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地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3、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探究。
4、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六组仪器与药品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一)引入主题[学生观看] 温室大棚的图片[引入课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师引入] 你是否想了解CO2的更多知识?下面让我们今天具体来认识一下CO2吧!(以身边熟悉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活动1、,学生观察、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
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密度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探究[教师引导]:基于上节CO2的实验室制法学生了解到收集CO2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可推知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吗?[学生探究]:用制取好的一瓶CO2 ,倒入盛有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的烧杯内,观察现象。
(注意操作,要求CO2从烧杯另一侧倒入)。
[学生活动]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结论。
[结论]:①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CO2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要善于思考)探究活动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探究[教师设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提示碳酸饮料打开时的现象。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能联系到碳单质,又学习到了碳酸和碳酸钙等化合物知识,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本课题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和纽带。
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2. 学法指导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初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 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喜欢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因此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3. 设计思路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时以实验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为知识线。
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教学反思(精选范文4篇)
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教学反思(精选范文4篇)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教学反思4篇【篇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教学反思《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通渭县马营初级中学赵旭梅(一)趣味问答引入新知【导入】视频“西游记嫦娥片段”引入现在我们就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二)动脑动手实验探究〖提问〗1、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2、研究物理性质从几方面入手?首先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其色,态,味〖演示1〗⑴向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加入适量的水,迅速盖瓶盖,瓶子变扁(说明瓶内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状况下,1体积溶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演示2〗蜡烛熄灭〖课件〗实验烛熄灭a)蜡烛熄灭——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b)熄灭顺序(下面先灭,上面后灭)——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板书〗〖课件〗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其含义“外形似冰,融化无水”,干冰在101KPa,-78.5℃升华。
〖板书〗干冰易升华现在来进一步探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登出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介绍一种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它遇酸变成红色。
〖演示5〗取用石蕊试液染过的滤纸,分别滴上少量醋酸、水,二氧化碳水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水+石蕊→紫醋酸+石蕊→红(说明溶液显酸性)碳酸+石蕊→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板书〗CO2+H2O=H2CO3c)在酒精灯上分加热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溶液→紫(由红变紫)(说明溶液不显酸性)〖板书〗H2CO3=H2O+CO2↑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提问〗①如何验证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②如何检验你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学生实验2〗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课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课件〗一、物理性质: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教学目的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二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王金金
微课名称
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来源
□学科:化学 □年级:九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三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PPT录屏软件
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利用动画形式展现,配合拟人化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画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演示讲解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3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二氧化碳既联系到已学过的碳的单质,又联系到了碳酸、碳酸钙等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同时为一氧化碳的学习奠定基础。
3、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碳的氧化物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的氧化物有关。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及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学习并运用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播放CO2灭火视频,以CO2的用途与哪些性质有关来引入课题看视频录象,思考问题,口头回答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用途由性质决定的思维方式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一、物理性质出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请一位学生上台制取三瓶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实验:①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②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③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
加强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发现问题。
[讲解]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演示]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3篇】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精选3篇】九班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通过实施本节课教学与倾听点评指导,受益匪浅。
二氧化碳是同学特别熟识的一种气体,在生物等其他学科中也多有涉及。
这是一个好事,由于悉的东西总是比较简单的,至少在心理上是熟识的。
但是固有的学问阅历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应当达到的学习效果,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同学丢失学习爱好,怎样扬长避短,既能利用已有的阅历,又能激发同学的奇怪心,使同学产生乐观的求学欲望,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技术难题。
由于现在的同学还没有学习到二氧化碳的制取,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就没有根据书中教材的挨次,而是把后面的涉及到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和用途挪到前面来,这样在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试验上就消失了一些偏差。
课后仔细思索,也觉得在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上用的时间多了一些,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好象还是放不开手,有点能放的开而收不回来的感觉。
在同学做蜡烛阶梯试验时,我指导的不够,致使现象不是很明显,但是好在同学的确是真正动手做了,使他们已经能主动地参加到同学过程中去我觉得很重要。
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
而教学中要活学用教材使学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开流于延长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
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同学扎实把握基础学问点又能敏捷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同学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试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试验是基本要求,用好试验是关键。
利用试验,层层深化。
课堂教学教程中,有实物展台、课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们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避开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不用过于追求教学模式与环节,要力争同学会了的不讲。
本节课上,对于同学已熟知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的分析占用时间太多,应在该性质的利用上多做设计。
课后听了李老师的教导诸位同行的建议和看法,使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克服掉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二氧化碳的性质 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刘 萍单位名称博乐市第八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16日学科化 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名称在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实验现象较容易观察理解,但要通过实验现象获得正确的科学结论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联系常见生活实例,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碳的氧化物有两种,分别是CO2和CO。
每个CO2 分子比每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2.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可以推测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究竟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先对两兄弟中的CO2进行了解。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1)实验探究:结合实验视频,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2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2)实验探究:结合实验视频,完成教材P118【实验6-5】,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①介绍紫色石蕊试液。
②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O+CO2==H2CO3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注意:这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相关内容将在后面学习,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为后面酸的学习做铺垫)课堂练习(难点巩固)4.1、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 )A 、比空气的大 B、比空气的小C、与空气的相等D、无法判断【解析】在课堂探究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提问]我这支试管中有一种气 体,我想知道是否是二氧化 碳,如何操作?
