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摘要】破窗心理效应是指人们看到一个被破坏的窗户,就会更容易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产生麻木不仁的态度,从而引发更多的破坏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忽视了破窗心理效应,学生可能会逐渐放任自己的行为,导致纪律松懈,学习积极性下降。
班级管理需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遏制不良风气蔓延。
预防破窗心理效应的策略包括建立正面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减少破窗心理效应带来的问题,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打下基础。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加强对破窗心理效应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破窗心理效应、班级管理、重要性、影响、问题、预防策略、正面榜样、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教学实践、引导、教育管理者、学生行为、积极影响、建设性沟通1. 引言1.1 介绍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破窗或其他形式的破坏,如果不及时修复,人们就会觉得这个地方被放任不管,从而进一步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同样存在着。
当班级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不良行为被放任不管时,其他学生也会觉得可以放任自己的行为,导致整个班级秩序的恶化。
要有效管理班级,就必须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秩序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班级中出现了破窗现象,比如违纪作弊、欺凌他人等不良行为未受到有效处置,就会造成其他学生仿效,班级秩序逐渐混乱。
要有效管理班级,就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破窗现象,不给不良行为以任何机会扩大蔓延。
1.2 说明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而破窗心理效应则可能会对班级氛围和学生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尔逊和凯利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们在一项社会实验中发现,一个环境中如果存在一扇破窗,其他人就会觉得这个环境缺乏管理,从而造成更多的破窗和破坏。
这一概念在社会学领域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也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升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是因为它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在一个破窗不修的环境里,学生容易放弃自我管理意识,纵容自己的坏习惯。
一个班级中如果经常出现学生迟到、旷课、吸烟等不良行为,其他学生就会觉得这种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从而产生学习环境恶化的效应。
班级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破窗,避免破窗心理效应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
破窗心理效应也会对班级的学习氛围产生影响。
一个破窗不修的环境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如果一个班级中存在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混乱等问题,其他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学习积极性会降低,教学质量也会难以保证。
班级管理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学习氛围中的“破窗”,以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还因为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在一个破窗不修的环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自卑、消极等心态。
特别是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受到破窗心理效应的影响,表现为逃避学习、逃课、品学不端等问题。
班级管理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避免破窗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破窗心理效应对班级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一个有破窗现象的班级往往会被认为管理不善,成绩差、学风差等问题也会跟着被诟病。
这样一来,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摘要】:破窗心理效应是指环境中出现的破破烂烂就会引发更多破烂的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同样存在,不良行为和纠纷一旦被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产生。
班级管理者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明确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破窗心理效应对班级管理的负面影响,制定预防措施、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以及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才能有效应对破窗心理效应,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班级环境,确保破窗心理效应不会在班级管理中成为隐患。
【关键词】关键词:班级管理、破窗心理效应、重要性、影响、预防措施、班级文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谐环境、共同努力。
1. 引言1.1 破窗心理效应的概念破窗心理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或“破窗理论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恩于1982年提出。
该理论主要阐述了一个简单的概念: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一扇破窗,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被修理,那么其他人看到这扇破窗会认为这个地方已经被放弃了,从而导致更多的破窗和破坏行为的发生。
破窗心理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无序传染”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了一点不端行为,就会引发更多的不良行为。
这种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们往往会受同行的行为影响,从而形成“羊群效应”。
班级管理者应该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遏制不良行为的蔓延。
只有通过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效预防破窗心理效应的发生,营造一个和谐、有秩序的班级环境。
1.2 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指的是当班级中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不良环境时,会引发更多的不良行为的现象。
破窗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破窗效应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认为当一个社区或者环境中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和解决,会导致更多的问题的产生,并且越来越严重。
这个理论的名字来源于一家商店的实际情况,即如果有一个商店的窗户被打破了,但是窗户没有及时被修好,那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砸破窗户,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商店已经被遗弃了,而且也没有人在意里面的东西。
班级管理中也存在着破窗效应,如果一个班级中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例如迟到、旷课、作业不交等,如果班主任或老师没有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的产生,例如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而导致班级纪律的混乱,甚至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
从破窗效应的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防止问题的
扩散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例如,当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老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2.重视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因此,班主任或老师必须要
