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测度及其适度性评价
力作为支撑 。随着经济实力 的增长 , 我 国社会保 障 必将得 到进一步完善 ,保障水平也会得到较大 幅 度提高 。还需要指 出的是 , 即便是社会保障 国内生 产总值 比重系数在若 干年份发生下降 ,这也并不 意味着社会保障的绝对支 出水平下降 ,只是社会 保障水平 的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实 际 上, 在考察 的期 间内 , 我 国社会保 障支出一 直保持
( 一) 社 会保 障 财政 支 出水平
社会保 障支 出占财政支 出的比重 系数 是一种
测度和反映政府对社会保 障投入状况 的指标 , 也是 用于反 映社会保 障在政府公共支出中地位的指标 。
资金支 出水平并不能够充 分地衡 量社会 保 障水平 的高低 , 必 须建立更全面 的指标体 系 , 既要从绝对
着稳 定 增 长 状 态 _ 0
4 3
3
密相关 , 另一方面更是与我 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 完善相同步 。尤其是在城镇居 民养老保 险、 医疗保 险和农村居 民养 老保 险 、医疗保 险制度建立过程 中, 无论是 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在社会保 障领域 的财政支出力度大幅提高。例如 ,仅新农保一项 , 2 0 1 0 年, 中央财政补贴 资金就达到 4 8 4 . 9 5 亿元 , 地 方财政补贴也达到 2 6 6 . 3 7 亿元 。
第五章社会保障水平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制 约因素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 1、动态性 2、刚性 3、适度性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制 约因素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与社会结构 3、历史、人文因素
百度文库
三、社会保障水平确立的原则
(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起步低、稳步发展,重点突出 (三)保护和激励相统一的原则 (四)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确立要有 战略眼光
(一)社会保障水平横向比较指标 指标一: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 指标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增长率) 指标三: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财政支出 的百分比 指标四: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国民收入的 比重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一)社会保障水平纵向比较指标 指标一:人均社会保障水平 指标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总额的比重 指标三:最低工资标准 指标四: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标准
第五章 社会保障水平基本理论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指标 二、社会保障水平特点及制约因素 三、社会保障水平确立的原则 四、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 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计算公式:
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四、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
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分析
收 稿 日期 : 0 9— 3— 3 20 0 2
资料来源 : 相关年份 的中国统计 年鉴
作者简介 :陈晓庆(9 5一), , 18 女 山东青 岛人, 硕士研究生 。
沈 阳工程 学院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2 .辽 宁省社 会保 障支 出情 况及 增长情 况
表 3 辽 宁省 社 会 保 障 支 出及 增 长 情 况
第6 卷
会 保障 总体水 平保 持在 24 一 . %左 右 , 然 20 .% 4 2 虽 04 年 的社会 保 障水平 有小 幅度 的 下 降 , 总 起来 看 社 会 但 保 障水平 呈递增 趋 势 , 会 保 障水平 能 够 随 着 国 内生 社 产 总值 的增长 而增 长 , 会 财 富 用 于社 会 保 障方 面 的 社
第 6卷第 2期
2 0年 4月 01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n l fS e y n stt o n ier g S ca S ine ) o ra o h n agI tue f gn ei ( o i c cs ni E n l e
VO . 1 6 Nn 2 Ap . 2 1 r 0 0
区 间大致在 8 一1 % 左右 , % 1 而实 际 上 20 0 3~2 0 0 7年
的社 会保 障水 平均 落在 适 度 区间 之 外 , 且 呈 现 出 差 并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探讨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探讨
平江县城关镇社会保障和民政事务管理站 陈匡平
摘要:在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问题上,社会各界学者也都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并通过社会调查以及相关部门出具的资料和数据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影响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最根本因素就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平衡。这不仅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还包括同一地区中不同层次的群体现实的经济收入。经济条件越好、收入越高,适度性就越强,反之越弱。如何解决这些“不适度”呢?文章将对此重点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社会保障;适度性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和谐、保障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主要保险或保障机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并真实地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程度。虽然国家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但它是否真正地起到了作用,是否真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就需要分析它是否具有一定的适度性。而这种适度性很大程度反映在了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水平、速度之间的正比关系上。
二、适度性社会保障在我国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仅指的是保障范围、内容、力度有多大多丰富,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有效地缓解了社会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在GDP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它注重的是“量”与“质”的统一。从对社会保障机制的本质上分析,它又有着“适度”与“不适度”之分。民生问题被提上了十九大会议的重要议题之列,并在其中提出了构建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而这里的“保障适度”就是针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能得到有效地保障而提出的新论断。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一、适度保障水平测定模型和方法
依据人口结构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归纳出了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模型和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模型,进而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
H
Q G
W
W
s
a
∙=∙
=
