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化学发展到18世纪,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发现,种类越来越多,反应的性质越来越复杂。

化学家开始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分类的研究,以寻求系统的元素分类体系。

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前对元素分类的研究⒈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专著《化学纲要》一书中,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表。

他把已知的33种元素分成了气体元素、非金属、金属、能成盐之土质等四类。

但他把一些物,如光、石灰、镁土都列入元素。

⒉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Dobereiner,J.W.1780-1849)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已知的54种元素中有5个相似的元素组,每组有3种元素,称为“三元素组”,如钙、锶、钡、氯、溴、磺。

每组中间一种元素的原子量为其它二种的平均值。

例如,锂、钠、钾,钠的原子量为(69+39.1)/2=23。

⒊1862年,法国的地质学家尚古多(Chancourtois,A.E.B.1820-1886)绘出了“螺旋图”。

他将已知的62个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次序排列成一条围绕圆筒的螺线,性质相近的元素出现在一条坚线上。

他第一个指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⒋1863年,英国的化学家纽兰兹(Newlands,J.A.R.1837-1898)排出一个“八音律”。

他把已知的性质有周期性重复,每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就好象音乐中八音度的第八个音符有相似的重复一样。

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869年3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公开发表了论文《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列出了周期表,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他在论文中指出:“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无素的某些同类元素将按他们原子量的大小而被发现。

”1869年12月,德国的化学家迈耶尔(Meyer,J.L.1830-1895)独立地发表了他的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性质是它们原子量的函数。

初三你必知的化学家们以及他们的成就_

初三你必知的化学家们以及他们的成就_

初三你必知的化学家们以及他们的成就_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那些为之献身的化学家们。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化学课本上的化学家们。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总结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他并不是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人。

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他发现第八个和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

他把这叫做”八音律。

但可惜他并没继续研究元素之间的规律,也就没有真正总结出元素周期律。

后来,门捷列夫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他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

他帮助建立了公制。

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小故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小故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不得不说的故事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

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

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激动不已。

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

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

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

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

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

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

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

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

元素周期表之父-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之父-门捷列夫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2.8~1907.2.2),生在西伯利亚。

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

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

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

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

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

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

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

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

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

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

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摘要:元素周期律的形成与发展,是化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促进了化学体系特别是无机化学体系的形成,是化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前人的艰苦探索与后人的修改完善,而在这其中门捷列夫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的贡献一直受后人称颂,本文中将对元素周期律形成的历史背景,门捷列夫对其的最初想法,研究进程,不断修正至最后形成较完备体系的过程进行陈述,以及对他在元素周期律研究上所体现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精神进行深一步的挖掘。

关键词:化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思想方法。

一、引言门捷列夫的一生是伟大的,仅一项元素周期律的最初确立就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但这一过程必然是艰难困苦的,而且难以用几个词语概括,期间有着难以计数的实验,大量的资料积累,不断地思考挖掘,反反复复地进行枯燥乏味的事情,正是有门捷列夫自身有的素质,不懈的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终于获得了成果,下文将对门捷列夫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进行陈述。

二、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背景19世纪初,自道尔顿的原子论提出以后,人们对化学元素的概念更加清晰了。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解决了之前因分不清分子和原子而造成的各种矛盾。

经过将近50年的反复曲折,19世纪60年代,物质的原子一分子论终于获得公认。

到1869年时,已经发现的元素达到了63种。

到19世纪中叶,他们积累了大量关于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感性材料,同时,19世纪上半叶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三项重大发现,又从思想上促进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的分类方法,把三种性质相似的元素划为一组,把十五种元素分为五组:铿、钠、钾; 钙、锶、钡; 磷、砷、锑; 硫、硒、碲;氯、溴、碘。

发现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约等于前后两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1862年,法国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尚古多按照原子量由小到大递增顺序排列了一个“螺旋图”来表现元素周期性,他将已发现的元素绘在一条带子上,然后将这条带子缠绕在一根柱子上,如果垂直地从上往下看,就会发现这些元素之间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是化学上不容忽视的人物,他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上重要的发现之一。

