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尿液中的微量蛋白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尿液中的微量蛋白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476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尿液90例,其 中 确 诊 糖尿病48例,病程2~13年,男31例,年龄47~66岁,女17 例,年龄51~73;确 诊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42 例,血 压 范 围 160~ 190/95~120,病 程 1~26 年,男 29 例,年 龄 38~71 岁,女 13 例,年龄41~69岁;对照组选取正常者50例,排除肾病 ﹑ 高 血 压﹑糖尿病。 1.2 方法 各组清晨排空第一次尿液后,按 规 范 收 集 24h尿 液,尿液样本收集时不能加入防腐剂。在分析前将尿液样本 在 3 000r/min 离 心 10 min 以 去 除 细 胞 和 其 他 碎 片。 采 用 BECKMAN COULTER 公司的试剂盒,参 照 操 作 说 明,用IM- MAGE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进行检测。 2 结 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月第34卷第4期 Int J Lab Med,February 2013,Vol.34,No.4
· 475 ·
尿液中的微量蛋白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刘 波 ,郑 庭 亮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汕头 515041)
摘 要: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mALB)在肾脏疾病早期发现中的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用 免 疫 比 浊 法 对 本 院 尿 蛋 白 阴 性 的 90
病 程 (年 )
n 尿 mALB(mg/L)均值 尿 mALB>30mg/L
1~10

33.6
1(33.33)
100)
大 于 20

60.3
3(75.00)
3 讨 论 3.1 糖尿病肾损害是 糖 尿 病 的 重 要 并 发 症,糖 尿 病 代 谢 的 紊 乱通过影响肾小球基底膜及其选择透过率,继而累及肾小球 功 能,导致其硬化。入球 动 脉 和 出 球 动 脉 的 调 节 功 能 失 调 ,肾 小 球囊 内 压 增 高,毛 细 血 管 内 清 蛋 白 逸 出,从 而 形 成 微 量 清 蛋 白 尿。如未及时采取相 应 治 疗 措 施,病 情 迁 延,最 终 将 发 展 为 不 可 逆 转 的 肾 衰 竭 ,危 害 患 者 生 命 。 [5-6] 案 例 表 明 ,约 54.4% 的 糖尿病患者在2~10年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且随着病程 的 迁 延 肾 损 害 越 重 ,mALB 逐 渐 升 高 。 [7-8] 及 时 检 测 mALB 可 有 助 于 糖 尿 病 肾 损 害 程 度 的 诊 断 ,及 时 治 疗 。 3.2 长期持续高血压 使 肾 小 球 内 囊 压 增 高,肾 小 球 纤 维 化 萎 缩 及 肾 动 脉 硬 化,进 一 步 导 致 肾 实 质 缺 血 和 肾 单 位 不 断 减 少 。 最终可发展为肾 衰 竭。 案 例 表 明,约 35.7% 的 高 血 压 患 者 可 在发 病 的 1~20 年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肾 损 害,随 病 情 的 迁 延 mALB 阳 性 率 逐 渐 升 高 。 [9-10] 3.3 糖尿病和高血压 是 导 致 肾 损 害 的 最 常 见 病 因,并 且 随 着

尿微量总蛋白 测定原理

尿微量总蛋白 测定原理

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mALB)是指尿液中总蛋白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定量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其他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1.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意义尿微量总蛋白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正常成年人尿液中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150mg/24h,如果超过此值则会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因此,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对于评估肾脏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基于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测定反应后的产物的光学密度或颜色对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免疫测定法和电泳法等。

3.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1)比色法: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特定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色产物,然后通过测定产物的光学密度来定量分析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利用免疫学技术测定复合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更准确地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测定方法之一。

(3)电泳法:电泳法是通过电场作用将尿液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状条带,然后通过比色或免疫方法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尿液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4.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肾脏功能: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特别是早期肾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肾脏是过滤尿液中的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肾脏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疾病的进展。

尿蛋白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尿蛋白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尿蛋白是指在尿液中检测到的蛋白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生理性尿蛋白:在健康人群中,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生理特性,会有少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中,这种蛋白质通常是小分子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称为生理性尿蛋白。

2. 病理性尿蛋白:当肾脏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蛋白质从血液中大量进入尿液中,这种蛋白质称为病理性尿蛋白。

病理性尿蛋白通常是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

尿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肾脏疾病:尿蛋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尿蛋白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这些疾病。

