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师尚父”之类作为“师氏”、“太师”等官职的“师”字,原本就写作“師”而不是“启”(具体见《师玈鼎》等的金文)。姜子牙的祖先是商朝初期殖民城的吕侯,商朝迁殷后,吕氏世代作为商朝近卫师的长官。他逃到周后,把姓氏改成了“启不”也就是“師”。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3页“屯聚之屯,师戎所在处”,“旧释为师,然有‘师’、‘启’同见于一辞者,知其非是”;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启”和“八启”及其屯田制》“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师旅之师均作‘启’,而西周金文职官之名则多作‘师’”。
《宜侯矢簋》金文记载周王赐“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按照我下面的理论,侯爵获赐红弓一把、红箭一百,他拥有一启,一乡一遂,十个玈,每个玈长获赐黑弓一把、黑箭一百,日本至今还保有类似的红黑弓遗留。这就是“旅”的由来,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军、旅”、“师、旅”(比如《诗经·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其实是指“军、师”。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师”为“玈”。《牧誓》的亚旅就是《周礼》师的长官
所以,《周礼》的军师旅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文中提及的编制是乡的常备编制,官衔是乡的官衔,不是有乡有遂的满员编制,所以与春秋时我们熟知的规模有点对不上号。
结论,夏商周并没有师这个单位,“启”就是军,很可能是为了纪念夏启建立国家。夏朝只有一个4200人的“启”这时候的“启”只是师级别的概念,之下是1辆单马单人战车1200人的“玈”。夏商交替之际,商仍然只有一个“启”但已有6000人,不久,商的中央军每个720人的“玈”有2辆双马三人战车,武丁时期增加到三个“启”,每个“启”3000人,出现了一个240人“玈”四个720人“玈”组成一个近卫“启”的编制。商周交替之际,武王有三个三公统帅的“启”,每个“启”100辆四马三人战车15000人,“启”开始成为军级别的概念,相应的四个亚旅统帅的“玈”25辆战车3750人,是师级别的概念,另有商王近卫部队编制的
《宜侯矢簋》在解放初出土时被富农一锄头砸烂,文物人员没能回收全部的残片,导致这一重要的参考资料残缺不全难以解读 古代的战车,类似现代的坦克、战斗机,最小的单位也是两个一组,所以1启名义上有125辆攻车,实际上却有“一乡一遂”双倍的250辆。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在统率250辆攻车25000人的“启”长和统率50辆攻车5000人的“玈”长之下,则是统率10辆攻车1000人的“千夫长”。 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旅”为“千夫”。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
针对现在国内先秦军制研究的混乱,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一开始是研究红军军制的,红军到现在的解放军,才几十年,军制就有好多次重大变化,三代几千年,军制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准备写一本书,我不为赚钱
结合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田野考古对布局的记录、先秦文献和历代的补充,再加上世界各古代文明的通性演变规律和现代统计学、天文推演、数学建模复原、法医学、动物进化《关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笔者对于《司马法》的认识是,不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而只是一种执行者的记录和追忆,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周礼》在军制上,有几个和《司马法》轶文残句、《尚书》、《礼记》等相抵冲的地方:
一、军队编制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鲁)三军,次国(宋虢等公国)二军,小国(齐晋陈蔡等侯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诸侯国里的小国,最小也是侯国。
本文罗列了200多个类似的本人的猜想,来将夏商周的军制历史融会贯通,全部都有编号,而且全部都是颠覆现有研究认识的全新观点。
第一章:井田制---西周依然保有的原始部落兵农结合
笔者对于《周礼(周官经)》的认识是,初稿为周公在伐纣之后、建立八启之前所做,主要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春秋末年,由周人对传承的各种典籍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西周时并没有“军”这个字,甲骨文、金文皆作“启()”,也就是繁体字“師”的左半边,再加上读音接近,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启”字,后世大多翻译成“师”字(比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这里的“六师”是后人的追书,不是文王之时就有六启) ,也有翻译成“旅”的(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军”为“启”。 《牧誓》的三公就是《周礼》军的长官
我对于三代考古,有一个观点,就是用猜想的方式,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猜想001:《通典》周公居攝(东征后)改制大其封,各国都有了大量飞地。比如唐加封湖北枣阳分出晋,虢加封宝鸡、陕州和三门峡分出宝鸡虢、西虢和北虢,虞加封浙江丹徒分出宜,康加封商地分出卫。到了康王,这些分居两地的飞地的管理成了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家,由次子继承另一半,从而在周公的基础上分出更多的诸侯国来。虽然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但是有很多旁证,而且也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反证的话,这些假设可以很好的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
