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颈椎病
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的仲景经方
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的仲景经方展开全文提到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大家耳熟能详,现在经方医家将仲景经方运用于临床各类疾病,不仅治疗常见病效如桴鼓,还能解决很多疑难杂症。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学习的这张方子,不但是治疗内科疾病的常用方,对于颈椎病、肩周炎这样的颈肩关节疾病疗效也非常好。
到底是哪首经方呢?《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加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条文解读1.伤寒六七日,是表邪易传少阳之时。
“发热,微恶寒”,太阳表邪仍在。
“支节”,包括肩关节、四肢关节、腰背关节。
“支节烦疼”,是关节处的肌肉韧带酸痛而烦。
2.肢节疼痛,是太阳病营卫不和的表现;而“支节烦疼”,则是少阳郁火,影响太阳经的营卫运行,导致肢节处的气血流通不畅。
临床上,凡是因风湿痹阻阳气,或者因少阳郁火,郁阻阳气,导致肌肉关节处的气血不畅,都会有酸楚疼烦的感觉。
由于少阳经脉循行于身体的侧面,所以柴胡桂枝汤证最多见颈肩关节处的烦疼。
3.“微呕”,是少阳胆火犯胃,胃气上逆的反应。
“心下支结”,也是少阳胆火犯胃,兼痰气郁火,停结于心下所致。
故患者常有食物难下行,心下堵胀之感。
由于此症有心下支结,说明兼有胃虚停痰的病机。
却没有腹痛、腹泻,说明没有明显的脾阳虚,故可以用黄芩清泻胆火。
如果兼有腹痛或心下悸(脾阳虚重)者,则须去黄芩。
柴胡桂枝汤症临床上,只有符合少阳郁热证兼桂枝汤证者,才有显著疗效。
其中,尤其注意:不能简单地看是否有“汗出、恶风”这组症状,就认为是桂枝汤证。
必须鉴别是否有脾胃虚寒体质,再见“汗出、恶风、右关脉浮软者”,才可靠。
因为阳明里热证,也可以见到汗出恶风;少阳郁热证,也可以见到头面汗出恶风。
治疗颈椎病经方-桂枝加葛根汤
治疗颈椎病经方-桂枝加葛根汤颈椎病,一般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风寒湿侵袭,病位在足太阳膀胱经。
表现为颈椎拘急疼痛,这与太阳病之中的颈项强痛很像。
《伤寒论》里面有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这两首方剂,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无汗和有汗。
现代人病机复杂,血压高的很多,心脏有问题的很多,葛根汤中有麻黄,对于血压和心脏有影响,能不用最好不用,所以治疗颈椎病,用桂枝加葛根汤为基础方就很好。
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
葛根,是颈项疾病的专药,是治疗颈椎病的必用之品。
同时再配合祛风寒湿的方剂,比如四味羌活汤。
其中苍术可以燥湿健脾,还可以解表散寒,是治疗湿病常用的药物,内生之湿,中焦,下焦皆可以使用,比如治疗中焦的平胃散,治疗下焦的二妙散,其中苍术都是君药。
外感之湿,尤其是骨关节疾病,苍术也是常用之品,因为其不仅可以燥湿,还可以解表散寒,对于外感的风寒湿很契合。
还有羌活,也可以解表散寒,胜湿止痛,善于治疗上半身的风寒湿痹痛。
再配伍防风,防风也是祛风解表常用的药物,也能胜湿。
再配伍生甘草,以调和诸药。
最后,再加入生黄芪、当归,以补气活血,有利于经络畅通,扶正祛邪。
所以颈椎病可以用归芪桂枝加葛根汤合四味羌活汤来治疗。
药方∶生黄芪60g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g葛根60g苍术10g羌活10g防风10g还可以加入鸡血藤、伸筋草、威灵仙以提高疗效。
还有一点很重要,前面说了,颈椎病之所以发作,是因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也就是说颈椎病是筋骨的问题,尤其骨的问题,肾主骨,所以后期要补肾强骨,这样才能治本,远期疗效才好。
补肾可以用大补元煎,联合治疗颈椎病的基础方桂枝加葛根汤,同时再加入羌活、防风,以散寒胜湿。
还要再用生黄芪、当归,以补益气血。
最后加入活化脾胃之品,陈皮、砂仁、焦三仙。
药物虽多,但很平和,可以做成丸剂,长久服用,以巩固疗效。
药方∶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杜仲10g当归10g枸杞子10g党参10g生甘草6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葛根10g羌活5g防风5g生黄芪30g陈皮5g砂仁5g焦三仙(各)5g配伍严谨,用药平和。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1. 方案一:桂枝汤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生薏苡仁、杏仁。
方剂作用:桂枝汤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2. 方案二:祛风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红花、当归、白芍、川木香、秦艽、丹参、白马齿。
方剂作用:祛风活血方可促进颈椎周围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后温服。
3. 方案三:四逆汤方剂组成:附子、干姜、大黄、生姜、炙甘草。
方剂作用:四逆汤有温阳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寒性疼痛有效。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4. 方案四:鳖甲胶囊方剂组成:鳖甲、当归、红花、桃仁、甘草。
方剂作用:鳖甲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每日饭后口服,每次2粒。
5. 方案五:温经通络方方剂组成:川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生薏苡仁、杏仁。
方剂作用:温经通络方可以活血化瘀、温通经脉,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6. 方案六:活血化瘀方方剂组成: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白芍、香附、丹参、三七。
方剂作用:活血化瘀方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问题,缓解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后温服。
7. 方案七:通络止痛方方剂组成: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白芍、丹参、甘草、三七。