重视班级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管理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学生的责任。
因
此,班主任或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和纪律,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总之,破窗效应揭示了一个小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产生,对班级管理提出了很大启示。
班主任或老师应该注重班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指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即在一个环境中,当有一个破窗或其他破损的事物出现时,如果这个破损得不到及时修复,那么其他破损也会逐渐出现。
这种心理效应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也同样存在,班级管理者需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破窗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班级中,当学生或教师发现某个规则被违反或者一些不良行为被放任不管时,这就好比出现了一个破窗。
如果这个破窗得不到及时修复,其他学生也会觉得可以随便做一些不规矩的事情,从而导致更多的不良行为出现。
如果班级管理者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那么班级的秩序就会逐渐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破窗心理效应对于班级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旦出现了破窗现象,不仅仅是相关人员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班级氛围和学校环境。
如果班级管理者选择忽视破窗问题或者处理不当,学生会感到失望和不满,对班级管理失去信心,而学校的声誉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破窗心理效应的纠正成本会逐渐增大,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警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和纠正破窗现象的发生。
那么,班级管理者应该如何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呢?班级管理者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
对于破窗现象,班级管理者不能以“小事化大”或者“看着办”来应对,而是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破窗,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班级管理者需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班级和学校的特点,能够平衡规范和自由。
班级管理者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或处罚,以增强规章制度的约束力。
班级管理者应该改善班级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对于已经出现的破窗问题,班级管理者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确保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学习。
班级管理者还应该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积极解决他们的问题。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些小问题如果被忽视或未及时解决,就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不断出现。
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威尔森和凯林汉所提出,他们指出,当一个社区中出现了破窗、涂鸦和其他破坏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导致更多的破坏行为和不法行为的发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班级管理,如果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忽视了一些小问题,就会导致班级纪律松懈,学生行为失范,甚至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秩序和声誉。
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通常会表现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被忽视,导致班级纪律松懈,学生行为失范,最终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秩序和学习氛围。
假如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旷课、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讲话、与同学打架等,如果老师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和及时处理,其他学生也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可以容忍的,然后也纷纷效仿。
最终导致班级纪律松懈,学习氛围不好,教学质量下降。
如果班级管理者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那么这些行为将逐渐扩大,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秩序。
有学生在学校内散播谣言、欺负弱小、破坏公物等,如果学校不及时制止和处理,其他学生也会觉得可以随意行事,导致整个班级的秩序混乱,甚至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声誉。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确保班级的秩序和学习氛围良好。
如何应对破窗心理效应的发生要有效应对破窗心理效应的发生,班级管理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提高班级管理者的意识和能力:班级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破窗心理效应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只有了解破窗心理效应的特点和危害,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班级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行为规范。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现象,也被称为“破窗理论”,是由社会学家威尔逊和凯琪在1982年提出的。
破窗心理效应的基本概念是,如果一个环境中出现了一个破窗玻璃不修补,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环境是被废弃的,因此会更容易忽视其他的问题。
这个理论在管理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表现为一种“恶性循环”,即当班级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环境时,其他学生会更容易对这些问题无动于衷,甚至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出更糟糕的行为。
一个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生的损坏行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惩戒,其他学生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被废弃的环境,从而对班级纪律也会更加漠不关心。
要重视班级环境的整洁和秩序。
班级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条件。
如果班级中出现了破损的窗户、门窗、墙壁等现象,导致环境变得凌乱不堪,就会给学生一种不重视环境的暗示,从而造成更多的不良行为的产生。
班级管理者要重视窗户、门窗等的维护和修补,使班级环境保持整洁、有序,防止破窗心理效应的发生。
要重视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纪律。
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纪律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破窗心理效应的关键。
如果班级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比如作业抄袭、校园欺凌、违纪等,管理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学生适当的惩戒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避免其他学生效仿或者无动于衷,形成恶性循环。
要重视班级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
班级管理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榜样,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积极采取措施,不仅给予学生惩戒,还要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要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良好联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塑造。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灵魂,是学生行为和心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是一种犯罪学理论,提出了环境质量对于犯罪率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社区或环境中存在着被破坏的窗户,那么这个环境很容易引发更多的破坏行为和犯罪活动。
