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原则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Replacement Surgery)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替换损坏或不正常的心脏瓣膜。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Anticoagulant Therapy)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保护新植入的瓣膜。
本文将详细讨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一、抗凝治疗的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旨在预防血栓形成。
血栓是在血液凝结过程中形成的固态物质,常常在瓣膜上形成并导致瓣膜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液的凝结性,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二、抗凝药物选择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Warfarin)和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DOACs包括达比加群(Dabigatran)、阿哌沙班(Apixab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等,它们直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华法林需要进行定期的凝血酶原时间(PT)监测,剂量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而DOACs则具有更为方便的口服给药和不需要常规监测的优势。
三、抗凝剂量控制抗凝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不足会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而剂量过大则容易引发出血等并发症。
在华法林治疗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来调整剂量。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在DOACs治疗中,一般使用标准剂量,无需常规监测,但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剂量调整,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四、抗凝治疗效果监测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PT-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是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它可以反映患者的凝血状态。
PT-INR需要定期监测,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抗凝水平。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修复或替换病损的心脏瓣膜。
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来预防血凝块的形成,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并保护手术成功。
一、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意义心脏瓣膜手术会导致心脏内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了血液内凝块形成的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凝块形成的机会,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二、抗凝治疗药物选择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常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用于预防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
通常在手术后立即开始使用,并且长期使用。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常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患者需要接受个体化的剂量调整,以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特定范围内。
该范围通常为2.0至3.0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调整1. INR监测INR是衡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指标,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得出。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自己的INR水平,并根据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2. 剂量调整根据INR的结果,医生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剂量调整应该逐渐进行,以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副作用或治疗失败。
四、抗凝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抗凝过度抗凝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抗凝治疗中要注意避免剂量过高或INR过高的情况。
患者应定期监测INR水平,以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避免不足抗凝没有达到足够的抗凝效果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几率。
患者应定期监测INR水平,确保抗凝治疗在有效范围内。
3. 药物相互作用抗凝药物和某些其他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在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是保护患者心脏健康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并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脏事件的发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术后的抗凝治疗可以分为早期(术后7-10天)和长期两个阶段。
早期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而长期抗凝治疗则是为了预防人工心脏瓣膜形成血栓的危险。
早期抗凝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来预防血栓形成。
肝素常以静脉滴注的形式给予,通常在术后6小时开始给药,每6-8小时给药一次。
肝素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凝血指标来调整。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长效肝素,可以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每天一次或两次。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比肝素方便,但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凝血指标来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机械性抗凝措施也是早期抗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抗凝措施包括使用压力袜和深静脉穿刺装置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早期行肢体运动等。
