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76898dc77da26925c5b0e1.png)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是人教版·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有什么是植物激素,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等知识准备。
在此基础上,本节知识目标是:①能准确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②能够说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③能够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④能够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浓缩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中。
此项探究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伸与补充,同时还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以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严密性的难得载体,合理有序地组织好此探究活动,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节情感、态度目标是训练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其生理作用的发挥与自身浓度、植株细胞的成熟情况、植株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将其列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涉及完整的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对学生和教师的能力要求均较高,列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教学计划用1课时,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较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播放课前录制的视频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处理,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导致的实验结果差异较大,实验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较多,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课外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规划与组织是关系本教学难点能否突破的关键。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doc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186a6d67ec102de2bd8999.png)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教学策略1.图形引导,问题入手。
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这是对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
因此,本节可以从对问题探讨的曲线图的分析入手。
2.利用多种资料,交流生长素类似物应用的实例,理清应用原理。
3.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
本节中“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以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知识背景的。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此项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这个探究活动可以采取协同合作的方式展开。
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可以师生合作策划好探究方案,还可以演示预实验的情况,并引导学生理解预实验的作用。
四、探究指导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
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材料用具的准备1.实验材料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的枝条。
2.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
3.插条选择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
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但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
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
由于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用枝条,要适当考虑对树木的保护。
扦插枝条的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11a500176eeaeaad0f330bc.png)
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题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会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对学生读示意图、图解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学会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并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目标(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的意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3)通过探索使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复习导入:出示盆栽植物弯向窗外生长的图片,提出问题:这株植物在生长方向上有何特点? 向光性,学生归纳出向光性的定义。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过渡:人们对向光性现象熟视若无睹,而达尔文做了个有心人,提出了“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①出示达尔文研究金丝雀虉草向光性的背景资料。
提出问题:达尔文的研究工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处处留心皆学向;科学研究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科学重视实证,因此,达尔文设计了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进行研究。
②达尔文实验的分析出示实验示意图学生讨论:说出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是什么?学生陈述问题的答案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实验中遮盖胚芽鞘的顶尖及尖端下部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分析这些部位与向光生长的相关性,这是实验设计中的排除法。
提出问题: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 胚芽鞘的顶尖。
弯曲生长的又是哪一部分?尖端下部。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向光弯曲的不是同一部位,达尔文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教学意图: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③达尔文的推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生长素的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生长素的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741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9.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生长素的作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生长素的作用教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通过“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分析,能够说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3、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4、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长素在发挥生理作用时的特点--两重性。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1、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分析。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应用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回忆“向光性”的原因?是不是生长素浓度越高越能促进植物生长呢?【新授】师: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这就是生长素的两重性。
一、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师:两重性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自主学习一: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于同一器官的生长有没有影响呢?怎样的影响?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是一样的吗?3、能使根、芽、茎长得最好的生长素浓度各是多少呢?学生自学、交流、回答: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是10-11mol/L左右;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是10-8mol/L左右;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是10-4mol/L 左右,即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幼嫩细胞>衰老细胞师:生长素的这种作用特点的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出示图片:松树的宝塔型树冠图师:引导学生分析宝塔型结构形成原因、顶端优势的概念自主学习二:顶端优势的原因?解除方法?应用?师生共同总结: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768e683c4bb4cf6ecd14a.png)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篇一: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2、掌握实验的探究方法。
3、学会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3、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过程】教师:播放课件,顶端优势现象的视频和图片。
分析产生的原因四、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学生活动:结合右图,联系生长素浓度和扦插枝条生根数目的曲线,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
A B E C F 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2.E点对应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3.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约为多少?敏感性顺序怎样?学生回答:1.对于同一种器官来说,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着浓度的增多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大于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逐渐到零,再增大就会变为抑制。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的器官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3、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根>芽>茎篇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可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续,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尤其是在探究生长素的发现中,初步掌握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是否还具有其他的作用?有何应用?这种作用有何特点?这都是第一节课留下的悬念,这种悬念在第二节课中给出了回答,两节课的内容有着很强的逻辑性。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663e5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7.png)
-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掌握生长素在不同浓度下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能够分析实例。
2. 教学难点:
- 生长素的运输机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学生难以理解其具体过程。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新人教版必修3
3.授课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 教师提出问题:“生长素是如何运输的?它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
-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教材和辅助材料进行思考和回答。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以验证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5. 课堂提问(5分钟)
-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生长素的一些问题,如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和生理作用等。
