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一、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1.材料采购管理(1)确定采购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2)制定供货商评价制度,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3)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遵守公平竞争原则,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2.材料验收管理(1)建立材料验收制度,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2)根据材料性质和用途,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检测;(3)对凡购进的原材料,必须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3.材料保管管理(1)建立材料保管制度,明确仓库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2)定期对仓库进行盘点,确保材料库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采取适当的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性。

4.材料使用管理(1)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清点确认,核实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2)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顺序,遵守施工工艺要求;(3)对于余料和报废材料,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防止交叉使用。

1.不合格材料鉴定和处理(1)对于不合格材料,应进行鉴定和分类,明确质量缺陷的性质和程度;(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包括重新检验、复验、调整工艺、退货、退款等处理方式,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2.销毁和处理不合格材料(1)严禁擅自销售或继续使用不合格材料;(2)对于无法改造或修复的不合格材料,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销毁处理;(3)确保销毁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做好销毁记录。

3.不合格材料的责任追究(1)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合格材料的产生和使用,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2)对于存在不合格材料问题的项目,进行整改并记录,以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通过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和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风险,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落实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物资的供应及时性和稳定性。

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管理制度1.引言在生产过程中,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

然而,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物料可能存在不合格的情况。

为了确保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不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不合格物料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不合格物料的定义不合格物料指的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不合格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物料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物料存在质量缺陷;-物料存在安全隐患;-物料存在环境污染等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3.不合格物料管理责任分工为了确保不合格物料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隔离,需要明确不同部门或个人的责任。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及成品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隔离不合格物料;-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不合格物料管理制度,并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检测和评估;-采购部门负责对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进行采购,并负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仓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物料进行隔离和分类存储。

4.不合格物料处理流程一旦发现不合格物料,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生产部门或质量部门发现不合格物料后,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并填写不合格物料处理单;-质量部门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确定不合格物料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方式;-如果不合格物料可以修复或改进,可以进行再加工或分类存储;-如果不合格物料无法修复,需要报废处理,同时要填写相关的报废处理单;-定期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检查,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不合格物料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不合格物料的存储和销毁不合格物料要进行隔离存储,确保其不与合格物料混淆,并进行标识和分类存储。

不合格物料应定期清点,确保数量的准确性。

不合格物料的销毁需要经过质量部门的审批,并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销毁过程需要有相关的记录和报废处理单。

6.不合格物料的记录和分析质量部门需要对不合格物料进行记录和分析,找出不合格物料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不合格物料不再发生。

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处理及记录过程,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生产环节,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二、责任主体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监督执行本制度。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和记录。

3. 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退换货处理。

4.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存放。

三、管理流程1. 识别与记录- 质量管理部门应在材料进场时进行初步检验,对疑似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并记录。

- 对于初步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复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 任何时候发现不合格品,都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

2. 隔离与标识- 所有不合格品应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隔离存放,并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合格品”标识,防止误用。

- 不合格品区域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严禁未经授权人员接触。

3. 处理措施- 对于不合格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合同条款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换货或返工修复。

- 如果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返工或修复达到使用标准,应由专业工程师评估并提出处理方案,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

- 无法返工或修复的不合格品,应按照废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 记录与追溯- 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描述、数量、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及责任人等信息。

- 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台账,对所有不合格品进行追踪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培训与宣传为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材料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五、监督检查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六、持续改进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结语:。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九、不合格管理办法及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1、定期由厂长召开质量例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参与。

2、由质量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汇报生产中、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对于不按操作规程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人员进行奖励。

4、对外来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性时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想办法,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5、不合格的处理(1)对于过程检验中。

计量不足,灭菌温度不够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2)不合格品的原辅材料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

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做好置牌标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a、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一般质量不合格的,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处理决定。

b、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重大质量不合格时,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会同各有关部门参与质量评审作出使用或不使用的处理意见,报经理批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商联系处理,办理退货手续,必要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3)不合格成品由检验员根据检测结果开出不合格处理单,并入不合格品临时堆放点或库房,进行隔离标识。

责任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根据表中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要求,制订纠正措施,按规定认真实施,并报质检科进行验证。

