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述评—罗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后 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
花园,陷入了沉思。
息。
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
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 冥想什么?”
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
他。
“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
1890年,罗素考入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学习数学,哲学和 经济学。罗素于1893 年获得数学学位, 而后在第四年转学 哲学,并获得伦理 科学学位。
随着一战的爆发,罗素对哲学的兴趣被 他对欧洲文明面临的巨大威胁之恐惧所 压倒。自1914年英国参战到1917年底, 他一直为反战活动而奔波。他组织了 “拒服兵役委员会”,并因一张传单而 被法院判为有罪,并因此被三一学院解 职。1918年,他因撰写一篇反战文章而 被判刑入狱。
虚荣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动机,它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最 重要的欲望,它的表现形式多样。虚荣带来的重要问题之 一就是自我不断地膨胀。
罗素把金钱崇拜看做是一种信仰,即认为一切价值都 要用金钱来衡量,金钱是人成功与否的惟一尺度。
这种错误的成功理念引导人们残害了自己的本性,降 低了人生的快乐,增加了紧张的感受,使整个社会变 得消极、厌倦、缺乏幻想。使人心中一切伟大愿望陷 于沉寂。
对罗素来说,1960年代是政治 上忙乱的年代,他对许多事业 给予支持,反对越南战争,并 与让·保罗·萨特一并成立了罗素 -萨特特别法庭。他于1967年出 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越 南的战争罪行》。他的最后政 治声明是有关中东的,谴责以 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 营。这个声明写于他逝世 (1970年2月2日)的前两天, 这说明罗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 前途操劳。
《心的分析》(1921)
《论教育,尤其是幼儿的教育》(1926)
《物的分析》(1927) 《哲学大纲》(1927) 《怀疑论文集》(1928) 《道德与婚姻》(1929) 《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 《自由和组织》(1934) 《宗教和科学》(1935) 《权力:一个新的社会分析》(1938) 尽管这些活动的许多部分是为了挣钱维持生计,但罗素仍然是各种政
由于惧怕失去金钱,从而使人有了更多的忧虑和烦恼, 使人把获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殆尽。
一、报复记者
二、人生的幸福
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中国。 有一天,罗素的一位年轻朋
பைடு நூலகம்
可到中国后生了一场大病。病 后,他拒绝任何报人的采访,
友来看他。走进门后,只见
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 罗素正双眼凝视房屋外边的
在伦理方面,罗素尤其注重爱。他认为,美好人生中,爱 和知识是必须的。在某种程度上爱更为重要。爱将激励我 们去寻求知识,从而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使我们所爱的人获 益。
爱能使人的欲望变得协调,而非冲突。两个相爱的人可以 成败与共,而相恨的人,一方的失败则是另一方的成功。
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财富或财富的 控制权。无论你拥有多少,你总是希望得到更多,永远不 会满足。
治活动孜孜不倦的支持者。
1944年,罗素回到英国, 并接受了三一学院的聘 请,并在那里完成了最 后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 《人类的知识》 (1948)。1949他被选为 英国科学院荣誉院士, 1950年英王乔治六世向他 颁发“功绩勋章”,这 是英国的最高荣誉。
1950他应邀到美国讲授哲 学。在去普林斯顿大学 作讲演的途中,传来诺 贝尔奖金委员会向他颁 发文学奖的消息(获奖 作品为《婚姻与道 德》),发奖的原因是 罗素的“哲学作品对人 类道德文化做出了贡 献”。
1920年8月,罗素应邀到中国讲学。10 月在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东南大学 [2]) 发表《关于哲学》的讲演,倡导以逻辑 推理与科学方法求知 [3]。他对古老悠久 的中国文化极为敬佩,对中国人的教养 和幽默感十分欣赏。在中国时罗素患上 严重疟疾,以致日本人谣传他已病故。
从1920年代到1930年代,罗素撰写了大量有关俄国、中国、相对论、历 史、教育、性道德、国际关系、宗教和未来社会的著作,其中较重要 的有
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 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 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 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 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 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 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144030 第一组
14403002王丽群 14403004李 云 14403005许慧芸 14403006尹一凡 14403008任陇飞
14403009姜 星 14403010 徐 昱 14403011 张宇嵩 14403012 张 鑫
1872年5月18日,罗素生于 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
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 利亚时代两度出任首相, 并获封伯爵爵位。罗素4岁 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
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
极为严格,精神上无所畏 惧,敢于蔑视习俗,曾将
“不可随众行恶”(出自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3:2) 题赠给罗素,这句话成为 罗素一生的座右铭。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祖母没有 让他上一般贵族子弟上的公学, 而是让他在家接受保姆和家庭教 师的教育。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先 后对数学,历史和文学感兴趣。 11岁时他的哥哥教给他欧氏几何 学,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的爱好。 他的叔叔零碎地给他讲过一些科 学知识。他很快发现科学和宗教 是有矛盾的,约在17岁时经思考 放弃基督教信仰。他在祖父的书 房里阅读了大量历史和文学著作, 这对他今后的著述有很大影响。
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 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 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 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 实在论,并很快成为“新实在论”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 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