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护理常规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是血浆中脂的量和质异常。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因此血脂异常实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血脂异常一方面可表现为高脂血症,另一方面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也是一种血脂异常的表现。
【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2.潜在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
【护理措施】
1.饮食与运动指导: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目的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危
险因素。
(1)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食物的选择;低热量饮食;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四个方面。
(2)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体重的不同制定科学的运动。
提倡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做体操、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天坚持30分钟,每周5次以上,运动后以微汗、不疲劳、没有不适反应为宜,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2.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调脂药物,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并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
【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提倡均衡饮食、避免肥胖。
劳逸结合、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45岁以上或有高危家族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早发现,早治疗。
2.疾病知识指导
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PPT课件
36
❖血脂检查 重点对象包括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 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
者
医学PPT
37
❖3.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 化家族史者
❖4.有皮肤黄色瘤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医学PPT
38
TC TG HDL-C LDL-C
诊断标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医学PPT
24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 约占肝湿重的10%,为轻度; 如高于50%以上,即为重度
医学PPT
25
临床表现
医学PPT
26
❖黄色瘤、角膜环和高脂血 症眼底改变:脂质在皮下沉 积引起的
医学PPT
27
❖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 和周围动脉疾病:脂质在血 管内皮沉积引起的
医学PPT
28
医学PPT
13
高密度脂蛋白(HDL)
❖主要在肝脏合成,小肠也可少 量合成。
❖功能:胆固醇的逆转运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医学PPT
14
什么叫载脂蛋白?
❖凡从脂蛋白中分离出来的蛋白 质均属载脂蛋白, 也就是说与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结合在一起 的蛋白质就是载脂蛋白(Apo)。
医学PPT
15
载脂蛋白有何生理功能?
合适
边缘升高 升高
≤ 5.18
5.18~6.19 ≥ 6.22
≤ 1.70
1.70~2.25 ≥ 2.26
≥ 1.04
≥ 1.55
≤ 3.37
3.37~4.12 ≥ 4.14
❖在肝脏合成 ❖主要功能:把内源性甘油三酯
运送到体内肝外组织,也向外 周组织提供胆固醇。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脂类代谢紊乱的疾病可以由遗传因素引起,可因环境因素导致,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目前对脂质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已从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进入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相关酶、基因等的研究。
多数血脂和脂蛋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
1、血脂测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测定已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领域,但是必须了解这些项目只能用于评估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而不能对这类疾病如CHD作出诊断;但是对于遗传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等类疾病,则必须用这些试验作为诊断指标。
⑴危险因素的概念:人体的某些生理特征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人们就称这些特征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现在都很重视血脂水平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实际上血脂就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只能用于估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而不能用做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以冠心病(CHD)为例,CH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血脂异常只是CHD的发病因素之一,不是所有CHD患者血脂都增高,也不是所有血脂增高者都必然患CHD,所以它对CHD来说不能做为一个诊断指标,只能作为一个危险因素看待。
其它脂质和脂蛋白测定如HDL-C、LDL-C、apoA、ApoB等也都是属于危险因素而非诊断指标。
