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政府治理变革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在逻辑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政治理念,并将这一建设目标摆到了重要位置。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开班式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多个重要会议上,对这一概念多次进行了阐释,出访海外时也专门做了介绍。
2015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内容的“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加以阐述。
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从社会学角度讲,国家治理体系本质上是国家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统一体,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综合治理的社会设置,集中体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系统化制度安排。
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呢?首先,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治理”是核心,也是理解问题的关键。
治理既是国家行动过程,也是社会行动过程;既有政府机制发生作用,也有非政府机制发生作用;既遵循市场规则,也遵循法理规则。
治理的主体,既有国家,也包含社会和民众,在共同治理活动中,构成了国家、社会、民众三者的互动关系。
其次,作为治理体系,既包括治理目标,也包括治理手段;既包括国家权力的运行,也包括社会组织和公众权力的运用;既要规范公共秩序,也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再次,从治理水平角度讲,国家治理是历史的呈现,具有时代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着国家治理的水平,表明在全球视域下,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治理模式为参照系,本国治理所具有的状态。
从发展的角度讲,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国家治理体系进行自我修正,实现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创新国家治理体系。
创新绝不是简单的修补或调整,而是从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根本的变革,目的是以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模式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宗旨和变革的主要内容。
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引言在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治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全球治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根据共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通过合作与协商制定规则和机制,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全球繁荣与稳定的过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全球治理和中国方案,并探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贡献。
全球治理的背景与意义全球化进程使得各国在经济、环境、安全等方面变得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全球性。
全球治理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对于全球合作与协调的迫切需求。
全球治理的目标是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高各国的福祉水平。
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全球公平与正义:全球治理可以通过制定公正的规则和机制,减少贫富差距,推动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并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2.应对全球性挑战:全球治理可以协调各国之间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口增长、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确保全球的安全和稳定。
3.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全球治理可以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扩大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中国方案的提出与含义中国方案是指中国政府在全球治理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倡议。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战略,中国方案旨在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中国方案的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全球合作倡议。
这一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共同繁荣与稳定。
一带一路倡议注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深化友好关系。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这一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旨在推动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大国政治与全球治理
中国的大国政治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其地位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成为了一个日益自信的大国,并带来了全球治理格局的变化。
本文将从中国的大国政治角度出发,聚焦其全球治理参与和改革的实践。
一、中国的大国政治实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力的增强,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和前五大的军事大国,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量级的全球参与者。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
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全球热点话题,旨在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基础设施和贸易合作,汇聚全球合作力量,实现共同繁荣。
此外,中国还始终积极参与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中国的全球治理实践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参与和改革。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合作的原则,希望通过在全球治理中参与和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针对全球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中国在多边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在2015年制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为其制定做出贡献。
此外,中国还倡导建立不同模式的全球治理,比如世界电影文化发展论坛、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
三、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全球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引领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建设:中国提出了新的全球治理建设方案,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2、积极参与多边主义事务:中国始终秉持着多边主义的原则,努力推动全球治理的磋商、协商和合作。
3、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是重要的制造商和贸易伙伴。
全球治理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外交理论版81全球治理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文/许慧(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国际秩序变革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密切相关,随着两者变革加速推进,各个国家的力量对比向平衡趋势发展,各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中国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十九大后,随着中国外交战略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的义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然而全球治理体系仍然存在弊端,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也受到相应挑战。
正确认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积极响应,采取行动,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 全球治理 地位 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积极同各个国家进行交流合作。
现如今世界各国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连通。
面对人类发展难题需要各国携手共同解决,加强全球治理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治理改革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桥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一、全球治理产生与发展全球治理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兴起,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人类社会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以及从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区域和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提出是随着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而提出的,目的是重塑全球秩序和人类生活。
一方面,全球化使人类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另一方面,全球化发展也使各种全球问题更加彰显。
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化问题正使人类面临严峻考验。
各国应加强全球治理成为共识,解决问题需要各个国家的合作。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力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中国认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命运掌握在世界各国手中,各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让发展成果由全人类共享。
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政府治理变革
上, 各国人 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 、 休戚 与共 ” 。2 0 0 8年 1 O月 , 自 2 来 0个 国家 的专 家 学
者 和政府 官 员 在 哈 佛 大 学 肯 尼 迪 政 府 学 院参 加 了
“ 中国走 向全球 化 ” 学术 会 议 , 此 专题 进 行 了为 期 就
划 经济 体制 和相 对 封 闭 的状 态 下 , 政府 治理 以权 力
为 中心 , 注重 既定 规则 和程 序 , 不 随意性 较 大的 中 国 政 府来 说 , 无疑 是重 大 的挑 战 。
、
全 球化 对我 国 政府治 理提 出的挑 战
全 球 化对 我 国政府 治理 造成 了严 重 的冲击 与挑
战,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五个 方 面 。
1对政 府传 统 治理方 式 的挑 战 。全球 化 的不 断 .
