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_中英文称呼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称呼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称呼的差异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习惯也存在差异,这往往会在交流中造成一些误会或尴尬。
本文将就中西方文化称呼的差异展开讨论。
我们来看看中西方在称呼上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对称呼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不同文化对个人身份、尊卑关系和家庭观念的不同看法。
在西方文化中,普遍采用的是名字加姓氏的方式,例如John Smith,Mary Johnson。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和平等性,尊重个体的个性和自由。
在商业场合,也多采用这种形式,例如Mr. Smith,Ms. Johnson等。
相比之下,中文的称呼更加注重尊卑关系和家庭观念。
在中文中,通常使用姓氏加尊称的方式,例如张先生,李女士。
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尊卑关系和家庭观念,更加注重社会地位和家族背景。
除了尊卑关系的差异,中西方在称呼亲属和朋友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一般称呼亲属和朋友的方式比较随意,可以直接称呼名字,例如John,Mary。
而在中国文化中,亲属和朋友之间的称呼更加复杂,根据年龄和亲密程度的不同,称呼方式也不同。
例如,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称呼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朋友之间可以称呼为朋友、兄弟、姐妹等。
在商务交往中,中西方文化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商务场合的称呼较为正式,一般使用Mr.或Ms.加姓氏来称呼对方。
而在中国文化中,商务场合的称呼更加注重尊卑关系和地位,可以使用职务和职称来称呼对方,例如总经理、部长等。
在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对待年长者的称呼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通常称呼年长者为先生或夫人,比如Mr. Smith,Mrs. Johnson。
而在中国文化中,对待年长者通常会使用尊称,例如老师、阿姨、叔叔等。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在称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独立和平等,更多采用名字加姓氏的称呼方式;而中国文化注重尊卑关系和家庭观念,更多采用姓氏加尊称的方式。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沈丽红英语101不同国家有其特定的称呼语系统,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从称呼语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语用功能差异、语言伦理差异,甚至还能从中看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称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第一个用作动词,是“叫”的意思;第二个用作名次,是指“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受到其文化的影响并形成,因此,通过语言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特点。
当然,称呼语既然是一种语言体系,那么它的产生与文化必然密切相关。
拙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称谓性别差异入手,来进一步揭示中西方称谓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中西文化交际效果[1]。
Sapir指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2]。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去甚远,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
英美文化被视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或“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文化被我们称为“我们文化”,“社团价值文化”或“集体主义文化”[3]。
我们可以以亲属称呼作为例子。
在英语文化中,无论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权力大小,其平等的观念对称呼语的使用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其称呼语系统中,主要表现为性别和辈分之分,具体的同辈之间则没有长幼的区分,也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
而汉文化中亲属的称呼语体系则划分得特别细致、复杂,不止不同辈的亲属之间有父系和母系的区分,同辈亲属之间的长幼也分得十分细致。
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自己伯伯或叔叔的子女分别称做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姑姑的子女则分别称做表兄、弟、姐、妹,舅舅或姨姨的子女都称做表兄、弟、姐、妹。
这些都体现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重父系轻母系重男轻女的思想伯伯或叔叔的子女称做“堂”,意思是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是同根;而姑姑、舅舅及姨姨的子女称做“表”则意味着彼此不同姓,不是一族人。
英语中同辈之间的称呼语则不受父辈的影响。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
浅析中英称谓差异及原因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
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
这与两国在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有关。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
亲属称谓有两种,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另一种是非血缘关系之间社会人的称呼,这种称谓其实有一定的社交功能,是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而采用的。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
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
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家庭构成模式是以父子为中心的。
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
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含混马虎。
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
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也可以连姓一起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
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比较笼统概括。
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uncle”,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
Addressing Terms 跨文化交际 中西称呼语对比
• 汉语中没有的称呼: 汉语中没有的称呼: • senator( 议员) 议员
How do the differences happen?
• Why does the Chinese language have so much more detailed and specific kinship terms than in English? • Why kinship terms are so much more often used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 Why do we use titles to call people so much more often than western people ?
