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优质文档]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五章 问诊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五章	问诊

表现
病因
惊恐而心悸,或心悸易惊,恐
惊悸
外受异常刺激
惧不安
若无明显外界诱因心跳剧烈, 惊悸进一步
怔忡
上至心胸,下至脐腹
发展而来
特点
时发时止,全身情况较好,病 情较轻
病情较惊悸严重,持续时间较 长,常见于器质性病变
4.胁胀: 自觉胁肋部胀满不舒,与肝胆病有关 5.脘痞: 胃脘部胀满不舒 ⑴食积胃脘:脘痞伴嗳腐吞酸、进食尤甚 ⑵脾胃气虚:脘痞、伴食少便塘 ⑶湿阻中焦:脘痞伴纳呆呕恶、苔腻 ⑷饮停于胃:脘痞纳少伴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 ⑸胃阴亏虚:脘痞干呕,饥不欲食 ⑹肝气犯胃:脘痞伴胸胁胀满 6.腹胀: 自觉腹部胀满不舒 ⑴鼓胀:腹大胀满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 —①酒食不节②情志所伤③虫积血癥 7.身重: 自觉身体沉重,如负重物-水湿泛滥、气虚不运 ⑴湿邪困阻:身重伴脘腹胀满、苔腻 ⑵水湿泛溢肌肤:身重伴浮肿尿少 ⑶脾气亏虚:身重伴嗜卧、倦怠乏力 ⑷热病后期,邪热耗伤气阴:身重乏力
二.问目 目病与心、肝、肾三脏病变关系密切 1.目痛: ⑴肝火上炎:两目胀痛,兼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⑵风热火毒上扰:目赤肿痛,兼羞明多眵 ⑶气血不足或阴虚火旺:两目隐痛,渐发势缓,干涩 2.目眩: 自觉视物旋转动荡,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感 ⑴实证、虚实夹杂:①肝阳上亢②肝阳化风③痰湿上蒙清窍
63
⑵虚证:气虚、血虚、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3.目昏: 目昏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4.雀盲(夜盲): 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后视力明显减退,视物不清 5.歧视(复视): 指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的症状 以上三种眼病总由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
A.肾精亏虚失养
B.寒湿侵袭阻络
C.瘀血阻滞经络

《中医诊断学》教材辨证内容补充之我见

《中医诊断学》教材辨证内容补充之我见
故 证候上 也有“ 营卫 不 和”“ ,营卫 两 虚 ” 。 证 茎 中疼痛 , 质暗滞 , 。 舌 脉涩 1 卫 气病证 . 1 参考文献 1 . 卫气不足证 : .1 1 指卫气不足, 导致固摄腠理 、 温煦皮肤、 防御外 【 邓铁涛. 1 】 中医诊断学【 】 M.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8. 14 9 邪能力下降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 : 自汗出, 易 畏风 , 时有鼻塞喷 【1 2 朱文峰 . 中医诊断学【 】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 . 2 7 0 嚏、 流清涕 , 形体怕冷, 或有面色偏 白、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等症 , 【 黄利 兴 , 英锋 . 叶 天 士 营 气病 变的证 治【. 3 ] 刘 析 J 中医文 献 杂 志 , 】
1 .邪气外犯 , .2 1 卫气郁滞证 : 指外邪干扰 , 导致卫气运行受阻, 功 能发挥失 调所 致 的证 候 。 主要 表现 为寒热 失调 , 出异 常( 汗 无汗或 有汗)或有身体疼痛 , , 或有咳嗽微喘 , 舌平, 脉浮或紧或数 。临床
根 据邪气 不 同而有相 应 的不 同表 现。
21 00年 2月
医嘱执行 、 患沟 通 、 理记 录等要 求也 有 了系统 的认 识 。 护 护 较好 地 培养 了护生的动手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因此, 两组 护生 的出科 操作成 绩 , 察组 优 于对照 组 。 观 通过对 观察组 发放 调查 表发 现 , 多元 化教 学 法是 有效 可行 的 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 , 由于提前将病例发到护 生手中,护生针对病例主动查阅资料或与同学探讨疑难f题 , 司 使 抽象 乏味 的学习 变为积 极寻 求知 识 、 探索 未知 世 界的 一种 愉快 经 历, 不仅能使护生掌握知识 , 还调动了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 了自学能力。模拟演示让所有护生都参与进来 , 了其学习兴 激发 趣和主动性, 通过扮演不 同角色 , 学会与 ̄. 协作沟通 , t, tk t 切实体会 患者及家属的心境、 , 需求 有助于形成评判性思维 , 并认识到丰富 和广泛 的专业及 人文 知识 在护 理工 作 中的重 要 性 。因此 , 对 护生 多元化教学法的综合评价较高 , 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第33讲朱文峰—舌质舌色舌形

第33讲朱文峰—舌质舌色舌形

第33讲朱文峰—舌质舌色舌形《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第33 讲望舌质:舌色(二)、舌形本书全文检索:第四个,绛舌。