方剂作用:通络止痛方可舒筋活络、止痛安神,对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有效。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8. 方案八:活血化瘀颗粒方剂组成:丹参、红花、川芎、桃仁、白芍、香附、三七。
方剂作用:活血化瘀颗粒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问题,缓解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每日饭后口服,每次10克。
9. 方案九:驱风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红花、当归、白芍、丹参、甘草、秦艽、白马齿。
颈椎病常用经方3--真武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肾四味
颈椎病常用经方3--真武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肾四味1、真武汤案张某,女性,60岁,退休职工。
年11月8日就诊。
主诉:头晕2年余。
患者于2年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医院诊治。
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静滴丹参酮、培他啶注射液后症状缓解。
从此,患者每逢劳累过度而发作。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
颈椎MRA显示:左侧椎动脉偏细。
症见:头晕,如坐舟船,伴颈项部发紧,背部发凉。
伴嗜睡、四肢沉重。
大便溏泄,每日3~4次,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细。
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辨证属眩晕阳虚水泛。
治以温阳利水。
方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g,炒白术15g,茯苓30g,炒白芍15g,生、干姜各15g。
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各服mL。
7剂后,头晕、背部发凉稍微减轻。
改制附子30g,干姜30g。
7剂后,头晕、背部发凉、嗜睡、四肢沉重等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
连服30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按: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真武汤主之”。
主治阳虚水泛证。
本案患者“背部发凉、嗜睡、小便清长、脉微细”与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基本吻合,表现为阳虚之象。
阳气虚弱,不能制水,水邪泛滥,水邪上犯清窍则头晕。
阳虚不能制水则小便不利。
舌淡苔白滑为水饮之症。
故中医辨证为阳虚水泛证,给予真武汤加味。
方中附子辛甘性热,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白术苦温燥湿,健脾利水。
茯苓淡渗利水,与白术共奏健脾利水,使水邪从小便去。
生姜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
干姜既助附子温脾阳又可降低附子的毒性。
芍药活血脉、利小便、柔肝止痛,又可制约附、姜燥烈之性。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就按照眩晕的辨证来治疗,合并颈椎病的一些特色,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眩晕病理基础就是:三无不作眩(无痰无虚无风),在眩晕里还有一个病因就是痰饮水饮导致的。
颈椎病内服外用秘效验方
颈椎病内服外用秘效验方颈椎增生(临床经验方)通痹汤[主治] 颈椎骨质增生及因颈椎引起的头疼、麻木等症。
[组成] 白芍30—6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葛跟30 克、姜黄10克、当归20克、川芎2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每剂分2次服用。
颈椎病头晕疏通血脉方`凡颈椎病,头晕者众。
有秘方,用数千例病人,疗效非常好。
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药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
凡颈椎病头晕皆可以用之。
每天一剂,少量频服,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
颈椎病神方秘方:葛根12g麻黄9g桂枝、白芍、炙甘草各6g,生姜9g,大枣12枚。
用法:如上肢活动受限加桑枝10,鸡血藤各15g;肩臂疼痛加姜黄12g。
方解:麻黄、桂枝能发汗散寒,温经通络;芍药、甘草能养阴止痛。
透骨草根和葛根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成分】透骨草根(滇白珠根)15克葛根15克(回族方)【用法】以上2味药水煎服,每天3天,每次1茶杯,1天1剂,亦可将其切碎,用开水冲泡当茶喝,可冲泡6次,每次1茶杯。
颈椎病验方白花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鳖、血竭、透骨草、防风、川芎各36克, 白芍、葛根各60克,桂枝40克, 将诸药烘干,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或制水丸),每丸重 6克,每日2次,早晚各服6克,温水送服。
或者打粉,装零号胶囊,每服8粒,日两次.1个月为1疗程。
颈椎病秘方姜黄10 g桂枝10 g羌活12g伸筋草15g年健12g地龙12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6g 治疗颈椎病有疗效治颈椎病秘方黄芪15克黄柏6克白芍6克蔓荆子9克党参16克葛根9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一剂的量)上方应该连服五剂,每天一剂,会有特效。
颈椎病秘方:【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
12名名医治疗颈椎病验方
12名名医治疗颈椎病验方颈椎病在现在社会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了,对于颈椎病,我个人一般选择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整体治疗,临床疗效目前比较满意。