⑵血脂检查的临床应用血脂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血脂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血脂检测主要用于:①作为健康普查指标,预防和早期发现高脂蛋白血症,起监控作用;②协助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③评价冠心病,脑梗塞等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危险度;④对少见的遗传性脂蛋白异常性疾病进行诊断;⑤对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疾病进行监测和评估;⑥监测和评价饮食和药物治疗效果;⑦其他。
⑶血脂试验项目的选择:血清中主要的脂质有TG、TC,脂蛋白有HDL、LDL、VLDL、Lp(a),临床上可以分别选择测定这几种脂蛋白。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PPT课件
2.26
mmol/L(升高)
11
治疗原则
(一)继发性血脂异常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二)治疗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 2、药物治疗要严格掌握指证 (三)防治目标水平
最主要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1、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12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
危险分层
血脂
TC 5.18-6.19
血清TG的理想水平是﹤1.70mmol/,LHDL-C的理想水平是 ≧1.04mmol/L
15
生活方式改变
1、医学营养治疗:为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 2、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 3、其他:戒烟、限盐、限制饮酒、禁烈性酒
16
药物治疗
一、常用调脂药 (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是脂蛋白异常血症分型的金标准,但技术操作复 杂,一般临床难以做到 (三)脂蛋白电泳
9
高脂血症的诊断
(一)诊断:血脂检查的高危人群 ①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 ②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③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 ④ 有皮肤黄色瘤者 ⑤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二)诊断标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 TC 5.18 mmol/L(正常) 5.18-6.19 mmol/L(边缘升高) 6.22 mmol/L(升高)
TC 5.18-6.19
或LDL-C 3.37-4.12 或LDL-C 3.37-4.12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
低危
低危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
低危
中危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
中危
高危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ppt课件
精选
10
高密度脂蛋白(HDL)
• HDL颗粒最小,密度最高,蛋 白质和脂肪含量各占一半。
• HDL的生理作用是将外周组织 包括动脉壁在内的胆固醇转运 至肝脏进行代谢。
精选
11
精选
12
• 什么是载脂蛋白?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除了与脂质结合 形成水溶性物质成为转运脂类的载 体,还可参与酶活动的调节以及参与 脂蛋白与细胞膜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反应。
蛋类
2-4个/每周
蛋黄、咸蛋
鱼类
各种鱼(蒸、煮)
乌贼、咸鱼、罐头油
浸鱼
贝壳类 扇贝
虾类、淡菜 对虾
油类
豆油、香油、菜油 花生油、色拉油黄油、猪油等动物油
豆类
豆腐、大豆制品 罐头豆类
熏豆腐干
水果、蔬菜 新鲜蔬菜、水果 罐头水果
咸菜、腌菜、果汁饮料
坚果类 核桃、杏仁、栗子 花生
椒盐核桃
饮料
茶、水
酒、低脂饮料 巧克力饮料
• VLDL的主要功能是把内源性甘油三酯 运送到体内肝外组织,也向外周组织 间接或直接提供胆固醇。
精选
9
低密度脂蛋白(LDL)
• 颗粒比VLDL小,密度比VLDL高, 胆固醇所占比例特别大,Apo占
• 其Apo含量的95%。 VLDL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转运 至肝外组织,为导致动脉粥样硬 化的重要脂蛋白,经过氧化或其 他化学修饰的LDL具有更强的致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精选
17
精选
精选
•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素瘤
临 床 表 现
精选
20
•角膜环
精选
临 床 表 现
21
• 动脉粥样硬化
精选
临 床 表 现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什么是脂蛋白?
血脂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们必须和 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易溶于水 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 脂蛋白主要包括哪些? 应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问题:根据魏女士的情况,她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
的危险程度(危险分层)是什么?
A.高危 B.中危 C.低危 √ D.不确定
代谢综合征
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即可作出诊断 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血清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 血清HDL-C:<1.04mmol/L(40mg/dl) 血压:≥130/85mmHg
3.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病(如短暂性脑缺血) 4.糖尿病
注:冠心病等危症指非冠心病者10年内发生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性与已患冠
心病者等同,新发和复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大于15%
刘女士,67岁,患高血压10余年,未见其它异常。 血脂检查结果如下: TC LDL-C TG HDL-C 260mg/dl(6.74mmol/L) 160mg/dl(4.14mmol/L) 150mg/dl(1.70mmol/L) 40mg/dl (1.04mmol/L)
问题:根据张先生的情况,他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
的危险程度(危险分层)是什么?
