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期待性焦虑:即面临行将发生的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不安反应。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医学模式: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病因、疾病治疗,还是预防及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5.药物的心理效应:指病人对医生的威信、对药物的信任感和接受药物治疗时的体验、评价,以及治疗时对外界的暗示等多种心理作用。

6.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8.透析治疗:是用多种办法将病人身体内有毒的代谢产物清洗出去,使体内有毒物质减少,症状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9.器官移植:是将某个体的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某部位的过程。

10.个性:是指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带有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complete well-being)”。

或1989年WHO所下最新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12.心理护理:指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13.role personality of nurse: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护理心理学总结

护理心理学总结

护理心理学总结2010级护本2班张燕1、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2、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4)研究心里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5)研究和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3、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

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2)情绪状态:A、心境(mood):是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平时讲的心情。

B、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绝望,极度悲愤和异常恐惧等。

C、应激(stress)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慌乱之中;一种是头脑清楚,急中生智、动作准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困境。

对付应激状态是可以训练。

6、情绪和情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7、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意志的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有自觉目的的运动9、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1、动机冲突:指个体内心同盟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出现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的状态。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3、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

4、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5、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6、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8、患者角色: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后,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社会角色便被患者角色所部分或全部替代。

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范畴、经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应用性评估手段和技术。

11、能力: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12、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们常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相似。

13、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社会认知: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15、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7、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8、心理测验: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9、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20、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5.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式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式的过程。

6.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8.心境:是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9.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

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10.人格(个性):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2.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3.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

14.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和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5.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16.一般适应综合症: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它的平衡或稳定,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

17.应对:是个体对抗应激的一种手段,是个体面临应激激情时为减轻事件对自身的影响而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

18.潜抑(压抑):是一种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一个人把不知不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愿望、冲动,从而保持内心的安宁。

19.否认:指对某些客观现实不承认,特别是对已发生过的不愉快、不幸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就没发生过,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1.心神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的过程3.病人角色缺如是指病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严重程度严重忽视,拒绝病人角色的认同4.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情感意志5.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这是因为嗅觉的感受性降低6.看到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是知觉7.杯弓蛇影是一种生理性错觉8.物理定义属于逻辑记忆9.考试中采用概念题,考学生的再认能力,不是单纯的回忆1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11.读过江雪,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再造想象12.注意的两个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3.情绪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产生多与社会需要有关,它是社会性需要14.情感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多与艺术鉴赏有关)15.避免伤害是属于生理性需要,又称为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7.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和诱因18.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组成是能力,气质和性格19.LCU一年累计超过300次,次年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七十20.否认,曲解和外射属于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21.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躯体健康22.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包括生活事件23.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首先提出应激概念24.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类应激源是社会性应激源25.由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是应激反应26.一位中年妇女与丈夫吵架之后,矛盾无法化解,回娘家,这种挫折后反应属于固着27.应激源概念: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8.应对的概念:又称为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水平。

29.常见心身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护理心理学名解

护理心理学名解

护理心理学名解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整体反应。

5.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在心理学中,感受性的高低以感觉阈限的大小衡量,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6.绝对阈限:因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阈限。

7.差别阈限:在已有感觉的基础上,若改变刺激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被察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叫差别阈限。

8.感觉的适应: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既可引起感受性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降低。

9.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类。

10.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此为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11.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不同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予以补偿的现象。

12.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歪曲的知觉。

13.痛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觉,且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但迄今为止,痛觉的实质与相关机制尚未得到确切解答。

14.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表述,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5.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16.思维: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

17.情绪:指人们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及所持态度在内心产生的体验。

18.个性:也称人格。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总和。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病人成熟和发展。

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包括刺激物、应激反应及刺激与个体的互动作用这三个方面。

要用于评估一般智力。

人格特征和病理人格特征。

床工作者与病人或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会晤。

无论在护理是临床心理学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场合访谈都是面对面进行的。

访谈与者包括访问者和被访者双方。

暂时离开了维持心理平衡和生活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便会产生分离感,同时伴随情绪反应,特别是依赖性较强的老年人和儿童则更加明显。