2.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一些已经被诊断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尿蛋白的检测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测疾病风险:尿蛋白的检测还可以用于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4. 评估营养状况:尿蛋白的检测还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如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总之,尿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在病程超过2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危害较大,是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阻止和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是糖尿病患者肾健康的晴雨表。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24小时白蛋白的排泄量为30~300mg,且用常规方法不能测出尿蛋白,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其他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尿蛋白包括所有蛋白(如小分子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中分子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大分子的脂蛋白、a2微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临床上所说的蛋白尿是指24小时内尿蛋白大于150mg,或定性试验为阳性。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20mg/L。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但因留取困难,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所以随机尿测定是目前常用、易行的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

相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查,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测尿常规是对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以“+”表示,“+”越多,表示尿里的蛋白越多。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超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

若超过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尿常规中的蛋白(干化学法)和尿微量白蛋白是筛查肾脏疾病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但许多人对这两个指标不是很了解,经常混淆或者对两个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存在疑问。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尿常规中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些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进入原尿中,但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进入尿液中。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在临床上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中所发挥的检测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2月诊治的早期肾脏疾病患者1000例研究组,同期选择10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和指标数据水平。

结果:研究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在早期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作为检测指标具有非常高的检测价值,提升确诊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指标;应用价值肾脏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器官损伤性疾病,致病原因较多。

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尿频尿急、尿量少、血尿、尿液中含有泡沫等,并伴有腰酸背痛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当肾脏器官受损后,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也随之改变。

检测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显著提升,可作为早期肾病的检查指标,了解患者肾脏功能的变化情况[1]。

本文探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临床上早期肾病诊断中所发挥的检测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12月诊治的1000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小球疾病230例,肾病综合征350例,高血压肾病120例,糖尿病肾病140例,肾囊肿160例。

患者中男性564例,女性436例,患者的年龄在43~74岁之间,年龄均值是(63.9±0.3)岁;患者意识清楚,同意参与研究。

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1000例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43例,女性457例,年龄范围是40~76岁,年龄均值是(62.7±0.5)岁,量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数据在经过比较后,P>0.05。

1.2检验方式对两组检验对象均给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检测方法如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和标准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使用说明进行规范操作。

尿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蛋白质是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作用,血浆的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白蛋白、球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如β2微球蛋白β2-M)、ɑ2微球蛋白(ɑ2-M)、溶菌酶等,则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但其滤过量低,95%又在近曲小管中被重吸收。

2、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130mg/24h,随机尿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当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二、检测原理(一)、试带法试带法采用了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

在pH3.2的条件下,酸碱指示剂(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步电离,当超越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同时,酸碱指示剂也是灵敏的蛋白显色剂,试带法可用于尿蛋白定性或半定量检测。

(二)、磺基水杨酸法磺基水杨酸法(SSA)又称磺柳酸法。

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下,磺基水杨酸根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沉淀量或溶液反应后的浑浊程度,可反映蛋白质的含量,为尿蛋白定性或半定量检查方法。

(三)、加热乙酸法加热乙酸法是经典方法。

蛋白质遇热变性凝固,加稀酸使尿液pH降低并接近蛋白质等电点(pH4.7),使变性凝固的蛋白质进一步沉淀,同时消除某些磷酸盐和碳酸盐析出所造成的浑浊干扰。

三、方法学评价(一)、试带法主要用于尿液分析仪,必要时也可用于肉眼观察。

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适用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灵敏度和特异性①不同类型试带的灵敏度可有一定差异,一般为70~100mg/L,与使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关。

②试带对白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白蛋白1/100~1/50容易漏检本周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应确定为ACR在30~300mg/g。大量白蛋白 尿为ACR大于300mg/g。
•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中的白蛋白浓度为 20~200mg/L。
• 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可在剧烈运动,尿路 感染和急性发热时暂时升高。
尿肌酐
• 尿液中的肌酐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 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 分泌很少。
• 尿液中的肌酐正常浓度为10~300mg/dL (0.9~26.5mmol/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ACR)
• 单位是:mg/g (白蛋白/肌酐) • 尿中正常为:小于30mg/g或3.4mg/mmol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或
3.4~33.9mg/mmol 表示异常。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大于300mg/g或
33.9mg/mmol为高度异常。 • 2007年NKF指南提出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Microalbuminuria)
检测意义
• 尿微量白蛋白时进展性肾小球受损伤的早 期预警指标。
•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时最主要的高危人群。 • 在妊娠期间,尿微量白蛋白也可作为先兆
子痫进展的早期预警指标。 • 不仅反映了肾脏的损害,也反映了全身血
管内皮的损害。
尿白蛋白
• 尿液中存在的白蛋白浓度正常应小于 20mg/L。

