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学案含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语言篇:炼字、诗眼》导学案
语文科《古诗鉴赏——语言篇:炼字、诗眼》导学案一、方法指导第一节炼字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1.炼动词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韵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
2.炼形容词请简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阔”字的作用。
答案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3.炼色彩词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4.炼虚词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
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具体意思而外,还应当考虑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等。
第二步: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
第三步:点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例题展示】1.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句中“悦”“空”二字的妙处。
(6分)请思考〖答案示例〗“悦”,愉悦,高兴。
“空”,空明,清静。
二字都是使动用法,作“使……愉悦”“使……空明”讲。
(步骤一)(2分)在焕发着日照光彩的青山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人行走在清清的水潭边,身影倒映在水中,湛然清明,心中也杂念全消,一片空明。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
2018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1)“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
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项符合题意.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句子内容的理解力。
整体理解诗歌,把尾联放进整首诗理解。
《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
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第回到家乡的同年秋天(元和三年九、十月间)再次来到洛阳寻求政治出路,冬天西去长安求仕,第二年(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的春天谋取了奉礼郎一职,当上了从九品上的小京官,终于开始了他并不适意的政治生涯.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炼字、诗眼》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炼字: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眼:
1.指出该字的基本含义。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考虑该字对主旨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起到的作用。(线索,呼应,铺垫)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答案范例:
①苦是凄苦,痛苦的意思,②作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故乡难回、友人命运等。③感情凄苦,为全文感情所在,可谓点睛之笔。
诗词鉴赏炼字、诗眼
课题
诗词鉴赏炼字、诗眼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了解炼字类和诗眼类题的答题区别
能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其答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
同上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点拨式、讨论式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旧知回顾:
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分析情感。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
学生了解考题类型
自主探究,归纳答题方法。
讨论完成巩固练习
纠错,整理。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精校版整理全集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 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表意丰富蕴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例1: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满庭芳》
一“老”一“肥”,形作动用。老,长大, 成熟,老练。似乎那黄莺雏鸟在春日的暖风 中迅速成长,御风而翔;肥,长大,成熟, 圆润。好像梅子经历了春雨,很快就长大长 圆而成熟了。“老”“肥”二字,既写出了 雏莺和梅子在春风春雨中迅速成长成熟的动 态,又写出了二者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抒发了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尽,全,都。②听到笛声,勾起了征人的 思乡之情,一整夜所有的征人都在遥望故乡。 ③这一个“尽”字,写尽了征人边塞生活的 艰苦,戍边之久远以及思念故乡亲人的复杂 情感。
四炼叠词
一、叠音词可用于写景 如《迢迢牵牵牛星》起首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用“迢迢”写距离远,用“皎皎”写星光的 亮。在星空景象的描绘中,叠音词营造了画面的美感, 引发了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还暗暗地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请作赏析。
①“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 写江水之软。②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 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 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③展现了 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 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 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 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 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 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 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 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 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 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 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 “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 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 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真题示例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04浙江)
课后作业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 /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 (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 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 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 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学案含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什么叫“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寻找诗眼的方法:(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思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弄字而境界全出。
高考诗歌炼字专题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 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 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 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 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 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卜算子(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
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
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
……
(推敲字词)
高考题型展示
1、(15年湖北)劳停驿。欧阳修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2、《人日思归》薛道衡 试对前两句中的虚词才和已作简要赏析 3、《江南春》杜牧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
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 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 “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 诗内容作 简要说明。
炼字解题步骤
1、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 2、结合诗歌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
述的景象。 3、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词、
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 4、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背绿痕皴段,
“炼字”题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从某联中或整首诗中找出诗眼是什么?P155第4题 ④某句中的某个字能不能换成另一个字,为什么?
