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

合集下载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淀粉卖出“黄金价”中国中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中成药产值达2882亿元,同比增长20.8%;饮片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7.1%。

而与行业规模迅速膨胀不匹配的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质饮片大行其道已成顽疾。

国家药监局最近发布的案例显示,2012年,广东、江西等各地查处了多个销售中药或中成药假药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

而尽管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不断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药材种植较为分散,中药材造假现象并未根治,应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利润惊人中药材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四川省新荷花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告诉《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一般消费者缺乏识别药材及饮片真假优劣的能力,而目前获得中药材的渠道除了有医院、药店、集贸市场等正规途径外,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渠道,如街头小贩、民间草医、游医、庙宇、巫师,甚至骗子等,导致经常有人购得伪劣商品。

据他介绍,中药材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的伪造品竟可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一是模制。

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形状先制成一定的模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模具压制。

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模制造“冬虫夏草”。

二是造形。

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

如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河车。

三是染色。

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的染色手段花样繁多。

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冒充山茱萸。

四是熏制。

常见于檀香伪品。

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

五是掺杂。

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

江西省九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盛晓静说,将中药饮片染色增重出售是一个新现象。

染色增重主要是将一些外形相似、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饮片,如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用红薯染色加工成首乌等。

药师曝光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快来学点鉴别常识

药师曝光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快来学点鉴别常识

药师曝光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快来学点鉴别常识百草小妙方中医用502胶水粘接出“野山参”,用铅粉包裹为“冬虫夏草”增重……专家曝光:越名贵的中草药,利润越高,造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看点01越名贵的中药材越多造假“越名贵的中草药,利润越高,造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郭桂明说,最常见的造假手法是在中药的加工炮制过程中违反规定“加料”,比如在何首乌、川乌、天南星中非法加入黑颜料作炮制品,杭白菊加入淀粉蒸制,大约可增重38%。

此外,用豆粉加鱼肚胶等制成“仿生燕窝”,或者以骨渣、面粉、色素加上牛、鼠尾片制成“鹿茸片”。

建议市民应该到有资质的专业药店、信誉好的百年老店或者医院购买。

因为这些地方的中药来自哪里都有备案,一旦发现问题,也能给自己维权。

看点02专家曝名贵药材造假内幕用502胶水粘接出“野山参”,用铅粉包裹为“冬虫夏草”增重……药品检验专家向市民揭露了部分名贵中药造假内幕。

铁丝给冬虫夏草增重目前最多的伪品是亚香棒虫草,外形、颜色与冬虫夏草相似,极易假冒。

亚香棒虫草虫体表面粗糙,环纹不清晰。

劣品冬虫夏草主要是掺有杂质,包括泥沙、草棒和发亮的胶水等,也有为增重在虫体内插入铁丝、保险丝或注入水银等,还有包裹掺有铁粉、铅粉等金属细粉的泥土者。

人为拼接冒充野山参冒充野山参和林下山参的大多是移山参。

移山参是半栽培或栽培的人参,市场上还有很多工艺参通过拼接、雕刻、胶水粘贴等冒充野山参。

玉米须冒充藏红花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水浸液呈黄色。

目前伪劣品情况有:用菊科红花冒充,用染色玉米须、染色莲须、纸浆加工品、掺油等冒充。

老鼠皮冒充鹿茸市场上曾有多种伪品出现,有的用动物皮,比如:老鼠皮、羊皮、鹿皮等包裹鹿角粉、猪血粉、蛋清等物质伪制,有的用动物骨头片冒充。

市场上没什么真血燕马来西亚霹雳州燕窝公会署理会长苏志雄曾在《厦门商报》上揭露燕窝陷阱:燕子吐血造窝,完全是商家为谋求暴利捏造的谎言。

黄精种植的骗局

黄精种植的骗局

黄精种植的骗局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然而,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导致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黄精进行骗局。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黄精种植的骗局及警惕措施。

黄精种植骗局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虚构黄精种植利润高的幻想:有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利润作为诱饵,向投资者宣传黄精种植的利润非常丰厚,并承诺有大量的市场需求。

他们可能通过不实的数据和虚假的案例来营造一种黄精种植是高额回报的假象。

这样一来,一些相对缺乏科学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人就会被吸引并进入到骗局中。

2. 资金遣散骗局:这种骗局通常是以黄精种植项目为名义,吸纳大量投资者的资金。

骗子可能会承诺投资者可以获得高额收益,并且以“资金不足”的名义要求投资者增加投资额度,从而达到把投资者的资金骗取的目的。

实际上,往往并不存在真正的黄精种植项目,或者该项目的运营状况远不如宣传的那样理想,投资者的本金也很难追回。

3. 假冒合法机构的骗局:一些骗子会以农业公司、种植合作社等名义进行黄精种植骗局。

他们可能冒用合法机构的名声和信誉,通过宣传该机构在黄精种植领域的优势和成果来吸引投资者。

实际上,这些合法机构可能并不知情,或者只是被冒用,而黄精种植项目本身可能是一个骗局。

面对黄精种植的骗局,投资者应该如何警惕呢?1. 了解黄精种植的基本知识:投资者在进行黄精种植投资之前,应先了解黄精的种植要求、市场需求情况、价格趋势等基本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避免上当受骗。

