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开题报告)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3]佟桂影.河南筝派初探[J].北方音乐. 2009(07)
[4]喻莹.“河南筝”纵横谈[J].艺海. 2008(01)
[5]付明.从《汉江韵》谈河南小调筝曲[J].乐器. 2009(05)
[6]刘相君.浅谈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演奏技法的不同[J].大众文艺. 2011(16)
[12]贾媛媛.河南板头曲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13]马卉.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教材的建设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王丹.河南筝乐艺术风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
[15]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6]杨丽莉.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
进度安排:
2013年11月下达任务书;
2013年11月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3年12月3日开题答辩;
2013年12月写作论文初稿;
2014年3月中旬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4年3月下旬论文评阅;
2014年4月上旬论文完善,定稿;
2014年4月下旬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马珊珊.河南筝曲的音乐特征[J].大众文艺. 2011(1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学生姓名:
系别:
音乐系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26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河南筝的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同时,也脱离说唱而独立演奏。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易名为《高山流水》,河南筝的传统曲目中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
浅析河南筝乐的艺术特征
当代音乐2017年第9期MODERN MUSIC 浅析河南筝乐的艺术特征牛茹[摘要]河南筝派是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史上一支重要流派,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本文以河南筝乐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主线,以河南筝乐独特的演奏技法为重心,分析了河南筝曲的调式旋法特征,以期更多人士了解、学习和传承河南筝乐艺术。
[关键词]河南筝派;历史沿革;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2017) 09-0010-02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据古 籍记载,中原是古代区划九州之一的豫州。
据此,河南又 简称为“豫”。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其中两千多年政治经济 重心在河南。
因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历史悠久,使其成 为数十个王朝的都城。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河南筝曲得到广 泛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法和艺术特征,并 产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古筝演奏家。
一、“河南筝派”历史沿革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活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不同的时 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艺术流派,其中河南筝派是最具代表 性的流派之一。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谏秦始皇书曰:“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 也。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筝就已经开始流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渐渐流人河南。
而北宋建都 汴梁(即今之开封)之后,秦筝进一步与河南地区盛行的 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相融合,而形成了中州古调。
明代 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汴梁小曲”逐渐吸收北方京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苏浙昆腔、豫南安徽一带的皮黄等声腔曲牌的精髓,其后逐渐衍化变为 “鼓子曲冶(其实就是宋代诸宫调的变体),又称“河南大 调曲子”,先后流传于周口、许昌、洛阳、南阳等地。
民国前后,一些艺人或“把玩”者将“鼓子曲”中最 容易唱的小曲、时令、杂调等作为民间歌舞“踩髙跷”的曲子,多称为“小调曲”,此乃河南曲剧的前身。
探析河南筝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
探析河南筝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王倩楠(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摘要】我国的古筝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各个流派都涵盖了当地的特色和独特的旋律特点,具有一定的区别性。
本文通过对河南筝的文化历史、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等进行论述,分析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河南筝曲;音乐风格;演奏特点【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我国的古筝流派有很多,河南筝曲只是其中一个流派,但由于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地方特色和演奏手法等深受人们喜爱,使得其在众多筝曲流派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随着时间地推移,地方民族文化不断变化,河南筝曲出现了很多差异性的支系,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形成了筝曲艺术。