1.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活用词语 2.独到的数量词、色彩词 3.恰当的副词 4.别致的叠词
早发(罗邺)
(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也是写江 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 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答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之诗眼)
(三)抓诗中典型词
1.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阴 铿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
诗中哪个词最有表现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 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 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 耐人寻味之处。
(一)抓能揭示诗的主旨,能笼罩或点 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的字眼。 《赠汪伦》 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 《赠汪伦》 的却是一个 “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形 李白乘舟将欲行, 象又浪漫,既 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 忽闻岸上踏歌声。 赞美。所以“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 不及汪伦送我情。 联系起来。
剑铓: ①剑锋。 ②若为:怎能
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找出诗中的诗 眼+解释
揭示诗词主旨
(1)望在诗中是登高远望,翘望故 乡。(2)望字紧扣题目中的“寄京华亲 故 ”来写饱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3) 但是,望而不能归是痛苦的但又毕竟 能获得某种满足;在痛苦与满足的矛 盾中,诗人尽情望去惟恐望的不够, 而要化身千亿去望,可见其思乡之深。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 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
(完整版)诗歌鉴赏-炼字
第三、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哲理。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炼形容词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 物情感。
炼形容词
• 特别注意: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 现力。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在写景诗中,可以 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 “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 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 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 情。
答题步骤: 析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
述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
象)
+
析效果(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 的感情 )
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 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特殊词:叠词、拟声词、
•
表颜色的词
一、炼动词
•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诗眼
例:红杏枝头春意闹 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
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
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 【炼形容词】
答案:同意。“悲”字是点睛之笔,四联分别写眼前景 象的悲凉,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慨,流落他乡的悲 苦,国破家亡的悲愁。四联均暗含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悲 痛心情。可见“悲”是全诗的关键。
(2007·︱四高川中总卷复)习阅︱一读轮下·语面文一首宋诗,然 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昏惨暗淡,清寂冷落,以景托情,漂泊烦乱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虚写在梦境,怀乡,点明“乱”部分原因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感慨国运,也是引发心绪烦乱原因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以景衬托旅人心烦意乱。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形容词不仅可从形色声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特点,
还能传递出作者的感情,绘景摹形,化抽象为具 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绿净春深好染衣 暮春时节,芳菲凋尽,万紫千红之色褪去,只留绿茵 浓密,一片纯净的绿,是染衣的天然好染料,既写出了绿 意浓密纯粹,又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题指津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设问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方式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第一步,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解题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全诗围绕该词写了哪些内容。 步骤 第三步,点明该词在奠定基调、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上所起的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诗眼终极版
炼字类型
1.炼动词。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 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能给作主语 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 的动词。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炼字类型
2.炼形容词。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 主观化的表现。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 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 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 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开篇
参考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 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衬托归 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最后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二)省略句 这是由诗歌的凝练所致。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 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 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
Hale Waihona Puke 考查方式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炼字)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怎样统领全篇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5、以赏析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的方式考查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
问 方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一、诗歌语言炼字1.1 炼字的重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炼字是诗歌创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诗歌,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名字。
就像我们给自己起名字一样,要让它既能体现我们的个性,又能让人一听就能记住。
炼字就像是给我们的诗歌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让我们的诗歌更加吸引人。
1.2 如何炼字如何炼字呢?我们要学会用词准确。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个词很美,但是用在这个句子里却不太合适。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换一个词。
我们要学会用词生动。
有些词语虽然很美,但是读起来却没有什么感情。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一些生动的词语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我们要学会用词有画面感。
好的诗歌就像是一幅画,我们要用词语来描绘出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我们的诗歌才能更加吸引人。
二、诗歌语言炼句2.1 炼句的重要性炼句就像是给我们的诗歌做整形手术。
一个好的诗歌,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表,还要有流畅的内在结构。
炼句是非常重要的。
2.2 如何炼句如何炼句呢?我们要学会断句。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句话读起来很累赘。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断句,让句子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我们要学会换行。
有些句子太长了,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压抑。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换行,让句子变得更加舒展。
我们要学会排比。
排比可以让我们的诗歌更加有力量,更加有感染力。
三、诗歌语言炼诗眼3.1 炼诗眼的重要性炼诗眼就像是给我们的诗歌开了一盏灯。
有了这盏灯,我们的诗歌就能够照亮前方的道路,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出彩。
