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
1. 前言
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储存、保管和养护工作直接关
系到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管理和维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储存保管养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保管和养护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完
好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责任部门及人员
3.1 责任部门
医疗器械的储存、保管和养护工作由医疗机构的管理部门负责。
3.2 责任人员
储存保管养护工作由医疗机构指定的专门人员负责,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储存要求
4.1 储存环境
医疗器械的储存环境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储存场所应干燥、通风、无尘、无虫害,并配备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
4.2 储存空间划分
储存空间应根据器械的种类、规格和功能进行划分,并设置相应的标识牌,以
便快速找到所需的器械。
4.3 储存容器
医疗器械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容器应干净、无污染、无异味。不同种
类的器械应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 保管要求
5.1 登记记录
医疗机构应对所有的医疗器械进行登记记录,包括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
购进日期、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定期更新和检查。
5.2 安全保管
医疗器械应妥善保管,防止被盗、被损坏或被错误使用。对于易损、易碎或有
特殊要求的器械,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3 定期检查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功能和有效期等方面
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养护要求
6.1 清洁消毒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一、前言
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诊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正确的储存管理
对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
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二、储存地点
1.医疗器械应储存在封闭、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且远离高温、
潮湿的环境。
2.库房内应有充足的灯光,确保储存的医疗器械清晰可见。同时,库
房内应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
3.库房内的货架需要定期清洁,避免积尘和杂物堆积。
三、进货验收
1.进货前需要确认医疗器械的合格证书、产品标识和说明书等相关资
料是否齐全。
2.进货时,要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查。质检人员应参考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
四、储存管理
1.应按照器械的特性和规格进行分类储存,并在货架上贴上明显的标识。
2.对于易受热的医疗器械,应储存在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受热变质。
3.对于易受潮的医疗器械,应储存在防潮箱内,并定期更换干燥剂。
4.应定期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清点,将近期过期或瑕疵较大的器械及时处理。
5.库房内的医疗器械禁止随意移动,每次取出后应及时归位,并进行记录。
五、库存管理
1.应制定医疗器械的库存清单,实行定期盘点制度。
2.库存数量超出需要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避免造成库存滞销。
3.库存中的高值医疗器械应实行定期清点和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
4.库存中出现过期的医疗器械,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六、报废处理
1.对于过期、瑕疵等无法使用的医疗器械,应立即报废,并进行相应记录。
医疗器械储存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制度
1. 引言
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对于患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储存和有效使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储存制度。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储存制度的目的、内容和执行流程。
2. 目的
医疗器械储存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器械安全、整齐地储存,便于查找和使用。通过建立储存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医疗器械的进出库、库存管理、巡检和维护保养等工作,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3. 内容
3.1 仓库管理
医疗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仓库,进行统一的医疗器械储存。仓库的选择应考虑到温湿度、通风、防火和防潮等因素,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3.2 库存管理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器械的库存管理系统,记录医疗器械的
进出库情况、库存数量和使用情况。通过定期盘点和对库存信息的
更新,能够提醒及时补充医疗器械,并避免过期或过多的库存。
3.3 进出库管理
医疗器械的进出库管理是医疗机构储存制度的重要环节。医疗
器械的进出库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在进出库
过程中需要记录物品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等信息,确保进出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4 巡检和维护保养
医疗器械的巡检和维护保养是储存制度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医
疗机构应定期对存放的医疗器械进行巡检,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功
能性。对于已损坏或失效的医疗器械,需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计划,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使
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4. 执行流程
医疗器械储存制度的执行流程如下: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合同文档示例:
标题: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目录:
1. 引言
2. 管理目标
3. 责任人
4. 储存条件
5. 入库管理
6. 出库管理
7. 盘点管理
8. 异常处理
9. 培训与考核
10. 持续改进
11. 附件
1. 引言
本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和合规储存,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储存医疗器械的场所和人员。
确保医疗器械储存环境符合规定要求,防止医疗器械的损坏、变质和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责任人
储存医疗器械的责任人包括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员、仓库负责人和医疗器械使用部门负责人。责任人需确保医疗器械储存管理的有效实施,并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负责。
4. 储存条件
医疗器械应储存于干燥、通风、防尘、防潮、避光的环境中,并根据不同医疗器械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储存环境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卫生。
5. 入库管理
医疗器械入库时,应进行验收、检验和登记。验收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检验合格后,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并做好标识。
6. 出库管理
医疗器械出库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领取,并进行出库登记。出库登记应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医疗器械出库后,应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定期进行医疗器械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和记录的一致性。盘点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8. 异常处理
