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3原子的构成(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件(32张PPT)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件(32张PPT)

Na+ Cl-
Cl-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认识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阳离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如:Na+)
(2)阴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如: Cl-)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图是原子,还是离子?
+16 2 8 8 +19 2 8 8 +18 2 8 8
(注: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氯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氩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
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1.稀有气体的原子
+2
2
+10
28
+18 2 8 8
He
Ne
Ar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氦有 2 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小提示】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相互 关系
得失电子
分成
离子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分子
【分享收获】
原子中的电子
通过学习,你对原子中的 电子有了哪些了解……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核外电子对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认识离子
学以致用
1、指出镁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组成的意义。
+12 2 8 2
2、下列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B___,易得电子 的是__A__,失电子的是___C__。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原子结构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原子结构  课件
7. 你说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千万别告诉别人,告诉别人别人就会不断考你。 5.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许当你在身边的时候,能感觉到的也只是淡淡的温暖而已,并不比一杯热茶更显着。但当你失去的时候,整个世界 瞬间荒芜。只知道我们总是在战胜空间,却对时间无能为力。
12.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主动迎接磨
带正电荷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金箔
3.实验现象分析


电 的
+





α
大多数能够直线前进,因为α粒子经过了原子间的空隙 少数发生偏转, 因为α粒子接近原子核受斥力作用 极少数被反弹, 因为α粒子碰到了原子核
4.卢瑟福实验结论
(三)表格分析,阶段小结 找 规 律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氢原子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 例:氢原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
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象刀剑愈见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 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
6. 成功等于目标,等于每天进步1%,等于全方位。 1. 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是决不可缺的,因为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是一种广度。 8.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14.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3. 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 6. 只要再坚持一下下,我们就能到幸福的彼岸。 5.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1. 只向最顶端的人学习,只和最棒的人交往,只做最棒的人做的事。 4.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12. 绝不能松紧!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 走向前去。

2.3原子的构成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课件

2.3原子的构成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课件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
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_相__等___,而
电性_相__反__,所以原子_不__显__电__性_。在 原子状态下有:核电荷数=__质__子__数_ = 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 = __原__子__序__数___。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D ) 5.D [解析] 风吹灭蜡烛是使蜡烛烛心的燃烧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6.(1)长颈漏斗 b→d→c→e→f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 2.A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溶液
具有稳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
英国物理学 家汤姆森
一、原子的结构
汤姆森提出新的原子模型:
原子呈圆球状,充斥着 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 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 镶嵌其中。
汤姆森原子模型 “葡萄干布丁”模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研 究团队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 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1871~1937)
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练习
1.以下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构成物质的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_____①__②________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__③__④___⑤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___①___②___④______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原子的构成 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原子的构成  课件
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它必不可少。
即是: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 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 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各种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
原子的性质: 1.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3.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1.我们学习了的微粒:
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 核外电子。
2. 你能角色互换吗?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一种带负 电、有一定质量 的微粒,普遍存 在于各种原子之 中。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带负电的电子 就像“葡萄干” 一样镶嵌在带 正电的“布丁” 中。
“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 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 验。根据实验,卢瑟 福在1911年提出了新 的原子结构模型。
1932年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硼原 子核,得到了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其 质量与质子相似,命名为中子。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一、原子 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
不显电性
带正电
中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负电 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分析表中信息,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英藉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α粒子:带正电,
质量比电子大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粒 子
多,高速轰击金箔。 束
α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页

18 6 7 8
17 6 6 6
①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③原子种类与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4.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同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
激流勇进
6、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 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风险提速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4
5
1. _______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 原子核 和 最小微粒,它是由________ 核外电子 构成的。 ___________
2.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 子是( B ) A 质子 B 质子 电子
这个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有多小?
原子
原子核的体积仅为原子体积的 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核
乘胜追击
1、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怎样? 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怎样? 3、什么是核电荷数?它与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粒子种类
质量(kg)
课堂点兵
1、分子的性质有哪些? 2、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 _______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去掉“化学变化”这一条件, 原子可不可再分?
原子可分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的构成,初步形成物质的微粒观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质子
中子 电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6页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任务三
探究资料: 电子排布规律:
2 ⑴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第一层最多容纳__个电子, 8 第二层最多容纳__个电子。
⑵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3)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探究问题:你能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画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吗?
NaCl
归纳总结
一、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为阳离子。
失去几个电子就带有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为阴离子。
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二、离子符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 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字 在 前,
正负号 在后, “1”省略不写。
三、离子符号及其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Mg2+: 表示镁离子 2Mg2+: 前“2”表示两个镁离 子 后“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 的正电荷
道尔顿 (1803年原子)
汤姆逊
卢瑟福 (1919年质子)
(1897年电子)
查 德 年威 中克 子( ) 1932
下 一 个 会 是 你 吗
盖 尔 夸曼 克( ) 1964 年
下一页
当堂检测
1、某粒子有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 该粒子是( ) D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授课人:张霞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会用原子结 构示意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3、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 4、了解离子的形成,能区分原子、离子 结构示意图,学会书写离子符号,并能 说出符号的意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原子的构成 课件 (共19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原子的构成 课件   (共19张PPT)