A.高危 B.中危 √ C.低危 D.不确定
江女士,53岁,新近被确诊为糖尿病,未见其它 异常,血脂检查结果如下: TC LDL-C TG HDL-C 220mg/dl(5.70mmol/L) 140mg/dl(3.63mmol/L) 300mg/dl(3.39mmol/L) 35mg/dl (0.91mmol/L)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相信不少网友听说过“高血脂”,但是较少人知道血脂异常。
其实,高血脂属于血脂异常的一种。
那么,究竟什么是血脂异常?小编详细解释给你听。
血脂异常就是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实际上是脂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化验,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那么,血脂又是什么呢?血脂主要指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备受公众关注。
高血脂症在我国已不少见,据调查成人中血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升高者约占10%至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者血脂升高,而且高血脂症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从原因上分,一类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另一类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
后一类占大多数。
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1、生活方式,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2、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3、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主要指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备受公众关注。
血脂异常会对身体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当血浆总胆固醇>5.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4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时,即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然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0.91mmol/L)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与“高脂血症”具有同样的危险性。
有研究指出,尽管很多人都听说过高脂血症,但在血脂异常者中能坚持治疗,并治疗达标者仅占10%;特别是冠心病人中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更低,只有5%。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药物治疗:
3、贝特类:主降TG
名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诺贝特 苯扎贝特
用法
0.1gTid 0.2gTid
功效
可增强抗凝药 作用
副作用
禁用于肝肾功不良者 及儿童、孕妇和哺乳 期妇女
吉非贝齐
副作用较多,临床少用
4、烟酸类:阿昔莫司,0.25g,1-3次/日, 少用。 5、树脂类:少用。 6、依折麦布: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适用于高CHO为主者,可与他汀类合用, 常用量10mgQd。可致头痛、恶心,引起 转氨酶升高。
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性高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分型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CHO ↑↑ ↑↑ TG HDL-C
混合性高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
↑↑
↓
临床表现:
一、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由于脂质局部沉积所引起,其中以黄色瘤较为 常见。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早发性 角膜环出现于40岁以下,多伴有血脂异常。严重 的高TG血症可产生脂血症眼底改变。 二、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多数血脂异常患者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而于 常规血液生化检验时被发现。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介绍
血脂异常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由 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 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 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部分原发脂异常患者有家族 倾向。
概述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 (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血浆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载脂蛋白Apo)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磷脂等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用超速离心 法将其分5类,这5类脂蛋白的密度依次增加,而颗粒则依 次变小。 1、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密度最小,不进入动脉壁内, 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其值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3、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4、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5、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最小,密度最高,有抗动脉粥 样硬化作用。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 超速离心法:是分为5大类,即乳糜微粒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 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 电泳法:分为原位、前-β、 β、 α四条区 域。
5
+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种特殊蛋白,因与脂质 结合担负在血浆转运脂类的功能,故称为載脂 蛋白。