2. 注意信息甄别:对于以黄精种植为名义进行投资的项目,投资者应该仔细了解相关的信息,并尽量通过多种途径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行业报告、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其他投资者的投资经验等方式来判断项目是否合理可行。

3. 警惕过高的利润承诺: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对于那些承诺非常高额利润的项目要保持怀疑态度。

快速暴利的承诺往往是骗局的典型特征,投资者应该理性分析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并与实际市场情况做出比较。

中药材涨价引疯抢: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中药材涨价引疯抢: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中药材涨价引疯抢: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中药材涨价引疯抢今年上半年,调理脾胃的白术、清热解毒的黄连等多种中药材,都刷新历史高价。

部分中药材涨价热潮同样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西玉林、成都荷花池全国四大药材专业市场涌动。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5月监测数据表明,2023年5月28日同比2023年5月28日,276个药材品种价格上涨。

“最近3个月,中药材涨价品种之多、涨幅之大,实属40年未遇行情。

”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向记者表示。

6月9日,天然牛黄80-85万元/公斤,同比增长近50%。

而6月9日黄金价格为450.45元/克,折算每公斤价格约45万元,相当于约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这轮中药材价格上涨背后,哪些因素在助推?对百姓看病吃药产生多大影响?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中药材涨价向产业链传导,引发部分中成药停售、停产。

而由此产生的多米诺效应,还在继续延伸。

中药材大规模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中药材大规模涨价,我的看法是:当一件商品出现跟风暴涨的情况,普遍都是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市场上的需求增多了,中药材才会持续上涨。

另外,中药材的产地出现了减产甚至于是绝收的现象,导致市面上的中药材供给量减少,有很多商家直接表示,有钱也买不到货了。

当我们中国人普遍认为使用中药煲汤可以带来保健效果时,中草药材的价格一定会是上涨的,但是上涨的价格一定是合理范围之内。

当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货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不法商家认为“奇货可居”。

一、市场上的需求增加,普通民众的保健意识在提升,普通民众乱用中药材推动了药材的上涨由于现在网络平台的传播,有很多的人在网络上自学使用中药煲汤,来达到食疗的目的。

其实,每一个人在每一天的身体情况不同,乱用中药对身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长期服用的话,还可能会出现中毒的现象。

尤其是一些补气补肾补血的药物,在市面上的需求是远远大于其他药品的。

大家往往忽略了药品的抗药性和副作用,长时间服用这些药品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在另类商业伦理之下——被造假的中药材

在另类商业伦理之下——被造假的中药材
0 对 者 服 用 充 斥 假 药 材 成 分 的 中 药 当 然 初 出 产 于 山 东 东 阿 ( 山 东 省 东 平 场 价 连 驴 皮 的 1 %都 不 到 , 于 造 假 今
治 不 了病 , 至 还 会 诱 发 新 的 疾 病 。 甚
县 ) 得 名 , 品 阿 胶 的 制 作 工 艺 甚 者 来 说 , 猪 皮 取 代 驴 皮 做 阿 胶 其 利 而 上 用
为 了谋 取 暴 利 , 都 置 道 德 和 国 法 于 皮 , 刮 极 ; … … ” 洗 争 不 顾 ,千 方 百 计 地 对 中 药 材 原 料 进
行 造 假 、 假 , 把 地 肤 子 脱 壳 后 掺 上 ,正 规 的 驴 皮 每 吨 售 价 高 达 l 掺 如 0万 进 车 前 子 出 售 , 把 山 药 苓 子 掺 入 元 余 元 , 皮 革 下 脚 料 每 吨 售 价 则 仅 为 假 虫 草 藏 着 什 么 秘 密 ?
治 病 救 人 的 中 药 ,如 今 却 变 身 成 了 材 , 有 可 能 遭 到 造 假 或 掺 假 , 广 造 假 的 案 件 , 明 广 州 市 场 上 的 假 阿 越 让 说
害 人 不 浅 的 毒 物 , 这 究 竟 是 何 原 因 大 消 费 者 越 发 不 能 放 心 服 用 。
很 快 便 爆 料 称 :我 国 中 药 材 市 场 自 皮 者为 上 , 、 、 、 皮者 次 之 , 猪 马 骡 驼
有 关 专 家 指 出 , 前 市 面 上 之 所 目 以 有 这 么 多造 假 阿 胶 , 要 原 因是 目 主
放开 经营 2 0余 年 来 , 多 不 法 商 贩 其 旧 皮 、 、 等 物 者 为 下 。 俱 取 生 前 还 没 有 办 法 检 测 到 药 品 阿 胶 里 的 很 鞋 履

中药材常用造假手段

中药材常用造假手段

药市常见造假手段一、混混分为多品种来源混及单品种来源混。

1.1.多品种来源混由于历史流传极地方习用等原因,存在相当多的多来源的中药,由于基源相近,所以很容易混淆,在混淆的品种中,又存在两种情况,1.1.1一是药典规定品种仍是市场流通主流品种,如淫羊藿及黄精。

由于药材形态的难于鉴别,虽然《中国药典》规定了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但实际应用的应当不少于20种。

其中,东北的大货主流为朝鲜淫羊藿,陕西、甘肃的主流为淫羊藿,贵州的大货主流为粗毛淫羊藿、黔岭淫羊藿。

湖南的大货主流为湖南淫羊藿及宝兴淫羊藿,四川的大货主流品种为粗毛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其次为膜叶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

