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全国校际联考解析版】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7级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高2017级期末联考语文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已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全国校级联考word版】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中联考语文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香草美人----中国文人的妾妇心理张秀敏①虽说王逸在其《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对“香草美人”进行了解析,但是对于“香草美人”的理解是众说纷纭。
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虽然这种说法不十分精确贴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特点。
令人疑惑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并不只是个人行为,却是极为常见的,“香草美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
许多文人都进入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②先秦文学中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便以盛装的女性盼望男性的欢爱来隐喻对君王恩遇的期待,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
在《离骚》中“借男女以喻君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众女嫉余以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这里屈原自比为女子,因为佩戴香草而加罪,众多女流嫉妒自己美丽的双眉,而对自己造谣中伤。
这些诗句,都是以女性口吻所作,即“男人说女人话”,从女子心理角度出发,自喻为女子,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③周乐诗曾列举屈原、宋玉、曹植、辛弃疾诗词中男人说女人话的许多例子,关于辛弃疾,他说:“即以豪放风格见长的辛弃疾也有如许忸怩的词章:‘长门事,准拟佳期误,娥眉曾有人妒’(《摸鱼儿》)”。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中2017级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依据第2段“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依据第8段;D.“主要是针对”曲解文意,文章第8、9段列举“经济”和“人权”两方面,没有划分主次。
)解析: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2.C(C.“并因此”。
强加因果,据对原文的理解没有因果关系。
)3.A(A“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不是很强”错,于文无据。
第4段“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已经暗含“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强”之意。
)4.C“(由此)可见宝玉心中仕途的重要”错误,“宝玉”改为“宝钗”。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内容(如人物情感、人物性格)的把握、艺术特色的鉴赏(如烘托)。
题干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D项),有的涉及文本内容(比如A项)。
易错点: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判断该选项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然后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判断选项分析是否正确。
是“艺术特色”的选项,要关注其中艺术特色的表述,如“烘云托月”。
钗黛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其他女子,如迎春、探春、惜春等,构成了钗黛的人际环境,把他们和钗黛的关系比作“云与月”是恰当的。
另外,选项的研读还要注意其间的逻辑表述,比如,B项的“因此”,C项的“可见”,5.①元妃首先感叹自家富贵有余而天伦之乐不足,不及农家物质之享不足而天伦之乐有余;此实为女儿向父亲诉苦。
(2分)②贾政话语,先表感恩,再表忠诚,再颂祝君王,终劝勿念父母,恭侍君王不负君恩;大多属于大臣对皇妃所言的感恩表忠。
(4分)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对话)的鉴赏能力,领悟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蓉城名校联盟高2015级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
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
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然时间节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时令体系。
它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
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四个节气点,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
战国时期,“二十回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罢了。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安排,因此形成了针对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等。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的内容令人注目,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
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中联考语文答案
【解析】判断过于绝对,原文为“可能会成为知识传播的新途径”;并且“该到了耳朵唱 主角的时代了”只是毕飞宇的一家之言。 8.【答案】AD
【解析】B 材料一不只关注了毕飞宇这一个体事件,同时第二段也从面上谈到了音频知识 付费领域的争论,所以与材料二的角度并不是完全不同。C“阅读比听书更好”的分析有误, 原文中“这两种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更好”;E“找到了用武之地”的分析有误,原文为“更有 用武之地”。 9.【答案示例】
蓉城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精品
四川省蓉城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媒体技术推动阅读模式变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它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分享、互动和可移动性的全新阅读模式。
首先,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区隔的空间、整合了碎片化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推动了信息的跨域传播,孵化出一个个集合的阅读社群;其次,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的亚文化传播,让网络社群升级到文化层面的情感共振及价值认同,促使阅读从传统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活场景不断转移到线上,线上的社群文化也开始嵌入现实生活,这使碎片化的信息互动升级为更具系统性的知识交流,让阅读的社会化作用更加凸显,这就是社会化阅读。
社会化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适应移动状态下的阅读需要,社会化间读的内容大都以浓缩的形式出现,可谓短平快;微信朋友圈或群推荐的阅读材料,基于熟人、朋友关系,容易引起重视并被优先阅读,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
一般来说,群主或群里比较活跃的人的推荐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引导性甚至经过了“再创造”。
群友在分享阅读材料时,会有即时的评论发表,这就形成社会化阅读的一个突出特点:阅读分享与舆论的酝酿、形成几乎同时出现,没有给理性思维留下足够的时间。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国其转发分享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让“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信息知识过剩、信息污染、信息干扰等问题,容易造成阅读浪费。
社会化阅读潜藏着一些危机,如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促使“浅阅读”大行其道、过多地沉迷虛拟空间会使得现实社会的文化互动变得稀缺等。
社会化阅读方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在传统社会中,出版物是经过审查、去杂质化的,社会化阅读则很难实现对内容的把关。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6月,一位老人在高铁二等座上改稿的照片刷爆朋友圈!这位老人是我国知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他身穿一件浅白色短袖村衫,脚上穿着一双旧的鞋子,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聚精会神地查看打印出来的演讲稿课件,右手还拿着纸笔随时记录。
微博还配文称: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创造的践行者,帮国家节约上千万外汇,为了做好一场报告,七十八岁高龄在二等座椅上仍然笔耕不辍。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干一行,爱一行七十八岁高龄的刘先林院士不经意间的举动,成了人人称赞的“网红”。
网友赞扬的不仅仅是刘院士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更是耄耋老人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国家需要这样的学术钻研精神、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
刘先林一身素衣、一双旧鞋,如果不是因为在高铁上改稿被网友点赞,这样的老人与平凡人并无不同。
但这个平凡朴素的老人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至今仍工作在一线岗位上。
刘先林院士本可以乘坐高铁一等座,但他选择跟普通科研人员一起乘坐二等座。