(Democratic民主的) 民主的)
英汉语中都有的头衔职位称呼语
Doctor医生,博士 Doctor医生, 医生 Professor教授 Professor教授 Chairman主席 Chairman主席 Prime minister/premier 总理 President总统 主席, 总统, President总统,主席, 会长 Captain船长 船长, Captain船长,上尉 Nurse 护士 Colonel 上校 General将军 General将军 陆军中尉、 Lieutenant 陆军中尉、 海军上尉 • Judge 法官 • Governor 州长,地方 州长, 长官 • Mayor市长 Mayor市长 • • • •
How do the differences happen?
• All the addressing habits have been formed through history. They have deep roots in the culture in which they are formed.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称谓语的对比翻译
营 业 员 、 摩 师 等 , 般 后 面 加 上 同 志 一 词 , 成 尊 称 。 个 别 按 一 变
职 业 称 呼之 后 还 可 以 加 上 师 傅 一 词 。社 会 中 绝 大 多 数 人 都 有
自 己相 对 的 定 位 和 特 定 的职 衔 称 谓 英 美 人 受 “ 等 性 ” 系 平 关 影 响 较 大 , 此 英 语 中 的职 衔 称 渭 局 限 性 很 强 , 般 不 用 作 称 因 一
n p e ne e c u i , u b n , i ) 几 个 修 饰 词 ( ra , e h w, ic , o s h s a d w f 和 n e get g a d se , af f s ,e o d i— lw) 可 以 反 映 所 有 的 辈 rn , tp h l i t s c n ,n a 就 ,r 份、 同胞 、 缘 关 系 ( 榕 培 , 9 7 1 2 。 而 汉 语 的 亲 属 称 谓 血 汪 19 :0)
交 际 的产 物 , 映 着 该 民族 的 风 俗 和 文 化 。本 文 从 跨 文 化 交 反 际 的 角 度 , 过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中 称 谓 语 的对 比 , 讨 英 汉 称 谓 通 探
语“ 值” 等 翻译 的 可 行 性 。
1 跨 文 化 交 际 中英 汉 称 谓 语 的 分 类
军 职 可 单 用 。另 有 一 些 只单 用 的如 wa e ,o ,o d c r i rb y cn u t 等 t o 称 谓 , 含 一 种 卑 微 低 下 的 含 义 , 能 加 姓 或 名 。总 的 说 来 , 隐 不
汉 语 的职 衔 称 谓 比英 语 要 广 泛 复 杂 得 多 。 1 2 2 姓 名 称 谓 姓 名 称 谓 就 是 双 方 以 对 方 的 姓 名 相 称 。 ..
从汉英称谓语看中西方人际关系
从汉英称谓语看中西方人际关系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称呼方式上。
中英语言中的称谓语,是反映中西人际交往差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汉英称谓语的使用上,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区别。
一、汉语的称谓语在中文中,人们常常使用“先生”、“小姐”、“阿姨”、“叔叔”等称呼语,这种称呼语强调了家庭和亲属关系,也反映了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
同时,在中国,称呼的称谓和年龄和地位有关,因此人们会根据对方的年龄和地位来选择称呼语。
在家庭中,中国人还会使用亲属关系的称谓语,例如“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这些称谓既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也体现了家庭之间或社会之间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英语的称呼语则不同于中文,人们通常使用“Mr.”、“Ms.”、“Mrs.”、“Miss”等称呼语。
这些称谓语不像汉语的称呼语强调了家庭和亲属关系,而是更强调个体之间的尊重和礼貌。
在英语中,称谓语和职业、地位、学历等相关,因此人们会根据对方的职业和地位来选择称呼语。
例如,“Dr.”表示医生,“Professor”表示教授,“Sir”表示绅士,“Madam”表示女士,“Master”表示小姐或少爷等。
同时,在英语中使用的亲属关系称谓也不同于中文,例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并不像中文中的称谓语那样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而只是单纯的称呼。
三、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体间的尊重和礼貌,而在中文文化中则强调的是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
这种区别体现在人们的称呼和对待方式上。
在中文中,人们通常使用更亲切的称呼,并且喜欢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的称呼,以尊重对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
而在英文中,则更注重礼貌和尊重,通常使用比较正式的称呼。
此外,在中文中,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是重要的人际联系。
在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还包括朋友、同事等。
中西方称谓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中西⽅称谓语的跨⽂化对⽐研究2019-04-07⼀、引⾔⼈们在交际中总以某种⾔语形式称呼对⽅。
称呼他⼈是⼀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称呼⽤语即称谓语。
称谓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份、地位、⾓⾊和相互关系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际关系的作⽤。
每⼀种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都会形成各⾃独特的称谓体系和使⽤规范。
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体系。
