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常用版)
试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试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农村大学生”指的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涉及“三农”、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农村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1.就业难使农村家庭巨大的教育投资难以获得回报,导致家庭更加贫困。
一般情况下,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杂费大约需要4万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家里希望他们大学毕业工作后能收回这笔投资,改善家庭贫困的状况。
这也使得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急于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然而现实中,部分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给农民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以至于部分农民中流传“读书同超生一样致贫”的说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零点调查与数据网共同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因。
2.就业难的现状使农村失学率上升,进而导致农村大学生数量减少。
由于就业难,“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
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辍学,直接步入社会打工赚钱,农村失学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大学中农村大学生比例在下降。
2005年,教育专家杨东平进行调查显示: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
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也开始降低。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1995年,城镇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已从12.76%显著地提高到23.34%,而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却仅从0.49%上升到0.54%。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农民迁徙问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思考。
一、农民迁徙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
农民迁徙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民在城市面临的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
再加上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农业生产面临缺工、质量不稳定等困境。
对策思考:1.建立健全的农民迁徙政策。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迁徙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农民迁徙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务工,并规范农民迁徙的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
2.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使其顺利融入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农村土地资源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城市扩张的需求,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土地流转率低下。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土地沉睡等问题,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对策思考:1.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好农村耕地和生态用地,合理调整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2.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和引导,完善流转程序和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管理。
三、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覆盖面窄,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现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
现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发表时间:2008-12-17T14:34:30.01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李辉[导读]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社会化的涵义及其历程,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两个层面的问题即理想中做“诚实人”及现实中做“成熟人”,由此得出“理想”与“现实”相脱节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议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建议对策 1 社会化的涵义摘要:文章通过探讨社会化的涵义及其历程,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两个层面的问题即理想中做“诚实人”及现实中做“成熟人”,由此得出“理想”与“现实”相脱节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议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建议对策1 社会化的涵义按照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解释,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①对于这个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这称之为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做人。
1.1 人之为人的原因若要把握“做人”的内涵,首先要弄明白,人之为人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学者各有己见,但中国人则多信:人是有德行的动物。
就是说“德”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人无“德”则不称其为人。
《论语·颜渊》中,孔子说:“民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主张“信”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信”则是“德”的一种,《孟子·离娄下》又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认为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不多,一个人若想使自己不沦为与禽兽为伍,就必须时刻保持人的那些不同于禽兽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独特的心理品质主要就是人的道德品质。
1.2 真正意义上的人---符合一定社会文化要求的社会人国人向来重视“做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多认为,个体在诞生之初只是一个自然人。
他们虽具有人的形体,但没有修德、开化,不具有人心和人性,还不能叫做真正的人。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社会化的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社会化的思考包海军1周忠生2(1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江西九江332000)摘要:农村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地变为非农业人口.而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素质出现了不适应城市化的现象。
为了使农村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以适应我国城市化的要求.本文针对农村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确保农村学生适应社会化需求的举措。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城市化学生社会化举措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个围家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地变为非农业人口.逐渐向城市方式的生存状态不断推进。
因此..一些农村学生就转变为“城市”的学生,原来习惯了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社会化.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所谓“学生社会化”是指学生能动地选择社会尤其是教育影响并将其内化到自己观念之中指导个体言行以实现自己社会性的人生发展过程。
即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为了使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适应社会化的需求,农村学校(指坐落在农村还未融入城市的中小学)x.-J 学生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逐渐转变观念、成为合格社会化的人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农村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加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社会化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化的需求。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化的人才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教师专业化不尽如人意。
我国在规范教师资格准人和教师培养的经费、法律、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农村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专业自主等方面出现了不适合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象,教师队伍的素质整体偏低。