乘车时间原本可以成为大家的休息时间,但刘先林院士选择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工作。
面对多家媒体的求稿曝光,刘先林院士选择婉拒、他只想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
刘先林院士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种淡泊名利的豁达。
他最看重的是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是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他在耄耋之年仍在发光发热。
反观当下社会,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评职称、科研基金不惜学术造假,甚至是剽窃!这样的新闻让人寒心,如果连学术科研人员都开始弄虚作假,自上而下形成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必然将成为一颗毒瘤,毒害整个国家。
社会需要正能量,国家需要这种匠人精神,社会应该广泛弘扬刘先林院士这样的工作、生活品质。
感染更多年轻人,也激励更多人向他学习,将这样的精神品质发扬光大。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三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B.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第一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C.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D.中部地区面积最大,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2.关于东部与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西部地区应全面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②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③东部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④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
建国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到处是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
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B.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C.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甲图民居的主要分布区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东西地域差异明显B.所在高原地形崎岖破碎,水土流失严重C.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气降水较少D.该省份煤炭、稀土、铁矿石等资源丰富5.关于乙图傣族民居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A.竹楼悬空主要是为了防虫蛇侵袭B.这种竹楼透气通风,是对湿热环境的适应C.所在省份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寒缺氧D.傣族聚居区是我国重要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重点健身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淮东——四川三天特高压支流配送云河,到200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
【全国校级联考word版】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6级期中联考语文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
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
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蓉城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蓉城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
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学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 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含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四川省蓉城2018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 办卡和借阅, 其实也都比较方便了。 但相对来说,
共享书店,因为其属于商业性质,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优势,
相信能给人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抛开共享概念不谈, 三孝口书店的最大特点, 其实体现在书店服务人员从过去的
销售身份变身为用户的专属阅读顾问, 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 专业化、 精准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质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 烟雨迷离, 还有阵阵凉意。 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 走进小巷深处, 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 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 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 几乎读完了手 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 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 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 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 上莫干山读书、 画画去了。 他不要常人安逸、 温暖、舒适的生活, 青春年少的他, 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 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 文化是有脉络的, 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 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 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 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 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 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 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 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 棱角分明, 宛如一幅版画。 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 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 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 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 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 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 “文革”期间, 他数次被捕入狱, 三根手指惨 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 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 每一张都密密麻麻, 字如小米粒大小, 写在 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 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 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 忍不住泪水盈眶。 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 带给一位艺术 家多少精�
2017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2014级高三三诊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4月18日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目前,“中国哲学”与国学好像一张纸的两面,似乎有关国学的研究都可以“中国哲学”的名义问世。
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哲学”一方面想借助国学竭力摆脱西方哲学的影响而谋取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却又对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因此在现实中无法明确自身与国学的本质性差异。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多数用以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难以成立。
有人认为,“哲学”是个共名,因此“中国哲学”必定是一种独特的哲学。
这虽然看到了中国“哲学”与西方Philosophy之间的共通之处,但却似乎忽略了类似的共通之处也可以存在于“哲学”与文学、艺术或宗教之间。
还有人认为,哲学是某种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未断,因此必有“哲学”这门学问。
这类说法,大约还是以西方文化为样板而得出的一个非普遍的结论。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有Philosophy这门学问,是西方人自己最先承认,且至今还有认可中国的Philosophy并以之作为终生研究事业的人。