在现代培养孩子“多才多艺”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研究古筝及其文化,古筝在学校和社会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河南筝曲概述河南筝曲最早出现在民间说唱艺术大调曲子中,以“板头曲”的形式存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河南筝曲都一直被称为“板头曲”。
迄今为止,板头曲的曲目几乎都是由古筝独奏形式存在和记录的,在《中国曲艺音乐·南阳地区卷(上下)》的板头曲收录中河南筝曲也占据了很大比例。
在平顶山等大调曲子广泛流传的地方,筝曲形式的演奏也比较广泛。
除依附于大调曲子的“板头曲”之外,河南筝曲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重新编排大调曲子而来的,甚至形成河南音乐的基础,如《幸福渠》、《汉江韵》等,使河南筝曲独占一方天地。
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筝乐逐渐在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中推行,根据地方独特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区分各筝曲流派也是从此时开始的,自此便有了“河南筝曲”,河南筝曲也从“板头曲”的形式上有了进步和上升,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4]。
二、河南筝曲的重要支系(一)曹东扶曹东扶是民间杰出的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以及河南鼓子曲演唱家,其在多年演唱过程中,琢磨演奏手法、技巧,将原有的平庸曲调改造、装饰、提升,使曲目充满活力。
河南筝派的艺术风格及演奏特点
河南筝派的艺术风格及演奏特点作者:李酉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4期摘要:河南筝派是北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古筝流派的重要纽河南筝派成部分。
河南筝派的形成受到了地理、文化、人文、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回顾历史,河南筝派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演奏冢,并且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浓郁的河南特色的优秀作品,无论从曲武结构,旋律特点,技法技巧等方面都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作为北派发展基础的一部分,对中国筝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筝河南筝派风格特点技巧特征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
两千多年前就流传于秦地(今陕西省),故有“秦筝”之称。
在茫茫的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由东向南迁移,遍及到了祖国的各处。
受到地区人民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等诸多因素的主客影响,在与当地的戏曲、说唱、民间音乐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
从《史记》、《汉书》中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了相当普遍的发展。
早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至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都是河南地区,秦筝于是也随着传到了河南,早就流行着“郑卫之声”的河南,随着秦筝的传入,有了曹植的“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还有“笙声既没,筝色俱张”,“何以忘忧?弹筝酒歌”等咏筝诗。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在古代居九州之中,因此有中原之称:流传于河南地区,的筝乐又称“中州古调”,今天大多称之为“河南筝曲”。
流传的河南筝主要流传于河南的南阳,泌县以及邓县,多为1.2米长左右,弦是金属(钢丝)弦,一般为十六弦,没有倍低音一组,面板与背板均使用河南当地所产的桐木制作而成的。
面板的弧度较大,上弦轴装置在码子的平行板左侧。
演奏时,演奏者要戴上金属向内扣的指甲,因此音质铿锵有力,是当时民间弦索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河南筝曲的渊源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
据记载,早在明朝有一种当地的民间说咱音乐被称为“河南曲子”。
到了清朝中叶以后,这种说唱形式仅在南阳地区十分兴旺,所以又称“南阳鼓子曲”或“大调曲子”。
浅谈河南筝派
浅谈河南筝派作者:付佳文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2期【摘要】在众多的古筝派别中河南筝派起着领军作用,它带领众多筝派一起攀登古筝世界的高峰。
通过对《高山流水》一曲的分析,有利于对河南筝派风格特点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更好地去理解和诠释河南筝派的乐曲。
本文主要对河南筝派代表作品《高山流水》进行分析,对河南筝派的艺术进行粗略研究。
【关键词】河南筝派;高山流水;风格特点一、河南筝派的形成与发展(一)河南筝派的形成在中国戏曲中,古今分派各不相同。
古时分为南派与北派,现今根据地域的不同共分九派。
其中河南筝属于河南戏曲中的一种,以南阳为中心,在当地得到了广泛流传。
曲牌体是河南筝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前身为“河南曲子”,是由明朝与清朝时期在当地所流传的曲子或者民歌演变而来,距今为止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古筝在发展中有三大基本特征,自发性为其一,自娱性为其二,集体性为其三。
正是因为它这几个特征从而使得以《汉宫秋月》为代表的山东筝派、以《高山流水》和《闺怨》为代表的河南筝派、潮州筝派《寒鸦戏水》等优秀作品,突然间蜂拥而至,达到了脍炙人口的高度。
古筝也因此被推向了艺术的浪潮中,在发展上进一步走向成熟。
其中,曹东扶、任清志等是河南筝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曹东扶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独有的演奏技巧和鲜明的特色闻名于世。
