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共2个课时;定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完成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科书、练习册、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复习本、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点: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2.综合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强化对概念和运算的掌握。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复习的掌握情况。
2.能力提升:设置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环节: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堂小结: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概括学习收获。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兴趣。
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4.情境教学法:借助真实情境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3.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本次《整理和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并拓展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自信、更有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法2. 认识人民币3. 认识钟表4. 图形的拼组5. 分类与整理三、教学重点1.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2. 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3. 钟表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取4. 图形的拼组方法和技巧5. 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四、教学难点1.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2. 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3. 钟表时间的读取和转换4. 图形的拼组技巧和创新能力5. 分类与整理的实际应用能力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复习巩固: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实践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八、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课件)
13 + 5 = 18
20 - 5 = 15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 也可以用画图法。
再过13年小象多少岁?
我今年4岁啦!
13 + 4 = 17(岁)
8.
爸爸在网上给我买了故
小力 事书,4天后就能收到。
小力 11 月 18 日能收到故事书。
小力收到故事书那天是星期 六 。
变式训练
明明和乐乐之间有( 5 )人。 我排第11。
我排第17。
明明
乐乐
17 - 11 - 1 = 5 (人)
思维训练
每种水果各代表几?
(1) + =20
- =2
=( 10) 10+10=20
2.算一算。
10+1=11 4+12= 16 12-2= 10 8+12=20 16-5=11 19-7= 12 15-3= 12 7+11=18 17-1=16 4+10= 14 15-4= 11 16-9=7
3.小鸭子回家。(连线)
15
10
18
12
10+8
12+3
17-5
16-6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认识了11~20,会读、会写它们 了,还知道了它们的顺序。
十位
1
个位
3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20各数都是用两个数字来表示。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 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
25×16×30 =400×30 =12000
能运矿石12000吨。
返回
整理与复习
成人票
儿童票
120 元/人 30 元/人
团体票( 19 人以上) 80 元/人
议一议: (1)如果有 10 个成人和 10 个儿童到这个景 区参观,怎样买票合算? (2)如果有 14 个成人和 6 个儿童呢? (3)如果有 14 个成人和 14 个儿童呢?
整理与复习
口算
23×30= 690 230×30= 6900 300×20= 6000 320×30= 9600
240×20= 4800 400×80= 32000 60×500= 30000 70×600= 42000
返回
整理与复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4 ×8 5 3
74 1 2 440 0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3= 48(千米)
10×3=30
6×3=18 30+18=48
16 ×3
48
答: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48千米。
返回
整理与复习
2.三位数乘两位数。
144×12= 303×31= 34×102= 304×22=
返回
整理与复习
144
× 12 288
144 1 72 8
西师整大理版与复数习学 四年级 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顾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
问题解决
百
三
位
位
数
数
乘
乘
积
两
口
位
算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复习整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
2. 测量单位:回顾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单位。
3. 几何图形:复习基本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及其性质。
4. 数据的初步认识:回顾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图形的识别和性质的理解,以及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教鞭,挂图。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5.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知识点梳理:清晰地展示每个知识点的要点。
3. 实例展示:用彩色粉笔突出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巩固基本概念和运算。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拓展练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整理和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二是用乘法和除法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第1题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表格,让学生计算并填空;接着通过两个问题全面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口算和笔算知识;最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突出本单元的难点,帮助学生复习列竖式计算的法则。
(3)第2题整理的是如何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能从题目收集有用信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能根据题目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回顾和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建议(1)整体建构,用好表格形式系统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由于整个表格计算量较大,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整理表格,然后在全班汇总整理。
展示整理的结果时,应让学生结合表格下面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全体学生在交流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对所学知识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2)对解决问题的整理要关注方法和策略。
教学时,可结合解决第2题的每个步骤,适时追问:“你知道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你能说说每一步的含义吗?”“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让学生不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意图(1)练习十三安排了6道习题。
这些题目是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后进行练习的。
因此,综合性都比较强,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第1题和第2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本单元所学的乘法知识进行正确计算。