S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W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 。Q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比例系数。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K L A Q βα=)原理和实际研究结果,把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重系数的“度”界定为0.75 。在此基础上,依据劳动分配理论和人口趋势理论及有关预测结果,把有关数据代入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 初步得出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即老年人口比重达到30% 左右时,适度保障水平的上限约为26% 。同时,依据不同国度和不同年代的数据,可以具体测定出适度保障水平的上限和下限即测定出特定时点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区域,也可以测定出特定时点社会保障水平的超度状况。
二、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比较
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状况的测定表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超出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上限,高福利国家瑞典等70 年代初就超过了适度上限,见表5-7。事实也表明,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初,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处于兴旺时期,70 年代中后期和80 年
代初愈来愈多地暴露出矛盾和问题,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制约,此时社会保障水平已不适度。依据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现实状况的吻合度很高,说明社会保障水平度的测定模型和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安徽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本养老保 险参保 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 7 . 8 %,医疗
保 险参 保 人 数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4 2 . 5 %,失业 、工 伤 、生 育年均增 长率达 到 了6 7 . 3 %,社 会保 障制 度 的快速进步和完善为安徽省经济社会 的稳定 和 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础 。随 着社会保 障水平 的不断 提高 ,财政支 出压力逐年增大 ,尤其是 人 口老龄 化加剧 ,其制度 的有效性 、稳定性 和持 久性 面临 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而 ,对安徽省现行 社会保障 进行适度性分析 ,并 以此正确看待 当前 安徽 社会 保障水平显得尤为必要 。 二 、 安徽 省 社 会 保 障水 平 现 状
S : 0 . 7 5( O + Z + J + M)
具体分项看 ,养老保 险支出总额最大 ,占整个社 会保 障支 出的 比例最高 ,2 0 0 0 年养老保险支 出占
( 无 职 业 ) 的 老 年 人 , 由 于 其 没 有 缴 纳 社 会 保
后 ,社会保障资金筹资要多元化 、多渠道 ,社保 基金管理要科学化 。要改变社会保 险基金统筹层 次较低 、地方统筹为主 以及县市地方政府是实 际 决策者和操作者 的现状 ,加速基金投资制度 的改 革 ,提高资金 的投资收益率 。
年安徽 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 ,但社 会保障增 速却 落后 于全 国,其与全国平均社会保 障水平相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分析
以广 东省 为 例
口 宋 戌 燕
一
、
研究 目的与研 究对象
行社会 保 障改革 ,且先 试点 后在 全
国范 围 内推广 ,所 以以社会 保 险为 主导 辅 以社会救 济 的混合 型社 会保
济要求 和社 会需求 ,使社 会保 持相
对稳定 ,为 国 民经 济发 展创 造 了有
出 、行 政 事业 单 位 离 退 休 经 费 类 支 出 、 会 保 障 补 助 类 支 出 、 生 社 卫
经 费 支 出 以及 从 2 o o 2年 开始 实 施 的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中 的 财 政 支 出 部分 。 由于 上世纪 9 0年代 初 , 国实 我
济 增 长 较 缓 慢 .9 5 2 0 19 ~ 0 5年 期 间
社 会保 障水平 是 否满 足当地 广 大居 民 的需 求 、实现应 保尽 保主要 看其 是否在 社会 保 障适度水 平 上下 限 内运行 。社会保 障适 度水 平运行
的上 下 限依 据穆 怀 中教授 提 出的社 会 保 障水 平测 定 模 型 进行 测 定 , 该
障模式 的实 行有 一个 过程 ,同时 由 于有 些统计 数据 的不 明确 性 。故 本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不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介绍了目前我国
研究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指标,并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对政府财政、
就业、企业竞争力和劳动积极性的影响,提出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的健康
稳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衡量指标
1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衡量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常用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或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来反映。一般
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国内学者从不同的
角度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提出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其
2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水平高。1991~2001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的比重平均为15%, CSS平均为1.46,表明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相
比较,其整体增长过快。但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水平是在较高的水平上缓慢
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2.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但低而且波动性打。1991~2001年我国农村社
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0.18%,CSS值变化较大。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村
社会保障问题的严重性。
3 社会保障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对政府财政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支出的款项随着财政总收
入的增加逐年递增,而且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受益的人群也在
第七章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
第三节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功能分析
一、适度保障水平的功能
• ( 一)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保证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
要求,使社会保持稳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 境
• (二)有助于政府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
杠杆
• (三)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促进民众在确保基本生
活的基础上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素质,激励劳动 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进步
