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 会主义荣辱观。
有 机 统 一 的 整 体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
①重要性: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B.不同文化的力量和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 表现为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和竞争。 C.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3、重要性
(三)思想道德建设【怎么样】
1.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传统等宝贵资 源,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 思想道德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
考点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是什么】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 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首先是对共产党员和 领导干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 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 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 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点
丰富精 神世界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 要途径 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 化 塑 造 人 生
增强精 神力量
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科学文化素质
健康素质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 中表达。 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遗产 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态度:要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what) 2、原因:(why) 3、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how)
2、文化传播的途径
途径 具体表现
商业贸易是文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 化交流的重要 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 途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人口迁徙是文 化交流的重要 途径之一 教育又是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 传播的又一重 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要途径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 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 求
(肖贵达)《文化生活》备考策略
在反思中前行
《考试说明》
◆1、夯实基础
正确处理几对关系,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②处理好主干知识的定位与定度的关系
《学科指导意见》
1、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2、知道文化多样性含义 3、懂得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 度,必要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生活》第二 单元(二) 1、文化多样性与文 化传播
从近3年高考试题看2012年《文化生活》备考策略
在反思中前行
浙江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肖贵达
在反思中前行
◆一、回头看
◆二、在回头中反思
◆三、在反思中前行
回头看
1、考什么
2、怎么考
3、看问题
◆
回头看 —考什么
09 年 选 择 题 33 题: 文化交流和传播;中 华文化(汉子的作 用) 41(2)题 12 分: 文化作用;文化继 承、创新;思想道德 修养和科学文化修 养 16 10 年 11 年 27 题: 31 题: 文 化 交 流 和 文化多样性 传播 41(3)题 12 40(1)题 10 分 分: 文化传承和创新 文化作用 文化建设意 义 16 14
基本 要求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 产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 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
发展 要求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学 会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文化多样 性的问题
不作要求的内容
说明
1、世界遗产的分类 2、世界和中国的地域文化
在反思中前行
③处理好复习用书和教科书的关系
◆1、夯实基础
正确处理几对关系,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在反思中前行
2012年样卷40(1)题 结合材料,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角度,说明该校开展的活动对青 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再认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观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2、分析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懂得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学习和主动感悟。
3、总结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体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文化素养的关系。
4、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三、知识清单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哪些方面?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表现?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何特点?4、概括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人只要处于一个特定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说明: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发展发挥着深远持久的正确引导。
()说明: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说明:4、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高考,广东卷]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3高考,江苏卷]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3、(2013广东揭阳一模)30.“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纲:必修三《文化生活》-10课
课题:必修三《文化常识》复习提纲一(6—10课)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各具特色。
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包容性。
2.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意义)(1)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住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 (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个 性 笔记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内涵:(1)重要作用、意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和基石。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课
(07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 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 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 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 “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 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 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利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 ①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 的重要意义。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考点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①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 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 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它开阔了人们的视 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 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 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 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2)要明确文化之所以会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 影响,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
2015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课导学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2、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文化的历史价值。
3、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4、列举实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实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二、重点与难点: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
4、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1、民族节日的含义与意义。
2、文化遗产的分类、地位与作用。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5、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6、文化传播的途径?7、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作用?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说明:2.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 )说明: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说明:4、人口迁徒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汕尾一模)31.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由此可见()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屣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2013广东韶关一调)30.经过16载的不懈努力,2012 年7月1日,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对于世界遗产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对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对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截止到2012气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再创新高,逼近 40万人,其中在美学生达到19万余人,占美国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同期,美国在华留学生也大幅增加至。
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7篇)
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7篇)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篇1一、完成第一轮复习(一)、时间支配:开学-----__一模完成四个必修课(3月14日)《选修3》__一模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二)、详细要求及目标1、对老师的要求:第一、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作为备考依根。
其次、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学问的复习。
关心同学把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建学科学问体系。
各个概念、原理观点、基础学问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把基础学问、主干学问、结构学问溶会贯穿。
(复习思路:整体框架---单元----章节----学问点) 第三、在教学中要把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常识、国家及国际组织常识相互渗透,拓宽同学的思维空间。
第四、注意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力量、阅读力量、提取有效信息、应变力量、创新力量。
第五、提高训练效果,抓好三个键环节:练前抓选题、练中抓细节、练后抓反思。
第六、加强备课组的团结与合作,通过集体备课(每周五第2节课)、统一评卷、集中争论、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备考效率。
第七、学问点、章节、单元、综合力量过关(周考:单元为主兼顾综合)(另出卷支配:由备课组老师分工负责)第八、仔细上好公开课。
第九、乐观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改、说课竞赛,并争取较好的`成果。