绛舌,绛舌就比红舌的颜色更红一些,更深一些了。

深红色,绛色,这个颜色比那个红舌更红了,绛舌。

绛舌就是比红舌更深了,带深红色,甚至带有暗红色,颜色更深了,颜色没有那么鲜艳了。

红舌鲜艳一些,绛舌颜色更老了一些,更深了一些,带暗红色。

这个颜色就暗了吧,不像前面讲的那个红舌那么鲜艳。

暗色,就是说它有缺氧的表现,里面不但是红,并且颜色变深了,变成紫暗舌了。

什么问题?和红舌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也是主热盛、阴虚。

这和前面是一样的,前面的是热盛阴虚,这一个也是热盛阴虚,只是到了绛色,比前面的热更严重一些,或者热势更盛了一些。

有血液运行不畅了,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颜色越红,越深,热就越盛,呈这么一个正比。

由红舌发展成为绛舌,我们辨证的时候,卫气营血辨证,认为是卫分证、气分证,已经到了营分证、血分证了,深了一些。

或者是阴液不足了,这是舌体的络脉运行不畅了,有这样的表现,这是绛舌的主病。

舌绛里面又注意看,又结合有没有舌苔,舌绛而有苔的,就是刚才讲到的热入营血、脏腑内热炽盛的一种表现。

有苔,上面还是有舌苔,这个绛不太明显,颜色还不是很深,但是是颜色深了、暗红了,这边上是暗红色吧。

绛舌,暗红舌,舌苔,有苔,(是)热入营血的一种表现。

如果舌绛而无苔,或者少苔,无苔,或者有裂纹,那就是阴虚火旺。

它主两个,一个是里热炽盛,一个是阴虚火旺。

怎么判断它是阴虚火旺还是里热炽盛呢?一个从舌体的大小来看,里热炽盛,阴液亏虚不是很严重的时候,舌体相对大一些。

那么阴液亏虚,阴虚火旺,阴液亏少得严重,所以舌体会小一些。

同时,舌体干燥、有裂纹、舌体无苔这样的表现。

没有什么舌苔,这个病人舌苔很少,舌绛,但是也还有津液一样的,反光,这是照的,照起来反光,反光了。

说明阴虚火旺可以出现舌质绛,里热炽盛也可以出现舌质绛。

里热炽盛可以出现舌赤,阴虚火旺也可以出现舌赤。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结果:实验组试卷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学生主观认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医诊断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特点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师生双向交流。

该教学法生动具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维持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来,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兹报告如次。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2008级和2009级共8个教学班,分年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4个教学班共218人,对照组4个教学班共209人,所有学生均通过普通高招入学。

两组教材均使用朱文峰主编的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均由笔者担任授课教师,理论教学和见习教学时数完全相同。

两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人体解剖学》的考试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实验组:实行案例教学法,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第一步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串讲本节教学内容,并回答学生在预习本节内容时所遇到的难点。

然后教师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原则,引领学生概括出证型的基本特点和鉴别方法。

约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

第二步引入临床医案。

将上一教学单元结束时发放给学生的医案让学生再次研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公推代表发言,回答医案后的思考题。

然后由教师对每组的发言逐一点评,最后归结出正确答案。

约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

第三步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鼓励提出不同意见,并可相互补充和纠正,教师最终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最后教师布置下一教学单元的预习内容,并发放下一单元的病案和思考题。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精品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精品PPT课件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一)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诊抉微》“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望诊遵经》“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 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 可无气也。”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 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对四诊资料进行分类划分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
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 变化的面色
(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2、病色 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 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同学们,上午好!现在开始上课。

我们上一次讲到了闻诊,闻诊主要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里面又讲了这样几个内容:一个是发声。

就是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

从发声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一般可以辨它是属于虚、寒、阴证,还是属于实、热、阳证。

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是讲了失音和音哑的问题。

第二个讲语言。

语言的问题所提到的几个症状,都是与心神密切相关,谵语、郑声、错语、独语、狂言、言謇,这样几种病变的发生,语言异常,多半是属于神志的昏迷或者是错乱所导致的。

第三个讲呼吸。

除呼吸的强弱、快慢、缓急以外,我们还讲到了借助听诊器来听呼吸音、支气管音和肺部的啰音,这几种病理改变都和肺的病变有关系。

第四个讲咳嗽。

呼吸里面还讲到了喘、短气和少气这几个症状。

喘气、喘、哮、短气和少气这几个症状的比较和它和临床意义。

咳嗽主要是结合痰的情况来进行辨证,干咳和痰里面,由痰的颜色、多少来分辨寒热、燥湿。

咳嗽里面还讲到了有两种特殊病,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声音,一个是百日咳——顿咳,连续性的、痉挛性的咳嗽,咳后有一种鸡鸣的回声;还有一种是白喉的咳嗽,咳如犬吠,这是讲了咳嗽。

然后讲了心音。

心音主要是借助听诊器来分辨心音的强弱、缓急,是心音增强还是心音减弱。

心音增强可能一般是热证、阳亢、阴虚,也可能因为血虚所导致;心音的减弱与心肺的气虚,特别是心阳气虚密切相关,除了这个以外,如果有痰饮、瘀血、水湿等等停留于胸部这些地方,也可能使心音减弱。

