新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两类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如果只有垄断前景推动的创新,一旦企业的垄断实力增强,足以保证垄断利润的获取,创新活动就会衰减甚至停止;而如果只有竞争前景推动的创新,则所有企业都只想做花费成本较小的模仿者,而不愿做花费成本较大的创新者。
M·卡曼和N·施瓦茨的这种分析,旨在进一步论证,垄断竞争型市场是最适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3、新技术的推广和扩散新技术的推广包括一种新技术在本部门的推广和对其他部门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两个方面。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E·曼斯菲尔德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推广的速度和影响其推广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
为此,他提出了“模仿”、“守成”、“模仿率”、“模仿比率”和“守成比率”几个概念。
模仿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其他企业则以它为榜样而采用该种新技术。
守成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其他企业并不继起效仿,而仍使用原有的传统技术。
模仿率是指实行模仿的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
模仿比率是指采用某种新技术的企业所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率。
守成比率是指不采用新技术而仍使用原有技术的企业在总企业中所占的比重。
E·曼斯菲尔德以模仿率和模仿比率来表示新技术推广的速度,进而研究影响新技术推广速度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
E·曼斯菲尔德认为,影响新技术推广速度即模仿率的基本经济因素有:一是模仿者采用新技术的预期经济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越高,模仿的可能性就愈大,模仿率就越高。
二是采用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多少。
采用新技术所需投资额愈多,模仿的可能性愈小,模仿率愈低。
三是资本供给的难易程度。
资本的供给愈困难,模仿的可能性愈小。
四是模仿比率大小。
模仿比率愈大,表示模仿企业越多,即新技术推广的成效越大。
一般来说,一种新技术在开始采用时,企业由于情报信息短缺和经验不足,采用新技术的风险较大,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守成者较多。
继后,随着情报和经验的增加,风险减小模仿者便逐渐增多,守成者逐渐减少,于是模仿比率逐渐增大。
新技术模仿比率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即新技术扩散曲线的形状如何?美国经济学家Z·格里列希斯于1971年通过在农业中的杂交玉米新技术扩散过程的实例研究,提出了技术扩散的“S形增长曲线”的理论。
Z·格里列希斯认为,新技术在推广与扩散过程中,模仿比率增长速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技术扩散初期速度缓慢;接着扩散速度逐渐加快,直到最高峰;然后技术扩散又逐渐放慢,最后达到一定水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