(二)河南筝派的发展一门好的乐器艺术能够有更好发展前景必然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这三大要素分别为优秀的作品和乐器以及杰出的演奏者。
其中作品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艺术流派在动态的发展中,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出流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河南的传统筝曲经历了过去河南筝派传人长期以来对筝曲的不断改进,使得本流派独具特色的曲目得到有效传播,这是一个流派能够得到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南筝派就这样慢慢发展开来,现已成为我国几大筝派中较为突出的筝派。
河南筝曲的音乐特征
摘要: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因为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脍炙人口的旋律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河南筝派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筝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研究河南古筝曲目的特点延伸出河南筝曲的风格以及成因,揭示河南筝派独特的音乐特征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河南筝曲;演奏技巧;音乐特征我国有许多的古筝流派,而河南筝曲因为它独有的地方特色和旋律而获得人们的喜爱,河南筝派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在众多筝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但是,河南筝派并不是只有一种单一的风格,随着时间的递增,在地方方言、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它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支系,创造了河南筝派的艺术辉煌。
古筝作为我国现在最受欢迎的弹拨乐器之一,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进行学习与研究,但是,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中的学习场所都越来越注重对演奏技法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筝曲的研究,从而也忽略了古筝的传统艺术魅力。
河南筝曲主要来源于河南豫剧、河南大调曲子、河南曲剧等民间音乐。
“河南曲子”原称“鼓子曲”,是从明朝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流行在开封的小曲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来的,清末民初,有人将鼓子曲中易于传唱的小曲、杂调作为民间歌舞踩高跷的曲子,名为“小调曲”,即为河南曲剧前身。
之后,洛阳、开封等地的鼓子曲衰微,唯独南阳一支独存,并有新的发展为有别于“小调曲”而称“南阳鼓子”或“南阳大调曲子”。
它的伴奏形式以弹拨乐器——三弦、琵琶、筝为主,有时还加上扬琴、月琴、胡琴等。
这些乐器除了为声乐伴奏外,还有一种合奏形式,叫“板头曲”。
被称为“三大件”的三弦、琵琶、古筝在合奏时既能默契配合,又能独具其趣,成为各具特点的独奏乐器。
河南传统筝曲就是长时间在大调曲子的基础上不断提炼、丰富而形成的。
由于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原地区,在古代居于九州之中,便有了“中原”之称,因此,流传于河南地区的筝乐也被称之为“中州古调”。
河南筝曲的曲调高亢,因此力度和音色的对比比较大,《掐筝诗》形象的描绘出了河南筝派的演奏技巧: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
浅谈河南筝乐的风格特征
浅谈河南筝乐的风格特征作者:刘倩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1期【摘要】在中国传统筝乐中有南北两大流派,他们的风格各异。
河南筝派是北派筝乐中最具代表的筝派之一,其整体的音乐风格明朗而铿锵。
本文以河南名曲《高山流水》为例,主要从“八板体”结构的运用、左右手演奏技法的特点以及明朗激越的音乐风格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河南筝乐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河南筝派;《高山流水》;演奏技法;音乐风格中国的传统筝乐分为风格大不相同的南北两派。
北派曲调明朗粗犷、苍劲有力,其右手指法较为复杂,左手技法的按颤揉较大且快,演奏上以铿锵活泼取胜;相较起来,南派筝曲曲调清丽、优雅、柔和含蓄,徐徐和缓的右手技法和微颤平稳的左手技法配合,演奏上以韵味悠长得胜。
在这南北两大派之下,又可细分为一些不同派别。
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等属于北派;而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等属于南派。
作为北派古筝主要代表流派的河南筝派,既有北派古筝的共性风格特征,又有其独创的特点。
曹植有诗曰:“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还有“何以忘忧?弹筝酒歌”,从这些诗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植对古筝音乐的熟知和热爱,曹植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即是今之河南人,从他的这些咏筝诗句当中可略见河南筝乐在当时的发展风貌①。
《高山流水》——河南筝派的代表曲目,以其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在筝艺界独树一帜,久负盛名。
这首筝曲有两种演奏形式,它们分别是:独奏与合奏;此外,根据三种不同的演奏乐器(古筝、三弦、琵琶),这首筝曲又衍生出三个不一样的版本。
河南筝曲《高山流水》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常演常新,经久不衰,还奠定了河南筝派在全国古筝界的重要地位,我想这与它曲调的优美和演奏技巧的独特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这个领域中,为河南板头曲的崛起也做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与贡献。
这首乐曲有如下特点:严谨的结构,流畅且起伏多变的旋律。
它时而平稳壮阔,犹如巍峨壮丽的崇山峻岭;时而激昂辽阔,犹如奔流不息的滔滔流水,充分抒发了作曲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无限的热爱。
