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观察精要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和分类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和分类简介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以骨髓幼稚细胞克隆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
骨髓病理学特点和分类是诊断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和分类。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1.骨髓增生异常: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幼稚细胞明显增多而正常造血细胞减少。
骨髓涂片染色或骨髓穿刺活检可见到克罗埃希斯滕染色阳性的原始幼稚细胞,例如原始髓细胞和原始纤维母细胞。
2.破坏正常造血功能:急性白血病的幼稚细胞以异常的克隆扩张,导致正常造血细胞的生成受阻,进而导致贫血、出血倾向和感染的发生。
3.幼稚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急性白血病的幼稚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胞核大而深染,核仁明显,胞质中常可见到嗜酸性颗粒、嗜碱性颗粒或原始纤维母细胞。
4.染色体异常:急性白血病患者常伴有染色体异常,如t(8;21)、t(15;17)和inv(16),这些染色体异常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5.免疫学表型异常:急性白血病的幼稚细胞在免疫表型方面常存在异常,如表达特定的免疫标记物,或缺乏正常造血细胞所特有的免疫标记物。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病理学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标准,急性白血病可以按照骨髓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类。
1.病理学分类:–M0型:未分化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中缺乏明显的分化成熟细胞。
–M1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中有较多的幼稚细胞,但仍可见到少量分化成熟细胞。
–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较多的幼稚细胞,同时伴有分化成熟细胞的存在。
–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多为早幼粒细胞或类似早幼粒细胞的细胞。
–M4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中以幼稚的红系和巨核系细胞为主。
–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幼稚的单核细胞为主。
–M6型:急性纤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幼稚的纤维母细胞为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要点1:分类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血病)和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要点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基本特点:贫血、部分白血病可见幼红细胞,例如M1、M6和M7;白细胞数多数增高,但有的病例可以正常,甚至减少,减少多见于M6和M7;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特别是原始细胞是主要的特征,原始和幼稚细胞应超过30%;M3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M4原单和幼单细胞可占30%~40%,M5原单和幼单可占30%~45%。
血小板数均明显减少,但有的M7病例可正常,但可见到类似淋巴细胞的小巨核细胞,M6发展到红白血病期可见到畸形血小板;总的来说,Auer小体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尤其是M3更容易见到。
Auer小体形态(箭头所指)要点3:M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NEC是指非红系细胞。
ANC是指所有有核细胞。
要点4:M2a型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要点5:M3的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个别病例增生低下。
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细胞之比为3:1以上。
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
早幼粒形态和柴捆样物质,即成束的Auer小体早幼粒形态和柴捆样物质,即成束的Auer小体要点6:M4型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巨核系受抑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精选PPT
8
4. 免疫分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PFC)检测,典型的APL 表达CD13、
CD33、CD117 和MPO,不表达或弱表达CD3、CD7、CD14、 CD64、HLA-DR、CD34、CD56。部分治疗后和复发的患者部 分免疫表型发生改变,如CD2、CD34 和CD56 等。
由于MPFC检测快速、特异、敏感,其可与实时定量PCR (RQ-PCR)检测结合用于APL 患者的诊断和微小残留 (MRD)的检测。
9
5. 分子生物学: (1)PML-RARα融合基因:RQ-PCR 可检出99% APL 患
者的PML- RARα 融合基因,APL 患者99% 存在着PML-RARα融合 基因,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最特异、敏感的方法 之一,也是APL 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分析、预后分析和复发预测 最可靠的指标。但仍有1%的APL患者可出现假阴性。
25
2. 高危组:
①ATRA:20 mg·m-2 ·d-1×14 d,间歇14 d(第1 个月);亚砷酸0.16 mg·kg-1 ·d-1×14 d,间歇14 d 后同等剂量再用14 d(第2~3 个月)或亚 砷酸0.16 mg·kg-1 ·d-1×28 d(第2 个月);甲氨蝶呤(MTX)15 mg/m2 , 每周1 次,共4 次或6-巯基嘌呤(6-MP)50 mg·m-2 ·d-1 共2~4 周(第3 个月);完成5 个循环周期。
26
2 年内每3 个月应用PCR检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者继 续维持治疗,融合基因阳性者4 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继续维持治 疗,确实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aml与all的鉴别方法
aml与all的鉴别方法鉴别AML与ALL的方法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两种常见的白血病类型。
虽然它们都属于急性白血病,但其发生的起源、特征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下面将介绍AML与ALL的鉴别方法。
1. 鉴别细胞形态学观察:在骨髓或外周血液涂片中进行细胞学观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AML的细胞通常呈现不同程度的成熟,并可见明显的粗大颗粒。
而ALL的细胞则通常较小,外观不尽相同,含有稀少的颗粒,且可能观察到核分裂体。
2. 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可通过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标记物的检测来确定AML与ALL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免疫标记物包括CD13、CD33和MPO等,这些标记物在AML中常呈阳性,而在ALL中通常为阴性或低表达。
3. 遗传学检测: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排是AML和ALL之间常见的分子遗传学特征。
通过检测这些遗传异常,可帮助确定AML与ALL的类型。
例如,AML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t(8;21)、t(15;17)和11q23重排等,而在ALL中则常见t(12;21)和t(9;22)。
4. 骨髓穿刺活检:骨髓穿刺活检是鉴别AML和ALL的一种可靠方法,通过确定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存在和类型,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所属的白血病类型。
5. 遗传测序:近年来,遗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白血病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对AML和ALL相关基因的突变进行测序,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所属的白血病类型,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通过细胞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遗传学检测、骨髓穿刺活检和遗传测序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鉴别AML与ALL。
这些鉴别方法的使用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周围血象:典型病例显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
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易见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常减少,少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②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分类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③血小板,在疾病早期可正常或轻度减少,晚期则明显减少。
除数量减少外,其功能也发生改变。
(2)骨髓象: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①骨髓增生大都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甚至“干抽”。
②各种类型白血病的原始细胞+早幼(或幼稚)细胞应30%,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
③恶性增生的血细胞有质的异常,如核浆发育不平衡,退行性变、核畸形,易见核分裂象,粒系可见棒状小体。
④幼红细胞明显减少(红白血病除外)。
⑤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急性白血病---精品医学课件
④化学染色:PAS阳性、ACP阳性、PPO阳性、MPO阴性。 ⑤免疫学检验:原始巨核细胞高度表达CD41,CD42b。 ⑥超微结构检验:原始巨核多为4-8倍体大小。 ⑦诊断:PB+BM+PPO+BM活检+CD
8、AML-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①临床:发病率低,多见于老年人,化疗不敏感,生 存期短。 ② PB:白细胞计数减低或增加; ③ BM:原始细胞﹥ 30%;红系、巨核系增生减低 ④化学染色:MPO阴性、PAS及CE阴性或弱阳性、ACP阳
⑥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不特异,
常有数目异常。
⑦临床分期:红血病期 白血病期
红白血病期
7、AML-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①临床:发病率低,多见于成年男性,病情凶险, 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② PB: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小巨核细胞,PLT有畸 形。
③ BM:原幼巨核细胞≥ 30%;出现小巨核,单圆巨核 等形态改变;且 BM易干抽。
三、诊断:略
PB-—ALL1
PB—ALL2
PB—ALL3
PB—ALL3
BM—ALL骨髓增生情况
ALL1—BM
BM—ALL2
Rieder变
BM—ALL3
ALL2—POX
ALL1—PAS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一、概述
