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要求背诵的概念及相关公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1.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
在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法。
以下是整数相关公式:
-正整数加法:a+b=c
-正整数减法:a-b=c
-负整数加法:(-a)+(-b)=c
-负整数减法:(-a)-(-b)=c
-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加:a+(-b)=c
-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减:a-(-b)=c
2.分数:
分数是表示部分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在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以下是分数相关公式:
-分数加法:a/b+c/b=(a+c)/b
-分数减法:a/b-c/b=(a-c)/b
3.面积与周长:
面积是指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的长度。
在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以下是面积与周长相关公式:
-矩形面积:面积=长×宽
-矩形周长:周长=2×(长+宽)
-正方形面积: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周长:周长=4×边长
4.时钟与日历:
时钟是用来测量时间的装置,日历是用来表示日期和星期的工具。
在
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时钟和日历的读与写。
以下是时钟与日历相关内容:-时钟读法:小时:分钟
-日历读法:月份/日期(星期)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
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
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大全表必背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大全表必背】1. 缘起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公式才能更好地解题。
尤其是下册数学,各种题型包含了很多公式,因此掌握并背诵下册数学的公式大全表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我将为大家共享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公式大全表,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奥秘和应用。
2.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大全表必背(1)平方计算公式- 任意数的平方:$(a)^2 = a \times a$- 平方和的展开:$(a+b)^2 = a^2 + 2ab + b^2$(2)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c=\sqrt{a^2+b^2}$- 正方体的表面积:$6a^2$- 正方体的体积:$a^3$(3)计算公式- 乘法分配律:$a \times (b + c) = a \times b + a \times c$ - 乘法结合律:$(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 - 加法结合律:$(a+b)+c = a+(b+c)$(4)分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加法:$\frac{a}{b} + \frac{c}{d} = \frac{ad+bc}{bd}$ - 分数的减法:$\frac{a}{b} - \frac{c}{d} = \frac{ad-bc}{bd}$- 分数的乘法:$\frac{a}{b} \times \frac{c}{d} = \frac{ac}{bd}$ - 分数的除法:$\frac{a}{b} \div \frac{c}{d} = \frac{a}{b} \times \frac{d}{c}$(5)角的度量公式- 直角的度数:$90^\circ$- 钝角的度数:$>90^\circ$- 扇形的面积公式:$S=\frac{1}{2}r^2\theta$3. 深入解析我们通过学习上述公式,可以发现数学世界中蕴藏着丰富的规律和奥秘。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概念及公式大全
三年级数学(1-8单元)概念及公式大全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概念及相关公式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四单元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总和叫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必背公式+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必背公式+概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新人教版本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的下册的要求背诵的概念及相关公式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习纲要姓名__________请保护好你的观点。
一单元地点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往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次序:确立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 =商商×除数 =被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商×除数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 0 除以任何数( 0 除外)都等于0, 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自己,任何数减0 都得任何数自己。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 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着每一次减得的余数必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色2的倍数:个位上是 2、 4、 6、 8、0 的数是 2 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比方: 462,4+6+2=12,12 是 3 的倍数,因此462 是 3 的倍数。
7.对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 =1 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 =1 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求甲乙两数24这里把乙数当作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 5 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 6 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 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 6 倍是 24。
因此乙数为: 24÷6=4,甲数为: 4 ×5=20相同: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5 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当作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 5 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 4 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 倍是24。
因此乙数为:24÷4=6,甲数为: 6 ×5=308.和差问题(两数和— 两数差)÷ 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 37,两数之差是 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 : 分析:假如 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 部分), 由 知,甲数+两数差 =乙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必背公式+概念一篇全都有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必背公式+概念一篇全都有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与周长在研究面积和周长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概念和公式:1、面积:表示一个平面图形所覆盖的面积大小。
常见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周长:表示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线长度。
常见的图形同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周长公式:4×边长。
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周长公式:2×(长+宽)。
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边×XXX÷2,周长公式:三边之和。
6、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半径,周长公式:2×π×半径。
7、在计算面积和周长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如将厘米转换为米等。
8、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如将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状进行计算等。
在研究数学时,我们需要牢记公式和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应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