如发现医疗器械储存过程中出现损坏、变质、过期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隔离、记录和报告。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报废等。
医疗器械耗材储存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耗材储存管理规定
1. 序言
2. 责任和权限
2.1 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器械耗材的储存管理。该人员负责监督医疗器械耗材的储存、取用和报废,确保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2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配合储存管理人员的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确保储存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储存管理人员有权制定和修改相关的储存管理程序,确保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储存环境要求
3.1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医疗器械耗材的储存要求。
3.2 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禁止存放有害物质,防止污染医疗器械耗材。
3.3 储存区域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潮箱、防尘罩等,保护医疗器械耗材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4. 储存管理流程
4.1 储存管理人员应按照储存管理程序,对医疗器械耗材进行分类、编码,并登记储存信息。
4.2 储存管理人员应制定并执行医疗器械耗材的摆放规则,确保储存区域的整洁和物资的易取用性。
4.3 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储存区域进行巡检,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和物资的完好。
4.4 医疗器械耗材的取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避免过期和长时间储存造成的质量问题。
4.5 储存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医疗器械耗材的异常情况,如过期、损坏等,确保储存区域的质量和安全。
5. 监督和评估
5.1 医疗机构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储存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储存管理工作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5.3 储存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储存管理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1. 简介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储存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医疗器械的完好性和功能,防止因储存不当而导致的器械损坏、污染或过期等问题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的医疗器械的储存和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医疗设备、试剂、耗材等。
3. 职责与权限
3.1
储存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储存、分发和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完好。
3.2
质控部门:负责对储存过程中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医疗器械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3
采购部门:负责按照需求采购合适的医疗器械,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验收和入库。
3.4
医疗部门:负责对所需医疗器械的需求进行申报和检验,确保使用的器械符合医疗需求。
4. 储存管理措施
4.1 储存环境要求 -
储存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要保持储存区域的整洁,防止灰尘和异物对医疗器械的影响。 -
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和分区,按照不同的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储存。
4.2 储存管理程序 -
对进入储存区域的医疗器械进行标识,包括器械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
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储存,按照器械的种类、用途和储存要求进行摆放。 -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和医疗器械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3 医疗器械的保养和维修 -
对医疗器械的保养和维修应按照器械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
储存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保养和维修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活动。第三条 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
第二章 采购管理
第四条 本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购进医疗器械。
第五条 本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档案,记录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购进日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等信息。
第六条 本单位应当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验收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
第三章 储存管理
第七条 本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储存方式、储存期限等。
第八条 本单位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设置相应的储存设施和设备,如冷库、阴凉库、常温库等。
第九条 本单位应当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条 本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十一条 本单位应当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
第十二条 本单位应当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维护和保养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润滑、调试等。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制度规范
一、总则
为规范医疗器械仓库的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仓库贮存
1. 仓库应配备与经营产品相适应的储存条件,包括库房、货架、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2. 按照医疗器械的贮存要求,分库(区)、分类存放,包括待验区、合格品区、
不合格品区、发货区等,并有明显区分。
3. 待验区用于存放待检验的医疗器械,合格品区用于存放经检验合格的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区用于存放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发货区用于存放待发货的医疗器械。
4. 退货产品应当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5. 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应当分开存放。
6. 库房的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库房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
(2)库房内墙光洁,地面平整,房屋结构严密;
(3)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响的措施;
(4)库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控管理。
7. 按说明书或包装标示的贮存要求贮存医疗器械。
8. 贮存医疗器械应采取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防火等措施。
三、养护管理
1.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确保库房温湿度、通风、照明
等符合要求。
2. 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对库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库房卫生。
4. 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四、出入库管理
1. 入库管理:
(1)物资到库后,库管员应核对清单,确认数量、规格、型号等无误;(2)对入库物资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格;
