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现状和动向
药物致癌性及评价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四)对表观遗传修饰网路的影响
DNA甲基化 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 在基因组 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DNA甲 基化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的密切关系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四)对表观遗传修饰网路的影响
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依靠水解ATP提供能量来完成染色质结构的改 变,根据水解ATP的亚基不同,可将复合物分为SWI/SNF复合物 、ISW复合物以及其它类型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及相关的蛋白 均与转录的激活和抑制、DNA的甲基化、DNA修复以及细胞周期 相关。BRG1、SMARCB1和BRM编码SWI/SNF复合物特异的ATP 酶,这些酶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使成细胞纤维瘤蛋白 (Retinoblastoma protein, RB蛋白)顺利的行使调节细胞周期、抑 制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基因失活状态的功能,这三个基因的突变可 导致肿瘤形成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二)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影响
原癌基因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如突变、缺失、病毒整合 、染色体异位、基因扩增或促长剂加入,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 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抑癌基因 也称为抗癌基因,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 抑癌作用的基因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制
间接致癌物(indirect-acting carcinogen) 进入体内后需经过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
一、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促癌剂 单独使用无致癌性,但可与其他致癌物协同诱发癌症 内分泌干扰剂 主要通过改变内分泌系统平衡及细胞正常分化而致癌 免疫抑制剂 可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病毒诱导细胞恶性转 化等多方面作用而影响肿瘤的发生 细胞毒剂 可导致细胞死亡,引起细胞代偿性增生和肿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可诱导肝物质 与机体长期接触后诱发相应部位肿瘤的发生
药物遗传毒性杂质研究思路
药物遗传毒性杂质研究思路2014年ICH M7的正式发布,标志ICH成员国对遗传毒性杂质的评估和控制初步达成共识。
ICH M7为遗传毒性杂质的鉴别、分类、定性和控制提供了实用框架。
本文主要从遗传毒性杂质的识别和判定、遗传毒性杂质分类、遗传毒性杂质限度控制方法及遗传毒性杂质控制策略四个方面介绍药品中遗传毒性杂质的研究思路。
遗传毒性杂质的识别和判定1警示结构单元是遗传毒性杂质识别的起点。
所谓警示结构单元是指一些具有与遗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力的特殊结构单元,会诱导基因突变或者导致染色体重排或断裂,从而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具有警示结构单元,但并未经实验测试模型验证的杂质叫做潜在遗传毒性杂质。
EMA、FDA、ICH相关指导原则中将警示结构作为区分普通杂质和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主要标志。
细菌突变性试验是遗传毒性杂质判定的标准。
如果一个杂质具有“警示结构”,且该杂质的细菌突变试验(Ames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可以得出结论:该化合物具有致突变性,为遗传毒性杂质。
若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时,可以得出结论:该杂质不具有致突变性,不属于关注的遗传毒性杂质。
遗传毒性杂质分类2一般情况下,遗传毒性杂质具备警示结构单元、诱变性、致癌性三大特征,ICH M7根据诱变性和致癌性及其控制策略将杂质分为五类。
第一类:已知具有诱变致癌性,一般此类杂质研究较透彻,具有已知的杂质可接受限度,拟定控制标准不高于可接受限度;第二类:具有诱变性,但致癌效应未知,此类杂质控制不高于适当的可接受限度;第三类:具有警示结构,无诱变性数据,此类杂质可控制不超过可接受限度,或通过Ames试验检测细菌诱变性,若细菌诱变性结果为阳性则按照第二类控制,若为阴性,则按照普通杂质控制;第四类:具有警示结构,但无诱变性,按照普通杂质控制;第五类:无警示结构,按照普通杂质控制(具体见表1)本段所提到的“可接受限度”将在杂质限度控制方法部分详细阐述。
表1遗传毒性杂质的分类和控制方法遗传毒性杂质限度控制方法3遗传毒性杂质的限度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种:PDE法、TTC法、LTL法、含有多个遗传毒性杂质的限度控制方法及遗传毒性杂质的限度控制的特例。
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2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 272300摘要:遗传性的毒素会破坏DNA,使其具有致癌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因为它的结构性较强,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会有吸收此类杂质的危险。
在一些国家,对有毒物质的限制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药品进入市场。
本文介绍了遗传毒性杂质的基本概念、相关标准、部分杂质的检测限度,为检测基因毒性杂质提供了理论基础,保证了患者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药物;基因毒性;杂质检测方法引言药品的安全,并不是由其本身的毒性决定的,而是由其含有的杂质决定的。
有机杂质可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断裂、重组等。
因其来源广泛、有毒,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现有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对微量基因毒性物质的检测需求,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检测方法、检测极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药品中的基因毒性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提供了基础和基础,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
一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现状1.1基因毒性杂质来源基因毒性杂质是一种常见的药物。
原料、中间体、副产物、助剂、残留剂、贮存不当等都会引起基因毒性。
目前,基因毒性杂质普遍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科学检验,并对其进行定量检测。
Duane和Ambavaram提出,利用评估决策树来决定生产中含有或预期的有害物质的生产工艺。
Duane介绍了在加工过程中,如何使用评价决策树对遗传毒素的影响,从而为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识别出有毒物质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
