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3民为贵-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25张PPT)
朱元璋阻挡不了真理的存在, 民本思想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发 展,民本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思想源头之一,科学发展观,特 别强调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民本思想成了中国特 色的治国理念之一。
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是养民以惠:物质层面。
二是教民以德:精神层面。
三是与民同乐:和谐层面
民本思想
祖国唯一,人民至上
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世界
人民,你和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即可温和平静 ,也能掀起滔天骇浪——《雨果传》
凡是来自人民,来自人民伟大的劳动及其痛苦的 一切,都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人民的觉悟是最强大的军队——第三任美国总统 托·杰弗逊
人民至上,就是件件大事都要向人民请教—— 巴尔扎克
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
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
恶勿施,尔(如此)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
走圹(原野)也。故
爵(通雀
;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即
使)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
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
在殷周时代就有所发展,夏桀商纣等灭国 让统治者总结出经验:重视民众、厚待民众, 才能保民而王,民本思想开始萌芽;中间经 历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强化,到了孟子那 里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把民 定格在君主之上,形成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治 国理念,把民本思想推向了高峰......
民本思想是儒学道德理想王国里最闪耀的 明珠
对社稷之神都按时祭祀了,礼节都非常周到,社稷之神就应该 保佑人民的生活安康,但是仍然有旱灾和水灾,这就是社稷之神保 佑百姓的职责没有尽到,那就要“变置社稷”,把祭坛上的土谷社 稷之神换一换。
《孟子》五章 ppt课件
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丘:众。
ppt课件
12
课文讲解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 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pp至t课件,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ppt课件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
课文讲解
傅说(yuè):传说是商代一位贤人,因罪服刑,在傅险 筑墙;后被商王武丁访求到而提拔为相。版筑:古代筑墙 的方法,用两版相夹,填入泥土,用杵捣实,拆版后即成 土墙。
拂:违背,不顺。
9
拂(bì):通“弼”,辅佐。
课文讲解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
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
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
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
威:建立威信。
道:治国之道
畔:同“叛”,背叛。
之至:达到极点。
ppt课件
顺:服从。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完整版)民为贵--详细注释串讲
2、齐宣王问曰:“汤放①桀,武王伐纣,有诸②?” 孟子对曰:“于③传④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⑤仁者谓之贼⑥,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⑦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⑧纣矣,未闻弑君也。”
【重点字词】①放:流放。 ②诸:“之乎”的兼词;之,代词,这;乎,句末语气词,相对于
“吗”。
③于:介词,在。 ④传:名词,传记 。 ⑤贼:动词,伤害、损害。 贼仁:贼害仁,指灭绝人性、暴虐无道的行为。 ⑥贼:名词,歹人、贼人。 ⑦贼义:贼害义,指损害正义、颠倒是非的行为。 ⑧之:助词,的。 ⑨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 士芥,是其祸也."
《左传 哀公元年》(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一 样加以抚慰,这就是 它的福德;它的灭亡,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荀子》)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 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
9、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为,介词,替、给。“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 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 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①欲无 王②,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③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ài )也。苟④为不畜⑤,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⑥ ,终 身忧辱,以⑦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shū ) ⑧ ?载胥( xū) ⑨及溺( nì) 。’此之谓⑩也。”
2.3《民为贵》 (共87张PPT)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 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诸:之乎 传:传记 贼仁:指灭绝人性、暴虐无道的行 为。贼,伤害。贼义:指损害正义、颠倒是非的行为。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 有这事吗?” 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 齐宣王说:“臣杀害君,可以吗?” 孟子说:“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 害仁和义这样的人(即贼和残)叫做独夫。我听说 周武王诛灭了独夫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 听说他们以臣杀君。”
齐景公问政孔子(1)。孔子对曰∶“君君(2), 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3),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4),吾 得而食诸(5)?”
注释: (1)齐景公:姓姜,名杵臼(chǔ jiù)。政: 治理国家的事。(2)君君:君王尽君王的责任。(3) 信如:如果真的。(4)虽:即使。(5)得而食:吃得 到。诸:“之乎”的合音。
材料二
解 放 区 土 地 改 革
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 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
送 儿 上 前 线
为了保住手里的土地,解放区 人民踊跃参军。
•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 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 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 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 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 “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 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 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 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 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 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 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民为贵
文本感知
孟子认为怎样才可以“得天下”
?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重点研读第3则选文
孟子认为在当时形势下 ‚王天下‛是容易还是困难?