(4)本程序中涉及的各类记录、文件、应作为质量分析,信息反馈和质量统计,质量考核的原始凭证。

(二)不合格工作管理办法不合格管理是指不能正确依据《企业质量手册》很好的工作,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的一种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对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负全责,以造成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损失多少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已造成的不合格,能重新再做的要重新再做,不能重新再做的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挽救。

工程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规范工程项目中不合格材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中的所有不合格材料的管理工作。

不合格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设备和构件等。

二、管理责任1. 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落实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对项目内的不合格材料进行监督和管理。

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审核和确认不合格材料,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进整改过程,确保不合格材料得到有效处理。

3. 供货商和承包商:负责确保提供的材料符合合同规定,避免出现不合格材料。

4. 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制度,并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不合格材料的分类和处理1. 不合格材料的分类(1)技术性不合格:指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或其他技术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

(2)外观性不合格:指材料表面有污渍、划痕、变形等影响美观或使用功能的瑕疵。

(3)数量性不合格:指提供的材料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2. 不合格材料的处理(1)报废处理:对于严重不合格的材料,应当立即予以报废处理,禁止使用,并通知供货商和承包商以备索赔。

(2)整改处理:对于可纠正的不合格材料,应当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确保不合格材料得到及时整改。

(3)退换处理:对于供货商提供的不合格材料,应当及时通知供货商,要求其退回或更换符合要求的材料。

四、不合格材料的记录和报告1. 不合格材料的记录(1)建立不合格材料台账,明细记录不合格材料的种类、原因、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2)建立不合格材料质量追踪表,跟踪不合格材料整改的进度和结果。

2. 不合格材料的报告(1)每个工程项目应当定期提交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不合格材料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和效果等。

(2)重大不合格事件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督促整改。

五、不合格材料的防控措施1. 从源头上加强对供货商和承包商的管理,确保提供的材料符合合同规定。

2. 制定严格的材料验收标准和程序,减少不合格材料的发生。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5篇)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5篇)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和加强对不合格原料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以不合格原料为基础的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第三条定义不合格原料: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企业技术规范要求或合同约定的原料。

不合格原料管理:指对不合格原料进行审查、评估、处理和记录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不合格原料的审查和评估第四条不合格原料的判定不合格原料的判定由质量部门负责,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企业技术规范要求或合同约定进行判定。

第五条不合格原料的处理对于不合格原料,应根据其性质和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1. 返厂处理:对于可返厂处理的不合格原料,应将其整批返厂进行处理,并确保返厂处理后的原料符合要求;2. 销毁处理:对于不能返厂处理或返厂后仍无法满足要求的不合格原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销毁处理;3. 冻结处理:对于特殊情况下的不合格原料,应及时进行冻结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不合格原料的记录和报告第六条不合格原料的记录对于不合格原料的处理过程,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1. 不合格原料的名称、批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2. 不合格原料的判定结果;3.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情况。

第七条不合格原料的报告对于重大或影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不合格原料,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四章不合格原料的追溯和整改第八条不合格原料的追溯对于客户投诉、风险评估和相关要求等情况,应进行不合格原料的追溯,并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报告。

第九条不合格原料的整改对于不合格原料的问题,应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第五章管理责任和监督检查第十条管理责任不合格原料管理的责任由质量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一条监督检查企业内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不合格原料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

混凝土公司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

混凝土公司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

混凝土公司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混凝土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降低不合格品对公司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在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评价、处置和跟踪管理。

第三条不合格品处置的原则:(1)及时识别和评价不合格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2)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妥善处理;(3)对不合格品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第二章不合格品的识别与评价第四条不合格品的识别(1)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公司内控标准;(2)生产过程不合格: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导致产品性能、外观等不符合标准要求;(3)产品不合格:产品性能、外观、尺寸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4)其他不合格:上述情况外的其他质量问题。

第五条不合格品的评价(1)原材料不合格:由试验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生产过程不合格:由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试验室等相关部门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产品不合格:由质量管理部门、试验室、客户等相关部门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4)其他不合格:由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评价。

第三章不合格品的处置第六条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1)退货:对原材料、产品不合格的,向供应商提出退货要求;(2)降级处理:对原材料、产品不合格的,可以进行降级处理,用于非重要工程或降低要求使用;(3)返工/返修:对生产过程不合格的,可以进行返工/返修,达到标准要求;(4)报废:对无法修复或修复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