《中国药典》规定黄精药材来源有三种,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

因为黄精属植物地理分布广泛、形态上有过渡性,使得全国的黄精属植物的种间、种内变化很大,对其类别划分较困难。

相当多的非药用黄精属植物如轮叶黄精,卷叶黄精,湖北黄精,长梗黄精等等也在市场上充当正品黄精。

因为按《中国药典》的性状表述,基本上是没法把市场流通的各个品种分清的,故此,市场上多以《药典》规定的味苦者不入药为依据,只要味不苦,就算是正品了。

1.1.2由于资源枯竭,市场流通的大货多不为药典品。

例如柴胡,由于柴胡种类多,来源也比较复杂,且各地习惯根据当地所产柴胡作为习惯用药,常发现植物名与产地或药材对不上号的情况。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破坏及过渡采挖,当前柴胡以野生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栽培为主,传统的野生南柴胡市场上基本见不到大货。

目前柴胡市场主流分为野生品和栽培品,以内蒙、甘陕和东北所产的野生品“红柴胡”及“黑柴胡”。

其基源基本上以黑柴胡,小叶黑柴胡,锥叶柴胡,线叶柴胡和银州柴胡为主,偶见正品。

四川的基本上是竹叶柴胡和窄竹叶柴胡。

栽培品中,甘肃大货多为马尔康柴胡、汶川柴胡,河北大货多为三岛柴胡(31号柴胡),传统的津柴胡已难觅其踪。

1.2 单品种来源混集中体现在菟丝子,天门冬和白芍,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及环境变化,传统的菟丝子大货已不多见,市场上主流的大货为大菟丝子。

药材尴尬:不敢贵,却敢假!拯救中医药,先来拯救人心

药材尴尬:不敢贵,却敢假!拯救中医药,先来拯救人心

药材尴尬:不敢贵,却敢假!拯救中医药,先来拯救人心方子是好方子,药并不一定是好药“我开始用了3克吴茱萸,患者服用后没有效果,增加到9克还是没有效果,又加到50克还是没效果。

”这位老中医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然后让患者把药拿来一看,结果是假的。

假的怎么会有效,不吃出毛病来就不错了。

”这是一位老中医遭遇假药后的感叹。

这并非个例,很多老中医抱怨,同样的方子,几十年前,一般一次开三副就起效,有的一副药下去,病就好了。

现在,大多一次开七副,效果也不甚明显。

原因就在于,过去的中草药大多都是野生的,大面积种植的速生药材效果是无法和野生药材相比的。

中草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及大面积速生种植,已经使中草药彻底失去了本真和“元气”。

中草药造假登峰造极现在,很多药店的龙骨都是假的。

有的龙骨直接打成粉末,就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也无法鉴别真伪。

原因是龙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价格一路飙升。

有的造假者用石灰和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

有些药店为了追求高利润,出售的桃仁用杏仁。

杏仁是心状的,桃仁是扁平椭圆形的,没有杏仁饱满且干瘪。

桃仁是活血化瘀的,常被用于女科疾病,作用是活血化瘀;而杏仁大家都知道是治疗咳嗽的,作用是止咳化痰润肠。

如果女患者要用桃仁治疗瘀血造成的月经不调、闭经,给人家用杏仁,作为药剂师如果不懂,那你这个药剂师就是用人单位失察和自身的失职;如果明知道是杏仁因价格比桃仁便宜,而故意当桃仁使用,那良心真是坏透了,这对患者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高温天气,好多女孩子喜爱喝酸梅汤,酸梅汤到底有没有乌梅?放了几个乌梅?不清楚。

作为药材用的乌梅,纯真的货很少。

“乌梅丸”是张仲景的一张很厉害的方子,运用了千年,疗效可是刚刚的。

如果老中医信心满满给你开了乌梅丸加味,没有效果,那你千万不要埋怨老中医,去骂造假者好了。

市场上配药的乌梅竟然存在野桃醋泡后晒干的冒充品。

中药材造假的“黑道”,令人毛骨悚然!元胡元胡像山药蛋,粒状的掺假少,容易鉴别。

如何揭穿街头摊卖中药的造价手段

如何揭穿街头摊卖中药的造价手段

如何揭穿街头摊卖中药的造假手段走在街头,经常能碰到一些小贩在街头卖中药,外出旅游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卖者自卖自夸、听者越听越神,甚至有“托”在旁边添油加醋地怂恿。

有些人经不住就上当受骗了。

事实上,中药假药多数出在小贩的摊上。

尽管打假力度在不断加大,药材造假现象却一直查而不止,禁而不绝,其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的伪造品竟可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中药的常见造假手段有:(1)模制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先制成一定的磨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磨具压制。

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磨制造“冬虫夏草”,以聚氯乙烯塑料熔化入模制“金钱白花蛇”、“珍珠”,甚至有人用磨具生产“千年人形”何首乌。

(2)造形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

如将园参中细长者经过整形,冒充山参及移山参;以莪术、白及等的块茎刀刻定形后,加黄泥、明胶打磨充三七;用麝皮毛包裹动物肌肉、内脏粉末、蛋黄等缝制成类圆形毛球状物充毛壳麝香;以鹿毛皮形成多分枝角状,灌骨胶成形后充鹿茸;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车河;把猪、羊的蹄角及塑料经整形掺在穿山甲里。