原则 条件 行动
“尔也” “民之归仁,犹水就下、 兽走圹。” “诸侯为之 驱民” 久病求艾 君之好仁
易 易 难
重点研读第3则选文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付伐殷纣, 有这事吗?‛孟子答道:‚在史传中有这事。‛宣王说: ‚臣子杀害自己的国君,可以吗?‛孟子说:‚损害仁的 人叫做贼,损害义的人叫做残,又残又贼之人叫做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杀了独夫殷纣王,(却)没听说过臣 子杀死了国君。‛
诸: 【2】齐宣王问曰:“汤放 放:流放 桀、武王伐纣,有诸?”孟 “之乎”的合音词 于:在 传:指 子对曰:“于传有之。”曰: “臣弑其君,可乎?”曰: 传记 贼:害、伤 一夫: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 害 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独夫,指残暴无道、 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拭君 也。”
文本感知
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 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 了什么思想? ——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 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 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 姓)才有这个权力。
⑴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 而已矣
文本感知
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可以改立更换,国 家也可以重立,只有老百姓是不可 动摇的。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 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 据是‚得乎丘民‛。所以,百姓最 为重要。
•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 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 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 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 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 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 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 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 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
民为贵ppt5 人教课标版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⑴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⑵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⑶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二、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翻译。
1、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翻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 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2、原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君也。
回来,再坚持一下吧,母亲点头。 午夜,母亲呼吸急促,神志明显不清。我们晚辈愚孙、亲朋好友二十多人守候在母亲床前。天时感应,外孙赶到家握着外婆的手不几分钟,老人家静静辞世。母亲停止呼吸那一刻,我们都默默地告诫自己,不哭不哭,同时谁也不愿打破母亲宁静的睡意。依母亲的心愿和嘱咐,夜里没有 哭声,没有鞭炮声。
(提示:jì、zī ché ng、jié 、tǎ、 kuàng、zhūn、jìn)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的读音 1,于传有之 2,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3,所恶勿施 4,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5,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6,舜相尧二十有载 7,尧崩,三年之丧毕 8,夫然后之中国
Zhuàn wàng wù xù pù xiàng sāng fú
母亲生于战乱纷飞的年代,年幼时正值国家遭受日寇侵略,被迫与家人一起四处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年轻到中年时期,因生育我们儿女七个,又因我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挑起了与她体格极不相称的家庭重担。本来母亲是做会计也可以教书的,但一堆孩 子拖了后腿,无奈当了童子军头头。她一面穿上草 鞋当起搬运工扛码头,一面组织七个小不点开山挖鹅卵石挣收入、到郊外开荒种菜、捡柴禾、采野菜、拾麦子等,以保障家庭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和供我们上学。因母亲性格坚强,无论遭受人生多大的磨难,她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翻译:残害仁的人叫贼,残害义 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 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 没听说臣杀君啊。
民为贵
第四则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 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 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 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 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我民听。’此之谓也。”
舜自幼丧母,父亲续娶,生子象,舜三十岁时,帝尧问天下有谁 能够继承共主之位,四岳推荐舜。帝尧召见舜,问:“我想使天下 太平,你说该怎么做?”舜回答道:“要公平待人,不偏不倚,对 小事也不马虎,更要讲究信誉说话算数,那样天下人会自动拥护 你。” 尧又问:“什么是首先要做的?”舜回答:“关心百姓。” 帝尧十分满意,赏赐舜细葛布制的衣服、一张琴,又给他牛羊,为 他建粮仓,尧还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并为他修建宫室. 舜的父亲和弟弟象想杀死舜。有一次,瞽叟对舜说:“粮仓的 顶漏水,你快去修补一下。”舜于是爬到粮仓顶上涂泥补漏,继母 便叫象在这时放火烧粮仓,舜双手举斗笠,像鸟儿一般降落下来。 又一次,继母要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 外边。继母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而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 又逃过一劫。继母和象以为舜死了,非常高兴。象说:“这个主意 是我出的,舜的妻妾和琴归我,牛羊和粮仓归二老。”象于是搬到 舜的宫室住下,弹起舜的琴。舜回到家中,象先是十分惊愕,后又 很不自在,说:“我正十分难过地思念你呢!”舜回答道:“是吗? 你真是个好弟弟!”以后,仍然十分孝顺父母,爱护弟弟。
成汤伐桀
探究总结
民为贵
因为国君可以改立跟换,国家也可 以重立,只有老百姓是不可动摇的。庶 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 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是“得乎丘民”。 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第二则
齐宣王问:“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流放 讨伐 这事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在 传记 代词,代汤伐桀、武 王伐纣
曰:“臣弑其君,可乎?”
