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的建筑一宋辽金(后半)92片115MBPPT课件
《两宋辽金时期建筑》课件
美观念,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
辽朝的宫殿和寺庙建筑体现了契丹族的文化
特点和对宗教的虔诚。
3
石窟寺庙
辽朝石窟寺庙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 以丰富的浮雕和壁画而闻名。
金朝建筑
金字塔式布局
金朝建筑以金字塔式的布局为特 点,强调主体的庄严和辉煌。
寺庙塔楼
金朝的寺庙建筑以高耸的塔楼和 密集的石雕而闻名。
宋朝建筑
宫殿建筑
宋朝宫殿建筑以气势恢宏的规模和 精美细致的装饰而闻名。
园林建筑
寺庙建筑
宋朝园林以诗意和自然元素为主题, 注重水的运用和景观的巧妙组合。
宋朝寺庙建筑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 元素,以宏伟的规模和精湛的雕刻 工艺而闻名。
辽朝建筑
1
契丹族特色
辽朝建筑展示了契丹族独特的建筑理念和审
宫殿与寺庙
2
2
壁画和浮雕
建筑墙体上的图案和浮雕,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增加艺术 感和层次感。
3
建筑彩绘
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彩色绘画,以花卉、山水画和人物图像为主题,表达美好愿景 和寓意。
城市建设
金朝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就,城墙、街道、市场等设施 发展迅速。
建筑特色与风格
1 木构建筑
2 彩色装饰
3 山水意境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 构,天然、环保且美观。
建筑装饰以彩色画和漆线等 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的独特艺术风格。
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形成了山水境界的理想 状态。
建筑材料
木材
建筑结构中常使用的主要材料,如柚木、松木等。
砖瓦
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屋顶,具有保温隔热和美观实 用的特点。
石材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 ppt课件
PPT课件
12
中国古代建筑史
城市建设 简述
宋东京汴梁,今之河南开封, 是一个因大运 河而繁荣的古都。五代开始成为政 宋代建筑 经中心,后周正式定都于此,北宋更形富饶,人口 近百万。城三重相套第二重内城即唐时州城,史载 “周二十里五十步”,内城中心偏北为州衙改建成 的宫城,最外的郭城为后周显德二年(955)扩建, 周40余里。由宫城正门宣德门向南,通过汴河上的 州桥及内城正门朱雀门到达郭城正门南薰门,是全 城纵轴,州桥附近有东西向的干道与纵轴相交,为 全城横轴。这些都和汉魏邺城以来都城的布局相似。 在宫城外东北有皇家园林艮岳,城内有寺观70余处, 城外有大型园林金明池和琼林苑,这些都丰富了城 市景观。汴梁首次在宫城正门和内城正门间设置了 丁字形纵向广场。这些都对以后直至明清的都城布 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发 达,晚唐五代时已开始临街设店,宋代的城市正式 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制,准许邻街设 店。这使此后的都市面貌多样化,丰富了市民生活, 也改变了都市规划的结构。可以从宋画《清明上河 图》清楚地看到这些。
PPT课县件的永通桥等均是
3
宋代砖石建筑的典范。
中国古代建筑史
• 木结构建筑采用了“材”为标准 的模数制和工料定额制,使建筑 设计施工达到了一定程序的规范 化。 宋代,中国经济社会 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注重意境 的园林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中 国古典园林重在写意,融自然美 与人工美于一体,以建筑和人工 建造的家用山水、岩壑、花木等 一同表现某种艺术境界。
宋中 代国 建古 筑代
建 筑 史
PPT课件
1
简介
建筑背景
艺术价值
建筑装饰
文化内涵
科技含量
城市建设
简述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 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 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 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 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 的影响泽及后世。 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 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上为锥形的屋顶
脊交于上端
屋面双坡
没有明显的正脊
形成长方形屋面
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 周加上一圈外檐。
代表 南禅寺大殿、 太和殿 天安门城楼
一般亭、阁、塔 常用
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卷棚顶 盝顶
注意:
(1)屋檐根据檐数可分为单檐、双重檐、三 重檐。重檐可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态美感,又 可减小高大建筑檐面排水对基座的冲击力,所 以用“重檐三滴水”表示三重檐。
