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古诗首——江雪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古诗欣赏部分,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通过学习《江雪》,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味,理解诗意,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江雪》,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创设、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欣赏古诗,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江雪》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江雪》,学会欣赏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PPT、卡片、录音机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雪景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雪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江雪》。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江雪》,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结合PPT,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让幼儿理解诗意。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古诗中的典型意象,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创设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江雪》2. 诗人:柳宗元3. 古诗意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讲述《江雪》的故事,并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课后与家长共同欣赏其他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创作小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江雪中班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江雪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雪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播放器。
2. 课堂黑板。
3. 《江雪》的诗歌文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为了让学生进入课程的主题,《江雪》这首古诗可以通过播放器播放相关音乐来帮助学生进入冰天雪地的氛围。
同时,简单介绍一下江雪这首古诗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 学习(约15分钟)教师将诗歌《江雪》的文本在黑板上慢慢展示给学生,然后通过朗读的方式给学生呈现这首诗的美感。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整首诗,并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组朗读(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批诗句进行组内朗读,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微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抒发情感(约15分钟)在学生有一定理解和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江雪》这首诗的感受和情感,可以是文字表达,也可以是绘画、手工艺等形式的表达。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总结(约5分钟)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包括诗歌的主题、意境和学到的朗读技巧等。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以《江雪》这首诗为题目,写一篇关于诗歌的感受与理解的文章,字数不少于200字。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情感,从中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表达是否真实,对于表达不足的学生可以进行引导和提示。
《江雪》诗歌教案

《江雪》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雪》一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江雪》一诗,领悟诗歌的意境。
2.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际到户外欣赏雪景,引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2.请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学习(25分钟)1.教师朗读《江雪》一诗,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取诗歌的主题。
第三步: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江雪》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个人创作(2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理解,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鼓励学生用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各组选择一两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并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个人创作的诗歌,评价其表达能力和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延伸1.在学校或户外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才华。
2.组织学生参观诗词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备注: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江雪》教案15篇

《江雪》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出示图片,讲述冬天的山,雪花的形状。
3、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4、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江雪的图片)(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5、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我们听着音乐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星星。
2、总结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么?出示打印稿件: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教案2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古诗,知道是五言绝句。
2、通过解释故事的大意,理解故事中“绝”“万径”“踪灭”“簔笠”。
3、帮助幼儿感受古诗的,冰天雪地一片寂静的意境。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雪》教学设计(精选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雪》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江雪》出自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
此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上雪景。
它是通过雪景来赞美渔翁“独钓寒江”的精神;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老翁,正是诗人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
立足于此,我认为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诗境,感悟诗情是难点。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感悟诗情较难理解,我根据学习的情况及时出示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感悟诗人坚强不屈的精神,让课外的学习资料有机地和古诗融为一体,并为学生学习古诗服务。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想像诗中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学生需要课前搜集柳宗元的资料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本课的需要在多媒体教室和学生一起学习,主要运用演示文稿在学习的过程中补充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环境——寒冷凄凉(一)解题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
板书题目是“江雪”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这一首诗,是古诗中的精品!(二)简单了解诗人。
(三)利用“画面”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江雪》一等奖教案 3篇

《江雪》教案篇1【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背古诗入课题我们曾背诵过许多诗如描写春天《村居》,描写秋天《枫桥夜泊》,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诗,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读诗初步感悟诗意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教生字新词:在古诗中有几个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师读一读。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这就是蓑衣,读(蓑衣),因为蓑衣使用席草编成的,所以蓑是“草字头”。
这就是斗笠,读(斗笠),因为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所以是草字头。
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雨衣、雨帽。
再跟老师读一读。
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准读通。
4、指导朗读古诗:指名读。
教师提示:读古诗节奏也很重要。
教师再次范读,提示节奏。
指名读(3~4人),小组读,齐读。
三、说诗景,悟诗意,学诗句。
1.古人说过:诗中有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
请你细细地读读诗,再根据诗讨论讨论,如果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画上都有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解释,径是小路,绝:绝迹,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人踪:人的踪影)2.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引出绝和灭)。
3)如果没有这一绝一灭,会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读: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景象真是。
4)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一绝一灭就成了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读。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江雪》这首诗。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江雪》的背景及诗人柳宗元。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代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意境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表现的画面。
4.情感把握(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江雪》。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及读后感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江雪》的理解程度,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千山:形容山峦众多。
2.鸟飞绝:鸟儿都已飞走,形容寂静。
3.万径:形容道路众多。
4.人踪灭:人们的踪迹已消失,形容荒凉。
5.孤舟:一只小船。
6.蓑笠翁:穿着防雨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7.独钓:独自垂钓。
8.寒江:寒冷的江水。
9.雪:下雪的天气。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柳宗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许多唐代的诗歌,大家能回忆一下,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生1:我记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我还记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唐诗三百首》中的《江雪》。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学习吟诵诗歌,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江雪》诗句的基本含义,感受诗中的寂静、空灵之美。
2. 学会吟诵《江雪》,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文学之美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学会吟诵《江雪》,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诗朗诵录音带、钢琴。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描述图中的景色,引出《江雪》。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诗句,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3. 吟诵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吟诵《江雪》,并带领幼儿一起吟诵,指导发音和节奏。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吟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吟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江雪》2. 内容:诗句、重点词语、诗的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吟诵《江雪》,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古典诗歌,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诗歌学习,共同感受诗歌之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描述图中的景色。
2. 例题讲解中,如何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3. 吟诵学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幼儿发音和节奏。
4. 作业设计中,如何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江雪》主题相关的挂图,如雪景、孤舟等。
2.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如:“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雪是什么颜色的?江水呢?”3. 鼓励幼儿大胆描述图中的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江雪》的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
2. 讲解《江雪》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活动:1.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江雪》的作者柳宗元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听故事,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中的江雪景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景色描绘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诗句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江雪》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
3. 探讨《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诗句。
3. 教师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4. 学生分组讨论《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诗句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韵律和节奏的感受能力。
3. 学生对《江雪》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如描绘一场雪景。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如使用对仗和排比等手法。
4.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意象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柳宗元《江雪》教案(精选6篇)