• (四)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 • (五)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水平不适度的分析 • (一)社会保障水平过低的消极作用 1.无法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发 挥“安全网”的作用 2.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无法激活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也无法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稳定持续 的发展 3.将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产生影响
二、社会保障水平供求平衡的理论分析 • (一)社会保障水平供求总平衡模型 • (二)社会保障的供求平衡系统
三、社会保障水平供求平衡的实现途径 • (一)需求因素的调节 1.在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增长速度下的适度调节 2.受保障人口数量的调节 3.保障项目N的调节 4.保障程度R的调节 • (二)供给因素的调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供求平衡 1.现收现付制度下的平衡 2.基金积累制度下的平衡
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水平一适度保障水平的功能一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保证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要求使社会保持稳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二有助于政府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杠杆三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促进民众在确保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素质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进步五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社会保障水平不适度的分析一社会保障水平过低的消极作用1
社会保障水平.
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理论界存在 着许多争论,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然而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水平来看,发展到目前这种水 平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从绝对水平来研究,考 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只占到全国人口 的25%左右,还有绝大多数劳动者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 未来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广大农村人口纳 入到社会保障范围之内,在扩大享受对象的同时,谨 慎的提高社会保障的程度和水平,这应该是明智之举。
水平和生活质量。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第2节 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选择
一、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 (一)社会保障的供给 • (二)社会保障需求 • (三)社会保障水平的供求平衡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二、社会保障水平确立的原则
• (一) 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二) 低起点,稳步发展,重点突出。 • (三) 保护和激励相统一的原则。 • (四)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确立要有战略眼
• (一) 动态性。 • (二) 刚性特征。 • (三) 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四、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
• (一) 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有直接 的关系。
• (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三)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
社会保障水平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制度年龄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度。一般而言,制度年龄的长 短与社会保障水平成正比关系,即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 反之,社会保障水平就越低。 另外,社会保障水平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不同。相对而言,老年人对社会保 障的需求相对较大,养老保障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大部分,所以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社会保障水平将不可避免地被抬升。 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还受到本国或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等因素的 影响。例如,因为瑞典长期选择一种独特的“混合主义”的经济政治 模式,宣扬政府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政府责任,并且由于两次世界 大战的创伤,导致人们普遍追求一种稳定安全的保障制度与心理环境, 以及小国富足的特殊国情,使得“福利橱窗”式的福利国家在瑞典成 为现实。而美国是一个充分宣扬个性自由的国家,国民普遍认为,国 家对于社会保障的过多介入,是对公民自由选择权利的侵犯,这是美 国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包罗万象的全国统一完整 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 源,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而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提供 的经济资源总量,由该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 会保障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经 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它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水平;反过来,社会 保障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会影响经济规模与经 济发展水平。 2.政治、社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本国或本地区社会保障制 度的发展及社会保障水平产生影响。例如,西方国家多党竞争的政治 制度,使各党派为了获得选民的支持而承诺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不 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 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障水平亦会产生影响。这可以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 度得到验证。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造成了我国社会保 障制度的分割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
甘肃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失 一 0
( 上海交通大 学 管理学院 , 上海 203) 0 0 0
0
保 划 l 9873 硷 出 一 一2 }州 L&色n
摘
要: 本文应用社会保障理论与适度水平测算模型, 对甘肃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适度性问题进行 了系统分析,
得 出基本结论 , 社会保 障水平偏低 但正在趋 于适度 , 并在 此基 础上 分析 了甘 肃省社 会保 障水平 正在逐 步趋 于适 度 的原 因并提 出相应政策 建议 。 关键词 : 社会保 障水平 ; 肃省 ; 甘 适度性
运用适度水平测算模型科学测量并界定其适度保障水平 。
一
4 ; 3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比 19 年的增长 1.8 , 95 79 倍 年均增
速 4 。两者增速相 近 , 明甘肃 省 人 口的增长 速 度与社 2 说
、
甘肃省社会保障水平现状
1 社会保障支 出状 况 .