这是因为破窗户向社区传达了一种无秩序、无责任感的信息,让人们觉得“如果别人都可以这样做,为什么我不能?”班级管理中也需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防止一件看似微小的问题逐渐演变为严重的管理难题。
班级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可能表现为学生的违纪行为。
当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开小差或者玩手机时,其他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也可以这样做。
这种现象会造成学生对违纪行为的容忍度逐渐提高,导致更多的学生纷纷效仿。
老师在发现一位学生有违纪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让全班学生都明白违纪行为是不被容忍的。
破窗现象还可能反映在班级环境的整洁度上。
如果有几个学生乱扔垃圾或者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其他学生也会觉得随意丢弃垃圾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班级环境就会变得脏乱不堪,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班级管理者定期检查班级卫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设置一些班级奖励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卫生的维护和整理。
破窗现象还可能表现为学生之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缺失。
当一个学生出现作弊、欺负同学或者触犯法律的行为,其他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是可以令学生获得某种好处或者成为高手的途径。
这种心理效应可能会导致班级中道德底线的不断下降,学生不再抵制这些行为。
班级管理者需要建立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作弊、欺负他人等行为的警惕性和抵制力。
针对破窗心理效应,班级管理者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管理策略。
可以通过举办班级互助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行为等方式来预防和减少破窗现象的出现。
也可以发现和表扬学生积极向上、遵守规则的行为,增强学生对良好行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1. 引言1.1 破窗心理效应的定义破窗心理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的是如果一个地区出现了一扇破窗玻璃,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修理,那么其他窗户也有可能被破坏。
这种心理效应暗示着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了不良行为或破坏现象,就会传染并导致更多的不良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也同样适用,如果班级中出现了一些不端行为或纪律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和纠正,就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效仿或者纷纷跟风,形成恶性循环。
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关注和处理一些小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防止形成破窗心理效应,保持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学习氛围。
1.2 破窗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破窗心理效应是指一旦一个地方出现了破窗等不良迹象,如果不及时加以修复和处理,就会引发更多的破窗和犯罪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如果在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小的纪律问题或学生行为不当的情况,如果教师和管理者不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这些问题就会逐渐扩大,并影响整个班级的秩序和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的作用,及时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
通过对破窗心理效应的理解,教师和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班级管理策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行为问题,避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
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预防性措施,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应对破窗心理效应,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2. 正文2.1 破窗心理效应的起源与理论破窗心理效应的起源与理论可以追溯到1982年,美国社会学家威尔逊和凯林斯在《破窗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破窗心理效应的理论核心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一些细微迹象和违规行为,会引发更多的犯罪和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威尔逊和凯林斯以一座废弃的建筑物为例,指出如果这座建筑物被打破了窗户却没有及时修理,那么围绕这座建筑物的环境就会迅速蔓延出更多的破窗、涂鸦和垃圾堆积,最终吸引更多不法分子前来破坏和犯罪。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破窗心理效应是影响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破窗心理效应指的是当一个地方出现了破窗户、涂鸦、乱丢垃圾等一系列破烂的行为时,会引发更多的破坏性行为,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价值或者管理得很差,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去珍惜或者维护它。
在班级管理中,破窗心理效应同样会出现。
当班级中出现一些小的破窗行为,比如迟到、旷课、不守纪律等,如果老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不及时纠正,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逐渐扩大,并影响整个班级的纪律和秩序。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及时纠正和处理破窗行为,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影响班级秩序和纪律破窗心理效应会使一些小的不良行为逐渐扩大,并且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秩序和纪律。
如果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迟到或旷课,那么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逐渐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混乱。
二、影响师生关系破窗行为会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因为老师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感到不满和失望,而学生则会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不理解和不公平,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也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
三、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品质破窗心理效应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在一个纪律不严格,行为不规范的班级中,学生会逐渐放松自己的要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品质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
四、影响班级形象和声誉破窗行为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和声誉。
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普遍懒散、违纪,那么这个班级就会被认为是不良的班级,会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
这种不良的声誉会对班级和学校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及时纠正和处理破窗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秩序和纪律。
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如何重视破窗心理效应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加强班级管理和纪律教育学校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纪律教育,明确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和规范,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违纪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行为道德观念。