柳宗元《江雪》教案柳宗元《江雪》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宗元《江雪》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宗元《江雪》教案篇1设计意图: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熟读成诵1、昨天,我们在深秋的枫林里一起目睹了红艳似火的霜叶,一同聆听了孤苏城外的夜半钟声。
今天,就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走进——江雪,去感受——江雪,去欣赏——江雪。
2、出示古诗,读准古诗(1)全诗只有寥寥20个字。
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
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指名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随机点评,特别是结尾处的节奏,要放慢。
(2)同学们,读古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江雪》这个题目,你看,怎么读,才读得有味道?雪的大小不同,读的感觉就不同。
如果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很轻柔的)。
如果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怎么读?倘若是一团一团的大雪团,你又该怎么读?读诗就要争取读出自己的感觉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江雪》,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
谁来读?读出你的感觉来。
同学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感觉?二、景之凄凉1、同学们,诗读到现在,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景物?(板书:景)①有“山”:师:这是怎样的山?a、引导山的多。
有一千座山吗?虚指,夸张的手法。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么多的山?b、引导山的寂静。
②有“径”师:径就是——小路。
说说你看到的小路。
a、引导小路的多,你能打个比方吗?b、引导小路的冷清。
大班江雪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班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诗。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朗读《江雪》诗。
3. 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1. 横幅:写有《江雪》的横幅,用于课堂环境装饰。
2. 诗歌:将《江雪》的诗歌内容制作成大字卡片,便于学生观看。
3. 录音:准备一段精选的优美读音录音,用于学生模仿朗读。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们介绍这是一首古代文学作品《江雪》的诗。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横幅或手持横幅,展现出冬天的雪景,让学生感受到寒冷的氛围。
随后,通过唱一小段冬天的歌曲,如《雪花飘飘》来进一步引起学生对雪的兴趣。
2. 教授诗歌内容教师出示《江雪》的大字卡片或投影幻灯片,并引导学生用手指或注视来阅读诗歌内容。
同时,教师逐句解释诗歌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感受。
3. 集体朗读教师先示范朗读全诗,然后根据所示范的语调和语气,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朗读。
可以通过分段进行,逐句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4. 理解诗歌意义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的意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感受,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5. 创作活动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创作一段关于冬天雪景的描述。
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在冷风中”,“纷纷扬扬的”,“光芒四溢”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
6. 展示与分享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提供展示的机会。
可以通过作品展示板或课堂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延伸:1. 阅读其他有关冬天或雪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与欣赏,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欣赏水平。
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冬季探索活动,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体验雪地活动,加深对冬天和雪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专注度进行评价。
小学《江雪》教案

小学《江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江雪》这首古诗。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技巧,如描绘诗中的景象、分析诗人的情感等。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江雪》,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柳宗元的生活背景,以及《江雪》创作的背景。
2.2 诗歌解析分析《江雪》的诗意、诗境,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
2.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音韵美、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歌解析,传授文学鉴赏技巧。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背诵、朗读,引导学生模仿。
3.3 互动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江雪》这首诗。
4.2 诗歌学习讲解诗歌背景,分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4.3 诗歌鉴赏讲解诗歌欣赏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4.4 背诵练习指导学生背诵,进行背诵练习。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背诵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江雪》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6.2 辅助材料《江雪》的相关背景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
6.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第七章:教学设计7.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江雪》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诗中的景象,激发学习兴趣。
7.2 诗歌讲解分步骤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7.3 诗歌欣赏播放《江雪》的朗读音频,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7.4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对诗的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7.5 背诵指导分句指导学生背诵,帮助学生记忆诗文。
7.6 课堂小结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古诗江雪大班教案