易激动等行为。

生理方面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急、尿频、厌食等症状。

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痛苦与症状。

制,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人们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行为,选择适应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便会陷入困境,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现实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行为,改变不现实的行为,并发展现实的行为。

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故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具有治疗积极的、指导性的、整体性的和时间短等特点。

二、简答题:(1)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是以人为自己研究对象并直接服务于人;(2)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属于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3)现代护理理论不断地吸收心理学关于人们的需要与动机、应激与应对、自我的发展与障碍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4)现代护理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的咨询、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教育。

(1)认识和研究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与特征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以及生理与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护理工作者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疾病的不同影响及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对病人进行系统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1.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2.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活动。

)3.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

4.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确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7.记忆:是指个体在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重现)。

8.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带有指向和集中特征。

11.情绪的健康标准?①情绪情感的表达事出有因;②情绪情感的反应与刺激的强弱成正比;③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稳定而灵活;④情绪情感要受自我的调节和控制;⑤情绪情感既要能产生积极的效能,还要化为积极、增力的行为。

12.情绪的调节方法?认知调整、转移调节、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放松训练、增加幽默感、适度宣泄13.感受性及其分类:感受性是指机体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的大小。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4.感觉的基本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联觉、感觉补偿15.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6.记忆系统:外界刺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18.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19.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20.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21.情绪情感的纬度特征: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每个维度都存在两极性,即两种对立的状态。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5.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6.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征。

7.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气质: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9.性格: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0.一般适应综合征:各种各样的不同因素都可以引起同样的反应,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应激征侯群。

11.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12.应对:又称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13.心身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14.心理评估:是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15.心理测试:是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标准的情境下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个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测量技术。

16.共情:在护理方面,共情是指设计好的护士行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病人的负性情绪能尽情地得到宣泄,促进病人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稳定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提高其适应能力17.合理情绪疗法:称为“理性情绪疗法”,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病人情绪困扰的非理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1、动机冲突:指个体内心同盟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出现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的状态。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3、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

4、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5、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6、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8、患者角色: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后,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社会角色便被患者角色所部分或全部替代。

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范畴、经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应用性评估手段和技术。

11、能力: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12、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们常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相似。

13、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社会认知: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15、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7、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8、心理测验: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9、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20、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1.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系统观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或集中。

特点:伴随状态贯穿心理状态始终意志:是人们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动机: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性格:指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能力:是指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心身耗竭综合征(BS):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挫折:是指在有目的的行为情景中,个体在趋向目标的过程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心理评估: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等多种心理方法所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访谈技术:护士与病人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会务信度: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即测验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的内容,在何种程度上测查了所要测查的内容反映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心理评估: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等多种心理方法所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特征: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或继时对比),感觉补偿,联觉(出现另一感官的感觉和表象)。

3·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使感觉有意义。

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4·记忆;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分类;按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记忆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6·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和语言平行的交流手段,可分为面部、身段、言语表情7·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有自觉目的的行为8·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括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①稳定性与可变性②独特性与共同性③人格的整体性④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9·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其特点为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10·应激;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11·心理评估;通过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工作者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特点,研究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心理因素,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

想像:是大脑对已有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比较有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机体的不平衡状态使人对缺少的东西产生欲望和要求,这种欲望和要求就是需要。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活动或内部动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个方面的意识。

心身疾病:是一类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的鉴定。

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名解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应激源:是指引起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可分为: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和文化性应激源4种。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性格: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感觉: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之特性心理治疗:用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信度:信度系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人格: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的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广受关注的学科,它不仅研究人们如何了解和处理健康和生理状况,也研究人们如何处理情感,避免健康问题,和如何改善健康状况。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了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服务于护理,改善健康状况。

护理心理学涉及到人们识别并改善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例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等。

通过护理心理学,病人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有效护理治疗,使他们能够克服现代充斥着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护理心理学专业人士可以提出有效的护理策略,以帮助护理人员实现有效的护理。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和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通过使用行为和情感的技术,医护人员可以在病人的病种和健康状况上取得最佳结果,而不受到其他危害因素的影响。