apo AⅠ
功能
水解CM、VLDL 的TG
水解HDL、IDL的TG
使胆固醇酯化进 入HDL核心
24
+ 高脂蛋白血证表型分类 + 按是否继发于全身疾病分类 + 基因分类
25
▪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临床罕见。
▪
TG升高,TC正常或轻度增加。
▪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仅LDL增加。TC升高、
功能
转运外源 转运内源 转运内源 转运内源 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 胆固醇 胆固醇酯
逆向转运
胆固醇
17
▪ 胆固醇:食物中的胆固醇在小肠腔内合成胆固醇脂,
内源性胆固醇由肝,小肠合成。胆固醇的去路为构成 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等。血清 总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有关,水平越高,发病越早。
▪ 甘油三酯:外源性TG来自食物,内源性TG主要由小肠 和肝合成,构成脂蛋白后(主要是VLDL)进入血浆, TG是机体恒定的供给能量来源。 TG增高,发生冠心病 危险性增大。
12
+ 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小部分由小肠合成。 + 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 + 作用:(1)将内源性甘油三酯转运到肝
外组织;(2)形成LDL + 合成过程中ApoB是主要的,并由血浆中
的HDL提供ApoC和E + 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硬化的作用。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李金华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是什么?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几种脂质 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 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脂质 不溶入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 循环中转运,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 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 而称为血脂异常更全面。 血脂异常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属遗传 性脂代谢紊乱疾病,继发性常见于糖尿病、肝脏疾病、 肾脏疾病等。
方 药 : 保 和 丸 和 小 承 气 汤 加 减 。
治 滑心壮证 法 。烦实候 : 头,: 清 昏脘多 胃 ,腹食 泻 舌胀, 热 红满消 。 苔,谷 黄口善 腻干饥 ,口, 脉苦体 弦,胖
胃 热 滞 脾 证
肝加母阴 阳桑、虚 。寄黄内 生柏热 、滋, 生阴失 代降眠 赭火盗 石;汗 补眩者 肝晕, 肾重加 潜者知
内皮损伤反应假说: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吸烟均可引 起内皮功能 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中脂质条纹的形成
内皮细胞氧化 LDL-胆固醇, 引起一系列炎 性反应,造成 脂质条纹的形 成和平滑肌细 胞的移行。
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合病变
条纹进展为 进一步的损 伤;坏死的 核心覆盖着 纤维帽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
表型分类法:Ⅰ型(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Ⅱ型
治疗思路
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饮食控 制、运动锻炼为基础,根据 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 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 疗。继发性高脂血症应积极 治疗原发病。
水平
依据冠心病危险性高低而决定应用或采用治疗性生活 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降LDLC的起始值和达标值,如下表所示: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双语版)
原发性与继发性血脂异常
VLDL
VLDL+LDL
LDL
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神经性厌食
肾衰
肾病综合征
纤维化
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酒精
糖皮质激素
雌激素
环孢素
视黄醛衍生物
继发性血脂异常
临床表现
(一) 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
临床表现
(二)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脂和血浆脂蛋白检查。 血脂检查:血甘油三酯(<1.7mmol/L) 血浆胆固醇(<5.2mmol/L) 脂蛋白检查: 空腹12-14小时后抽血,4度放置过夜观察其分层及浑浊度,如高CM 标本有奶油状悬浮物 脂蛋白电泳、超速离心技术(无需常规)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询问病史和查体。 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其他疾病史和用药史。查体注意黄色瘤和脂血症眼底。 (二) 重点对象: 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动脉粥样硬化族史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诊断标准
合适
边缘升高
异常
总胆固醇 mmol/L
电泳法
人类脂蛋白的分类和特性
脂蛋白分类 (超速离心法,电泳法)
密度 (g/mL)
主要来源
主要脂质
主要Apo
主要功能
高密度脂蛋白HDL α脂蛋白
1.063~1.21
肝脏、肠道
胆固醇脂
A、C
逆向转运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 β脂蛋白
1.019~1.063
VLDL分解代谢
胆固醇脂
B100
运送内源性胆固醇到外周组织