《宜侯矢簋》金文记载周王赐“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按照我下面的理论,侯爵获赐红弓一把、红箭一百,他拥有一启,一乡一遂,十个玈,每个玈长获赐黑弓一把、黑箭一百,日本至今还保有类似的红黑弓遗留。这就是“旅”的由来,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军、旅”、“师、旅”(比如《诗经·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其实是指“军、师”。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师”为“玈”。《牧誓》的亚旅就是《周礼》师的长官
所以,《周礼》的军师旅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文中提及的编制是乡的常备编制,官衔是乡的官衔,不是有乡有遂的满员编制,所以与春秋时我们熟知的规模有点对不上号。
结论,夏商周并没有师这个单位,“启”就是军,很可能是为了纪念夏启建立国家。夏朝只有一个4200人的“启”这时候的“启”只是师级别的概念,之下是1辆单马单人战车1200人的“玈”。夏商交替之际,商仍然只有一个“启”但已有6000人,不久,商的中央军每个720人的“玈”有2辆双马三人战车,武丁时期增加到三个“启”,每个“启”3000人,出现了一个240人“玈”四个720人“玈”组成一个近卫“启”的编制。商周交替之际,武王有三个三公统帅的“启”,每个“启”100辆四马三人战车15000人,“启”开始成为军级别的概念,相应的四个亚旅统帅的“玈”25辆战车3750人,是师级别的概念,另有商王近卫部队编制的
《宜侯矢簋》在解放初出土时被富农一锄头砸烂,文物人员没能回收全部的残片,导致这一重要的参考资料残缺不全难以解读 古代的战车,类似现代的坦克、战斗机,最小的单位也是两个一组,所以1启名义上有125辆攻车,实际上却有“一乡一遂”双倍的250辆。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在统率250辆攻车25000人的“启”长和统率50辆攻车5000人的“玈”长之下,则是统率10辆攻车1000人的“千夫长”。 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旅”为“千夫”。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
针对现在国内先秦军制研究的混乱,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一开始是研究红军军制的,红军到现在的解放军,才几十年,军制就有好多次重大变化,三代几千年,军制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准备写一本书,我不为赚钱
结合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田野考古对布局的记录、先秦文献和历代的补充,再加上世界各古代文明的通性演变规律和现代统计学、天文推演、数学建模复原、法医学、动物进化《关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笔者对于《司马法》的认识是,不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而只是一种执行者的记录和追忆,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周礼》在军制上,有几个和《司马法》轶文残句、《尚书》、《礼记》等相抵冲的地方:
一、军队编制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鲁)三军,次国(宋虢等公国)二军,小国(齐晋陈蔡等侯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诸侯国里的小国,最小也是侯国。
本文罗列了200多个类似的本人的猜想,来将夏商周的军制历史融会贯通,全部都有编号,而且全部都是颠覆现有研究认识的全新观点。
第一章:井田制---西周依然保有的原始部落兵农结合
笔者对于《周礼(周官经)》的认识是,初稿为周公在伐纣之后、建立八启之前所做,主要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春秋末年,由周人对传承的各种典籍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西周时并没有“军”这个字,甲骨文、金文皆作“启()”,也就是繁体字“師”的左半边,再加上读音接近,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启”字,后世大多翻译成“师”字(比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这里的“六师”是后人的追书,不是文王之时就有六启) ,也有翻译成“旅”的(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军”为“启”。 《牧誓》的三公就是《周礼》军的长官
我对于三代考古,有一个观点,就是用猜想的方式,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猜想001:《通典》周公居攝(东征后)改制大其封,各国都有了大量飞地。比如唐加封湖北枣阳分出晋,虢加封宝鸡、陕州和三门峡分出宝鸡虢、西虢和北虢,虞加封浙江丹徒分出宜,康加封商地分出卫。到了康王,这些分居两地的飞地的管理成了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家,由次子继承另一半,从而在周公的基础上分出更多的诸侯国来。虽然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但是有很多旁证,而且也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反证的话,这些假设可以很好的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