第十、做好同学的分层辅导工作(按学校支配的要求) 2、对同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每天(晚读)都要阅读教材,熟读教材,做好“预习、复习、练习、巩固”四个环节。
其次、课前五分钟朗读本节课所讲内容,狠抓“核心记忆部份”并落实检查。
第三、做好笔记,并加以分析、整理(课本理论的有序整合、课本概念的集中整理、难记易忘的重点段落的集中整理、热点素材的整理归类、解题方法与心得体会的归纳) 第四、关注时政,能够运用考点学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第五、注意基础题、主观题的训练。
(完成老师指定的习题)第六、用好复习资料,立足学校发的资料,把它们用好用透。
3、目标:每次考试都有所提高。
文化生活第三课一轮复习学案
青州实验中学政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教师寄语: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编写人:王国喜审核人:闫敬敬使用时间:2012-10-17 【高考考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课前预习案一、研读教材28—38页第三课内容,至少读一遍,明确自己的复习起点。
二、在阅读教材基础上自主完成一轮复习资料第112-113页“考点剖析”与“问题探究”,掌握基础知识、明确疑难问题。
二、根据问题回顾知识,自我检测,巩固预习成果。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内探究案【探究一】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
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探究二】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
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随堂训练】一、判断并说明理由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4、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的文化传播手段5、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二、选择1.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高票通过,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1为高效的指导高三政治高考复习,根据新课标教材及全国普通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特点,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年级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抓实课本,夯牢基础,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主体知识体系;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落实教学环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二、复习内容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注:关于选修内容等考试说明公布后再定)三、复习时间及课时安排(8月——1月)具体如下:时间内容课时8月2日—— 9月14日必修1《经济生活》 30课时9月16日—— 10月26日必修2《政治生活》 30课时10月27日——11月30日必修3《文化生活》 25课时12月2日—— 2月底必修4《生活与哲学》 30课时(注:一轮复习期间因涉及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部分假日等,故本计划将根据实际时间与教学需要而适当调整。
应届班和复习班的进度也稍有不同)四、复习事项1、目标:着重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观察、分析简单的生活实例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总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单、节或每课知识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五、具体要求1、知识复习要求:(1)按高考考点复习。
弄清每一考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原理,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2)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或从新的角度整合知识体系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
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_文化生活_第二课__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 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 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 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 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解析】B 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 着你的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 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C、D项 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尚、先进、优秀与庸俗、落后、 腐朽之分。
(2011年高考浙江卷)“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 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 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 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材料描述了“竖大拇指”和“吃面条出声”两种 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理解,表明D项符合题 意。A项否认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共性,是错误的。尽管同 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理解,但随着文化 交流的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增加,人们可以 站在对方文化立场上看待和评价某些行为,而不仅仅囿于 自身文化背景看待一切,因而B、C两项失之绝对化。
考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误区: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 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 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 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 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处在良好 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2)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 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 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 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 化熏陶,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框架:第八课知识框架一、文化生活中“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③潜移默化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①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③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二、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市场,不同主体该怎么办★★①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②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素质。
③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三、发展大众文化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2.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3.对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4.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意: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西方国家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
5.如何发展大众文化?(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坚持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15届高三第一轮《文化生活》第十课复习导学案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回忆并解释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2、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地位。
3、解释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4、再认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5、再认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6、解释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三、知识清单1、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3、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简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5、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说明:2.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 )说明: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江门一模)3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中的这句话从文化角度理解应该是()A.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C.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D.汲取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加强社会道德建设2、(2013广东深圳二调)31.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
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把科学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3、(2013·安徽卷)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4、(2013·福建卷)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我们应该怎样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双面交流。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_文化生活_第一单元1-2课
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二: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辨题看到了文化的重 要力量有一定的道理。 (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 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文化是重要的力量,生产力、科技等也是重要的 力量。所以,辨题中把文化说成是唯一力量是不对的。
①是一种精神现象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 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 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形式(略)
总的说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 与经济政治 决定,反作用,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作用 或影响
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p10, p11
对社会
文化 突出。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与综合国力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p1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
应对:软实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对人
•文化影响的来源(途径)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4届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考点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 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理解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 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 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 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⑴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⑵要求: ①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 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求:
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性产业; ③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 充分涌流。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依靠人民群 众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民族的 长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共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怎 样的路?