会保障支出总额支出的增长速度是基本持平的。() 2从社会
2 .甘 肃省 社 会 保 障 水 平
补助支 出, 因此表 2中这 三 年 的社 会 保 障水平 应 低 于实 际 值。19-20 年间甘肃省社 会保 障水 平整体 上呈 上 升趋 95 03
势 ,9 5 1 9 年仅为 1 1 , 2 0 . 2 到 0 3年已达到 7 5 , . 2 这说 明甘 肃省社 会保障水平在过去几年 间有 了很 大提 高。从 分项 看 , 各分项支出水 平总 体上 基本 上呈 上 升趋 势 , 由于 20 — 但 02 20 0 4年间养老保险支 出的增长速 度低 于 同期的地 区生 产总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一、本文概述
社会保障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然而,社会保障的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即实现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本文旨在对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进行研究,探讨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内涵、影响因素、衡量标准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将明确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概念,即既能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水平。本文将分析影响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人口结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衡量标准,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覆盖率等。本文将提出实现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路径,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探讨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问题,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公平与公正,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建立的一系列公共措施和制度。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在面临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残疾、死亡等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保障,从而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多个方面,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定位,但共同构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总支出 GDP
论文摘要: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保持我国适度社会保障水平,要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有升、有降”的方针。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其中,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标准不是单一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社会保障学-第5章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二)
2、社会保障水平到U曲线假说
(1)社会保障水平曲线发展假说 假设1:社会保障水平有个“度”的界限; 假设2: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不是无限的直线上升,而是一个适度性发展 的倒U形曲线。 (2)假设的依据条件: 条件1: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发展呈现中产阶级逐渐扩大,贫富 阶级逐渐缩小的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 条件2:老年人口比重增长有一定限度,不超过总人口的1/3; 条件3:逐渐加大个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是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的总趋势; 条件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贫困阶层越来越少。 (3)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三阶段”论 人均GDP很低时,社会保障处于“前社会保障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低于适度 水平下限;随经济发展,人均GDP超过生存水平线并有相当程度发展时,社会保障进 入“社会保障水平上升时期”,并快速超过“适度水平”上线;当国民经济发展到 中产阶级占绝对多数时,社会保障水平开始下降,进入“社会保障水平回落时期”。
6
2、社会保障水平到U曲线的国际验证
表4
图2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增长速度图
实证分析表明:
1、人均GDP达到4000~10000美元时,社会保障水平快速上升; 2、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后,社会保障水平增长放慢速度; 3、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社会保障水平开始回落。 4、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增长呈现倒U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二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的前沿理论三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趋势的国际验证四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选择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1960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英国139144159195235245265298瑞典1281725211267355335346358德国2051925627230731532339法国134158153241239288265329美国103112147186262830332日本11141772325255258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趋势19601995年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趋势图10152025303540英国瑞典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二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的前沿理论1社会保障水平数理模型的假设条件
社会保障水平
体现事物质与量对立统一的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社会保障水平的“度” 是指保持社会保障水平质的量的限度与幅度,也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多大限度内即既能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又能激励公民积极劳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对公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社会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社会保障水平。
对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具体测定标准是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要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相适应。从质与量统一上看,社会保障水平并非越高越好,社会保障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国民经 济增长速度,超越于国民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水平,即便很高,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致力于研究和提倡的应该是 适度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缴费水平是指企业、职工所承担社会保险缴费的能力;社会保障给付水平是指国家给予社会成员提 供保障待遇的总体水平,通常用社会保障支付的资金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给付水平是指每一 社会保障项目平均给付每一被保障人口资金的多少,即社会保障平均给付水平或以每一社会保障项目支付的资金 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摘要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是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适度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本文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分析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探讨应注意的问题,指导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既保障公民基本经济生活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入凸显期,加强社会保