第七条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1)识别不合格品:相关部门及时识别不合格品,并记录相关信息;(2)评价不合格品: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确定处理方式;(3)处理不合格品: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记录和跟踪: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妥善处理。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为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的范围本制度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半成品、成品交付后发生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二、管理职责1、检验科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生产设备科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3、技术副总、检验科长和质检员负责在各自范围内,对不合格品作处理决定。

三、不合格的分类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无法修复的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主要功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局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或可修复的不合格。

四、不合格的处理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在检验或验收时发现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的,应鹤壁市太行通用振动机械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B/0采用挑拣、退货等方式处理。

由检验科负责做好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情况的记录并保存。

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发现半成品、组装件、成品的不合格时应进行判定,对于质检员能判定可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负责按要求进行返工、返修,质检员做好不合格情况的记录。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质检员应做好复检记录。

对于质检员不能判定或无返工、返修价值的不合格品,质检员应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处置单》,交检验科长签字确认,由质量否决人负责按照《质量否决制度》的规定决定处理方式。

相关部门按所决定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对已经确认的不合格半成品和成品,所属车间必须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明显的不合格标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4、所有不满足标准安全性能的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整机不准对外销售。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二)1. 目的: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不合格品的出现。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出货的部门和员工。

3. 定义:3.1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的产品或原材料。

3.2 不合格品管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识别、处理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一、概述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是指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材料、构件或工艺等不合格品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严格执行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可以规范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二、工程不合格品的分类在建设工程中,不合格品主要包括材料不合格、构件不合格和工艺不合格等三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 材料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质量不合格等。

2. 构件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加工或安装的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如墙体砌筑不垂直、梁柱连接不牢固等。

3. 工艺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操作不符合施工规范或标准规范要求,如施工工序顺序不当、操作技术不到位等。

三、工程不合格品处理的原则1. 整改原则: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停工整改,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2. 追溯原则: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合格品,要对责任人进行追究,确保合理合法。

3. 合理原则:不合格品处理应当合理、公平,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

4. 安全原则: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问题,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四、工程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1. 不合格品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将不合格品进行整理、分类和登记。

2. 不合格品评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定,确定不合格品的性质、数量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评定结果可以是合格、待处理或报废等。

3. 整改计划制定根据不合格品评定结果,相关部门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时间等。

对于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较大的不合格品,应当立即整改。

4. 整改实施责任人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工作,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整改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防止虚假整改或瞒报情况的发生。

5. 不合格品处理结果评定整改完成后,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处理结果进行评定,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3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3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1、不合格品的确定质量检查人员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时,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上级质量监督部门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不合格,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和试验报告中,任一项经确定不合格的,均应认为该批物资为不合格品。

2、不合格物资的标识、评审和处理进场的物资经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设备科采购人员负责在《材料物资验收报告单》上作好记录,并按《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规定,对该批物资挂“不合格”标识牌,严禁投入使用。

对判定为不合格的物资,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工程部、物资部及安质部的相关人员作出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拒收的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负责处理,原则上____小时内撤离现场,降级使用的物资需经规定程序批准。

根据处置意见,物资设备部负责填写《供应商不良记录表》,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对供应商作出处理,严重的取消供应商对本项目的供货资格。

3、不合格品的标识、评审和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进行记录。

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法,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项目总工程师应确认;纠正措施组织实施后,质检工程师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较大不合格品,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明确后,对纠正措施组织实施落实,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按返修、返工处置的不合格品应有重新检验的书面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2)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措施,以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材料的识别和处理,防止不合格材料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制定并实施纠正和处理制度,保证原材料质量管理,促进进场材料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工程土建施工第13施工标段。

3.职责3.1本标段试验室负责不合格材料的检测及上报,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工作。

3.2针对材料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由负责处置的项目负责人批准,针对体系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由项目经理批准。

3.3质检科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合格信息的收集、汇总,并下发纠正和预防指令。

对不合格材料实施监督、检查及处置。

3.4工程部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合格信息的收集、汇总,并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监督、检查及处置。