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 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3)大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 用以形成屋脊。
(4)斗拱
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 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
天坛
社稷坛 太庙
皇权至上 ,以中为尊
建筑群的主体建 筑都建在中轴线上, 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 两侧。这种明显的反 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 无上,中轴线纵长深 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 的尊严华贵。
建筑史7宋辽金PPT课件
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直棂门窗 格子门窗; 彩画种类繁多;室内 也逐渐以木装修为主;逐渐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瞭敌塔;河南开封佑国寺 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四两座石塔等)
宋、辽、金的建筑 (公元960年─1279年)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公元916年,即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 后蜀、南平、北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已经兴起,并于公元916年建立辽朝,年 号为辽耶律亿,神册元年。
25
【南宋平江城图】: (教材83页,图219)南宋绍定二年 (1229)刻碑,最 早的城市图,记载 了南京城市实况; 测绘准确,内容详 尽全面。
26
12
13
《清明上河图》(教科书43页图1-48)上反映的商业发达,临街设酒 楼饭店、浴室、医铺,瓦子(游艺中心),内有杂耍,游艺茶楼,酒铺。 △佛寺、道观多,大相国寺等五十余处;道观二十余处。 △城市防火,城内无坊墙,建筑夸度大,从后周时已建立了“望楼”。 △有夜市,鬼市子。 △高校:太学校,38000学生,国子学,四门学,武学,律学,算学, 医学等学校。 △有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馆)藏书八万卷。
24
南宋平江城(苏州) :
战国时吴的都城,3×4KM,五座城门 街与水系平行,“三横四直”(东西有三条、南北有四条较大的河)之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宋辽金
中外建筑史
• 晋祠圣母殿
• 晋祠的主殿圣母殿,是现存北宋重要建筑之 一。 • 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位 于晋祠主轴线上,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
中外建筑史
• 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堂结构为单槽 形式,即有一排内柱。
中外建筑史
• 为了形成一个深二 间(四椽)宽阔前 廊,其构架作了特 殊处理:将殿下檐 前廊当中三间的四 道梁架加长到深二 间(四椽),梁尾 插到殿身单槽缝的 内柱上,使殿身前 檐当中三间的四柱 不落地面而立在上 述梁上,并把殿身 正面的门窗槛墙后 推到内柱之间。殿 内部分深三间(六 椽),上架通梁, 空间完整高敞。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 独乐寺
• 独乐寺位于蓟县。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 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 大辽代寺院之一。 • 现存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中观音阁 和唐朝佛光寺东大殿类似。 • 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 震,独乐寺安然无恙。梁思成先生说,“在 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 赵县陀罗尼经幢
• 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石经幢,在河北省赵县 (古赵州)城内开元寺(寺已不存)内。北宋景 五年(1038)建,又称赵州陀罗尼经幢。经幢 层次多而轮廓秀美,雕刻精致,显示了宋代 建筑艺术和石雕的高度水平。
中外建筑史
• 幢高约15米,由基座、幢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
中外建筑史
• 基座有三层。底层为正方形平面的低平须弥 座(见石作),边宽约6米,由覆莲、束腰和 上下两层叠涩组成。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城 市
• 汴梁
• 北宋东京 •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达 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 里,由外城(罗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 组成,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都城。 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幅画卷《清明 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 城的繁华景象。