大学生社会化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大学生社会化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孙晓宇国际商务语言系摘要: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 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出现了自我认知能力、耐挫折能力的下降、过度社会化、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
作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辅导员应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角色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强化学校的教化作用等方法来保障大学生社会化顺利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解决。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但是社会又不是由生物人组成的。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增强其社会性,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反映着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这而是一种有复杂意义的社会过程。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校园内部这个小的社会范围内,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已经开始逐步成熟,在知识与能力上获得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伦理道德观念得以进一步内化,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及特点(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
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在这一阶段,社会化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学习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学习如何生活,如何谋生,学会社会的行为规范,明确自己生活的目标,培养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现代社会学家从人和社会的双向互动的角度,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社会化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个性,内化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社会文化得到积累和延续。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1.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这是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总结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如经济发展、社会交流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问题一:经济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缺乏机会和条件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工作。
此外,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问题凸显。
解决方案: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教育资源,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2. 实行适度的财富再分配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贫富差距,打破城乡、富贵、校友之间的壁垒。
问题二: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年轻人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困境,找到一份稳定和满意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技能的更新和转变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解决方案:1. 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2. 支持创业和创新,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鼓励创新创业精神。
问题三:住房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人口的涌入,但城市住房的供应却滞后于需求,导致住房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购房压力大、租房困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
解决方案:1. 加大住房建设的力度,增加住房的供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提供适当的住房救助和保障。
问题四:社会管理难度增加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犯罪率上升、治安问题等社会问题给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威胁。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作者:马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马笑(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摘要:文章围绕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展开,主要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并试图从个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应对的策略。
其中作者把心理健康和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范畴,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社会环境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235-03社会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人通过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即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二是社会教化、培养、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
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化要求大学生有合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能进行恰当、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能够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
大学阶段是个体进入职业生涯的最后准备阶段,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跨入社会后的成就,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如何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问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
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时期的大学生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欠缺,从每年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后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的社会化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8期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胜江(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山东邹平 256200)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化服务项目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针对在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面临体系不健全、职能定位及服务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从政府方面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力度,以及壮大基层整体社会化服务经济实力和能力等方式,建立全面覆盖、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0 引言我国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体系,其主要与家庭式承包为基础,为农业生产的前、中、后期,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深化改革现有服务体系和项目,围绕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构建完善、有序、互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1 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情况及成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是实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是未来农产品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种植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同,其中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成了服务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服务架构更加熟悉。
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大田托管等多种针对农业行业的服务项目,对农户的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多个劳动环节进行科学有效指导,帮助农户实现丰产增收的目的,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实行基地化运作,根据工作流程以及当地的耕种模式,分别在培育期、耕种期、管理期以及收获期,展开对农户农业生产的指导和供应,全面实行“六统一”计划,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获得的经济收益[1]。