3.5试验室参入不合格采购产品的判定、评审和处置。

3.6设备物资部负责对不合格采购产品的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3.7各级相关部门均应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不合格信息。

4.工作程序一旦发现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不符合)时,应立即执行本制度。

4.1不合格的分类不合格品分为不合格采购产品、不合格中间产品、不合格最终产品。

不合格采购产品:风按规定检验和试验后,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的物资,均属于不合格物资。

4.2不合格中间产品和不合格最终产品等级划分A级:未酿成质量事故的一般不合格。

B级:一般质量事故。

经整修质量达到合格要求,返工经济损失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者。

C级:重大(严重)质量事故。

按国家有关规定划分四个等级。

A级、B级不合格由项目部进行评审处理。

C级不合格由公司组织评审和处理。

4.3不合格品的标识(1)施工过程的不合格品:(a)对严重的不合格材料,须采取区域性标识,对事故区加以封闭,并派专人监护。

(b)对一般的不合格材料,采取油漆涂识、挂牌等方式加以标识。

(c)对轻微不合格以记录形式加以标识。

(2)对不合格物资,按项目部物资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标识。

GMP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处理制度

GMP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处理制度

GMP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处理制度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旨在确保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在GMP制度中,原辅材料和半成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GMP下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的处理制度。

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的定义: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是指在GMP制度下,未能符合预期质量要求的原辅材料和半成品。

不合格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违反质量规格、检测结果不合格、失去标识、存在污染或其他质量问题。

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的处理原则:1.防止进入下一个生产步骤: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必须及时被隔离和标识,以防止其进入下一个生产步骤。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物理隔离和标识方法实现,确保其不会被误用。

2.制定处理方案:对于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必须根据其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应该是明确的,包括严格监测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符合标准后才能继续使用。

3.彻底调查原因:对于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检验、文件审查、过程评估和供应商调查等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应该记录下来,以便检查和验证。

4.负责人审批:处理方案和调查结果必须由相关负责人审批。

负责人应该是在处理质量事务方面具有经验和权威的人员。

5.处理记录和文件:对于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的处理,必须保留详细的记录和相关文件。

处理记录应包括:不合格物料/半成品的详细描述、处理方案、负责人审批、结果验证等,以便日后检查和审计。

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的处理程序:1.检验和评估: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必须进行检验和评估,确定其程度和可能的风险。

2.隔离和标识:不合格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必须被隔离和标识,以防止其被错误使用。

3.制定处理方案: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包括控制措施和验证方法。

4.负责人审批:处理方案必须由专门负责质量事务的人员审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制度

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制度

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根据《建筑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程材料不合格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三条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生产、供应、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四条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依法行使对不合格材料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处罚权利,并适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制度做出处理。

第二章处罚责任主体第五条施工单位对工程材料质量承担最终责任,应当严格依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合同规定要求采购和使用合格的材料。

第六条材料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和供应合格的材料,并对产品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七条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确保材料的合格性。

第八条建设单位对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也需进行监督,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合同规定。

第九条其他相关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监督检测工作,对不合格材料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章处罚依据第十条工程材料不合格处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二)相关合同的约定;(三)专业技术人员的检测检验结果;(四)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一条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和整理有关证明材料,以备后续处罚依据。

第十二条负有主要责任的责任人员,应对工程材料的不合格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章处罚程序第十三条一旦发现工程材料不合格,应当立即停止使用该材料,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做好相关记录和整理证据工作。

第十四条责任单位应当在收到通知后,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

第十五条调查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做出书面报告,提出相应处罚建议。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制度应明确不合格材料的定义。

不合格材料指的是那些不满足设计要求、国家标准或者合
同约定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能因为质量不达标、规格不符、性能不稳定等原因被认定为不
合格。

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隔离存放,防止其流入下一工序。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及时通知项目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确认材料的不合格情况。

确认不合格后,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不合格材料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工程质量的影
响程度。

如果影响重大,可能需要采取更换材料、返工或其他补救措施。

对于可以降级使
用的不合格材料,应经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在处理不合格材料的过程中,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不合格材料的数量、批次、来源、检测
结果、处理措施等。

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踪问题的根源,也是后续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的再次出现,制度还应包括预防措施。

