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这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患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族史是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此类患者,那么个体罹患这些应该高于普通人群。
2. 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诱发这两种健康问题的一个显著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失去对血糖的正常调节能力,从而增加了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壁,并引起动脉硬化。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诱发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堵塞。
5. 肥胖与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将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摄入过多脂肪、盐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管理遗传风险:如果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定期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 健康饮食与均衡营养:合理安排三餐摄入营养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分、高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2型糖尿病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文献综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3]。
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
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是日益沉重,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现将糖尿病研究的近期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1 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但遗传因素已被确认[6]。
目前认为,糖尿病单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95%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糖尿病存在家族聚集性[7-8],国外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比无糖尿病家族史者高3~10倍,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一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可达4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25%[8]。
H Li等[9]研究发现,不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并具有较好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空腹C肽水平较高,而且并发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危险高于具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
国内沈洪兵等[10]研究表明,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94%,对照组一级亲属为1.09%,相对危险度为3.62。
许多资料均显示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或先证者的家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或患病风险明显增加[11,12]。
2.2 年龄因素2型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增加。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高发年龄为>50岁,其患病率达7%;>60岁达10%,其患病率是20~40岁人群的8~10倍,在欧美各国也类似。
在美国,过去常将45岁作为评估糖尿病患病率的分割点,然而最近几年,在30~39岁和40~49岁人群中,其患病率分别增长了70%和40%[12],这可能与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重增加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型 糖 尿 病 的危 险 因素
谭 海 红
摘要 综述 了 2型糖 尿 病 的 危 险 因素 , 主要 包括 以 下方 面 : 传 因素 , 胖 , 力活 动 不足 , 食 因素 , 及 生 育 史 , 遗 肥 体 膳 妊娠 生命 早 期 营养 状
况, 社会经济状 况, 吸烟与饮酒 , 高血压等 :认为 2型糖 尿病 的发 生是遗传 因素和 生活方 式与行 为因素共 同作 用的结果 , 遗传 因素决
与 行 为因 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本 文将 导 致 2 糖尿 病 的诸 多危 险 型 因素综 述 如下 。 1 遗传 因素
白胆 固醇( D — ) H L c降低和危险因素聚集f 个人具有 2个及 2个以 1
上 危 险 因 素 ) 现 患 率 均 随着 体 质 指 数 (M ) 腰 同 的增 大 而 上 的 BI 或 升 。 点 以上 的人群 归 因危 险 度百 分 比显 示 , B I 制 到 2 切 将 M控 4以 下 , 防止 人群 中 4 %~ 0 可 5 5%的 危 险 因素 聚 集 ; 腰 围控 制 到 相 应 将 切 点 以下 , 防 止 约 4 %~ 8 可 7 5 %的 危 险 因素 聚 集 [ 5 ] 他一 些 研 究 。其 还 发 现 , 与 臀 围 比值 ( R 比体 质 指数 可 能 对 2型糖 尿 病 的 预 腰 WH ) 测 更 有 价值 , 其在 亚 洲人 中。肥 胖 能导 致 胰 岛素抵 抗 , 尤 而胰 岛素 抵 抗 是 2 糖 尿病 发 病 的 重要 机 理 , 制体 重 , 型 控 防止 超 重 和肥 胖 , 则 可 防止 或 减轻 胰 岛 素抵抗 , 而 避 免发 生 D 等 严重 的并 发 症 , 已
究和纵向研究都表明, 体质指数与发生 2型糖尿病的危 险性呈正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调查分析 ·1462020年 第23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8.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因此,糖尿病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此,我们与2019年抽取部分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现况调查,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在防病知识、生活方式的方面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从崇明区陈家镇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现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进抽取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53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为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