(3)第3题通过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算式得数的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每一组乘数的个位数相加都得10,且两组对应的乘数的个位数都相同,第2组的每个乘数都比第1组的乘数大20;第2组的积都比第1组的大1600。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85~87“整理和复习”、“练一练”以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含义、组成等知识,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从而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自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20以内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一、知识回顾1.单元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我认识了11~20各数,会读写各数,知道了它们的组成;我会给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我会比较数的大小;我会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十……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学习这么多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动手制作“知识图”。
师:(课件出示××整理的“知识图”)同学们请看,这是××同学制作的“知识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知识图上有哪些知识,××是怎样将它们排列起来的?【学情预设】预设1:我从××整理的“知识图”中看到了我们学习过的十加几,十几减几以及十几减十的计算。
预设2:我还发现整理了数位表,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3,表示13这个数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预设3:我也有发现,在××的“知识图”中,有我们学习过的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求12和16之间有几个数,通过图示我知道了这两个数之间有3个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2.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整理和总结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加法和减法•复习加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加法的概念。
•复习减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减法的概念。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通过画图、写作或口头呈现的方式展示出来。
•强调对本单元重点概念和方法的复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框架,便于日后的知识延伸和运用。
3. 综合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过程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快速做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人展示,互相学习。
3.针对整理后的知识框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知识面。
4.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综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综合练习的数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1年级下册4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
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9页第3题,练习十7-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能解决常见的求和,比大小类型问题,能根据问题情景提出适当的问题,并能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正确解答。
3. 使学生会学、乐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单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在计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本单元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目的及依据: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和及时查漏补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学习单
1.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想选择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3.我知道:求()用()法,
求()用()法。
设计目的及依据:
1.能在多个数学信息里,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并解决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行数学探究,发展好奇心。
2.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练习单
基础练习:练习十第7题。
综合练习:练习十第8.9题。
课后延伸:思考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3.根据每组题中第1小题的积,写出各自后面3个小 题的结果。
32×3=96 32×9= 288 64×3= 192 96×6= 576
36×80=2880 18×80= 1440 36×40= 1440 18×16= 288
4.运动会要开始了,学校要买102个足球,一个足球49元, 李老师准备5000元够买102个足球吗?
整理和复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42 × 15
710 142
2 1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42×5=710 142×10=1420
710+1420=2130
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位算起,用第二 个因数的哪一位去 乘,积的末位就与 那一位对齐。
单价×数量=总价
路程问题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1.用竖式计算。
214×32= 6848 208×56=11648
214 × 32
428 642 6848
208 × 56
1248 1040 11648
有志者事竟成
49×102=4998(元) 4998元<5000元 答:李老师准备5000元够买102个足球。
5.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用了 5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小汽车返回时的速度 是多少?
80×5=400(千米) 400÷4=100(千米/时) 答:这辆小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100千米/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对前三个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重点包括对10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等方面的复习,以及通过整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认识长度单位,并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熟练掌握。
2. 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3. 学生对长度单位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学课本、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三个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带领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几何图形进行系统复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与提高: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作业设计1. 巩固练习:设计10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记忆和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乘法运算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熟练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乘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师可以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字词邀áo游和蔼ǎi渺miǎo小璀cuǐ璨càn恩赐cì滥làn用矿kuàng 产资zī源晶jīng莹yíng慷kān慨kǎi威胁xié目睹dǔ枯竭jié葬zàng礼菲fēi格雷特巴拉圭guī汛xùn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震耳欲聋世外桃源枯槁gǎo哀悼dào酋qiú长麋mí鹿lù骏jùn马雄鹰yīng潺潺chán松脂zhī婴yīng儿眷juàn恋土炕kàng肆sì虐nüè盘踞jù破碎滋润滋养悲剧治理归宿荡漾领悟纷至沓tà来从天而降生命垂危风雨同舟奄奄一息多音字一叶扁piān舟供gōng品困难nán无数shù降jiàng临模mó仿血xiě液扁biǎn平提供gòng灾难nàn数shǔ不清投降xiáng模mú样血xuè管倒dào影参cān天卷juǎn过睡jiào觉倒dǎo下人参shēn试卷juàn觉jué得形近字晶(晶莹)莹(晶莹)蔼(和蔼)资(资源)矿(矿产)赐(恩赐)滥(滥用)品(品味)荧(荧光)竭(竭力)姿(姿色)旷(旷课)碣(踢球)监(监视)胁(威胁)睹(目睹)堵(堵住)悼(悼念)骏(骏马)竣(竣工)眷(眷恋)协(协作)赌(赌博)诸(诸位)掉(掉队)俊(俊俏)峻(险峻)券(证券)近义词灾难──灾祸庄严──庄重晶莹──晶亮慷慨──大方贡献──奉献璀璨──灿烂渺小──微小和蔼──和气天际──天边沉寂──沉静透亮──明亮恩赐──赏赐威胁──威吓清晰──清楚节制──控制肆虐──残虐盘踞──占据恭敬──尊敬劲挺──挺拔险恶──凶险流连忘返──恋恋不舍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交错──交织、交叉遨游──漫游枯竭──枯干、干涸纹痕──纹路、痕迹反义词清晰──模糊消失──出现浪费──节约减少──增加交叉──平行灵活──呆板节制──滥用精心──马虎凶猛──温顺荡漾──平静恭敬──粗暴渺小──巨大慷慨──吝啬节制──放纵保护──破坏恩赐──吝惜枯竭──丰富有限──无限词语意思晶莹:光亮而透明。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计算下题。