浅析河南板头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河南板头曲的艺术特征摘要: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曾经在中原大地上盛极一时。
河南板头曲是一种“弦索”乐,它脱胎于河南大调曲子,作为开场演唱前的器乐曲而存在,其后独立出来,逐渐形成一种曲风独特、结构严谨、极具艺术魅力的重要曲种。
本文首先介绍河南板头曲的起源,然后分析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形式,再通过具体的河南板头曲的演奏曲目分析其艺术特征,最后结合河南板头曲当前的现状提出保护和传承河南板头曲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板头曲艺术特征保护和传承至今以来,河南板头曲传承都是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有关河南板头曲的研究,大都过于宽泛,没有深入研究,传承下来的完整板头曲已经越来越少了。
2006年,河南板头曲引起国家重视,被列入国家第一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光生先生成为河南板头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选题旨在说明河南板头曲的传承脉络、曲目特点、演奏形式、艺术风格。
让大家对河南板头曲有较为详细地了解,使河南板头曲能够得到保护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河南板头曲概述板头曲历史悠久,而其历史渊源又十分复杂,迄今尚无确凿史料可查。
有学者认为,它是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小调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约在明末清初时达到了一定的高峰。
因此,河南板头曲也被称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弦索”乐。
它脱胎于河南大调曲子,大调曲子来自民间,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魅力。
以坐唱形式活动在曲友厅堂之中、城镇茶馆内或乡间村头、农闲的打谷场上,雅俗共赏,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经过元、明、清众多艺人一代代地改良与创新,逐渐形成一种曲风独特、结构严谨、极具艺术魅力的重要曲种。
二、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结构1.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
河南板头曲结构规整严谨,讲究对称与规律性,属八板体结构的标题性乐曲。
它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八板》为母体,极少例外。
从板头曲总体的曲式来看,主要是五声音阶为基础,加灵活的变音,曲式具有朴实纯正的中州风韵,与河南地方戏曲音乐风格极为相似。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导语:传统的筝乐分为南北两派,但仍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较为细致的区分,诸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等。
这是汉族筝乐的五个主要流派。
下面就由店铺浅谈一下各古筝流派特点,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1、河南筝:“奋逸响”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语言高亢粗犷,明郎谐趣。
当然,这指的是一般风格。
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和这一风格当吻合,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定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河南筝的曲目可以说是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民间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只有南明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等在其中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出现,同时,也脱离了说唱而独立演奏。
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易名为《高山流水》,这或许是抚今追者,跟锺子期与俞伯牙结为知音的故事相关系吧!今天所保存下来的许多河南的传统曲目中,大量的就是这种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曲”,如《哭周瑜》、《苏武思乡》等都是。
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已成为一个著名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是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给人以吸引力。
2、山东筝:山东和河南两地区相邻,从语言到习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
山东筝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如《战国策·齐策》有记:“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击筑、弹筝。
”所以有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秦。
而今天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东筝曲就是出自山东琴书,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琴书的前奏出现的琴曲,跟河南板头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汉宫秋月》等,另外,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凤翔歌》。
浅析河南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
浅析河南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作者:刘慧莹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4期摘要:河南筝,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河南筝乐人群体对其曲目的编订和相关筝乐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独具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