1.3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处理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随机选取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253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47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57.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15例,初中毕业43例,小学毕业87例,文盲108例。
职业:农民212例,工人23例,其他18例。
表1 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例数百分比(%)性别 男 女年龄 40~ 50~ 60~ 70~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10614728651075310887431541.9058.1011.0725.6942.2920.9542.6834.3917.005.932.2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253名糖尿病患者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与不良行为有关、与不爱运动有关、与遗传有关的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知晓知识知晓人数知晓率(%)χ2值P 值DM 诊断标准4718.617.49<0.01DM 临床表现7328.911.85<0.01DM 并发症5320.921.11<0.01DM 危险因素6726.523.36<0.01与不良行为有关6726.525.76<0.01与不爱运动有关4718.627.86<0.01与遗传有关3313.026.15<0.012.3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253名糖尿病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等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疾病并发症是指在某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原疾病无直接关系但却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其他并发疾病或异常情况。
在临床观察中,对于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的观察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管理。
一、疾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类疾病并发症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危险因素:1. 基础疾病因素:某些疾病本身就具有引发并发症的倾向。
例如,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肾病患者易导致肾性贫血等。
2. 个体特征因素:一些个体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会增加并发症的危险性。
例如,高龄、肥胖和性别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某些疾病的并发症风险。
3.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对疾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空气污染、饮食结构、职业暴露等都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并发症。
4. 干预因素:某些治疗、药物或手术等干预措施,也可能增加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例如,手术操作不当、使用不合适的药物等都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 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均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破损、血栓形成等,增加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肺部疾病并发症:长期吸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和尘埃、陈旧性肺炎等都是导致肺部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糖尿病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4. 肾脏疾病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家族史、肥胖等都是导致肾脏疾病并发症的常见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5. 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吸烟和糖尿病

维普资讯
中 II友 盘,医 院 ‘ :报 20[)2‘J 第 16卷第 2艄 Jourua,,JI(1^ ,,“√“ , n·ie,“Isbip Hospit“,,20[)2 Ap r' J,16, J 2
109
吸 烟和 糖尿 病
邢 小 燕 (中 日友 好 医 院 内分 泌 科 ,北 京 100029)
胰 岛 素 抵 抗 是 糖 耐 量 受 损 、高 血 压 、高 脂 血 症 等 病 症
作 者 简 介 :邢 小 燕 (1956一),女 ,副 任 医 师 收 稿 口期 :2001—12—18 修 回 日期 :2002一U1.15
共 同 的 病 理 基 础 ,其 穿 r由 上E常 糖 耐 fl}向 l r和 糖 尿 病 发 展 的 个 过 程 I。 研 究 发 现 ,吸 烟 加 重 和 诱 发 了胰 岛 素 抵 抗 的 发 生 。
l'argher选 择 了 40例 病 程 、年 龄 、BM I、腰 臀 围 比 、血 糖 控 制 水 平 和 体 力 活 动 水 平 卡¨VU.配 的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其 中 28例 为 吸 烟 者 ,l2例 为 非 吸 烟 者 进 行 对 照 性 研 究 。 口 服 葡 萄 糖 耐 镀 试 验 显 示 ,在 血 糖 水 平 接 近 的 情 况 下 ,吸 烟 者 空 腹 和 l h、2 h的 胰 岛 素 、C 肽 分 泌 水 平 明 高 于 非 吸 烟 者 。 胰 岛 素 钳 夹 试 验 + 间 接 测 热 汁 应 用 发 现 ,吸 烟 者 葡 萄 糖 清 除 率 以 及 胰 岛 素 介 导的 氧 化 和 非 氧 化 途 径 的 细 胞 内 葡 萄 糖 代 谢 明 低 于 非 吸 烟 者 ,并 且 与 每 日吸 烟 的 数 肇 明 显 相 关 。 同 时 与 非 吸 烟 者 卡}l比 ,吸 烟 者 血 浆 游 离 脂 肪 酸 (free fatty acid,FFA)水 平 和 脂 肪 氧 化 率 很 少 被 高 胰 岛 素 血 症 抑 制 ,认 为 长 期 吸 烟 加 剧 了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胰 岛 素 抵 抗 [ 。
品德与社会:烟酒对人的危害

不孕不育的风险。
其他系统危害
吸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肝病 等疾病的风险,并对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