对于农业项目分配、扶助资金使用,应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
让各类农业服务的重点群体,接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机深松整地,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种植农户,全面接管整地装备、分配整地装备。
浅析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 ,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 、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尤其 是在深化高校改革的过程中,这种全新的、多元化、急剧变化的 社会 环 境 对 大 学生 的社 会化 产 生 了不 同程度 的影 响 ,因此 导 致大
生 素 质教 育 的 发展 ,没 有 摆 脱应 试 教 育 的樊 笼 ,拘 囿 于 “ 你说 我
( )社 会 价 值 取 向 的 日益 多 元 化 1
我 国 当前 正处 于社 会 转 型时 期 ,而这 一 过 程 也 正 是我 国社 会
听 ,你打我通”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次 ,教育内容滞后 ,学与 用严重脱节 ,不能适应 社会发展 的需 要。很 多学校盲 目增设 专 业 、 申报 硕 士 点 、博 士 点 ,还 没 有 树 立 “ 人无 我 有 ,人 有 我 精 ” 的办 学 理 念 。再 次 ,学 校实 行 封 闭 式 教育 以及 学 校 固有 的 “ 室 温 效应” ,使学校不能为大学生搭建提前与社会互动的平 台。我们 知 道 ,高 校 教 育 是 实 现 大 学 生 社 会 化 最 重 要 最 有 效 的途 径之 一 , 正 如 社 会 教 育 学 的奠 基 人 涂 尔干 所 说 : “ 育 在 于使 年 轻 一 代 系 教
思 想 教 胄
浅析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 娜 ( 南京 财经 大学 马克 思主 义学 院 2 0 6) 1 4 0
摘 要 :在 当 前社 会 转 型 时期 ,大 学 生社 会 化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日益 凸显 ,严 重 影 响 了大 学 生社 会 化 的 顺利 进 行 。对 大 学 生社 会 化 过 程 中存 在 问题 的进 行 探 析 并提 出应 对 措 施 ,也 成 为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亟 待 解 决的 问题 。 关 键词 : 大学 生 社 会 化 存 在 问题 应 对措 施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社会化问题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化问题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角色的转变政策内容摘要: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着社会化的转变。
首先,农民脱离了农村劳动者的身份来到城市,通过再社会化获得在城市中生存的基本社会生活技能。
然后,遵循新的社会秩序和准则,展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我国也正提出消除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利益。
这一过程也是需要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来进行的。
主要内容:1.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中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
由于工业化,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耕地以每年约10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使得本来就少的土地面临更加严重的超载,不断排挤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样,在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差的“推力”和城乡差别继续扩大所产生的“拉力”作用下,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庞大的民工潮。
这群“离土不离乡”的城市农民工,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单元。
而这些农民工要在新的环境中获得生存的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必须进行再社会化。
1.1从农村到城市,生活在城市中的最底层,干着城里人最不愿干的工作。
地位低,收入低,人格低,代表着当代中国贡献最大但收益最小的群体。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并未分享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低微的职业地位。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加上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低,他们往往要从事城市居民不愿接受的苦、脏、累、险且工资低的工作,如劳动密集的建筑业、服务密集的零售餐饮服务业及运输业。
由于身份的低微也让他们更难融入这个社会,转换自己在城市中的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加之不断有新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致使农民工时刻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不得不经常更换工作,呈现出城市间、城乡间、职业间、单位间的高流动率,生活与工作都极不稳定。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与解决方案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面临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就业问题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技术和专业知识,农民很难在城市找到稳定和体面的就业岗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2. 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
3. 发展农村产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低下。
为改善农村教育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设施投入,改善学校条件。
2.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前往农村教学。
3. 推广远程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弥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医疗问题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费用高昂。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资,提高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
2.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
3. 加强对农村医生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对农村交通建设的投入,修建更多的公路和桥梁。
2. 完善农村供水和供电系统,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便捷的网络和通信服务。
五、环境问题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农村非农产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2. 提倡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农村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分析
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分析李 微1,翟居怀2(1.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摘 要: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涌入城市中的大学学习,他们怎样适应城市生活,他们的乡土背景与城市生活的体验如何衔接,他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城市社会化,是我们本文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乡村意识;城市体验;大学生;社会化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2-0047-02 大学生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青年社会群体,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是有关学业转向职业技能的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是有关大学生心理成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而这其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说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而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问题,离不开分析他们的生养地———农村社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使他们的先赋社会角色是农民,而他们的社会角色也正是从作农民开始的。
一、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相互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差异。
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由于不同地区地理位置的不同,改革开放政策上的差别,发展速度相差极大。
尽管农村社区的类型已发生了变化,但是农村社区由于其特有的生产方式,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劳动形式决定了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1)农业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对土地有着极强的依附性;这种单一的劳动方式也使得农村社区居民的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弱,生活方式较为单一。
(2)农村居民依地而居,世世代代,民风淳朴,人际关系简单亲密,多互相认识,因而个人的身份匿名性不强,互相了解,人际交往方式单一。
(3)农村家庭规模较大,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是其主要的社会关系。
因此,农民对农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
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作者:马英桃杨娆喻仁贵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02期【摘要】大学时期是个人正式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