1.2法规对基因毒性杂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药典规定现状为避免遗传毒素对患者的伤害,全球的监管机构一直在更新和改进遗传毒素。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欧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南均推荐采用与“毒理学关注阈值”相关的限制标准,以控制基因毒性杂质进入制药公司。
TTC是指确定可被接受的化学物质的摄入量。
如果终生服药,TTC估算出每天可吸收的基因毒性杂质不能超过1.5μg。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四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遗传毒性研究(Genotoxicity Study)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毒理学研究尤其是致癌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及上市的重要环节。
拟用于人体的药物,应根据受试物拟用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考虑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是指用于检测通过不同机制直接或间接诱导遗传学损伤的受试物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这些试验能检出DNA损伤及其损伤的固定。
以基因突变、较大范围染色体损伤、重组和染色体数目改变形式出现的DNA损伤的固定,一般被认为是可遗传效应的基础,并且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的环节之一(这种遗传学改变仅在复杂的恶性肿瘤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了部分作用)。
在检测此类损伤的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合物为潜在致癌剂和/或致突变剂,即可能诱导癌和/或遗传性疾病。
由于在人体中已建立了某些化合物的暴露和致癌性之间的关系,而对于遗传性疾病尚难以证明有类似的关系,故遗传毒性试验主要用于致癌性预测。
但是,因为已经确定生殖细胞突变与人类疾病有关,所以对可能引起可遗传效应的化合物与可能引起癌症的化合物应引起同样的关注;此外,这些试验的结果可能还有助于解释致癌性的机制和试验结果。
因此,在药物开发的过程中,遗传毒性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来预测受试物是否有遗传毒性,在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和药品上市后使用人群的用药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遗传毒性试验体内外试验的基本原则,并介绍标准试验组合方案,以及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及评价。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二、基本原则(一)实验管理药物的遗传毒性试验属于安全性评价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遗传毒性试验的设计,应该在对受试物认知的基础上,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H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最新进展介绍
CH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最新进展介绍黄芳华王庆利审评二部黄芳华审评四部王庆利ICH的指导原则在药品的研究与开发中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从2006年9月开始,ICH提出对遗传毒性指导原则进行修订改版,ICH专家组对遗传毒性试验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修订,但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预期需2年的时间完成该指导原则的修订。
鉴于目前我们起草的指导原则参考的是已有的ICH指导原则的基本原则,及时跟踪国际上,包括ICH遗传毒性研究指导原则在内的相关领域的进展情况,对我们进行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有借鉴作用。
因此,本文拟对ICH关于遗传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进展进行简介。
针对遗传毒性研究,ICH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发布了两个指导原则,即ICH S2A:Guidance on Specific Aspects of Regulatory Genotoxicity Tests for Pharmaceuticals(药物遗传毒性试验的特殊性指导原则)和ICH S2B:Genotoxicity:a Standard Battery for Genotoxicity Testing of Pharmaceuticals(遗传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试验标准组合)。
由于遗传毒性试验大部分是短期试验,新技术发展迅速,且对于涉及基因突变过程的不同类型遗传损伤和不同作用方式的性质和相关性的科学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使得对遗传毒性试验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ICH于2006年启动了遗传毒性指导原则的修订工作,并于2006年9月和2007年5月的ICH会议上进行了讨论,最近的会议在2007年10月底至11月初召开。
ICH修订指导原则的起因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现有遗传毒性试验的进展与原指导原则推荐的试验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年来,一系列的体内和体外遗传毒性试验有了新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使得具有加入到原指导原则中的价值,如体外微核试验、体内彗星试验、转基因模型等。
遗传毒性杂质在医药工业中的来源与控制路径
遗传毒性杂质在医药工业中的来源与控制路径摘要:制药企业生产出的药品如果存在遗传毒性杂质,使得药品带有可遗传的毒性,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药品中遗传毒性杂质问题已成为了药品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简要概括遗传毒性杂质的属性和含义,详细分析遗传毒性杂质的具体来源,并在最后提出如何控制生产药品中遗传毒性杂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遗传毒性杂质;医药工业;来源;控制路径在制药环节中,很多药品通过合成或者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制成。
相关制药企业为了在复杂的合成过程中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试剂。
这种化学试剂过量会使反应继续发生,进而发生副反应,产生副产物最后仍然储存在药品中售卖。
这样的药品中含有大量不明杂质,可能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药品监管局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开始聚焦遗传毒性杂质在药品中的含量这一指标,这一问题也成了各位专家的研究重点。
一、遗传毒性杂质的属性和含义首先,我们要明确遗传毒性是指物理或化学的某些因素与生物体内的DNA等遗传物质相结合,进而发生作用并最终表现为毒性。
遗传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和加快基因突变或者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遗传毒性杂质本身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两种基本属性,容易使得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或者发生致癌现象,这种突发性大多情况下是无法及时反应或者预测的。