纵观中西⽅⼀些学者对称谓的研究,不难发现⼈们对不同称谓语的社交功能认识已相当系统,特别是在称谓语体系研究⽅⾯取得了很⼤的成就,只是在相互⽐较⽅⾯还够全⾯。
本⽂拟从跨⽂化交际的⾓度,研究中西⽂化中称谓⽤语的差异。
⼆、中西⽅称谓语的⽐较汉语中称呼不仅有“长幼尊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不得混淆。
根据礼貌原则,传统称呼不仅幼对长要讲究尊,对别⼈讲究敬,对⾃⼰要⾃谦,平辈之间也要互敬互爱,对幼⼉还要亲昵,还要以颂扬的词语称呼对⽅等等。
如⼉⼥对⽗亲通称“爸爸”,表⽰尊敬时称“亲爱的爸爸”“俺爸”;向第三者表⽰谦逊时称“家⽗”“舍君”;在⽗⼦关系不正常时,⼜称“⽼头⼦”“⽼不死”。
学⽣对⾃⼰的教师称为“×教师”;当回想教师的⾟勤栽培时⼜称“恩师”。
汉民族严格区分亲属关系源于汉民族的家庭⽂化。
这种严格区分导致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复杂化,仅“孙”⼀级的称谓在《尔雅·释亲》就有七代之多―孙、曾孙、⽞孙、来孙、仍孙、云孙等。
《红楼梦》⾥贾⽒⼤家族的⼏百个错综复杂的称谓语常常让外语翻译者不知所措。
⼀般来讲,西⽅⼈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性关系,双⽅将会采⽤对等交流(reciprocal pattern),即双⽅都⽤名字称呼对⽅(firstname:FN)。
但当交际双⽅之关系是⼀种“权势”关系,即双⽅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将会采⽤⼀种“⾮对等交流式”(nonreciprocal pattern)。
(完整版)口译中礼貌用语和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口译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社交差别:关于同中国人交往的外国人来说,要弄清楚汉语的礼貌语言也是够麻烦的了。
究其原由就是英语中极少使用谦词与敬语。
下级给上司写信,可能客气一点,但也没有好多特其他谦词与敬语。
不用考虑对方的年纪、头衔、地位等。
下边是汉、英之间的一些例子:1、汉语中常用的套语刘师傅 ---Master...令郎 ---one’sson丫头 ---one’s daughter卓识 ---a good idea尊姓 ---Your name久仰大名---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哪里,哪里。
---Thank you.大作 ---one’s book/article,etc.府上 ---your home;the place you are from耽搁您的时间了。
---Thank you for your time.愧疚,愧疚!---I’m flattered.I’m very much honored.2、寒暄语您好!吃了吗?—— Hi! / Hello!/ How have you been?上哪儿去啊?——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doing?It ’sa nice day, isn’tit ?回头见。
—— See you later / soon.许久不见了。
—— I haven’t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Long timeno see.How have you been for these days?请随意。
—— Be at home,please.请停步。
慢走。
走好。
慢点骑。
——Take care.不见不散。
—— Be there,or be square.We won’tleave until we see each other,shall we?3、问候辛苦了。
—— You’ve had such a hard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time.你必定很累了。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称谓语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称谓语作者:董筠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09期摘要:称谓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中英文化由于不同的背景称谓语显示了各自的特点。
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探索了英汉称谓语的不同。
关键词:跨文化;称谓语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1-01称谓语(address forms)是人类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以此来表示彼此之间关系。
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表示对对方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具有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在表示亲属称谓关系的称谓词上呈现诸多不同,这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名目繁多,体现出家族宗法制度下影响下的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亲属分明的等级观念。
而西方国家“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深入人心,英语亲属称谓语只突出性别,不强调父系母系,血缘及家族关系,对因联姻而产生的亲属一律以法律认可的内涵形式出现,既简洁、明了,又体现了较强的法律意识Zwicky和Leech区别出称谓语有三种语用功能:(1)呼唤的功能,(2)引起交际对方注意的功能,(3)保持和增强交际双方关系的作用。
Zwicky 还认为不存在中性的、不表达任何情感的称谓形式。
他认为称谓能够表达对受话人的态度、礼貌、身份、对双方亲密程度的交际类型的看法、和对受话人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生理和个性特征、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等)的判断。
总的来说,称谓具有交际引导功能、社交指示功能、对交际双方身份、地位及关系的认同功能、情感指示功能和社会文化标志功能等。
称谓语的使用是为了表示说话者对对方的礼貌。
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各个文化中对于交际中的礼貌方式的理解又是不同的。
汉语的某些可以表达礼貌的称谓在英语中未必是符合规范的、未必能表示礼貌。