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是什么白蛋白,又称清蛋白,是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健康人白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尿微量白蛋白,即尿中的白蛋白,在健康人尿液中含量极微,用常规的检测方法难以检出,所以称微量。

白蛋白在肾功能正常时,难以透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理屏障及电荷屏障。

即使有少量的白蛋白进入原尿中,也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因此,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蛋白含量极少。

在肾脏病变的早期,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就可能增加,尿液中的白蛋白就可能会增多,但用一般的常规检测方法亦难以检出,需用灵敏的检测方法来测定尿液中的白蛋白,以此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

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胶体金法(定性或半定量)。

化学分析法目前主要是干化学法(定性或半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30mg/24h、或<20mg/L、或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17mg/mmol。

微量白蛋白尿:指尿中白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又不能用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其白蛋白介于30~300mg/24h、或20~200μg/min、或随机尿:微白蛋白/肌酐在17~250mg/g(男)和25~355mg/g(女)范围。

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影响因素包括:昼夜差异、尿路感染、月经期、运动、心功能、发热等。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糖尿病的死亡原因大多因为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微量白蛋白增高,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是血管损伤的早期标志,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异常早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病变。

尿微量白蛋白的异常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糖耐量改变有密切关系。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异常增多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早期指标,对预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尿微量蛋白

尿微量蛋白

谢谢观赏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1
尿微量白蛋白
医学压力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uria,MAU)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应用被称为 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 一。MA测定不仅对糖尿病肾病的 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而且对高血压肾病,子 痫及各种毒性物质所致的肾损伤 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年来, MA测定已成为早期肾损伤监测和 追踪的重要生化指标。
临床意义 1.测定主要用于监测近端肾小 管的功能。在急性肾小管损伤或 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 衰等情况下,均可使得尿β 2— MG显著升高。肾移植患者血、 尿β 2—MG明显增高,提示机体 发生排异反应;肾移植后连续测 定β 2—MG可作为评价肾小球和 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糖尿病 肾病早期有肾小管功能改变,尿 β 2—G也会升高。
2. 高血压肾病
持续的高血压会影响靶器官,特别是肾脏。 原发性高血压诱发MA的主要原因是高血 压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促进白 蛋白穿过基底膜,形成蛋白尿,故通过测 定MA对肾脏的早期功能不全有很高的临 床价值。高血压病人,通过治疗血压恢复 正常后,此时微量蛋白尿是可治愈的。但 如没采取有效措施,当尿中蛋白含量超过 300mg/24h,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症,表 明肾已严重受损,较难治愈。轻微高血压 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发病率为 12~15%;中度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 15~30%;重度高血压病人,微量白蛋白 尿症的发病率就上升为50%。而且研究表 明:在病人中,尿白蛋白与血压呈正相关, 同时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因此, 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抗高血压的疗效和防 止肾损伤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改进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
04
检测结果的标准化
标准化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结果的标准化
01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化意义: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标准化应用: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应用标准化的检测结果
03
标准化挑战: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标准化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尿液微量蛋白检测技术
03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早期症状
02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04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4
3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化学法、电化学发光法等
评估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2
1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微量蛋白,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检测结果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检查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只能反映肾脏功能,不能全面评估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不能代替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运动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肾脏疾病诊断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估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早期诊断

检测尿微蛋白地临床意义

检测尿微蛋白地临床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

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

英文缩写:mAlb 参考值: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当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

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目前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

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

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

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

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法

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法

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法
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化学分析技术来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方法。