发展使 得许 多 问题 日益 国际 化 , 如环境 保 护 、 法 移 非
2对政府单一治理主体地位 的挑 战。在我 国, . 很长时期 , 全能主义取 向的各级政府取代 了社会 自 治, 管理 和控 制 着社 会 生 活 的各 个 领 域 。这 不 仅 在
的临时性 运动式 问责走 向制度 性 规 范化 问责 , 而这
无 疑是充 满 困难 的探索 和转变 。
5 对政 府治 理腐败 的挑 战。经济合 作与发 展组 .
织在 20 年出版的《 05 中国的治理》 一书中指出,腐 “ 败威 胁着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的经 济发展 和政治社 会稳
定” ⑧。瑞 士 洛 桑 国 际 管 理 发 展 学 院在 20 04年 至 20 0 7年 的世界竞 争力 年鉴 中提 出 了 中 国 内地 面 临
理 论上 缺乏科 学 性 , 且 在 实践 中也 被 证 明不 能取 而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内容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内容全球治理是指在国际社会范围内,通过协商、合作和协调等多种手段规范和管理国际事务,以达到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标。
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为国际社会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理念强调国际社会各成员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摒弃零和思维,打破分割、对立的壁垒,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主张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促进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福祉。
二、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还包括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
中国主张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和机制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平等、包容。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进程,呼吁国际组织和机构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充分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诉求,推动改革以适应全球治理的发展需求。
三、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还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提出了推动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全球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环保行动。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就,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互联互通合作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还涵盖了互联互通合作。
中国倡导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式,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方共同利益。
中国方案强调合作、共建,旨在通过互联互通合作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全球治理模式。
五、全球卫生安全合作最近爆发的COVID-19疫情更加凸显了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示了真诚、负责任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举措。
从全球税收治理视域看我国税制改革
从全球税收治理视域看我国税制改革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速进程,税收治理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税收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税收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税制改革是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天翻地覆的变革,中国税制改革也已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戏。
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因此,探讨从全球税收治理视域看我国税制改革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方面,从全球税收治理视域看我国税制改革,有助于我国深入理解全球税收治理格局的演变所带来的税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另一方面,从全球税收治理视域看我国税制改革,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税收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体系的完善。
综合来看,全球税收治理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税收国际化和竞争化趋势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深化,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日益频繁,税收也不再是国内事务,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税收竞争。
如何在这场国际税收竞争中处理好自身利益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税收治理的关键问题。
二、税收透明度和信息交换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打击跨国税收避税行为,各国纷纷加入国际税收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不同国家税收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度。
据统计,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参加了全球共同申报机制,105个国家支持共同关注申报机制,130多个国家已承诺实施全面信息交换标准。
这表明,税收信息透明度将成为国际税收治理的主导趋势。
三、国际税收法律框架逐渐规范。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税收规则的制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更加密切。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OECD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税收规则和标准,如《反避税自动信息交换公约》、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标准)等国际协定。
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章绪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国家治理中出现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政治方面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中国政治体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从“五个制度”到“三大体制”,再到“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自治、法治建设”的“三位一体”体制,中国政治体制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其中的主要趋势有:1.建立更为法治化的政治体制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实现法治化,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法制体系和法治国家。
这不仅有利于国家治理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实现政治与管理的协同发展当前中国政治体系中存在着政府职能不齐全、管理不得力的问题,这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政治与管理的协同发展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方向。
政治和管理的紧密协作将促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更加高效、有效的实现目标。
第三章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将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面之一。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时期,而其中所呈现的主要趋势是: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升级随着国家产业升级的加速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面临相应的优化和升级。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也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和改革。
这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第四章社会方面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是中国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方向。