今日我分享一下前辈名医们的临床经验,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认知只是片面的见解,前辈的经验要时刻参悟、研究、学习、借鉴,融合各家经验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
一、湖北省麻城市已故名老中医赵淑炳治疗颈椎病的验方1. 经验方一:“项痹康复汤”治颈椎病组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片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
疗效:此方为湖北省麻城市已故名老中医赵淑炳治疗颈椎病的验方,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
2. 经验方二:“肩痹康复汤”治肩周炎处方:羌活15克,鸡血藤30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姜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制川乌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另煎取第3次药汁,用毛巾浸泡后热敷按摩患处。
每天2~3次。
说明:此方为湖北省麻城市已故名老中医赵淑炳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方,笔者屡用效果良好。
如果配以患处按摩或红外线电疗,也可在患处封闭治疗效果更好,一般用药1个疗程即显效。
二、浙江名医史晓林治疗颈椎病验方——颈脉通组方: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5—6个疗程。
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国家级名〗中医颈椎病专方《颈三药》治疗10万人
【国家级名中医】
颈椎病专方《颈三药》治疗10万人
立夏前后到夏季,湿寒、暑热、空调凉风、低头久坐,容易造成颈椎疼、肩膀酸软、后背发麻。
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熊继柏教授颈椎病专方治疗颈椎病病人不下10万人。
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方:
【配方】:葛根30g,片姜黄15g,威灵仙15g。
称为颈三药。
【用法】:水煎服。
此方可以作为治疗此病基础方,也可以辨证以后加减化裁。
【疗效】:一般对症下药三天到五天就好。
【方解】:
葛根:甘平,可以解肌发表,增液舒筋,
升阳止泻。
能够“主诸痹,起阴气”,葛根汤主治“项背强几几”。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其作用为镇痛,能治疗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老中医:颈椎病治疗经验方,个个都是精绝
颈椎病治疗经验方,个个都是精绝一、颈椎病颈肩痛热敷方颈椎病颈肩痛热敷验方:葛根、延胡索、刘寄奴、生大黄、红花、桃仁各15克,炒热后装布袋热敷。
每日3-5次,每次10-20分钟。
3-5天见效。
作者:湖南省中医院许小桦二、金广辉强力骨痹丸金广辉,满族,1946年生。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先后师从全国著名老药师王兴洲、旗内名医马兆麟、海维洲、崔洪志等学习,后师从辽宁省级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王立义教授,尽得师传。
组成:天麻57克,羌活57克,熟地139克,狗脊(炙)85克,巴戟天57克,肉苁蓉57克,淫羊藿57克,鹿衔草57克,续断57克,葛根57克,黑附子28克,鸡血藤85 克,川芎57克,陈皮19克,怀牛膝57克,土鳖虫38克,莱菔子28克,砂仁9克。
功能: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骨质增生、关节间骨刺、跟骨刺、足跟病、筋骨受伤后未愈经常性酸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用法:方中诸药粉碎成细粉,水泛为丸。
口服。
一次5克,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3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显效。
孕妇禁用。
方解:方中主用熟地、肉苁蓉、鸡血藤等填骨髓、生精血、益肝肾。
巴戟天、怀牛膝、仙灵脾、金毛狗脊等入肾强筋骨补肝肾。
天麻、鹿含草、川断、羌活、土鳖虫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陈皮、砂仁健脾和胃,以利化源。
配伍中尤注意引经药的应用,如葛根善治头项强痛,并能引药直达病所;牛膝有下行之性,引药入经。
加减运用:风湿骨痹病初起,畏寒肢冷可加麻黄16克,桂枝25克,生姜20克,解表散寒;关节肿痛较剧可酌加川乌10克,穿山龙30克,知母20克,祛痛消肿;肢体麻木较剧可加生黄芪50克,红花10克,当归20克,益气活血。
三、裴海泉颈椎病治验方活血通经汤主治:颈椎病,症见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臂疼痛、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头晕等症。
李可六经临床方剂参考(摘自孙其新《李可六经辨证学》
6、急性胆道疾病、恶性淋巴瘤——柴胡黄芩黄木汤
组成:柴胡125,黄芩30,大黄10,木香10
7、胆石合并胆囊炎——大柴金灵黄木汤(大柴胡汤,加三金、参灵、木香)
组成:柴胡125,白芍45,炒枳实、酒黄芩、酒大黄、半夏、鸡内金、郁金各30, 金钱草120,红参、五灵师各30,木香10,生姜45
8、胸痛胸腔积液——大柴瓜薤丹参饮(大柴胡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丹参饮)
组成:制附子30-90,油桂10,人参30-60,炒白术30-60,干姜30-60,砂仁30,生 半夏30,白芍45,山萸肉90-120,炙甘草30-90 五、少阴 1、心衰休克——破格救心汤(四逆汤加参萸龙牡磁石麝香)
组成:制附子30-100-200,干姜60,炙甘草60,高丽参10-30(另炖),山萸 肉60-120 生龙牡、磁石各30,麝香0.5(分冲) 2、久病大虚、重建免疫——培元固本散(琥鹿参灵七仙) 3、精神分裂狂躁症——涤痰清脑汤(犀四芩柏连青黛,大黄芒硝礞石滚痰,菖蒲郁金 南星天竺黄竹沥牛黄,铁落夜交藤 4、退高热——犀四味(石膏20,丹皮、紫草、蚤休各15,) 5、疔疮肿毒——七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合犀四味)
9、鼻炎——麻辛参肾通窍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四、苍耳子散)
组成:麻黄、附子各30,细辛45,辛夷30,苍耳子15,白芷30,川芎90,黄芩30 ,生晒参15(另炖),炙甘草30,生姜45,莲须葱白4寸