术后7-10天后,可以开始长期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来预防血栓形成。
起始剂量通常为每天10mg,并根据凝血指标来调整剂量,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3、华法林的剂量调整需要密切监测INR值,因此患者需要每周或每两周进行血液检测。
NOACs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奥西班等。
与华法林相比,NOACs的优点是不需要频繁的血液检测,并且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NOACs的常用剂量为每天一次,不需要调整剂量。
然而,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而言,NOACs的使用目前仍存在争议,因为目前的研究数据相对较少。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机械性抗凝仍然是长期抗凝治疗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等措施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是复杂而且关键的。
早期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可以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长期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人工心脏瓣膜形成血栓的危险,常用药物有华法林和NOACs。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标准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标准
一、预防血栓形成
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抗凝治疗。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使用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由于血液凝固而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评估抗凝效果。
INR是一种用于衡量血液凝固程度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血液凝固的可能性越大。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保持理想的INR范围。
二、控制术后出血
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控制术后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术中彻底止血是控制术后出血的关键。
医生会仔细缝合血管切口并使用止血药以减少出血。
同时,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引流液过多等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发生术后出血,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出血,例如使用更多的止血药物或输血。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止血。
总的来说,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和控制术后出血是两个关键的抗凝治疗方面。
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抗凝治疗并定期监测INR以评估抗凝效果。
同时,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也是控制术后出血的关键。
如果出现异常出血或引流液过多等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瓣膜术后抗凝
1.换瓣术后为什么要抗凝?人工心脏瓣膜虽然能矫正瓣膜病变,恢复心脏功能,但它毕竟是一种异物,血液容易在人工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影响瓣叶的开放与关闭,使瓣膜功能发生障碍,若血栓脱落又可造成栓塞,影响周围器官功能,如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
因此换瓣术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以保证人工瓣膜的功能正常。
换机械瓣需终生抗凝,换生物瓣需抗凝3~6个月。
2.抗凝标准?抗凝药用量不足,容易形成血栓或栓塞,但抗凝过量有致出血的危险,所以掌握好抗凝治疗非常重要。
现有三个血液化验指标可作为抗凝治疗的参考标准,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值(INR),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后者。
应定期采血化验,根据这三种指标中的1~2种,调整抗凝药的用量。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维持凝血酶原时间(PT)在18-24秒(正常12~14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35%左右,国际标准值(INR)2.0左右。
3.常用抗凝药物?可用于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药物有:华法林、新抗凝片、肝素。
阿期匹林、潘生定也可用作辅助抗凝药物。
最常用的是华法林口服制剂。
因华法林半衰期长,如需做二次手术或心脏以外的其他手术时,可在停用华法林期间临时改用肝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替代。
华法林用法每日一次,每日用药时间可固定在上午或下午,一定记住每日按时服药。
4.抗凝药剂量的调整?1、由于个体差异,换瓣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
临床观察有人需用华法林每日7毫克,也有人仅需0.5毫克。
但多数患者的华法林用量为每日3毫克左右。
就个体而言每人的华法林用量相对比较稳定,长期观察会有些波动,但波动范围不大。
每个患者应尽快摸索出自己的抗凝剂量,并定期化验,适当调整。
2、出院前医生已初步摸索出患者的抗凝剂量,出院后患者先按这个初步剂量用药,每隔1~2周化验一次,并对照抗凝标准学会自己调整用量,待抗凝比较稳定之后(大约需一个月),可每2~4周化验一次,术后2~3个月会进一步稳定,可间隔1~2月化验一次,最长可三个月化验一次。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标准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标准(原创版)目录1.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的必要性2.抗凝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预防4.生活注意事项正文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标准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问题。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的标准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的必要性主动脉瓣置换术通常采用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修复。
机械瓣为金属材质,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因此需要终身抗凝治疗。
而生物瓣则来源于动物组织,其抗凝时间较短,一般需要抗凝 6 个月。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避免瓣膜功能障碍或循环栓塞等并发症。