a粒子穿过金原子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实验结论
•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2、原子核带正电,且体积极小而质量相对
极大。 • 3、原子内原子核外有相对极大的空间,电
子在这个空间内绕核作高速运动。
原子的构成
•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核的构成
质子 (+)
• 原子核 • (+) 中子(不带电)
观察、分析、归纳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铁 氯
质子数 (+) 1 6 8 11 15 26
1
6
6
8
8
12
11
16
15
30
26
18
17
总结
• 1、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 是质子、中子、电子(氢原子例外)
•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三 百



总结、过渡
• 从假设原子的存在到人类真实地看到原子 经过了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那么原子也 能象分子那样可分吗?它的内部结构又是 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人类对原子 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一)
• 19世纪初,英 国科学家道尔 顿提出近代原 子学说,他认 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 实心球体。
• 3.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 4.原子的种类不同,其质子数也不相同,
即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小结 原子的结构
• 原子
原子核 (+)
质子 (+)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原子模型
分析 思考
•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中子不带电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1.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已知原子的质子数, 可以确定它的 ( D )
A.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B.原子的实际质量 D.电子数
三、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1、定义: 以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 其它原子
8
8
11
12
17
18
26
30
电子数
相对原子 质量
1
1
6
12
8
16
11
23
17
35.5
26
56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1、定义: 以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 其它原子
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2、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3、注意: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观察表格, 发现规律
原子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原子核
质子数
中子数
1
0
6
6
8
8
11
12
17
18
26
30
电子数
相对原子 质量
1
1
6
12
8
16
11
23
17
35.5
26
56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葡萄干布丁”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带正电比电子质量大得多的α粒子轰击金箔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α
粒 子
原子核

α粒子束未发

原子的构成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原子的构成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玻尔原子模型
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 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 上运动。
(1803年)
实心球模型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4年) (3)A中反应发生后,为保证硫酸亚铁进入B中和氢氧化钠混合,要借助氢气产生的压强,所以需要关闭活塞a,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
所以,该品牌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的量为(0"." 088" " g)/(0"." 05" " L)=1.76 g/L。
(47)盐酸和氢氧化铜:2HCl+Cu(OH)2 CuCl2+2H2O(蓝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80/160=(25" " g×16"%" )/x x=8 g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2.C
,A中含有硫酸亚铁的溶液被压入B中,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
A.Br-、Fe2+、I- B.I-、Fe2+、Br-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混)= = =34.9g/mol,
3.卢瑟福原子模型 行星模型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为防止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而爆炸,应在100mL冰水中吸收,则B符
类似反应,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
100 g×(1-5%)
x
(3)较多固体 (3)3∶5∶32 (4)CH4·8H2O+2O2 CO2+10H2O

【新教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节 原子 课件(共34张PPT)

【新教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节 原子 课件(共34张PPT)

虽然所有原子都非常微小,但是它们的质量仍存在 差异。例如,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这么小的数字,书写和运算都很不方便,为此国际 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量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 (约1.993×10-26kg)的1/12 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 跟它的比值, 就是这种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
多识一点
原子结构的表示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质子数 原 子 核
第一层
第二层 电子数
第二层 最外层
同一列 的原子 最外层 电子数 相同, 从上到 下电子 层数逐 渐增加
部分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一行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由1 逐渐递增到8
核外电子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电子不仅决定原子的体积,也 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制作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模型
汤姆孙模型
卢瑟福模型
1.观察上图,结合你的学习,分析科学家否定前者模型的理由是是什么,提出新模
型的证据又是什么?
2.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下列物品(也可以自己选择其他材料),小组
合作,设计并制作科学家们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实验物品:不同颜色的太空泥、细铁丝、细线、木牙签、硬纸板、剪刀、固体胶等。
绝大部分α粒子没有或遇到极小的 阻力,而少数α粒子遇到了较大的 阻力。这种阻力来自质量较大的 原子核。
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 原子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注:(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 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2)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34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34张PPT)