经方治疗颈椎病
经方治疗颈椎病
1、颈椎痛,一般就是受寒,治以麻黄汤、桂枝汤类方;
2、颈椎硬或紧,就是所谓“项背强几几”,治以葛根汤类方;
3、颈椎一摇嘎嘎响、脉沉,治以栝蒌桂枝汤(这是蔡老传给我的经验);
4、颈椎酸、胀、痛,这是三阳合病,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酸就是热,胀就是气,痛就是寒。
陈某,男,56岁。
患病为项以下之肌肉连及背部肌肉明显塌陷、萎缩。
口渴汗出,两臂拘急,紧贴两胁,活动受限。
因此,臂不能举,肩不能动。
如果强行将两臂从胁上拉开,则肩臂疼痛不能忍耐。
切其脉弦细如丝状。
视其舌红如草莓几乎无苔。
余辨此证为太阳经输受邪,天长日久,化热伤阴,阴液灼竭,津液不能灌溉之病。
《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载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本证与之颇为贴切,一见于《伤寒论》之“新加汤”汗后身痛脉反沉,一见于《金匮要略》之栝蒌桂枝汤身体强、脉反沉迟。
一言以蔽之,太阳经证而有血,津阴分不滋之特点。
余用:栝蒌根3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2枚。
服此方7剂,病见显效。
项下、后背宽松为多,口渴良已,两臂已能前后摇动。
效不更方,又服7剂,则病迅然而愈。
非独病人一家称谢,余亦奇“经方”效如桴鼓之捷。
治颈椎病眩晕,用这7个经方
治颈椎病眩晕,用这7个经方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各位师友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聆听。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国3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神经根型发病率为58.5%,交感神经和椎动脉型占33.7%,脊髓型占7.8%。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各种久坐的工作较为普遍而发病,导致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病。
在颈椎病中,头晕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症状,可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随着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认识深入,中药内治逐渐被广大临床医生重视,应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能更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对于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认识,从历代文献研究中,更多强调脏腑辨证论治,多从外感、内伤、瘀阻、亏虚论治,表现为外感邪气、外伤劳损、经络气血不通、痰湿阻络、脏腑气血亏虚,而鲜有从六经论治。
而《伤寒论》是方书之祖,药简力专,配伍精当,强调有是证,用是方。
应用经方治疗需要重视辨证,其疗效才能达到预期疗效,根据临床所见的颈性眩晕大致可分为半表半里证、水饮内停证、里虚证,但各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所选择的方剂也不相同,包括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等,合理应用经方才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临床疗效。
1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汤证)少阳主枢,枢者,枢纽也。
主表里内外、气血津液上下之枢纽。
少阳枢机不利,则气血津液输布失司,筋脉失于濡养。
《灵枢·本脏论》:“筋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有是证,用是方,“颈项强、目眩”是其辨证要点,同时头晕,头沉,目干,口干,胸胁满闷不舒,恶心欲吐,脉弦是其辅助诊断指标,临床此种颈椎病产生眩晕较为多见,用之效果产生迅速,如能坚持治疗,预后较佳。
经方医案之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
经方医案之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经常有患者带着CT片过来问诊,主任:我颈椎病,肩周炎等类似疾病,口服抗炎镇痛等西药,疗效欠佳,这病吃中药会好吗?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当你发现自己有颈背疼痛、四肢无力僵硬、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等症状一定要早早重视,提前控制住,切忌不疼不调理,早摆脱痛苦,让家人也省心省力更轻松。
现分享我一医案:张某某,女,42岁。
教师。
2021年8月6日初诊,患者自诉3年前开始出现颈项强痛不适,伴轻微头晕及后枕部酸胀痛,每因久坐伏案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近半年症状反复发作,并伴有双肩胛部酸胀痛及头晕、头痛症状。
3天前患者因受凉而致颈強痛及头晕、伴前额痛,出汗、恶风、行走发飘感等症状。
颈椎CT检查示: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
查体:一般情况可,颈项部肌肉较紧张,转动欠灵活,颈3-7椎椎体两侧压痛,尤以颈3-4、4-5椎棘突及棘间隙两侧压痛明显,未引出明显放射痛,双侧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双侧肩胛岗上、下窝处压痛,双上肢无明显压痛,叩顶试验(+),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偏红,苔白,脉浮。
中医诊断:项痹。
西医诊断:颈椎病(混合型)。
拟方:桂枝葛根汤加减。
处方:葛根60g,桂枝10g,芍药30g,甘草10g,秦艽10g,威灵仙30g,鸡血藤30g,姜黄10g,羌活10g,川芎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8月11日患者复诊,诉颈项强痛,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消失,仍感轻微头晕,余未诉不适,药己中的,效不更方,续进5剂,愈。
体会对于此病的治疗,通过自身体会和许多患者的临床验证,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颈部劳损为前提长期的坐姿不当,或者长期颈部劳累以及睡觉枕头不适,均可以导致颈部劳损,这是颈椎病发病的前提,也即是《内经》所云的“正气不足”。