(3)对入库物资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识;
医疗器械库房贮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库房贮存管理制度
一、总则
二、库房设施
1.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火等基本条件,确保医疗器械的贮存环境符合要求;
2.库房内墙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渗漏、渗水现象,地面应平整、无凹凸、无积水;
3.库房应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整洁有序;
4.库房内设有温湿度监测仪器,并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三、库房管理
1.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房进行巡查,检查器械的存放情况,保持库房的整洁和无杂物;
2.库房内的器械应分类存放,按照重要性和特殊要求的器械进行专门储存,并按照有效期限和相关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3.库房内的物品必须标明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分类编码;
4.每个库房应设有进货和出货登记台账,确保物品的流入流出有记录可查;
5.库房内的器械应按照规定的存放方式储存,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6.库房的门窗应保持密封状态,不得随意开启和关闭。
四、器械贮存
1.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医疗器械应分开存放,避免有害物质相互污染;
2.器械的贮存要注意避光、防潮、防火等要素,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
3.器械应按照有效期限进行分类贮存,过期的器械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
4.高值器械应单独存放,且需设有相应的防盗和防火设施;
5.录入库房的器械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点,确保没有质量问题。
五、器械出库
1.任何器械的出库必须经过合法授权,并按照相关出库流程操作;
2.出库人员应对所出库的器械进行核对,确保数量、规格和质量符合要求;
3.出库记录应详细记录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等相关信息,并由相应人员签字确认;
医疗器械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一、医疗器械储存管理
1、储存医疗器械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应完好无缺,数量准确、帐货相符;
2、医疗器械应按其温度、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区域中;
3、保管员应每天定时两次上午10:00,下午3:00做好医疗器械储存区温湿度监测记录,发现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温湿度记录应妥善保存;
4、储存的医疗器械应按用途分类储存放,并根据医疗器械的批号及生产日期依次堆垛;
二、医疗器械养护管理
1、保管员应每季度对储存医疗器械的包装质量和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保管员对下列情况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一般每个月检查一次
⑴储存时间长的医疗器械;
⑵距离失效期半年近效期的医疗器械;
⑶已发现质量问题医疗器械的相邻批号的医疗器械;
3、医疗器械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发现以下情况时,不得再使用;
⑴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⑵医疗器械已超出有效期;
3、保管员应做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仓库内不得存放与医疗器械无关的物品,保持清洁、卫生、
4、对储存医疗器械的设备如冰箱应经常检查、清洁和擦拭,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运转良好的状态;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引言
1. 储存环境要求
1.1 温度和湿度
•温度范围:在15℃至25℃之间。
•相对湿度范围:在40%至60%之间。
1.2 通风条件
医疗器械的储存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和异味。
1.3 光照要求
储存区域应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烈的人工光照,以防止医疗器械受到光线的损害。
2. 储存管理要求
2.1 包装标签
•医疗器械名称和型号;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入库日期和批号;
•存储位置。
2.2 分区管理
储存区域应根据医疗器械的分类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器械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
2.3 货架管理
储存区域应配备合适的货架和货架标签,确保医疗器械有序、整齐地排列,并方便查找和取用。
2.4 温湿度监测
储存区域应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记录。如发现温湿度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5 安全管理
储存区域应设有安全门禁和视频监控设备,确保储存的医疗器械不受盗窃和损坏。
3. 储存操作要求
3.1 入库操作
•入库人员应核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入库人员应按照储存区域的分区要求,将医疗器械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3.2 出库操作
•出库人员应核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和库存记录,确保医疗器械的信息和库存数量一致。
•出库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工作流程,领取医疗器械,并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3.3 盘点操作
•医疗机构应每年组织对医疗器械的盘点工作,确保库存数量和库存记录一致。
•盘点人员应认真核对储存区域的医疗器械和库存记录,如发现差异,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报告。
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科学、规范地储存和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存环境规定:
1.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清洁,具备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2.储存区域应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过高或过低,特别是一些易受热或易受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当储存在恒温仓库中。
3.储存区域应与其他区域分开,例如药品、器械、卫生材料等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规定:
1.严格按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剂型、规格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立标识。
2.药品和医疗器械应进行分类储存,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避免过期和变质。
3.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有明确的出入库记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定期盘点和检验:
1.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库存应定期进行盘点,核对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相符。
2.对于一些特殊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效果符合要求。
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保管和使用规定:
1.药品和医疗器械应由专人保管,未经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取用。
2.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经过检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产品。
3.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并及时上报医务人员,以便掌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
五、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废弃物管理规定:
1.废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进行分类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陈列规定(健康管理)
医疗器械陈列规定(健康管理)
一、概述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健康管理水平,规范医疗器械陈列行为,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陈列场所要求