比如说支饮这些疾病,可以使心音遥远,听不到,减弱。

如果心脏出现杂音,一般来说,说明是心脏有疾病,有心脏的疾病存在。

然后是讲了胃肠的异常声音。

呕吐、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根据他呕吐的物质,清稀,有没有食物,有没有臭气等等来辨别它的病变性质。

呃逆、嗳气,胃气上逆,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这是讲到了呕吐、呃逆、嗳气。

还讲到了肠鸣,正常人一般用耳朵听不到肠鸣,但是用听诊器可以听得到,1分钟3到5次,在脐周围比较明显。

中医视频系列教程全集11之4

中医视频系列教程全集11之4

00中医视频】 《系列教程》全集 (11 之 4)流行病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全集流行病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讲:状态:人气 :620 次点播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 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 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的方法包括监测、观察、 假设检验 .. ,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 全快捷。

中医内科学 全集中医内科学主讲: 状态:人气 :948 次点播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 海中医学院主编。

原为 1964 年中医学院二版 .. ,本网站视 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

中医诊断学 全集中医诊断学主讲: 状态:内容: 内容: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 是基础理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医内科学》 内科著作。

人气 :780 次点播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

主讲: 状态:人气 :693 次点播虽然视频制作的欠缺一些生动,但是老师讲的不错,看来不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学院 ) 全集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学院)主讲: 状态:人气 :2193 次点播中医四大基础 视频教学 (RM 格式 ) 中医基础理论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教材。

本课程分为导论、 内容: 中医诊断定义: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干课程。

..,本网站视中药炮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全集中药炮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 )内容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的授课录像, 讲的比较详尽。

是那种照本宣科类的。

详目附下:第一章 绪 论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 ,本网站视频无内容: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

第15集《中医诊断学》第二章:望诊第一节:全身望诊、..

第15集《中医诊断学》第二章:望诊第一节:全身望诊、..

第15集《中医诊断学》第二章:望诊第一节:全身望诊、..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如下:问诊就讲完了,现在我们开始讲望诊。

四诊的顺序上,原来一般都是提望闻问切,我们为了和这个病历的记录相一致,一般也是病人来了,多半都是从问诊开始,所以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把问诊编成第一章,而把望诊编成第二章了。

第二章望诊望诊,什么叫望诊?(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掌握了。

主要用眼睛去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局部表现。

这个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是讲的全身的神、色、形、态改变,以及某一个局部,头、眼睛、手、腹部等等局部的表现,凡是用眼睛去看。

其中还有一个中医特别重视的就是舌象,还包括分泌物,还有一个小儿的指纹等等,这一些内容。

通过观察来测知他的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说测知健康状况呢?我们来看病的也好,没看(病的也好),我们一般都可以观察他的神色形态,他的神色形态很好,他不一定是有病,或者虽然有病,也是还不太明显,一种亚健康状态,所以我们是观察健康状况,并且了解病情的一种检查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用眼睛去观察来诊断病情。

第二个,原理。

用眼睛观察为什么能诊断出病情来,为什么能够认识到具体的病变。

这一个就是我们讲诊断原理的时候已经讲过。

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有诸内者形诸外,就是司外揣内的原理,体表外在的,都是内脏气血阴阳的反映,通过外在的表现,可以推测内在脏器的活动、阴阳气血的状况,所以观察外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部的变化。

《灵枢·本脏》篇所说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它的意义,望诊的意义。

望诊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在《难经》里面提到,“望而知之谓之神”,把这个望诊的功夫处于一种神圣化、神化,一望而知,我们的望诊确实是可以从体表反映内部的状况。

有些看相的,实际上主要也是望诊,看相的这个人,有一些他采用了一些伪科学的方法,夸大(其词)来(骗人),但是也不能说看相的没有科学原理,那也是不对的,看相实际上里面还有很多科学原理,看面相,从脸上看一下,看手相,里面还是有科学原理的,只是有些人为了搞到一些经济利益来哗众取宠,夸大其词。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概述•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闻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问诊内容与方法探讨•切诊技巧与实践操作演示•八纲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病因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目录01中医诊断学概述定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定义与特点01020304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如何辨识病证、分析病因病机和确定治则治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诊断时需全面考虑。

中医通过辨识证候来确定治疗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需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宋金元、明清等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近现代目前中医诊断学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临床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现状发展历程及现状整体审查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因素。

诊法合参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病证结合:既要辨识病名,又要分析证候。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判断病情。

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等了解病情。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

切诊通过脉诊和按诊了解患者的脉象和体表状况。

02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望神、色、形、态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和机体反应情况,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泽,推断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

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了解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势的轻重缓急。

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要点头面五官观察头颅大小、形态,眼睛的神采、颜色、形态,口唇的颜色、润燥,以及牙齿、咽喉等情况。