(3)染色用性状类似的药材或物品经过染色加工,冒充正品。

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充山茱萸;用续断或细小的云木香的根拌入与丹参表面颜色(棕红或暗棕红色)相同的染料,冒充丹参饮片;把水蛇用白漆涂抹或间断环剥皮肤充金钱白花蛇等。

(4)熏制多见于檀香伪品。

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喷香精充檀香,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

(5)掺杂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

如红花掺红砖粉、细砂或锯末,全蝎掺盐、泥土、海马、全蝎体内灌注石灰水或砂土,土鳖虫、穿山甲掺明矾,海金沙掺细沙,龙眼肉掺红糖。

通草、鸡内金用矾水、盐水浸泡,用糖浆将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喷湿,拌以豆面、淀粉或砂石粉末,进行“挂甲”等。

常见中药材

常见中药材

常见中药材、饮片造假全揭秘2015-2-2 09:13 来自: 发布者: 仲夏秋夜云小编按:这是一篇奇奇怪怪的文章,因为小妖咨询了一些做中药的蒲友,他们纷纷摇头表示其中一些造假方法没见过,但也有一些造假方法没放进去,总的来说写这篇文的人应该还是见过一些“市面”的。

以冬虫夏草为例,名贵中草药造假已经人尽皆知,其实造假还分为几种情况:增重、以次充好、外观加工、仿冒、人工模型、人造。

典型的增重就是冬虫夏草里插一根铅丝;以次充好就是两节断了的冬虫夏草黏在一起冒充一根;外观加工就是长歪冬虫夏草用熨斗烫平;仿冒就是用不值钱的其他类似物冒充;人工模型就是培育类似的菌体放到模具里长成冬虫夏草的样子;人造就是面粉色素香菇碎混合压制再上色弄成冬虫夏草……前几种还是虫草,后面几种就压根儿和原本的冬虫夏草没什么关系了。

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

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

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

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

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

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

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

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

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个骗人的创业项目骗人方法大揭秘

个骗人的创业项目骗人方法大揭秘

个骗人的创业项目骗人方法大揭秘203、废液提银。

同第21条一样,技术真实,原料稀少,项目不行搞。

204、珠绣回收。

用高级进口彩珠、彩片、珠管等,依照图案绣在绸缎布上。

回收是假的。

205、养殖珍宝鸡。

珍宝鸡肉质粗糙,昼夜啼叫,不宜多进展。

206、养殖小白鼠。

医疗和科研单位有需求,但都有自己固定的养殖基地。

你养出来的小白鼠是没有市场的,除非提早和医疗科研单位联系。

207、养殖福寿螺。

国内市场销售不太景气,价格低廉,饲养收入低。

此螺在长江以北越冬十分困难,不宜饲养。

208、养殖地鳖虫。

目前药材部门库存较多,如连续进展则会显现滞销。

广告称此虫需求量大,是骗人的,差不多上为了销售他们的种子。

209、龙胆草种植。

产品真实,技术真实。

但价格是假的。

他们为了推广种子,把专门一般的药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签订合同啊,保价回收啊,全是骗局。

210、养殖豚鼠。

如前面所述,豚鼠用途没有广告说得那么好,除实验室外,一样没有收购单位。

回收更是骗人的,忌盲目引种。

211、养殖獭兔。

獭兔养殖存在几个问题。

1、品种严峻退化。

2、综合开发利用差。

3、假冒品种多,目前假冒法系獭兔差不多在浙江、河南、河北等地显现,望养殖户引种擦亮眼睛。

212、目前,国内特种养殖业进展较迅速,某些养殖场或个人抓住养殖户急切致富的心理,通过媒体或其他方式,夸大宣传炒种、高价放种,甚至有的利用假,劣种坑农;还有的在动物名称上大下功夫,如把法国鸭改名为肉用鸳鸯,中国黑豚实为黑色的荷兰鼠,珍宝獾即金黄地鼠等等,使专门多人上当受骗。

因此,养殖户在引种时,一定要小心慎重。

213、仿天然“文化石”联营加工。

骗局!骗设备费、押金。

214、电子产品联营加工。

广告说加工产品高价回收,这是假的,请千万别上当。

215,复合井盖技术转让。

随着科技的进展,井盖技术日益进步。

现在许多骗子公司借井盖行骗,常见的确实是技术转让,他们转让的多是差不多过时的技术,无非想骗取几千元的转让费。

中药材价格疯涨 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 - 价格行情

中药材价格疯涨 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 - 价格行情

中药材价格疯涨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价格行情疯狂的太子参、三级跳的三七、爬陡坡的金银花……对于一直依赖中药的老病号来说,中药材的涨价真让人苦不堪言。

2022年12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新闻会上,中药材价格暴涨成为学习焦点,中药越来越吃不起的感慨接连不断。

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我们具体来看看:据记者了解,近日,甘肃省中药材可谓一天一个价,部分药品的价格涨幅甚至达到152%。

分析师陈庆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中药材涨价的原因,除了干旱,也和2022年销售商的持续观望态度有关。

2022年一些中药材的扩种现象严重,很多商家都选择了持续观察,没有及时进货,从而造成市场备货不足,结果遇上旱灾,储货量减少的情况愈发严重。

面对眼下中药材价格的疯涨,种植户们都想等到更高的价位,卖个好价钱,挽回损失。

分析师陈庆提醒大家,中药材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中药材品种的短时行情来得快,往往去得也快,大家还是要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售,千万不要有囤货、炒作的想法。