各类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内科学】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内科学】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密度最小●CM 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 的主要功能是把内源性 TG 运送到肝外组织,同时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运送 CH●低密度脂蛋白(LDL)●由 VLDL 和 IDL 中的 TG 水解形成;是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L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转运到肝外组织,与 LDL 受体结合,介导 CH 的摄取和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H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CH 逆转运●低 HDL-C 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LP(a)●Lp( a)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分类●表型分类●病因分类●原发性血脂异常●占血脂异常的绝大多数●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某些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表现●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饮食和生活习惯、用药史和家族史●筛查●血脂筛查的重点人群●有血脂异常、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有 ASCVD 病史●有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以及吸烟史)●有皮肤或肌腱黄色瘤●鉴别诊断●甲减●多表现为Ⅱ a 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Ⅱb 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甲减对 TC 及 LDL-C 影响最大,对 TG 、 HDL-C 及 VLDL影响较小●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引起血脂异常的主要机制是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脂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SLE●治疗●治疗原则●根据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干预策略●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调脂首选他汀类药物●当血清TG≥1. 7mmol/L 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对于严重高 TG 血症(空腹TG≥ 5. 7mmol/L)病人,应首先考虑使用降 TG和 VLDL-C 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或烟酸)●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他汀类●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CH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ASCVD●少数接受大剂量治疗的病人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痛、肌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极少数可发生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竭●肠道CH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适用于高 CH 血症和以 TC 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普罗布考●普罗布考明显降低 HDL-C,但被认为可改变后者的结构和代谢,提高其逆向转运 CH 的能力。
血脂异常,你知道多少
118血脂异常,你知道多少马才伦近年来,“三高”被越来越多的朋友所熟知,就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我们所说的高血脂就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拥有过高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或者拥有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血脂异常的危害经过研究发现,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就包括血脂异常。
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类血脂异常: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胆固醇血症。
患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
冠心病是因为胆固醇形成的粥样斑块沉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管腔变得狭窄,进而减少了冠脉血流,导致缺氧缺血的现象在心肌出现。
这些斑块就好比悬在头顶的刀,随时可能落下。
一旦斑块破裂,会迅速堵塞动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与冠心病相同,过高的“坏”胆固醇水平也会使斑块出现和堆积在脑血管壁中,在脑血管硬化后会对脑血管内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出血性脑中风出现。
或者可能形成栓子式血栓瘀滞脑血管,导致脑栓塞和脑血栓。
人体脂肪代谢与糖代谢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所以,血脂异常经常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生。
血脂异常出现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会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以及死亡概率。
进行降糖治疗只能让微血管并发症得到减少,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而对胆固醇进行降低则能够使大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
此外,高胆固醇血症还会使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增加,对人体的肠动脉产生影响,会导致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
在形成肠动脉血栓时,会出现剧烈的腹胀、腹痛甚至肠壁坏死等症状。
在对肾脏产生影响时,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动脉硬化出现。
在对人体的下肢动脉产生影响时,可能会有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的症状出现。
如果有血栓发生,会有肢体糜烂、坏死出现。
在影响到眼部时,可能使眼部血管堵塞,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视力产生影响。
二、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喜欢吃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肥肉的人群;中老年人群;不喜欢运动的人群;肥胖或者体重超标人群;经常过量饮酒的人群;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人群;长期精神压力太大、情绪紧张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功能:将外源性的甘油三酯运送到肝脏和脂肪组织
在外周组织供能
FFA
LDL受体相关蛋白(LRP)
CM
LPL
CM残体
食物
CM及其残体参与 LDL和HDL的形成