二、遗传毒性杂质的来源遗传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药品生产过程中。
药品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原料或产物有很多,都从属于化学试剂。
例如反应物、催化剂、副产物等等。
根据研究,遗传毒性杂质的遗传毒性机制是嘧啶和嘌呤碱的N原子、O原子以及磷酸二甲酯骨架,在特殊情况下进入DNA找到碱基的亲核中心,破坏连接的键,进而使得整条DNA双链断裂。
遗传毒性杂质的常见来源包括试剂、副反应的生成物和有机溶剂三种方式。
(一)试剂含有遗传毒性杂质的试剂包括硼酸、芳香胺类、烷基卤化物、环氧乙烷、肼试剂、氮氧化物等。
环氧乙烷自身带有环,而DNA中心受到环的张力会与该物质发生亲核反应,进而产生大量遗传毒性杂质。
致癌性试验的历史现状和前景1
致癌性试验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说明:每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 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癌意识、增加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 推动了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
《致癌性试验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本文对痛症、致癌性 试验和人致癌病因做了历史性地回顾, 相关部门立法禁止在食物 链中使用致癌物,并对在动物体内进行的致癌性测试提供了指 南,并对大鼠和小鼠进行了标准长期生物测定。
引言 致癌性试验的历史 1.癌症、致癌性试验和人癌病因的历史 2.致癌性试验立法的历史 3.致癌性试验指导原则 现行的致癌性试验 1.标准的啮齿目动物长期生物测定法 1.1 种族和品系 1.2 剂量和给化合物途径 1.3 持续时间 1.4 实验条件 1.5 研究中侧定的参数 1.6 组织病理学检查 1.7 历史对照数据 1.8 统计学分析 2.癌症风险评估 3.1960~2000 年致癌性测试和观念的进步 3.1 遗传毒性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3.2 多阶段癌症概念 3.3 生活方式因素 4.改变的必要性 4.1 标准慢性生物鉴定的不足 4.2 国际协调会议(1991~1997 年) 未来的致癌性试验 1.致癌性模型的选择 1.1 转基因小鼠 1.2 新生小鼠 1.3 起始-促进模型(体内) 1.4 叙利亚仓鼠胚胎(SHE)细胞转化分析(体内) 2.替代模型的评价、认证和实施 3.证据的研究方法 4.将来其他的机会 结论———————————————————————————————————————————— 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包衣机、造丸制粒机、制药机械 | 资料分享引言本章对痛症、致癌性试验和人致癌病因做了历史性地回顾, 很长时间之前人们就认识到了癌, 但直到20世纪才意识到化学品 可以致癌。
因此,相关部门立法禁止在食物链中使用致癌物, 并 对在动物体内进行的致癌性测试提供了指南。
抗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
抗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在近年来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从抗癌药物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与技术、近年来的突破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抗癌药物的历史背景人类对癌症的治疗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古代医学家通过自然草药和手术等方式试图治愈癌症。
然而,直到20世纪,抗癌药物的研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早期的抗癌药物主要是化学物质,并使用较为原始的化学合成方法。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二、抗癌药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抗癌药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如今,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来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寻找到更加精确的靶点。
同时,药物筛选技术的发展也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诸如高通量筛选技术、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
三、近年来的突破近年来,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其中,靶向治疗是最为显著的进展之一。
靶向治疗主要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异进行干预,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和扩散。
例如,鹿茸酸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它能够靶向突变的癌基因,抑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也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免疫疗法可以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
四、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将围绕着个体化治疗和创新药物的开发展开。
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和肿瘤特征,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模式能够更加精确地治疗患者的肿瘤,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另外,创新药物的开发也是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将继续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寻找新的药物结构和开发新的药物传递系统。
结论抗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是当前医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不断创新与突破,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解决。
药物致癌试验必要性的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致癌试验必要性的技术指导原则1.前言致癌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潜在致癌作用,从而评价和预测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任何体外实验、动物毒性试验和人体应用中出现的潜在致癌性因素均可提示是否需要进行致癌试验。
国际上,对于预期长期使用的药物已经要求进行啮齿类动物致癌试验。
在研究药物的潜在致癌作用中,致癌试验比现有遗传毒性试验和系统暴露评价技术更有意义。
这些试验也可帮助理解无遗传毒性药物的潜在致癌作用。
目前常规用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遗传毒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和毒性机理研究的数据,不仅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致癌试验,而且对于解释研究结果与人体安全性的相关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致癌试验耗费大量时间和动物资源,只有当确实需要通过动物长期给药研究评价人体中药物暴露所致的潜在致癌性时,才应进行致癌试验。