的确,从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西方耶稣会士所作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1687年)似乎是最早用“Philosopher”(哲学家)一词来称呼孔子的文献,但耶稣会士对中国思想充满主观性的、非专业性的传播,使当时欧洲著名的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都先后一度对中国思想产生兴趣。
但他们对中国思想的了解都很有限,不能用来证明中国自古就存在与西方Philosophy一样的学问。
虽然现当代西方有一些学者终生钻研所谓中国Philosophy,但他们的研究多不为西方Philosophy界的同行所看重。
更重要的是,归根结底,这种判断中国哲学之成立的方式,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的。
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语文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高2016级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混淆概念,观点误判。
原文说的是“社会化阅读内容”“短平快”,且放在“问题”后来说,说明其并非“优势”。
)2.B(3分)(社会问题中包括可能会产生和已经产生的)3.D(3分)(文章中找不到依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4分)A、E(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错。
小说中的“我”一般是线索人物,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故事情节,同时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一般不是作者。
E项,“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有误。
本文应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并非是“表现民众的必胜信念”,有拔高之嫌。
)5.(4分)①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②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使情节更具有戏剧性。
(每点2分)6.(6分)观点一:合适。
①战争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②战争是悲剧的根源,战争让他们受伤,失去亲人、爱情乃至生命;③战争突显了小说的主题,小说虽写爱情,实则在表达反战的主题;④小故事冠以大题目,以小见大,对比鲜明,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说主要是写爱情故事而不是写战争本身;②小说赞美的是残酷战争背景中人性的美好;③以“战争”为题,空洞冰冷,缺乏吸引力。
(一点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3分)D(A项,材料并没有相关的暗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说法更没有相应的依据。
B项,“都认为……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理解不准。
材料三没有提到关于经济的问题,主要针对民众对乐天集团的反对态度。
C项,“最主要的原因……从而”理解有误。
文章中“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等表述说明韩国媒体关注中国的反映不是忽视本国民意的主要原因。
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2018级4月阶段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精校Word直接打印版
2. C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 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 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 顺藤摸瓜, 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 辨明正误。 C 项模据原文可知, “神”“气 韵”“笔迹”“骨法”等词属于面论中的风骨论。而非人物品评的。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 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 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 B 项强加因果。对韩、陈二人外 貌的评论在原文中国于人物品评范畴。与画论中的“骨”没有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远 山
-1-
(节选自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风”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是作品内在思想感情的外在呈现。 B. 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骨”是指作品端直劲健的语言,内容贫乏,辞句堆砌的作品都无“骨”。 C. 文学批评风骨论虽然源于人物品评,但它与画论中的风骨论的关系更为接近。 D. 文学批评中风骨论的产生晚于画论中的风骨论,它主要是从画论中移植过来的。 2. 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魏晋南朝人赞誉人物的风神姿貌“爽朗清举”“俊爽”。其实就是肯定他在思想、感情、性格方面超 脱尘俗。 B. 六朝人物通论中的“风骨”概念直接源于人物品评的言论。谢赫认为,“风”指气韵生动,“骨”指 骨法用笔。 C. 在六朝人物品评和画论中,“风”与“神”“气韵”等词,“骨”与“笔迹”“骨法”等词的含义是 完全一致的。 D. 无论是魏晋南朝的画论还是文论,都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刘勰《风》中所说的“诗总六义,风冠其 首”便是明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玄学盛行致使魏晋南朝上流社会看重超脱尘俗、神游物外的雅人雅事,这影响到当时人物品评的取向, 也对后世的画论、文论产生了影响。 B. 画论中的“骨”即骨法用笔,是指面中人物轮廓分明、遒劲有力,所以,韩康伯肥胖臃肿,不符合审 美标准,陈玄伯因骨骼挺拔而受到赞誉。 C. 从人物品评到画论再到文论,均有“风”“骨”概念,其基本特征前后一致; 又因为二者的关系颇为 密切,地位重要,常常风骨连称。 D. “风骨”这个概念本为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的用语,“风”指清俊爽朗的神情风度,“骨”指挺拔端 直的骨骼,后来被借用到文学批评中。 【答案】1. D 【解析】 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 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 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 辨明正误。D 项,“它主要是”的说法错误。原文表述的是“文论中的风骨论,或许主要是从画论移植而
四川省蓉城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蓉城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媒体技术推动阅读模式变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它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分享、互动和可移动性的全新阅读模式。
首先,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区隔的空间、整合了碎片化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推动了信息的跨域传播,孵化出一个个集合的阅读社群;其次,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的亚文化传播,让网络社群升级到文化层面的情感共振及价值认同,促使阅读从传统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活场景不断转移到线上,线上的社群文化也开始嵌入现实生活,这使碎片化的信息互动升级为更具系统性的知识交流,让阅读的社会化作用更加凸显,这就是社会化阅读。
社会化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适应移动状态下的阅读需要,社会化间读的内容大都以浓缩的形式出现,可谓短平快;微信朋友圈或群推荐的阅读材料,基于熟人、朋友关系,容易引起重视并被优先阅读,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
一般来说,群主或群里比较活跃的人的推荐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引导性甚至经过了“再创造”。
群友在分享阅读材料时,会有即时的评论发表,这就形成社会化阅读的一个突出特点:阅读分享与舆论的酝酿、形成几乎同时出现,没有给理性思维留下足够的时间。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国其转发分享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让“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信息知识过剩、信息污染、信息干扰等问题,容易造成阅读浪费。
社会化阅读潜藏着一些危机,如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促使“浅阅读”大行其道、过多地沉迷虛拟空间会使得现实社会的文化互动变得稀缺等。
社会化阅读方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在传统社会中,出版物是经过审查、去杂质化的,社会化阅读则很难实现对内容的把关。
四川省2017-2018年度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四川省2017-2018年度高三第二次“联测促改”活动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家和儒家对待神灵以及敬拜神灵的态度似乎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墨家既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祭祀祖先时要献大量祭牲的繁文缛节;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有鬼神。
墨家对儒家在这方面的自相矛盾,毫不客气地予以指出。
《墨子·公孟》篇里所记的公孟子是个儒家人士。
他说:“无鬼神。
”又曰:“君子必学祭礼。
”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其实,儒家和墨家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是表面上的不一致。
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对鬼神的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
可以说,儒家重视仪礼,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自宗教。
儒家的这个理论后来经荀子而进一步发展。