心。”
古义: 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大夫 今义:对医生的称呼 古义: 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 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义: 中原地区 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古义: 被诛杀或逃亡 今义: 死去
牺牲
死亡
孟子“民贵君轻”以及“独一夫”的主 张在封建社会行得通吗?为什么?
古时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基本内容,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尽管尊崇 儒学,但对其中不利于达到此目的的思想内容是 十分反感的,并严加摒弃。
3、赏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 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 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层层推进,指 出了得到天下的根本途径,气势磅礴,语调铿锵,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则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把 动词,给予,授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向 代指天子推荐的人
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
接受
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
状语后置,“尧于天荐舜而天受之”
顺承
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冒昧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
第二则
齐宣王问:“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流放 讨伐 这事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在 传记 代词,代汤伐桀、武 王伐纣
曰:“臣弑其君,可乎?”
心。”
古义: 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大夫 今义:对医生的称呼 古义: 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 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义: 中原地区 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古义: 被诛杀或逃亡 今义: 死去
牺牲
死亡
孟子“民贵君轻”以及“独一夫”的主 张在封建社会行得通吗?为什么?
古时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基本内容,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尽管尊崇 儒学,但对其中不利于达到此目的的思想内容是 十分反感的,并严加摒弃。
3、赏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 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 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层层推进,指 出了得到天下的根本途径,气势磅礴,语调铿锵,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则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把 动词,给予,授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向 代指天子推荐的人
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
接受
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
状语后置,“尧于天荐舜而天受之”
顺承
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冒昧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
民为贵--详细注释 串讲
句假设时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译为“虽然”。 ②“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③犹:像,如同。 ④苟:如果。 ⑤畜:积攒,积聚。 ⑥仁:名词作动词。施行仁政。 ⑦以:以致。 ⑧淑:( shū),善。 ⑨胥( xū):皆 。 载,句首语助词,无义。 ⑩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宾语前置句。
而:如果。
是:这样。
天与之:与,给。
5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 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也,善教民爱之,善 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重点字词】 1、言:言论,名词;2、声:声望,名词。 2、善政民畏之:善,好的;畏,畏惧。
5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 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也,善教民爱之,善 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 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 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 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我民听’,此之谓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重点字词】相:帮助 之:到,往。 之:助词,的。 中国:这里指国都。 践:登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①桀,武王伐纣,有诸②?” 孟子对曰:“于③传④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⑤仁者谓之贼⑥,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⑦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⑧纣矣,未闻弑君也。” 【重点字词】①放:流放。 ②诸:“之乎”的兼词;之,代词,这;乎,句末语气词,相对于
“吗”。
③于:介词,在。 ④传:名词,传记
。 ⑤贼:动词,伤害、损害。 贼仁:贼害仁,指灭绝人性、暴虐无道的行为。 ⑥贼:名词,歹人、贼人。 ⑦贼义:贼害义,指损害正义、颠倒是非的行为。 ⑧之:助词,的。 ⑨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2.3民为贵上课实用版
粢盛(zīchéng )
伐纣(zhòu )
走圹(kuàng)
驱爵( què)
三年之艾( ài)
溺( n)ì 暴之于民(
pù
)
讼狱(sòng )
篡( cu)àn
2021/2/4
8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
2021/2/4
9
第一则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 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 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达标练习
2021/2/4
30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是 ( ) (4分) A、社稷jì粢盛zì 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
B、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 鹯zhān
C、溺nì 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
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
2021/2/4
16
四、讲读第3则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
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 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 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 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 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 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的一组是 ( )