还有就是,随着新药典影响的持续深入,产业对中药材品质的需求将越来越挑剔,种植户使用农药化肥的量一定要谨慎,而且要加强对中药材科学化存储的学习,不要使用硫黄熏蒸中药材。

74%的中药材价格上涨南京的文小姐身体不好,这两年一直用中药调理,每周要花约700元。

“我记得小时候,中药的价格一直比西药便宜,很多人生了大病治不起,都会求助中医中药,物美价廉。

可现在怎么这么贵了?”“就一个月工夫,怎么贵了这么多?”家住北京昌平的魏女士到药店买川贝,打算用来炖梨治咳嗽,却发现每克涨了1元多。

“每次大约要用5克川贝,这就得多花5元。

我这咳嗽是老毛病,小小的涨价成了大负担。

”中药价格贵,不仅老病号吃不消,偶尔吃副中药的人也对药费有点吃惊。

广州的李先生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怕老吃西药副作用大,转而来到中医科。

拿到中药处方,他大吃一惊:“7天的药量就要600元!我以前吃的西药每周只需要100元,中药可贵多了!”“2022年开始,每公斤川贝至少涨了1千元。

药价疯涨催生中药造假

药价疯涨催生中药造假

药价疯涨催生中药造假
中药价格连续上涨被指成了贵族药。

买药的人少了,药店的批药量也在递减,面临着中药市场的萧条景象,部分药材批发商开始在药材做起了掺假造假的文章。

假中药,是如何产生的?其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利益链?
造假中药净赚10 倍利
位于道外区的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地区唯一一个中药材集散地三棵树中药材批发市场。

中药材的连连涨价,击退了支持国药消费者的热情,面对中药材市场当下的不景气,经营中药材长达20 余年的经销商张斌(化名)也颇感无奈。

张斌表示,现在市场上中药的造假确实有点多,涨价催生了部分商家动脑筋造假,市场上最常用的中药材有六七百种,哈尔滨药店所售的则达三四百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性,就连常年跑药的药商也不敢说全都熟悉,因此想要在中药材里做点文章,难度并不大。

张斌手拿一些经过处理的假中药:桑树枝成了丹参,木须根成了淮山药,菟丝子搀沙,土豆雕刻成何首乌张斌随手抓起一把菟丝子,菟丝子的大小犹如沙粒,摊在手上很难分辨。

张斌坦言,这些假中药经过简单处理,至少可以净赚10 倍利。

黑中药多含化学品
市药监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曹明俐表示,稽查支队破获的许多假中药案件都在药店的销售环节,年查获假中药材的案件可达二三十起。

曹明俐说,造假者通过多重手段,可以制造出外形与药材十分形似的假药,光靠肉眼业内人士也难辨真假。

采访中,中药材经销商张斌透露部分业内所能识别的造假手段:用白。

卖6000元的"特效药"都是面粉谢家湾"神医"获刑3年

卖6000元的"特效药"都是面粉谢家湾"神医"获刑3年
卖 6O 元的 ¨ OO 特效药 ¨ 都是面粉
谢家湾 ¨ 神医 ¨ 获刑 3 年
声称 从医 4 0年 ,是 特 聘 教 授 ,其 实 只 是 在 / . . . -. 胡 子 的 老 汉 ,冲着 他 和 蔼 .. .. . . 药房打过 3 年杂 // 白城 市一 家号 称 “ ’ . 糖 ‘ 地笑笑 ’ \
, , 一
自 称是部队退休的 t c 老军医” ,声称手 的“ 植物胰岛 素 并称服用 军医 现在 还 是 某 大 上有种 t c 秘方,配制成的胶囊 ,服用后能够治 、 囊可以取代胰 岛素针剂。 / 医院的特聘教授 , 、 , 退 役 疗 ‘ 结石 ” ‘ 尿 病 … ‘ 血 压 ’ 6种 常 见 的 、. ‘ 胆 ‘ 糖 高 ’等 . . 、 … …... 一 , 后 开 了这 家诊 所 .. . , . . . 一 想 帮 中



. .. . ..
. . . .
老年病。如此 “ 神药”却是不到 1 角钱的面粉为原
料 做 成 的 , 卖 到 10 5 0元 /盒 。 昨 日九 龙 坡 法 院 对 图 发挥余 热 。
王 某 诈 骗 一 案 一 审 官 判 , 王某 获 刑 三年
老年 人治 治病 ,不 图赚 钱 ,只
60 00元卖 “ 特效药”其实全部都是面粉
门诊藏 身老 式居 民楼 “ 教授 ”称 不 图赚钱
年 龄相 近 ,而且 说 话 随 和 ,让 老刘 产 生 好感 。 王 王 家住袁 家岗的老刘 7 岁 ,有糖尿病 、胆 结石、 他 把 病 情 给 “ 教 授 ” 讲 述 后 ,“ 教 授 ” 先 是 戴 1 冠 心病 。老 刘 以前在 一 家 大 型 国有 企 业上 班 ,退 休 上 听筒 ,将 听诊 器 放在 他 的小 腹上 ,然 后 又放 在 心 金有 30 多元 。为 了治病 ,他买过西药 、看过 中医 , 脏上 。完 了后 ,又让 他将 手臂 伸 出来 ,把 了把 脉 。 00 还 托 朋友 从 国外搞 了些 进 口药 回来 服 用 ,效 果 不 大 。 简 单 检 查 后 ,“ 教 授 ” 告 诉 老 刘 ,他 的 糖 尿 王 病 和 冠 心 病 都 比 较严 重 ,需 要 吃 药 治疗 。“ 以前 我

救命药变毒药!史上最全81种中药造假内幕全揭秘!