B、重要性: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 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 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结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 能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②文化的作用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B、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 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我 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C、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 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020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 3.(2013·课标全国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 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 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 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 一步印证( )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能决定人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感染力和感召 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 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增强精神力 量,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全面发展
侧 重 广 度 , 强 调 侧重力度,强调 侧重综合素质,
侧重 人 格 的 完 善 , 强 在具体行动中文 强调人的核心素
点 调 人 的 主 观 领 域 、化转化为人们行 质的提高,使全
-22-
5.(2017·江苏)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 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 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 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 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 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 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内容。 5.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6.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7.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我国人民精神世界
的主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深化整合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关系 • 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 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 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的。
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要保持和尊重传统文化中符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落后文化 共同点
腐朽文化(P182) 《五三》
含义
表现 区 危害 别 对策
存在 原因
1.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历史角 度) 2.西方腐朽文化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国外环境) 3.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双重影响,市场经济的自身弱点 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滋生不良思想。(国内环境)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怎么办: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 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展开) ③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 尚。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⑥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 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 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建设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 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⑨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遵义县第一中学政治组徐志岚《文化生活》在历年的高考中所占比例不大,一般为16%左右,近几年都是一个选择题(4分)加一个非选择题(12分),但这16分想要拿高分却很难,因为对《文化生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觉得不好把握,比较抽象,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更是觉得内容杂乱无章,不晓得该去记什么、怎么记忆,怎么理解,怎么分析作答。
比如这两年对《文化生活》的考查,同学们就觉得比较难,不容易得高分,去年的高考,命题者从热点材料着手,考查了抗战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很多学生都觉得好像书上都没怎么讲,不晓得到底怎么作答,这其实就是对书本知识不熟悉不理解,不能做到知识的搬家,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导致的。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在这一块上的得分率,夯实基础,熟读课本,牢固掌握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必不可少。
因此,我就自己在第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各位的复习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强化主干知识在复习中,我把《文化生活》的主干知识概括为三个问题:即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发展文化(为什么?),如何发展文化(怎么办?),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把整本书的知识串起来,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在对知识的的理解上做到更加透彻,让答题更有思路。
一、文化是什么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 文化多样性(含义、原因、表现、态度、为什么、怎么做)3. 传统文化(含义、特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作用)4.中华文化(特征、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原因、态度)二、文化的作用(为什么发展文化?)1.对个人(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
)2.对社会(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文化与综合国力(含教材11页和22页共四句话)(4)传统文化的作用(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双重性,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三、如何发展文化(怎么办?)在前面两个主干问题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如何发展文化做梳理,学生已经养成了把知识打通,寻找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思维习惯。
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从第一单元开始进行梳理,经过最后的汇总、梳理,大致形成了下面的知识结构:1.第一单元,梳理出因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所以应大力发展经济。
强调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强文化创新;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有的学生甚至考虑到政治决定文化,所以还提出要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的观点,说明思维水平确实得到了提升。
)2.第二单元,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里,梳理出可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展文化;从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里,梳理出发展大众传媒或依靠科技可发展文化;从传统文化里,梳理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梳理出可通过文化创新的途径发展文化;从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梳理出可通过社会制度的更替、思想运动、科学技术、教育等发展文化;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梳理出发展文化,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可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入手)。
3.第三单元,梳理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4.第四单元,梳理出了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③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⑤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
⑥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⑦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经过梳理,学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对教材的把握又进了一步。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训练,学生一般都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二,紧扣考纲,重视高频考点在弄清三个大问题后,再给学生补充一些重点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步细化知识。
根据考纲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的实际情况,这些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总体: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教育、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对发展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B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从国际来说,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文化对个人的影响:(1)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社会实践。
2、(重要或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5、(影响因素)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三、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特定功能。
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B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C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教育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四、中华文化的作用: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④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文化与人①中华文化能够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中华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①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根本途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
④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创新。
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⑥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根本目标与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⑦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⑧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⑨必然要求——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六、《文化生活》中有关个人(青少年)如何做的几个知识点:(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3)我们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4)提高眼力,自觉拒绝落后腐朽文化的污染;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5)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不断进行文化创新(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7)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8)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第三,注重考查的角度,审准设问,抓住要点规范作答近年高考试卷的一些特征:1、价值取向比较鲜明,彰显国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