孟子 民为贵章 PPT
• 唐宋以后,影响大的有唐宋八大家、,虽然他们并不专主 于议论,但还是写出过一些有影响的文章。
• 明清时代的一些思想家 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魏 源、清代桐城派等,不以文闻名,他们的议论文成就却 应该在一些古文家之上。
• 近现代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在 思考民族未来,新旧思想交锋也异常激烈,早期的康有为 梁启超,中期的章太炎,后期的鲁迅等都是各自时代的代 表。
“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资言悦怿。”
• 我国的论说类文种出现较早,如传统典籍《尚书.商书.盘 庚》是殷商后期商王盘庚教导臣民迁徙殷地的讲话,其 中有大量的说理内容;《周书.无逸》是周初周公告诫周成 王不要贪图安逸的文字。这些文献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当 日史官的记载。
• 春秋时期,论说活动已经大量发生,《左传》《国语》 中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各国使臣的外交辞令,大都分析 问题细致,道理充分,论证周密,其本身就是优秀的论 说文。
孟子的主要思想: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教育思想。
“性善论” 内心的道德修养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
孝悌之义”
• 《孟子》的散文艺术特色:
• 一、语言特色与修辞 • (一)崇尚平易而反对诡谲 • (二)善譬巧喻
• 二、论辩的艺术 • (一)抓住要害,突出中心。 • (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 (三)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化章法,富于戏剧因素。 • 三、现实主义风格。 • 孟子的散文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有浓厚的社会性。
孟子(前3727一前2897),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 城),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因此 后世将二人并称为“孔孟”。
高中语文-民为贵
农村免除 义务教育学杂费
•
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
师范生 免费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项政策结 束了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招生并轨后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 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 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
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 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 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饥解 饿放 ,前 反夕 内, 战国 ”统 大区 游“ 行反 。
语言特色
二、善于排比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 勿施,尔也。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层层推进,指出了得到 天下的根本途径,气势磅礴,语调铿锵,具有极强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 驱民者,桀与纣也。
说明: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争期间 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与此同 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大发国难财。
选修《民为贵》
答案是:B(①② 均为介词,替,给 ③动词,做④动词, 是)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填然鼓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 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 子而之舜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 主事而事治 A、①⑤ B、③⑥ C、②⑧ D、④⑦
了解万章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 喜爱。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 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 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 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 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 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 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 “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 《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 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说说孟子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做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说他的作品是儒学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他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在宣扬儒学,提倡仁 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 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然而 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 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 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他的作品风格在但是来说应该算是无人能比的。尤其是措 辞委婉,类比推理的作文思想,为一大批的诗人,词人做 采用。他的作品是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委婉例证中不失 空洞······
民为贵
民为贵ppt1 人教课标版
弑君( shì )
獭 (ū )
谆谆( zhūn) 朝觐(Cháo j ìn) 讴歌( ōu )
粢盛(zīchéng ) 伐纣(zhòu )
走圹(kuàng) 驱爵( què ) 三年之艾( ài )
溺(nì) 暴之于民( pù ) 讼狱( sòng ) 篡(cuàn )
第二部分 1、汤放桀:放,流放 2、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有这回事吗。 3、于传有之:传,指传记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 叛亲离的统治者。
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 纣,有这件事吗?”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 齐宣王说:“臣子杀害君王,可以吗?”孟子说:“贼害 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独夫。 我听说武王诛灭了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 们以臣杀君。”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 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 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2、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 行得通吗?为什么?