1.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而周长是围成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2.要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必须使用相同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和平方米(m²)。
例如,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如果已知面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周长÷4;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另外,地砖的块数等于房间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等于房间的面积除以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等于每块地砖的面积乘以地砖的块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必背的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 乘法交换律:a×b=b×a。
3. 乘法结合律:a×(b×c)=(a×b)×c。
除法公式:
1. 除法定义式:a÷b=c,即b×c=a。
2. 除法乘法法则:a÷b=(a×c)÷(b×c)。
周长公式:
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
面积公式:
1.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4.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²。
5.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6.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体积公式:
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4.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必背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必背公式大全以下是小学三年级下册必背公式大全,建议收藏!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 100公顷1公顷 = 平方米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 1升1立方厘米 = 1毫升1立方米 = 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 = 1000千克1千克 = 1000克1千克 = 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 = 10角1角 = 10分1元 = 100分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 = 100年1年 = 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 = 24小时1时 = 60分1分 = 60秒1时 = 3600秒7.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即C = (a+b)×2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即C = 4a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即S = ab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即S = a.a = a²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即S = 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即S = ah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即S = (a+b)h÷2 直径 = 半径×2,即d = 2r半径 = 直径÷2,即r = d÷2圆的周长 = 圆周率×直径,即C = πd = 2πr圆的面积 = 圆周率×半径×半径,即S = πr²8.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单价×数量 = 总价单产量×数量 = 总产量速度×时间 = 路程工效×时间 = 工作总量加数+加数 = 和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 - 减数 = 差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因数×因数 = 积一个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 商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 商×除数+余数1.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 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大全集
(最全)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与口诀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8.和差问题(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乙数+乙数 =乙数×2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 两数差)÷2=乙数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
乙:(37+19)÷2=28 甲:28-19=99.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10.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5.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4.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余数最大应是除数减法1;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最大应是商x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应是商x除数+1;如÷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5.三个连续整数的和÷3=中间的一个数;前面的数=中间数—1;后面的数=中间数+1;6.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大,被除数是几位,商就是几位;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被除数是几位,商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和总数÷平均数=份数2.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大小或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是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
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个当中1、3、5、7、8、10、12 这7 个月是31天,4、6、9、11这4 个月是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3.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有90天或91天;四、五、六月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有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日→3+12=15时,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7.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后时刻—前时刻=时间段8.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9.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10.典型例题。
2007年2月份有()天。
先要用2007除以4判断2007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确定2月有多少天。
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三位数: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六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总和叫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分米=10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米=10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课本P81第10,11题)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开心计算1.直接写得数。
(16分)68÷4= 840÷4= 220×4= 180÷3=480÷3= 9000÷3= 3×500=1800÷3=70÷5= 360÷5= 360×0= 4500÷5=91÷7= 280÷2=200×9= 0÷180=72÷9= 900÷9= 320÷8= 400×11=50×20= 35×10=200×60= 30×4= 1500÷5= 4×21= 400÷5=2+320= 96÷3= 34÷2= 720-8= 0÷(54-45)= 297÷6≈ 60÷3 =2700÷9= 0÷8×6 = 150÷5= 240÷4 = 3×12+0=2.估算。
(4分)71÷8≈ 323÷4≈ 359÷6≈ 103÷2≈ 78÷4≈ 249÷ 5≈83×9≈ 71×8≈ 181÷2 ≈ 359÷6≈ 138 ÷7 ≈ 194÷6≈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306÷3 517÷5 783÷6420÷3 209÷3 676÷437×21= 49×15= 29×35= 67÷4= 506÷3= 159÷9=791÷7 562÷4 209÷3 832÷4 709×4 856÷7 =228÷6 = 840÷3= 91÷7 = 824÷4 = 365 ÷7 32×13 27×56 43×5 25×17 63×72 45×25(390+30)÷7 2340÷5÷3 2065+4675÷5 576 ÷ 3 ÷ 417 × 34-278 85 × ( 28 + 32 ) ( 601-246 ) ÷ 568+24×40 125÷5×39 78÷3÷5 125×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