1、概念:又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是涉及到粒、红、巨、单系中某一系或两系原始 及幼稚细胞在造血组织中恶性增殖并浸润全身各 组织器官的一种恶性血液病。
积分减低,Phi小体染色阳性。
⑤免疫学标志:CD34、HLA-DR、MPO、CD13、CD33、CD15、CD11b 阳性。
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在90%以上M2b可检出t(8;21) (q22;q22)及AML1/ETO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形态学】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ANC原始+幼稚≧50% (FAB1976)ANC原始(包括Ⅰ及Ⅱ型)≧30%,若幼红≧50%,则按NEC中原始细胞的比例来鉴别M6和MDS。
(FAB1985修订)急非淋亚型标准M1 NEC 原始≧90% POX或SBB≧3%M2 NEC原始细胞30~﹤90% ,单核细胞﹤20% ,若血象各期单核细胞﹥5000/mm3,需作溶菌酶和细胞学以排除M4。
M2b:原始细胞常﹤30%,以有核仁而明显核浆失调者“中幼粒”﹥30% 为主。
M3 NEC之异常早幼粒≧50%,当﹤50~﹥40%时,早幼粒/原始粒在3:1以上。
粗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细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微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早幼粒常﹤40% M4 a幼单及成熟单核≧20~﹤80%,原粒~分叶核粒≧30~﹤80%,血象原幼成熟单核≧5000/mm3。
b BM符合而血象不符时,溶菌酶需大于正常3倍或细化提示20%以上的早期细胞为单核。
C BM不符合(象M2)而血象单核(+)时也需溶菌酶及/或细化证实。
符合上述a、b、c之一者均可定M4M4E:嗜酸性细胞占NEC﹥5%。
M5 NEC原、幼、成熟单核≧80%,需作酯酶及溶菌酶。
M5a 原单≧80% , POX或SBB可以﹤3%M5b 原单﹤80%M6 ANC﹥50%为幼红, NEC中原始细胞≧30%M7 原始巨核≧30%,需作PPO染色及/或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检测NEC 指粒和单核,不包括红、淋巴、浆、网状等ANC指所有BM中有核细胞。
急淋亚型标准L1 ≧75%原幼细胞N/C增高;≧75%核仁不清晰。
L2 ≧25%原幼细胞N/C降低;≧75%核仁明显。
若有矛盾,则按一下确定:≧25%原幼细胞核型不规则;≧50%属大细胞。
有两者之一者符合为L2,均不符合的为L1。
细则说明;(1)N/C上升:无胞浆或细胞一侧狭边状浆胞浆占总面积﹤10%。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观察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迄今仍是白血病诊断最基本的依据,近几年关于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变化报道较少,笔者观察到大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表现为巨核细胞减少,但仍有一小部分表现为巨核细胞不减少。
现对269 例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观察,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所有病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期间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类型根据FAB分型标准[1],共计269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90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4例;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化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1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 cell leukemia,LYL)11例(有淋巴结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2例;混合细胞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AL)5例(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证实)。
根据患者第一次的骨髓涂片,以1.5 cm×3.0 cm的涂膜为一个标准化计数单位面积计数巨核细胞数,分成巨核细胞减少组:无巨核细胞与巨核细胞减少(1~6个);巨核细胞不减少组:巨核细胞正常(7~35个)与巨核细胞增多(>35个)。
1.2 观察两组患者在白血病类型、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的异同。
1.3 血小板计数采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白血病免疫分型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2.1 白血病类型对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269例AL患者中,巨核细胞不减少者42例(15.6%),179例AML中不减少者26例,占AML的14.5%,巨核细胞为0者102例,占AML的57.0%;61例ALL中不减少者4例,占ALL 的6.6%,巨核细胞为0者40例,占ALL的65.6%。
巨核细胞不减少者更常见于AML,巨核细胞为0者在ALL与AML中无统计学差异,且大部分初诊病例巨核细胞为0。
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3 郭 峰 红细胞免 盎研 究慨况
1 I -8 5: 8Il 2.
中华 微生物 和免疫学 杂志 .1 5 9 , 9
4 和虹 . 邵末鸿 再生障碍 胜贫血的免疫发 病机 制 见: 扬崇礼 , 主
编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 2版 第
2∞ O 2 72 0 2 ,3
性未分化性 白血病 ( I 7例 ; ^ ) 急性 髓 细胞 白血病 ( l)7 m, 6 L
侧; 急性 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l_ 6 ; 2倒形 态学诊 断 为 A _) 倒 另 l2
.