他的周期表告诉我们关于元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本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门捷列夫是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的。

门捷列夫的早期工作门捷列夫出生于1834年,他早年的教育得到的是传统的化学知识,既是实验又是理论。

他通过工作变成了专业的化学家。

他开始研究化学中的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是许多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进一步将这些设计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上。

门捷列夫在他的定量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导致了他对元素周期律的兴趣。

例如,他发现一些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分子量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

他发现基于元素的原子量,每个元素都有一些特定的化学性质。

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他发现元素的性质也是类似的。

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在他的研究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一种元素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使相似的元素出现在一起。

他通过将元素按照原子量逐一排列,然后根据相似性将它们分类,他发现了元素的周期律。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显示,元素是由原子质量逐渐增加而排列的。

然后,他将元素组成周期性表,以使相似元素出现在表中的同一行或同一列中。

此表充满了关于元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信息,这意味着化学反应可以预测和理解。

例如,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可以用来预测新元素的性质。

门捷列夫周期表的成功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在当时的化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化学家的认可。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它可以用来预测化学反应以及新元素的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门捷列夫的周期表逐渐得到了完善。

化学家们逐渐了解到,元素的周期性取决于它们的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化学家们对元素结构的理解的提高。

总结门捷列夫的发现引起了化学界的轰动。

他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他的工作为其他化学家提供了一个框架,他们可以使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来解决许多化学问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于1869 年绘制完成的。 他将元素按相对 原子质量由小到 大排列,化学性 质相似的元素放 在一个纵行。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依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 编号叫原子序数。
七个横行为七个周期
周期序数 = 原子电子层数 第1周期 2 种元素 短周期 (3个) (2)周期的分类 第2周期 8 种元素 第3周期 8 种元素 第4周期 18 种元素 第5周期 18 种元素
(若排满也 是32种)
第6周期 32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26 种元素
长周期 (3个)
三长三短一不全
(二)卤族元素
Br2 I2
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递 变 性
颜色
F2 Cl2
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相 似 性 都有颜色 熔沸点较低 不易溶于水(除F2) 易溶于有机溶剂

浅 → 深 低 →
小 →
→ 液 → 固
Br2
I2


注意:溴、碘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Br2 I2 水溶液 黄(稀)→ 橙色(浓) 深黄(稀)→褐色(浓) 油(CCl4、苯等)溶液 橙红色 紫红色
(2)卤素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F2 Cl2 Br2
剧烈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 2F2+2H2O=4HF+O2
与水缓慢反应 Cl2+H2O=HCl+HClO 与水反应更弱 Br2+H2O=HBr+HBrO 与水只微弱反应 I2+H2O=HI+HIO

化学元周期表的创立者

化学元周期表的创立者

1856年,他带上《论比容》一文重返彼得堡,获得了硕士学位。22岁被该校任命为副教授。后来,他到德国深造,1865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彼得堡大学的教授,那时年仅31岁。门捷列夫原来是教有机化学的,后来改教无机化学。他认为当时的教科书都不能反映化学发展的最新的成果,准备重新编一本教科书。谁知,还未动笔,就碰到了一大堆困难,因为化学发展较快,又因长期以来无人很好地加以总结,整个无机化学一团糟,使他无从着手。怎么办呢?他想,要想编书,首先得理出个头绪来。当时发现的化学元素已达60多种,这些元素间有没有内在联系?能否从中找出什么规律?他决心由此人手,编书一事只得暂时搁置一旁。一入手才知道,原来早就有不少化学家开始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了。门捷列夫很高兴,说明自己这样做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这种新元素,并测得其密度为4.7,门捷列夫看了布瓦博德朗的论文后,立即写信说:“镓是我四年前就预言到的一种类铝元素……但您测得的密度与我预言的相差较大,我推测的为5.9到6,您测得的为4.7,建议您最好重测一下镓的密度。” 布瓦博德朗收信后觉得非常奇怪:镓是我最先发现的,全世界只有我有一毫克镓。你见都未见过,怎能说我把密度测错了,简直是莫名其妙!他马上回信:肯定没错!不过。他还是重新测了镓的密度,但几次测得的结果均为5.94。布瓦博德朗惊叹不已:真是神机妙算啊,怎么恰好在门捷列夫预言的5.9到6之间呢?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欧洲,科学界震惊了。与此同时,门捷列夫也因发现元素周期表而闻名全球。门捷列夫成了大名人,不少人想知道成功的秘诀。彼得堡一家小报的记者曾问他:“请问您是怎样想到元素周期规律的?”门捷列夫回答:“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五个戈比一行,五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 是啊,纵然发明者是一位天才,发明创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怎样才能成为天才呢?门捷列夫认为:“什么是天才?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