2.历史背景在日本,根据1990年“药物毒性研究指导原则手册”,如果临床预期连续用药6个月或更长时间,则需要进行致癌试验。
尽管连续用药少于6个月,如果存在潜在致癌性因素,也可能需要进行致癌试验。
在美国,大多数药物在广泛应用于人体之前,已进行了动物致癌试验。
根据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一般药物使用3个月或更长时间,需要进行致癌试验。
在欧洲,“欧共体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了需要进行致癌试验的情况,包括长期应用的药物,即至少6个月的连续用药,或频繁的间歇性用药以致总的暴露量与前者相似的药物。
自2005以来,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中规定预期临床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或需经常间歇使用的药物应进行致癌试验,并指出了进行致癌试验的多个考虑因素。
2007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治疗用生物制品非临床安全性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阐述了相关产品致癌试验的要求。
2009年10月药品审评中心组织毒理专家、企业和研究单位代表召开了制定“药物致癌试验必要性技术指导原则”专题讨论会,会上基本认同了ICH S1A中内容的适用性,并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
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1.1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基因治疗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或异常导致的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抗肿瘤基因治疗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一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二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三是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1.2 现有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目前,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自杀基因疗法:通过向肿瘤细胞内导入特定的酶基因,使原本对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前体在肿瘤细胞内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联合更昔洛韦(GCV)的疗法。
2. 免疫基因疗法:通过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抑制或消灭肿瘤。
这包括引入细胞因子基因(如IL2、IFN等)以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或引入肿瘤抗原基因以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
3. 抗血管生成基因疗法: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或受体进行基因干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饿死”肿瘤细胞。
例如,针对VEGF或其受体的基因沉默技术。
4. 多药耐药基因逆转疗法:针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通过导入耐药逆转基因来恢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5. 抑癌基因疗法:通过替换或修复突变的抑癌基因,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例如,p53基因的替换疗法。
1.3 研发现状分析近年来,抗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多种基因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部分药物甚至获得了批准上市。
另一方面,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发展,基因治疗的精准性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抗癌药物的发现与研发
抗癌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患上癌症,是现代医学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
癌症是由于体内某些细胞发生变异,长时间脱离了正常生理控制而失去狂奔,最终形成肿瘤。
肿瘤的生长迅速,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压迫,甚至是生命威胁。
抗癌药物的发现和研发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这篇文章将讨论抗癌药物的发现和研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概述抗癌药物的发现和研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其始于20世纪初。
最早的抗癌药物是氮芥,它具有对某些癌症的杀灭作用,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作为化学武器被使用。
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骨髓瘤的治疗药物--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青霉素G的衍生物斯特雷普托肌霉素也被发现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卡宾肽和重组人类干扰素等药物,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抗癌药物的种类,更把人们对治疗癌症的信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历经70年代和80年代的发展,新的抗癌药物不断涌现,包括茚达赖,培美曲塞,云南白药等等。
到了21世纪,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量基础研究,抗癌药物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癌症治疗进步了。
二、现状分析癌症依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数据显示,世界每年约有98万新的癌症病例。
各国的抗癌药物研发工作持续展开,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一直是研发抗癌药物的重点国家。
但是,抗癌药物开发周期逐年变长,批准数量缩减。
虽然新药的研发方向日益明确,研发手段和技术也有所更新,但开发难度依旧非常大,导致成效并不十分乐观。
当前的抗癌药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代价高昂、副作用大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治疗的经济负担,也限制了抗癌药物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
随着癌症病例的不断增加,控制抗癌药物价格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大量关注,但这依然是一个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对抗癌药物研究和开发持续的数十年的探索中,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很多了解癌症基础科学的知识以及抗癌药物可行性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研发出的新型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基因靶向疗法、抗血管新生疗法、核酸药物、单克隆抗体等等,为全球癌症患者数字的持续增加提供了曙光。
