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问题思考_以Z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为例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的思考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的思考摘要:自从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大多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救助范围不够广、解决问题不够彻底、救助信息来源较慢、救助人员较少、巡查时间不够长、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同时流浪乞讨人员出现多元化,人数剧增,严重影响城市的秩序和发展。
因此,要发挥政府、社会、集体、个人四位一体化的网络式救助。
政府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救助,社会、集体、个人要发挥社会责任感联手救助,重点在于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观念意识、技能、生活保障、存在困难问题的改变,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剧增,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量流浪乞讨人员涌进城市,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各城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3年,自“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颁发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与此同时旧的《收容遣送办法》废止,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展开了新的一面,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原则。
在各大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严重干扰着城市风貌和秩序,这已引起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新的救助和管理政策,都取得新的成就。
但由于人口众多,涉及范围广,救助资金缺乏,制度不够完善等,从而无法彻底的解决流浪乞讨问题。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剧增反映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经济、素质、技能、教育水平等差距较大,只有深入根源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否则,这不仅会影响到全民素质的提高,还会影响我国的人口质量和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力度,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新的救助和管理途径,出台新的解决方案,突破新的一面。
一、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与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了更好的分析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和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大学生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态度和看法”和对重庆市九大主城区的流浪乞讨人员相应的调查。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研究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研究【摘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生活困境和社会边缘化问题。
本文通过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介绍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政策和管理机制,分析了目前的帮扶措施和管理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改善其生活状况和促进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研究、现状、问题、政策、机制、帮扶措施、管理策略、建议、未来展望、总结成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通常由于缺乏生活来源、社会融入困难等原因而选择在城市中流浪乞讨。
这些人员面临着生活困境、身心健康问题、社会歧视等多重困扰,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庞大,其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使这部分人群得到适当的关爱和帮助,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为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
通过研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政策和管理机制,探讨当前帮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旨在提出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帮扶措施,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实现他们的自我改善和社会融合。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流浪乞讨人员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他们身穿破旧衣物,手捧碗筷或一纸空盒,行色匆匆地在街头巷尾寻找着什么。
对于这群人,我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有些人会心生同情,主动施舍;有些人则会视而不见,甚至心生厌恶。
不可否认的是,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并救助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呢?在探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问题之前,必须要明确一点:他们并非出于自愿选择乞讨的生活方式,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融入社会,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能是因为失业、缺乏生计来源、家庭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原因,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对于这群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感情上的慷慨或者鄙视,而应该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提供有效的救助措施。
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成因以及所需的帮助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家庭状况、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后续的救助方案。
这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知识,能够站在流浪乞讨人员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
针对不同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救助方案。
对于一些流浪乞讨人员来说,他们可能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比如提供就业机会、职业培训、临时救助等;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比如心理咨询、情感陪伴等。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量身定制救助方案,确保真正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也是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重要手段。
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涉及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多个层面的力量。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这些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可以与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可以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可以与慈善机构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等。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流浪乞讨人员现象日益加剧,对社会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但是救助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一、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既没固定的居所和工作,也缺乏社会安全保障和福利保障,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他们的生活状态十分困难,往往面临着饥饿、寒冷、疾病、安全等各种风险。