中国建筑史第六讲——宋辽金西夏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木结构建筑 采用了“材”为标准的模数制和工料定额制,使 建筑设计施工达到了一定程序的规范化。
宋代官式建筑所用的木材规格,按木材横断面 的大小,分为八个等级,一等最高,八等最低。 《营造法式》规定,木材的广度和厚度之比一 律是3:2,以每种规格木材本身的的广度作为长 度的度量模数,就叫1材,又将1材均分为15份, 每份为“1分”。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科技含量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科技水平发展较高的一个朝代,同样宋代的建筑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技术水 平,对后世及至当代的建筑界都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科技含量
海清寺阿育王塔,坐落在花果山风景区 大村水库之滨,这里峰峦合抱,碧波千 顷。明《隆庆海州志》描述它说:“浮 屠九级,矗兀层霄”距今已近千年的历 史。它是江苏省北部现存的历史最悠久、 塔体最高的一座浮屠。
简单形式的工字厅,一般前堂后室均面阔三间
屋顶全部为瓦顶的工字厅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大型住宅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寺观
其中主要建筑都是二层楼阁, 一般都是上层面阔五间,进 深三到四间,均为歇山顶, 檐口平直,屋角不起翘,屋 顶用鸥尾,其中两座中间连 以二层高的廊子,形成工字 殿。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宋、辽、金、西夏时期(960-1297年)
虽然皇宫划分为多个建筑群,但布局模 式多采用工字殿型制度。一般都沿着一 条中轴线安排,建筑群核心的大殿有凸 字形台基,殿后有阁,两旁有挟殿,挟 殿通往四周的走廊。宫内设立钟楼鼓楼, 作报时之用。
《宋辽金文学》课件
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文学对宋辽金文学的传 承与创新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 影响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 地位和价值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教育中的 传承与发展
总结与展望
宋辽金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望:宋辽金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对 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需要加强研究和推广。
影响:分析宋辽金时期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如对明清文学的影响等
宋辽金文学作 品
代表作品介绍
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辽诗:耶律楚材的《过阴山 和人韵》、萧观音的《怨》 等
金诗:元好问的《摸鱼 儿·雁丘词》、王若虚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宋文:欧阳修的《醉翁亭 记》、苏轼的《赤壁赋》等
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宋辽金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宋辽金文学中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宋辽金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辽金文学的 创作手法
叙事手法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豪迈奔放,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柔美。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文学发展历程
宋辽金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 时期
宋辽金文学的特点:多元化、 创新性、民族性
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宋辽金文学是中 国古代文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 有重要的历史地 位和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之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宋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 宋代的木塔不多,主要是砖石塔,其特点是发展八 角形平面(少数用方形、六角形)的可供登临的楼 阁式塔,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和檐部多仿木建 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
河 南 临 汝 风 穴 寺 塔
云 南 大 理 崇 圣 寺 千 寻 塔
河 南 登 封 会 善 寺 净 藏 禅 师 墓 塔