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

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1]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

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原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

门捷列夫第一份英文版本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19种元素。

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演变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演变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演变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成就,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展示了所有已知元素的属性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演变,展示相关的历史和重要里程碑。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9世纪初,化学领域充满了对元素的研究和发现。

化学家们发现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当时尚无系统的方法来分类和组织这些元素。

直到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基于元素的原子质量进行排列,并将相似性质的元素放在一起。

他的表格包含了当时已知的63个元素,并预测了未被发现的元素的性质。

门捷列夫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对元素的研究,并为后来更完整和准确的周期表奠定了基础。

二、元素周期表的演变1. 托德-巴里表格1870年,英国化学家亨利·格温特·托德和约翰·亚历山大·巴里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新的元素周期表,即托德-巴里表格。

他们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将元素进行了分类,但仍然使用了原子质量作为排序依据。

2. 梅耶表1889年,德国化学家朱利叶斯·梅耶提出了一种新的元素周期表,即梅耶表。

他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进行排列,即根据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质子的数量。

梅耶表对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现代元素周期表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亨利·莫泽利通过对元素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即电子壳层结构。

这一重要发现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莫泽利根据元素的电子壳层结构重新组织了元素的排列方式,将元素按照电子壳层的填充顺序进行排列。

这一布局方式更准确地反映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

随后,美国化学家伊万·尤里耶维奇·彼得罗夫也在1905年独立提出了类似的元素周期表。

现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同时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周期表中每一水平排列的元素被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垂直排列的元素被称为一个族或一个组。

科学家名人故事:元素周期表创始人

科学家名人故事:元素周期表创始人

科学家名人故事:元素周期表创始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

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中学,他在上学的早几年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50年,门捷列夫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一年级,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

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价廉和“到处都有”的物质。

他各门功课都学的很扎实,在课外还阅读各种科学文献,20岁那年,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着《关于芬兰褐廉石》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并在说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在他的硕士论文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伦比容”,这些研究对他今后发现周期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两年后,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开始教授化学课程,主要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

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

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召开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会议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原子价”等概念,并为测定元素的原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大会也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律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

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

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及发展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及发展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及发展元素周期表是描述元素化学性质的一张图表,是现代化学的基本工具之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虽然已有几百年时间,但其地位和作用在当今世界仍然十分显著。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周期表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已经开始探索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然而,真正的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的。

在此之前,门捷列夫已经发现了一些元素间的联系,并成功将元素按照原子质量排列。

随后,他又从这些关系中发现了更多的规律,整理出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这张表格被认为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其中只列了63种元素。

尽管门捷列夫的周期表起初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更多元素的发现和研究,更多化学家也开始使用这种新的框架来解释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许多名科学家都参与了元素周期表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了它的不断完善和普及。

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在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质量排列。

这种排列方法虽然能够发现许多元素之间的联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元素的原子质量比其他元素大,但它们的性质却更类似于前面的元素。

