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098fe6dd88d0d232d46a50.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让学生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以及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2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话题教学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交流。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设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报答父母、孝敬父母”的话题,再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教材内容,然后列出主要观点,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上述话题范围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探讨,给学生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通过说、唱、练、合作探究等活动使理论知识迁移到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中“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要求。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懂你》,导入新课,引出话题1、教师播放歌曲《懂你》,提出要求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懂你》,上课前大家先来听听,然后一起跟着唱,在听、唱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感情和旋律,并说说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喜欢?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2、学生谈自己喜欢的歌词,歌曲的旋律、感情及听后的感想师: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你听了有什么感想?生:这首歌的旋律比较低沉、悲伤,它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激、热爱之情;我最喜欢的歌词是“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因为它唱出了父母对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
听了这首歌,我觉得父母非常伟大,他们为子女默默奉献,忍受着孤独、寂寞。
我们作为子女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
难报三春晖教案
![难报三春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8be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9.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教案名称:难报三春晖教案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难报三春晖》的内容。
2.能够朗读课文并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感变化。
4.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本、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
并复习一些相关生字词。
2.通过图片和问题的提问,引入本课主题。
二、呈现(15分钟)1.播放动画视频或呈现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情节。
2.展示课文文字,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三、理解(20分钟)1.师生互动,导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合作,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
3.全班共享讨论结果,并进行梳理。
四、表演(15分钟)1.学生分组准备小戏剧表演。
2.安排角色分配、排练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3.小组表演,全班同学进行观看。
五、归纳(10分钟)1.总结及归纳本课所学到的内容,与学生共享。
2.师生互动,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情,并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难报三春晖》这一篇课文的内容和人物情感变化,通过小组活动以及戏剧表演,增强了学生在语境中的表达能力和感恩之情。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同时,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写日记,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需要继续加强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即兴反应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9c74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2.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是针对初中生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以《三春晖》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了解《三春晖》的作者和背景知识•掌握《三春晖》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来分析《三春晖》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1.导入篇章:介绍《三春晖》的作者和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于这个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阅读篇章:指导学生阅读《三春晖》,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适当的讨论和解读。
3.分析篇章: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鉴赏的方式,分析《三春晖》中的主题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创作篇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三春晖》的故事情节,创作出自己的衍生故事或者小说。
5.总结篇章: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三春晖》的理解。
1. 导入篇章•介绍《三春晖》的作者林丰之,并简要说明背景知识,如他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情节片段,让学生对《三春晖》产生好奇心。
2. 阅读篇章•指导学生阅读《三春晖》,并进行教师讲解和解读。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和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3. 分析篇章•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鉴赏的方式,分析《三春晖》中的主题和意义。
•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例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起伏、情感表达等。
4. 创作篇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三春晖》中的情节,或者补充创作一段衍生故事。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合作,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5. 总结篇章•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分享自己的衍生故事或者小说片段。
•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三春晖》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631b3216fc700abb68fc8f.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入语:同学们有没有听过韩红演唱的《天亮了》这首歌?这首歌的创作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谁知道?(父母带着孩子去游玩,缆车却发生了意外,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坠落的一刹那,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
结果,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个感人的故事。
教师播放视频:《天亮了》和背后的故事。
教师激情讲述: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一辈子都难以报答!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共同探讨一下为什么要报得三春晖以及如何报得三春晖。