山 东 济 南 历 城 神 通 寺 四 门 塔 。 隋 朝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 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 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 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 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河 南 开 封 佑 国 寺 琉 璃 塔 , 我 国 最 早 的 琉 璃 塔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仁 寿 塔 , 我 国 规 模 最 大 的 石 塔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 筑的成熟时期。
一、隋 (581年~618年)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 和南北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大一统,为封 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 件。
–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兴建都城——大兴城 和东都洛阳城。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 问题,并且已经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 面积5000平方米, 面阔11间,进深 17间。
宋辽金时期建筑概况(组图)
宋辽金时期建筑概况(组图)公元10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期,中国处在宋、辽、金、西夏多民族政权的并列时代。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从此中国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以南结束了战乱割据的局面。
但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仍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且时常发生战争。
北宋中期,地处中国北部的女真族兴盛起来,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
十年后,金灭辽,十二年后又灭北宋。
宋室南迁,建立南宋。
这时又出现了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局面。
西夏、金先后为蒙古军队所灭。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并于八年后的公元1279年灭南宋,中国再次统一。
宋代统治者重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北宋初期由于采取均赋税、兴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随之形成商业较为发达的局面。
宋代重视文化教育,提出以文为治国之本,促成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相继出现。
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
在社会思潮中,儒、道、佛三教合流,出现以理学为代表的哲学派别,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
由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使建筑得到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先是城市的发展,摆脱了里坊制的束缚,使得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道,文化娱乐建筑“瓦子”随之产生,商品售卖活动从早市到夜市络绎不绝,都市生活一派繁荣景象。
重视文化的国策使得文教建筑发展起来,全国各州县办起官学,同时私人创办的书院也从此开始发展。
佛教中禅宗一派的兴盛使得宗教建筑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佛、道二教建筑随着思想上的互相融合而互相靠拢。
宋代统治阶级追求享乐之风极盛,使得园林建筑兴盛起来。
宋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仅数量超过前代,而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诗情画意更为浓郁,意境创造更加自觉。
在建筑工程中新产生了一种结构体系,如以应县木塔为代表的木构高层筒体结构,成为现代筒体结构的先驱。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
(二).南宋平江城(今苏州)
战国时吴的都城,是中国最古的城市之 一。 3x4km,五座城门,城的平面南北较 长,东西较窄城内街道纵横平直,街与 水系平行,有“三横四直”之说。 *平江城图: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刻 碑——最早的城市图,记载了南宋城市 实况,测绘准确、内容详尽全面。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双 石 塔 之 一 仁 寿 塔 远 景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双 石 塔 之 一 仁 寿 塔 全 景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双 石 塔 之 一 仁 寿 塔 一 层
(九).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
