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80量热仪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热特性
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模拟电池箱、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模拟电池箱相连。
本申请的系统能够观察记录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热失控引发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组失控效应参数变化,以及对气体产物的收集,能够探索电池组内某块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对电池组内其他电池的影响等。
技术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1)、模拟电池箱(2)、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19)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通过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所述的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的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模拟电池箱(2)、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中的测量部分、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放置在防爆试验室(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之间实现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梯形绝缘块和两个螺母,两个梯形绝缘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两个绝缘梯形块为等腰梯形较短的上底相邻的布置,且上下套装在导电柱(19)的外周,密封盖上设置有形状与绝缘梯形块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梯形绝缘块等腰梯形较长的下底通过螺母紧固,导电柱(19)上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电池箱(2)由满足材料强度和可燃性要求的材料制备,模拟电池箱(2)包括样品池和密封盖,样品池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样品池和密封盖由均布在四周的螺栓组实现夹紧密封;所述样品池其中之一的侧面设有圆形防爆玻璃窗,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口和多个气孔,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模拟电池箱(2)内。
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材料性能的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3753.3(22)申请日 2016.01.14G01N 27/26(2006.01)G01D 21/02(2006.01)G01R 31/00(2006.01)G01R 31/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地址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5号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72)发明人范茂松 刘道坦 徐彬 于文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代理人徐国文(54)发明名称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 材料性能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 材料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PTC 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测量PTC 复合电极发生PTC 效应的温度;3)测量PTC 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4)检测PTC 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通过对材料性能的测定,可以准确选择出适合锂离子电池用的PTC 材料,以提高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安全性。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6970123 A 2017.07.21C N 106970123A1.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材料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PT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测量PTC复合电极发生PTC效应的温度;3)测量PTC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4)检测PTC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材料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氮气氛和以2-4℃/min升温速率下,用热重分析仪测量所述PT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用PTC材料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TC 材料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
锂离子电池可逆与不可逆生热特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可逆与不可逆生热特性研究可逆生热特性是指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利用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的可逆生热主要来自于锂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和嵌入/脱嵌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迁移,同时通过化学反应与负极材料发生嵌入反应;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同时与正极材料发生脱嵌反应。
这些电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散热系统进行控制和利用,以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
不可逆生热特性是指在充放电过程中无法完全利用的热量。
不可逆生热主要来自于电池的内阻和电化学反应的不完全转化。
电池内阻会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阻热,这部分热量无法被利用,并会引起电池温升。
此外,电化学反应的不完全转化也会导致能量的损耗并产生额外的热量。
不可逆生热特性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不可逆生热会导致电池温升,这可能引起热失控和安全问题。
其次,不可逆生热也会减少电池的可用能量,并降低电池的能量效率。
为了降低不可逆生热特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改进电池的设计,减小电池的内阻,以减少由于电阻热引起的能量损耗。
其次,优化电池的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提高电化学反应的转化效率。
此外,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出去,也是降低不可逆生热特性的关键。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对于可逆和不可逆生热特性的研究可以通过热分析技术(如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数值模拟方法来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和分析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的热量释放情况,并找到减少不可逆生热的途径。
总之,锂离子电池的可逆和不可逆生热特性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为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
热传递特性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热传递特性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并且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中,热传递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热传递特性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热传递特性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释放热量,而能否及时有效地排放这些热量,就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如果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解液的分解,使得电池的容量下降和内阻增加,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因此,热传递特性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锂离子电池中热传递特性的研究现状1.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研究锂离子电池中热传递特性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红外热像仪、热电偶、纳米热场电镜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时测量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并可以帮助研究员对电池进行优化设计和故障诊断。