3.2 如何炼诗眼如何炼诗眼呢?我们要学会观察。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平淡无奇。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心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要学会思考。
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是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思考,从中汲取灵感。
我们要学会感悟。
有些事情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经历去体会。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感悟,让我们的诗歌更加深入人心。
总结:同学们,炼字、炼句、炼诗眼是我们创作诗歌的重要环节。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答案解析和诗歌翻译共8页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白话翻译)二、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一、(2018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2018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诗眼 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诗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诗眼”的基本特点;2、能多角度地分析“诗眼”的作用;3、能根据试题指向,灵活运用对应的方法赏析“诗眼”。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先从时间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早雾刚刚消散,朝阳还未升起,没来及等景象展开就离开这个地方了;②再从行舟速度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站在船上远远地通过柳树来辨识城市的方位,一霎眼功夫,眼前已经是满山枫树,到了另一处水湾。
二、常见的提问形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三、诗眼知识(一)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二)寻找诗眼的方法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2、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其他关键词:拟声词、数词、叠词、活用词、语义双关词等四、解题方法(一)【思路】1、明确诗眼的价值,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
或者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
诗歌鉴赏学案---炼字
诗歌鉴赏学案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学习目标:1.探研古代诗歌炼字内容的特点和高考考查的方式、重点2.总结古代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方法技巧3.通过对应训练感受运用相关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二、炼字内容概述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外乎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2018诗歌鉴赏高考题附带解析
2018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2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另U 离情。
注释: 【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分)(王昌龄《古意》) (晁补之《吴松道中》) (张耒《感春》)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杜甫《秋兴八首》)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11 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眼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 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 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 离。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 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 好处之意 (字义)。登翠楼时兴冲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 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 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
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
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满腔报国热忱(ché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抒写愤懑之情。
↑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用以翻出新意。
如萧楚才改张乖崖“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之“恨”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
2、借以增添情趣。
如韩驹改曾吉甫“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为“深”、“里”为“冷”,改动两个字,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与“水晶宫”,转眼显得雍容高华,超凡脱俗。
3、靠它加强形象性。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韩愈帮贾岛斟定“僧敲月下门”,是取“敲”字的声音(上句为“鸟宿池边树”,已是关上闩的时候,“推”是推不开的,只好“敲”了);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取“抹”、“粘”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
4、关于诗意的精确。
如齐已咏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
有的诗眼、词眼还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
洪瑹《阮郎归》词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
”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进的春天。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ráo]:纵使。
分付:交付。
【注释】①望江东:黄庭坚创调。
词中有“望不见、江东路”,取以为调名。
②江东路:指爱人所在的地方。
此句说,住在江水的西头,由于相隔遥远,望不见江东的爱人。
③秋将暮:临近秋末。
以上两句说,即使能找到鸿雁传个信儿,可是已经到了秋末,时间太短了。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①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蒿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最妙?试作分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上是如何营造意境的?七、找出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的诗眼并略作分析。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玉泉溪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你认为诗中哪两个字最为精炼传神?试简单分析。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找出诗中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字,并对其加以简单分析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试析诗中“满”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杂诗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有人认为诗中“一溪月”应改为“一轮月”,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结合全诗分析诗眼表达效果。
一、找出诗眼:“诗眼”分别是“咽”、“冷”。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并描述景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点明改字作用:“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1)隔,字典意“阻隔,隔断”。
双重意蕴: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以抚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情感阻隔。
三、(1)交情。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四、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
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六、“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绪)的意境。
七、“愁”字,就是全阙的诗眼。
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以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
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八、“醉”和“弹”。
两字都是拟人手法。
“醉”字既写出了秋色的浓艳,又将不可触摸的秋色写得真切可感。
“弹”字不但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而且写出溪流声富有音乐性,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静谧。
白沙县抵龙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九、“秋”字。
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愁绪。
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有“秋”谓之“愁”。
所以“秋”还是双关语。
十、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华竞丽的美好景象;从情景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堪悲”之情。
十一、不好。
“一轮月”只写到月,与“一树梨花”一样,是静态的。
“一溪月”既写了月,又写了“溪”,把不可触摸的月色写的捧手可掬,生动形象。
十二、“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字义)。
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不经意间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效果)。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感情)。
十三、“满”和“压”就是诗眼。
满枝蓬蓬勃勃的花遮住了小路,这就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