躯体四肢观察胸廓形态、呼吸运动、乳房部位及发育情况,皮肤的色泽、润燥、肿胀等情况,以及四肢的形态、活动情况等。

排出物观察痰、涎、涕、唾、二便、月经、带下等排出物的颜色、质地、气味等,以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情况。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潮 热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 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分型】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
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
温阴虚病潮) 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
(见于阴虚证)
绝汗:病人津液大泄,大汗不止,见于重病、危证病人。
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疾——亡阴证
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
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 汗出热不退,脉来疾急——邪盛正衰
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2.3 局部汗出
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多因上 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微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 热 【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3.4 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 分型:
寒发 热无 往定 来时 寒发 热有 往定 来时
【概念】指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发作多次,无时间规律
【意义】见于半表半里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 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
了解疾病的传变、邪正消长、估计病情 发展的趋势。 (三)诊治经过
询问曾作过那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那 些诊治、效果及反映如何?作为当前诊治的参考。
(四 )现在症状 问诊重点,详见第三节。
四、既往史
(一)既往健康状况
素体健康——多实证 虚弱——多虚证 阴虚——易热化 阳虚——易寒化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第三节主症诊断思路主症的诊断思路。

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

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

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

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

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

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

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

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

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

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

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

脱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

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

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

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第三节主症诊断思路主症的诊断思路。

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

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

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

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

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

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

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

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

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

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

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

脱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

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

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

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

中医自学视频教程大全

中医自学视频教程大全

中医自学视频教程大全中医基础理论:本专辑由中医学院——德新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本科中医基础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深受好评。

主要容包括导论、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等九部分;除导论概要地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容外,各章均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

部分教程截图:中医诊断学:在这部中医药大学朱文峰教授中医诊断学讲座视频里,朱教授详细讲解了中医学中的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脉诊、按诊等常用疾病诊断方法,并突出了中医学中所特有的八纲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它辨证方法、疾病诊断诊法与辨证运用等容。

部分教程截图: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学:中医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本部分视频有中医药大学鸿辉王飞岳仁宋三位老师主讲.部分教程截图:中药大学薛博瑜-中医科学:本部分视频由中药大学薛博瑜老师主讲.部分教程截图:中医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阐述中医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学科。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

“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涵。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是介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之间的桥梁。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望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望诊ppt课件

皮肤颜色: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

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在病理状态下,
则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
病。
皮肤光泽: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

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
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
的意义。
色诊的原理
★ 五脏外应五色
“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肝青、心赤、脾黄,肺白、 肾黑、五脏之常”。《医宗金鉴》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 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
善色图例
恶色图例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引自《灵枢·五色》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右颊 (肺)
额部 (心)
鼻部 (脾)
左颊 (肝)
颏部 (肾)
引自《素问·刺热》
五色主病
青 赤
黑 白 黄
【赤 色】
主病: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属虚热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 游移不定,属戴阳证
对比总结表 ——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 表
观察项目 得 神
少神
失神
假神
神志语言
神志清楚 语言清晰
精神萎靡,语言错乱, 突然神识清醒
精神不振,懒言 或神昏谵语,或卒然 言语不休,想见
昏仆
亲人
两目
精彩
乏神
晦暗
突然目光转亮, 浮光外露
呼吸
平稳
少气
气微或喘促
面色形体
面色荣润 肌肉不削
面色少华,倦怠 乏力,肌肉松软
斑秃
【几种常见异常头面部形态】
面肿
【几种常见异常头面部形态】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目录第01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第02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学习方法 (9)第03讲问诊的方法和意义 (17)第04讲问诊的内容 (24)第05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一) (30)第06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二) (35)第07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三) (42)第08讲问现在症:问汗(一) (50)第09讲问现在症:问汗(二)、问疼痛 (57)第10讲问现在症: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 (64)第11讲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一) (72)第12讲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二) (78)第13讲问现在症:问二便 (83)第14讲问现在症:问经带 (90)第15讲望诊概述全身望诊:望神(一) (96)第16讲全身望诊:望神(二) (102)第17讲全身望诊:望色(一) (107)第18讲全身望诊:望色(二) (113)第19讲全身望诊:望色(三) (120)第20讲全身望诊:望形体 (125)第21讲全身望诊:望姿态 (130)第22讲局部望诊:望头面 (136)第23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一) (143)第24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二) (148)第25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三)、望躯体(一) (153)第26讲局部望诊:望躯体(二)、望四肢 (160)第27讲局部望诊:望二阴 (165)第28讲局部望诊:望皮肤 (168)第29讲局部望诊小结 (176)第30讲望排出物 (184)第31讲望小儿指纹舌诊概述(一) (188)第32讲舌诊概述(二)望舌质:舌色(一) (194)第33讲望舌质:舌色(二)、舌形 (200)第34讲望舌质:舌态、舌下络脉 (206)第35讲望舌苔:苔质 (211)第36讲望舌苔:苔色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 (218)第37讲闻诊:声音、语言 (225)第38讲闻诊:呼吸、咳嗽 (230)第39讲闻诊:心音、胃肠异常声音嗅气味 (236)第40讲脉诊概述(一) (242)第41讲脉诊概述(二) (248)第43讲正常脉象病理脉象:浮脉(一) (263)第44讲病理脉象:浮脉(二)、沉、迟、数脉 (270)第45讲病理脉象:虚、实、洪、细脉 (278)第46讲病理脉象:滑、涩、弦、紧脉 (284)第47讲病理脉象:结脉脉象鉴别相兼脉 (290)第48讲病理脉象:真脏脉妇人脉与小儿脉按诊的手法与意义 (297)第49讲按诊的内容 (304)第50讲八纲证候概述八纲基本证候:表证 (311)第51讲八纲基本证候:里、寒、热证 (318)第52讲八纲基本证候: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325)第53讲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 (331)第54讲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338)第55讲病性辨证概述辨六淫证候(一) (346)第56讲辨六淫证候(二)辨阴阳虚损证候 (353)第57讲辨气血证候(一) (360)第58讲辨气血证候(二)辨津液证候(一) (367)第59讲辨津液证候(二)辨情志证候 (373)第60讲脏腑辨证概述辨心病证候(一) (382)第61讲辨心病证候(二)辨肺病证候(一) (390)第62讲辨肺病证候(二) (397)第63讲辨脾病证候 (403)第64讲辨肝病证候(一) (411)第65讲辨肝病证候(二) (417)第66讲辨肾病证候 (425)第67讲辨腑病证候(一) (431)第68讲辨腑病证候(二)辨脏腑兼病证候(一) (437)第69讲辨脏腑兼病证候(二) (444)第70讲六经辨证概要(一) (451)第71讲六经辨证概要(二)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一) (457)第72讲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二)三焦辨证概要经络辨证概要 (464)第73讲诊断结合运用(一) (470)第74讲诊断结合运用(二) (477)第75讲诊断结合运用(三) (484)第01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