2. 热模拟热模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热传递过程,以预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热模拟可以帮助优化电池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同时可以预测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热行为,为电池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3.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是指通过控制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来保证电池性能和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散热片、风扇、热管等降温设备来提高电池的热传递能力,或者通过控制电池的充放电速率来减小电池内部温度的变化。
三、热传递特性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展望1.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将更好地得到保障热传递特性是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优化电池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同时可以预测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热行为,为电池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未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电池的规模化生产,热传递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2. 热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优化将是研究的热点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领域的发展,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用C80量热仪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热特性
用C80量热仪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热特性锂离子蓄电池与其它电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电压高,放电平稳,比功率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容量小大由之,电性能稳定,自放电小,可长期存放高达10 a之久,因此也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机、微型电脑的锂离子蓄电池爆炸事故更是频繁发生,严重妨碍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大力普及和使用。
目前,关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加速量热仪(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 y,ARC)或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设备。
由于ARC自身的限制,只能测试到放热反应,不能丈量有吸热现象的反应,因此实验结果可能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别[1] 。
对于DSC,反应池的密封性能一直不理想[2]。
C 80微量量热仪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的新一代热分析仪,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题目。
1 实验1.1 C80 微量量热仪C 80微量量热仪是法国Setaram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新一代热分析仪,它的测试原理与DS C基本一致。
由于它的感度非常高(约为10-6μW,比DSC高2个数目级以上),适用于化学反应的热特性测定。
另外,实在验时所用试样质量为1~10 g,比。
DSC大3~4个数目级,这也大大进步了实验精度,使其数据更为正确、可信。
C 80微量量热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丈量温度范围为室温至300℃;恒温控制精度为±0.001℃;升温速度为0.01~2.00℃/min;分辨率为0.1 mW;感度极限为1μW。
C 80微量量热仪由C 80量热炉、CS 32控制器、稳压电源三部分构成,为设定实验参数并记录实验数据,还需要一台计算机与CS 32控制器相连。
图1是一套微量量热仪C 80测试系统的构成。
图2是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容器,压力测试容器和高压容器的内部容积分别为3.5 cm3和8.5 cm3。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翟文波
申请号:CN201210500019.3
申请日:20121130
公开号:CN102944575A
公开日:
201302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将电池充满电放入恒温箱中,实时检测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表面温度;以预设电流进行放电操作,直到电池电量放电至预设荷电状态;实时检测不同放电时间点下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电池表面温度,直至电池荷电状态等于零,获得电池的实际开路电压和实际开路电压温度系数B;对充满电的电池放电,实时检测上述不同放电时间点下电池工作电压U和电池表面温度T;计算所述不同放电时间点下电池的发热功率P。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其可以方便可靠地对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的热性能进行测试,准确获得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的发热功率、发热功率随放电时间变化情况以及总发热量。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外)海泰南道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闫俊芬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
2.2环境温度的影响
为了研究外界环境温度对LiCoO2电池吸放热的影响,将电池放到等温量热仪中,并控制电池温度为20 ℃,通过充放电仪,将LiCoO2电池充至满电状态,并静置1 h,再在某一温度下进行恒流放电。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电池放热功率及放热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在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放电倍率下,锂离子电池平均放热量如表2所示。由图3和表2可以看出,在同
1实验方案
为了实现不同倍率及温度的测试,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实验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池、等温量热仪、电池充放电柜等设备。测试电池为某公司生产的18650LiCoO2电池,容量为2 000 mA·h,标称电压为3.7 V。为了确保电池正常充放电,根据GB/T31486—2015[20]对充放电仪编写如下程序:充电时,设置恒流充电终止电压为4.2 V,恒压充电终止电流为10 mA;放电时,设置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3.0 V。等温测量仪的作用是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吸放热数据及提供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以此来模拟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真实的吸放热状态。电池充放电设备为青岛美凯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MCT8-50-05充放电仪。实验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置于isoBTC等温量热仪(设备可使用温度范围:-40~200 ℃,温度精度为0.01 ℃)内,在其表面布置温度传感器和功率加热片(将电池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实时采集实验数据。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实验分析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实验分析1 概述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较为理想的能量存储载体成为电动汽车领域应用广、发展快的电池之一,其大规模、大容量的应用模式要求对其电池使用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由于动力电池作为能量存储单元需要成组应用,在电解质、隔膜、包装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电池工作热特性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整车性能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在高温高功率的运行工况下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会引起电池内部热量的积累,温度的上升,如不加以控制会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引起电池的燃烧或爆炸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在低温下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电池内阻增大,使得电池在低温下放电能力下降,特别是大电流放电能力,同时低温下电池对电流的接受能力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使得电池低温下无法充电,或者只能使用小电流长时间充电,这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运行状况和运营成本。