此外,这种排列方式也无法解释元素周期性的存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化学家们开始探索新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亨利·莫塞莱和杜布纳为他们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在他们的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而不是按照原子质量排列的。

这种排列方式更加合理且能够解释元素周期性,因此很快得到了广泛认可。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化学家们不断地研究和完善元素周期表。

他们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行和每一列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每一行中的元素通常表现出类似的化学性质;而每一列中的元素通常具有相似的电子亲和力和电负性。

这些规律性的发现为元素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和他的神奇发现》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叫门捷列夫的科学家,他可厉害了!他特别喜欢思考和研究各种东西。

有一天,门捷列夫在玩纸牌。

他一边玩,一边想着那些化学元素。

突然,他的脑袋里好像有了一道亮光。

他把纸牌当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来摆去。

嘿!就这样,他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比如说,氢元素就像一张小小的纸牌,很轻很轻;氧元素就像一张有点重要的纸牌,对我们的生活可重要啦!
门捷列夫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断思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重要的发现。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多思考,说不定也能有大发现呢!
《门捷列夫玩纸牌的大秘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个叫门捷列夫的人,他的一个举动可太神奇啦!
门捷列夫呀,特别喜欢研究那些化学元素。

有一回,他玩纸牌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元素的事儿。

他就把纸牌当成元素摆弄起来,这一摆弄不要紧,他居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就好像是在玩游戏的时候,找到了宝藏一样。

比如说铁元素,就像是一张坚固的纸牌;铜元素呢,就像是一张闪闪发亮的纸牌。

门捷列夫就是这么厉害,从一个小小的纸牌游戏中,做出了大大的发现。

我们也要多动脑,说不定也能有惊喜哟!。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演变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演变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在短短的150多年间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完善。

这个表格是化学家们研究元素性质时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构型排列,反映了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分布。

其发明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化学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演变。

1.元素周期表的起源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格曼(J. Berzelius)提出了元素符号法,并广泛应用于化学中。

他首次引入了这些形象的符号,标志了将来元素周期表的发展方向。

在此之后,德国化学家施瓦赫(J. W. D. Schowarz)和英国化学家新兰德( J. A. R. Newland)等人都试图探究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但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2.门捷列夫法则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I. Mendeleev)认为,如果按照元素的化学特性和电子结构排列,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就会更为明显。

他还提出了“周期律”,即当把元素按原子量依次排列时,一定数目的性质会周期性地出现。

门捷列夫在这个基础上,编制出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从而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声誉。

门捷列夫使用尽最大的努力来除去其中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完善这个版本。

他将已知元素分为7个组,并在周期表上安排它们的位置。

这个表中最为显著的突破是留下了一些空缺,以暗示未知元素的存在。

这个空缺之处不仅预示了新元素的发现,还预示了现代学术研究的思想,即存在未知元素等许多问题。

3.改进的萨克拉门托版本周期表由于门捷列夫的临时表缺乏实验支持,各种问题迅速出现。

例如,氮、磷和卤素族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强制性的识别。

这些限制使意大利化学家萨克拉门托(J. L. Sécchi)重新构建了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他使用了当时新的分光光度计技术,证明了元素周期性的法则,并将周期表分为了九个族。

这一表是第一个有直接实验依据的元素周期表。

萨克拉门托表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帮助了化学家们了解元素的特性。

2022年科技手抄报资料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2022年科技手抄报资料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科技手抄报资料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元素的存在。

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

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

门捷列夫为此写了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

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

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

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

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

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

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根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

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开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的极好时机。

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用于理解元素之间化合物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现代化学的基础。

在20世纪初,这一表格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并被称为“门捷列夫周期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是怎样发现这张表的历史过程。

门捷列夫最受赞誉的作品是他的《有机化学三原理》,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化学图书,作者是一名非常有影响的俄国化学家。

他的研究主要关注有机化学,特别是有机元素的分类和分子结构。

它启示了有机元素之间的联系,并在进化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发现为元素周期表。

在1870年,门捷列夫提出了一个新的化学理论,即“周期律”,用于解释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