破窗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破窗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破窗效应是指一个社区中的一扇破窗,如果不及时修补,可能会导致其他窗户也被破坏,最终整个社区的治安环境恶化。
这个效应可以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班级管理中的破窗可以是任何小问题,例如迟到、旷课、作业不交等。
如果这些小问题不及时处理,就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例如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对学校的不满等。
因此,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小问题,避免它们演变成更大的问题。
其次,班级管理中的破窗也可以是学生的不良行为。
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行为,形成一种“以恶制恶”的氛围。
因此,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观。
最后,班级管理中的破窗也可以是班级内部的不和谐氛围。
如果班级内部存在着不和谐的氛围,例如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互相排挤等,就会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氛围和学习效果。
因此,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内部的不和谐氛围,建立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总之,破窗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是,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内部
的小问题,避免它们演变成更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班级的整体氛围。
破窗效应与班级管理
坝田九年制学校班主任培训材料20120223破窗效应与班级管理一、破窗效应来源: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二、破窗效应的表现早晨上班时分,路口人流如织,等红灯的人们焦急地望着交通信号灯,终于有一个性急的小伙子等不及了,开始横穿马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警或协警不制止这个愣头青,其他人就会像潮水一样紧跟其后,视红灯若无物。
在干净整洁的广场上,你不好意思随手丢弃纸屑或烟头,而是四处寻找垃圾箱。
但如果是一地污物,满阶尘土,你会毫不犹豫地将烟头或纸屑抛出一个漂亮的抛物线,任其跌落,丝毫不觉得羞愧。
一面洁白的墙上,如果出现了第一个“办证”的涂鸦,在不能及时清除的情况下,这面墙很快就会长满“牛皮癣”,被涂得乱七八糟。
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不注意班级管理,对班上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使问题曼延,到最后不可收拾。
三、破窗效应的启示: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一个差班的产生,固有学生组成,教学师资情况,班主任情况等各种因素,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却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一座房子、一个地方是如此,一个班级的管理又岂不是如此?如果把一个好的班级比作一座完美的房子,如何避免“第一扇破窗”的出现呢?一、营造全班竞争氛围营造一个班级的竞争氛围可以用多种方式,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自然环境条件可以教育人,人文环境条件可以熏陶人。
我们往往把一个班级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
硬环境有班级的黑板报、宣传画、墙上的标语等等。
以下是一个班级的格言:“为了考出好的成绩,你一刻不停地学习;为了不挨批评,你管住了爱说话的毛病。
你说,是负担让你前进,我静静地听着。
良久你告诉我,你渴望负担,它很美。
至少在我们心中浑身是胆,永不言败!跨越高度,挑战极限!”这样的格言既有人性化的一面,又充满了让人奋进的力量,不失为一篇佳作。
软环境就是班级学风和班风的营造。
在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环境中,学生的弦每时每克都绷得紧紧的。
而学生为了班级的氛围和荣誉自然会克制自己,那么避免“第一扇破窗”的出现自然就成为可能。
其实,避免“第一扇破窗”出现的一个好办法是采用班际之间的竞争。
班际之间的竞争是最容易激发起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热情和班级荣誉感,即使是后进的学生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两个班级的竞争往往会让两个班级都有所进步。
二、加强班级自我管理加强班级的自我管理是避免“第一扇破窗”出现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
班级的自我管理可以采用多种办法。
例如:班长组阁制:由学生民主推出一位大家信得过的班长,其余的班干部由这位班长组阁。
学生自有其理性的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班干部既容易和班长之间的配合,又往往是真心为班级做事的学生。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破窗效应是由美国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林提出的。
原意是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人去理会它,那么不久之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
此理论认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1、学校中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如果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比如,学校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除掉,很快的,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学校一个干净的地方,学生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学生就会毫不犹疑地扔上垃圾。
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如果个别违纪学生没有被教育好,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如果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的疑惑或一个难题没有被解决,就会有更多的疑惑和难题得不到解决。
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懂得防微杜渐,将不好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要明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不仅不能做第一个打烂窗户的人,也不能在第一个窗户被打烂后去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及时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
2、提升师生素养,让师生不要成为“破窗”。
我们周围总有不少师生抱怨学校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实际上,他们自己就是造成学校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因素,他们自己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学校的一扇“破窗”。
因此,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努力消除学校的“破窗”现象。
同时要教育广大师生,即使是在我们无法选择环境和改变环境时,我们也要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环境中的一扇“破窗”。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要重视破窗心理效应破窗心理效应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当一个社区或环境中出现一个破窗户不修补时,会导致其他窗户也被破坏的现象。
破窗心理效应认为,人们倾向于从环境中寻求线索和信号来塑造他们的行为。
所以,如果一个环境看起来杂乱不堪、破败不修,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无序和不受控制的环境,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捣毁窗户或者破坏环境。
对于班级管理而言,破窗心理效应也同样适用。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环境,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安全有序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而破窗心理效应会对班级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和防范。
要重视班级环境的整洁和维护。
一个整洁、干净的班级环境会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而如果允许环境出现破损、脏乱等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传递出混乱和无序的信号,导致其他学生也对环境不再尊重,进一步加剧破窗心理效应。