当前,中国民生问题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等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新挑战。
公共治理与全球化
公共治理与全球化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公共治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公共治理指的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中的协作与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治理。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公共事务的边界逐渐模糊,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治理问题,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需要共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全球化对公共治理的挑战全球化对公共治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国家主权逐渐被侵蚀,国际组织日益强大。
此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各国政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化还引发了公共服务与公共资源的供求不平衡,国家与企业的界限模糊,管理体系的重构和协调变得更加重要。
此外,在不同国家间,制度、信仰、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全球治理的策略在全球化进程中,公共治理的主要策略包括强化国家主权、完善国际组织治理、加强市场监管、增强社会参与、促进共享和协作等。
针对国家主权被侵蚀的问题,在国际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加强国际组织的治理与作用也是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机构之一。
针对公共服务与公共资源的供求不平衡问题,需要强化市场监管。
加强监管,防范各类风险是公共治理的根本,它是其它治理策略的基础。
此外,社会参与也是公共治理的关键。
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调控,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必须参与其中,并且必须实现公平、透明和负责任的治理。
共享和协作,也是全球公共治理的重要诉求和策略。
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全球公共治理的关键元素之一。
各国之间建立联系和加强协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公共事务更好地运行和管理。
共享和协作可以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逐渐扩大。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的相互 依赖 程度 更 加加 深 , 济 利 益关 系更 为 复 杂 经 化 。这 对 中 围经 济 发展带来 极大 挑战 。一些 中国企
业难 以应对 复杂 的经 济局 而 , 往 迫切 需 要 政 府 协 往
测。
另一 方面 , 济 全球 化 对 中 国政府 经济 职 能 和 经 国家主权 产生 冲击 和削弱 , 威胁 中 国的经济 安全 , 这 是经 济 全球化 给 中围带来 的最大 问题 。经 济全球 化
政府宏观调控 的职能 , 加强政府和社会 巾介经济组织 的建设 ; 同时 , 中国政府 的经济管理职能有 必要向公共 服务 职
能过渡 。
关键 词 : 经济全球化 ; 政府经济职能 ; 变 转
中图 分类号 : 2.6 Fl3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7 — 572o )1 04 — 3 l 1 0 1(09 0 — 02 0 6
二 、 国政 府 经 济职 能 的转 变 整 体 思 路 中
经 济全球 化过 程 中 , 如何 转变 政 府 的经济 管 理 职 能是 转变政 府 职 能 的 中心 环 节 。首 先 , 要强 化 政 府 维护本 国经 济安 全 的职能 。 国家经 济安全是 一 国 经 济处 于不受 外部 威 胁 和 侵 害 而正 常 运行 的状 态 。 世 界经 济 的相 互依存 是 和谐 与 冲突 的统 一 。它 与对 外 经济 交往过 程 中外 部 威 胁或 影 响 因素 连在 一 起 。 因此 , 济安 全 问题 的提 出是 与 经济 全 球 化分 不 开 经 的。 “ 现代 国际关 系 中 , 然 合作 不 仅 是可 能 的 , 在 虽 并且 合作 空 间不 能说 小 , 国家 的 生 存和 安全 始 终 但 是第 一位 的” 。美 国前 总统 克林 顿 说 : 我们 将把 中 “ 国的经 济安全 作 为 中国对 外政 策 的 主要 目标 ” “ , 要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分析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分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拥有古老文化的国家,中国自古就重视国家治理。
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崛起,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一、全球治理的背景全球治理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是指各国在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合作和制度化等方式,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国际安全,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
现代全球治理结构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两个方面。
政府间组织是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是指绿色和平组织、红十字组织等。
全球治理结构诸多问题,如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合作解决。
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存在差异化的利益和理念分歧,因此理性、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尚有待完善。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中国在1980年代初期加入联合国,其后不断加大国家在维护国际安全与经济全球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收紧和开放之间形成了动态平衡。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研究关注。
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是在全球改进经济合作基础结构等领域上亦有很多探求。
中国为新开发银行主要股东国之一,也加入了国际广告组织。
三、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促进全球治理作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愈发成为全球治理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国家。
1.国际秩序重建的贡献呈现中国在维护国际秩序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
首先是近年来参与“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建设,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国际互联网管理制度创建等领域。
此外,中国署名国《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制度变革中的支持者和生动实践者。
2.以身作则与价值主张打造品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观念。
当前全球治理形势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当前全球治理形势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一、当前全球治理的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建立在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基础之上的全球治理体系与决策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结构性调整和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议题,全球治理因此也步入机制变革的新阶段,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崛起,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逐步加强。
全球治理机制的变化反映着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导致全球经济重心开始“东移”,尤其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它们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也对旧有的世界格局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和诉求,成为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纳入更多发展中国家的G20也突破了原有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垄断全球经济事务的格局,转而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讨论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