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
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
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3.14×4=12.56(米)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12.56÷3.14=4(米)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4×22=12.56(平方米)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3.14)=2(米)3.14×22=12.56(平方米)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⑴3.14×()2=28.26(平方米)3.14×()2=12.56(平方米)28.26-12.56=15.7(平方米)⑵-=5(平方米)3.14×5=15.7(平方米)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西师大
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复习掌握单元所学知识,夯实数学基础。
2.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整理与复习单元所学内容。
2.学生间互相讨论并相互帮助。
3.适当提高题目难度,让学生有所收获。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如何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整理与复习
1.回归本单元学习的主线,发挥整合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2.根据所学知识点编写练习题,随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以轮流记忆题型进行互动练习,让学生手写答案并相互矫正。
2.探究问题
1.让学生手写本课的重点难点,根据个人理解进行思考。
2.随后安排相互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分享思考经历。
3.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练习加深理解
1.将设计好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适当提高难度来让学生有所提高。
2.他人分享的思考经历也可以成为某个知识点的题目,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延伸拓展
1.难度适中的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得到更好地提高和提升。
2.看电影和其他小组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1.提供合适的练习题,以有足够的挑战性,让学生逐渐提高自信和成就感。
2.在竞赛活动和团队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活力和乐趣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
2.帮助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复习本单元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强调整理和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让学生练习不同数的大小比较。
2. 复习加减法•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练习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
3. 复习乘法•复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练习乘法口诀表,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4. 复习除法•复习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练习简单的除法计算题。
5. 整理课堂笔记•教导学生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做到有条理、清晰。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的记忆方法。
6. 制作复习卡片•指导学生制作数学知识复习卡片,用于复习和记忆关键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复习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积极参与。
2.练习加法、减法计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互相唱出。
4.指导学生做除法计算题,纠正错误。
5.对整理课堂笔记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做一遍。
6.分发复习卡片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制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四单元的数学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巩固。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学习中。
六、布置作业1.完成《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习题。
2.制作复习卡片并背诵乘法口诀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复习,做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数学基础。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
2.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3.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数学基础。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2. 讲解:通过PPT,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整理和复习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每个知识点和练习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3.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加减乘除:这是基本的四则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2. 分数和小数:这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单位换算:这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课题一: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80页的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教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板书数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一、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教师:“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1、2、3……。
)在“自然数”后面板书:“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表示物体的个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什么?”(1。
)用彩色笔把“l”上色:“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请说出下面几个数各是由多少个1组成的。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写几个自然数,如7、10、2;、369、1997……。
教师:“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教师板书“0”。
“自然数与0有什么关系?”(自然数都大于0。
)教师·在“自然数”后面板书“(大于0。
)“按顺序写数时,0应写在什么位置?”(写在1的前面。
)教师:“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都包括什么数?”(自然数和0。
)教师板书“整数”并用大括号把自然数和0括起来。
“如果说‘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对不对?”(不对。
)“为什么?”(因为整数中还包括比0小的整数。
)如果学生说不好,教师可以说明: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到中学还要继续学习比0小的整数。
然后,教师在“0”的下面板书“……(小.于0的。
)综合前面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看到如下板书形式。
(自然数:1、2、3、4…。
(大于0的。
)二、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基本概念。
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把单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单位‘l’的含义是什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吨什么是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分数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