流浪乞讨人员具有以下特征:1. 缺少居所。
流浪乞讨人员缺乏稳定的住所,只能在街头巷尾或公共场所无处不在地流浪,是居无定所的人。
2. 生活贫困。
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维持生活极为困难,往往生活在最底层,饱受饥寒交迫之苦。
3. 缺乏社会保障。
他们不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没有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障,面临的风险更加巨大。
4. 社会排斥。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污名化”一直存在,往往被社会看成是渣滓,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
二、社会工作的角色和价值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边缘化群体的专业工作,其目标在于改善这些群体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自我解决能力和自我价值实现。
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中,社会工作的角色和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工作者作为流浪乞讨人员的代言人和守护者,使流浪乞讨人员的声音得以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
2. 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提供协助和支持的角色,通过协助他们找到资源和渠道,使他们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自立能力。
3. 社会工作者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心理健康、生活技能、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并通过社会工作干预促成自我认知、发展和成熟。
4. 社会工作者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社交支持和群体支持,建立个人和群体惯性监督和自我管理的环境和设施。
三、救助策略探讨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应注意以下策略:1. 综合性服务。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摘要】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
在背景介绍中,分析了流浪乞讨人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引出了研究的目的。
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问题,并提出了救助的实践探索。
论文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角色与责任以及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最后在结论中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和需求,同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相关的指导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救助工作。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工作、救助、视角、现状分析、问题、实践探索、角色、责任、方法、技巧、结论、挑战、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社会问题长期存在且日益严重的群体。
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无家可归、无固定收入来源,只能靠流浪和乞讨来维持生计。
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足。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多。
他们可能是因为失业、家庭破裂、精神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无家可归。
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往往处于社会边缘,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关爱,生存状况较为艰难。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救助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心理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重新融入社会,重建自信,改善生活状况。
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可以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自身的问题,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社会工作视角下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方式和策略,以提升对这一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从而为社会工作者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救助计划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解决流浪乞讨问题中的作用和责任,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对这一群体的救助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社会工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共同为改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而努力。
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探析
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探析【摘要】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探析是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入手,引出了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在正文部分依次分析了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并进行了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认为,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应对流浪乞讨人员问题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望未来,在加强制度建设的也需要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我们也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方向。
这篇文章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讨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思考。
【关键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分析,建立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实施效果评估,结论总结,未来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他们通常因为种种原因无家可归,无固定收入来源,生活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浪乞讨人员数量逐渐增加,成为城市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
流浪乞讨人员的增多不仅给城市社会治安带来隐患,也反映了当前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社会救助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导致这部分人群长期处于贫困和边缘化状态。
研究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当前制度的实施效果,可以为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实际困境,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的进步和完善。
1.2 研究意义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着生活困境、身心健康等诸多问题,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不仅能够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获得及时的援助和支持,也能够提高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流浪乞讨人员逐渐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通常是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失业、精神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无家可归、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人群。