张仲景的葛根汤加减,巧治脖子疼,肩膀疼,后背疼
张仲景的葛根汤加减,巧治脖子疼,肩膀疼,后背疼周一的上午患者比较少,抽空给大家讲解一下中医是如何调理脖子疼、肩膀疼、后背疼的。
说到治疗脖子肩膀疼,就不得不提一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伤寒名家裴永清老先生的一则医案故事。
有这么一个患者才30出头,他什么毛病呢?就是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
通过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个人喜欢冬泳,不管多冷的天一定要去游泳。
但是慢慢的他的脖子、肩膀、后背处,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僵紧、不适。
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他都疼。
多种方式治疗无效后,找到了裴永清教授。
刻诊,见脉弦,舌苔白滑。
裴师思索片刻写下了这张配伍——桂枝,葛根,麻黄,赤芍,苍术各12克,大枣3枚,炙甘草,生姜各9克。
裴师只开了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并且嘱咐患者喝完药赶紧躺床上盖好被子捂汗。
在此期间不可以再受凉。
结果效果立竿见影,每次用药结束没一会,患者身体开始出汗,后背、肩颈肌肉的松弛感,疼痛感大大减轻。
后背畏寒的现象也减轻了。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
裴师为其善后调养,使得他完全恢复健康。
为什么患者能恢复这么快呢?主要是抓住了患者的关键点:寒湿之邪,郁滞太阳经脉。
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记载的有葛根汤,葛根汤的标配,就是麻黄、葛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这里头,麻黄是专门解表发汗的。
但是鉴于患者的情况还加入了苍术,用来苦温燥湿,辛温解表。
这就是用经方葛根汤加减,来治疗肩颈后背疼痛的典型例子。
总而言之,中医的经方是经得起推敲的,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里面有太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了。
我相信只要辩证准确,对自己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这篇文章我写完了,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但是在应用前一定要先辩证,不可盲目用。
华佗神方:颈椎病圣方颈椎二号汤
华佗神方:颈椎病圣方颈椎二号汤
华佗神方:颈椎病圣方颈椎二号汤
秘方:白芍240g,甘草30g,伸筋草90g,葛根、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各60g。
用法:共研为细末压成片,每片0.5g,含生药0.3g,每次5片,每日服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一般须连服用一至二个疗程。
病例:
方解:本方具有缓急止痛,舒筋活血之功。
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232例,男性134例;女性98例;年龄22至72四,平均50.1四;全部病例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颈肩臂痛,麻木,无力。
有明确的临床体征,如颈椎活动受限,压头试验及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肌力减退,腱反射低下及痛觉改变。
X线颈椎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结果:疗效优良者83例,良者71例,有效61例,无效17例。
总有效率达92.7%,服药最短者两周,最长者间断服药一年半。
多数患者服药二至三周后开始见效,六至八周后疗效最明显。
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华佗。
经方治疗颈椎病
经方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有时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两个经方治疗颈椎病的介绍。
葛根汤加减
葛根汤加减是《用药心得十讲》中提到的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经方。
组方包括:葛根15g、麻黄5g、桂枝12g、炙甘草5g、生姜2片、赤芍12g、附子6g、姜黄10g、羌活10g、红花10g、茯苓15g。
其中,葛根是主药,用量通常要大于30g。
其主要的功效是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和祛湿止痛。
麻黄和桂枝也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而炙甘草和生姜则可以健脾胃,赤芍、附子、姜黄、羌活和红花则是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药物。
茯苓则具有除湿的效果。
整体来说,这个经方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隐痛、项背牵强和肩臂疼痛酸麻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
这是另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经方,由黄芪、桂枝、白芍、当归、杜仲、白术、鸡血藤、炙甘草、茯苓和血风藤等药组成。
其中,黄芪是君药,主要功效是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桂枝则可以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能够更好地发挥益气温阳和和血通经的作用。
白芍则可以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能够调营卫而和表里。
鸡血藤则可以归肝、肾经,具有活血养血的功效,配伍血风藤和当归,可以舒筋活络,祛风活血。
杜仲和白术则可以补肝肾、强筋骨。
炙甘草和茯苓则可以健脾胃,利湿。
总的来说,这个经方具有温阳化气、温通血脉的功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肢体麻木、恶风、汗出等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颈椎疾病久治不愈或者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
张仲景留下一张“颈椎方”,仅7味药,化解脖子酸、脑袋晕