礼貌原则是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在实施称谓言语行为时,必须符合所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礼貌的交际效果。
中英称谓语差异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以汉英对比为例摘要: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
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中西文的差异汉英对比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一)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中国的亲属称谓词语中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与姻亲(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宗族(父系亲属)与非宗族(母系亲属)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区分。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是没有这样的划分。
如下表:从表格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比较繁多、驳杂,英语则相对简单、明了。
(二)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具有模拟亲属称谓的性质,也是亲属称谓语的一种泛化现象,主要是称呼那些没有血缘和姻亲关系的人,表示对他人的亲切与尊敬,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家国同构”、“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习惯把个人看做是集体的一个部分。
因此,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里非常普遍。
根据年龄、身份、场合等不同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词语,比如“阿姨”是用来敬称母亲辈且年纪比母亲小的女性年长者,我们可以称她为:阿姨(姓+阿姨,姓+姨)或者是职业类名+阿姨,如“售货员阿姨”等;另外,像“大爷”、“大叔”、“大姐”、“小妹”这样的词使用得也非常广泛,这些词都非常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使接下去的谈话更加顺畅。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就远不及汉语的普遍,有些较为传统的家庭可能会将“uncle”和“aunt”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aunt Sarah”、“uncle Michael”等;有时一些被大家广泛熟知的称呼被泛指为一类群体,比如“Uncle Tom”就是由于《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一书的流传,在近些年已变成了那些被指责投靠白人的非裔国人的绰号。
中西称呼的差异
中西称呼的差异中西称呼的差异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宇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Mrs Howard,Miss Jones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宇称呼。
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
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
例如,许多大学生叫老师的名字。
老师们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或过于随便;他们反而认为学生能这样做,正好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
这当然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
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会挨一顿骂,甚至会挨几巴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三姐”、“四婶”、“周大伯”之类。
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
用英语称呼时不论对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主要的例外是:称父母为Dad,Mom,Mum,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Uncle Jim(注意:一般用名字,不用姓)。
就连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
应当指出,Brother Joseph或Sister Mary之类的称呼只用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中国人称呼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黄局长”、“林经理”、“马校长”之类。
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 杰克逊经理),Principal Morris(莫里斯校长)。
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
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
跨文化交流_中英文称呼的不同
十一、还有很多称谓的英语表达方
式难以归类。例如: 办公室主任 office manager 车间主任 workshop manager 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村长 village head 税务员 tax collector 股票交易员 stock dealer
Use of "Mr." and "Mrs."
"Mr.“
similarly "Mrs.“ Their
to the use of "Miss."
wives adopt precisely the same usage, only with "Mrs." instead of "Mr."