3
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那么二氧化碳的用途
有哪些呢?他们是由什么来决 学生讨论
定呢?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有何收获? [投影] 练习 [布置作业]
学生谈体会。
附:板书计划 二氧化碳的性质
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 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 论,从而获得成功的 喜悦。
[提
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讲解]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 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
学生描述现象,讨论并解释解释原 因。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 能力和分析能力。
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板演] CO2+Ca(OH)2→CaCO3+H2O
探究活动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讨论 猜想:可能是水、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实验。 1、将水喷在干燥的石蕊试纸 上 2、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装 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 讨论、回答 3、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装 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 请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分析结 论。
讨论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 意识和用科学探究的 方法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以及初步学会 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 实验方案的技能。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状态:气态 密度:比空气大 水溶性: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从反应原理上理解为 何可以用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分析 本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性质分 析物质的用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法 选择 课前 准备 教学 时数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 元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及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法,为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起到了铺垫作用;同 时,本节课又为后面的内容《燃烧与灭火》等有关知识的学 习打下了基础,而且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又为学习酸、碱 的性质起到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内容不但是本单元内容的 核心和纽带,更是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 此,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学生分组实验。
(5)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 设计实验
CO2 + H2O === H2CO3 6.碳酸的不稳定性
式
方案,并
指导学生完成 进行实
(1)学生完成碳酸的不稳定性实验。
碳酸的不稳定性 验。
(2)学生得出碳酸的不稳定性。
实验。
H2CO3==== CO2 ↑+ H2O 三、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观察。
观察实
3.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验,得出
(1)让学生拧一瓶碳酸饮料。
指导实验,引导 结论。
(2)小组活动:将水倒入二氧化碳中,振 学生观察分析实
荡,观察现象。
验现象。
(3)交流结果: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观察实
(4)教师展示自己的实验现象,并打开弹 演示实验,并引 验,并合
簧夹,让学生观察水倒吸现象。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实验的设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闫朝霞单位名称乌鲁木齐市第97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7月20日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名称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需要通过对比实验,逐步寻找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的原因。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及问题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 1.故事:“死狗洞”的秘密?2.图片展示二氧化碳的多种用途,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教师引导: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讲题将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
【实验一】、倾倒CO2实验:教师提问:将二氧化碳倒入然找到蜡烛上会有什么现象?播放实验视频:倾倒CO2实验。
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学生描述现象: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学生得出结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之前要做灯火实验教师提问:为什么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之前要做灯火实验播放实验视频1、探索交流:人为什么会窒息死亡?。
学生得出结论:a.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b.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2、下菜窖前,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做个灯火实验【实验三】二氧化碳中倒入水教师提问: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会有什么现象?播放实验视频1、探索交流:本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原因应是什么?2、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倒水震荡后瓶子变瘪,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3、思维点拨:CO2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实验4】向上述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教师引导: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描述现象:溶液变红,引发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播放实验视频【实验5】探究CO2与水反应学生实验现象总结: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第一,体现课改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时,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第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巧妙设计实验,充分准备资料。
使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性强,,穿插到位。
第三,教案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素材获取不拘泥于教科书,更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反思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解释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的原理,并学会操作;能初步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即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和运用,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
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辩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归纳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教法方法:探究与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味问答引入新知
【导入】
谜语: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再请同学们深深呼一口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
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现在先请同学们看一短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学设计
王金金
微课名称 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科:化学
□年级:九
版
□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三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PPT 录屏软件
□教材版本:人教
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利用动画形式展现,配合拟人化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有 趣的故事和画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望。
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内容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 论。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