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毕业之后迅速适应社会,奉献社会。
本文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原因,例如: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人际交往等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分别从家庭、学校、人际、个人四个角度提出对策,从而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不足;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012-004【Abstract】University is not only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students’ entering the social but also a very crucial period of students’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If the students’ so 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smooth,they will quickly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zation inadequate,such as:family factors,school education,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 on.Then we prescribes the solutions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family,school,interpersonal,personal angles,which will help to speed up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come qualified successors to the socialist cause.【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adequate of Socialization;Reason;Strategy0 前言社会化[1]就是指在特定的文化与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
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
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
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
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土地农业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
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
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
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
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
社会工作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社会工作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解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工作在城市中愈发显得重要。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社会工作产生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就业压力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
许多农民工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机会,导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也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负担。
解决方案:1. 打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2. 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农民工积极适应城市生活。
3. 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
许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这给社会工作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同时,城市中的老年人、孤寡老人等也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关怀。
解决方案: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保、养老保险等,确保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2. 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老年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和照顾。
3. 加大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三、社区建设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社区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许多社区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社会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
解决方案:1. 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增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3. 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通过居民自治等方式,促进社区的发展。
四、社会心理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带来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
许多人面临着压力、孤独等心理困扰,需要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解决方案:1.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2.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心理素质。
3. 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文
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学号:姓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全球⼀体化的发展,城市化在中华⼤地上迅速展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道亮丽景观。
改⾰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制约因素正逐步被改善,如制约城市发展的户籍、保障等制度正逐步被完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重⼤成就。
2011年底,中国城市化⽔平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们对城市化的发展内涵和⽬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关注与研究。
⽬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显现的弊端已经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也即探讨经济社会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村;城乡发展;城市化进程Abs tra ctW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g l o b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e c o n o m ya n d s o c i e t y,t h e r a p i d e x p a n s i o n o f c i t y i n C h i n a,h a sb ec o m e ab e a u t i f u l l a n d sc a p e o f e c o n o m i c a nd s o c i a l de v e l o p m e n t.30y e a r s of r e f o r m a n d o p e n i ng u p,Chi n a's c i t y o f c o n s t r a i n t s i s g r a d u a l l y b e i n g i m p r o v e d, s u c h a s r e s t r i c t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c i t y's h o u s e h o l d r e g i s t r a t i o n,s e c u r i t y s y s t e m i s g r a d u a l l y b e i n g i m p r o v e d,e c o n o m i c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c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a s m a d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c h i e v e m e n t s.B y t h e e n d o f2011,C h i n e s e c i t y l e v e l e x c e e d e d50%,m a r k i n g t h eC h i n a c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n t e r e d a n e w h i s t o r i c a l p e r i o d,p e o p l e p u t f o r w a r d m o r e s t r i c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g o a l o f t h e c i t y, c a u s e d t h e a t t e n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t h e m a j o r i t y o f d o m e s t i c a n d f o r e i g n s c h o l a r s o n t h e C h i n e s e c i t y.A t p r e s e n t,o u r c o u n t r y c i t y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e m e r g i n g d e f e c t s h a v e h i n d e r e d t h ef u r t h e r e c o n o m 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e a r c h o n c i t y p r o b l e m s o r i s s u e s r e l a t e d t o e c o n o m i c a n d s o c i a l.K e y w o r d s:r u r a l a r e a s; 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录⼀、绪论1⼆、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概述4(⼀)城市化的的定义 (4)(⼆)农村进⾏城市化发展的促进因素 (5)1.