该方法是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常用检测方法之一。

操作步骤:
1.采集尿液样本,通常采用早晨空腹尿,首次排尿所得。

2.在样本采集后1小时内进行检测。

如果不能立即进行检测,应将尿液放在4度以下温度保存,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

3.将尿液样本倒入标本试管中,并保持干燥。

4.加入包含Microalbumin测定试剂盒中的显色剂,使其充分反应。

注意,显色剂的稀释比例要遵循试剂盒的说明。

5.读取反应结果,可以使用光度计将吸光度值降解为微量白蛋白含量。

通常微量白蛋白正常参考值为10-30 mg/L。

优点:
1. 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微量白蛋白。

2. 检测速度快,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检测。

3. 操作简单方便,适应于临床现场检测。

缺点:
1. 依赖于设备和试剂盒等耗材。

2. 检测结果受尿液采集和储存条件影响。

3. 不支持定量分析,只能提供大致的病情判断。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是基于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正常情况下,肾脏对大分子蛋白质进行滤过并从尿液中排出,但微量白蛋白通常不会被排出。

因此,当肾脏受损时,微量白蛋白会从尿液中排出增多,成为肾脏损伤的早期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通过免疫分析法进行。

通常使用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基于抗体与微量白蛋白结合的原理,可以准确测定微量白蛋白在尿液中的含量。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用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以及预测糖尿病肾
病的风险等。

在临床应用中,通常将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低于30毫克/克的患者视为正常。

高于此值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1 -。

尿微白蛋白临床意义

尿微白蛋白临床意义

且这种相关性与血压、糖尿病、血清肌酐、年龄和种族等无关,提示白蛋白尿
与心血管损害间的高度一致性。HOPE研究表明,白蛋白-肌酐比率每增加0.4 mg/mmol/L,校正后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5.9%。
21
在危险因素的评估方面,根据JNC 7和ESH-ESC指南, 尿白蛋白排泄率应该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测。在 治疗方面,出于保护肾功能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目 的,应将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用于所有出现蛋白尿 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总之,在高血压的最早期阶段,对患者进行评价和 治疗时就应考虑到肾功能。对出现肾损害的患者,快速 降低血压联合有效的肾脏保护治疗,能提供长期的心血 管保护益处。
正常参考值:MAU<20mg/L
5
MAU的发生机理
白蛋白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 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
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nm。白蛋白半径为3.6nm。正常状态下白
蛋白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 可导致白蛋白的排出。 糖尿病性肾病白蛋白的排出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的丢失,尤其是基底膜 孔径的改变,导致白蛋白排出。 MAU 排出增加的机理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 (Heparin Sulphate)合成异常相关。硫酸肝素分子带有许多阴离子侧链,对于 维持基底膜电荷和孔径的大小起重要作用。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诱发微量白 蛋白尿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肾小球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 张素(RAS)的变化,引起肾小球通透性改变。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时更容易导致 肾小球血管损伤,从而产生微量白蛋白尿。 另外,对正常人群MAU的分析表明,随着年龄增加,MAU排出有增高倾向,但 是这种改变还在健康人范围之内。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一、检测原理
试剂中羊抗人白蛋白抗体与样品中白蛋白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产生浊度。

浊度的高低与样品中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在410或694nm波长处进行终点法比浊测定,从而求得尿微量白蛋白浓度。

二、参考区间
尿液:0—30mg/L
三、临床意义
1、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

2、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

在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此时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

3、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肾脏早期病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也可检
测尿微量白蛋白,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尿液α1-MG及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液α1-MG及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液α1-MG及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对健康者及肾功能异常患者的尿液进行β2-MG(β2-微球蛋白)及α1-MG(α1-微球蛋白)分析,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及早期损伤。

方法:采取γ射线检测仪,用放射免疫学的方法检测46例正常人及78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中的β2-MG,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的尿液谱检测仪检测尿液中的α1-MG含量,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肾小管损伤的患者尿中的β2-MG 及α1-MG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组(P<0.01),而且α1-MG比β2-MG 的检测更有价值。

结论:检测尿液中的β2-MG及α1-MG的含量评价肾小管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诊断肾小管损伤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尿液评价众所周知,肾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因此,原发性的肾脏疾病以及继发性的肾损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据WTO统计,世界上每年患肾脏疾病患病人数为2000万,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

肾小球的损伤指标目前研究比较普遍,而肾小管的损伤指标目前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以及各种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对肾小管损伤的指标研究渐受重视。

我们用放射免疫学的方法检测尿液中β2-MG的含量,用尿肾谱检测仪检测尿液α1-MG的含量,评价肾小管的功能及损伤程度,是比较灵敏、特异的指标,可为临床医生诊断肾小管损伤性疾病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46例体检合格者,男女不限,年龄20~40岁,均无肾病。