但表面抗原唯 c 弼 D 显著表达 , 核型 为 4 , Y dl 9 6 X ,e (q一) ;
bo g)分型方案 。 目前 . ioy l 国内对 A L患 者 MIM分 型 的研究 C
1 研究对象
2 形态学检查
初治 A 0 侧 , L 1" 均在 未化疗 前进行 M C 2 IM分
骨髓 及 血涂 片经瑞 氏 色 分类 , 时进行 同
型。男性 6 侧 , 2 女性 4 例 ; 0 年龄 1 ~7 3 5岁 , 中位年龄 3 6岁 细胞化学染色 , 括髓过 氧 化酶 、 特 异性酯 酶 +氟化 钠抑 包 非 制试验 及糖原染色 细胞 学检查 , F B标准确定 A 按 A L类型 : 3 免疫学检查 用相对密度 为 10 7的淋 巴细胞分离 液提 ' 7 取 骨髓 中的单 个核细胞 。采 用 流式细胞 仪检测 。荧光 阳性 细胞 ≥2 %作为相应抗原阳性的判断标准 。 0
表达 , 最终定为 A L 倒 M 仅表达 c 弼, U :2 ^ D 染色体异常 , 融台 基 因未检 出, 属分类不明。免疫 学分型 与 M C IM分 型符 合率
aml的形态学分型
aml的形态学分型
AML(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亚型,其形态学分型是根据病理学家对病人骨髓或外周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AML形态学分型系统是法布拉斯系统(FAB classification system),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外观和特征将AML 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 M0型(未分化型):骨髓或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形态不成熟,难以鉴别其细胞来源。
2. M1型(纯粹髓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为原始髓细胞,缺乏成熟细胞特征。
3. 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对成熟型):白细胞含有一定数量成熟髓系细胞,同时也有较多未分化细胞。
4. 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征为存在大量类似嗜酸性粒细胞的早幼粒细胞。
5. M4型(急性髓系/单核细胞白血病):包括M4型和M4eos 亚型。
M4型为白细胞以较成熟的单核细胞为主,M4eos亚型则具有嗜酸性粒细胞的特征。
6. 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主要由肿瘤性单核细胞组成。
7. M6型(急性纤维化白血病):白细胞中存在较多的纤维化元素。
8. M7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主要由巨核细胞组成。
这些形态学分型对于AML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经验与体会
249
·医学检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经验与体会
张玲玲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摘要:在二级医院诊断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特有的形态学特点,结合细胞化学染色与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减少误诊。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细胞化学染色;误诊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9.135 本文引用格式:张玲玲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经验与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9):249,25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是一种以骨髓及外周血中存 在异常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要细胞学特征的髓系增生性疾病, 在 急 性 髓 系 白 血 病 (A mL) 中 占 10~15%,约 98% 的 APL 患 者 染 色体中存在特征性改变 t(15;17)(q22;q21),在分子水平上可见 P mL— RARa 融合基因 [4]。由于二级医院缺少分子生物学、细胞遗 传 学、免 疫 分 型 等 检 测 技 术,使 得 血 液 科 在 血 液 疾 病 的 诊 断 中 对 血细胞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就格外依赖。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患者的血涂片中,大多数患者可见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多 少不一;而骨髓涂片的诊断标准是异常早幼粒细胞≥ 30%(NEC), 不管是血涂片中还是骨髓涂片中发现异常早幼粒细胞是诊断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关键;那么对异常早幼粒细胞的识别 就尤其重要。我院是二级医院没有专门的血液科实验室,又由于 全自动血细胞仪的普及化,检验工作者普遍对细胞形态认知不够, 对异常早幼粒细胞的辨认就尤为困难,这样就容易误诊漏诊,这样 就造成临床治疗错误,严重者可影响病人的生命。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AML。
地理分布
发达国家的AML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临床表现和诊断准则
体征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贫血、 发热、易出血和淤血等, 可能伴有骨骼痛。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骨髓检查是诊断 AML的关键,包括外周血 片、骨髓穿刺和细胞遗传 学。
诊断准则
根据WHO诊断标准,需要 结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基因突变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AML患者的基因 突变,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疾 病的发展机制。
临床试验
新药物和治疗方案正在进行临 床试验,为AML患者提供更多 治疗选择。
结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但随着科研的进展和新治疗方法 的发展,我们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研究是解决AML 这一挑战的关键。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以骨髓中白细胞的不正常增 殖为特征。本份演示将介绍AML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定义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由白细胞系的原始细胞发生异常克隆增殖引起,导致正 常造血功能受损。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基因突变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在AML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如NPM1、FLT3、RUNX1等。
2 环境因素
