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研究【摘要】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视角进行研究。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讨论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介绍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对策与建议。
最后在总结了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内涵、目标、应用、具体实践、影响因素、对策、建议、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个体,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提倡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的重要途径,而以人为本是一种贯穿其中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了学生的排斥。
为了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首先,“以人为本”是指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从学生需求和特点出发,为其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就是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学业成果、自我管理和生活品质等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一些学生需要增强创新能力,那么针对这些学生,可以组织相关活动或课程,以提高其创新能力,激励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次,“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这种模式是通过学生参与、自我学习和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公益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感受世界多元和复杂性。
第三,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同等重要。
这种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强化学生个人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文素质、社交智慧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注重学校与学生家庭、社会的联系。
这种模式可以借助传统的方式,如家校联系、合作教育等,将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家庭成员、社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应该注重形成“人人学习、人人教育”的共同体。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一种开放型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知识传授者和学习者,共同交流与分享思想、观念和经验,形成更深层次的人际交往。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本视角下具有重要意义。
人本视角以人的需求和价值为中心,强调尊重个体,注重个体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视角下的理论基础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指导。
通过对大学生需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在实践探索中,引入人本视角的教育理念,可以提升教育效果。
人本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需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强调个性化教育。
最终,通过效果评估,可以检验人本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人本视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发凸显。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视角,重要性,意义,理论基础,需求分析,教育实践,教育策略,效果评估,必要性,新思路,方法1. 引言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所拥有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深化、自我意识加强的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促进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
1.2 人本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人本视角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需求、价值和尊严,将人放在教育事业的核心位置。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视角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本视角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指出其注重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需求。
接着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介绍了实施方法与效果评估,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研究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方法探讨、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总结、发展方向、局限性、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变革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以人为本指导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讨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以人为本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以人为本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则更加注重个体的主体性和价值,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一、引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中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其特点、意义和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个性化教育“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更为平等的关系,老师虽然是教育者,但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2. 情感关怀“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在教育中,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业和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爱心,使学生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情感养成。
3. 教育育人并重“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和育人并重。
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个性化教育和情感关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尊重和发挥,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塑造,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栋梁。
2.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是受到了这一背景的影响而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以及运用互动式、实践性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背景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研究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旨在深入挖掘在当前高校教育背景下该模式的价值所在。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积极人生态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之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个体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它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员覆盖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活动。
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覆盖范围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方方面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性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不仅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还包括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为本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核心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活幸福而努力。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个体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化需求,不应该一刀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2. 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和问题时能够自主解决的能力。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引言1. 强调尊重和重视个体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尊重和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尊重和重视个体,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2. 强调全面发展人本主义理念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德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3. 强调人文关怀人本主义理念强调人文关怀和人情味。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情怀。
4. 强调价值引导1. 现状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单一,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三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
2. 存在的问题四、改进思路及途径1.明确教育目标在人本主义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明确教育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要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为宗旨,坚持以德育为重点,注重价值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改进教育内容在人本主义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进教育内容,注重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和生动,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如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班会、讲座等,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人本主义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进教育方式,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话题。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灌输和宣传,而现在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多样化、创新性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高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二、注重个性化教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而传统的一刀切式教育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高校应该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还可以通过导师制、学生工作和心理辅导等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三、倡导开放包容的思想环境“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还应该倡导开放包容的思想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个体,高校应该营造一个充满探索和想象空间的思想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校还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和知识界限,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交叉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停留在课堂讲授和理论研究层面,而现在更应该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理念。
建立健康的教育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师生互动,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举措。
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并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健康的教育环境、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参与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师生互动、落实重要性、优化教育模式、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品质,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抓好思政课建设,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在于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以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
这种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位置,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全面提升。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将学生个体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行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个体发展需求、人格素质、主体性、积极性、心理特点、教育模式、环境、综合素质、坚持、模式。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今社会,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伟大时代,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开展富有内涵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1.2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和核心,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人格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方式手段,促使学生在大学时代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德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全面、创新、高效的人格。
首先,“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主体性,即“由学生的现实、需求、意愿出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中的问题,并自主思考解决方案。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潜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才干的人才。
例如,可以开展一些小型讲座、师生互动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即“营造具有合作性和团结性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环境,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在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加强社交交往,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可以开办“电子商务创新营”等校级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分工协作,以解决真实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结。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在实施中需要贯穿始终。
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才能有效切实地完成其育人目标,培养“四有”新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加有贡献的事业。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 引言1.1 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人本主义强调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尊严,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将人的价值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主义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人本主义理念的引导,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人本主义理念还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
人本主义理念也能加强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与人际关系建设,使他们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促进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
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支持。
2. 正文2.1 人本主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人本主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首先体现在将人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人本主义强调尊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将学生视作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引导他们自主地探索、反思、创新。
人本主义理念提倡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灌输知识和意识形态,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方面。
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人本主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要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和尊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走向成熟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本主义理念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和自由对待的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价值的思想体系。
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尤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立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人本主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实践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人本主义理念是指尊重和重视个体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尊重和重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能够更好地个性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人本主义理念注重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研究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理论基础分析中,引入了人本主义和教育学理论。
实践探索部分介绍了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案例。
探讨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如注重个体需求和情感关怀。
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如师资培养和评估机制不完善。
结合以上分析,给出了改进策略建议,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有效评估机制。