中医诊断学完整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ppt课件
• 舌苔黄而腻,多属湿热内蕴、痰饮化热、食积热腐; • 舌苔黄而滑,多属阳虚寒湿,痰饮化热,复感湿热。
ppt精选版
36
(3)灰黑苔
• 浅黑苔即称为“灰苔”;
• 深灰苔即称为“黑苔”。
• 舌苔灰黑而干 ── 主里热之重证 ── 多因里热已 极,热炽津伤所致。
• 舌苔灰黑而润 ── 主里寒之重证 ── 多因阳虚寒 极,痰饮寒湿内阻所致。
• 痿软舌: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已极。 • 颤动舌:虚损、动风 • 短缩舌——病情危重
ppt精选版
34
舌态
临床意义
•为热入心包、热盛伤阴或风痰阻络
强硬
•若舌强而色红绛少津者,为热盛;若伴神昏者,为热入心包;
热痰风 •若舌胖苔腻而强硬者,为痰浊阻络;
•若突然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者,为中风先兆
血虚
• 目昏: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 雀盲: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
ppt精选版
13
问睡眠
• 失眠 (1)实证:胆郁痰扰或食滞内停 (2)虚证:心肾不交或心脾两虚 • 嗜睡 ➢痰湿内盛或阳虚阴盛 ➢精神极度疲惫,欲睡而非睡,似睡而非睡,
肢冷脉微者,系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ppt精选版
14
类型 症状表现
中医诊断学
ppt精选版
1
问诊
• 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ppt精选版
2
问寒热
1.恶寒发热
• 概念 病人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外感 表证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第30讲朱文峰—望诊之望排出物

第30讲朱文峰—望诊之望排出物

第30讲朱文峰—望诊之望排出物《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第30 讲望排出物本书全文检索:第二节,局部望诊。

我们就讲那么多,作为同学来说,我们并不讲很多内容,也没有很高的要求,作为一些常识性的知道,特别是见到了这种病人表现的时候,你知道是脱肛、阴挺、痈、疽,(还是)什么,这些情况学生要知道一些常识。

第三节是望排出物。

排出物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种:最常见的有分泌物,分泌物是讲的器官、孔窍里面正常的一些液体,分泌物本来是正常的,应该起一种濡润作用的,眼睛里面有眼泪,鼻子里面正常虽然不流鼻涕,但是鼻子里面也还是有一些分泌物,口腔里面也有唾液,阴道里面正常的也应该有带下,这样的是分泌物。

那么排泄物是讲的大小便和月经,应该排泄出来的,不是起一个正常的保护作用,这些物体、这些物质到时候应该排泄掉。

第三种情况是病理产物,包括痰涎和呕吐物,正常人不应该吐痰,也不应该出现呕吐的物质。

大小便、月经,正常人都(是)必不可少,都应当出现大小便和月经。

病理产物——痰涎和呕吐物是不应当有的。

分泌物是还有起保护作用的。

这个总的观察是要观察它的形、色、质、量,当然就没有什么望神了,神色形态那主要是看它的质、量结合,质和量不完全是个望诊的问题。

总的区分是,凡是色白,质稀,没有臭的,无臭气的,色白质稀的属于虚证、寒证、阴证;色黄,质稠,有臭气的,说明属于实证、热证、阳证。

总的分八纲,六纲来区分一下,这种排出物也好、分泌物也好、病理产物也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总的一个区分。