暴露于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环境因素与AML的发病有关。
3 造血干细胞异常
AML可发生在正常造血干细胞上,也可起源于前体细胞。
流行病学特征
年龄分布
AML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尤 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
包括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通常与造血干细胞移 植联合应用。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侯祖强;刘淑云;赵宗阁;牟晓峰;冯晓燕;王尊文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8(0)6
【摘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化疗后,其骨髓及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可发生多种变化,且有一定律性。
近年来,我们对21例AML化疗后的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旨在为临床对AML的化疗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侯祖强;刘淑云;赵宗阁;牟晓峰;冯晓燕;王尊文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266042;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518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象分析 [J], 章燕;朱传新;李志坚
2.518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象分析 [J], 章燕;朱传新;李志坚
3.外周血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J], 吴文秀;刘婷;庞力
4.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粒/单祖细胞体外培养动态变化的观察 [J], 彭中宜;袁巧云
5.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J], 杨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8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陈立;陈郁;张文玲;王晓菲;张晨晰;张立文【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的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
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APL患者8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并结合骨髓细胞形态检查进行分析。
结果流式细胞分析应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证实APL患者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为45.6%-88.2%,形态学检查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为50.5%-94.5%。
其抗原阳性表达率及平均阳性细胞比例:CD33(100%、90.2%),CD13(100%、85.3%),CD9(85.4%、68.2%),CD64(91.5%、67.4%),CD117(65.9%、56.4%),CD2(11.0%、36.2%),CD11b(18.3%、30.5%),CD16(0.0%、0.0%),CD19(3.7%、26.3%),CD15(9.8%、44.6%),CD4(0.0%、0.0%),CD56(17.1%、41.7%),CD34(9.8%、40.4%),CD3(0.0%、0.0%),CD7(4.9%、34.2%),CD10(0.0%、0.0%),CD14(0.0%、0.0%),CD20(0.0%、0.0%),HLA-DR(12.2%、42.4%)。
CD34+和(或)HLA-DR+组表达CD2、CD56抗原强度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组(P〈0.05)。
M3a型CD117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M3v型(P〈0.05),M3v型CD34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M3a和M3b型(P〈0.01)。
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诊断APL的基础,结合其免疫表型有助于提高确诊率及分析白血病细胞来源。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6)008【总页数】5页(P789-793)【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作者】陈立;陈郁;张文玲;王晓菲;张晨晰;张立文【作者单位】[1]承德县医院检验科,河北承德067400;[2]解放军总参谋部第61研究所门诊部,北京100141;[3]解放军总医院临检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其发病凶险,早期死亡率高,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或纤溶亢进所致严重出血倾向为主要特点。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一、FAB分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型,规定原始细胞≥30%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将急性白血病分为ALL和AML2.AML(急性髓系白血病)①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至少表达1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无T、B淋巴系标记②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早幼粒及以下各阶段粒细胞少见③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Ⅱ型)占30%~89%,早幼粒及以下阶段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④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胞浆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Auser小体⑤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单两系同时增生,骨髓中原始细胞≥30%⑥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单(Ⅰ+Ⅱ型)≥80%;M5b:(部分分化型)原单+幼单≥30%,原单(Ⅰ+Ⅱ型)<80%⑦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有核红细胞≥50%,原粒细胞(或原单+幼单细胞)≥30%⑧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电镜下PLT过氧化酶(PPO)阳性,PLT膜蛋白Ⅰb、Ⅱb/Ⅲa、Ⅲa或vWF阳性二、免疫学分型1.ALL:①CD34为造血干细胞标志,与低分化AML有关,在M0、M1、和M5a型中有较高表达②CD13、CD15和CD33与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AML(M2、M3)有关③CD14与单核细胞白血病(M4、M5)相关④髓过氧化物酶MPO为AML特有⑤CD117对髓系的特异性比CD13和CD33更好,敏感性更高⑥血型糖蛋白A是红系特有标志,血小板GPⅡb/Ⅲa(CD41a)、Ⅱb(CD41b)、Ⅱa(CD61)Ⅰb(CD42b)是巨核细胞标志,可用来鉴别M6、M7。