这包括加强供应商管理,确保
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符合要求;加强进场材料的检验,确保每批材料都经过严格检查;加强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制度应规定对于违反处理程序的行为,如使用未经确认的不合格材料、未按规定隔离存放等,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这些处罚措施应当公正、合理,既要有威慑力,也要考虑到实际
可操作性。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明确的处理流程、
严格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处罚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合格材料带来的风险,提高工程质量,保护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

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一、问题的背景与原因工程中出现不合格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不合格材料可能会给工程造成严重的损害,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造成工程不合格材料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质量管理不严格、采购管理混乱、供应商质量不达标等等。

只有能够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完成。

二、工程不合格材料处理的原则1. 确保安全。

对于已经使用的不合格材料,首要的原则是确保施工人员和工程的安全。

对于不合格材料已经使用的部分,需要尽快对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确保工程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平稳进行。

2. 严格控制。

对于出现不合格材料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和供应环节,以确保后续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 积极解决。

当出现不合格材料的情况,需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需要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汇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三、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案1. 检查和评估不合格材料的情况对于出现不合格材料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包括了解不合格材料的类型、数量、分布位置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同时,还需要对不合格材料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后续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制定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案根据对不合格材料的检查和评估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需要包括具体的处理措施和处理时限,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方案需要结合工程的整体情况和工程的进度,确保处理方案的实施不会对工程的正常进行造成过大的影响。

3. 对已使用的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理对于已使用的不合格材料,需要根据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比如对不合格材料进行修复或更换,以确保工程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平稳进行。

同时,需要做好对处理过程的监督和记录,以便后续的跟踪和检查。

4. 严格控制后续材料的采购和供应针对造成不合格材料的原因,需要对后续材料的采购和供应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工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一、概述工程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工程材料、构件、设备、构造或施工项目。

对于工程不合格品的处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严重者甚至会带来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的工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处置原则1. 事前预防:强化工程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尽可能避免工程不合格品的出现;2.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工程不合格品,要立即记录、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一步影响工程质量;3. 追溯原因:对发生工程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追溯分析,找出根本问题并及时解决;4. 合理处置:根据工程不合格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符合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合理处理措施。

三、处置程序1. 发现不合格品当项目工程发现材料、构件、设备、构造或施工项目等存在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工程管理人员记录并报告;2. 鉴定确认工程管理人员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鉴定确认,确定不合格品的具体性质、类型和严重程度;3. 处置措施根据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修复、更换、补偿等;4. 追溯分析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追溯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进行整改;5. 记录报告所有的不合格品处置过程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处置措施1. 修复:对于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可委托专业人员修复;2. 更换: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应及时更换为合格品;3. 补偿:对于因不合格品导致的损失,应根据责任追究原则进行合理补偿;4. 销毁:对于无法修复也无法更换的不合格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置。

五、责任追究1. 项目部门应对发现和报告不合格品负有责任,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处理;2. 工程管理人员应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面监督责任,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处理;3. 承包商和供应商应对提供不合格品负有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六、处置效果通过建立健全的工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不合格品对工程带来的损失,维护工程的良好形象,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项目不合格材料处理预案规程

项目不合格材料处理预案规程

项目不合格材料处理预案规程一、前言为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我们必须有一套健全的不合格材料处理预案规程。

该预案应当明确不合格材料的识别、处理方式、责任追究等具体处理方式,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不合格材料的定义不合格材料是指不符合标准或者设计文件技术要求、未经质量检验或者检验未合格的材料,或因运输、储存、保管等环节导致材料破损、震动、颜色、尺寸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材料。

三、不合格材料的识别1. 规范材料采购流程在设备材料采购环节中,必须建立规范的材料采购流程,明确材料采购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加强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

采购人员应当按照规范流程开票,对材料进行验收,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2. 加强质量检测材料到达现场后,必须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包括检验报告、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等多个环节。

如发现有问题的材料,需要通知供应商重新提供材料,确保材料符合技术要求。

3. 建立质量档案对每批次到场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记录,建立质量档案。

档案包括材料名称、批号、规格、检验报告等信息。

做到材料质量跟踪,方便及时查找材料问题。

4. 常规检查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和监控,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下线,并通知质量部门进行相关测试,确保安全施工。