• 颗粒大,甘油三脂含量90%,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 CM残粒可被巨噬细胞摄取,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Dyslipidemia
降低LDL-C作为 首要干预靶点
治疗
危险分层
与胰腺炎相关
TG
肝脏
转运内源性TG到外周组织
TG、CH VLDL分解 LDL前体
CH CH、PL
VLDL和IDL 分解
肝脏和小肠
转运CH到外周组织,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因素
逆向转运CH,与冠心病负 相关
血脂代谢:指的就是脂蛋白代谢过程。 包括: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和胆固醇逆转运途径 参与这一代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Dyslipidemia
HDL的代谢:胆固醇逆转运途径
合成
HDL
分解 CM VLDL 激活LPL
激活LCAT
胆固醇酯进入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转酰酶) HDL内形成
球状HDL
血胆固 醇降低
Dyslipidemia
脂蛋白代谢总结
胆固醇
胆汁酸
Dyslipidemia
CM:CM的代谢残粒可被巨噬细胞表面受体所识别而摄取,可能与动 脉粥样硬化有关。 VLDL:血浆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IDL:血浆IDL浓度升高常易伴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LDL:是所有血浆脂蛋白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经过氧化 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LDL,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更强。 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Dyslipidemia
脂蛋白异常血症的病因及分类
病因:凡引起脂质来源、脂蛋白合成、代谢过程关键酶异常或降 解过程受体通路障碍等均可导致血脂异常
Dyslipidemia
表型分类(了解)
分型 Ⅰ Ⅱa Ⅱb Ⅲ Ⅳ Ⅴ
血浆脂蛋白变化 CM↑ LDL ↑ LDL及VLDL同时↑ CM残粒和VLDL残粒↑ VLDL ↑ VLDL及CM同时↑
血脂变化 胆固醇 ↑ TG↑↑↑ 胆固醇 ↑↑ 胆固醇 ↑↑ TG↑↑ 胆固醇 ↑↑ TG↑↑ 胆固醇 ↑ TG↑↑ 胆固醇 ↑ TG↑↑↑
Dyslipidemia
类型
高CH血症 高TG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HDL-C血症
临床分类
TC
TG
↑↑
→
→
↑↑
↑↑
↑↑
→
→
HDL-C
→ → → ↓
Dyslipidemia
脂蛋白代谢--内源性代谢途径
载脂蛋白E受体
肝外细胞
脂蛋白酯酶(LPL)
游离脂肪酸(FFA)
• 内源性代谢途径:肝脏合成的VLDL转变为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和LDL;以及LDL被肝脏 或其他器官代谢的过程
Dyslipidemia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谢
主要功能:将内源性的甘油三酯运送到肝外组织,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提 供胆固醇
载脂蛋白 脂蛋白受体
脂蛋白代谢
Dyslipidemia
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在体内绝大多数被酯化成胆 固醇酯并参与脂蛋白合成。
食物 (小肠)CM
胆固醇主要用于合成胆酸、类固醇 激素和维生素D,由肠道排出,肝 肠循环。
类固醇
Dyslipidemia
外源性甘油三酯主要构成CM 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构成VLDL,
乳糜颗粒(CM) <0.95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0.95~1.006 1.006~1.019 1.019~1.063 1.063~1.21
80~500 30~80 27~30 20~27 8~10
TG
小肠
转运外源性TG到外周组织,
甘油三酯是机体的恒定能量来源, 储存于脂肪组织
内源性
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脂肪酶分解 为FFA和甘油,进入循环后供能
Dyslipidemia
外源性
脂蛋白代谢--外源性代谢途径
CM及其残体参与 LDL和HDL的形成
载脂蛋白E受
体
CM
CM残体
脂蛋白酯酶(LPL)
游离脂肪酸(FFA)
• 外源性代谢途径:指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Dyslipidemia
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
血脂
中性脂肪
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TG) 胆固醇(Cholesterol, CH)
类脂
固醇(sterol) 类固醇(steroids) 磷脂(Phospholipid, PL) 鞘脂(Cholesterol ester, CE)
Dyslipidemia
(一) 询问病史和查体。 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其他疾病史和用药史。
查体注意黄色瘤和脂血症眼底。 (二) 重点对象:
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动脉粥样硬化族史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Dyslipidemia
Dyslipidemia
Dyslipidemia
糖尿病、肾病综合 征、多囊卵巢 、库欣等
长期大量噻嗪类利
药物 尿剂、糖皮质激素、 所致 β受体阻断剂
Dyslipidemia
临床表现
(一) 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
Dyslipidemia
临床表现
(二) 动脉粥样硬化
Dyslipidemia
包括血脂和血浆脂蛋白检查。 血脂检查:血甘油三酯(<1.7mmol/L) 血浆胆固醇(<5.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7-2.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
在外周组织供能
内源性胆固醇 内源性甘油三酯
合成
VLDL
LPL
FFA
LDL
IDL
Dyslipidemia
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代谢
VLDL
FFA
LPL
IDL
在外周组织供能
LDL(主要含内源性的胆固醇)
• 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约占50% • LDL3为小而致密的LDL,具有更强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脂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 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载脂蛋白:血脂的转运载体
载
Dyslipidemia
脂蛋白的分类
极低密度脂蛋白 中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CM
分类
水合密度(g/ml) 颗粒直径(nm) 主要血脂 来源
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