救命药变毒药!史上最全81种中药造假内幕全揭秘!

救命药变毒药!史上最全81种中药造假内幕全揭秘!话说病从口入,如果治病救人的药出了问题,危害的是中医的疗效,更是广大患者的健康。

但最近中药造假的事件却层出不穷。

捍卫中医、捍卫患者利益,每一个中医人责无旁贷。

希望看到本文的你,能转发给更多人。

只有越多人关注,才能使更多人免于上当受骗,中医中药才能越来越有希望。

1、黄芪:奸商把黄芪萃取之后,再烘烤晒干售卖。

最有效的成分已经丧失了。

大多数黄芪假是不假,但是劣!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

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

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

鉴别:有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

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

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整个的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

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7、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

鉴别:将药材倒入有水的杯子中,搅拌,海金沙漂在水上,细砂石沉在水下。

8、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

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

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

进货最好进整块的白芨,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

但物有所值。

9、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造假半夏。

10、沉香:假的太多,多少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11、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

中药造假泛滥

中药造假泛滥

中药造假泛滥
陈永杰
【期刊名称】《中外文摘》
【年(卷),期】2010(000)024
【摘要】"你看,这些人参轻轻用手折一下就断了。

"家住北京的梁先生告诉记者。

前几天,他在海淀区远大路某大型购物中心购买了一盒黑龙江产的人参,准备过节送
给老人。

但令他感到不解的是,回家后,他拿起人参头部的"把柄"时,人参却突然断了。

好奇之下,梁先生仔细观看这棵人参,没有想到,这棵人参原来是用人参片黏结而成【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陈永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
【相关文献】
1.中药造假泛滥 [J], 陈永杰
2.8年造假月产千吨酸价超标百倍——毒油泛滥祸起南和 [J], 王黎明
3.造假泛滥须铁拳整治 [J], 梁初
4.评估泛滥和评估造假是双胞怪胎 [J], 熊丙奇
5.遏制财务造假泛滥的势头 [J], 史明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材掺假情况严重

中药材掺假情况严重

中药材掺假情况严重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在维护和改善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中药材掺假的情况却日益严重。

掺假的中药材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健康,也会破坏中药材市场的信誉和发展。

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和维护中药材市场的秩序,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和查处掺假行为。

一、中药材掺假的严重性掺假是指在中药材中掺入其他物质,以次充好,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或者减少成本。

掺假不仅会对中药疗效产生影响,还有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市面上的中药材掺假现象层出不穷,如用地沟油炼制的矿物油代替植物油,利用硫酸铜着色代替艾黄的真实颜色,以及使用药材残渣掺杂在中药材中等。

这些掺假行为无疑会导致中药材的质量下降,疗效不明确,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二、导致中药材掺假的原因1.利益驱动。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故意掺假提高利润。

2.监管不力。

中药材产业链较长,监管环节繁杂,有些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容易出现漏洞。

3.道德缺失。

一些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惜以次充好,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4.缺乏标准化生产。

中药材生产环节中缺乏标准,容易导致掺假行为的发生。

三、打击中药材掺假的措施1.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中药材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管理。

2.严厉打击。

对于掺假行为,相关部门应严厉打击,依法处罚,维护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

3.加强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民众对中药材掺假问题的认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4.推动标准化管理。

建立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结语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然而,中药材掺假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只有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掺假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标准化管理,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维护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淀粉制出三十五万盒假救命药

