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顶端优势。
(2)说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1)观察、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作为依据,分析生产、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3、科学探究运用设计实验的相关原理和步骤,设计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
4、社会责任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顶端优势,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生产中的实例。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尝试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过程】通过实例,复习上节课介绍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提问: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生长素还有哪些作用呢?一、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出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的示意图。
思考:(1)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是一样的吗?(2)10-6mol/l生长素的浓度对根、芽、茎这三个器官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根、芽、茎这三个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什么?引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情景创设:在不考虑光照的作用下,一盆水平放置的植株的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如何?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弯曲?什么外界刺激引起的?为什么根和茎的弯曲方向不同?引导学生联系两重性,分析原因显示塔形树冠图片,介绍顶端优势。
提问: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抑制越明显,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导学生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知识思考原因。
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可用于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无籽果实培育、促进插条生根等。
提问: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高中生物_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奖作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课堂设计理念】教师通过利用学案、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运用已知知识由表及里地去探究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并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之上,将实验设计的设置对照原则及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等融入课堂教学中。
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由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
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探索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会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同时,教师应用讲述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活”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认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②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能力方面:①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②通过小组学习,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 + 探究式教学 +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时间:3min教学设计:实物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讲授:今天我给大家带了一份见面礼,寓意“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富贵竹。
一周前我把一组富贵竹插入水中,另一组则插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现在,我们亲眼看到生长素的作用如此巨大,能使根生得又多又长,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吧!(板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二、主要内容(一)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时间:13min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 + 教师适当讲授设计意图: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数据,讨论数据处理方法,绘制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曲线,并分析曲线,获得“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结论。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课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 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三)情感目标
建立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
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请分析现象及
C_____ D。
(提示,考虑用A_______ B______。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长素的⽣理作⽤优秀教案
课题:⽣长素的⽣理作⽤
⼀.教学⽬标
(⼀)知识⽬标
1. 概述植物⽣长素的⽣理作⽤,通过实例理解⽣长素作⽤的两重性
2. 了解⽣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产上的应⽤。
(⼆)能⼒⽬标
学会分析⽣物图表.
(三)情感⽬标
建⽴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
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素的⽣理作⽤。
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的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法:引导学⽣进⾏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前⾯⼀节我们⼀起学习了“植物⽣长素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向光性的原因以及⽣长素的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下⾯我们来看⼀道题,请分析现象及
C_____ D。
(提⽰,考虑⽤A_______ B______。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背景分析本节是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节的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此项探究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分析,培养分析总结的能力;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多方面看待事物的辩证主义唯物观。
三、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两重性。
四、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相结合、探究法六、教具准备投影片:松树的塔形树冠图,农民摘除棉花顶芽图,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根、茎、芽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等。
七、课时安排25min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1)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因素:器官种类细胞年龄植物种类(3)表现:顶端优势、根向地性茎背地性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的应用(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保花保果或疏花疏果(3)促进果实发育(4)农田中的除草剂。
名师教学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完整教学教案

本节课我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效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网络。切实落实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本节第一个亮点体现在曲线图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回忆曲线图分析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曲线获取信息。本节第二个亮点体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但因本节课在图表分析和实验探究教学上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所以我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在时间上有所改善,还需继续努力。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探究氛围,同时为设计实验奠定基础。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知识与
能力
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5
4
3
2
能举例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5
4
3
2
过程与
方法
尝试分析“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
5
4
3
2
说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五、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讨论法和直观演示法结合把难以想象的知识点直观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以“问题探讨”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1.不同。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10-8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篇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本节的能力目标也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得到体现,此项探究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
合理有序地组织好此探究活动,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高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
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过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在必修一的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设计思路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活动的处理。
由于该项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也容易导致实验结果差异大,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1课时内无法完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掌握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概述。
2.能力目标:能够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
2.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
3.实验探究环节(30分钟)教师先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严谨、科学地进行实验。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环节(2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
5.总结归纳环节(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效研究。
但是,由于实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
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具有促进和抑制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根、茎、叶的生长,以及调节植物的开花、结果等生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课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 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三)情感目标
建立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
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请分析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意图
1、现有两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给予不同的处理(见
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为什
么?
提出问题:那是不是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呢?
请分析“问题探讨”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关系”曲线图。
结合“问题”讨论我们从中能解读到哪些信息?
总结: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表现两重性: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3、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说出胚芽
鞘的生长
情况并分
析产生的
原因
结合“问
题”讨论此
曲线图所
隐含的信
息。
复习巩固生长
素的产生、运输
特点以及能说
出生长素具有
促进生长的作
用
培养学生学会
分析图表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
力。
黑
暗
单侧光
请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实例1] 顶端优势现象。
分析:
(1)比较甲和乙的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生长素含量情况:甲____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对甲和乙的作用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
(4)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2] 根的向地生长及茎的背地生长 分析:(1)根图分析比较A 和B 、C 和D 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快慢) (2)分析生长素含量情况:A_____B ;C_____ D 。
(提示,考虑重力对生长素的影响) (3)分析ABCD 四点生长素的作用A_______ B______ C______D____(填促进或抑制) (4)试分析出现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考虑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提问:在农业生产或园艺等方面,哪些利用了顶端优势,哪些又要解除顶端优势?请举例说明。
从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有关生长素的科学道理在林业、农业、园艺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人们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 等,同样具有生长素的生理效应。
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生长素类似物,它们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获是无籽果实,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等。
提出问题:生长素类似物2,4-D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它时,非常有意义,下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师生共同
分析 学生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在农
业、园艺等方面的应
用。
巩固生长素的运输和生理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