护理心理学可以帮助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病人,改善病人护理,建立护理及护理决策的指南。

护士师可以借助护理心理学,在护理中采取有效的行为互动,以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协调性。

另外,护理心理学还会介入人们如何应对死亡、痛苦和压力的调整,以及应付生命变化的情况。

它也可以帮助护士了解病人的情感、思维模式以及健康行为的因素,并确定病人需要护理的领域。

此外,护理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护士和病人之间建立更加互动的关系,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病情治疗中取得最佳结果。

总而言之,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和医疗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病人,也可以促进病人的健康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心理学在当今的护理和医疗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心理医学知识点总结

护理心理医学知识点总结

护理心理医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护士,了解和应用心理医学知识点,对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护理心理医学知识点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提升护理质量。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知觉、学习、记忆和语言等心理活动的一门学科。

了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有助于护士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合作。

2. 认知错误的影响患者可能存在认知错误,如过度概括、灾难思维和自卑等。

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改善负性思维模式。

3. 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护士可以通过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二、应激反应与应对策略1. 应激反应的类型应激反应可分为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

护士应该深入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类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

2. 应对策略的分类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应付型和解决问题型。

护士需要与患者互动,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

3. 应对策略的培训护士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患者介绍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和问题解决等,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三、心理危机干预1. 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指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心理刺激,使个体的正常生活和自我调适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2. 心理危机的处理原则在处理心理危机时,护士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干预、理性安抚、情感支持、信息传递、关爱倾听和化解危机。

3. 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包括自杀危机、暴力倾向、婚姻家庭纠纷、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护士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论:护理心理医学知识是护士提供全面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作者: ————————————————————————————————日期: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小结1.心神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的过程3.病人角色缺如是指病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严重程度严重忽视,拒绝病人角色的认同4.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情感意志5.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这是因为嗅觉的感受性降低6.看到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是知觉7.杯弓蛇影是一种生理性错觉8.物理定义属于逻辑记忆9.考试中采用概念题,考学生的再认能力,不是单纯的回忆1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11.读过江雪,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再造想象12.注意的两个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3.情绪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产生多与社会需要有关,它是社会性需要14.情感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多与艺术鉴赏有关)15.避免伤害是属于生理性需要,又称为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1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7.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和诱因18.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组成是能力,气质和性格19.LCU一年累计超过300次,次年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七十20.否认,曲解和外射属于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21.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躯体健康22.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包括生活事件23.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首先提出应激概念24.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类应激源是社会性应激源25.由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是应激反应26.一位中年妇女与丈夫吵架之后,矛盾无法化解,回娘家,这种挫折后反应属于固着27.应激源概念: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8.应对的概念:又称为应对策略或应付,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水平。

29.常见心身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1.心理护理概念: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2.心理护理的原则:服务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自我护理原则,保密原则。

3.心理护理的目标: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

P1794.病人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心理干预的概念:是指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6.心理干预的分类:团体与个人,障碍性与发展性,参与性,影响性和非语言性心理干预P1347.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为交互抑制法,该方法主要是诱导病人有计划,有步骤地暴露在导致焦虑的情境中,并通过身体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

8.系统脱敏疗法的操作:学会肌肉放松,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实施脱敏。

9.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降低病人的情境性焦虑,增强病人应对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住院期教育有机结合。

10.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也称为理性情绪疗法,也称为ABC理论,A指的是外界发生的事件,B指的是人们对于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C指的是情绪和行为反应。

11.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

P15312.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个体运用生物反馈技术,控制和调节不正常的生理反应,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疗目的的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内脏学习来改变自己不当生理反应的认知行为疗法。

13.生物反馈的方法见书本P14914.松弛疗法的概念:通过集体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15.松弛疗法的方法见书本P15116.心理干预,心理评估17.心理评估的概念: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

18.心理测验的概念: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标准的情境下,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个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分析的描述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测量技术。

19.应激的概念:也称为压力,面对严重刺激时机体出现的整体反应20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整体护理促进了心理护理的纵深发展。

整体护理明确了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

整体护理规范了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必须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