1. 医疗器械陈列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保持整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2. 医疗器械陈列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安全。
3. 医疗器械陈列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触摸、操作医疗器械。
4. 医疗器械陈列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展示柜或展示架,便于查看和取用。
5. 医疗器械陈列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的储存设施,确保医疗器械按照规定储存。
三、医疗器械陈列要求
1. 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其分类和用途进行合理陈列,同类医疗器械应当集中放置。
2. 医疗器械陈列时,应当保持其外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便于识别。
3. 医疗器械陈列时,应当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合放置,防止交叉污染。
4. 医疗器械陈列时,应当确保其处于有效期内,对于已过期的医疗器械,应当及时清理。
5. 医疗器械陈列时,应当注意其摆放顺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
四、医疗器械使用要求
1. 医疗器械使用前,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性能正常。
2.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医疗器械损坏或对患者造成伤害。
3.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的所有医疗器械储存管理活动,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医疗器械储存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储存、准确管理和及时供应,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数量。
第四条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合理配置、准确记账、规范使用、安全保管。
第五条医疗器械储存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制度框架,制定管理细则,并对本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本院设立医疗器械储存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发放、清点和质量监管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器械储存管理部门应具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和人员配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本院应成立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任组长,医疗器械储存管理部门负责人、医务科室主任、财务人员等组成,负责协调和决策相关事务。
第三章采购管理
第九条医疗器械采购应严格按照本院相关规定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医疗器械采购应建立清单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供应商、价格、采购日期等信息。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采购应进行严格的比价、评标和验收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合理价格和质量。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采购应及时完成,并做好清点
和入库工作,储存管理部门要对采购的器械进行登记和备案。
第四章储存管理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的储存应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的
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管理,促进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管理工作。
三、储存管理
1. 医疗器械仓库的布局、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应符合相关要求,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2. 医疗器械应按照类别、型号进行分类,明确标识,并建立相应的清单和档案。
3. 医疗器械的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使用时期在有效期内。
4. 医疗器械的仓库应设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并对损坏或过期的器械及时处理。
5. 医疗器械的储存地点应干燥、整洁,并做好消毒和灭蚊鼠等工作,确保存储环境卫生。
四、养护管理
1. 医疗器械的养护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如清洁、消毒、校准等工作。
2. 医疗器械的养护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 医疗器械的养护计划应合理制定,并按时实施,养护记录应真实、完整,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4. 医疗器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得擅自更换或修理医疗器械的零部件。
五、安全管理
1. 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工作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保证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 医疗器械的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对于使用寿命已经到期的医疗器械,应及时报废或退还给供应商,不得继续使用。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1. 制度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器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对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工作。
3. 主要内容
3.1. 储存环境要求
1.储存场所应为整洁、通风良好的封闭空间,远离有害气体和异味的来源。
2.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避免受到直接阳光照射和潮湿。
3.储存场所应设有防火措施,禁止在场所内存放易燃和易爆物品。
4.储存场所应保持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器械的损害。
3.2. 储存设备要求
1.储存设备应按照器械的种类和特点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存放有序。
2.储存设备应具备防尘、防潮、防震和防腐蚀的功能,保证器械的安全储存。
3.储存设备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无灰尘和细菌的污染。
4.储存设备应配备合适的标识和标签,明确器械的名称、型号和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3.3. 储存管理要求
1.对每批入库的器械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2.储存管理员应对器械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储存管理员应负责编制和更新器械台帐,记录器械的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
4.储存场所应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保证储存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5.对即将过期的器械,应提前安排使用或退还供应商,确保不会使用过期的器械。
3.4. 储存安全要求
1.储存场所应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监控设备、设置防盗门等,确保器械的安全。
2.储存管理员应严格控制器械的出库,确保出库和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一、医疗器械仓库应相对独立,仓库周围应卫生整洁,无污染,仓库内应干净整洁,门窗严密,地面平整。配备防潮、通风、避光、防尘、防虫、防鼠、调节温湿度以及消防安全等设备设施,做好分区工作。仓库内不得存放非医疗器械产品及无关杂物,无菌医疗器械与一般医疗器械应分区摆放。
二、医疗器械仓库应按照规定划分为四个区并按色标管理:合格区——绿色,不合格区、退货区——红色,待验区——黄色。
三、仓库内设货位卡,做到卡、货相符。
四、医疗机构仓库保管养护员应熟悉医疗机构用医疗器械的质量性能和储存要求,做到医疗器械产品按品种、批次摆放,医疗器械要专库(或专区)存放,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无菌医疗器械要专库(或专区)摆放,有温度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要存放于专用冷库中。
五、保管养护员发现有过期失效或包装破损的医疗器械时,应及时清点,做好记录并存放于不合格区,列表上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不得私自随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