二、抗凝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1.抗凝药物选择: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
华法林分为进口和国产剂型,进口剂型每片剂量为 3mg,国产剂型通常每片2.5mg。
2.剂量调整:抗凝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首次剂量为 3-5mg,随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
抗凝目标值(INR):机械二尖瓣 1.8~2.2,机械主动脉瓣 1.6~2.0,机械三尖瓣 2.5~3.0,生物瓣 1.5。
三、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预防1.监测:抗凝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会给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 INR 调整华法林剂量。
在摸索合适药量期间(即找出用药规律期间),一般隔日验血一次,找到规律后可每周测一次。
如反复测定多次都很稳定,可 2-4 周测定一次,最长可 3 月至半年一次。
2.并发症预防:抗凝不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瓣膜功能障碍或循环栓塞等并发症,抗凝过量则可能导致出血。
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四、生活注意事项1.遵医嘱: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抗凝治疗,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病的手术,它通过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来恢复心脏功能。
然而,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一系列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抗凝药物。
一、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患者的心脏瓣膜已经被替换成新的人工瓣膜或移植瓣膜,这些瓣膜与人体组织不完全匹配,容易引发血栓形成。
血栓可以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抗凝治疗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常用的抗凝药物1. 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酶的活性来预防血栓形成。
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中,肝素通常以静脉注射的形式给予,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凝血指标进行调整。
2. 单一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除了抗凝治疗,有时医生也会考虑采用单一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来预防血栓形成。
通常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它们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结,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调整。
医生会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确保抗凝药物的剂量合适。
2. 注意用药的副作用抗凝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血风险增加。
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或出血量明显增加,应及时就医。
3. 遵守医生的建议抗凝治疗是一项复杂的治疗过程,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
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等。
四、结语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和相关并发症非常重要。
不同的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在治疗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期间应密切注意自身的变化,并遵守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综合治疗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瓣膜疾病引起的严重瓣膜功能不全或瓣膜狭窄。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讨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
一、抗凝药物选择术后抗凝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司匹林和肝素。
1. 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而达到抗凝效果。
它可以有效预防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但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剂量。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以保持合适的抗凝水平。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中,尤其适用于低风险的患者。
阿司匹林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频繁监测和剂量调整,但其抗凝效果相对较弱。
3. 肝素:肝素是一种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抗凝药物。
它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进行给药,可用于急性期的抗凝治疗。
然而,肝素需要密切监测和剂量调整,且易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
二、抗凝水平监测术后抗凝治疗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抗凝水平,以避免血栓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1. INR监测:INR是评估华法林抗凝效果的重要指标,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测量INR并相应调整药物剂量。
一般建议在稳定期保持INR在2.0-3.0之间,以减少血栓和出血的风险。
2. 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来评估药物的抗凝效果。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阿司匹林的剂量或者选择其他抗凝药物。
三、抗凝策略个体化每位患者的抗凝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抗凝策略需要个体化制定。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来确定最适合的抗凝治疗方案。
1. 高风险患者:对于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如伴有心房颤动、人工瓣膜等,通常建议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这些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需要更强的抗凝效果。
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很多心脏疾病治疗中的首选方法,但是在术后可能会发生血栓栓塞的并发症。