这一理论的基础是,质子的数量与元素构成的分子中的原子数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关系,即同一元素的每个离子态(出现在该元素的离子形式中)中,质子数量都相同。

1903年,门捷列夫利用“周期律”来构建出一张表格,这张表格把当时已知的62种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使其在涉及化学性质和原子质量上显示出联系和规律。

他的这张表首次被称作“元素周期表”,从此就成为了当今化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历程,也为现代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发现到当今,元素周期表已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被发展成一个综合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联系,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这是现代化学的基础。

发现本身也是一个可贵的贡献,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研究元素的方法,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视角,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而门捷列夫是这一过程的发起者与贡献者,历史上永远记住他作为元素周期表发现者的功绩。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与演变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与演变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与演变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归纳了元素的特性和性质,并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

本文将探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一、周期表的诞生19世纪初期,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找到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

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格曼首次用原子量对元素进行了分类。

1862年,英国化学家卡门达开创性地提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他将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并观察到某种规律性的重复出现。

二、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此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周期表。

他于1869年将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增大顺序排列,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周期性重复,并将这些元素放置在周期表的不同行和列中。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虽然比较初级,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门捷列夫将元素周期性地排列在行和列中,行被称为“周期”,列被称为“族”。

他还预测了一些缺失的元素,并成功地预测了一个新元素的存在。

三、门捷列夫表的限制门捷列夫的周期表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将元素仅按照原子量的增大顺序排列,而没有考虑元素的其他特性。

另外,他也没能解释元素周期性的根本原因。

这些问题导致了对元素周期律的重新思考和发展。

四、亨利·莫塞利和期物论19世纪末,英国化学家亨利·莫塞利通过研究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新理论——期物论。

莫塞利的理论主要基于元素的电子排布,他认为元素周期性的变化是由电子排布引起的。

莫塞利的工作为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五、门多列夫周期表的诞生20世纪初,俄国物理学家门多列夫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成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门多列夫将元素按照原子核电荷数进行排列,而不是仅仅按照原子量顺序。

六、现代元素周期表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首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对于元素的电子排布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

他将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则应用到周期表中,使得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更加完善和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在十九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发现了不少元素。

在这些元素的状态和性质方面,有些极为相似,有些则完全不同,有些元素在某些性质方面很相似,但在另一些方面却又差别很大。

化学家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寻求元素相之间内在联系从而把元素作一科学分类的要求。

科学家们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曾发表了部分元素间相互联系的论述。

1829年德国段柏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三素组”的分类法,并指出每组中间元素的原子量大约等于两端的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但他当时只排了五个三素组,还有许多元素没找到其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1864年德国迈耶按元素的原子量顺序把元素分成六组,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纵行里。

但也没有指出原子量跟所有元素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1865年英国纽兰兹把当时所知道的元素按原子量增加的顺序排列,发现每个元素它的位置前后的第七个元素有相似的性质。

他称这个规律叫“八音律”。

他的缺点在于机械地看待原子量,把一些元素(Mn、Fe等)放在不适当的位置上而把表排满,没有考虑发现新元素的可能性。

直到1868年,迈耶发表了著名的原子体积周期性图解。

都末找出元素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但却一步步地向真理逼
近,为发现元素周期律开辟了道路。

与迈耶尔相似,以先行者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门捷列夫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于1869年2月编成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3月18日,俄国化学会举行学术报告会,门捷列夫因病未能出席,他委托他的同事、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门许特金代他宣读他的论文《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

在论文中,他指出:
(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是原子量相近(如Pt,Ir,Os),或者是依次递增相同的数量(如K,Rb,Cs)。

(3)各族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一致。

(4)分布在自然界的元素都具有数值不大的原子量值,具有这样的原子量值的一切元素都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因此可以称它们是典型的元素。