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挑战,同时也凸显了社会福利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支持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工作视角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日益增多且救助难度加大的问题。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探讨其主要原因和特点,为制定有效救助措施提供依据;2.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挑战,分析现有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3. 提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救助策略,通过案例分析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4. 探讨社会工作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中的作用,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倡导。
2. 正文2.1 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在社会上无固定住所且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群,他们通常生活在贫困和边缘化的环境中。
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流浪乞讨人员通常面临着基本生活需求的困难。
由于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缺乏基本的食物、住所和医疗保障。
这使得他们面临饥饿、寒冷和疾病的威胁。
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通常较差。
长期生活在街头和庇护所等边缘化环境中,他们容易受到暴力、欺凌和成瘾等问题的影响。
这些问题会对其心理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和自杀等严重后果。
流浪乞讨人员在社会中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斥。
许多人对他们持有偏见和不理解的态度,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负担和问题。
这种歧视不仅加剧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边缘化,也使得他们更难融入社会,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流浪乞讨人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救助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问题思考_以Z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
2011年第10期总第288期前沿 F or w ard Positi on N o 102011Su m N o 288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问题思考以Z 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为例李全彩(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 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在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 无疑是必须而且是重要的。
但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的低效率却是制约该项政策发挥应有功能的瓶颈。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新型价值理念和个案、小组的人本特点的工作方法, 对于破解当今社会救助工作中瓶颈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思考和实践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文章从当前中国社会救助的种种低效率现象入手, 在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实际工作的实践基础上, 对社会救助效率促进的社会工作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最后提出了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的社会工作设想。
[关键词]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效率; 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C913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1009-8267(2011 10-0008-04[作者简介]李全彩(1966, 女, 江苏徐州人,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和心理学教学。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子系统, 承担着保障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最基本生活的责任, 它是最后的安全网, 是保证底线公平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
因此, 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 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对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自上个世纪末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来, 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取得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成果。
但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远未实现仍然有大量的问题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社会工作视角下,应该如何重新审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首先,社会工作需要回归人性关怀,注重针对个体的需求。
当前社会上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各异,有些人因为家庭原因、疾病、失业等多种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得到临时的物质和精神帮助。
此类人群需要救助机构和志愿者提供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包括食宿、医疗、洗浴等方面,并且通过倾听和关怀,使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到温暖和被重视的感觉。
而对于长期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则需要更深入的关怀和支持,包括提供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的机会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帮助他们找回生活的信心和自尊心。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工作的援助不能只是匆匆救助而已,更应该长线规划、长期支持,通过与流浪乞讨人员沟通交流、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才能真正帮助他们。
其次,社会工作需要开展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调查研究,弄清流浪乞讨人员的整体状况、成因、心理状态及需求,为救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分析流浪乞讨人员群体中不同身份、年龄、教育背景、经济状况等差异性,制定更适合不同需求的救助方案,为救助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再者,社会工作需要倡导全社会多方合作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树立社会共同关注乞讨人员的观念。
目前,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NGO组织和志愿者等力量承办,但获得的关注和资源远远不够。
可以引导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凝聚全社会的爱心和力量,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多的生活救助和社会支持。
最后,注重常态化、系统化的救助模式,从根本上改善流浪乞讨人员的命运。
除了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和就业机会外,更应该探索更长远、更系统的救助方案。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拆迁复垦、收容安置等方式,使无家可归人员重新有住所和栖身之所;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创新方式、聘请专业人才等手段,开展更科学、更系统的救助工作。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群边缘化人群,他们无家可归,无固定的生活来源,只能以乞讨维持生计。
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探索,既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要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有效的救助,需要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