人工瓣膜接触血液,会造成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
严重时血栓发生脱落,可能引起各脏器血管栓塞,进而出现下肢动脉血栓、失语、偏瘫等严重后果,还可能造成人工瓣叶卡住,瓣膜无法开启,进而发生心衰或猝死。
因此,在瓣膜置换术后,应开展合理的抗凝治疗。
抗凝不足将会引起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而抗病过量则会引起月经不止、血尿、胃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所以对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需要展开细致的研究。
一、抗凝治疗的药物使用当前瓣膜置换术后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口服抗凝,体重60kg的患者,每日口服1次,每次3毫克。
不过由于不同患者对抗凝药物敏感度不同,因此还需要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调整用药剂量。
华法林口服后由胃肠道吸收,大部分结合血浆蛋白,由肝脏代谢。
药效发挥时间为服药后12小时,到达高峰时间为48小时。
每日服用华法林1次,达到稳定的时间为5-7天,所以维持剂量需在5-7天后更改。
在停药后的5-6天,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水平。
如果用药剂量过大,需要密切检测各种出血性疾病,有必要时可减药停药,或注射维生素K对抗。
药物维持剂量一般为3毫克,但如果增至6毫克仍未达到理想效果,表明患者对华法林敏感度差,需改用或联用其它抗凝药物治疗。
二、抗凝治疗的标准监测抗凝治疗是瓣膜置换术后的必要辅助治疗,但是需要确保抗凝治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抗凝不足可能引起严重的血栓性疾病,抗凝过量可能引起严重的出血性疾病。
因此,需要明确抗凝治疗的标准,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保证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
正常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为12-14秒,活动度为高于80%。
正确的抗凝标准为凝血酶原时间18-25秒,活动度35-50%。
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主动脉瓣置换术应控制在正常值的1.5-2.0倍,二尖瓣置换术应控制在正常值的1.7-2.3倍。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及健康指导
的时机 ,多倾 向 于心 包 、纵 隔引 流量 明 显减 少 或拔 除 引 流 管 3.3 认 识 指 导 建 立 康 复 登 记 本 ,嘱 患 者 将 历 次 检 查 、
后 ,一般于术后 2—3 d开始 抗凝 J。具 体 为 口服华 法林 ,首 INR结 果 及 口服 华 法 林 剂 量 逐 一 记 录 ,同 时 记 录 调 整 抗 凝 药
出现这一现象 的原 因为体 外循 环过 程 中凝 血 因子 、血 小板 的 排患者生活 、工作 ,饮食上给予高 蛋 白及维 生素含量 丰富 的食
数量及质量明显下降 ,血 液稀 释及术后 早期纤溶 活动亢 进 ,使 物 ,对 于 心 功 能 不 全 服 用 强 心 利 尿 剂 的 患 者 ,根 据 尿 量 适 当补
有 争 议 。Cannegieter等 通 过 随 访 发 现 :香 豆 素 类 药 物 联 合 况进行交谈并讲解心理 、情绪对疾 病的影 响。在患者 焦虑 、烦
抗血小板药物行抗 凝治疗 并 不能减 少栓 塞发 生率 ,反 而使 出 躁 时 给 予 关 心 、理 解 、鼓 励 和 支 持 等 心 理 治 疗 。告 诫 患 者 抗 凝
血液化验指标 可作 为抗凝 治疗 的参考标准 ,即 frr、凝血酶原 活 量 J。如 心 房 颤 动 、巨 大 左 心 房 及 左 心 功 能 不 全 等 均 是 栓 塞
动度 (PTA)和 INR,目前 国际上通用 的是后者 。合 理的抗凝治 发 生 的危 险 因素 ,华 法林 用量 要 适 当增加 ,INR最 好 维持 在
的循 环动 力 学 改 变 ,明显 改 善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血 栓 栓 塞 是 调整用量 ,以提高生活质量 。
人造心脏瓣膜 置换术 后 的严重并 发症 ,因此不论 应用 机 械瓣 2.2 监测时间 口服抗凝药要定时监测凝血 ,初次 服药后 36
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
Meschengieser随访59例机械瓣术后患者92次妊娠 情况,发现应用此方案患者和仅用华法令抗凝患者之 间的流产率及胎儿致畸率均无明显差异,而前者栓塞 率明显高于后者。可见,肝素在影响胎儿方面并无优 越之处,且华法令抗凝效果更好。
国外早年华法令抗凝的胎儿致畸率高达58%~69%, 但近年降至5%以下, Vitale等发现,华法令用量 <5mg/d的妊娠妇女,可明显降低其胎儿致畸率。国内 尚未见有胎儿致畸的报道。所以,心脏机械瓣置换术 后女性患者妊娠期间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令 (<5mg/d)行抗凝治疗,相对安全和方便,且胎儿致 畸率较低。
目前使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三类:(1)香豆 素类药(华法令、新抗凝片等);(2)抗血小板 类药(潘生丁、阿斯匹林等);(3)肝素。
Cannegieter调查13088例,共53647病人年心 脏机械瓣术后抗凝情况后发现,术后未用抗凝药 物者,栓塞率4%病人年;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者, 栓塞率2.2%病人年;而香豆素类药物抗凝者,栓 塞率最低,为1%病人年,说明后者抗凝效果最好。 此类药中,因新抗凝片易导致颅内出血,近年已 少用。目前,以华法令最为常用。
(3)其他,如酒精中毒,进食差等。
2.抗凝治疗常见并发症
2.1 出血
出血是中国人抗凝治疗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 发生率0.68%~10.4%病人年,欧美国家报道出血率 约1.4%~2.4%病人年,总体来讲低于国内。出血发 生率与栓塞发生率之间无负相关关系。根据其程度
不同,出血分一般性出血与严重性出血两种。
瓣环心内膜交界位郁滞区 过瓣血流形成涡流 巨大左房
凝集——纤溶系统激活
瓣膜表面负电
接触激活 因子Ⅻ
Ⅻa
激肽释放酶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处理(含Bentall手术)1:机械瓣置换者需要坚持终生抗凝。
但是手术后3个月内肝功能会逐步恢复,因而华发林用量会略微上升,这就要求患者出院后查凝血三项比较频繁。
一般前密后疏,第一个月内,每间隔7天左右查一次,第二个月每间隔10天左右查一次,第三个月则间隔15天左右查一次。
一般3个月后肝功能变得比较稳定,间隔2~3月查一次就可以了,以上每查一次凝血三项,需要看医生,根据结果调节PT及INR到所需要的范围,一般二尖瓣位瓣膜置换者PT在18~22S,INR在1.8~2.2,单纯主动脉瓣位瓣膜置换者抗凝强度略低,INR 在1.65~2.0,PT在16~20S即可,双瓣按二尖瓣处理。
若置换了三尖瓣,则要求加大抗凝强度,INR在2.2~2.5,PT在22~25S比较合适。
当INR>3.0有出血倾向,注意避免。
2:若置换生物瓣,一般只要求抗凝到术后3个月即可,抗凝强度要求也不象机械瓣那样严格,只要INR在1.65~2.5,PT在16~25S范围内均可,当INR>3.0有出血倾向,注意避免。
3个月后逐步减少抗凝强度至停药,一般先减半,1周~半月后再减为1/4用量,再服1周~半月后即可停药。
出院带药:1:地高辛每片0.25毫克×30片,用法:0.25毫克,1天1次(每天早上服1 片)当心率<70次/分时停药,术后需服3月左右,3月后复查决定是否停药。
2:双氢克尿噻每片25毫克×100片,用法:50毫克,1天1次(每天早上服2 片)本药不可单独使用,必须需和补钾药(如乐甲)同时使用,若补钾药无药了,本药也需同时停服,否则容易导致低钾。
一般术后至少需服1月,1月后门诊复查决定是否减量或者停药。
3:乐甲缓释片每片0.5克×120片,用法:1.0克,1天3次(每天早中晚各服2 片)4:华发林片每片2.5毫克×60片,用法:遵医嘱服用,不可随意更改。
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指南
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心脏瓣膜置换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心脏换瓣术后抗凝要怎处理?