一、望痰涕第一个,望痰。

痰,根据痰的色和质的情况有几种痰:痰稀,色白,一般属于寒痰;痰黄,质稠,甚至一块一块的,那属于热痰;痰少而粘,很难咯出来,痰少,好像他喉咙、气管里面就咯不出来,有痰就咯不出来,难咯,那属于燥痰,干燥,痰不多;痰白而量多,易咯的,属于湿痰,一咯,“咔”,它出来了,“咔”就出来了,量又多,颜色是白的,属于湿痰。

所以这又分为寒、热、燥、湿痰,根据痰的颜色和质(来区分)。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全身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全身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全身望诊之望色下面讲第五个颜色,黑色。

青色和黑色它(们)实际上比较接近,也是讲面色青黑,合在一起讲了。

黑色我们看一个表现,实际上就和青色也差不多,好像比青色更厉害一点。

黑色主什么病呢?一个是肾虚,一个是寒证。

寒证,这里有吧,青色也可以。

这个血瘀,这里也有血瘀。

疼痛、剧痛,这里也有疼痛、剧痛。

所以青色和黑色的颜色上靠近,两个靠近,青色一般来说可能淡一点,黑色就颜色更深一点。

不同的还有些什么地方呢?它主肾虚和水饮,肾有病的时候,肾在五脏里面可以说(色黑),所以肾有病的时候、肾虚的时候,有的病人可以见到黑色。

水饮,水饮内停、水湿内停的时候可以出现。

这是黑色的主病,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和剧痛,这是要学生要死记硬背、要记住的、要记下来,当然理解的基础上记。

为什么可以出现呢?肾阳虚衰以后,水、湿、寒,阳虚就生寒,肾阳虚了以后就不能够宣化水液,所以可以出现寒证、水饮内停,血液失掉濡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所以黑色也可以出现这些情况。

原理上大家知道,但实际上就是要大家去记一记,道理不是很多,不是有更多的道理来讲,就是要记住。

黑色常见于这些情况:一种是面色暗淡。

面黑,但是黑得不很厉害,可以见于,我们看看,这个面色黑,哎呀,这个面色白的,我这上面是面色黑,面色黑的情况,黑得不严重。

或者是面色黧黑。

什么是黧黑?黧是一种草,古代一种染衣服的草,黧草。

当时没有其他的(染料),就把这个黧草煮了以后就变成黑色,就把这个衣服、布染成黑色。

这个黧黑倒是反而有一点光,黧黑反而带有一点光泽,并不是如炲的那种色,所以是面色黧黑。

面色黧黑或者面色淡黑、面色黯淡,多半是指肾阳虚,肾阳不足。

为什么有点光呢?因为里面可能就带有一点(水湿),刚才讲可能有水饮内停、水湿内停。

我们讲白色的时候,它里面有一点水的时候就带什么?晄白。

那为什么会黧黑反而有一点光呢?可能就是因为里面它阳虚、水湿内停,因此它黑色里面反而带一点光,所以就面色黧黑。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

《中医诊断学》树状图总结(七版教材系统整理版)V1.0.1 绪论│┬(一)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二)诊病──又称“辨病”│├(三)辨证┬证名──证的代名词││├证候──证的外候(症状、体征)││└证型──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四)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二)见微知著│└(三)以常衡变├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二)诊法合参│└(三)病证结合┬(一)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二)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三)注意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十问歌》由陈修园在张景岳《十问篇》基础上修改而成 上篇 诊法第一章 问诊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二、问诊的方法┬1.环境要安静适宜├2.态度要严肃和蔼├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5.重视主诉的询问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1.发病情况│ ├2.病变过程│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第三节 问现在症《十问歌》1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恶寒──自觉怕冷,添衣加被不减│ ├畏寒──自觉怕冷,得衣近火则减│ └寒战──恶寒之甚,恶寒同时伴有战栗│ 38℃以下 ├壮热──39℃以上 ├潮热──热如潮水,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 ├五心烦热──自觉心中烦热、手足心发热 └骨蒸发热──自觉骨头发热,热由内向外透发│类型:│┬恶寒发热──表证│├但寒不热──里寒证│├但热不寒──里热证│└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外束肌表,正邪交争,卫阳郁而发热→││││││││││├与感邪轻重有关:┬感邪轻→恶寒发热俱轻│││└感邪重→恶寒发热俱重││└与邪正盛衰有关:┬邪正俱盛→恶寒发热俱重││││││││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转折)│││★││├││├││└│┬但头汗出│├│││├1)││└2)│││││├│││└│││├││├│││││├│││││├│││★│┬1、头痛:┬1.辨经络─┬阳明经──前额连眉棱骨痛│││├太阳经──后头连项痛│││││││││└少阴经──头痛连齿(一说以少阴见证为主)││├2.辨虚实─┬实证──不通则痛──六淫、瘀血、痰浊、火郁、阳亢、瘤积、寄生虫等│││└虚证──不荣则痛──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3.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痛及项背,无休止,遇风加重,常喜裹头││││││││└内伤头痛─┬气虚头痛──头痛隐隐,过劳则甚,时发时止││├血虚头痛──头痛隐隐且晕,绵绵不休,面白││├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血瘀头痛──头痛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外伤史││││时作筋掣,│││两侧为重,口苦目赤││└食积头痛──头痛兼恶心呕吐,胃脘痞闷,食不下│├2、胸痛:││││├肺痨──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肺阴亏虚,虚火灼络││├肺热病──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热邪壅肺,肺络不利││├肺痈──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痰热阻肺,热壅血瘀││├胁肋痛──胸胁软骨疼痛,局部高起,或沿肋骨相引掣痛──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胸部疼痛──亦见于肺癌、胸部外伤等│├3、胁痛:┬肝郁气滞──胁胀痛,叹息则舒││├肝胆湿热──胁胀痛,口苦纳呆││├肝胆火盛──胁灼痛,急躁易怒││││││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1 章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