(二)讲授新课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十二页,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目:爱洒心间一、爱洒心间(出示课件)活动一:真情告白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倾注着父母的心血!父母的爱,你感受到了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回想在你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比如某此生病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灯光下妈妈打着哈欠仍然陪着你读书的情景;雨天倾斜的伞……(板书:孝敬父母原因怎么做)下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那么的伟大、无私,我们连说出他们给予我们爱的勇气都没有吗?\前面两位同学说的是妈妈给予爱的实例,有没有哪位同学说说爸爸给予爱的事例呢?善意的谎言包含了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师: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感人的事例没来得及说,等课下我们再交流。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投入了大量的爱,付出了很多,那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用爱来回报父母板书:父母的付出,理应得到回报。
活动二:孝亲故事知多少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感人的孝敬父母的故事呢?可以是古代的,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现在让我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你所知道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个小组了解的最多。
《难报三春晖》教案
![《难报三春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aa4b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5.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初一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难报三春晖》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该课是一篇描写古诗人李白的传奇人生故事的篇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李白的生平、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以及他对世界的欢喜和追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创作成就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2.熟悉《难报三春晖》这首诗的背景和诗意;3.掌握《难报三春晖》中的生词和词语搭配;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赏析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兴趣和喜爱;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表达愿望;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热爱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2.《难报三春晖》的背景和诗意的理解;1.对古典作品的诗意理解和赏析;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分析和讲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引导学生理解《难报三春晖》的背景和诗意;2.阅读法:让学生个别或小组阅读《难报三春晖》,然后进行讨论和解读;3.创作法:鼓励学生根据《难报三春晖》的诗意进行创作,并且分享自己的作品;4.演讲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展示对《难报三春晖》的理解和思考;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一首李白的诗歌或相关的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描述李白的形象和诗歌特点。
2. 学习新知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李白的生平、他的诗歌风格及其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3. 理解课文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阅读《难报三春晖》,然后讨论以下问题:•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诗中的主题是什么?•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有哪些?•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是什么?鼓励学生根据《难报三春晖》的诗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
可以是写一首自己的诗歌,也可以是用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比如绘画、音乐等。
5. 分享与演讲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分享,并组织小组演讲,展示对《难报三春晖》的理解和思考。
《难报三春晖》 教学设计 ,教案_初三语文教案.doc
![《难报三春晖》 教学设计 ,教案_初三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e32bd86915f804d2a16c19a.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教案_初三语文教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文章由收集。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父母及长辈,厌恶不孝行为,自己努力去做一个孝顺的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是传统美德;不孝敬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能力;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敬坏处的能力、辨别哪些行为是否属于孝顺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的点滴中。
教学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实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
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联系实际体会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学生论谈:讲故事:长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某今年刚满10岁,父亲患尿毒症,母亲出外打工,他自己独立生活,三年前,每天除上学外还要承担家务,照顾生病的父亲,看病、熬药,自己作饭、、、、、、2、听歌曲《常回家看看》师生讨论明确:A、孝敬父母是美德B、父母的养育恩应回报二、情境展示(一)爱洒心间(板书)1、父母对子女的爱师生学习课本12页案例:(1)讨论题:小峰的妈妈是怎样帮他改正毛病的(2)师生结合案例,也可举身边相类似的案例畅谈父母的恩情。
教师:的确,父母的恩、父母的爱伴我们成长。
他们不仅要供养我们的衣食住行,还要不断的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我们要学会及时地报恩、孝敬父母。
2、爱的回报(1)学生讨论,全班同学口头竟赛:孝亲故事知多少(古今中外的都可以)也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
古代有:颖考叔孝亲、黄香温席;今有十大孝子孝女评比。
鼓励学生多说真人真事,从中感悟。
难报三春晖教学实践案例(3篇)
![难报三春晖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c1b8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却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对老师的教诲习以为常,对朋友的帮助毫无感激之情。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我们学校开展了“难报三春晖”的感恩教育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学会珍惜朋友的帮助和关爱。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回报。
三、案例实施1. 课前准备(1)教师通过查阅资料、与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为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2)教师设计一系列感恩活动,如:亲情日记、亲情卡片、亲情故事会等。
2. 课堂教学(1)亲情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瞬间,如:父母关心的话语、帮助自己的小事等。
通过记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付出。
(2)亲情卡片:教师组织学生制作亲情卡片,写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卡片内容可以包括:父母的辛苦付出、对自己的关爱等。
通过制作卡片,让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3)亲情故事会:教师邀请家长到校,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历,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
同时,学生也可以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亲情,增进亲子感情。
3. 课后实践(1)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做家务,如:洗碗、扫地、做饭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2)感恩行动: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如:对老师、同学、朋友等表示感谢。
学生可以写下感谢信、送上一份小礼物等。
四、案例效果1. 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得到了提升,他们在亲情日记、亲情卡片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在亲情故事会上,与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增进了亲子感情。