FDA《推荐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法指导原则》
FDA《推荐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法指导原则》介绍审评四部王庆利审评二部黄芳华审评五部彭健摘要:FDA于2006年1月正式发布了《推荐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法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介绍了目前对遗传毒性结果的综合分析方法,尤其是在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出现阳性结果时提出了一些推荐性的建议和意见。
现在原草案翻译稿的基础上,重新翻译整理了该指导原则,以期为药物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性信息。
关键词:遗传毒性;致癌性一、简介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向企业和CDER的审评人员说明,CDER如何看待药物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遗传毒性试验阳性结果。
当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药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或遗传危害时,本指导原则为如何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并保证受试者的安全性提供建议。
本指导原则中讨论了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临床试验相关的管理决策。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经口、静脉、局部和其他途径给药的药物。
FDA的指导原则,包括本指导原则在内,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而是描述了当前FDA 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应该被认为仅是一种建议,除非是援引了特殊的管理性的或法令性的要求。
FDA指导原则中的“应该”一词是指建议的或推荐某些东西,而不是要求某些东西。
二、背景遗传毒性试验的时间安排和如何进行在ICH指导原则M3、S2A和S2B中已有描述。
我们建议参考这些指导原则,而本指导原则可认为是仅作为附件性指导原则。
通常是在啮齿类动物试验中评估致癌性风险,包括周期为2年的试验或采用替代模型而周期较短的试验。
通过ICH程序,企业和管理者接受了遗传毒性核心组合试验方案。
这些试验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遗传毒性,包括:■ 一项细菌基因突变试验■ 一项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的体外染色体损伤评估试验,或体外小鼠淋巴瘤tk+/- 试验■ 一项采用啮齿类动物造血细胞进行的体内染色体损伤试验。
以下讨论是根据当前的指导原则文件进行的。
我们建议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前完成体外遗传毒性试验。
三、遗传毒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当遗传毒性结果为阳性结果时,对进入临床试验是否安全,FDA会考虑所有的安全性资料。
药物暴露和毒性的研究
药物暴露和毒性的研究随着药物使用量的增加,药物暴露和毒性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
药物暴露和毒性研究是指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探讨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副作用、毒性、耐受性等问题,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以保护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暴露和毒性研究的相关内容。
1. 药物暴露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暴露是指人体或动物体内接触药物的方式和程度。
药物暴露方式可以分为口服、皮肤吸收、吸入和注射等几种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皮肤吸收是指药物经皮肤进入身体,常见于外用药物,但不包括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 药物毒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药物毒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药物的急性毒性,也就是立即或短期内对身体的损害,例如药物的致死量、过量等;二是药物的慢性毒性,也就是长期服用药物对身体的危害,例如药物的致癌性、遗传毒性等。
药物毒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药物剂量、药物时效性、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等。
高剂量长期服用药物会增加药物毒性,使药物在体内长期滞留导致毒性累积。
药物的时效性也是影响药物毒性的一个因素,有些药物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分解,而有些药物则会在体内滞留很长时间。
药物的代谢也是影响药物毒性的因素,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和DNA损伤,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不同人有不同的药物代谢能力,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药物代谢掉,因此容易出现药物依赖或滥用的现象。
3. 药物暴露和毒性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药物暴露和毒性研究通常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
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两种。
动物实验是基础研究的一种,是通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试验,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剂量反应和代谢机制等。
常用的动物包括鼠、大鼠、猴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实验的结果不一定能转化为人类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借鉴动物实验结果,再进行更为准确的人体实验。
体外实验是指在实验室中,使用体外培养细胞、组织等模型进行药物试验,从而探究药物对人体的反应和机制等问题。
药物毒理学化学致癌作用
精、丁基羟甲苯、DDT、多氯联苯、二噁英
内分泌调控剂:乙烯雌酚、雌二醇、硫脲
免疫抑制剂:嘌呤同型物 细胞毒剂:氯仿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氯贝丁酯、邻苯二甲酸乙基己酯 固态物质:塑料、石棉
未分类:二噁烷、美舍比伦
助致癌物(不具引发和促长作用,但可促进引发和增强促长作用):乙
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观察期给药应贯穿动物整个生命周期。 5)至少三个剂量组
a、最大耐受量组 b、50%最大耐受量组 c、25%最大耐受量组 6)给药途径 7)试验结束时或每6个月作全面病理学检查。 8)结果分析与评价
阳性结果判断: 给药组动物肿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出现时间显著提前; 肿瘤发生的类型没有在对照组中出现;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出现。
不同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死亡分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化学致癌作用