心脏换瓣术后抗凝要怎处理?*导读:抗凝药用量不足,有致血栓形成、栓塞的危险,抗凝药物过量,有致出血的危险,正确抗凝非常重要。
抗凝不足或过量都会威胁您的健康和生命!正常值:凝血酶原时间(PT)12--14秒。
抗凝正确的标准为PT为正常值的1.5--2倍(21-28秒),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在2.0--3.0。
为了正确抗凝,要经常采血作化验,以调整用药量。
在摸索合适药量期间(即找出用药规律期间)。
一般术后隔日验血一次,找到规律出院后可每2周测一次,如反复测定2次都很稳定,可4周测定一次;逐渐延长验血的间隔时间,最长可6个……心脏换瓣术后抗凝的注意事项:抗凝药应用持续时间生物瓣替换术后抗凝3-6个月,如有房颤,巨大左房可适当延长抗凝时间,机械瓣替换术后需要终生抗凝。
抗凝标准及监测抗凝药用量不足,有致血栓形成、栓塞的危险,抗凝药物过量,有致出血的危险,正确抗凝非常重要。
抗凝不足或过量都会威胁您的健康和生命! 正常值:凝血酶原时间(PT)12--14 秒。
抗凝正确的标准为PT为正常值的 1.5--2倍(21-28秒),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在2.0--3.0。
为了正确抗凝,要经常采血作化验, 以调整用药量。
在摸索合适药量期间(即找出用药规律期间)。
一般术后隔日验血一次,找到规律出院后可每2周测一次,如反复测定2次都很稳定,可4周测定一次;逐渐延长验血的间隔时间,最长可6个月验血一次。
抗凝药维持剂量一般维持量华法林在2.5mg/日左右,但由于个体差异,所需剂量不同,临床观察最多需7mg/日,最少只需0.5mg/日。
一定按心外科医生吩咐定期抽血化验凝血四项。
月经期间抗凝多数人的月经量不多,抗凝药用量可以维持不变;如出血量增多,可减少华法林用量,如出血量很多,可注射维生素K止血,如经血失调,出血持续不断,应服用调经药物;极少数大量出血,需做子宫切除。
抗凝期间手术的处理以手术不引起过度失血为目的,可采用以下方法:(1)不停抗凝:出血少或可通过压迫止血的小手术可不停抗凝,如体表小肿物切除、清创。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原则
1、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需抗凝6月;抗凝治疗一般使用口服得华法林。
2、目前常见得华法林分为进口与国产剂型,进口剂型每片剂量为3mg,国产机型通常每片2、5mg。
3、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会给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抗凝目标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机械二尖瓣1、8〜2、2机械主动脉瓣1、6〜2、0机械三尖瓣2、5〜3、0生物瓣1、5华法林完全起效需2〜3天,当天检查得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得就是2〜3天前口服华法林得疗效。
华法林钠服用后7—14天左右能达到稳定得血药浓度。
INR低于目标值时需要加大华法林剂量,反之,INR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减少华法林剂量。
具体调整方法请咨询医生。
如您调整剂量或换用剂型,请注意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直至INR稳定于目标值范围内。
4、服用华法林期间,不要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或药物,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得包括韭菜、胡萝卜、菠菜、西红柿、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K得药物包括复合维生素、部分补血药物(应用需向医生咨询)。
5、生活中避免磕碰等损伤,如发现鼻出血、刷牙出血、磕碰后皮肤大面积青紫,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及时复查凝血功能,以免药物过量。
并告知医生自己因瓣膜置换服用华法林钠,以免耽误病情。
如需要进行其她手术,也要告知医生自己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服用华法林钠。
6、若您需要服用其它药物,请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对华法林有无影响第六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均应接受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