3. 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积极参与家务,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懂得了感恩。
4.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感恩、回报,提高了道德素养。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6篇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4033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d.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主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为此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广泛参与到生活的体验中,在体验中自然生成认识。
2、本节由“爱洒人间”和“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两目组成,第一目介绍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应该以爱的回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二目孝敬父母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3、本节是本课的第三框,是“交往品德”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知我家》和《我爱我家》。
本节是前两框节的教学落脚点,又为后面的“我与父母、我与他人的关系”做铺垫。
意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与付出,进而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转型期,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总以为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知道父母所付出的辛劳,特别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即使知道要孝敬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孝敬,该做些什么事来孝敬父母,他们往往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在授课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情。
《难报三春晖》教案(精选3篇)
![《难报三春晖》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ce0e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8.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精选3篇)《难报三春晖》篇1引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二是“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主要有5层意思。
①强调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②要求学生能辨析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什么是孝的表现,什么是不孝的表现。
③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谈尽孝后的感受。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明确今后怎样孝敬父母,体会尽孝的好处,为选择孝敬行为提供情感基础。
④在孝的问题上的是非界限。
对父母的孝,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⑤对爷爷奶奶等祖辈要孝敬。
本课最后,要求学生制定孝亲敬长的小计划,目的在于让学生知行统一,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常言道:“身在福中不知福”,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所以容易忽视父母的爱心,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如何孝敬。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2.学生的需要:本课内容较浅,不必作更多的准备。
但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了解学生。
主要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帮父母做家务的情况,即在孝敬父母长辈方面的好事和存在的问题。
收集好人好事是为了课上宣传鼓励,找出问题意在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咨询父母:自己的成长有哪些坎坷,哪些事最让父母操心。
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增强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三、综合设计思路1.爱洒心间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2.爱的回报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e636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4.png)
《难报三春晖》教案8篇《难报三春晖》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和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和长辈;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孝敬父母长辈”上的道德界限和法律界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长辈,怎样孝敬父母和长辈。
2.教学难点: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师:哪位同学能把这首诗翻译一下,并说一说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多媒体显示:说一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游子吟》译文: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
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教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长辈?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和长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难报三春晖》。
多媒体显示:难报三春晖。
合作探究:活动一:看图析理多媒体显示三幅体现母爱和父爱的图片,同时显示以下文字:◆从这三幅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之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又给了父母什么回报?学生回答上述问题,老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图片《爱的天平》。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dfa4af84868762caaed5cb.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⑴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
⑵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
2.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前两框内容《我知我家》、《我爱我家》,为本框的学习提供了认识和情感铺垫。
本框由“爱洒人间”、“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两目组成,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同时为学习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打下了基础。
3.学情分析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学生在孝敬父母方面已受到了一些熏陶。
但八年级学生生活在家庭中,不少学生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他们常常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二、学习目标
⒈通过情境体验,能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⒉通过了解模范人物事迹,能够结合教材说明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增强孝敬父母的意识。
⒊通过同伴交流,知道如何孝敬父母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三、评价任务
⒈说出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受。
(评价目标1)
⒉总结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评价目标2)
⒊归纳出孝敬父母的正确做法。
(评价目标3)
⒋设计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方案。