(一)基本概念 1、致癌作用 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过程。 2、致癌剂 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体内产生肿瘤
的化学物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直接致癌物或初发致癌原 指未经代谢 或生物转化就足以激发致癌效应的母体 化合物。
醇、二氧化硫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癌的过程
引发(initiation) 促长(promotion) 进展(progression)
肿瘤的发生是指致癌剂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或者表观遗传变异, 导致异常增生的单个克隆癌细胞的生成,从而引发致癌过程。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四则编号: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遗传毒性研究(Genotoxicity Study)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毒理学研究尤其是致癌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及上市的重要环节。
拟用于人体的药物,应根据受试物拟用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考虑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是指用于检测通过不同机制直接或间接诱导遗传学损伤的受试物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这些试验能检出DNA损伤及其损伤的固定。
以基因突变、较大范围染色体损伤、重组和染色体数目改变形式出现的DNA损伤的固定,一般被认为是可遗传效应的基础,并且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的环节之一(这种遗传学改变仅在复杂的恶性肿瘤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了部分作用)。
在检测此类损伤的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合物为潜在致癌剂和/或致突变剂,即可能诱导癌和/或遗传性疾病。
由于在人体中已建立了某些化合物的暴露和致癌性之间的关系,而对于遗传性疾病尚难以证明有类似的关系,故遗传毒性试验主要用于致癌性预测。
但是,因为已经确定生殖细胞突变与人类疾病有关,所以对可能引起可遗传效应的化合物与可能引起癌症的化合物应引起同样的关注;此外,这些试验的结果可能还有助于解释致癌性的机制和试验结果。
因此,在药物开发的过程中,遗传毒性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来预测受试物是否有遗传毒性,在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和药品上市后使用人群的用药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遗传毒性试验体内外试验的基本原则,并介绍标准试验组合方案,以及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及评价。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二、基本原则(一)实验管理药物的遗传毒性试验属于安全性评价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遗传毒性试验的设计,应该在对受试物认知的基础上,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癌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加深对癌症的认识以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癌症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分析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癌症研究的现状1. 多学科合作的发展癌症的复杂性要求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
如今,癌症研究已经从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中摆脱出来,融合了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多学科合作促进了对肿瘤发生机制、生长规律以及转移过程的深入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
2. 基因组学的突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癌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基因组学的突破使人们能够检测和识别出导致癌症的关键基因,并针对这些基因进行治疗。
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改善,为癌症的精确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3. 免疫疗法的突破免疫疗法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一大热点。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癌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肿瘤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
二、癌症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 精准医学的发展精准医学是未来癌症研究和治疗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患者个体基因信息、肿瘤特征等进行全面评估,实现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风险。
精准医学还将涉及预防、筛查和康复等各个环节,发挥全方位的作用。
2.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方法将不断涌现。
例如,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和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更精确、更高效的手段。
此外,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在癌症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预防和早期诊断的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有效控制癌症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癌症研究将更加注重于研究癌症的早期标志物和新型筛查方法,实现更早地发现和诊断癌症。
同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有助于减少癌症的患病率。
药物的基因毒性和副作用
药物的基因毒性和副作用药物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风险。
其中,基因毒性和副作用是药物使用时需要引起重视的两大问题。
本文将就这两方面对药物的风险因素展开探讨。
一、基因毒性基因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对DNA或染色体等细胞遗传物质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变异。
由于基因毒性可能会导致癌症、生殖毒性等严重后果,因此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需要进行基因毒性评价,以尽量保证药物的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基因毒性评价方法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