障事业建设,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社会保障水平含义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
社会保障水平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理论界,通常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主要指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社会保障支出/gdp×100%)。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
1.动态性特征:社会保障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动制度成熟而变动。
2.刚性特征:表现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保障项目只能上不能下,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3.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适度”是指要按照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相适应的保障水平,按照政府和单位能承受、个人能接受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费用在政府、单位和个人之间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适度水平的社会保障功能
1.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保证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要求,使社会保持稳定。
2.可以适度调节社会需求,推动或抑制消费,避免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并存,推动经济发展。
3.适度水平的社会保障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4.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超度水平的社会保障带来的后果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企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超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将提高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企业的再投资和竞争能力。
2.超度水平的社会保障将给劳动者带来依赖心理,影响其劳动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3.超度水平的社会保障给政府财政带来直接影响,加大财政负担,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出现。
二、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供给条件
1.经济发展水平
这是社会保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保障支出必须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一方面,就是保持社会保障的“需求”和“供给”在适度水平上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匹配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物质基础。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确立和研究,离不开现实的国情和条件。西方有些国家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导致了“福利危机”,就是其社会保障水平大大地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出现的结果。
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完整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低,则社会保障体系只能包括一些最基本的项目,此时社会保障供求平衡点的确立,主要目标选择在人的生存线上。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则社会保障项目就会较多、系统性较高。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金额就会低一些;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则社会保障各种项目给付的金额就会相对较高一些。第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范围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涵盖的范围就会小一些。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则社会保障涵盖的范围就会大一些。
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总结出与经济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轨迹: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下的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救助,主要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主要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需要;工业化之后的发达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福利,主要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2.财政支出状况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要依靠一国或地区的财力作保证,必须有现实的财政资金支持。目前,有些福利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其财政的支出40%~50%,美国财政亦将1/3用于社会保障。而我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明显偏低,2006年也只占中央财政支出的12%左右,而地方财政对其开支更少。出现此类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财力还不能支撑起强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种可能是我们财力足够保证,但由于我们在认识和政策支持方面出了偏差而引起投入不足。在财政支出方面没有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仍然受过去的条框思想束缚,观念不能及时改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尽快改变目前用于社会保障的份额偏低、地方财政投入不到位的状况,不断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政府执政方针和理念
政府能否顺应形势发展,从国民根本利益出发,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关乎社会保障水
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和代表的利益集团所决定的。
4.企业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社会保障核心中的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责任主体构成,而且保持一定比例,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形成经营成本,个人缴纳部分也会影响现实收入,只有三者协调配和才能形成合力,保证这一制度正常运转,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使目标落空。
5.经济发展和保障政策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并最终决定保障水平,政策一旦出台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是确定保障水平高低必须考虑的因素,否则就会发生较大波动,带来不良后果。(二)社会保障需求条件
1.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口数量
社会保障中的子项目,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是三大核心项目,因此,参加这三项保险的人数最多。有相关报道称,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709万人,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8242万人,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648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参保群体,制定合理适度水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2.社会保障项目的多少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等子项目。目前,全国各地在最低生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