“在分数中a叫做什么?”(分子。
)“b 叫做什么?”(分母。
)“中间的横线叫做什?”(分数线‘)““a、b分别是什么数?”(是整数,并且Bb≠ 0。
)“分子等于0时,分数的值是多少?”(0。
)教师:“我们学过哪些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真分数的值有什么特点?”(真分数的值都小于1。
)教师板书;“什么样的分数是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的值有什么特点?”(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等于1。
)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分数是带分数?”(有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教师板书。
综合前面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看到如下板书形式。
真分数一分子比分母小(小于l的)分数假分数一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的带分数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一说。
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请两名学生说,其他同学补充。
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与分数中各部分的关系。
在语言叙述中要注意用“相当于”,而不能用“是”。
如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集体订正。
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 (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我们学过的小数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有几种?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什么样的小数大于l?什么样的小数小于17”(小数的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大于l,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小数是无限小数?限的。
我们学过的无限小数是什么?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还有一种小数部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到中学再学习。
综合上面的教学过程,板书:四,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1,数位顺序表。
教师:“我们是按照什么计数法写出整数和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
)“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么?”“数位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0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请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1页上面的“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
五、百分数的意义1.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还可以叫做什么?”(百分率或百分比。
)“用什么符号表示百分数?”教师:“成数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整理。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六、小结(赂)七、作业;练习十八的第1题。
课题二: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77页,练习十五的第2—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一、数的读写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指名说整数的读法。
对说得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说时,不必要求与书上的叙述完全一致,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出示:52000803100先让两名学生试读,然后问他们是怎么读的。
如“这个数有几级?“哪些0是在数级末尾不必读出来,哪些0要读出来?”“8前面为什么只读一个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数进行分级,并用彩色粉笔把不同0区分开。
(2)指名说整数的写法。
要求与整数读法一样。
出示:四十亿六干零六十万零五十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2.小数和分数的读写法。
指名分别说一说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并让学生比较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82页中间“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指名读数。
可以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
第2题,学生独立写数,集体订正。
二、数的改写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进行改写。
想—想,有几种改写的方法?”指名回答,使学生明确一般有两种方法:(1)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然后,教师用书上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果班里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在说明第(2)种情况时,要使学生明确是用什么方法省略的。
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根据需要省略干位后面的尾数,求得的近似数的单位应该是多少?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2页下面“做一做”的练习题。
2.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对于4.62975≈4.630,要特别提问:4.630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互化)。
教师:“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时,经常要根据需要把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
大家还记得改的方法吗?”指名说一说。
如果学生说得不清楚,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什么样的假分数可以改写成带分数?”“什么样的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整数?”“带分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整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要使学生明确,整数可以根据需要化成不同分母的假分数。
出示教科书中例题,让学生独立改写,集体订正。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师:“根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见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学生回答进时。
只要把意思说正确就可以了。
关键是使学生明。
确,小数化成分数,要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教师按教科上的图解分步画图。
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教师可以根据分数化成小数的两种情况,先引导学生分别回忆,再概括总结。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有见个0.就从分子的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母不是10、100、1000……朗分数怎样化成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
保留几位小数。
)通过分析上面两种情况.谁能概括出分数化成小数的一般方法?”(用分母去除分子。
)教师板书。
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再约分。
用分母去除分子“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且记住这些结果。
1 1 3 1234 1 1 12 4 4 5 5 5 5 8 20 25 (2)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指名说一说小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教科书的图解进行板书。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指名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师板书完成图解。
(4)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八的第3题的第(2)、(3)小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可以让做得比较快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做教科书第·83页“做一做”的第l、2题。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 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十八的第2题,第3题的第(1)小题,第4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思考练习十八的第5’题和第6’题。
课题三: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会分解质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