今年大暑那天凌晨,母亲像睡着了一样,安详地走了。母亲对待生死的态度是豁达的。在世时,母亲曾多次地与我们谈到她去世的事。她说:我84了,比你爸多赚了几年。人老了总是要上西天的,我死了你们不要哭哭闹闹,最好不放鞭炮,免得吵的街坊邻居不得安宁。 母亲去世的头一天中午,我赶回老家。听说二儿子回来了,母亲平生最后一次睁开眼睛看了我一下,虽然双眼看上去比较有神,但已经不能开口说话。我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明显地感受到母亲手心传达出的思念之意。直到离开人世的前二个小时,母亲还能用点头摇头表达她所听到 的问答。我们说你最喜欢的外孙正坐飞机从杭州赶
獭 (ū )
谆谆( zhūn) 朝觐(Cháo j ìn) 讴歌( ōu )
粢盛(zīchéng ) 伐纣(zhòu )
走圹(kuàng) 驱爵( què ) 三年之艾( ài )
溺(nì) 暴之于民( pù ) 讼狱( sòng ) 篡(cuàn )
第二部分 1、汤放桀:放,流放 2、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有这回事吗。 3、于传有之:传,指传记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 叛亲离的统治者。
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 纣,有这件事吗?”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 齐宣王说:“臣子杀害君王,可以吗?”孟子说:“贼害 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独夫。 我听说武王诛灭了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 们以臣杀君。”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 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 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2、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 行得通吗?为什么?
今年大暑那天凌晨,母亲像睡着了一样,安详地走了。母亲对待生死的态度是豁达的。在世时,母亲曾多次地与我们谈到她去世的事。她说:我84了,比你爸多赚了几年。人老了总是要上西天的,我死了你们不要哭哭闹闹,最好不放鞭炮,免得吵的街坊邻居不得安宁。 母亲去世的头一天中午,我赶回老家。听说二儿子回来了,母亲平生最后一次睁开眼睛看了我一下,虽然双眼看上去比较有神,但已经不能开口说话。我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明显地感受到母亲手心传达出的思念之意。直到离开人世的前二个小时,母亲还能用点头摇头表达她所听到 的问答。我们说你最喜欢的外孙正坐飞机从杭州赶
民为贵
作业: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请结合本课,对此诗的最后一句做精 当的赏析,不பைடு நூலகம்于300字。
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 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 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 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了极大 的作用。
孟子的民本思想一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
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 说是对故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 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 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二、善用排比
(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 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二)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孟子认为在当时形势下“王天
下”的方法是什么?
易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仁君得到百姓的拥护真的这么容易?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难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4、你还能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 的例子吗?
周幽王 秦始皇 隋炀帝 等等
三鹿“毒奶粉事件”
人才的跳槽等等
讨论
说说你所知道的我国 政府近年来解决了过正在考 虑解决哪些哪些民生问题?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
诸侯可变置,社稷可变置,唯百姓不可变置。
赏析第三则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 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 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 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 “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 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 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 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 明,起了莫大作用。
参考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 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 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 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 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 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 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 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 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 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
1、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 家的代称。
2、是故:因此。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5、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 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
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 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 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 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 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 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
,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 矣,未闻弑君也。”
1、汤放桀:放,流放 2、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 乎”,有这回事吗。 3、于传有之:传,指传记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 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 治者。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
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件事吗?”孟 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齐 宣王说:“臣子杀害君王,可以吗?” 孟子说:“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 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独夫。 我听说武王诛灭了纣(商汤诛灭了独 夫桀),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 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 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 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揣摩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 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 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第二,批判性。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 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 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 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 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稷(jì ) 放桀(jié ) 弑君(shì ) 獭 ( tă ) 鹯 (zhān )
胥 ( xū )
粢盛(zīchéng ) 伐纣( zhòu ) 走圹(kuàng ) 驱三爵年(之艾qu(è à)i ) 溺( nì)
文意疏通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 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得乎天子 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 。牺牲既成 ,粢盛既洁 ,祭祀 以时 ,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
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 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唐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 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 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 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 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 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 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 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 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 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 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民为贵
孟子曰: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 “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 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 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 ,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 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 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 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 秩序的太平境界。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
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 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 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
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 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 也。”
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这是个判断 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 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 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 相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2、得天下有道: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 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3、斯得天下矣:斯,那么,就。 4、所欲与之聚之:第二个“之,代词,代 “所欲”。全句 “(百姓)想要的,给他们 积蓄起来”。
5、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就,接近,靠 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 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6、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为,介词,替、 给。“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 ,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 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 人推向对立面。 7、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然”和 “即使”,全句假设时译为“即使”,已成 为事实译为“虽然”。“王”,名作动,称 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