疾病组:78例泌尿外科患者,男女不限,年龄18~60岁。

仪器:西安产γ射线计数仪,用于检测尿β2-MG的含量。

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的Array360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尿肾谱检测仪)检测尿α1-MG的含量。

试剂:β2-MG试剂盒由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α1-MG检测试剂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郭晓红【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12(032)004【总页数】2页(P307,309)【作者】郭晓红【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江都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2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是指尿中白蛋白在30~300mg/24 h范围内,既超出健康人正常参考值上限而又未检出临床蛋白尿的中间阶段,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

国际上采用白蛋白分泌率表示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

本文旨在介绍微量白蛋白尿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白蛋白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分子量为69 kD,半径为3.6 nm。

正常的肾小球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平均孔径为5.5 nm,均匀地带一层负电荷。

正常情况下可有少量白蛋白被滤过,但95%的白蛋白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白蛋白含量很低。

疾病时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白蛋白的漏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其次,MAU排出增加也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硫酸肝素分子带有许多阴离子侧链,对于维持基底膜电荷和孔径的大小起重要作用。

另外,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诱发微量白蛋白尿的重要原因。

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MAU排出有增高倾向,但是这种改变还在健康人范围。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扩散法、免疫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现在较多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比浊法。

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是诊断MAU的“金标准”,其值在20~200 μg/min之间称为MAU。

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变动很大,CV为45%~100%。

文献报道的参考范围各不相同,尤其随机尿白蛋白的参考范围彼此相差更甚,随机尿一次白蛋白排泄量增高,可能并无意义;如连续2~3次均超过参考范围方有诊断价值[1]。

3.1 MAU与肾病:肾脏疾病时由于肾小球、肾小管受累及,因此蛋白尿是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在各种肾病特别是肾小球受损时首先升高。

为什么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为什么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为什么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许多肾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两个24小时蛋白尿了?我们会告诉大家,因为要查两个项目,也就是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查尿微量白蛋白呢?
尿蛋白定性检查
尿蛋白定性检查结果以“+”表示,“+”越多,表示蛋白流失的越多。

优点:是方便、易操作。

缺点:是准确率低。

此种方法适用于门诊或大规模的人群筛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系收集24小时尿液,测其中所有的蛋白质的含量。

优点:是准确率高、误差小。

缺点:是留取不方便、时间长。

它是目前公认为判断尿中蛋白质含量最为准确的方法,也是临床诊断肾病的重要依据。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近年来,尿微量白蛋白受到高度重视,留取方法与尿蛋白定量相同。

优点:是对蛋白尿判断有高度的敏感性,是诊断早期肾损伤的金指标。

因为白蛋白分子量较小,经肾小球滤出后己乎全被吸收,一般很少在尿液中出现。

在肾脏受到外界(缺血、药物)伤害后,既使是在损伤早期它就会出现在尿液中,所以尿微量白蛋白具有高敏感性。

此外,在肾脏病患者病情已缓解的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法还能够作为患者是否可以停药的参考指标。