这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参与。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和扶助力度,提供住所、就业和教育等基本保障,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临时救助和长期支持,如提供食物、床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的需求,并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进行合作。
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首先是物质层面的救助,包括提供基本的食物、住所和医疗等生活保障。
政府可以建立临时收容中心,提供床位和食物,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和温暖的住所。
还应加强医疗救助,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物质层面的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也是关键。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重建自信和自尊。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重返社会主流,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
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过程中还需重视与他们的沟通和参与。
社会工作者应采用尊重和倾听的态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境,与他们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
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给予他们合理的自主权,避免强制性的干预和救助。
在实施救助措施时,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参与,促进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应从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入手,对他们进行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重视与他们的沟通和参与,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价值。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摆脱困境,重新融入社会,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贡献。
城市流浪乞讨人群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论文
流浪乞讨人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类社会群体,其本身的流浪乞讨行为会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城市安定和谐的不确定因素。
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浪乞讨人群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这就使得社会救助管理活动面临着更多挑战。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将众多专家学者的结论成果进行了对比总结。
并采取了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发布问卷的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展示目前济南市流浪乞讨人群的现状、认真分析流浪乞讨这一群体的特征并试图找出现象成因。
在此基础上,对济南市流浪乞讨人群社会救助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最后,提出弥补济南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中不足之处的可行性建议,从救助管理模式、法律制度层面、社会的力量参与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群,社会救助Vagrancy and begging i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 and abroad.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beggars has become an unstable factor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t the same ti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y new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emerged.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vagrants and beggars also poses greater challenges to social assistance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on social assistance for vagrants and beggars, and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ories. By means of case stud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publ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vagrancy and begging in jinan city, points out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vagrancy and begging and finds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relief and management of vagrants and beggars in jinan city, 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assistance for urban vagrants and beggars, and expounds the specific relief modes,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nhance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Key words: Vagrancy, Begging people, Social assistance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2相关理论概念 (2)2.1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定义 (2)2.2社会救助的定义 (2)2.3相关法律法规概念 (2)3文献综述 (3)3.1国外研究 (3)3.2国内研究 (4)3.3评述总结 (5)4调查内容分析 (5)4.1济南市流浪乞讨人群特征 (6)4.2市民对于流浪乞讨人群态度 (7)4.3市民对于救助管理现状的认识 (8)5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10)5.1救助对象的身份甄别存在困难 (10)5.2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存在不足 (10)5.3法律法规与救助制度仍待完善 (11)5.4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 (11)6当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3)6.1建立完善的分型救助管理模式 (13)6.1.1收集信息阶段 (13)6.1.2类型识别阶段 (13)6.1.3分型处理阶段 (14)6.2提升救助管理机构水平 (14)6.2.1建立救助管理站与社会互动的机制 (15)6.2.2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救助管理方式 (15)6.3完善法律法规与救助制度 (16)6.3.1加快社会救助立法进程 (16)6.3.2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 (16)6.4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度 (17)6.4.1发挥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力量 (17)6.4.2提高公众的救助管理意识 (18)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前言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一些特殊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即城市中出现的流浪乞讨人群。
浅析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
浅析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摘要】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现状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