因此,拥有良好热特性的动力电池单体是电动车辆正常高效运行的保证,对电池单体的热特性试验研究可为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电池热特性试验本次试验使用的电池为某圆柱形电池,其外形如图1所示,其基本材料特性见表1。
利用导热硅胶将温度传感器(精度±2℃)粘贴在电池表面,4个单体上共排布了16个传感器。
传感器粘贴如图2所示。
该试验为电池的热特性试验,分别在外界环境温度-10℃、0℃、25℃和45℃的条件下,对四个电池进行0.5C、1C、2C和3C倍率的充放电的试验,记录了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等参数的变化。
3 试验结果分析3.1 电池放电温升特性(1)不同倍率下电池单体放电温升取电池单体上的温度传感器的平均值为电池单体温度,比较在-10℃下不同倍率的溫升,结果如图3所示。
在-10℃下,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电池的温度上升越快,并且温度极值越高。
放电初期电池的温升较快,紧接着温升幅度放缓并在后期的温度快速上升。
温升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放电过程温度上升,电池内阻随之降低;放电后期容量降低使得内阻增大的幅度大于温升使得电池内组减小的幅度,而导致温度快速上升。
关于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的研究
关于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8-13T14:26:55.2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1期作者:边昌[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改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储能技术与系统为核心的边昌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改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储能技术与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智能电网日渐引起重视,储能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各个环节,包括电池火灾在全球范围内,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储能电站的快速发展,储能电站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发生的电力储能系统火灾引起大家对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进行相关研究。
Summary: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modern smart grid with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system as its cor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including battery fire in the world. The market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is growing in sca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the fire accidents caused by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are also on the rise. The power storage system fir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roused general concern about the lithium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fire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for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are studied.关键词:储能电站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火灾事故fire accident,预防 prevention应急措施 emergency measures2021年4月16日,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永外大红门西马厂甲 14 号院内储能电站起火,在对电站南区进行处置过程中,电站北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爆炸,导致2名消防员牺牲,1 名消防员受伤(伤情稳定),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参数测量方法研究姜余;陈自强【摘要】目的针对深海等极端环境下载人潜水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问题,对10 Ah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展开热特性参数测量方法研究,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建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利用精密测量仪器并结合传热学原理对电池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其次基于电池温度与环境温度跟随的控制策略搭建高精度的绝热实验箱.绝热环境下,电池的实际产热将会完全转化为自身的内能,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在绝热实验箱中利用脉冲测试方法辨识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结果热物性参数测量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带入热模型中的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际温度测量结果绝对误差不超过0.5℃,平均相对误差为0.0184.结论基于实验方法得到的电池热特性参数能够反映锂离子电池的热状态,测量结果与实际值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期刊名称】《装备环境工程》【年(卷),期】2018(015)012【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镍钴锰酸锂电池;热特性参数;热管理;绝热环境【作者】姜余;陈自强【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逐渐重视,各种新型海工装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世界同一级别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业时间最长的纪录,该载人潜水器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源,可实现快速上浮和下潜,增加在深海作业的时间。
锂离子电池相比于其他类型电池有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少等优点[1],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工作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过高将会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甚至会造成锂离子电池自燃的严重后果[2-3]。
温度过低时,锂离子电池性能大幅度降低,内阻显著增大,在极寒环境下,甚至会导致无法正常放电[4]。