First Names
almost never used in speech often used by friends and relatives Lady Caroline Ponsonby
"Caro" or "Caroline"
Use of "The Honourable"
a title sons of earls (伯爵)and all children of viscounts (子爵)and barons (男爵) only on envelopes
理”,我们可以用assistant来称呼。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研究员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助理工程师 assistant engineer
八、一般说来,“代理”可译作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表达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许多情境下,人们可能会用以下表达来描述跨文化交际:
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的常用术语。
2. Cultural Exchange: 文化交流,表示在不同文化间分享和交流信息。
3. Global Communication: 全球交流,指的是超越国界进行的跨文化沟通。
4.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多元性与包容,强调在交际中考虑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5.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人际理解,强调在交流中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6. Cultural Sensitivity: 文化敏感性,指的是在交际中考虑并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
7. 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适应与调整,表示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调整自己的交际方式以融入当地文化。
8. Global Citizenship: 全球公民意识,鼓励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开放、包容和全球意识。
9. Cultural Intelligence (CQ): 文化智商,强调个体在不同文化中有效交往的能力。
10. Bridging Cultural Divides: 架桥文化分歧,表示尝试弥合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在任何跨文化交际中,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文化的价值观是关键。
这些表达可以帮助描述和促进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有效交际。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称谓是人们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为了区别身份、地位和职位而使用的称呼,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本文将对英汉称谓中较为普遍和广泛使用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更好地指导称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
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亲属社交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称谓系统是文化系统中反映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场合,称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且。
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中西称谓系统存在了许多不同。
称谓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通过对中英称谓的比较,探索中英称谓系统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亲属称谓由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系统也迥然不同。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分类精细,体系严密,数量众多。
相比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笼统。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腻,不仅能表示出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性别、辈分、长幼,是血亲还是姻亲、直系还是旁系,而且也能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田惠刚. (1998:25)。
英语亲属称谓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核心家庭。
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核心家庭以外,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而且也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毕继万,2003:63)。
亲属称谓可以细分为亲属间和非亲属间的称谓。
(一)亲属间的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部分可以清楚地表达身份,如辈份(父辈:叔、舅;同辈:姐、弟、堂哥),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另外,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地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二弟、三妹等。
跨文化视角下汉英亲属称呼语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汉英亲属称呼语对比研究摘要:在言语交际中,首先碰到的是称呼问题,亲属称谓语作为称谓语系统一个组成要素,反映了语言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的关系。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解读亲属称谓语方面的差异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就中英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做具体的对比研究,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语;英语;亲属称谓;差异;跨文化交际一、概念界定称谓语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s)是指人们用以称呼家庭或家族中亲属成员的名称。
亲属称谓语作为称谓语系统一个组成要素,反映了语言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的关系。
二、差异对比根据辈分的不同,本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亲属称谓语做了如下列举和归类:语言辈分[]英语[]汉语长三辈[]great-grangfathergreat-grandmothergreat-unclegreat-aunt[]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叔公舅公姑奶奶姨奶奶舅奶奶长两辈[]grandfather grandmother[] 祖父母外祖父母长一辈[]fatherfather-in-lawmothermother-in-lawuncleanut父亲公公岳父母亲婆婆岳母叔叔伯伯姑父姨夫舅舅姑姑婶婶姨姨妗子平辈[]brotherbrother-in-lawsistersister-in-lawcousincousin-in-law[]大哥二哥大弟二弟大舅子小舅子小叔子大姐二姐大妹二妹大嫂二嫂二弟媳小姑子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表嫂表弟媳表姐夫表妹夫晚一辈[]sonson-in-lawdaughterdaughter-in-lawnephewneice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侄儿外甥侄女婿侄女侄儿媳外甥女晚两辈[]grandsongranddraughter孙子外孙子孙女外孙女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语言表示亲属称谓的相对应的词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外称呼语的区别
中外称呼语的区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地位非常显著,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差异,中外称呼语的区别非常大。
下文就中外称呼语的不同进行讨论,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称呼语,促进中外文化的更好交流。
中国社会的称呼方式极为复杂,因为它既受传统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封建社会的宗法血亲关系,以及差序格局的社会现象合为其服务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又受血亲关系(长幼尊卑及疏密程度)、社会地位、职位高低、职业、性别、年龄乃至场合等因素制约。
而在西方,称呼语则与中国有很大差异,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及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
中外称呼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第一,中外对亲人的称呼。
在中国,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孩子一定会叫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或者更加尊敬的称呼“父亲”“母亲”。
当然,中国古代对父母的称呼也不同于现在,我们最熟悉的就有“爹”“娘”、“阿玛”“额娘”。
然而,在国外,孩子对父母的称呼却大不一样,他们通常就直接叫父母的名字,或者是“Dad”“Mom”。
如果我们问中国的小孩:你们敢当着你爸妈的面直呼他们的名字吗?我估计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小孩的回答是不敢。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样对他们是大不敬,如果他们做了,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
对于比自己年长的或者是辈分较高的家人,中国人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直呼其名的。
但是在国外,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叫名字听起来会更加亲切一些。