而河南筝中有一部分乐曲是在板头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逐渐在全国得到广泛的认知。
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筝曲《陈杏元和番》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进行分析,探寻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
关键词:河南筝曲;板头曲;陈杏元和番一、河南筝曲与板头曲的关系筝因其独特的包容性,使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屹立不倒,并被大众广泛喜爱着。
而筝曲也不断地融合各地的戏曲、说唱等民间音乐,形成了以地域名称命名的各个流派。
其中,河南筝因产地在中原地区,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紧密相连,所以它的音乐大多给人以朴实、粗犷之感。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民间俗曲在市民阶级中得以广泛流传,从而使弦索乐在中原迅速发展,后来河南弦索乐也被称为“河南板头曲”。
河南板头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有筝、琵琶、软弓京胡、月琴等,其中,筝、琵琶声部也可分别用于独奏。
二、河南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河南筝曲在演奏上多用游摇、大颤音、速滑音等手法,音乐风格泼辣粗狂。
代表曲目有《陈杏元和番》、《哭周瑜》、《老八板》等。
从板头曲中慢慢独立的河南筝曲,其演奏技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河南筝曲也继承着传统板头曲的板式结构,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种形式。
河南筝曲中属于慢板的有《陈杏元和番》等,其板数为一板一眼,属于中板的有《哭周瑜》等,其板数为一板一眼,属于快板的有《老八板》等,其板数为有板无眼,与慢板和中板有所不同。
这里的乐曲大部分是在板头曲的基础上稍加变化产生的,而板头曲的部分曲目或合奏曲片段之所以演化成单独的筝曲,是因为在板头曲的伴奏中筝占有很大比重和河南筝乐演奏家不断地在筝声部上加花、变奏,使河南筝慢慢地从板头曲中分离出来。
河南筝曲继承了板头曲曲调的精髓,以宫调式为主,徵调式为辅,其旋律特征根据不同的情绪而有所改变,但最基本特征为宫—徽之间、徽—商之间的上下四度跳进,然后在商音上以级进的方式落在宫音上,最终结束乐曲。
从河南筝曲《高山流水》看河南筝派的音乐风格
从河南筝曲《高山流水》看河南筝派的音乐风格摘要:《高山流水》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当属传统十大古筝名曲之中的翘楚,它因为古朴而典雅的风格、细腻而丰厚的情感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坊间广为流传,另外它曲调中所蕴含的轻灵悠远而又余韵悠长的什么意蕴更是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本文主要通过河南筝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结构和演奏创新三个方面对河南筝派的音乐风格进行研究,以期为河南筝派的的古筝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河南筝派;音乐风格引言古筝自从诞生之日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用其自身的发声原理和音响效果来命名,是中国民族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后汉的刘熙载曾经在《释名》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已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
因此,古筝也被称为“秦筝”,在后来发展的历史中,因为古筝本身外表古朴典雅,声韵铿锵有力,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的表达力十分的丰富深远,在流传中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
一直以来古筝的演奏方法一直是两手并用但是分工明确,一般来讲,左手主要负责一些颤、按、滑等手法,右手负责旋律。
用这种手法弹奏出来的曲子因为采用的是传统弹奏法因此被命名为传统筝曲。
在传统筝曲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是《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相传是伯牙所作,创作之初是一首古琴曲,在《列子·汤问》中对此有所介绍——战国中晋国的一名士大夫叫做伯牙,是一名古琴的高手,又一次咋泛舟过程中遇到一名叫做钟子期的樵夫,两个人谈的十分融洽,当他们谈到志向的时候,钟子期志在高山:“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伯牙则志在流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两人一见如故,尤其是伯牙像是找到的知音一般,当钟子期死后,伯牙在钟子期的坟前摔坏了自己的琴,发誓终身不在弹琴。
由于这个典故的原因,“高山流水”渐渐地演变为知音的代名词流传至今,后来在演变的过程中,古筝的弹奏手法就和了地方的民间音乐,渐渐地形成了具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手法技巧的一种的地方流派,在派系分布中,其中以客家、河南、浙江、潮州等流派最负盛名。
论河南筝流派的发展与特点
论河南筝流派的发展与特点河南筝指在河南地区形成和流传的独特筝派,又称“中州古调”。
河南筝派是中国四大筝派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本文拟对河南筝流派的成因、流变进行阐述,并介绍其风格特点、演奏技法、代表人物等。
一、河南筝流派的成因1. 河南筝的起源河南筝派主要依附于河南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及后来的河南曲剧,尤其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是河南地区广泛流行一种民间音乐,也称鼓子曲,是一种以曲牌联缀为特点的曲艺形式。
在发展过程中,大调曲子吸收了北方流行的岔曲、昆腔、皮黄、秦腔等声腔曲牌。
筝作为大调曲子的伴奏乐器,从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中扎根、吸收营养,逐渐发展。
2. 从大调曲子的伴奏到独立演奏大调曲子的伴奏乐器为三弦、筝、琵琶,加以手板、八角鼓。
凡是大调曲子广泛流行的地区,筝乐也随着发达,弹筝名家也随之涌现。
在长期的伴奏过程中,一些演奏者从大调曲子的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中逐渐分离出筝曲,经不断加工、提炼,创作出筝的独奏曲目。