饮酒对身体的危害
肝脏损害
消化系统损害
心血管系统损害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 肪肝、肝炎、肝硬化等
疾病。
饮酒会刺激胃肠道,导 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 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
风险。
神经系统损害
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 力下降、智力减退等症
状。
02 烟酒对精神的危害
吸烟对精神的危害
吸烟会导致精神萎靡
长期吸烟会导致身体缺氧,影响大脑 的正常功能,导致精神萎靡、注意力 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吸烟会引发焦虑和抑郁
品德与社会烟酒对人的危害
目录
• 烟酒对身体的危害 • 烟酒对精神的危害 • 烟酒对社会的影响 • 如何防止烟酒的危害
01 烟酒对身体的危害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01
02
03
04
呼吸系统危害
吸烟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危害
吸烟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 疾病的风险。
生殖系统危害
限制销售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烟酒的 销售场所和对象,减少公众接触
烟酒的机会。
禁止广告
禁止烟酒广告的发布,降低烟酒品 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严厉处罚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 罚,起到震慑作用。
提供戒烟戒酒的帮助和支持
戒烟戒酒机构
建立专业的戒烟戒酒机构,提供 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综合服务。
社会支持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一、本文概述糖尿病,这一现代社会的常见慢性疾病,已经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更是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性,并从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文章将首先概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概念,阐述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糖尿病并发症的成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提出防治策略。
文章将总结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强调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患者自我管理在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提升公众对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促进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从轻微到严重,从可逆到不可逆,都有可能发生。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在心血管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患者患心脏病、中风等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猝死。
在神经系统方面,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影响患者的感知和运动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还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糖尿病足是另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截肢。
除了以上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性功能、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
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和早期干预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加强糖尿病教育和预防工作,也是减少糖尿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摘要】目的了解吸烟、饮酒在糖尿病发病风险中的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及IGT患者餐后血糖、血压、BMI及WHR的影响。
方法利用广东省1998对全省11742名抽样人群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方差分析。
结果调查人群中,糖尿病主要独立预测因素为年龄(OR=2.053,1.568~2.687)、家族史(OR=3.210,2.019~5.104)、职业运动量(OR=1.644,1.217~2.221)、WHR(OR=2.255,1.690~3.008)、BMI(OR= 2.538,1.905~3.381)和高血压(OR=3.088,2.246~4.245)。
吸烟和饮酒的独立风险作风不显著,调整年龄、运动、家族史、经济水平等其他因素后,每日吸烟>25支或每周饮酒>7次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037(0.367~1.535)和1.261(0.718~2.214)。
但吸烟、饮酒和年龄、职业运动量及家族史有明显的相乘交互作用,每日吸烟>25支明显增加50岁以上人群和低职业运动量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每周饮酒>7次除增加职业运动量较低人群患病风险外,使50岁以下人群的患病危险性增加1.42倍,并大幅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的相对危险性(OR=8.61,2.14~34.63)。
在糖尿病及IGT患者中,当前吸烟者的BMI低于已戒烟和不吸烟者,WHR则高于不吸烟者,当前饮酒者BMI较已戒酒者低,但WHR 差异不明显。
结论大量吸烟、饮酒是糖尿病可变的、非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少运动和家族史等主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乘交互作用。
吸烟可能导致糖尿病及IGT患者体脂异常分布。