-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长素的重要性和作用。
-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学生往往难以把握生长素在不同浓度下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652ef89eb172ded63b790.png)
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是一节很好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素材,因为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中虽然已经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还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没有机会付诸实践,而本节的重点教案内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良好素材。
希望通过课外的探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交流实验结果,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有待反复考虑的是,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b5E2RGbCAP 二、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观看录像,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图形间的转换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协作意识。
三、教案重点难点教案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的学习中已经进行了的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训练,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困难,但大多学生已经习惯这种学习方式。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案中仍然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以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虽然如此,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习惯于探究式学习,不愿意也不善于动手操作,所以在课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p1EanqFDPw五、教案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案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DXDiTa9E3d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案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案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66b1b1219e8b8f67d1cb9e2.png)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观看录像,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图形间的转换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在发挥生理作用时的特点。
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1.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且知道了生长素在植物体中起着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但是生长素的作用是不是仅仅这么简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幅图。
课件展示: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根、茎、芽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
师:图片中展示的是植物体的根茎芽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从这张图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生1:分析任何一条曲线都可以得到: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器官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达到最适浓度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器官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之后,生长素浓度再增加,对器官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生2:针对三条曲线对比分析,又可以得出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需要的最适浓度是不同的,对各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其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看样子大家课下都认真预习了书本,请大家看大屏幕。
推进新课板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师: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_557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_5574](https://img.taocdn.com/s3/m/83b679c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c.png)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课方案高平一中李彩梅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术:( 1)概括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试尝试究生长素近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联系生产生活实质中的详细案例,掌握植物生长素的成功作用;(2)经过研究活动,学会研究生长素近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本节学习,关注生长素及植物生长调理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建立理论联系实质的价值观。
(2)经过研究活动,领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课难点:试尝试究生长素近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教课方案思路:材 P50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引入生长素生理作用进行商讨,总结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介绍生长素的双重性,列举植物生长顶端优势等现象 (剖析松树为何表现“塔型”? )。
多种实例沟通,总结生长素近似物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
议论“运用生长素促使插条生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五、教课过程:教课内容一、问题商讨教师组织和指引导课:上课铃声响后,我从本班级窗台取来一盆菊花,而后请一起学上前来把菊花顶端掐去,而后问学生:“联合生活知识,大家想,几日后,它的侧芽会有什么变化”?我又道:大家若想知道原由,我们就专心学习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思虑回答:侧芽长出来了。
三位学生上讲台,其余学生在下边在稿纸设计企图激发学生兴致,提升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注意力。
我请学生阅读教材P50并思虑课前“问题商讨”,几分钟后,请三位学生上黑板,要求画出刚才阅读过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茎所起的作用关系曲线图。
结果,三位学生无一人画得理想,其余学生亦这样。
我提示学生做学识一定仔细、慎重并思虑。
而后我画出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茎所起的作用关系曲线图。
请同学们察看图,请几位同学就图中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请部分学生回答后,再指引,增补,对学生的问题赐予评论和鼓舞。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河南省市级优课)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河南省市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1380ce3c81c758f5f71f6729.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源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很好的锻炼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的素材,因为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学习中虽然已经初步了解了生长素的发现史,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部位及其运输特点,但都还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没有机会付诸实践,无法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生物学现象,更不用说在生活生产中运用所学知识,而本节的重点教学内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但通过探究实验解释了生活中出现的生物学现象的本质,还启发学生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极佳素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有关图片,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协作意识。
2.引导学生形成“从生活走进生物,让生物走向社会”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生长素的发现史了解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部位,并且可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物学现象,例如向光弯曲生长,虽然安排了一些探究活动,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习惯于探究式学习,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提升,所以在本节课上重在锻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果,得到实验结论,教师启发的基础上,全体学生参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32b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f.png)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教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长素的概念、结构和来源。
2. 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生长素的应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
2. 生长素的应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生长素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形态奇特、不寻常的植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Step 2:基础知识讲解1. 生长素的概念和结构: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性激素,促进了植物细胞的分裂与伸长。
2. 生长素的来源:植物身体内产生的激素,同时也可以通过外源性的施用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Step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同时也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苗高度增加。
2. 形成和促进嫩枝的生长:生长素能够促进嫩枝的生长和延长,使植物茎干长势旺盛。
3. 抑制老化过程:生长素具有抑制植物老化过程的作用。
4. 促进根系发育:生长素对根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根系的根长和分枝。
Step 4:生长素的应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 生长素的应用方法:通过喷洒、浸渍、浇灌等方式施用生长素。
2. 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a.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适量的施用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品质提高: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均匀发育,改善果实的品质。
c. 促进花朵的分化和开花:适量的施用生长素可以促进花朵的分化和开花,增加花朵数量和色彩鲜艳度。
Step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小结与应用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课堂作业设计一篇作文,描述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对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有了较好的了解,但对生长素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够,教学上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内容讲解。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1620ede80d4d8d15a4ffb.png)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能力目标: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师生讨论和生生讨论)2、PPT演示法(主要是一些图、表以及一些概念)3、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生长素的发现:四个人的实验(用上节课的PPT演示回顾)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3、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部位4、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5、生长和弯曲部位:尖端以下部位6、生长素的分布:生长旺盛的部位(例如分生组织、形成层)7、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还包括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二)导入对“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进行讨论分析,以茎为例,分别取A、B、C三点进行分析(内容在PPT中显示)。