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产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产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作者:张迪王枭飞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15期摘要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锂离子蓄电池的电芯产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电芯产热速率与充电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对蓄电池的发热特性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蓄电池;热特性;热模型中图分类号: TM912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64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heat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has been studied by experimental method,and the curve between the heat generation rate and the charging time is fitted.The fitting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the heat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ttery.Key WordsBattery;Thermal characteristics;Thermal model在节能减排的社会背景下,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为大型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相关问题对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热参数和电池产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2 热参数的实验测量根据Bernardi电池产热模型,电池工作电压与其开路电压之差(U-E),即过电压的获得,以及电池熵热系数(dU/dT)的测量是分析蓄电池热特性的关键。
本文实验所研究的是一款20 Ah的锂离子电池,其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作者:张志超郑莉莉戴作强杜光超张洪生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年第04期摘要:为了在某一恒定温度下准确研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吸放热特性,本文以18650 LiCoO2电池为实验对象,采用等温量热仪和充放电柜对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行为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放热速率明显升高,在20 ℃条件下,1 C倍率放电后期产热速率较0.3 C增加了530.5%;在同一倍率条件下,LiCoO2电池0 ℃与40 ℃相比,充电时间增加了10.2%,严重影响了LiCoO2电池的充电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电池产热量要远大于充电过程中电池产热量。
本文为电动车用锂电池热安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等温量热仪; 热特性; 放热速率; 放热量; 锂电池热安全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高充放电效率,所以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3]。
由于动力锂电池在频繁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将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及时散发掉,会导致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池性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4-5]。
另外,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存在脱嵌锂不平衡、循环倍率性能差、比容量低等问题[6-9],因此,通过研究低温下锂电池的产热问题,对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具有指导作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锂电池产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外界环境温度、充放电倍率、老化程度等对电池温升的影响。
罗英等人[10-13]研究了不同老化状态对锂离子电池产热的影响,表明电池温度随着循环次数和搁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林春景等人[14-16]对不同温度下锂离子电池温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增加,电池温升越来越大;张亚徽等人[17-19]研究了充放电倍率对电池温升的影响。
以上研究只是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锂电池温升的影响,而没有定量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一种新型的锂电池发热量测试方法及发热特性分析
一种新型的锂电池发热量测试方法及发热特性分析
刘永新;唐传耕;乔学荣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
【年(卷),期】2024(48)2
【摘要】现有的发热量测试方法主要是绝热式量热方法,该方法由于热量无法散出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大倍率放电情况下存在热量追踪不及时造成误差的情况。
针对现有发热量测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换热器的发热量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大倍率放电工况下的电池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实时监测电池的发热量,通过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实现锂电池发热测试研究,具有高精确度,良好的跟随性等特性。
针对不同种类电池在不同放电电流条件下拟合出相关公式,为电池热管理分析提供可靠热特性参数,提供合理有效的散热方案。
该理论及设计方法对于锂电池大倍率放电工况下的产热测试具有出色的效果。
本实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分析不同放电工况下锂电池的热特性。
【总页数】7页(P269-275)
【作者】刘永新;唐传耕;乔学荣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2
【相关文献】
1.办公建筑室内发热量的空间不均匀特性对空调设计选型的影响分析
2.航天器蓄电池放电发热量测试方法系统误差分析
3.一种IGBT静态输出特性的新型测试方法
4.一种快速获取接收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新型测试方法
5.一种新型的震源子波特性测试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研究及实例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研究及实例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轻量化、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中。
但是,锂离子电池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过充、过放、过热等情况容易导致电池燃烧或爆炸等危险事故。
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池的温度升高。
当电池温度过高时,电极材料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电池的热发散和热传导特性。
研究内容如下:1.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测试。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变化规律,并观察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
2. 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建立。
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对电池的热发散和热传导过程进行仿真模拟。
3.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仿真分析。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池的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电池的温度分布、热传导、热发散等特性。
三、预期研究成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表现,并建立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对电池的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预期研究成果如下:1.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测试数据。
在实验中得到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变化规律,并观察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2.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建立。
通过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对电池的热发散和热传导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电池的热特性数据。
3.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仿真分析。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热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池的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电池的温度分布、热传导、热发散等特性,为电池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锂离子电池传热机理