(5)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6)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将被发现,例如排在铝和硅后面的、性质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两种元素。

(7)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的原子量后,有时可借此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8)一些类似的元素能根据其原子量的大小被发现出来。

正如门捷列夫所指出的,周期律的全部规律性都表述在这些原理中。

其中最主要的是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做着周期性的变化。

他的卓见没有立即被接受。

他的老师、俄国化学家齐宁甚至训诫他是不务正业。

在这种压力下,门捷列夫没有象纽兰兹那样伤心地放弃对新理论的研究,他不顾名家的指责和嘲笑,继续为周期律的揭示而奋斗。

经过两年的努力,1871年他发表了关于周期律的新论文。

文中他果断地修正了前一个元素周期表。

例如在前一表中,性质类似的各族是横排,周期是竖排;而在新表中,族是竖排,周期是横排,这样各族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就更为清晰。

同时他象迈耶尔那样,将那些当时性质尚不够明确的元素集中在表格的右边,形成了各族元素的副族。

在前表中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的4个空格,在新表中则变成了6个。

门捷列夫深信他所发现的周期律是正确的。

他以周期律为依据,大胆指出某些元素的原子量是不准确的,应重新测定。

例如当时公认金的原子量为169.2,按此,在周期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当时认为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198.6,196.7,196.7)的前面。

而门捷列夫根据金的性质认为金在周期表中应排在这些元素的后面,所以它们的原子量应重新测定。

重新测定的结果是:锇为190.9,铱为193.1,铂为195.2,金为197.2。

实验证明了门捷列夫的意见是对的。


例如,当时铀公认的原子量是116,是三价元素。

门捷列夫则根据铀的氧化物与铬、钼、钨的氧化物性质相似,认为它们应属于一族,因此铀应为六价,原子量约为240。

经测定,铀的原子量为238.07,再次证明门捷列夫的判断正确。

基于同样的道理,门捷列夫还修正了铟、镧、钇、铒、铈、钍的原子量。

门捷列夫对于各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十分了解,并清楚多种原子量的测定方法,这些知识使他对周期律怀有坚定的信念。

而他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并详细预言尚未发现元素的种种性质,则是他在揭示元素周期律的道路上迈出的最出色、最具胆略的一步。

门捷列夫的兴趣非常广泛。

他对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流体力学等,都有许多贡献。

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他的衣服式样常常落后别人十年以至二十年,他毫不在乎他说:“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


门捷列夫的一生,可用他自己的“人的天资越高,他就应该多为社服极务”来说明之。

门捷列夫1834年工月27日生于一个多子女家庭。

父亲是一个中学校长。

他出生那年,父亲突然双目失明,不得不停止工作。

门捷列夫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

不久,父母先后去世,门捷列夫在一个边远城市上中学。

那里教育水平很差。

在大学一年级时,他是全班28
名学生中的第25名。

但他奋起直追,大学毕业时便跃居第
一名,荣获金质奖章,二十三岁时成为副教授,三十一岁时成为教授。

门捷列夫在写作《有机化学》一书时,几乎整整两个月没有离开书桌。

于1869年~1871年写成《化学原理》。

他还在溶液水化理论、气体压力、液体的澎胀、气体的临界温度、煤的地下气化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晚年为了研究日蚀和气象,他自费建造气球。

气球制好后,原设计坐两人,由于充气不够,只能坐一个人。

他不顾朋友的劝阻,毅然跨进气球吊蓝里,成功地观察了日蚀。

这种不怕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的朋友们。

门捷列夫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双目半盲。

但他仍然每天清早开始工作,一口气写到下午五点半,饭后又接着写作。

1907年1月20日清晨5时,他因肺炎逝世,时年73岁。

当时他面前的写字台上还放着一本末写完的关于科学和教育的著作。

在他临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

长长的送葬队伍,达几万人之多。

队伍前面,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几十位学生抬着的大木牌,牌上画着化学元素周期表—他一生的主要功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