八角平面 十三层,现存塔高55.08米,仿木楼阁式砖塔, 外贴深褐色琉璃,远观赤色若铁;俗称“铁塔”。 早在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端拱二年(公元982— 989年)建成一木塔,名福胜塔,又名灵威塔, 为俞浩(著《木经》三卷)设计,高360尺(宋 尺=0.309—0.329米),合111.24—118.44米。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偏西北,人怪而问之。 浩曰: “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 百年当正也”;设计时考虑了风力,结果56年 (1044年)后造雷火焚毁。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栏杆
山 西 应 县 佛 宫 寺 释 迦 塔 塔 刹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底层佛像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上层佛像
(六).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五代—宋)
后周显德六年至宋建隆二年(公元 959—961年)建造, 八角形平面,双壁、周匝(已毁)。 高七层,仿木楼阁式砖塔; 逐层内收,塔刹已无,残高47.5米.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公元960——1279)
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第六讲宋辽金时期的建筑一、历史文化背景:公元10世纪时(北宋+辽) 12世纪时(金+南宋)二、建筑实例1.宋东京城(今开封)设计要点:①三重城墙:便于防御守城,城墙每隔100步设一马面,新城城墙周长19公里,旧城周长9公里②四水贯都: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③城门布局:城门与水门结合④突破里坊制:(唐长安、洛阳均采用里坊制,有坊墙)东京采用沿街商店——街巷式⑤商业、服务业建筑发展⑥娱乐性建筑发展:以勾阑为中心的“瓦子”形成,说书、讲史、宫调木偶、皮影、商谜、说相声、杂技等娱乐活动⑦宫殿的重要性下降小结:●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转折点:从封闭的里坊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式,从封闭的市井转向开放的街市,是中国城市后期模式开始。
●宫城居北,前有大道(御道)不妨碍交通。
●水陆交通十分地达,四条水路构成水运中心的基础,正交路网,桥特别多。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不足:街巷制带来了交通混乱;线性的街区带来治安威胁;防火不利,设置“厢吏”。
宋《平江府图》2.宫殿:由州衙发展起来,较简单,不太恢宏,为加强气氛,设①“千步廊”:引导空间→小广场→宫殿②“工字殿”:称“轴心舍”,使小宫庭略显气势《清明上河图》中的住宅3.园林:①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人造假山。
赵佶“艮岳”(万岁山)②宋画中的园林建筑形式也相当丰富③沈园——陆游4.宗教建筑:①佛寺:河北正定隆兴寺:轴线很长;注重整体的轮廊线;单体屋顶变化及细部处理丰富细腻。
其他佛寺实例:太原晋祠、汾阴后土庙河北蓟县独乐寺:1、山门:面阔三间,单檐四阿顶,台基低矮,出檐深远,鸱尾雄壮有力,各部比例和谐凝重,内部不设天花,平面为“分心槽”形式。
2、观音阁(辽承唐风)(一)平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二)立面:立面造型符合观音性格①台基低矮:显示观音与人亲密②入口宽大③水平分割:用水平线显示稳定,平易近人④屋顶采用九脊殿式样(即歇山顶):出檐深远,斗拱雄大⑤观音阁比例严谨,轮廊呈正方形(三)剖面:殿阁型构架、金厢斗底槽1.水平分层:三个柱网层、三个铺作层、一个屋架层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座,内部三层(中间有一夹层)2.内槽柱子处理:叉柱造1、缠柱造23.叉手、蜀柱(脊瓜柱)并存4.空井处理:为盛放较高的观音像,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5.屋顶平缓(四)、抗震问题:1.地基坚实2.构架用材得当3.平面、空间尺度得当4.内外槽水平联系牢固、铺作层坚实5.空井在各楼层有加居措施6.榫卯连接可缓冲一定能量山西大同华严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一)结构成就(结构措施)1.八角形平面:承受风压力比四边形优越(八角形非造型美的需要而是抗风性的需要)2.殿阁型构架(与独乐寺观音阁相同):九个柱网层,九个铺作层,一个屋架层,早期塔多四边形后期多为八角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重的用九、十一开间。屋架上两抟
间置一椽,以一椽水平投影的距离计
算进深,称进深为几架椽;架椽数之
总和或有斗栱时前后撩檐枋间的距离
为通进深。
16
17
18
平四
六
八
梁
椽
椽
椽
栿栿
栿
19
㈢、大木作:
20
⒈材制: “凡构屋 之制,皆 以材为祖, 材有八等, 度屋之大 小因而用 之”。
21
⒈材制:材, 方料
25
⒊柱的升起与侧脚:前面讲过,不 再重复。
26
朱儒柱(蜀柱),造蜀柱之制,于 平梁上,长随举势高下;殿阁径一 材半;余屋量袱厚加减;两面各顺 平袱,随举势斜安叉手。造叉手 之制,若殿阁广一材一契;余 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厚 取广三分之一。
27
28
蜀 柱、 叉 手
29
托脚
30
〖梭柱〗: 在柱上端 1/3处收杀。 使柱顶与 斗底相合, 柱肩梭成 园弧形。
67
脊槫
折屋之法:以举高尺
上平槫
丈,每尺折一寸,每
架自上递减半为法。
举高 B= L/3 第一折 或 B/10
中平槫
(缝=中线)
下平槫
0
B/40
前后撩檐枋距离=L 68