(摘者注:荀子《礼论》中说,“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又说,“祭者,志意哀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
在这样的解释中,葬礼和祭仪已不再有宗教的意味。
)因此,对儒家来说,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存在。
墨子的观点其实也没有自相矛盾。
他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在《明鬼》下篇里,墨子认为,世上之所以混乱,源于“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
接下去,他问道:“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善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所以,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如不实行兼爱,则将受上天惩罚。
大众持这样的信仰,将有利于在人间建立理想世界,因此墨子采取这样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
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
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诗是一座巨大的山峰,宋诗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
B.宋诗的创新,表现在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这种特点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苏轼和黄庭坚是宋诗风格的典型代表,其畅达和瘦硬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一种突破。
D.宋诗所追求的平淡,是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较之唐诗的丰神情韵更胜一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宋诗能与唐诗双峰并峙是宋人努力创新的结果。
B.文章主体部分从内容的开掘和风格追求两方面来论述宋词是如何创新的,思路清晰。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人有唐诗这个学习宝藏和典范。
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而末代诗人也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这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诗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是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平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张尚洁“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床上没有一丝温度,被夜晚的风吹得冰凉。
她看看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
借着手机屏上微弱的光,环视房间一周,精致的装饰品褪去了白天的招摇,隐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
妈妈又走了,还是没有回来?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妈妈已经很少回家,剩下她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
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从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堿姑娘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了只剩两人的家庭,让房子越变越大,却让温暖越来越少。
她想起了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晚上三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块软软的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
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信用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她望向门口,是妈妈进了家门。
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
“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
“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新款三星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
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
“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
”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又剩了她一个人。
凌晨两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机场的落地钟,时针与分针在下午一点的空气中分离,依依不舍。
一排排金属座椅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让人无法直视。
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
她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上面毋庸置疑地印着“墨尔本,下午两点”。
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她想起了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孤独地在校门口等着妈妈的到来,却只看见一双双高跟鞋从看起来很高档的车上下来,从两边走过。
她始终寻不到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
正当她灰心想回教室,身后却响起了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
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鳴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
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
“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少年时的场景又一次袭来,冰冷的门撞上门框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尽管是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
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狠狠地扔进垃圾桶。
“两点飞往墨尔本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登机……”大厅中传来航班信息,却被她抛在脑后。
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
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
又剩了她一个人。
下午三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拔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家门口超市的表,时针与分针在傍晚四点的空气中告别,清晰可见。
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
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
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
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门“咔嗒”一声,开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
她靠近妈妈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一丝声音。
走进去,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
远处,是被摔碎的手机。
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妈,我不走了。
”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
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
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的人。
她们两个人相拥在一起。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一句,“模糊不清”的原因是黑夜光线很暗,还有因为妈妈不在,“她”伤心难过。
B.小说通过现在和过去小房子里的温馨故事、只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等情节的对比,表明“她”对过去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的怀念。
C.小说写妈妈由穿的布鞋换成了高跟鞋,既代表了妈妈身份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又表达了“她”内心失落的感觉。
D.小说用机场午后温暖的阳光来反衬“她”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同时表达了“她”想远离那个没有温暖的、一点也不值得留恋的家。
5.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小说结尾说“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你认为“另一条路”指怎样的路?结合你的人生经历或见闻,谈谈对“这条路”的看法。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
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事出有因。
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
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
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
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
(摘编自《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三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