接着探讨了社会救助的意义,介绍了现有的社会救助政策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提出了提升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建设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摆脱困境,重新融入社会。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建设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工作是社会责任与义务,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定义、现状、问题、政策、不足、措施、加强、工作、融入、包容、环境。
1. 引言1.1 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可以说是指那些没有固定住所,靠乞讨来维持生计的人群。
他们可能是因为生活困难、家庭问题、失业等原因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而被迫流浪乞讨。
这些人常常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救助,生活在贫困和困苦之中。
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那些缺乏稳定居所,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生活来源而只能通过乞讨等非正常手段谋生的人群。
这些人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缺乏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持,面临着种种不公平和歧视。
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可以涵盖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正常融入社会,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而被迫流浪乞讨的人群。
对于这一群体,社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建生活。
1.2 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他们通常是因为生活困难、失去社会支持或精神健康问题等原因导致无家可归、无法自给自足而成为流浪乞讨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流浪乞讨人员中有相当比例是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这些弱势群体更容易陷入流浪乞讨的困境。
流浪乞讨人员往往面临着经济贫困、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面临暴力和歧视等问题。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缺乏温暖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和社会关系,生活环境恶劣,身心健康处于危险状态。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在现代社会中,流浪乞讨人员往往被视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他们经常被忽视和排斥,面临着无家可归、无助生存等诸多困境。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关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探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重要性,及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和责任。
身为社会工作者,我们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状态。
流浪乞讨人员多数来自流离失所、家庭破裂、精神障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他们经常面临着无家可归、生计无着等生存困境。
而一部分乞讨人员还可能因各种原因滞留在城市中心地带,给市容市貌乃至市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需要以关爱和同理心对待流浪乞讨人员,理解他们的背后故事,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生活轨迹。
社会工作者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个体的物质需求、精神状态、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同感。
由于流浪乞讨人员的个体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在救助过程中需要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在物质需求方面,可以通过提供食物、衣物、住所等基本生活保障,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而在心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心理状态。
还需要建立起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关系网,促使他们融入社会,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强社会归属感。
在救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感,鼓励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社会工作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力量。
由于流浪乞讨人员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靠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很难解决所有问题。
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的社会福利、就业培训等资源,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渠道提供相关帮助,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积极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和政策制定,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多元主体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新思维——以Z市救助管理站为例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在执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现在也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困境。
本文以Z市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救助工作面临的困境,对完善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对策。
2019年7月,笔者对湖南省Z市的救助管理站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一个地级市在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惑,这些难题也是我国目前救助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笔者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做出分析。
一、机构概况Z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58年,现有工作人员32名,占地面积21亩,设床位200张,主要担负着Z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在全国各地救助站受助的本市人员的接收、联系返乡的任务及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工作,年救助量达10 000人次以上,是民政部确立的十二大中转站之一和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
2003年8月至今,该站先后多次获得部省市先进单位称号,在行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
2018年,该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 45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66人,60岁以上老年人266人,精神病人和疑似精神病人189人,主动救助513人次,接领及护送返乡236人次,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二、流浪乞讨的救助对象分析(一)救助对象的成因根据历年救助数据的统计分析,Z市救助对象的成因分为以下几类。
(1)外出游玩、寻友访友遗失财、物,无力返回原籍的对象,通过公安或其他职能部门护送至救助站的占总数的3%左右。
(1)外出打工务工不着,无力返回原籍的对象,通过公安或其他职能部门护送至救助站的对象占总数的2%左右。
(3)因突发疾病或智力障碍、精神病、老年痴呆等原因无力返回原籍的特殊对象,通过公安或其他职能部门护送至救助站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待病情稳定后由救助站护送回原籍的对象占总数的2%左右。
(4)因以上几种原因从外省、市返乡本地原籍的对象,由救助机构护送回家的占总数1%左右。