具体作法是:房屋前后撩檐枋 中缝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 (L),在前后撩檐枋上皮连线的中 点,举起1/3至1/4总进深,作为脊 槫上皮的高度,称举高(B);依此定 其它各槫的高度: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华拱(卷头)----翘 ❖ 瓜子拱----瓜拱 ❖ 慢拱----万拱 ❖ 令拱----厢拱 ❖ 泥道拱----正心瓜拱 ❖ 慢拱----正心万拱
61
⑵.度量斗栱大小的单位之一:在
宋《营造法式》的“总铺作次
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
9
16—25卷 功限,规定了各种 构件的劳动定额及计算方法。
长工 一 + 10% 夏 中工 一 春秋 短工 一 - 10% 冬
中工加一成为长工,减一成为短工。
10
26—28卷 料例,规定了各种 构件的用料定额及工作质量。
29—34卷 图样,有当时的 测量工具,及石作,大木作,小木 作,彩画作的图样。
11
12
13
14
另有看详、目录各一卷;看详 中说明若干规定和计算数据, 如:屋顶曲线的画法,计算材 料的各种几何图形的比例,定 垂直和水平的方法,定劳动日 的标准等等。
2004年4月13日星期二止於此 15
㈡、开间与进深:
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
和称通面阔,民间建筑常用三开间;宫
殿、庙宇、官署多用五、七间;特别
31
〖梭柱〗: 在柱上端 1/3处收杀。 使柱顶与 斗底相合, 柱肩梭成 园弧形。
32
4份 4份
1/9
柱 高
33
34
4份 4份
1/9
柱 高
35
36
⒋阑额:于柱间联络的构件。重 要的有:
〖阑额〗:用于柱上端联络并 承重的构件,常于其下用由额, 两额间有由额垫板;断面高宽比 为2:1;于角柱处不出头。
六、宋《营造法式》
1
唐代建筑已经成熟,古典模数 制已普遍使用;经五代到宋更有 所发展。宋将作监李诫进行总结 工作,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编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刊印。 适用于宫室、坛庙、官署、府弟 工程的预算、计工料之用。
2
❖ 宋版书 ❖ 明清抄本 ❖ 20世纪刊本
3
宋将作监李 诫进行总结工 作,于元符三 年(公元1100 年)编成,崇宁 二年(公元 1103年)刊印。 这是919年上 午印书馆的石 印版封面。
46
宋《营造法式》中称一组斗栱 为一朵;每朵斗栱最下边的大垫 块称栌斗;向前后(内外)挑出的栱 称华栱,每挑出一个华栱称一 (单)抄;从袱或抟下平行于屋面向 斜下方出挑的是下昂,“X抄X 下昂”是度量铺作单位之一;
47
〖抄〗:华栱出挑称“抄”;有 “单抄”、“双抄”的说法。
单抄
双抄双下昂
单抄单昂 48
63
⒍槫:位于草栿之上用以承椽, 长随间广;位三架梁上之正中、 蜀柱叉手上谓脊槫;位于三架 梁两端谓上平槫;位于四椽栿 两端谓中平槫;位于六椽栿两 端谓下平槫。
64
槫
65
槫
66
⒎举折:是我国传统建筑确定 屋面曲度的一种方法;以利于 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折屋之 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 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
用于柱脚称〖地栿〗。
37
阑额 由额
地栿
38
39
阑额
40
〖普拍枋〗:位于柱头、阑额(搭头木)之上承 托斗栱的构件,断面为3:2。
普拍枋
41
普拍枋
42
普拍枋
43
普拍枋
44
〖绰幕枋〗:位于柱枋角接处之 下的短木,有缩小梁枋净跨的作 用,即雀替。
45
⒌铺作:⑴.用于柱头、额枋、 屋檐或构架间的组合木构件,通 称斗栱;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 弓形短木;架在斗上向外出挑, 栱端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 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其作用是承托袱与屋檐的荷载并 传给柱,同时加大出檐深度;
四铺作,出两跳为之五铺作,
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
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
作”;一朵最小的斗栱应挑出
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
(常数项),即栌斗、栱、耍头、衬
方头。
62
即每一朵斗栱的计数方法是:斗 拱的计数单位是“铺作”,如一 朵单抄(或单昂)斗栱有:一的栌 斗,一个华拱(或昂),一个耍头, 一个衬方头,计四铺作。每增加 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 推。双抄双下昂为七铺作,双抄 三下昂为八铺作,等等。
22
⒈材制: “凡构屋之 制,皆以材 为祖,材有 八等,度屋 之大小因而 用之”。
23
24
⒉柱:即古文“楹”字,“孤立独处 能胜任上重也”;宋多园柱,有梭柱 法,柱高等分为三,上段收杀,中、 下二段平直;“凡用柱之制,若殿间, 即径两材两契至三材;若厅堂柱,即 径两材一契;余屋即一材一契至两材; 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 以下檐柱为则;(若副阶廊舍下檐柱 虽长,不越间广。)
4
下边是梁思成先生在《从“燕 用”━━不祥的谶语说起》中对 这本书的评价:
5
6
㈠、内容简介:
全书36卷,其中:
7
1-2卷 释名,搜集、考证当时各地的 建筑术语中,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名称 通用名称,并在书中定名。
8
3-15卷 各作制度:分别阐述壕作, 石作,小木作,大木作,雕作,旋作,锯 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 窑作十三种制度的建筑等级、材 料标准、加工方法、及构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