我应邀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

我们这次讲课所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也是新世纪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范教材——《中医诊断学》。

这门课程教材是由我主编的,现在由我来担任主讲,自然可以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但是,我觉得这次给大家讲课,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太一样。

我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

按照国家管理局的规定,应该是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对象,而我们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开《中医诊断学》,他们在中医里面的知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

而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是教员,对于中医诊断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个课程讲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就是我讲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了,而同志们希望我讲的又不(一定)能够面向本科的同学讲。

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上,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都会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这个教学,要进行全程的录像、录音,制成VCD光盘,还要在网上开展网上教学,要受到全国的同行,乃至全国中医界的检验,又要使今后学习起来能够便于接收,所以要讲这门的课难度还是比较大。

为了讲这一个课,我这一个多月整天都在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幻灯片。

用多媒体教学,它好的地方就是知识比较丰富,形式可能多样一点。

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版述,教员嘛,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我不带粉笔,一个字都不写,讲课里面这种生动性也就受到影响,这恐怕是不足的地方。

我们这一次的教材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幻灯片的内容也好,除了要继承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中医诊断学的遗产以外,实际上我们全国从事中医诊断学的工作者,我们的老师,都为我们这个内容添了很多的光彩,都有他们的功劳。

我讲的内容,实际上有很多是取自全国其他院校老师的一些好的经验,有他们的功劳。

如果有什么错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这是我的问题。

同时我希望我们这次教课,能够变成一个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事中医诊断方面的老师,希望能够共同的启发、提问,共同的研究、商量,看把这门课怎么讲好。

也可能要提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当学员一样,不要有问不答、起而不发。

我希望大家共同配合把这门课讲好,同时可能要作一些必要的记录。

至于有一些内容,大家可能还想听一些教材以外的其他的内容,或者要开展一些学术讨论。

我可以考虑安排,就是开设专门的讨论课,或者是另外开一次讲座,另外抽时间来开设。

总之,希望共同的把这门课程学好。

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课了。

我们《中医诊断学》的整个内容,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三篇。

前面有一个绪论,后面有一个原文选录,上、中、下三篇里面一共有十二章,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医诊断学》的绪论。

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诊,什么叫做断?所谓诊,就是查看和验证的意思。

比如说通过我们的检查,通过我们的询问,来获取各种病理信息。

什么叫做断?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就是辨别病情,判断病情,判断、决断的意思。

这个断字详细写是这个样子,我看这个字造得很不错,“斷”字是什么意思?四个绞丝,这四个绞丝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复杂。

各种复杂的病情,各种复杂的事物,复杂的矛盾,我们要把这些复杂的事物分析判断出来,把它切割开来,旁边一个斤字,“斤”是什么意思?斧头。

斧头干什么呢?就是切断,给它作出判断。

对这个复杂的病情能够进行判断,所以用了这个断字,造字我看中国文化就造得很好,这个字造得很好。

因此,诊是讲的诊察、察看、辨症,收集病情资料。

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因此诊断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

实际上就讲到了我们诊断的三大主要内容:诊察病情,就是诊法;判断疾病,疾病的判断,特别是临床各科都有一个疾病诊断的问题;辨别证候,对病情证候作出判断。

这就是我们讲的诊断的内容。

我们《中医诊断学》,什么叫中医诊断学呢?中医诊断学它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这些诊察判断,都要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对于病情怎么样收集,怎么样进行辨别,它的疾病和证候里面包含了基本理论。

比如我们今后要讲到各种病因病机,各种脏腑病证的归属,它实际上涉及很多理论问题。

如果没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我们诊断就学不好。

包括它的基本知识,有一些就是基本知识,就是要死记硬背把它记下来,比如说各种病的症状、证候的名称,它的概念,为什么叫头痛?没有很多的解释,头痛就是这个症状,这样一个症状你就把它叫做头痛。