今天,河南筝乐仍与大调曲子、戏曲等民间音乐紧密相连。
正是这些丰厚的民间音乐土壤,培育了刚健的河南流派筝乐。
二、河南筝曲类别及发展1. 传统筝曲(1)唱腔牌子曲。
即由大调曲子的曲牌唱腔、间奏器乐逐渐演化而来,曲名与原大调曲子称谓相同,旋律也是在原曲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例如:《银钮丝》,这类乐曲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活泼,地方风格很强。
(2)板头曲。
板头曲是纯器乐曲,源于大调曲子演唱开场时的前奏曲,用于调节和渲染气氛。
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严谨、工整、讲究对称性和规律性。
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打雁》等。
2. 近代的创作近五十年来,河南筝艺术家在民间乐曲、河南梆子、曲剧等戏曲曲艺基础上改编、创作了很多乐曲。
如《闹元宵》融汇了河南梆子、曲剧、越调以及民间吹打乐等音乐素材,《汉江韵》融入了“二夹弦”的素材。
筝艺术家如曹东扶等在板头曲基础上进行修订,丰富河南筝曲的内容和演奏技巧,赋予其新意,逐渐形成细腻、华丽、富于修饰与变化的演奏风格。
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
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
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
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在南阳市。
一、历史溯源河南板头曲起源宋朝,它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和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一起并列为我国四大曲种之一,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
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
清初,逐渐盛行于上述各地。
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
二、艺术特色在当前流传下来的板头曲中,一大部分是适合古筝、三弦和琵琶单独演奏的,也有一部分是适合多种乐器合奏的。
根据它们的演奏特点和在不同场合所起的作用,对于板头曲产生的起因,目前文艺界流传着四种说法:一是聚集人气,吸引观众,为大调曲子的正式演唱作铺垫;二是缓和演出气氛。
在不同曲目的大调曲子转场期间,乐队演奏板头曲,以免演员休息、替换时出现冷场现象;三是调弦定调。
意在使不同乐器的乐手之间相互默契;四是呈才性,以曲会友。
板头曲的曲体形式,基本上是68板,即盘头16板,起势6个8板,煞尾4板,民间俗称"老八板",是民族器乐曲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板头曲的内容,有以历史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夺筝》、《高山流水》、《苏武思乡》等;有描写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压抑悲伤及闺怨情思的,如《盼夫归》、《思春》、《悲秋》等;有以情景寄意、写景抒怀的,如《满园春》、《春雨细柳》、《寒鹊争梅》等,这一部分板头曲数量最多。
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
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雁》、《赏秋》、《闺中怨》、《上楼》、《下楼》等。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河南板头曲为例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59/ 14主干音符十分相近,所以在曲友们聚会时,可以按照人数的情况随意组合。
合奏乐器组合多为三弦、筝、琵琶、扬琴、二胡、洞箫、八角鼓等,其中古筝、琵琶、三弦为主要的。
板头曲的绝大部分的乐段和乐句划分的很清楚明白[3],有明显的对称性与规则性,曲式结构十分严谨、工整,旋律进行有很强的程式性。
和许多我国的民间传统器乐曲一样,板头曲也为六十八板,使用2/4拍记谱,因此有三十四小节。
三、河南筝派的演奏技巧介绍在《弦索十三套》中,有关古筝摇指的技术有点滴的记载,而曹东扶先生演奏的河南板头曲,使我们亲眼看到了摇指是如何应用的。
他演奏的摇指结实有力,清脆悦耳,给人以轻快有活力之感。
这是河南板头曲唯一的摇指技术,也是河南筝曲的常用技法,是摇指的雏形。
(一)河南筝派左手常用技巧河南筝以左手的滑按音的别具一格的处理最有特色。
1.大颤音: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夸张的吟弦,也可以说成是大动作的吟弦,它被用来激化某种因素或扩大特定的情绪。
2.空颤:在本音弦上作反复较快的大动作吟弦,吟出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为空弦大颤音,简称空颤。
3.按颤:吟出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简称为按颤。
4.小颤音:小颤音在河南筝曲和板头曲上是非常特殊一种表现手法。
它在按、滑音上做密集快速的反复吟弦,吟奏出小二度或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也是按、滑音和吟弦的组合手法。
(二)河南筝派右手常用技巧1.“夹弹”:右手大指弹奏后要靠在相临的弦,这样声音坚硬有力。
2.“短摇”:在河南筝派的演奏技法中多用快速托劈的短摇表现其地方特色。
3.“倒剔正打”:曹东扶先生首创的中指带义甲向外剔指,使得演奏更加方便,声音铿锵有力。
4.“剔指”:中指向外弹弦,常与大指托法连用。
5.“拇指靠弹重托”:右手的大指在弹奏后以要靠近相临的琴弦。
(三)以《高山流水》的艺术分析为例1.创作背景和意义《高山流水》标题刻画出巍巍高山,潺潺流水,山河锦绣的景色,只要一提起古筝名曲,无人不知高山流水。
河南筝的音乐特征及乐曲
《眼镜》韩济平 有了这个“一”,我们就应该守住这个“一”。画家刘知白 先生在总结其一生画事时概括的好,他用了“法,守,功,化”
例2
此段为乐曲的后半主题部分,不同的是,从这段音乐开始 乐曲反复强调的是Ⅳ级音,音乐在这里发生了明显的转调,由前 调的G宫均调转到了后调的C宫均调,并一直持续剑最后。调性的 转换,也同样是运用在重要位置处强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属音的手法。更为突出 的是“游摇”技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运用,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 陈杏元去和番时内心的哭泣与绝望。调式在这里则是以徵调式为 主,并一直持续到全曲结束。
大众文艺
理论研究·音乐
河南筝的音乐特征及乐曲分析
徐 颖 (武昌理工学院音乐系 湖北武汉 430223)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筝的文化溯源,并对河南筝所具有的乐 律特征进行详尽的分析,还通过音阶特征、调式特征、风格特征和演 奏特征从曲调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通过借用潮州筝名曲进行对比 分析,