所以现在很多单位都开展此项检查。

同样是检查尿液,不同的是要权衡利弊的选择检验特点。

现在明白了他们之间密不可分又各司其职的关系后,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再有疑惑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尿β2微球蛋白
理化性质:
分子量:11800 分子直径:3.4-3.8nm PI:4.9 肾小球滤过膜:自由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几乎全部
五、尿α1微球蛋白
理化性质:
分子量:26000-33000 分子直径:3.6nm PI:3.6-4.4 肾小球滤过膜:自由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99.9%
六、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30~300mg/24h或排出率20~200μg/min时,称为微量白蛋
白尿。如排出mAlb>95%可信限,即为早期肾小球损伤。 这类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及时检出进行治疗,可阻断病情 向不可逆蛋白阶段发展,对提高病人今后的生存质量和减 轻社会医疗经济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微量白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进十年来,mAlb检测方法经过放射 免疫法,酶免疫法和免疫浊度法3个阶 段,已逐渐成熟起来。目前,免疫浊度 测定技术已得到推广。速率散射浊度法 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但需 用高质量的特种蛋白分析仪。而透射比 浊法则可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具有 速度快、省试剂、适于批量检测的优点。
H型抗体以马免疫血清为代表,其 抗原与抗体的合适比例范围较窄,抗原 或抗体过量,均可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 物。人和许多大动物的抗血清皆属H。
免疫透射比浊法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主要因素 反应溶液:pH6.5~8.5,适当浓度 电解质(中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电荷, 促进凝聚)、离子强度(大,IC形成 快);一般常用磷酸盐缓冲液。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和临床意义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蔡晓平
4 项目清楚:
“定性”还是“定 量”
“五项”还是“六 项”
过敏原
最好能写出单个项目名称!
5 标本少送:
HPV检测 : HPV6-11、HPV16-18需要取2管分 泌物标本
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 : 需要抽5管血
主要内容
尿微量白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IgG 尿β2-微球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免疫透射比浊法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主要因素 增浊剂:非离子型亲水剂如聚乙二 醇(PEG)、吐温-20等,以PEG6000 最好,浓度一般为3%~4%。浓度过高 可致非特异沉淀。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的注意事项:
1.标本
3.定标
2.试剂
4.线性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原理:
利用抗原(白蛋白)和特异性抗体 (羊抗人白蛋白抗血清)相结合,形成 不溶性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产生混浊, 其浊度高低即透光度减少、吸光度增加 反映血清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可由校 准品所作的浓度-吸光度相应曲线算出。
免疫透射比浊法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主要因素 抗原、抗体比例与浊度关系:抗原 过量,出现“带现象”,IC分子小,且 可发生再解离,浊度下降,光散射减少。 抗体过量,IC形成随抗原量增加到抗原 抗体最适比例时达高峰。抗体须过量但 又必须适量,抗体浓度是测定关键。
理化性质:
分子量:21000 分子直径:3.8nm PI:4.4-4.8 肾小球滤过膜:自由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95-99%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方法
传统测定微量蛋白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等,其检测精度 较差,操作繁杂。免疫散射比浊法操作简便,测量精 度较高,结果更准确,但是必须使用特定蛋白分析仪, 仪器和试剂昂贵,给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透 射比浊法则可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具有速度 快、省试剂、适于批量检测的优点为临床上高血 压和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更为快 速、简便的方法。
原理:
利用抗原(白蛋白)和特异性抗体(羊 抗人白蛋白抗血清)相结合,形成不溶 性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产生混浊,其 浊度高低即透光度减少、吸光度增加反 映血清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可由校准 品所作的剂量-相应曲线算出。
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3~4nm的微孔,并带 有一层负电荷,即具有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使血浆 中带负电荷的中等分子及大分子蛋白质不易通过。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 95%~99%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因而尿液中蛋 白质含量很少。正常生理情况下,尿中这些蛋白质 含量仅为微克或毫微克水平,在各种致病因子作用 下,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发生结构和功能损伤,使 尿液中蛋白质过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而 出现蛋白尿。
免疫透射比浊法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主要因素 抗体质量:特异性、效价、亲和力、 R型抗体
高亲和性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表 位的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 固,不容易解离。反之,低亲和性抗体 与抗原形成的复合物较易解离。
免疫透射比浊法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主要因素 R型抗体以家兔免疫血清为代表,
具有较宽的抗原抗体合适比例范围,只 在抗原过量时,才易出现溶性免疫复合 物,大多数动物的免疫血均属此型。
四、标本保存与运送:
• (1)标本由临床运送至实验室要尽可能 快,必须分离出血清(浆)后运送;
• (2)标本运送要注意防止标本外溢、蒸 发和污染(标本管要盖盖子);
• (3)足量。
每一个标本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每一个标本都是危险的,具有潜在传染 性!
肾 小 球 滤 过 膜 示 意 图
微量白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微量清蛋白尿对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 明,单一指标有其局限性。因为早期肾损害不仅是肾小球损 害,有的可以是肾小管功能的受损,也可以是两者同时受损。 正常尿中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而分子量低于50 000的蛋 白质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尿中含量极微。健康人尿 中mAlb95%可信限<30mg/24h。当尿中mAlb排出量在
一、尿微量白蛋白
理化性质:
分子量:69000 分子直径:3.6nm PI:4.9 肾小球滤过膜:不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少量
二、尿转铁蛋白
理化性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量:77000 分子直径:3.8nm PI:5.2 肾小球滤过膜:不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少量
三、尿免疫球蛋白IgG
理化性质:
分子量:150000 分子直径:10-50nm PI:5.8-7.2 肾小球滤过膜:不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