像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怎么样询问病情,怎么察舌等等,这都是技术问题。

所以我们诊断里面它应该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样一门课程叫做中医诊断学。

这门课程,它在整个中医学里面,它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

原来学了《中基》,或者有的还学了《内经》、《伤寒论》等等,学了基础理论,要到临床各科去,应该先有一个诊断打基础,所以它是一个桥梁课,也是临床各个专科的基础。

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我们作为医生来说,整天忙着的就是忙于诊(断)和治疗,我们诊断就占了一半。

所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

绪论里面要讲的第一大问题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有四大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诊法。

刚才讲到,所谓诊法就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叫做四诊。

(第一个)就是望诊,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眼睛去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小儿指纹等等这些内容,这就是望诊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是闻诊,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耳朵去听,听病人发出的各种病理声音;第二个是用鼻子去嗅,看病体有什么气味,呕吐物、排泄物有什么气味,病室里面有什么气味。

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三个是问,就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痛苦和各种病史等等情况。

第四个是切诊。

切诊里面最主要的,我们中医最具特色的是脉象。

除了按脉以外,还包括按其他的部位,按胸腹、按肌肤、按四肢等等,用手去按。

这样望、闻、问、切,中医过去把它称为四诊。

实际上我看不是四诊,使用了我们人的医生的几大感官,都用上了。

眼、耳、口、鼻、手,就是用口去问,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耳朵去听,用手去按。

那么实际上如果按照我们医生的感官来说,应该是五诊,是不是?按感官应该是五诊。

而古代一直把它称为四诊。

如果是按照我们的教材,现在把它分成了六章,就是把舌诊,因为很突出,内容也很多;脉诊,中医也有非常多的特色,内容也很多,把这两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各自)作为一章,所以就有六章书了。

诊法里面包括了六章,那么我们能不能够叫做中医是六诊呢?还是不叫六诊,还是只有望闻问切四诊。

实际上我刚才讲到,应该是眼、耳、口、鼻、手,应该是五个诊法,那么这里面和西医相比较,西医是问诊加视触叩听,西医没有用鼻,没有用嗅觉,中医有一个嗅觉,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中医诊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是诊病,诊病也叫做辨病,就是对疾病的病情进行判断,判断出病种,作出病名诊断,判断是哪一种疾病,最后要给它一个病名,诊断出来是个什么名称。

比如我们讲的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请大家注意,我这些用语都是规范性的用语。

痫病过去叫做癫痫,我们不能叫癫痫,癫和痫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癫和狂也是不同的疾病,痫病,痫就痫,不能叫癫痫,按照中医的观点。

比如妇科的滑胎、痛经;小儿科的麻疹、夏季热;外科的红丝疔、乳癖(乳癖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乳腺小叶增生)、脓疱疮、牛皮癣;肛肠科的内痔、外痔;骨伤科的股骨颈骨折;五官科的白喉;眼科的聚星障等等,像这些都是什么?它们都是病名,这些内容我们都是叫做病名。

那么这个病名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实际上病名是对这一种病,所代表的这种病的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疟疾,它代表疟疾这种病的全过程,它有什么特点和规律;麻疹,它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做的概括和抽象,概括,并且抽象出来。

这样一种表现:小孩子发烧两三天以后,全身出现疹点,然后疹点收缩、消退,这样一个病理过程,这种表现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抽象一个名称,这个病叫做麻疹。

什么叫红丝疔?有一条红线,在手上、脚上,出现一种红线,有疔疮的特点的这种表现,我们把它抽象成红丝疔。

所以这个病名它代表了这种病,它所代表这种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请大家注意“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实际上要把这个病字弄懂也不太容易,不是那么很容易弄懂的。

我们看一下广义的疾病概念,这个概念越广的概念,越难下定义。

比如说我们讲“人”,大家每天都看到是人,但是什么叫做人,有一个人就写过一篇文章,他说“我不是人”,为什么他说“我不是人”呢?他说给人下的定义是什么东西?人是能够直立行走、具有思维活动、能够制造工具的一种高等动物。

他说他是高等动物还是对的,但是他说直立行走他受伤了,他躺在床上不能直立行走,所以说他不是人;文化革命的时候,他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讲自己愿意讲的话,所以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他说我一辈子没有制造过工具,我穿的衣服,吃饭用的碗,写字用的笔,睡的床铺,所有都不是他自己制造的,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制造过工具,所以说他不是人。

那就说明什么问题?这个人好像我们每天都看到,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但是要给人下个定义很不容易。

我们要给病[疾病]下个定义也很不容易,什么叫疾病?对这个疾病的概念我们过去中医叫什么,怎么叫的?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不平衡了,阴阳(平衡)关系被打破了,这就是疾病。

阴平阳秘,这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就是健康,相互协调的。

阴平阳秘打破了,阴阳不平衡了,这就是疾病了。

这个概念很抽象,很难下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有一个结论,健康是一种在躯体、精神、社会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就是健康。

在躯体上他没有病,精神上也没有痛苦,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健康。

所以疾病是和健康是相对的,疾病和健康相对。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这一段话,健康对健康之间的,就给医学,现在的医学模式是不是就有一个新的定义,改变了?原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