心理护理不同于整体护理的其他方法。

二、名词解释:1、心身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2、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3、病人角色缺如:指病人意识不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过于忽视,拒绝对病人角色的认同。

4、标准化测验: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去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的测验称之为标准化测验。

5、幻觉:是一种虚幻的表象,本来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病人却感知它的存在。

6、精神发育迟滞:又称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

7、退行:是指人格已经发展到某一阶段之后,由于某些不利因素,放弃已惯的成熟态度、现实思维及行为模式,返回到早先的某一阶段,使用以往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已的欲望。

8、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9、无结构性测验:测验材料意义含糊,可作多种解释,回答无限制,无标准答案和严格的记分标准,不一定有常模。

10、想象: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11、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2、病人角色强化 :病人在患病后由于长期体力减弱而对自已能力表示怀疑,表现为安于病人角色,有的可借此逃避一些社会责任。

13、投射性测验 :(同无结构性测验)14、潜抑:把不能被社会文化或自已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已意识不到有这种愿望、冲动,这种机制叫潜抑。

15、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16、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境时的一种应对方式。

人为了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和愉快,应付或避免挫折、不安给人在精神上造成的痛苦和焦虑体验。

17、开放性问题:18、内投射:把别人的性格、态度或观念不自觉地吸收成为自已的,并在自已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

19、病人角色减退:指一个已经适应病人角色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迫使他放弃病人角色而去承担其他社会角色。

20、虚构:指以想象的、毫无真实根据的内容填补记忆缺陷。

虚构是器质性脑病的特征之一。

21、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22、心理挫折 : 指人们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受到了无法克服的阻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消极反应.23、病人角色冲突:在适应病人角色的过程中,不愿或不能放弃患病前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引起心理矛盾现象,可表现为焦虑和不合作。

24、非语言性沟通: 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25、心境:是一种心理上反映出来的情绪,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就有不同的情绪,也就一定有不同的心境。

26、错觉: 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

三、填空题:1、非语言性沟通包括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空间距离等。

2、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潜抑、否认、外投射、内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合理化、抵消、固着、退行等。

3、病人临终时,心理反应过程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商讨期、抑郁期、接受期。

4、划分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有统计标准、症状标准、内心体验标准、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6、人格特征(个性心理特征)由气质、性格和能力组成。

7、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8、常见的病人角色的适应偏差有病人角色的缺如、病人角色强化、病人角色减退、病人角色冲突。

9、精神分析疗法的四种治疗技术分别是自由联想、阻抗分析、移情分析、梦的分析。

10、面对疾病病人常产生的心理活动有情绪反应、认知的改变、意志变化、自我概念的变化。

等。

(举出四种即可)12、环境定向力是指对时间、地点。

人物和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

13、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14、情绪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为中介。

15、按心理治疗的不同深度,将其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教育性心理治疗、重建性心理治疗。

17、应激反应分二大类生理反应、心理反应。

18、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有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20、思维是人对客观现实间接地、概括地反映。

21、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22、意志品质有自制性、坚韧性、自觉性和果断性。

23、按咨询方式可将心理咨询分为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等。

24、请举出三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

25、请列出三种挫折后的行为反应攻击、焦虑、抑郁。

27、按测验的严谨程度来分,心理测验分为有结构性测验、无结构性测验。

28、效度分为:结构效度、标准效度、内容效度。

29、大多数心理障碍没有明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但发病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31、自我定向力是对自已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32、对环境或自身状态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称为定向障碍。

34、判断一个心理测验的好坏,要从其哪几个方面考虑样本、常模、信度、效度。

35、效度分为标准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

36、行为疗法有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模仿学习法等。

37、精神分析疗法的四种治疗技术分别是自由联想、阻抗分析、移情分析,梦的分析。

38、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三个方面。

39、皮肤感觉有触压觉、温觉和痛觉三种。

40、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四、简答题1、病人角色的概念包括哪些内容。

答: 1.病人可以免除一般社会角色的职责,其免除程度可视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

医生的诊断可以证明病人角色的成立,并酌情免除一些原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2.病人一般不需为自己患病承担责任,是需要得到照顾的,因为病人是不能靠主观努力而康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