张仲景的大名,想必大家都听过,但是关于他写的一些方子,却少有人知。
我从小特别喜欢看医书,尤其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书中就有这么一个小方子,仅7味药,却能治颈椎病,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先说一个案例。
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个女患者,才38岁。
自述,从大概一年前开始,就眩晕不已。
看了好多地方,找了好多大夫,也吃了好多药,都无济于事。
因此,这一年来,她始终低着头,整个人痛苦不堪。
刻诊,见脉象弦紧,舌淡苔白。
细问得知,患者一直恶风、畏寒,脖子部位僵硬疼痛,背部十分酸楚。
于是,给她开了一张方子,具体如下——
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用4剂后,头部的疼痛大大缓解,续服10剂,诸症悉平,方获痊愈。
现在,我说说这里的道理。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张仲景的葛根汤,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发汗解肌、舒筋缓急。
方中,麻黄、桂枝、生姜,可以散寒。
白芍和大枣,养阴合营,可以缓急止痛。
如此一来,患者的脖子痛、肩膀酸,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当然,这是我个人通俗和粗陋的理解。
不妥之处,请你批评。
最后,我想再多说一句。
我们应该感谢,张仲景这样的中医先贤们。
是他们,用一生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医学遗产。
这让我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有了更多选择,也更有康复的底气。
这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偏得。
注意:非专业的读者,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妙用张仲景名方,治“怕凉型颈椎病”,改善一凉就疼,手臂发麻
妙用张仲景名方,治“怕凉型颈椎病”,改善一凉就疼,手臂发麻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颈椎病的问题。
你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类颈椎病患者,不仅数量大,而且痛苦多。
我把它戏称为“怕凉型颈椎病”。
言外之意,就是怕冷怕凉。
一旦凉着了,肯定犯病,浑身不自在。
我给你说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3岁,医案记载姓吴。
这个人,从三年前开始,就不断地头晕、肩颈疼痛。
什么时候严重呢?就是工作劳累的时候严重,或者受凉的时候严重。
尤其是秋冬季节,以及夏天吹空调的时候,稍不留神,立刻犯病。
一旦犯病,不但肩颈疼痛、头晕,而且手臂发麻,整个人还特别恶风怕冷。
他曾经到医院去拍片检查,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当下就确诊了,属于典型的颈椎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无效之后,此人转头来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缓,舌苔白腻,舌淡。
当时,医家经过一番琢磨,提笔书方一首。
但见——桂枝,白芍,生甘草,葛根,羌活,川芎,威灵仙,桑枝,姜黄,桔梗,一共是4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了方子以后,头晕、手麻、肩颈疼痛的现象有所化解。
这时候,原方加入秦艽15克,继续服用5剂。
5剂用完,患者诸症悉平。
三个月后随访,症状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我前些年参加经方应用研习班的时候,听我们的老师讲过此案。
当时,这是作为桂枝加葛根汤运用案例,讲解给我们的。
现在呢,我把它照猫画虎地写给我的读者。
首先说,这个患者,其实就是我前面谈到的,“怕凉性颈椎病”的患者。
你看,他发病的时候,身体恶风怕冷。
平时,一旦受凉,就立刻犯病。
可见,他本身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营卫不和。
啥是营卫不和啊?我们结合案例来简单理解,就是此人体表的卫气和脉内循行的营气,不能很好地配合,使得他的卫气不能很好地起到防御外泄、温煦分肉的功能。
这就导致患者恶风怕冷,受凉则发病。
他的手臂麻木也好,肩颈局部疼痛也好,头晕头痛也好,其实都是营卫不和,使得寒邪郁滞,最终筋脉滞涩、气血失布的结果。
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
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李某,男性,38岁,干部。
年1月10日就诊。
主诉:发作性头晕1年余。
患者于1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颈项部不适,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MRA显示:右侧椎动脉相对狭窄。
医院诊断为颈椎病。
给予针灸、理疗等,颈项部不适得到缓解,而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曾给予静滴丹参酮、口服西比灵等疗效欠佳。
症见:头晕,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
伴情绪低落,不思饮食,失眠,每晚可入睡3~5h,全身乏力。
伴小便不利,大便干结,2~3天一行。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热扰心神。
拟以清肝利胆,镇静安神。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制半夏9g,党参15g,茯苓15g,桂枝6g,大黄10g,珍珠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5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
继续服上方20剂后,诸症消失。
随访11个月未复发。
本案患者患病1年余,病情反复发作,造成患者情绪低落,肝气郁结,肝气乘脾则不思饮食。
而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邪上扰清窍则头晕。
热扰心神则失眠,侵犯肠胃则大便干结。
热邪灼津则为痰,故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之象。