古诗江雪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古诗江雪》,该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赏析。
具体章节内容有:1. 朗读古诗,让学生熟悉诗的节奏和韵律。
2. 解读古诗,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
3. 分析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4.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中的情景。
5. 赏析古诗,理解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江雪》。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古诗意境的理解。
难点:生僻字词的解释,古诗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江雪》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朗读练习:让学生跟读,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 解释字词: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分析意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中的江雪景象。
5. 赏析诗句: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等。
6. 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江雪》,检查背诵效果。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江雪》,并完成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江雪》的内容和意境。
2. 完成练习题:(1)请解释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达了什么意境?(2)请分析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江雪》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了检查,大部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2. 在解释字词和分析意境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3. 在赏析诗句环节,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表达技巧,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江雪》教案19篇《江雪》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感悟诗人孤傲不屈和不愿同流合污的个性。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
3、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古诗的写法,理解江雪的意境。
课前交流:1、之前没见到老师前,有没有想过老师是什么样子?现在看到了,有什么印象?2、现在是什么季节?说到冬季哪些词语跳到你的面前?喜欢冬天吗?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课堂流程:一、激趣导入,初读诗句1、(课前聊“钓鱼”)刚才,我们聊到了钓鱼。
谈到钓鱼,我想起了一本书,想到了一个人,这本书就是——《封神演义》。
书中有一个特别聪明,特别令人敬重的人,他就是姜太公。
有这样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根据这个故事还创作了一首诗《渭上偶钓》: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2、简介《渭上偶钓》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中也有一个老渔翁,他又在钓什么呢?4、板书:江雪。
自读诗歌。
5、指名读诗,相机讲解“蓑、笠”。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7、学生齐读。
二、想象画面,解读诗意想象画面:1、板书: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精巧的画)2、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将诗读成一幅画!3、指明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齐读。
体会环境寒冷凄凉:1、说说看,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了什么感受?2、诗里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寒冷和凄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聚焦一、二两句。
3、引导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引导理解“绝”“灭”的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读读出理解。
三、知人论诗,体会情感1、诗读到现在,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孤独的老人吗?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联系生活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2、老师还有个问题,是真的有这样一个老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样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吗?如果有,他是谁?他又在钓什么?我们来看看柳宗元的生平,相信大家有新的见解。
《江雪》教案(精选14篇)

《江雪》教案(精选14篇)《江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生字(孤),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为学生补充诗人创作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4、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诗: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二、揭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幅图画,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雪》。
(生齐读题目—江雪)2、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读诗题。
你能从诗题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呢?(生闭眼读:江雪,江雪,感受画面)(生1:江面上雪花飞舞;生2:江面上大雪纷飞;生3:辽阔的江面上飘舞着鹅毛大雪……)3、师:雪是美的,是大的,是晶莹剔透的,令我们浮想联翩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题目。
(生齐读题目)三、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师:题目,我们可以读出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诗我们又可以读出一幅怎样的画来呢?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出示诗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指名读:生1读,生2读,全班齐读。
(评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理解有关带点字意思:“径、绝、踪、灭、孤、蓑、笠”。
1)“径”什么意思?(小路)“万径”什么意思?是一万条小路吗?(所有的小路,许许多多的小路。
这是虚指。
)跟“万径”相对应的一个词是——“千山”,什么意思?是一千座山吗?(是所有的山)这里的“千山”“万径”都是夸张的说法,是虚指。
2)“绝”什么意思?(绝迹,不存在。
)“灭”呢?(尽,灭绝,消失,不再存在。
)“踪”什么意思?(脚印,踪迹,踪影。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雪》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课《江雪》。
内容主要包括古诗《江雪》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古诗的意境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背诵古诗《江雪》,理解古诗的意境,掌握重点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运用重点词汇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雪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雪的兴趣。
2. 新课呈现:a. 挂图展示,引导幼儿观察雪景。
b. 朗读古诗《江雪》,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
c. 解析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实践活动:a.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雪景。
b. 举例讲解,引导幼儿运用重点词汇进行表达。
c.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描绘雪景。
a. 选取几幅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评价。
b. 邀请幼儿上台背诵古诗《江雪》。
c.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江雪》2. 板书内容:a. 古诗《江雪》全文。
b. 重点词汇及其解释。
c. 雪景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幅雪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雪的美,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雪。
b. 举办一场关于雪的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江雪教案(通用5篇)

江雪教案(通用5篇)江雪篇1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蓑衣。
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
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教学目标:1、理解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及春日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质。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古诗意境的体会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喜爱古诗,热爱中国文学。
设计特色:以情动人,以心会文,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营造氛围:感知词语的温度1、谈话:孩子们,今天冷吗?让我们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2、感受词语的“冷暖”:出示“雪”,让孩子们谈谈感觉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关于冬天的。
3、出示课题、引至古诗:出示“江”并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场雪景。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冬天”的成语,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了解学情,同时,对感知“词语冷暖”及后面的诗意都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整体感受,理解诗意: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1、轻读古诗:通过轻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示出来)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动手写一写。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
绝:尽。
径:小路。
踪:踪迹,足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
(1)结合图片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1 2 3 4 5
2 3 4 5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