农业发展的⽀撑 (5)1.2.2⼯业化的拉动 (6)1.2.3市场化的促进 (7)1.2.4政府的推动 (8)三、农村城市化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9(⼀)我国城市化总体⽔平依然较低 (9)(⼆)城市化发展规模控制不合理 (10)(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进⼀步扩⼤ (12)四星期六⼥鞋新品牌策略研究16(⼀)增强管理层的品牌管理意识 (16)结论22参考⽂献23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绪论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2⽉22⽇发布的《中华⼈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2011年末全国⼤陆总⼈⼝为134735万⼈,⽐2010年末增加644万⼈,从城乡结构看,城镇⼈⼝69079万⼈,⽐上年末增加2100万⼈;乡村⼈⼝65656万⼈,减少1456万⼈;城镇⼈⼝占总⼈⼝⽐重达到51.27%,⽐上年末提⾼ 1.32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给农村学校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学生大量减少,留守学生增多,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职业倦怠等。
及时发现和认清问题,作出相应对策,才能让农村学校顺应社会变化,进一步发展。
标签:城镇化进程;农村学校;学生;教师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态势稳步推进。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对于农村学校而言,亦是一项考验和挑战。
农村学校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应对,值得农村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
一、面临的学生问题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城镇化进程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减少,也带来了农村学生的减少。
大量农村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又带来了留守学生的问题。
(一)学生数量减少。
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各地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的制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随着家长转移到了城镇生活和就学,农村学校的生源急剧减少。
学生数量减少,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师的工作任务都减少,看似学校管理工作变得简单。
实际上,学生人数的减少会使校园整体活力不足,教师教学动力不够,长久来看对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留守学生增多。
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选择让孩子留在农村,由祖辈代为监管,形成了留守学生群体。
虽然他们吃、穿不愁,但是来自父母关爱的缺失,让这些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面临的教师问题城镇化进程中,教師选调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变动。
生源的流失,问题学生的增多,使得教师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一)青年教师队伍相对不稳定。
城镇化进程不仅让学生大量流入到城镇学校,青年教师亦是如此。
就目前各地的选调教师条件来看,满足服务期后,年龄要求在35或者40周岁以下,这给青年教师的流动提供了政策条件。
加上青年教师的个人因素如夫妻两地分居、对单位认同度低等,促使他们愿意走向城镇学校。
由于流出导致学校编制教师的缺乏,需要再次招考新教师。
如此导致了青年教师队伍的相对不稳定。
社会转型期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原因探析
社会转型期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原因探析【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时期,各大高校的不断扩张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学生步入大学校门。
农村籍大学生由于从小在农村生活,传统农村文化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因而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击无疑会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标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产生剧烈的影响而导致断裂。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转型宏观角度的影响,也有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等微观层面的作用。
【Abstract】Up-to-date China, is standing in a speedup period, of which the social type i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day by day. In this special social period, the uninterrupted overspreading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tep into the gat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country as a child,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culture has been in their brain inveterately, there will a great impact on their living style, standard of their behavior, value view and so on from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The reason of that result is various, 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al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and the microcosmic function of the society, the family and the individual.【Keywords】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College student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ocialization Reason在社会学中,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引言 (2)1相关概述 (2)1.1相关概念 (2)1.2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内涵 (3)1.3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现状 (4)2 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4)2.1价值观方面 (7)2.2心理方面 (5)2.3能力方面 (5)2.4行为方式方面……………………………………………………………3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73.1经济方面的原因 (7)3.2教育方面的原因 (8)3.3文化方面的原因 (7)3.4自身的原因 (9)4 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之对策思考 (9)4.1经济方面的对策 (10)4.2教育方面的对策 (10)4.3文化方面的对策 (9)4.4自身调适.................................................. 结语参考文献致谢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社会化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和学校先期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结果。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及大学生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分析其城市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一些方案对策,以帮助农村大学生加快城市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指导老师签名: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Student Name: Xiong Xinjie Class Number: 081431Tutor: Cao HuiAbstract:Rural poverty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quality, values,behavior existed many social problems. The generation of these problems, have both social and economic reasons, there are rural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influence is more advanced,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conflict with the resul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ral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life of the city state, analysis of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Problem and reaso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plan, accelerate a city to socialization process.Key words: Rural Areas College Students Rural Areas SocializationSignature of Tutor: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它既是在以往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继续,又是完成社会化转变的关键期。