中医辨证为肝胆郁热,热扰心神,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属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
珍珠母、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茯苓既合珍珠母、龙骨、牡蛎安神,又与半夏相配健脾化湿,以绝生痰之源。
桂枝通达郁阳;大黄泻热通便。
诸药合用,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2、柴胡桂枝汤案王某,女性,32岁,职员。
年2月5日就诊。
主诉:颈项部疼痛1个月。
患者于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及小指尤甚,医院曾按颈椎病诊治,给予针灸、理疗,疗效不甚满意。
颈椎病方舒颈通络汤组成:葛根15g,片姜黄10g,威灵仙10g
颈椎病方舒颈通络汤组成:葛根15g,片姜黄10g,威灵仙
10g
颈椎病方舒颈通络汤
组成:葛根15g,片姜黄10g,威灵仙10g,当归10g,川芎10g,炙桂枝10g,桑枝10g,木瓜络10g,丝瓜络10g,鸡血藤15g,路路通10g,炒白芍15g,炙甘草5g。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项痹,相当于西医的颈椎病,中医辨证为风寒湿邪留滞经络,气血闭阻不通者。
以颈肩背痛、僵为主症,或伴一侧上肢麻痛、屈伸不利。
加减:风邪偏盛,疼痛游走者,加防风;疼痛不已者,加细辛、延胡索;血瘀尤甚者,加丹参、桃仁、红花;肢体麻木不仁、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天仙藤、海风藤、络石藤;头晕、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
#中医##杏林人#。
取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颈椎名方:6味...
取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颈椎名方:6味...取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颈椎名方:6味中药,适当加减,我用此方治好了上百人!【组方】当归、川芎、伸筋草、木瓜、葛根、桂枝内服;红花、牛膝、独活、枪火、防风、苍术、川断、桂枝、乳香、没药外用。
【功效】行血活血、托邪外出、舒筋活络、散寒止痛。
【用法】内服每日1剂;外用3日一贴。
【主治】风寒留滞经络,湿邪阻滞不出、气血闭塞不通,出现一侧肢体疼痛、屈伸不利,颈肩背痛、僵硬等症状。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补血行血;红花、牛膝行血、通血;兼之独活、羌活祛湿止痛;苍术祛风除湿气;川断、乳香。
没药舒筋活络、温经定痛。
内服主通络活血;外敷主祛风止痛。
以此方为基础,适当加减施治,分享一个效果明显的案例:方先生,42岁,2021年8月31日初诊。
患者双侧颈肩不适,僵硬牵拉疼痛。
又因贪凉导致疼痛加重。
左侧颈肩出现麻木,疼痛感明显的症状,左臂屈伸不利。
舌苔薄,舌有淤点,脉弦涩。
患者的情况十分适合伤寒杂病论中的这个“颈椎方”,于是适当加减:处方:当归、川芎、伸筋草、木瓜、葛根、桂枝内服;红花、牛膝、独活、枪火、防风、五加皮,苍术、海桐皮、川断、桂枝、地龙、乳香、没药外用。
7剂煎服、3剂敷贴。
二诊:疼痛减轻,麻木仍有,但略轻;舌苔薄,脉炫涩。
上方继续使用,内服7剂,外敷3剂。
三诊:麻木感消除,疼痛由针扎变为隐痛,牵拉感无。
舌淡红,舌苔薄,脉弦细。
内服方停用,外敷3剂,减地龙,海桐皮。
嘱适当锻炼,避免沾染风寒。
注意:中医讲求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人与人的体质差别较大,组方也是千差万别,不可盲目套用。
切记。
我是疼痛科副主任汪大夫,关注我,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治疗颈椎病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经方治疗颈椎病验案举隅*
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内服、功能锻炼等,其中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笔者本着“有是证便用是药,有是证便用是方”的原则,运用经方治疗颈椎病每获良效。
现介绍病案3则。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李某,男性,38岁,干部。
2010年1月10日就诊。
主诉:发作性头晕1年余。
患者于1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颈项部不适,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MRA显示:右侧椎动脉相对狭窄。
在某医院诊断为颈椎病。
给予针灸、理疗等,颈项部不适得到缓解,而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曾给予静滴丹参酮、口服西比灵等疗效欠佳。
症见:头晕,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伴情绪低落,不思饮食,失眠,每晚可入睡3~5h,全身乏力;伴小便不利,大便干结,2~3d1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热扰心神。
拟以清肝利胆,镇静安神。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制半夏9g,党参15g,茯苓15g,桂枝6g,大黄10g,珍珠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5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上方20剂后,诸症消失。
随访11个月未复发。
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主治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表里三焦为病。
本案患者患病1年余,病情反复发作,造成患者情绪低落,肝气郁结,肝气乘脾则不思饮食;而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邪上扰清窍则头晕,热扰心神则失眠,侵犯肠胃则大便干结;热邪灼津则为痰,故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之象;中医辨证为肝胆郁热,热扰心神,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属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珍珠母、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茯苓既合珍珠母、龙骨、牡蛎安神,又与