锂离子电池传热机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其传热机理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从电池内部的结构和材料的角度来看。
锂离子
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和负极中的活性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
这些热量
会影响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
此外,电解质的热导率也会影响热量
在电池内部的传递。
其次,从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看,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
中会产生热量,而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电池的温度。
因此,传热机理还涉及到电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
此外,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还与电池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过
高的温度会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对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管理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可以采取
一些措施,比如设计散热结构、优化电池内部材料的热导率、采用
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等。
这些措施都需要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
的传热机理。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涉及到电池内部结构和材料
的热物性质、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与电池安全性的关联,深入研究
和理解这些机理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特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电池市场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相关制造行业开始不断对电池的制造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应运而生。
为了在某一恒定温度下准确研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吸放热特性,本文以18650LiCoO2电池为实验对象,首先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然后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热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等温量热仪;热特性;放热速率;放热量;锂电池热安全引言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循环寿命长和无记忆效应等众多优点,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自行车、轨道交通、航天航空、船舶舰艇等交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显示,电池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由于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内阻的存在,会产生反应热(可逆热)、极化热和欧姆热(不可逆热),若不能及时散失,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将有热失控的危险。
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以及能量损失对于评估和保障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1锂离子电池的特点1)充放电时电压高。
一般情况下,电压平台中的电压范围在3.0~4.2V之间,是普通电池放电时电压的3倍。
2)使用寿命较长。
锂离子电池是二次充电电池,当电池中的电量用完时,可以通过充电方式将电池的电量充满,并且可以循环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3)比能量较大。
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和质量比能量分别在310W•h/L和110~200W•h/k g以上,为目前蓄电池中最高。
4)充放电的效率比较高。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其他普通电池要高很多,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长短且使用时间长。
5)安全性能较强。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属于无公害和无记忆的电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产热特性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产热特性研究进展陈虎; 熊辉; 厉运杰; 李新峰【期刊名称】《《储能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9(008)0z1【总页数】7页(P49-55)【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产热; 实验手段; 模型仿真【作者】陈虎; 熊辉; 厉运杰; 李新峰【作者单位】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21电池是指能够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的载体,可以为电子器件提供能量。
与一次电池相比较,二次电池可以重复使用且更加环保,已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
目前,常用的二次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使用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比能量高、使用过程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二次电池[1-6]。
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型锂离子电池(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等其他电子产品)、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
但是,最近几年发生的锂离子电池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担忧,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风险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7-9]。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过充、过放电产生枝晶穿透隔膜,造成短路,产生大电流从而引发着火爆炸;或遭到外界挤压、穿刺引起系统内部短路的情况,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而积累大量的热,电池温度急剧上升继而引发热失控[10-12]。
因此,研究和分析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和热安全性,对电池进行优化设计,进而估算不同时刻电池内部温度变化趋势,最终设计和制定热管理方案,保证锂离子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从而有效保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热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热问题的研究[13-14]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实验手段来对电池产热进行研究,二是利用模型仿真手段电池产热进行分析。
1 锂离子电池产热实验研究实验方法主要是借助于常用的量热设备,去监测锂离子电池在某种工况下的热特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充放电特性安全性热特性
采用快充技术,锂离 子动力电池可以在很 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例如,某些先进的 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 在15分钟内充满80% 的电量
2
第2部分
安全性
安全性
1. 无记忆效应
锂离子动力电池没有记忆效应,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充电或放电,而不会影响 电池的性能或寿命
安全性
2. 过充过放保护
充放电特性
3. 自放电率低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自放电率很低,只有大约 每月1%-2%。这意味着即使在长期存储过程 中,电池的电量损失也很小
充放电特性
4. 充电周期长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 电周期较长,通常可 以使用2000次以上的 充放电循环。这使得 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 中,可以保持较高的 性能和容量
充放电特性