机械瓣膜需终身抗凝,生物瓣膜需抗凝3〜6个月•通常在术后36〜48h拔除纵隔引流管后开始口服抗凝剂,同时每日测定病人得凝血酶原时间,调节药量,使凝血酶原时间达正常对照值得2〜2、5倍(即延长1〜1.5倍)•一般应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令(苄丙酮香豆素)、新抗凝以及新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方2461〜3).抗凝期间注意不要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得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潘生丁及消炎痛等)合用,否则会使抗血凝作用增强而造成出血得危险•若发生少量出血,应减量或减药;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方2464).[2461]华法令片5mgx40用法:首次服10〜15mg,以后5〜10m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需抗凝6月;抗凝治疗一般使用口服得华法林。
2、目前常见得华法林分为进口与国产剂型,进口剂型每片剂量为3mg,国产机型通常每片2、5 mg。
3、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会给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抗凝目标值(国际标准化比值):
机械二尖瓣 1、8~2、2
机械主动脉瓣 1、6~2、0
机械三尖瓣 2、5~3、0
生物瓣 1、5
华法林完全起效需2~3天,当天检查得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得就是2~3天前口服华法林得疗效。
华法林钠服用后7-14天左右能达到稳定得血药浓度。
INR 低于目标值时需要加大华法林剂量,反之,INR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减少华法林剂量。
具体调整方法请咨询医生。
如您调整剂量或换用剂型,请注意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直至INR稳定于目标值范围内。
4、服用华法林期间,不要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或药物,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得包括韭菜、胡萝卜、菠菜、西红柿、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K得药物包括复合维生素、部分补血药物(应用需向医生咨询)。
5、生活中避免磕碰等损伤,如发现鼻出血、刷牙出血、磕碰后皮肤大面积青紫,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及时复查凝血功能,以免药物过量。
并告知医生自己因瓣膜置换服用华法林钠,以免耽误病情。
如需要进行其她手术,也要告知医生自己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服用华法林钠。
6、若您需要服用其它药物,请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对华法林有无影响
第六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均应接受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
机械瓣膜需终身抗凝,生
物瓣膜需抗凝3~6个月.通常在术后36~48h拔除纵隔引流管后开始口服抗凝剂,同时每日测定病人得凝血酶原时间,调节药量,使凝血酶原时间达正常对照值得2~2、5倍(即延长1~1.5倍).一般应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令(苄丙酮香豆素)、新抗凝以及新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方2461~3).抗凝期间注意不要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得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潘生丁及消炎痛等)合用,否则会使抗血凝作用增强而造成出血得危险.若发生少量出血,应减量或减药;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方2464).
[2461] 华法令片5mg×40
用法: 首次服10~15mg,以后5~10mg/d。
[2462] 新抗凝片1mg×40
用法:首次服4~5片,以后每日1~2片.
[2463] 新双香豆素片5mg×40
用法:首次服600~900mg,以后100~200mg,每日2~3次。
[2464] 维生素K1注射液1ml:10mg×4
用法: 50mg,静脉注射,立即。
换瓣得育龄妇女,其妊娠期得抗凝治疗较为复杂。
香豆素类药物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早产与死产等,而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无此作用,故有人主张在妊娠头3个月与后3个月改用肝素,或在妊娠第36周改用肝素(方2465).