半夏相配健脾化湿,以绝生痰之源;桂枝通达郁阳;大黄泻热通便。
诸药合用,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2柴胡桂枝汤案王某,女性,32岁,职员。
2010年2月5日就诊。
主诉:颈项部疼痛1个月。
患者于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及小指尤甚,在某医院曾按颈椎病诊治,给予针灸、理疗,疗效不甚满意。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
查体:颈5、6棘突旁有压痛,右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症见: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及小指尤甚,夜间加重,伴口苦,咽干,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为太少合病型颈椎病。
拟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2g,桂枝15g,白芍30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30g,全蝎6g,蜈蚣1条,生姜10g,大枣15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5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上方10剂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该方适用于太阳表证未解,邪犯少阳的太阳少阳合病。
本案患者颈项部疼痛,颈项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所过之处;无名指及小指麻木,而无名指及小指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所过之处;口苦、咽干、舌淡苔薄白、脉弦细为少阳病之症;故辨证为太少合病。
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7味药属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属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全蝎、蜈蚣通经活络、止痛;诸药合用,和解少阳、调合营卫、通经止痛。
3真武汤案张某,女性,60岁,退休职工。
2009年11月8日就诊。
主诉:头晕2年余。
患者于2年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到某医院诊治。
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静滴丹参酮、培他啶注射液后症状缓解。
从此,患者每逢劳累过度而发作。
为求进一步诊治,随来我院。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
颈椎MRA显示:左侧椎动脉偏细。
症见:头晕,如坐舟船,伴颈项部发紧,背部发凉;伴嗜睡、四肢沉重;大便溏泄,每日
3~4次,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细。
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眩晕阳虚水泛。
治以温阳利水。
方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g,炒白术15g,茯苓30g,炒白芍15g,生、干姜各15g。
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各服300mL。
7剂后,头晕、背部发凉稍微减轻;改制附子30g,干姜30g,7剂后,头晕、背部发凉、嗜睡、四肢沉重等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连服30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按: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第82、316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真武汤主之”。
主治阳虚水泛证。
本案患者“背部发凉、嗜睡、小便清长、脉微细”与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基本吻合,表现为阳虚之象。
阳气虚弱,不能制水,水邪泛滥,水邪上犯清窍则头晕;阳虚不能制水则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滑为水饮之症;故中医辨证为阳虚水泛证,给予真武汤加味。
方中附子辛甘性热,温肾助阳,化气行水;白术苦温燥湿,健脾利水;茯苓淡渗利水,与白术共奏健脾利水,使水邪从小便去;生姜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干姜既助附子温脾阳又可降低附子的毒性;芍药活血脉、利小便、柔肝止痛,又可制约附、姜燥烈之性。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4体会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眩晕”范畴,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风寒湿入侵;治疗上采用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祛风散寒除湿。
随着电脑的普及、久坐、少运动、工作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等各种原因,颈椎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反而气血不亏,肝肾充足,多表现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治疗方法相应的发生变化,比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拟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而治愈;柴胡桂枝汤案拟和解少阳,调合营卫,通经止痛而取效;真武汤案拟温阳利水而获效。
可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和灵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中医的核心;“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是中医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