(5)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养成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利用救助政策漏洞,长年奔波在全国各省、市、区(县)各级救助机构的重复救助现象,俗称“跑站族”,约占总数的92%。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边缘,面临食物、住所和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的不确定性。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多元化的救助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包括提供临时住所、食物和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的救助站,以及提供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和工作机会等综合帮助的社会工作机构。
这样的救助体系能够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能够逐步摆脱流浪乞讨的状态。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需要进行个案干预。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流浪乞讨人员建立信任关系,进行个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协助解决住所问题、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机会,以及为他们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还需要进行家庭干预。
很多流浪乞讨人员背后有复杂的家庭问题,包括家庭暴力、亲密关系问题、经济困难等。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重新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还需要加强社会医疗保障。
流浪乞讨人员往往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慢性疾病、传染病等。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免费或低费的医疗服务,同时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还需要进行社会倡导和政策改革。
要想根本解决流浪乞讨问题,需要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机会和收入保障,同时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倡导活动,推动政府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投入,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任务。
只有通过建立全面的救助体系、进行个案和家庭干预、加强社会医疗保障,并进行社会倡导和政策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流浪乞讨问题,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探索近年来,我国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浪乞讨人员。
他们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无法自力更生,只能依靠社会的救助。
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探索如何更好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一方面,我们需要提供他们基本的生活救助,如提供临时的食宿、医疗救助等,帮助他们度过短期的困境。
我们需要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方向和目标,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专业性和灵活性优势,组织志愿者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而个人则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参与救助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一份爱心和温暖。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不同个体的情况不同,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各有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
对于那些因为失业、贫困、家庭矛盾等原因而流浪乞讨的人员,我们应该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对于受虐待、家暴等原因流浪乞讨的人员,我们则需要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和心理辅导;对于有精神疾病或残疾的流浪乞讨人员,我们需要提供医疗救助和康复治疗。
我们还应该注重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融入。
让流浪乞讨人员重新融入社会,不再依赖乞讨生活,是他们真正获得救助的关键。
我们可以组织流浪乞讨人员参与社区建设、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个人社交网络,提供机会让他们认识和交流,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和资源。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也需要加强预防工作。
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减少贫困、失业、家庭矛盾等造成流浪乞讨的原因;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乞讨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歧视和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0期总第288期前沿F or w ard Positi on N o 102011Su m N o 288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问题思考以Z 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为例李全彩(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在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无疑是必须而且是重要的。
但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的低效率却是制约该项政策发挥应有功能的瓶颈。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新型价值理念和个案、小组的人本特点的工作方法,对于破解当今社会救助工作中瓶颈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思考和实践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文章从当前中国社会救助的种种低效率现象入手,在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实际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救助效率促进的社会工作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的社会工作设想。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效率;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C913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1009-8267(2011)10-0008-04[作者简介]李全彩(1966),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和心理学教学。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子系统,承担着保障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最基本生活的责任,它是 最后的安全网 ,是保证底线公平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
因此,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对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自上个世纪末国务院颁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取得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成果。
但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远未实现,仍然有大量的问题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社会救助效率的改善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试以实地调查材料为据,对社会救助的效率问题做出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社会救助运行中的低效率及其原因分析社会救助运行中的低效率是制约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影响救助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的瓶颈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救助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现状众所周知,因为孙志刚事件而于2003年8月1日出台的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取代了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