【关键词】吸烟饮酒糖尿病危险因素Cigarette smoking,alcohol use,and the risk of diabetes in Guangdong population Cooperation Group of Diabetes Epidemiologi-cal Study in Guangdong Prouince.Correspondence:Kuang Jian,Yang Huazhang,Cui Yanta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Guangdong Prouincial People’Hospital,Guangzhou510080【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aicohoi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diabetes and the im-pacts of smoking and aicohoi on postprandiai piasma giucose(PG),biood pressure,body mass index(BMI)and waist-to-hip ratio (WHR)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GT.Methods Data from1998Guangdong provinciai diabetes interview survey,a popuiation-based cross-sectionai study inciuding.11767residents aged20~74years[maie5462,femaie6305,mean age(43.8113.6)years],was used for anaiysis.Standard orai giucose toierance test(75g)and physicai examination were conducted on aii subjects. Ouestionnaire inciuded guestions about physicai activity,famiiy history,economic state,average daiiy consumption of aicohoi and cigarette,etc.Muitivariate iogistic regression and GLM-Generai factoriai anaiysis were used.Results In Guangdong popuiation,the main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of diabetes were age(OR=2.053,1.568~2.687),famiiy history(OR=3.210,2.019~ 5.104),exercise(OR=1.644,1.217~2.221),BMI(OR=2.538,1.905~3.381),WHR(OR=2.255,1.690~3.008)and hy-pertension(OR=3.088,2.246~4.245).Affer adjusted for age,physicai activity,famiiy history and economic state,the odds ratio of smoking>25cigarettes a day was1.037(0.367~1.535),drinking>7times per week was1.261(0.718~2.214);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smoking or drinking and age,famiiy history or exercise condition,after controiiing for confounders,the odds ratios of diabetes were3.910(1.953~7.826)for smoking>25cigarettes a day and age>50years,2.251(1.144~4.431)for smoking>25cigarettes a day and iower physicai activity,2.421(1.130~5.185)for drinking>7times per week and age<50years,8.608(2.140~34.631)for drinking>7times per week with famiiy history.Among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or IGT,current smoking had higher WHR but iower BMI than never and ever smoker,current drinker oniy had iower BMI than ever drinker.Conclusion Ei-ther heavy smoking or drinking may be a dependent,modifiabie risk factor for diabetes in Guangdong popuiation.It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iabetes in Guangdong popuiation.It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age,famiiy history and physicai activity.Smoking may iead to abnormai body fat distribution in diabetes and IGT.【Key words】Smoking Aicohoi Diabetes meiiitus Risk factor在广东省卫生厅领导下,协作组按照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于1997年和1998年分两阶段进行了全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以了解糖尿病的患病率、流!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资助课题(编号:A000097152)整理者:邝建杨华章崔炎棠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行特点和致病的环境因素,探索防治对策。
我们以这次流行病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吸烟、饮酒这两种常见生活习惯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糖尿病和IGT患者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省20~74岁长住(居住5年及以上)居·954·广东医学2001年6月第22卷第6期民。
整个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全省分6层抽样,具体抽样方法详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编写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
共调查11742人,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3.8113.6)岁;其中男5450人[平均年龄(44.5113.8)岁],女6292人[平均年龄(43.3113.4)岁]。
1.2方法所有抽查对象在调查当日早晨空腹口服75g葡萄糖,测定21后血糖,对21血糖在140~200mg /dI 的糖耐量低减(IGT )者择日重新测定空腹和再次口服75g 葡萄糖后21血糖,以明确诊断。
血糖测定方法采用静脉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加氮化钠)。
糖尿病及IGT 诊断采用WHO 1985年诊断标准。
同时测量血压、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各3次,取平均值。
各项指标的具体测定方法、要求及质控详见操作指南。
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直接询问法,调查人员为经培训的专职医务人员。
关于吸烟指标有:吸烟与否、开始吸烟年龄、吸烟种类、烟量(按每日吸香烟支数计算,烟丝按每14g =20支香烟换算)、戒烟年限。
关于饮酒的指标有:饮酒与否、开始饮酒年龄、饮酒种类、饮酒量(按每周饮酒次数计算)及戒酒年限[具体定义详见操作指南中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率比较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疾病危险性以比值比(OR )表示;调整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GLM Univariate )GeneraI FactoriaI 法作协方差分析,显著性用Bonferroni 检验。
2结果2.1一般情况调查人群中,27.3%的人吸烟(男54.3%,女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