要重视班级纪律的维护。
班级纪律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律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
如果纪律松散,严重的话会产生破窗心理效应,即学生会觉得纪律不重要,也会随意违反班级规定。
作为管理者,应该严格执行班级纪律,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罚和教育。
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培养。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灵魂,是学生与班级的情感纽带。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凝聚班级集体的力量,促进学生和谐相处和积极参与。
如果班级缺乏文化建设,就很容易产生破窗心理效应,即学生会觉得班级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进而对班级没有责任心和尊重感。
要重视班级管理的正向激励。
激励和奖励是一种行为塑造的重要手段,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班级中如果只关注批评和处罚,会让学生对班级管理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容易引发破窗心理效应。
管理者应该注重正向激励,通过奖励和认可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遵守班级规定。
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4篇
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4篇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第1篇破窗理论不是个新东西。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此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得出的,它告诉我们,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个理论。
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的,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咒骂等等不文明的举止。
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破窗理论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日本,有一种叫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其主旨也和破窗理论相通。
比如,日本的有些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
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我们若深入思考这个理论,会有两方面的主要启示。
一是环境和氛围带给我们的影响很大,二是要特别注意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这个理论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中,也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经常讲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怎样,讲一个班的整体氛围怎样,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些个东西?道理很简单,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班级氛围,会让生活和学习在其中的所有同学受到积极的正面的引领,整个班级就会越来越好,就算其中还有一些不好的人和事,也会在此氛围的熏陶下积极转变,相反,好的也会被拖下水,整个班就会成为我们最不愿见到的乱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在三天之内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
这时候,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一个洞,仅仅一天的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会“面目全非”,里面的资料也全部丢失,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在班主任工作中,“破窗”理论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是大事”的原则,警惕班级中“破窗效应”的发生,让一切隐患解决于萌芽状态。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班级管理中做如下尝试。
一、事故发生之前防范于未然
1.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最好与校规、校纪同步,使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学生即使犯错误,心理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他们今后改正提供了平台。
中职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没有高考的压力,自然对学习就放松了许多。
然而,许多学生都把玩和谈恋爱作为自己的主行为,班主任必须制定一套规章制度,从行动上约束他们,再配合操行评定分数及班主任的聊天教育,使学生不良的苗头倾向得到有效遏制。
制度一定要细化,从学生的精神、风貌、上课、习惯、思想等各方面都要有详细的规定。
这样,学生管理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2.高度重视聊天教育的心理暗示作用
对于学生的行为倾向、思想流露,班主任都要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例如,笔者担任报关班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名学生,成绩优异,活泼外向,但有段时间常一个人发呆、发愣。
笔者发现这些苗头之后,反复地与她聊天,几经推敲后,她才说自己出现听力障碍,有只耳朵几乎听不见了。
于是,笔者及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和相关书籍勉励她,鼓励她相信医生、相信自己,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和她回家一起感受快乐的生活。
不久后,她又恢复了原本的活泼、开朗。
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是年级第一名。
从中笔者体会到,班级管理中,“第一”也要充分重视,“第一”效应也会为教育教学的顺利铺平道路。
学生团结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争夺“第一”,为“破窗”效应作好了扎实的铺垫,每个学生思想都求上进,“破窗”变为“闭窗”牢不可破。
二、事故发生后抓“源头”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处理事故也要做到快、准、狠。
处理要及时,教育要到位,惩罚要够火候,绝不手软。
班主任要“狠”下心来,不能为学生的一颗眼泪、家长的一份求情而放弃惩罚。
当然,班主任一定要将事故的“源头”就地“扼杀”。
这主要靠平时细致入微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要守住学生、陪住学生,先严格要求自己,继而严格要求学生,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将他们
平时的言行及学生评论、任课老师的上课表现,都详细登记在“破窗效应”登记簿上,及时将事故表现的“七寸”打住。
三、事后的宣传
一件事情处理完了就可以风平浪静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没能及时利用这一契机在其他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结果可能是先处理一个,下一个仍会发生。
笔者认为,事后宣传也很重要。
俗话说,“杀鸡警猴,杀一儆百”,作用比较大。
事后宣传的内容应该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依据学生犯错的实际情况分析);学校的处理决定和意见;学校的处理方法;班主任的意见等。
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讨论,形成舆论攻势。
这是除独立的监督部门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班主任需要掌握好火候。
事后宣传做得好,可以推动班级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及时遏制犯错误的事件重复发生。
讨论时,针对事件的主因不可流于形式,要重在实质,否则物极必反。
四、对过错学生的处理原则
学生心理相对脆弱,任何一个处理的决定,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就严格要求教师每进行一项教育的措施时,都必须慎重。
对过错的惩罚要狠,有一定力度,但不能将学生一棍子打死。
学生处在成长期,不可能不犯错,只要学生真心改过,就应该让不光彩的记录“付诸东流”。
班主任应以“爱心”为原则,始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对有错的学生处罚措施,应该分阶梯性,第一次犯错和再犯、累犯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
另外,学生犯错后所受的惩罚,应对完善其人格有益,对今后发展有益。
良好的班集体,是顺利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预防“破窗效应”是关键。
班主任与学生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师生教育教学活动这个平台,恰到好处运用“破窗效应”的启示,创造一个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