24实验十一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片观察(二)实验十二 慢性白血病的血片、骨髓片观察
课题24:实验十一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片观察(二)一、教学内容: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片观察。
二、目的与要求:1.进一步掌握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
2.进一步掌握各型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
三、器材、试剂与标本:1.器材:(1)显微镜(2)香柏油(3)擦镜液(4)擦镜纸2.标本:典型各型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片或血片四、观察方法:将已染色的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选择涂片较薄,细胞分布均匀,红细胞不重叠,染色较佳的区域,在涂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转换油镜观察。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血象特点:见理论教学五、拖片与擦镜:在涂片的一端放上两张擦镜纸后滴加擦镜液,完全浸透后从另一侧拖出即可,涂片擦净后交给学习委员统一收回。
另用两张擦镜纸滴加擦镜液按同一方向擦拭显微镜油镜镜头后将其放回原处。
六、实验报告:写出各型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特点。
实验十二慢性白血病的血片、骨髓片观察七、教学内容:慢性白血病的血片、骨髓片观察。
八、目的与要求:1.进一步掌握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
2.初步掌握慢粒和慢淋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九、器材、试剂与标本:1.器材:(1)显微镜(2)香柏油(3)擦镜液(4)擦镜纸2.标本:典型慢粒和慢淋白血病的骨髓片和血片十、观察方法:将已染色的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选择涂片较薄,细胞分布均匀,红细胞不重叠,染色较佳的区域,在涂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转换油镜观察。
慢粒和慢淋白血病的骨髓象、血象特点:见理论教学十一、拖片与擦镜:在涂片的一端放上两张擦镜纸后滴加擦镜液,完全浸透后从另一侧拖出即可,涂片擦净后交给学习委员统一收回。
另用两张擦镜纸滴加擦镜液按同一方向擦拭显微镜油镜镜头后将其放回原处。
十二、实验报告:写出慢粒和慢淋白血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特点。
aml分型的特点及型标准
aml分型的特点及型标准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
AML的分型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学和临床特征,根据FAB标准,AML可分为M0到M7八种亚型。
各型的特点简要概述如下: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原始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90%以上。
M1:急性粒细胞未分化型,主要由原始粒细胞组成,占比90%以上。
M2:急性粒细胞部分分化型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占比在30%-89%,其他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比30%以上。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同时增生,原始细胞占比>30%。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为M5a和M5b两个亚型。
M6:急性红白血病,幼红细胞≥50%,且至少有30%的非红系细胞为原始细胞。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细胞占比≥30%。
型标准方面,除了基于细胞形态学和临床特征的FAB 标准外,还有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WHO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观察[可修改版ppt]
M2a型骨髓象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早幼
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10%,单核细胞<20% ,约半数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 白血病细胞的特征: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 衡,表现为细胞大小异常,形态多变,胞体畸 形有瘤状突起核形畸变,如凹陷、折叠、扭曲 原始 粒细胞 • 其他系细胞明显减少
• 红系、巨核系受抑制
根据胞浆中颗粒的大小又将M3型分为两 种亚型:
• M3a(粗颗粒型):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 ,染深紫色,可掩盖核周围甚至整个胞核
• M3b(细颗粒型):胞浆中嗜天青颗粒密集 而细小,核扭曲、折叠或分叶
M2b型血象
• 多数病例为全血细胞减少 • 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以异常中性中
幼粒细胞增高为主
M2b型骨髓象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 • 骨髓中原粒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
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且>30%,此种细胞形 态明显异常,核浆发育显著不平衡,核染色质 细致、疏松,有1~2个大而清楚的核仁,但胞 浆中已有较多细小而分布较密集中性颗粒,胞 体较大,核可不规则,胞浆丰富,易见空泡, 在核凹陷区常有一淡染区 • 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均减低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观察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
血象:
• Hb和RBC下降明显,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 • 白细胞总数升高,以原始粒细胞为主,
可占30%~60%,有时高达90%以上,可见 畸形原始粒细胞 • 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骨髓象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 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