体内方法主要是通过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评价药物对DNA和染色体的影响。
体外方法则利用细胞或DNA等体外系统进行测定。
其中,最常见的体外测定方法是Ames试验。
除了对药物进行基因毒性评价,避免基因毒性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们还可以通过个人基因检测了解自己的基因毒性风险。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药物与个体的基因变异是否相容,避免使用有基因毒性风险的药物。
二、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现象。
副作用可能包括生理损伤、心理不适、药物过敏等。
而副作用的情况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
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例如药物化学性质、药物剂量、使用时间和方式等。
有些药物会因为药理作用而产生副作用,例如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和头晕等不良反应。
还有一些药物可能会与个人体质、生理状况等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等因素,以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患者也需要按照医生指导的方式正确使用药物,如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等规定。
总之,药物的基因毒性和副作用是两大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避免基因毒性对人体造成危害和减少副作用,需要药物开发人员、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人们在使用药物时也应该有必要多了解药物风险因素,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医学基因组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医学基因组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近年来,由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医学基因组学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
通过对人类遗传信息的分析和解读,医学基因组学在癌症、遗传病、药物研发等方面正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医学基因组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一、方向1.癌症基因组学癌症是一种基因突变驱动的疾病。
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主要针对癌细胞中的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旨在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方法。
通过对癌细胞中多个基因的测序,可以获得全面的基因组信息。
在已经开展的癌症基因组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癌症基因,并推荐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
但是,这项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大量的数据,以精细地分析复杂的基因互作网络。
2.个体化医疗个体化医疗是一个由遗传信息和其他生物学信息组成的复杂系统。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鉴定不同基因型和表型对药物疗效和毒性的影响,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来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
这些努力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新药研发、药物代谢、药物转运、药物互作、药物安全性等。
目前,医学基因组学通过解析基因组信息来实现个体化医疗的可能性已经变得更为显然。
3.遗传病遗传病是人类遗传信息中发生突变的结果。
医学基因组学研究遗传病的主要目标是找到致病的基因突变,然后设计和制造针对这些突变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成功故事,比如Cystic Fibrosis的故事。
但是,目前人们还缺少一套针对各种遗传疾病的一致性策略和方法。
二、挑战1.需求与资源不平衡随着基因测序价格的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实验室都能够提供高通量测序服务。
但是,这已经超出了分析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范畴,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的支持。
因此,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如何保持专业技能的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2.数据隐私和保护医学基因组学研究涉及的大量敏感健康信息,如何保护这些信息的隐私和保密性,使得这些数据不被盗窃或滥用,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基本方法
❖ 软琼脂平皿法(soft agar method)在美国使用较多。在平皿中生长 的抗性突变细胞集落呈近似正态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可计算克隆效率 (cloning efficiency,CE)和突变率(mutation frequency,MF)等 指标。
❖ 微孔平板(microwell method) (即96孔培养板)法在欧洲使用较 多。在微孔中生长的抗性突变细胞集落呈Poisson分布,根据实验结 果可计算接种效率(plating efficiency,PE)和突变率等指标。
• 2008. 11
胞毒性提出异议
未按期开会(未获 • 2011.11 得彗星试验数据) S2(R1)正式颁布
ICH S2A+S2B=S2(R1)
S2R1 的修订宗旨: ✓减少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的假阳性 ✓动物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In vivo: 建议整合入重复给药毒性实验中 每次实验不必使用平行的阳性对照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2 染色体畸变试验(CA)
❖ 测试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CHL, CHO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 细胞核型
染色体畸变试验
剂量设置 ❖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 受试物至少三个剂量组; ❖ 阳性对照组;
染色体畸变试验
方法
❖ 细胞复苏、培养; ❖ 受试物处理; ❖ 加入秋水仙素,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 ❖ 收获细胞,滴片 ❖ 空气干燥,染色
染色体畸变试验
处理条件 ❖ 包括代谢活化和非代谢活化条件 ❖ 在处理后6和24小时收获细胞 ❖ 代谢活化条件下,受试物处理时间为3小时
染色体畸变试验
读片分析 ❖ 有丝分裂指数-毒性 ❖ 染色体结构畸变 ❖ 染色体数目畸变
遗传毒性传统试验方法
3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 试验系统 小鼠淋巴瘤L5178Y TK+/-细胞
ICH S2A+S2B=S2(R1)
遗传毒性标准组合试验的修订
S2B
S2R1
选择一
选择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with repeat)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 CA / MLA
10mM Cell growth:50%
/ RTG: 80%
体内微核试验 (单独一项且是急性毒性试