展望未来,提出应不断优化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良性互动。
整体而言,“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优势、特点、挑战、问题、改进策略、发展展望、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高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观培养,致力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等,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探索其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优势特点以及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探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了解其理论基础是如何构建的,从而深入理解该模式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
通过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践的探索,分析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和效果,从而评估其实际运作的成效和问题。
以人为本思政教育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思政教育建设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文献综述•研究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思政教育建设的实践探索•以人为本思政教育建设的创新发展•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当前全球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思政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的紧迫性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探讨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实践探索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研究任务分析当前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施策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研究目的与任务02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建设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方面。
如王晓红等(2020)提出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理念;赵云等(2021)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的模式创新;李丽娟(2022)研究了思政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国内研究现状国际上,一些学者也积极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建设问题。
如Smith(2019)研究了价值观培养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ones(2020)提出了思政教育应关注学生个体需求的理论;Brown(2021)探讨了思政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国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成果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内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张威(2020)提出了"大思政"教育理念,整合了校内资源,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郑小燕(2021)研究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为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不足之处然而,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二是现有成果多从某一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三是实践应用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探究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为必要。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需求等,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贯穿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之中。
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我们要把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尊重并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能力,倾听并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其次,“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思维和天赋,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色。
最后,“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高校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更高素质、更强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生,为未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析:1. 注重个性,培养特色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例如,在政治教育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感兴趣的主题研讨活动,组织政治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政治生活,锻炼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强化实践,落实为本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贯彻落实实践教育的工作轨道,将思想理论融入到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需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传统的“平铺直叙”教育模式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育、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也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不同群体或不同兴趣爱好的特色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引入学生参与式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可以设置学生评教和参与教学评估的环节,让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个性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向之一,通过关注学生个性和差异化需求,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融合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注重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个体的自由、尊重和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本文旨在探讨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个体尊重和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为主,忽视了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和自主性。
而人本主义理念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尊重,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教育者也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交流。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培养。
而人本主义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教育者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而人本主义理念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习惯。
教育者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向人本思想转变,其实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书”“唯上”向“以人为本”转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文章以主体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的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改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
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出贴近大学生、尊重大学生教育模式的形成。
“人本化”教学模式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最为宽松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发展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关切。
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文本”的互动,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一、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表现“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灌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当中,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和创新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式样。
①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把握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强调要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促进教育和教学过程的民主化、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又要改变大学生长久养成的依赖思维定式,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参与者,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共赢。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公民教育,围绕培养合格公民这一基本要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为人的主体性发展确立正确的导向。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自主性和社会制约性、超越性与适应性的关系,才能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②第二,增强开放性。
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改革,从办学方针到教育环境,使培养模式更加贴近社会。
打破高校的封闭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们从“象牙塔”走向开放的社会,从价值观入手培养学生面对社会现实的勇气。
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和政治性,人们忽略了这门学科的普遍性和学术性,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术视野。
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面对学科之间交叉和整合的大趋势。
在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家的理论资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时代性。
坚持开放性,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
第三,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培养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
③在“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要充分重视感性的作用,挖掘大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大学生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找情感与理性的最佳平衡支点。
教育者的情感注入也很重要。
教育者在教学中将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和高尚的人格融为一体,在增加知识点的趣味性、灵活性、励志性和方向性的同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威力,取得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识属性只有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
如果没有情感的接受,就谈不上理性的接受。
所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情感,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去创造美好的、道德的、理想的生活。
对大学生切实加强理想道德信念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社会方式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和处理人生遇到的困难和坎坷。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其实践活动不断地从自发走向自觉。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有一个清晰的、辩证的认识,才能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实现自身思想认识的超越,承担起社会历史使命。
二、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国外的各种信息、思潮和崇尚个性的价值观念向大学生们扑面而来,个性教育的问题也随之逐渐显露。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功效性,忽视了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降低。
“人本化”教育模式的提出既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又要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在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顾明远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主体、客体统一论”④是今天“人本化”教育的雏形。
“以人性为依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⑤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性原则。
胡文明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时代主体的客观现实面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走向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⑥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为从事思想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参考思路,开阔了教育视野,“以人为本”的“人本化”教育理念是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课以新的生命力。
三、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的实践基础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实践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地践履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日益凸显,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新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正在发生转变。
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日益表现出人性化和务实化的特点。
首先,在学生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职能,加强服务学生的工作职能。
如很多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热线、学生助学贷款机制等服务部门,想学生所想,切实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
在学生管理中,注重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处理应对公共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锻炼。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采取互动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都采取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网络教育让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和主动性都到了空前的发挥。
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让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也让学生有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让说教式的理论教学丰富和活泼起来,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网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表达观点提供了渠道,也为教师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注重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影响。
品格是一种力量,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威信和影响力对提升课堂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个人品格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示范。
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教师的世界观及其言行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鼓舞学生好学上进、提高素质的无声召唤。
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学习,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才能为大学生做思想表率。
四、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理论意义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以青年大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理念,把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概括地说,就是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坚持一切从青年大学生实际出发,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调动、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大学生个性的丰满以及德、智、体、美等的方面的全面发展,达到使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⑦第一,培养思想素质合格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第二,培养思想素质合格的大学生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和谐的心灵。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促进自我和谐的关键,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
第三,培养思想素质合格的大学生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相融合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国家发展基石的奠基者。
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出一流的国家。
⑧思想政治教育在保持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正由“唯书”“唯上”转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融合,标志着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话语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注释]①吴琼,焦凤梅.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6):32.②赵全洲.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J].中州大学学报,2004(4):81.③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J].探索,2006(2):12.④顾明远.挑战与应答: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05.⑤吉俊洪,杨森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初探[J].探索,1998(5):41.⑥胡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J].求实,2003(7):19.⑦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0.⑧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光明日报,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