例如,在美国,会听到他们叫自己的姐姐Jane,叫自己的爸爸Dan,叫自己的叔叔Edward,叫自己的奶奶Rose等。
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他们会把称呼和名字一起使用,比如uncle Joe。
从跨文化交际谈中英称谓对比
从跨文化交际谈中英称谓对比摘要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般来说包括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
谈到交际,必然涉及语言、文化。
因此,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亦即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多的了解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达到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目的,为以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much more problematic than people may think.As Gumperz(1982:1)points out:When cultural backgrounds differ,meetings can be plagued by misunderstanding,mutual misrepresentation of events and misevaluation.Interactions that are normally seen as routine often meet with unforeseen problems.This is clearly seen in the use of linguistic routines such as address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In principle,one cannot expect that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routine expressions of his own language into another will have the same effect in the target language.But in practice,the interference of one’s mother tongue in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seems to be inevitable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As Young(1982:83)observes.The fact that different socio-cultural assumptions underlie message construction on the discourse level is not easily recognized.Speaker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in attempting to formulate a sensible interpretation when faced by an unfamiliar discourse style,fall back on their knowledge of the evaluative frameworks conventionalized by their own culture.Since misunderstandings can easily occur,Helen Oatey (1987:22)suggest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how addressing are convey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to what exten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in this respect.”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communication rules are culturally bound.This means that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you must know not only the rules of your culture but that of the culture of the person with whom you are interacting as well.If you know the rules,the other person’s behavior will make more sense to you and you can alter your behavior to the rules of the culture,or else,you may interpret what you hear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your native culture and misunderstand the speaker’s intension or even perceive insincerity or offence where none was meant. The key to clear the difficulty is to acquire adequate knowledge of,and to be willing to accep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From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it is highly necessary for linguistic researcher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o make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language interaction.These studies may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of contact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elp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users to avoid potential offence and insult.In this sense,address phenomenon as linguistic routines in both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 context require mor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studies.。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社交中的称呼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称呼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中英文社交称谓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的称呼,可以更好地了解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英语中,称呼通常包括Mr.、Mrs.、Miss、Ms.等。
Mr.是对男性成人的尊称,在正式场合中往往用于对未婚男性的称呼,例如Mr. Smith。
Mrs.则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例如Mrs. Brown。
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例如Miss Jones。
而Ms.则用于女性成人的称呼,不分已婚与未婚,例如Ms. Chen。
在正式场合中,称呼通常以姓氏为主。
相比之下,中文的称呼更加繁琐复杂,一般包括姓氏、职业、学位等因素。
例如,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尊称,可以用“先生”和“女士”等词语,例如张先生、李女士等。
对于一些职业人士例如医生、教授,可以用其职称和姓名来称呼,例如张医生、李教授等。
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敬称,可以加上一些特殊词句来称呼,例如“尊敬的”和“敬爱的”等词语。
虽然中英文的社交称谓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社交场合中,人们也会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地位、关系等因素来选择称呼。
例如在英语中,多数情况下姓氏加Mr./Mrs.就可以了,但如果和朋友交往再熟悉一些可能就会用名字或小名称呼。
在中文中,如果是同龄人之间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人,则可以用亲昵的称呼,例如“哥哥”、“姐姐”、“妹妹”等。
总的来说,社交称呼是反映出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社交称谓虽有差异,但爱存亲情、朋友之间的互动同样充满了友好和亲切。
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交称呼进行比较研究,也能帮助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建立友谊与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shionista
御姐
First Names
almost never used in speech often used by friends and relatives Lady Caroline Ponsonby
"Caro" or "Caroline"
Use of "The Honourable"
a title sons of earls (伯爵)and all children of viscounts (子爵)and barons (男爵) only on envelopes
About Female
the little woman老婆,太太
请注意不要漏掉定冠词the。I promised the little woman to be home early tonight.我答应我老婆今天晚上早回家。偶尔也表示“你太太”。 How"s the little woman?你太太好吗?对太太的称呼还有Missus,带 有戏谑的说法。I"m fine, but the missus has been 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 recently.我身体很好,但是我老婆最近有点不舒服。有时用于 对方或第三方的妻子。Hello, Jim. How"s the missus these days?吉 姆,你好。你太太最近好吗?对妻子的称呼另有one"s better half。这 一表达是以基督教的男女结婚合成一体的教义为基础的。I promised to take my better half shopping this afternoon.我答应我妻子今天下午 带她去买东西。
Girly gir spring chicken
one"s ball and chain one"s old lady
萌妹子 少女
老婆 老娘,某人的母亲 美人
doll
clinging vine
a plain Jane jailbait tough girl/cowgirl
会撒娇的女子; 依赖男子的女人 不起眼的女人 红颜祸水 女汉子
Use of "Mr." and "Mrs."