淀粉制出三十五万盒假救命药
征。
元假药大案到如今 的宋某案 , 一大共同特点 是 由家族成员共同参 与。“ 这样外人很难靠 近。他们往往又具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 , 稍 有风吹草动就偃旗息鼓 , 隐藏生产设备和假 药 。” 制造假药可获高利 , 是这些制假售假商 们一再铤而走险的重要 因素。据 了解 , 市 面 上一 盒 在 百元 以上 的 “ 硫 酸氢 氯 吡 格雷 片” , 在 宋 某这 里 区区几 元钱 就 能 “ 生产 ” 出来 。 些食药稽查工作人员说 , 假药多流向 偏远 的城乡结合部 , 因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 而“ 保有市场” 。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稽查局与 公安机关联动 , 查处 了一批大案要案 。副局 长闻平介绍 , 商贩利用互联网延伸假药产销 链条, 销售之间利用Q Q 联系, 假药流 向全国 多个省份 。“ 现在查处案件近8 0 %的线索, 来 自患者 、 厂家举报和公安协查 , 很难从源 头 介人 提 前 预 防 。 ” 闻平 说 , 假 药 大案 频发 对监 管部 门也 提 出了新 挑 战 。 【 原载2 o 1 6 年9 月2 3 日《 大 家文摘报 ・ 背 景》 】 插 图/“ 生产 线” /王俊平
淀粉制出三十五万盒假救命药
。闫 睿 梁书 斌
长 张 世 勇说 , 从2 0 1 4 年 破 获任 某 产 销 近 十亿
哈尔滨警方近 日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 , 查获三十五万盒假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药 , 犯 罪 嫌 疑 人 刑 满 释 放 两 个 月 后 就 因重 操 旧 业 被抓 。 今年初 , 哈尔滨市公安局接到黑龙江省 公 安厅 转交线索 : 哈尔滨市 呼兰 、 松北 地 区 有一个生产销售假药的窝点 。随后 , 哈尔滨 市公安局刑侦支 队等部 门成立专案组 , 经过 艰 苦 的工作 , 掌握 了大 量 证据 。5 月2 O 日, 警 方收网, 将 宋某 等 九人 抓 获 。 办案人 员共在宋某 的两处生产 窝点缴 获三套药品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料 , 查获心脑 血管疾病常用药“ 硫 酸氢氯吡格雷片” “ 阿托 伐他汀钙片” “ 阿司匹林肠溶片 ” 等假药半成 品 三十 五 万 盒 , 经 物价 部 门作 价 约 三千 六 百 多万 元 。 警方介绍 , 这些窝点十分 隐蔽 , 采取“ 游 击作战” 方式 , 开工时间很不 固定 。经赴辽 宁、 上海 、 北京 、 浙江等省市核查 , 黑龙江省 食 品 药 品 检 验 检 测 所认 定 上 述 被 查 获 药 品 没有 药 物 的有 效 成分 , 为假药。 黑 龙 江 省 食 品药 品 稽 查 局 稽 查 三 科 主 任科 员 赵 磊 介绍 说 , 这些 假 药 的 主 要用 料 是 淀粉 , 做 成药 坯 后 再包 上 糖 衣 , 色染不均 、 色 泽度差 , 但用上和市面正规药品几无二样 的 包装盒 , 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 专业人士说 , 不具药力的药 品使用后 , 极可能耽误病情 。 据介绍 , 近年来 黑龙江省查处的制售假 药犯 罪 , 呈 现 出家 族 化 、 网络化 、 精 细化特

揭开贵重药材市场造假骗局

揭开贵重药材市场造假骗局

揭开贵重药材市场造假骗局
佚名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致富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专家指出,贵重药材的稀缺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给一些不法分子
提供了牟取暴利的空间。

消费者高胜盈先生收到朋友赠送的1盒冬虫夏草,打开
服用时却发现,细细的冬虫夏草中竟然嵌入了一截铅丝。

“铅丝当作冬虫夏草来卖,每克要近200元啊!”近日,1位有数十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揭开了名贵药材造
假的三大骗术。

【总页数】1页(P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990.5
【相关文献】
1.揭开贵重药材造假骗局 [J],
2.几种贵重药材掺伪造假的鉴别 [J], 刘娈
3.只是一种假想的骗局吗?——《『摩羯星1』号》和登月造假公案 [J], 江晓原
4.超低价液晶造假骗局商威暗中搞鬼 [J], 申耀
5.全国中药材市场普遍造假食药监总局约谈17地政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造假向普通药材扩散

中药造假向普通药材扩散

中药造假向普通药材扩散
佚名
【期刊名称】《质量与市场》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与之而来的是中药材造假现象也日趋增多。

记者近日调研并实地暗访了解到,制假售假不仪从过去的名贵药材向普通药材扩散,而且造假手段翻新增多,甚至用淬取后的药渣“鱼目混珠”,非专业人员难以辨别。

【总页数】3页(P4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722
【相关文献】
1.如何识别以淀粉为原料进行搀杂造假的中药材 [J], 潘家峰
2.中药材造假乱象调查 [J], 王伟明
3.药商玩假共防谋财害命——本刊记者全国独家调查惊现多种中药材造假奥妙 [J], 邹伟建
4.全国中药材市场普遍造假食药监总局约谈17地政府 [J],
5.中药材造假手段综述 [J], 贾子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FDA将严惩中药材掺杂掺假

CFDA将严惩中药材掺杂掺假

CFDA将严惩中药材掺杂掺假
佚名
【期刊名称】《流程工业》
【年(卷),期】2013(000)014
【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食品药品
监管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将着力解决中药材掺杂掺假、网上非法售药等问题。

据悉,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以来,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MP技术在中药材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 [J], 杨柳;陈宇飞;王磊;张一
2.几种掺假中药材的鉴别 [J], 朱永香
3.几种中药材的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汪秋红;李金财;杜丽荣
4.4种贵重动物中药材的掺假及其鉴别 [J], 景芸;徐洪锋
5.部分中药材的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李晶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国中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中成药产值达2882亿元,同比增长20.8%;饮片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7.1%。

而与行业规模迅速膨胀不匹配的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质饮片大行其道已成顽疾。

国家药监局最近发布的案例显示,2012年,广东、江西等各地查处了多个销售中药或中成药假药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

而尽管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不断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药材种植较为分散,中药材造假现象并未根治,应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利润惊人
中药材造假手段不断翻新
四川省新荷花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告诉《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一般消费者缺乏识别药材及饮片真假优劣的能力,而目前获得中药材的渠道除了有医院、药店、集贸市场等正规途径外,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渠道,如街头小贩、民间草医、游医、庙宇、巫师,甚至骗子等,导致经常有人购得伪劣商品。

据他介绍,中药材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的伪造品竟可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一是模制。