(评价目标1、2、3)。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8a4b2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通用4篇)《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情感、价值和态度目标1.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2.敬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3.体验尽孝后的欢乐力量目标1.辨证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力量2.辨别详细行为是否属于孝的力量学问目标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重点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教学设计思路:父母对我们有哺育之恩,作为子女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本课通过活动探究,使同学能体验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从而能敬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体验尽孝后得了欢乐!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教学方法设置情境,让同学通过探讨,来加深情感的培育。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预备给长辈洗一次脚教学过程[音乐导入] 《爱的奉献》[故事]“小锋和妈妈”(课本p12)活动一:妈妈为儿子的多动、成果差而难过,却为什么总在儿子面前露出笑脸、鼓舞他?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你能说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爱吗?请详细说明。
活动过程:[同学] 略[老师] 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样的恩情我们应当牢记于心。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古诗观赏]《游子吟》[小结]唐朝孟郊的这首诗以歌颂宏大的母爱而著称。
它从母亲为即将离家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行动中,透露出母亲的无限慈祥。
[承转]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把我们哺育长大。
孝敬亲长理应是我们的天职。
活动二:比较下列行为,体会孝顺父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并说明这样做是否合适的理由。
活动过程:[同学] 略[老师]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详细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经典回放]“阳光学子的感人故事两则”活动三:请结合课本p15表格并对比自己的日常生活说说你们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表现?能谈谈为父母尽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吗?例一:沈阳市文艺二校门前,准时消失了两位扫街人。
难报三春晖的教案
![难报三春晖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df7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8.png)
难报三春晖的教案教案标题:难报三春晖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三春晖”节日及其背后的故事;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准备:1. 课本、词汇卡片、图片等教学资源;2. 学生分组名单;3.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三春晖”节日,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节日。
2. 引导学生思考“三春晖”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三春晖”节日的背景和故事,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
2. 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春晖”、“祭祀”、“传统习俗”等。
词汇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相关词汇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词汇卡片,通过小组合作,将卡片上的词汇与其对应的意思进行匹配。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练习,鼓励学生使用词汇进行句子构建和表达。
小组活动(20分钟):1. 学生按照分组名单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和一个记录员。
2. 教师将小组活动任务分发给各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3.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关于“三春晖”节日的小报告,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4. 小组展示完成后,其他组员可以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教师提问学生对“三春晖”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了解更多关于“三春晖”节日的信息,并与家人分享。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节日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词汇练习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三春晖”节日,并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难报三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点: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母。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吧?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学们说得很对,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应该得到我们子女的孝敬和回报,但是我们往往是难以报答慈母之爱的,因为她们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框题:
三、难报三春晖(板书)
1、爱洒人间(板书)
活动:“小锋和妈妈的故事”
学生阅读课本p12的故事,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派代表发言。
(1)妈妈为儿子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为什么总在儿子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4)你能说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爱吗?请具体说明。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板书)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
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我国的《婚姻法》和《刑法》都有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要受到法律制裁,当然也要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
(教师介绍“相关连接”中的案例)
活动:孝敬父母的表现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六个情景(p14-15),辨析孝与不孝的表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生活的件件小事上,要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妇孺、能养三个层次。
(教师根据教材讲解,略。
)
提问: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能谈谈为父母尽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以上同学讲的都不错,孝敬父母是要付出的,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情感,甚至委屈自己,但是孝敬父母的收获是甜蜜的。
让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吧,去感受这种甜蜜。
可能有些同学还有疑问,怎样孝敬父母?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学生阅读p16的“相关连接”,体会其中的含义。
孝敬父母是我们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我们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地顺从。
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如果方面做了不道德或违反法律的事,我们也要敢于批评和制止,这是对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我们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和长辈,他们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过贡献,对我们也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比父母更疼爱我们,在他们年老多病和行动不便时,我们做孙子女的也要尽一份孝心。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孝亲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同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为此,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第一: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
第二: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
第三: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
我相信,在父母、长辈爱的渲染下,我们也一定会把爱回报。
练习和作业:
根据教材要求,联系自己实际制定孝敬父母的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