关键词:河南筝;音乐特征;乐曲分析
四个字,他说:“得一法不易,故当守之,并生发而完善”。一 笔落定,众笔相随。石涛认为,在绘画领域中,一笔画下去, 等于劈开混沌,形象就开始形成了。一法通来万法通,万法和来 一法明。石涛把老、庄哲学中的“道”这一根本规律,引申到绘 画中来,创立了”一画论”。 “一画论”字面理解不仅仅含有 一笔一画之意,更重要的是以“画论”为纲,阐明了绘画艺术的 形式美的本源和绘画技巧的根本法则。由“一画”开始去描写万 物,表现万物的性灵。
河南筝派的风格特征以《高山流水》曲目为例
摘要古筝是我国古代乐器,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
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继承人的演绎和再创新,使得不同的筝派在传播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在中国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起着主导作用。
本文将从河南筝派的形成原因和类别以及著名筝曲《高山流水》中探讨河南筝曲的风格和特点。
从以上几个方面中来突出河南筝派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字:河南筝派高山流水风格特征传承发展筝派类别1.前言作为具有几千年发展历程的乐器——古筝,是当下最具流行的古代民族的重要乐器之一。
它属于弹拨类乐器,形成于我国西北部。
而且在历史上被称为“秦筝”。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潮流中,秦筝一直向着东、南方向不断前进,并与当地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音乐相互串通在一起,逐渐发展成了与当地的地区特色相结合的不同流派。
在我国,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客家筝派是流行于当地的筝派。
在每一个地方传承的每一种派系,它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相当悠久的历史历程,并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逐步演变。
它经过了萌芽、成长、开花到成熟的几个过程,并经历了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到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每个派系的构成和发展不仅具有保守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共同特征,而且还有各自的因素,如社会背景,客观环境,形成过程和文化特征等其他因素。
2.河南筝派的形成成因2.1历史源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古筝就在陕西、甘肃等地区流行。
公元前237年,李斯在给秦始皇上书的时候,就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1],即有筝的出现。
而河南具有悠久浓厚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的“郑卫之音”和商周时期的“桑间上之乐”曾经对雅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明中叶,河南、云南一带流传的民间音乐被称为“弦索”,主要由古筝、琵琶、三弦等弹拨类乐器组成,合奏时由箫和管乐器作伴唱。
从明朝中叶时期到乾隆年间,弦索与汴梁的流行小曲合二为一,并在清朝中叶几经演变,发展成一首有弦索伴奏的“鼓子曲”,其合奏形式也流传至今。
河南筝曲演奏风格初探
河南筝曲演奏风格初探王少杰班级:顺德区音乐1班学校:大良实验中学发布时间:2011-11-3010:24:19 一、中文摘要:中国古筝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筝,这件经过历史洗礼、古朴的民族乐器,在历史上它曾经有过经辉的时代,被誉为“国宝”,甚至外国人称之为东方钢琴、“东方乐器之王”。
其中,许多地域形成了具有地方上特色的流派,古筝第一大流派就是河南筝曲流派,并且我还发现对现代古筝的发展贡献特别大的一些古筝名家,如:焦金海先生,王中山先生等都是来自河南,都受到过河南筝派筝乐的影响,都有着很深的河南筝派筝乐的底蕴和功底。
他们的一些筝乐作品中都借鉴了许多的河南筝派特有的演奏技法,使整个作品更具有地方上的韵味性和完美性。
因此,研究和学习中国古筝最大流派河南筝派以及具有河南风格的筝曲,对于我们学筝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古筝、演奏风格、演奏技法、河南筝派、曲式结构、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源于秦而盛于唐。
具有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它的历史悠久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使大量的乐曲和丰富的技法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古筝在民间、宫廷中都有流传,但在各阶层的人士中,主要弹奏和传播古筝音乐的,还是地方上的民间艺人,这些人使古筝的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特别是与当地的戏曲、说唱及民间音乐相融合,就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
如: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等。
河南筝派是中国四大筝派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河南筝是由秦筝传入河南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发展形成后来有名的中州古调。
河南筝派的音乐风格与其他筝派还是有较大区别,不仅富有歌唱性,而且还大量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曲艺的艺术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韵味。
同时,河南筝派筝曲在演奏技法上也有自己独特之处,特别是“点”和“小颤音”、“大颤音”、“游摇”、快速“托劈”等技法。