[2465] 肝素注射液1ml: 12500U
用法: 6250U,皮下注射,每日2~3次:或2.5
万U加糖水或生理盐水lOOml静脉缓滴,
20~30滴/min,每日1次
由于人工瓣膜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严重者可能发生血栓脱落,造成各脏器血管栓塞,导致偏瘫、失语、下肢动脉栓塞等,甚至会卡住人工瓣叶,使瓣膜不能开启,导致心衰或猝死。
故换瓣术后非常重要得环节就就是恰当得抗凝。
抗凝不足易引起血栓栓塞等恶果,抗凝过量,则导致出血,主要有鼻出血、牙银出血、胃出血、血尿、月经不止等。
所以抗凝就是关系生命得大事,一定要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处理好。
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得知识
1、抗凝药及其使用:
(1) 目前抗凝药主要有华法林。
华法林口服抗凝,60kg体重患者,一般需要每日1次3mg 左右得华法林(国产每片为2、5mg,进口每片为3mg)。
但不同得患者对抗凝药得灵敏度不一样,故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2) 华法林经胃肠道吸收,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经肝脏代谢,服药后12小时开始发挥作用,48小时达到高峰作用,血浆半衰期为44小时。
每天服用1次抗凝药经57天方可达到稳态,所以应每隔57天再改变维持剂量。
停药后56天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
严重出血时,可使用维生素K对抗华法林作用。
口服维生素K后经1224小时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静脉注射维生素K后只需35小时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
(3) 华法林首次使用应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后,一般首次剂量为2片(5mg),以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得动态变化调整剂量。
(4)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活动度在80%以上。
瓣膜置换术后,应维持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得1、52、0倍(一般在1824秒)或活动度为35%45%。
现在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口服抗凝剂检测得国际化标准,即国际标准比值比(INR)。
瓣膜置换术后应控制INR在22、5之间。
(5) 如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得2倍或活动度低于30%,可减少用量得1/4或1/8;如活动度低于25%或凝血酶原时间高于30秒,可停用1次,第二天化验后再调整。
每次调整剂量后45天要测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动度。
(6) 如服药剂量过大,要注意密切观察。
如出现鼻阻、牙眼出血、血尿、黑便、腹内出血表现(腹痛)、颅内出血表现(昏迷)等出血征象,要立即到医院化验,减量或停服华法林,必要时可注射维生素K对抗,或输血、血浆、血小板等。
(7) 如出现瓣膜音质变钝,出现心功能衰竭、偏瘫、失语、肢体动脉栓塞疼痛等症,要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如确诊有血栓形成,要增加抗凝药剂量。
(8) 一般华法林维持剂量在3mg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如使用6mg华法林后还不能达到满意得抗凝效果,表明患者对华法林不敏感,应加用其她抗凝剂, 如使用阿司匹林等,每天
加用12片,同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9) 心脏瓣膜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可根据需要由医生决定测定凝血酶原得时间或活动度,经一段时间摸索找到适宜得维持量,可改为35日测1次;如再经34次测定仍稳定,可改为每周1次;如34次测定很稳定,可延长为半月1次。
依次类推改为1月、3月或半年。
即使条件差,也应每半年测1次,防止出现血栓栓塞或出血现象。
如调整剂量后,应在45天内再测1次,至稳定后,再适当延长测定得间隔时间。
2、食物、药物及其她疾病对抗凝效果得影响:
(1)食物得影响: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能降低抗凝药得效果。
以下为富含维生素k得食物,每100g干燥食物中维生素k得含量为,菠菜4、4mg、白菜3、2mg、菜花3、0mg、豌豆2、8mg、胡萝卜0、8mg、番茄0、6mg、马铃薯0、16mg、猪肝0、8mg、蛋0、8mg。
虽
然以上食物富含维生素K,只要平衡饮食,定期有规律地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就是可
以调整好抗凝药剂量得,不必特意地偏食或禁食某种食物。
(2)药物得影响: 增强抗凝药物作用得药物有:①广谱抗生素,可减少肠道产生得维生素K,②阿司匹林、安妥明、磺胶药、丙磺舒等可以与华法林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使后者得游离血药浓度增加;③液体石蜡可以减少维生素K得吸收;④氯霉素、甲硝唑、甲氢米呱、乙醇等可抑制降解华法林得酶类,使华法林浓度相对增加;⑤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具有相同得代谢途径;⑥阿司匹林与醋氨酚具有抗凝协同作用;⑦水杨酸类、保泰松、氯丙嗪、苯海拉明等具有干扰血小板功能作用;③奎尼丁、甲状腺素、苯乙双胍、安妥明具有加强抗凝药作用。
降低抗凝作用得药物:①消胆胺在肠道可与抗凝药结合;②催眠药、利福平、灰黄素具有提高肝内酶类活性,加快华法林代谢得作用;③雌激素与口服避孕药可使血中凝血因子含量
增加。
(3)其她疾病得影响: 腹泻、呕吐可影响药物吸收,心功能衰竭或原发性肝脏疾病均可减少维生素K合成,同时降低华法林得代谢率,华法林得用量应减少。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提示,对于心脏瓣膜病得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以免由于治
疗不规范以及服务不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得损害。
若有更多关于心脏瓣膜病得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