(主要是师生讨论并且回答问题,总结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三)新课1、生长素的两重性(重点讲解两重性的概念)紧跟着“问题探讨”中的总结,让学生阅读书上50页的第三自然段,回答什么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补充不同植物、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同种器官不同生长程度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以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中间过渡:既然现在知道了生长素的两重性,那么能不能举出什么明显的例子来显示生长素的两重性?(学生讨论一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它就是生长素两重性的表现。
2、顶端优势(简单介绍一下)内容包括顶端优势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保持顶端优势时的应用和去除顶端优势时的应用(除了书上的文字介绍还有网上下载的图片信息)。
3、生长素类似物(学生自己看,了解就好)以PPT的形式演示概念及常见的几种生长素类似物,学生自己用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读读,了解一下。
4、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由于课时原因,试验不做)(1)预实验(主要是概念和作用)因为字数比较多,并且书上没有概念,所以由我的PPT演示。
高中生物第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第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d53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b.png)
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b。
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
情感目标关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二、教学要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四教学流程环节二:讲授新课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让学生进行“问题探讨”活动,观察分析曲线,讨论回答问题。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3)对于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生长素浓度不同,则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对吗?(4)如果你是一个卖豆芽的,你打算用什么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豆芽,才让你的豆芽卖个好价钱?2.讲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信息,促进细胞生长。
但从“问题探讨”的讨论,我们得知生长素不仅是促进生长,也会抑制生长。
3.讲解: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
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分析、讨论、回答。
倾听、思考.通过曲线分析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通过列举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阐明生长素的两重通过前面的曲线分析,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
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4。
结合课件图解讲解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生产上通常采用去掉顶芽的方法来解除顶端优势,如园艺修剪、棉花打顶.(2)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原理和根的向地性原理,如图: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即C>A,D>B)→生分析、讨论、回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8a1e2552866fb84ae45c8db4.png)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教案一、说教学设计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被赋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具有浓重学科特点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要能达到新课标这些能力的要求和相应的目的,实验的探索与学习尤其重要,学生应该掌握其中的方法体验其中的学习乐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分析1.说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节是第3章《植物激素调节》中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对生长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知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已经掌握,理解了实验设计过程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联,对实验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能力,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在这一节生长素生理作用中,教材通过图示和例子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中应用,要求学生进行进行探究性实验来理解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内容,同时能够达到高考和新课标的能力方面要求,尤其是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深刻理解,尝试如何科学的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多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关注植物激素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及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环境与人类价值关系。
3. 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节教学重点: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食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师引导和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问题探讨”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不同。
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
约是10-10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ol/L。
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思考回答
情景引入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讲述】生长素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的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形成层活性;叶片的扩大;不定根、侧根的形成;种子的生长、果实的生长、座果;伤口的愈合;顶端优势。
同时可以抑制花、果实、幼叶的脱落;侧枝的生长;块根的形成等。
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
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
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这个学说是由.V.Thiann和F.S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另一种解释是1900年.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
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
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
〖介绍〗α-萘乙酸、2,4-D、生根粉
NAA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
它具有与IAA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相同,比IAA稳定,因此常代替IAA 使用。
,4-D的化学名称是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用于诱导细胞增殖。
2,4-D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
但2,4-D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
生根粉是一类可以用来促进插条生根的复合型植物生
长调节剂。
可溶解于酒精或水,一般以生长素类物质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如ABT生根粉就含有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提供插条生根所需的生长促进物质,能促进插条内源激素的合成,能促进一个根原基分化形成多个根尖,以诱导插条不定根的形态建成。
阅读思考
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探究实验〗
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
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材料用具的准备
实验材料
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的枝条。
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盛水托盘、矿泉水瓶。
插条选择
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
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但以1年生苗木为最
好。
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
实验室用插穗长5~7c,直径1~1.5c为宜。
由于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用枝条,要适当考虑对树木的保护。
扦插枝条的处理:
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实验设计
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等。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g/L。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g/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
建议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
浸泡法也可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
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以便交流,资源共享。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实验步骤
制作插条。
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
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
教师可以设计记录表格,更应让学生自行设计记录表格,提供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记录过程是意志与耐心的锻炼,既有分工也有协作。
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每隔2~3d记录也可。
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①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A.温度要一致;
B.设置重复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c.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本探究活动关键是时间安排。
建议课前提交药品选择和药液浓度控制的设计方案,培训关于选取枝条、怎样做插条的方法,说明注意事项,并确定各小组的分工。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表达与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进一步探究
“进一步探究”旨在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
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和讨论。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不同季节和枝条老幼部位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
〖小结〗略〖作业〗练习
基础题
c。
2.B。
拓展题
【提示】1.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
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如果是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植株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横向生长。
因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
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
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思考讨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