近代河南筝曲的形成,基本上是从河南豫剧与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两部分演变而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头曲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尤其在河南地区,研究板头曲对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掘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出河南板头筝曲的发展特点,进而促进板头曲目的传播。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拟通过《老八板》、《汉江韵》、《打雁来》、《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叹颜回》、《征西》、《落院》、《八景》、《和番》、《萧妃舞》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在分析各自特点的基础之上,归纳了板头筝曲的一般特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板头曲的发展方向。
2.板头曲的特征。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
1、查阅资料
2、进行开题
3、撰写论文
4、进行修改
5、参加答辩
研究的方法:
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一)举例法,适当地举些生动活泼的例子不但有助于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在总结筝板头曲特征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实例说明法,通过横向比较找出板头筝曲和一般古筝曲目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辩证逻辑的方法。本文归纳分析了《老八板》、《汉江韵》、《打雁来》等曲目各自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了板头筝曲的一般特征。(三)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河南筝板头曲历史较为悠久,在河南各个地区都有传唱,要想总结河南筝板头曲的特征,必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在现存的文献中,对于筝板头曲的记录虽然不多,但却是研究筝板头曲的珍贵资料,需要我们仔细阅读,找出其中的有用的材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学生姓名:
系别:
音乐系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26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河南筝的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同时,也脱离说唱而独立演奏。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易名为《高山流水》,河南筝的传统曲目中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
板头曲作为我国弦索乐的重要乐种,在国内民族器乐、曲艺音乐的论著中有些介绍,主要介绍了历史演变、演奏乐器及板式特点,而对音乐理论的研究较少,在仅存的一些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单方面进行局部研究,而对整体的把握较少。
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冯彬彬所写的《关于河南板头曲的传承保护研究》中,对板头曲的如何进行传承和保护进行了研究,并对涌现出的杰出的人物,如魏子猷、曹东扶、王省吾等进行了简要分析。贾媛媛所著《河南板头曲调查与研究》从河南板头曲研究综述、形成源流、基本音乐形态和对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这四个方面对河南板头曲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研究,并对保护河南板头曲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钞艺娟的<河南板头曲《高山流水》的渊源探幽>,则对河南板头曲《高山流水》的线性递进、渐次累积式的衍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陆媛媛的《河南筝派的艺术风格及演奏特征》则对河南筝曲的地域性风格的乐曲、独特的旋律变奏手法、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演奏技法和润色手段及优秀演奏家进行了解读。
[2]陈晓丰.河南筝派的渊源及发展[J].北方音乐. 2011(09)
[3]佟桂影.河南筝派初探[J].北方音乐. 2009(07)
[4]喻莹.“河南筝”纵横谈[J].艺海. 2008(01)
[5]付明.从《汉江韵》谈河南小调筝曲[J].乐器. 2009(05)
[6]刘相君.浅谈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演奏技法的不同[J].大众文艺. 2011(16)
[17]杨红.对古筝艺术发展的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02
[18]王珣.河南筝曲与河南板头曲和鼓子曲[D].沈阳音乐学院2010
五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7]易璇.河南筝派浅述[J].考试周刊. 2009(11)
[8]王晨阳.浅谈“河南筝派”的艺术特色[J].歌海. 2008(04)
[9]贾媛媛.河南板头曲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10]蔡丹丹.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的比较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1
[11]周璐.南派古筝艺术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
进度安排:
2013年11月下达任务书;
2013年11月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3年12月3日开题答辩;
2013年12月写作论文初稿;
2014年3月中旬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4年3月下旬论文评阅;
2014年4月上旬论文完善,定稿;
2014年4月下旬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马珊珊.河南筝曲的音乐特征[J].大众文艺. 2011(10)
[12]贾媛媛.河南板头曲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13]马卉.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教材的建设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王丹.河南筝乐艺术风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
[15]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6]杨丽莉.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