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No repeat)
主要内容
1
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2
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3
药物致癌性评价的概要
44
传统和替代致癌试验的研究
遗传毒性传统试验方法
3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野生型 (原养型)
突变型 (缺陷型)
人工诱变的突变株在组/色氨酸操 纵子中有一个突变,突变的菌株 必须依赖外源性组/色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色氨酸的选择性培 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 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 乏组/色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 既能够检测点突变,也能够检测出大的染色体损伤 ❖ 自发突变率高,需要定期清除自发突变。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基本原理
Thymidine Kinase (TK): 233 amino acids Coded by the autosomal tk gene
tk gene: Situ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q-arm of chromosome 11 (mouse) or chromosome 17 (human)
July 2007
FDA-CDER
FDA-CDER
EMEA
EMEA
EMEA
遗传毒性标准组合试验的修订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2006
• 2006.06 ICH SC 同意启 动修订工作 • 2006. 10 ICH EWG 讨论 筹划修订方法
2007
2008
2009~20 11
TA 98 TA 100
D3052 urvB- rfa- bio-
G46
urvB- rfa-
bio-
TA 102
G428 urvB+ rfa- bio-
WP2uvrA
tryp E uvrA-
-
-
质粒
----pKM101 pKM101 pKM101 pKM101 pKM101
可检测的 突变类型
碱基置换 移码 移码
TK基因突变试验中,要使用短时处理(3~4小时) 方式。但张立实和Honma等的研究表明,使用长 时间(24或48小时)处理可显著提高MLA对某些染色 体断裂剂和纺锤体毒物的检出率。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突变选择剂
在MLA中最初使用5-溴脱氧尿苷(BUdR)作为突变选择剂,后来改用 三氟胸苷(TFT)。二者均为胸苷类似物,都能被胸苷激酶磷酸化,其 磷酸化产物掺入DNA 可导致 tk+/- 细胞死亡。但TFT的作用比BUdR更 迅速, TFT在一个细胞世代即可阻滞 tk+/- 细胞,因此TFT选择平板背 景清晰;而BUdR则需要经历数个细胞世代才能完全阻滞 tk+/- 细胞, 故可产生分散的微小集落(microcolony),形成特征性的背景阴影( background haze)。因此,现TFT已基本取代了BUdR,成为TK基因 突变试验的常规选择剂。
Ames试验
结果观察和判定 计数突变菌落数-致突变性 观察背景菌斑-毒性 判断是否具有致突变性
Ames试验—案例1
假设的证明
7个克隆来自0对照平皿
划线
7个克隆来自1000 ug/皿处理组 划线
全部生长: 克隆为组氨酸 回复突变克隆
无生长: 克隆不是组氨 酸 回复突变克隆
无组氨酸的VB平皿
遗传毒性试验的技术要点
遗传毒性试验的指导原则
OECD、EPA可供参考的遗传毒性指导原则
SFDA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ZH GPT 2-1, 2007
体外: 2项试验
•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Required • 染色体畸变试验(CA)
OR • 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MLA)
✓ 体内:1项试验 • 微核试验(MN)—— Required
The growing colony — TFT resistant ( TK -/- ) mutant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培养基 不含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含1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含2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受试物处理时间
Size of tk gene: 11 kb with 5 introns
tk locus mutation: tk+
tk- allele
caused by T
G transversion at position 489
MLA 基本原理
Target cell:Mouse lymphoma L5178Y tk +/- 3.7.2C cell line ( D.Clive & P.Voytek. Mutat Res, 1977 )
和0.05mML-组胺酸 ) 混合后,铺于底层琼脂上,室温凝固。
Ames试验
预培养法
- 将下列物质在冰浴上混合: 0.5 mL S9混合液或0.5 mL磷酸缓冲液 0.1mL过夜培养菌液(大约10^8菌量) 0.01 mL受试物溶液(或对照,溶剂和阳性对照物溶液)
- 将该混合液在37℃下培养20分钟(水浴中) - 然后加入2mL含有0.6%琼脂、0.5%NaCl、0.5 mM生物素和0.05mM L-
ICH S2(R1)修订小结
S2A和S2B整合入一个指导原则中; 提供可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组合; 减少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不相关的 阳性; 体内遗传毒性试验可以整合入重复给 药毒性试验中; 无需每一项体内试验都设同步的阳性 对照; 体外细菌突变试验无需重复试验。
ICH S2(R1)
Pfuhler S. et al. 2009
药物遗传毒性和致癌 性研究现状和动向
常艳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2020/4/23
1
主要内容
1
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2
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3
药物致癌性评价的概要
44
传统和替代致癌试验的研究
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药物研发监管的主要药政实体
SFDA -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ICH - 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组织 OECD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EMEA - 欧洲药品评价局 US FDA - 美国药监局 US EPA - 美国环境保护署 MHLW - 日本厚生劳动省 其他世界性的政府法规部门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移码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
Ames试验
Ames试验
浓度设置 ❖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 受试物至少五个剂量组; ❖ 阳性对照组;
Ames试验
方法
平板掺入法:
- 0.1 mL受试菌液; - 0.1 mL受试物、溶剂对照或阳性物溶液; - 0.5 mL磷酸钠缓冲液/S9混合液; - 2.0 mL融溶的顶层琼脂 (0.6%琼脂、0.5%NaCl、0.5 mM生物素
组胺酸的融溶顶层培养基,铺至基础培养琼脂表面(V-B培养基E),在 室温下凝固。
Ames试验
代谢活化系统
❖ 大鼠肝S9混合液 ❖ S9制备方法:取5只雄性大鼠,处死大鼠的前5天单次
腹腔注射给予500 mg/kg的Aroclor 1254。处死,放血 ,无菌取肝组织,匀浆,经9000g离心10分钟后的上清 液部分为S9。将S9分装成2-4mL/管,冷冻保存在-70℃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