20XX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 (充放电特性,安全性, 热特性)
XXXXX
时间:20XXXX.XX
-
充放电特性 安全性 热特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充放电特性,安全性,热特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现代电 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主 要能源之一,具有许多优异 性能,以下从充放电特性、 安全性和热特性三个方面进
3
第3部分
热特性
热特性
1. 热稳定性高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稳定性很高,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电池的温度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 内。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例如电池短路或过度充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也不会像铅酸电池那 样容易发热或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会采用有效的冷 却系统。这可以防止电池过热,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XXXX
感谢观看
时间:20XX.XX.XX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过充过放保护功能,当电量过高或过低时,电池会自动关闭,以防止 电池损坏和安全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C80量热仪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热特性
锂离子蓄电池与其它电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电压高,放电平稳,比功率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容量小大由之,电性能稳定,自放电小,可长期存放高达10 a之久,因此也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机、微型电脑的锂离子蓄电池爆炸事故更是频繁发生,严重妨碍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大力普及和使用。
目前,关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加速量热仪(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 y,ARC)或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设备。
由于ARC自身的限制,只能测试到放热反应,不能丈量有吸热现象的反应,因此实验结果可能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别[1] 。
对于DSC,反应池的密封性能一直不理想[2]。
C 80微量量热仪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的新一代热分析仪,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题目。
1 实验
1.1 C80 微量量热仪
C 80微量量热仪是法国Setaram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新一代热分析仪,它的测试原理与DS C基本一致。
由于它的感度非常高(约为10-6μW,比DSC高2个数目级以上),适用于化学反应的热特性测定。
另外,实在验时所用试样质量为1~10 g,比。
DSC大3~4个数目级,这也大大进步了实验精度,使其数据更为正确、可信。
C 80微量量热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丈量温度范围为室温至300℃;恒温控制精度为±0.001℃;升温速度为0.01~2.00℃/min;分辨率为0.1 mW;感度极限为1μW。
C 80微量量热仪由C 80量热炉、CS 32控制器、稳压电源三部分构成,为设定实验参数并记录实验数据,还需要一台计算机与CS 32控制器相连。
图1是一套微量量热仪C 80测试系统的构成。
图2是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容器,压力测试容器和高压容器的内部容积分别为3.5 cm3和8.5 cm3。
依据实验中各温度段的起始温度和初始温度设定,C 80实验主要包括恒温运行模式、恒定速率升温模式和台阶升温模式。
1.2实验样品
电解液的配制:在氩气手套箱内配制实验所用的电解液。
正极材料的预备:首先使用新威尔(Neware BTS 2300,深圳)电池测试仪将实验用LiCoO2/Li电池在4. 2~2.8 V之间进行3个充放电循环,充放电电流密度为0.2 mA/cm2。
将电池充电至4.2V后,恒压充电l h,然后在氩气手套箱内拆开电池,获取正极材料,并将取下的正极材料放在碳酸二甲酯(DMC)中清洗2次,以往除残留在活性材料中的电解液。
清洗后的电极材料在手套箱内干燥2 h,挥发掉DMC。
负极材料的预备:首先将实验石墨半电池在0~3.0 V之间进行3个充放电循环,充放电电流密度均为0.2 mA/cm2。
将电池放电至0 V后,使用与正极同样的方法获取负极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表征热稳定性主要参数
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在温度升高时发生分解,可以选用多种指标表征其分解特性,例如放热反应开始温度、反应热、表观反应活化能等[3]。
放热反应开始温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最低温度,该参数反映了材料发生放热反应的难易程度,放热反应开始温度越高,发生放热反应越困难。
反应热(△H)是反应产物天生热与反应物天生热的差值,也即消耗单位反应产物所能开释的热量。
通常反应热越大,系统的温升越高,反应物可能就越不稳定。
表观反应活化能是引发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
量输进。
活化能越低,越轻易发生反应。
反应活化能的高低决定了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指前因子A 在一起表明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
2.2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求解
利用微量量热仪C 80对样品在恒温、升温测试过程中的热流量进行测试,作为计算样品发生放热分解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包括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热等)。
假设反应遵循Arrhe nius定律,因而反应速率方程可为[4]:
式中:
为转化百分率;A为指前因子,s-1;E为反应活化能,J/mol;R为气体常数,J/(K·mol);丁为系统温度,K;n 为反应级数;f为时间,s。
另外,M为任意时刻反应物质量,g;M0为反应物初始质量,g。
将x代人上式,可得如下方程[4]:
在反应的初始阶段,可以忽略反应物的消耗,因而M近似于M0,即可取M=M0。
引进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放热方程为[4]:
对式(3)取自然对数,可得[4]:
作
曲线,在反应的初期反应物消耗少,即可取M=M0,选择曲线中反应开始阶段的部分进行线性回回可以得到一条直线,从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就可以得到反应的指前因子A和反应活化能E的值[4]。
图3为锂离子蓄电池常用的电解液、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热稳定性曲线,其中电解液为1.0 mol/L LiPF6 /[碳酸丙烯酯(PC)+DMC]电解液,正极为脱锂Li0.5coO2,负极为嵌锂Li0.84C6,在氩气氛围下以0.2℃/mi 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
从图3可以看出,该电解液在氩气氛围下的反应开始温度为170℃,在197.6℃达到放热峰,其反应热为311.3J/g,在217℃反应基本结束。
Li0.5coO2在170℃开始放热,在256.5℃达到放热峰,放热量为717.5 J/g,随温度的继续升高,Li0.5CoO2表现出继续放热的趋势,由于第一个主放热过程主导电池的热失控,因此没有采用其它量热工具对后面放热过程进行研究。
Li0.84C6在47℃就开始放热,在181℃达到放热峰,放热量为1 339J/g。
将电池材料在反应初期的热流速数据代人式(4),以电解液为例,作
的关系曲线,再对该曲线进行线性回回可得一直线(见图4)。
从该回回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电解液的活化能为276.4 kJ/mol,再根据它在纵轴上的截距可以求得该材料的指前因子为1.30x 1029s-1。
同样方法,可求得脱锂正极Li0.5CoO2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99.8 kJ/mol和1.60×106 s-1。
负极有两个放热过程,第一个放热过程对电池发生热失控最为关键,求解得嵌锂负极Li0.84C6第一个放热过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1.3 kJ/mol和5.60× 109 s-1。
4 结论
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放热反应开始温度、反应热、表观反应活化能等参数是评价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利用C 80微量量热仪能有效地探测这些参数,可求得电池材料分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进而有效地评价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危险性。
经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电池材料危险性评价方法,为安全使用
这类物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