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能否尽快成才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真正实现目标,培养大量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收费标准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据初步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
他们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承受经济上的贫困与生活上艰辛的同时,还承受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更大,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比一般大学生更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和问题。
因此,关注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理应成为新时期高校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
农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城市大学生相比,有许多自身特点。
农村孩子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
可当他们跨入大学校园,才发现自己顶礼膜拜的圣殿并非梦中的乐园。
自身经济条件的拮据,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业压力的沉重、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的不适、未来的择业竞争等常使他们心力交瘁,困惑、尴尬、迷惘和失望,常使他们生活在浓重的阴影中,尤其是高校并轨以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来自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虽然想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渴望获得肯定、尊重和平等,但面对崭新的城市文化和价值规范不得不从头学起,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摆脱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坎坷。
而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当他们的努力无法改变所面对的现状时,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疏离感,甚至感到不公和厌世。
因此, 对农村籍大学生来说, 如何更快地对城市生活的认知, 改变其原有的一些观念和生活方式, 融进城市, 适应城市生活( 即城市社会化) , 是他们继续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农村大学生在城市中的适应状况,找出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各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后,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经济、教育以及农村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针对问题的原因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方案。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村大学生经济方面的援助、教育文化方面的培养以及他们在自身的调适,能够帮助农村大学生不断塑造新的自我,从而适应校园文化与城市发展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 不断强化自尊、自强、自主意识, 加强自我修养, 增强竞争和求富求美意识, 在交往中, 发展各种兴趣, 全方位培养各种能力, 摆脱心理上的重负, 走出困惑和迷惘, 尽快完成城市的角色转换。
1.相关概述1.1相关概念农村大学生,即指那些生长在贫困乡村又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
他们在农村土生土长,从小接受农村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即将实现从农村人道城市人的转变。
但是他们对城市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本等间接知识,城市对他们呢而言是何其的陌生,走进城市后他们听到的看到的都与农村有着很大差异。
他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且适应新的环境,才能为将来成为城市成员打下基础。
社会化就是人作为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是人的心理调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塑模过程。
城市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城市的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城市的人格,掌握该城市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个体在城市环境中成长的过程就是城市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经过城市社会化过程,个体才能掌握城市的生活规范、秩序精神,适应城市生活,参与城市建设。
考入大学后,农村大学生从农村地区进入城市,直接面对城市,而且其中大多数人将实现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身份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放弃原有的一些观念和生活方式,学习城市的各种规范、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才能顺利度过大学阶段并为将来成为城市成员打下基础,这个过程就是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过程。
1.2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的内容来自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希望借此转变命运,从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但是他们必须改变以往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农村大学生必须要加强对城市的认识。
城市认知是指对城市的知觉和理解,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心理倾向。
城市认知是城市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离开对城市的认知,不可能实现城市社会化。
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应该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城市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要认识到农村和城市的明显差异。
只有具备了对城市的初步印象才可能实现从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的转变。
其次,农村大学生要逐渐转变观念,农村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受农村文化的影响,其价值观、生活观、道德观等都与城市不同。
许多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后,都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在城市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有许多差异。
他们在城市必须逐渐改变原有的观念,才能适应新的环境。
观念的改变包括价值观、生活观、消费观、道德评价观、学习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这并不是要求农村大学生全面抛弃原有的在农村社会心理下形成的各种观念,而一味地去接受城市的观念,而是对原有的落后观念的摒弃和美好心理的继承,也包括对城市进步观念的吸收、内化。
如何做到将农村心理与城市心理进行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观念的合理改变是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关键。
再次,农村大学生应该培养城市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
农村大学生从小在弄村长达,生活条件相比城市大学生而言差了许多,因此他们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踏实肯干,能吃客耐劳,但有些能力明显不足,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处处碰壁。
首先,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他们缺乏判别能力。
城市人口密度大,异质性也较强,社会现象比较复杂,缺乏判断能力的农村大学生常常被骗。
例如,许多黑中介假意帮他们找工作,找工作心切,不假思索就把钱给叫了,后来才发现人事两空。
其次,表现为应变能力差。
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具有多样性、多变性。
在城市生活惯了的人遇到突发状况一般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而生活在一成不变的农村的大学生,往往难以对城市的突发状况作出反应。
第三则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特别发达的社会,更是一个关系社会。
交际能力,不仅仅影响到个人生活,还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最后,农村大学生还要扮演城市生活中新的社会角色。
农村大学生的原有社会角色是农民和学生,在他们进城上大学后,新的社会角色定位是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也不是农民,而是一个城市人。
农村大学生必须要在城市里找到新的角色,并且把这个角色扮演好,才能真意义上的从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
1.3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现状农村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万方数据) 农村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多期望能适应城市,成为一个城市人;另一方面,他们对自身的适应现状作如何判断?对“我已经是一个城市人了这样一个判断,只有7.3%的人“同意(没有人选择“非常同意),有67.1%的人“不同意或“很不同意,其余人选择了“说不清楚。
如果“非常同意至“很不同意赋分值分别为1至5分,这个判断的均值是3.76。
这说明,多数人并不认同自己已经是一个城市人;从整体上看,农村大学生是倾向于不认同“我已经是一个城市人了”。
为了更好地判断农村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情况,我们对所有调查指标作了因子分析,最终析出了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适应意愿判断、“目前身份判断和“城乡差距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