分 析
相对原子质量 =
某种原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一个钙原子的实际质量 =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一个钙原子的实际质量= 40× 1.993×10-26 Kg ≈ 6.64×10-26 Kg
原子构成
原子中的电子
温故而知新
原子核

质子

一、原子的构成:原子
最外层 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第二层(最多容 纳八个电子)
电子层
原子核
+12 2 8 2
层内电子数
第三层也是最外 层(最多可容纳8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个电子)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 子)
各层电子排布规律
1. 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
的电子层上,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 能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2. 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n电子层数) 3. 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 最外层电子部不超过8个(前18号元素)。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可
不同点 再分,变成新的分 再分,没有变成其他

原子。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 合形成分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 的真实 质量
原子质量 质 量(Kg)

1.67×10-27

2.657×10-26

9.288×10-26
原子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极不方便。 国际上采用相对质量
2.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当中,每个结构代表的是什么?
3. 离子有几类,它们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4. 根据P41“原子的稳定结构”,完成下列表格

2.3原子的构成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共24张ppt)

2.3原子的构成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共24张ppt)
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并能写出常见离子的符号。(重点)



点 4.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说出原子结构
示意图的含义,并掌握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知道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难点)
教学过程




答一答
1.水在通电的状态下分解成什么?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
金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
来的格径,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教学过程




看一看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可分的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演示图:
教学过程




记一记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逐渐认识到了原子的构成。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原子
一般小于 4
易失去电子
活泼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大于 4
原子的化学性质
与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有密切联

稀有气体原子
易得到电子 活泼
一般等于8 为稳定结构, 稳定
(氦为2) 很难得失电

教学过程
典例解析




【典例2】 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
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A )
教学过程




记一记
原子中的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 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方 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 发生了偏转
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 的空间
原子内部有一个带 正电荷的微粒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 回来
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小、 质量大带正电荷的微粒
原子结构动画模拟
1个质子带一 个 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 单位负电荷。
小试牛刀
2.(2016广州中考)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名称
氢 碳 氧 钠 氯 碳-12 碳-13 碳-14
符号
H C O Na Cl C-12 C-13 C-14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森
汤姆森原子模型
(4)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 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1871~1937)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 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 箔的试验。
原子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
如氢原子;
4.不同的原子其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_即__核__电__荷__数__)__不同;
5.不同的原子其核内所含的___质__子__数__和__中__子__数___不同;
6. ……
3.原子 (1)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有些物质例如: 金属(金、汞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等)、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一、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原 带正电荷
不 带
电子
质子(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
带负电荷
注: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
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因此,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我来描述
以碳原子为例 描述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或原子构成分子)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中,
找到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有 分子、原子。
(2)、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质子、原子。核
(3)、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电子 。
(4)、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分子、原子、。中子
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微观方面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观方面 (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3)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2)原子的性质
原子体积和质量很小;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原子间有间隔,有相互作用。
分子、原子比较:
相同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体积、质量都很小。 3、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都有间隔
和相互作用。 4、都在不断运动。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区别) 而原子不可分。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 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由原子构成的。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 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 他提 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 许多电子。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知道 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知道原 子的性质。
3、记住原子、分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 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发展史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一)
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
1、分子有什么特征? 2、写出水分解、合成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H
O
H
H
O
H
水分子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H
O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通电
H2O
H2
O2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有 质子、。电子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பைடு நூலகம்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4、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
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的实验现象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有 一小部分发生偏转,还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如果你当时在场,发现了这一出乎意料的现象后, 你会怎么想呢?
绝大部分α粒子没有或遇到极小的阻力,而少 数α粒子遇到了较大的阻力。这种阻力来自质量较 大的原子核。
原子核
带正 电荷
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的实验现象
原子核
质子数 中子数
1
0
6
6
8
8
11
12
18
17
6
6
6
7
6
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26 6 6 6
1.在原子里,核电荷数=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___
=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_。
2.质子数__不__一__定__等__于__中子数; 3.原子中___不__一__定___含有中子,

6
6
6
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构成了碳原子 其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一个带6个单位正 电荷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而6个带负电的
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小试牛刀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