四、不合格材料的处理1. 暂停使用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同时,要清楚记录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具体使用位置。

2. 检测不合格材料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确定不合格原因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检测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

3. 处理方式根据不合格材料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退货:如果材料的不合格原因是由于供应商的问题,应退回供应商。

(2)改造:对于一些可以改造的不合格材料,可以进行改造后再次使用。

(3)淘汰处理:对于不能改造的材料,需要进行淘汰处理。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不合格原料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于本单位的原料采购、接收、储存和使用等环节。

二、术语定义1. 不合格原料:指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或者超出规定标准的原料;2. 合格原料:符合质量要求并且符合规定标准的原料;3. 供应商:指提供原料的外部供应商;4. 质量部门:指负责质量控制和检验的部门。

三、不合格原料处理流程1. 发现不合格原料a) 原料接收环节(1) 供应商交付的原料必须在质量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验收,并提供相关质检报告;(2) 如验收发现不合格原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填写不合格原料登记表。

b) 储存和使用环节(1) 储存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原料,应立即通知质量部门;(2) 在使用原料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2. 不合格原料处理a) 质量部门的责任(1) 质量部门应对不合格原料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2) 如不合格原料存在潜在的风险,质量部门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停止使用该原料,并进行相关调查。

b) 处理方式(1) 如不合格原料存在较大的风险,应将其隔离并标记,以防止误用;(2) 如不合格原料可以进行改良、调整或者修复,质量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监督其执行;(3) 如不合格原料无法改良、调整或者修复,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协商结果可能包括退货、换货或者其他方式;(4)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记录应详细记录,并由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3. 不合格原料追溯和整改a) 追溯责任(1) 质量部门应负责对不合格原料的追溯工作,确定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和影响范围;(2) 如追溯发现,供应商存在违规行为或者质量控制不当的情况,质量部门应尽快向上级部门报告。

b) 整改措施(1) 质量部门应制定整改措施,并将其执行情况报告给上级部门;(2) 生产部门应配合质量部门的整改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工程。

相关规范规定检测材料,材料员、质检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验收。

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应登记在不合格材料检测台帐上。

相关材料检测及不合格材料处理:
1、热轧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厂.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一进场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每批重量不大于60T的钢筋组成;每批送样钢筋长度50cm的7根,30cm的2根。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2、水泥,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由水泥公司提供。

水泥进场应提供水泥3天及28天强度检测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进场后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见证取样,并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如检测不合格,将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3、砖每3.5万块为一批,每批次10块。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4、砂检测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

对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稳定时,可以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

每次从8
个不同部位,取样22kg。

当砂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如加倍取样仍不合格的,由材料员负责将不合格的砂进行退场,并通知监理甲方及上级主管部门。

5、砼试块砼试样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本工程使用混凝土公司的商品混凝土,每100m3取样一次,一组三块,不足100m3应取样一次。

同条件试块应该在砼浇筑部位养护,当同条件试块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标准试块送至标准实验室进行养护,28天后进行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渗试块在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

当混凝土试块检测不合格时,将通知监理甲方及上级主管部门,并请检测单位来鉴定并确认不合格检验批实物强度值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就可予以承认并通过验收;如不符合,由原设计单位根据实物强度复核能否满足安全与功能的最低要求,若仍达不到,将委托原设计单位,设计加固方案进行加固。

6、砂浆试块每一楼层或每250立方米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标养试块至少留置一组,送至标准实验室进行养护,养护期为28天。

当砂浆试块检测不合格时,将通知监理甲方及上级主管部门,并请检测单位来鉴定并确认不合格检验批实物强度值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就可予以承认并通过验收;如不符合,由原设计单位根据实物强度复核能否满足安全与功能的最低要求,若仍达不到,将委托原设计单位,设计加固方案进行加固。

7、外墙涂料以单位工程为一批,每批取样1桶。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8、内墙涂料以单位工程为一批,每批取样1桶。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9、防水卷材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等级的产品每10000平方米为一批,不足10000平方米亦按一批验收,每批送样不少于2平方米。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不合格材料目录表
单位:编号:
序号不合格
品名称
工程
名称
类别
不合格
等级
处置部门
负责人
处置
情况
验证
情况
日期备注
2015年4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