"Mr.“
similarly "Mrs.“ Their
to the use of "Miss."
wives adopt precisely the same usage, only with "Mrs." instead of "Mr."
婶婶、伯母、叔母、 舅母、姑妈、姨妈
aunt
Chinese appellation 堂姐、堂妹、堂哥、堂弟、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English appellation cousin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brother
sister
Chinese appellation
老张 小王 大哥
大妈,阿姨 老板 老总
十一、还有很多称谓的英语表达方
式难以归类。例如: 办公室主任 office manager 车间主任 workshop manager 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村长 village head 税务员 tax collector 股票交易员 stock dealer
十二、最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些
荣誉称号的口译。 劳动模范 model worker 优秀员工 outstanding employee 标兵 pacemaker 三好学生 "triple-A" outstanding student; outstanding student
funny courtesy title
理”,我们可以用assistant来称呼。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研究员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助理工程师 assistant engineer
八、一般说来,“代理”可译作
acting,例如:代理市长
acting
mayor 代理总理 acting premier 代理主任 acting director
Courtesy
Forms of adress
Family appellation 家庭称谓
Family appellation 家庭称谓
Chinese appellation
祖父、外公 祖母、外婆 伯伯、叔叔、姑父、 舅舅、姨夫
English appellation grandfather grandmather uncle
二、一些行业的职称头衔,直接用
“高级”或“资深”来表示,可用 “senior”来称呼。
高级记者 高级讲师
senior reporter senior lecturer
三、“首席”英语常用chief来表达。
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顾问
六、学术头衔的“副”职称,常用
associate表示。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副审判长 associate judge 副主任医师 associate doctor
七、学术头衔中的初级职称如“助
Sir,Mr. Madam, Mrs. Ms.
夫人 女士
小姐
Town
Madam Lady
Miss
specific usages
1.
First Names
2.
3. 4.
Use of "The Honourable"
Use of "The" Use of "Miss," "Mr." and "Mrs."
skirt青年女子
这一表达来源于女性穿的裙子,与中 国旧时用“裙钗”表女子是一样的 构思。这一说法仅限于男子对女性 的称呼,因为女性并不喜欢这一称 呼。There are a lot of goodlooking skirts among the new freshmen this year.在今年新入学 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中,有很多好看 的姑娘。
Use of "The"
only
used for peers and their families
× knights × commoners ×
baronets “Mi源自s”+ a surname = eldest unmarried daughter Miss Bennet, Miss Elizabeth Bennet, Case If none of her sisters are present, younger sister = Miss Bennet
chief advisor
chief inspector
首席检察官
四、还有一些高级职务带“长”字,
例如:
参谋长
chief of staff
护士长
秘书长
head nurse
secretary-general
五、以“副”字的表示副职的行政
职务头衔,可用vice、deputy表达。 副总统 vice president 副主席 vice chairman 副总理 vice minister 副秘书长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副书记 deputy secretary 副市长 deputy mayor
Farewell
Common
farewell expressions
Farewell
Greeting Cards
Social courtesy title
一、以“总……”表示的首席长官,
可选择general、chief、head这类 词表示。 总书记 general secretary 总工程师 chief engineer 总会计师 chief accountant 总经理 general manager 总代理 general agent 总教练 head coach
Groups
Friends & colleagues Neighbors & in rural area
business circles
English appellation
name name
Aunt Boss Director
Chinese appellation
先生 太太
Groups
English appellation
九、“常务”可以用“managing"
表示。 常务理事 managing director 常务副校长 managing vice president 十、执行”可译作executive 执行秘书 executive secretary 执行主席 executive chai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