这一新的救助制度的确立已经有近6年的时间了,但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在一些交通要道,比如对Z 市的调查发现,城市的乞丐人数增加了;乞丐的团体化、职业化、复杂化、犯罪化倾向显现;乞丐只要钱不讨饭了,而且乞讨方式和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的特点;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甚至有经营乞丐现象的出现。
这些新特点的出现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每年Z 市人大、政协代表的提案,都会有相当的数量涉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效率改善问题。
他们很直观的反映就是 乞丐在城市社会中随处可见,对于城市的形象产生极坏的影响,救助管理站为什么没有把大街上所有流浪人员都收留? 流浪人员中的孩子、老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减少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
救助管理的效率不高不仅表现为普通公众感觉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减少的不明显,也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救助的对象非法定对象,没有资格者纷纷主动寻求救助,造成资源的浪费。
依据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和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两个规则的第一条便是对救助对象的界定, 办法 说 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 细则 规定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
照这两个条文,救助管理站救助的只能是流浪乞讨人员,也就是 要饭的 。
其他人员不应该在救助之列。
但根据我们在Z市救助管理站的调查,在救助管理站的大多是被骗的、被偷的等临时落难的人。
真正的乞丐并没有遇到过。
据救助科管理人员介绍,仅2008年一年,该救助管理站救助了5884人,而其中真正符合救助条件的少之又少。
相同的情况在国内其他城市也同样发生,比如有研究者运用等距离抽样的方法对某市2004年7月份的救助资料进行抽样和统计,发现真正的流浪乞讨者只占0 5%,75%的求助者是被盗或务工不着,还有将近25%是其他原因。
更为严重的是救助管理站中存在大量的欺骗现象。
据对救助管理站从业人员的调查,利用救助管理站无偿提供吃喝、住宿、车票来免费全国旅游的不乏其人。
救助管理站所获经费是非常有限的,有限资源在众多受助人员的 瓜分 下,每个人得到的救助便是微乎其微的。
对这些骗助人员的救助,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其次,救助行为的短期化、程序化现象致使救助行为变成简单重复,救助的根本目的无法实现。
救助管理站下设政工科、财务科、管理科、办公室和救助科。
一个人从进站到出站的流程是这样的:业务科 宿舍 安检 入住 甄别 买票 送人。
也就是先在业务科进行登记相关资料,如果符合相关的救济标准,那么就按照性别到相应的宿舍,在宿舍里要接受安检,一切过去了之后就可以正式入住了。
期间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会对受救助人员的信息进行鉴别,如果属实的话就会到火车站购票,然后送走。
社会救助或救济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个发展性要求就是使救助对象有能力自助,能够参与社会生活。
但在整个工作程序中,救助管理站在对前来的求助人员只是简单的提供食宿和回乡车票,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救助,也就是说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并没有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样对求助者的帮助不大,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流浪未成年儿童的救助上。
儿童部来的人不多,但大多属于屡遣屡返一类。
对于他们,我们该有什么样的作为?(二)原因什么样的因素造成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低效率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样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首先,现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大异于从前。
救助管理站对该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该市许多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目的相当特殊。
他们的调查报告罗列了这样几种情况[1]:1.特殊的 淘金者Z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半径100公里以内就可辐射8个地级市,且大都经济落后。
随着Z市经济的崛起,加之高度发达的交通优势,每年都吸引着周边大量的职业乞讨者来Z市 淘金 。
而该市每一年的庙会更是远近闻名,举办期间,大量乞讨者会蜂拥而至。
2009年的庙会期间,该市救助管理站安排了流动救助车,试图吸引主动求助者并对有需求的人员提供及时的救助。
当没有主动求助的情况下,救助人员主动走向前去,希望给予乞讨者帮助,但很遗憾,乞讨者没有人愿意跟他们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2.可怜的乞讨者不可怜在Z市商业最发达的商场附近,有一个头上包着一块纱布的老者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躺在一条破毯子上,前面的地上用粉笔写着 好人万岁、可怜小孩 。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老人已经在Z市乞讨近3年了。
还有一位老者躺在一个人行小道上,双目紧闭,盖在身上的棉被上放着几个空药瓶,旁边一个中年妇女跪在地上,地上用粉笔写着 家中老人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希望得到好心人帮助 当救助管理站流动救助车准备将老人送定点医院救治时,他们竟置若罔闻。
现行的救助管理制度已实行近6年了,而在一些地方街头流浪乞讨者却有逐年增多之势。
面对这一尴尬景象:民政部门提供免费救助,流浪乞讨者却 不领情 。
原因很简单,这些以赚钱为手段的乞丐一到救助管理站不就等于自断财路了吗?在乞讨与求助之间,他们往往是在要不到钱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救助管理站索要一张返乡的车票,这是一批队伍在不断壮大并 异化 了的乞讨者。
目前街头的流浪乞讨行为与传统观念上的乞讨不同。
从 等着给 到 主动要 ,乞讨群体向低龄化和高龄化两个方向发展,乞讨行为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其次,工作人员专业性缺失,职业倦怠严重,导致救助环节的低效率。
救助管理站作为民政局的下属事业单位,政府全额拨款,在救助管理站的人事安排上,救助管理站本身没有自主权,而是由民政局和人事局统筹安排,救助管理人员基本上是近亲繁殖,干部子弟和军转安置人员,而救助管理站需要的专业人员却无法进入救助管理站工作。
导致职务期望能力与人员实际能力的不对称性。
而这一不对称性直接影响了管理员的专业性水平。
二、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的社会工作设想根据上述各种造成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效率低下的原因,我们提出的救助之道有以下几点:(一)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面对诸多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问题,人们也许已经习惯于从制度上寻找漏洞、在经费的获取和使用中发现问题,甚至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乞讨背景、乞讨规律、乞讨的新特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都注意到了,但有一个环节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那就是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社会公众包括政府官员对民政社会福利部门的性质、职责、工作程序等基本情况,对于这些机构的各种困难情况并不了解。
上文提到的Z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现存的救助管理的不满许多就是出于误解。
为了更好地让社会大众了解国家的救助政策,也为了让真正落难的百姓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Z市救助管理站在认真按照 两个规范 做好站内救助的同时,变 坐等求助人员上门 为 主动走出去服务 。
该站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流动救助队,配置专用车辆及轮椅、担架等专用器材,持续在流浪乞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段、广场、车站、庙会进行流动救助、现场救助和重点救助。
流动救助队还与 110 122 联动,遇有群众报警,接到指令后会第一时间赶到救助现场。
流动救助队灵活、高效、快捷的服务,既节省了人员、时间、精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实践证明:以流动救助队为载体,通过提供主动救助服务,加强了对 救助管理办法 的宣传力度,真正方便了暂时遇到困难的受助人员求助,使职业乞讨者的行为受到一定制约,城市环境、社会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但仅停留在这种形式还不能够达到更加广泛的社会认知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用艺术化的形式制作专题片、群众性的文艺汇演方式、宣传进社区的方式,给普通百姓一些救助知识的普及,同时也应该进学校、进机关进行宣讲活动。
当社会救助政策真正深入人心的时候,也就是 激励强者,保护弱者 社会和谐的局面形成的时候。
(二)引入竞争机制,加速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进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要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