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形状先制成一定的模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模具压制。

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模制造“冬虫夏草”。

二是造形。

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

如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河车。

三是染色。

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的染色手段花样繁多。

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冒充山茱萸。

四是熏制。

常见于檀香伪品。

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

五是掺杂。

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

江西省九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盛晓静说,将中药饮片染色增重出售是一个新现象。

染色增重主要是将一些外形相似、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饮片,如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用红薯染色加工成首乌等。

上海市中药质量监督检验站副主任药师叶愈青说:“名贵中药材每千克价格动辄上千元,造假的利润相当惊人。

”据安徽省一名中药材经营商介绍,增重剂价格每吨仅为数百元,而不同的药材每增重一千克,就可以赚数百元乃至上万元。

江云指出,部分中药饮片企业为暴利铤而走险,肆意染色掺假,对中药饮片行业和中药产业有两大危害,一是压榨了正规运营药企的生存空间,影响中药饮片行业的良性发展;二是使中药行业的信誉受到冲击,让老百姓对中药的信心逐渐缺失。

爱傍名牌
销售过亿元中药产品易被假冒
公安部、国家药监局最近发布的案例显示,2012年4月,江西省万安县公安机关查获丁桂儿脐贴、小儿腹泻贴、京都念慈堂枇杷膏、小儿生血源、冬虫夏草口服液等假药100余种2万余盒、大型假药生产设备12台、生产流水线3套,案值1500余万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修正药业的斯达舒、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以岭药业参松养心胶囊、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亚宝药业丁桂儿脐贴、云南白药集团的部分药品等市场销售量超过数亿元的产品,市场上被假冒较多。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们的产品还在国家药监局报批,市场上竟然已经出现了假冒产品。

”国内一家著名中药企业的相关人员说,甚至假冒产品的包装盒、铝塑封、产品批号都比原厂家做得漂亮。

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指出,因为斯达舒疗效确切,成为许多胃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在全国的销售也越来越火。

于是,假药制造者自然也就盯上了。

“一些犯罪分子制定了一个相当具有规模的造假计划。

他们购置了先进的设备,为了让假药逼真,甚至不惜花30多万元购买了和修正药业一模一样的打码机,造出假药几乎可以乱真。

”修涞贵说。

“丁桂儿脐贴这个产品上市快20年了,销量也非常不错。

但不法分子全盯上企业销售好、知名度高的产品。

”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告诉记者。

无孔不入
一条龙的“造假服务”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冒用他人名义生产的中药饮片为数不少,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提供包括生产假冒包装袋、印刷假冒合格证明,以及假销售出库单等单据在内的一条龙的“造假服务”。

江西省景德镇市药监局最近发现,某药店销售的中药饮片标签均标示“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生产,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总经销”字样。

可让人疑惑的是,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公司,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家小公司作为总经销?
经查,业务员贾某向该药店销售中药饮片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销售凭证,其中一种抬头为“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的销售出库单,另一种抬头为“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的销售出库单,出库单显示,企业曾销售过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药品给这家药店。

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均为他厂生产的具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而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并不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

执法人员发现,很多药品所贴标签上标示的防伪查询号码有问题。

原来,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将公司的中药饮片经营权交给贾某,贾某负责中药饮片的购进和销售。

贾某按约定缴纳中药饮片销售量(以公司为贾某开具的销售单为计算依据)的15%给公司。

为了少缴纳费用,贾某在销售时提供了两个公司的单据,查获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药品均为仿冒正规厂家药品的假药。

多管齐下
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中药材掺假影响中药饮片质量,无论是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还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面影响巨大。

针对中药材掺假的问题,各地药监部门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是此类案件在全国各地仍然时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中药材掺假的现象难以根除主要原因在上游很难监管、全国炮制规范不一、企业检测设备几乎不用等方面。

江云告诉记者,把控中药材产业链上游的是多、小、散的个体商贩,对其进行监管难度很大。

农民将药材拿到这里售卖,是作为农副产品进行交易,药监部门并没有权力管理,药监部门监管范围仅限于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各中药饮片企业。

据介绍,仅有少数大型药企为了避免零散收药的风险,投资建立G A P(G oodA 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基地。

但也都是主要种植“君药”,即方剂中对主症或主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据中国中药协会统计,目前,G A P基地可以供应的药材仅有50个至60个品种。

“G A P基地种植成本相对高,政府层面也尚未有政策优惠。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和个体商户不免倾向于选择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原材料。

”江云说。

江西省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陈燕保对记者说,虽然国家有《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但各地标准却不统一,各有自己的炮制规范,中药名称、制法及工艺与国家规范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产品检测方面,中药材经营者们还是以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靠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鉴别的是性状、色泽、质地和气味等。

很多企业也配备了一些检测设备,但是不常用,甚至有些设备就没用过。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会长许锦柏说,当前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然后统一交由收购商,再卖给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在生产环节农户可能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流通环节药贩可能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而等到抽检发现问题,很难确定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染色、掺假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一是制定统一的中药炮制标准。

陈燕保认为,当前各地应按照国家标准,尽快提高地方标准,严格把握中药饮片的药源、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方法,并从有效成分、浸出物、杂质检查等关键环节对中药饮片生产加以控制。

二是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当前应加大对种植户的教育,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散户集中起来,并加快建立追溯体系,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