二是全球治理议题范围扩大,非传统、突发性的全球热点问题增多。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和贸易低速增长,全球政治格局转变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进一步增多,气候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核安全和防扩散、贸易保护主义、粮食安全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全球性议题显著增加,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当前的全球热点治理议题还包括一些突发性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如2009年开始的欧债危机、2011年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的持续动荡,这些议题与传统的全球治理议题相比,治理难度相对更大,更容易出现集体行动困境。
三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区域性治理平台和组织显著增加,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构成补充和挑战。
在全球治理出现局限和缺失的前提下,区域性治理成为全球化的新形势、新潮流。
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治理机制调整与改革
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治理机制调整与改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加深,各种全球性挑战与问题也不断涌现。
为应对这些挑战,全球治理机制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本文将从全球治理的背景、调整与改革的方向、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手段等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1. 全球治理背景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紧迫。
全球治理机制的调整与改革迫在眉睫。
例如,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制定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政策。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跨国公司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问题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点。
因此,调整和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全球治理的调整与改革方向全球治理的调整与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
首先,应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民主化和参与度的提升。
全球治理应该更加注重各国的平等性和包容性,让所有国家都有话语权,共同参与全球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应关注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对于全球性问题,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和组织,确保各国能够更高效地合作解决问题。
再次,要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由于全球局势的快速变化,全球治理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最后,也要推动全球治理机制与国内治理机制的协调和衔接,实现全球和国内治理的有机结合。
3.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手段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全球治理机制调整与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商机制。
各国应加强多边主义,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合作,制定出全球性的合作框架和政策。
同时,要加强与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要建立多层次的全球治理体系。
除了国际组织之外,还应发挥地区组织如欧盟、东盟等的作用,加强地区合作,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治理体系。
再次,要推动全球治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
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的行政体系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率提升、政策协调与合作等方面。
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在于促使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快速交流与合作,政府职能从传统的主权国家模式转向更加开放、协商和合作的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行政机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加强政府间的互动和合作,在各个领域制定和执行政策,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这种转变要求政府职能更加强调合作、协调和监管的作用,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全球化对行政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和交流,同时也加快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行政机构在信息获取、决策制定和执行管理方面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远程会议和视频会议的应用,使得各国政府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远程协商和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全球化还促使各国政府通过改革和创新,引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政府的实施能力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
再次,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要求各国政府进行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环境、安全等问题紧密相连,需要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行政体系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国家政府保持沟通和协调,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通过国际组织和机制,各国政府能够共同研究和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保护各自的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这种政策协调与合作对于跨国问题的解决和全球治理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全球化对行政体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从传统的主权国家模式向合作、协商和监管的模式转变;它提高了行政效率,通过信息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改进了行政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它要求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引导各国政府加强互动和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行政体系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注重合作与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求,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调整
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调整是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对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因此,对于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关切。
一、背景介绍全球治理体系可以被理解为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性问题而建立的规则、机制和机构的总体。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作与协商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维护全球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一些国际组织和机制的建立已有几十年时间,其治理方式和规则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世界的快速变化。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参与和发言权不足,导致决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二、改革与调整的必要性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兼顾多元化全球治理体系应该兼顾更多国家的参与,以反映不同国家的利益和意见。
目前,一些全球治理机构的代表性和决策权主要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度不够高。
因此,改革和调整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加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2. 应对全球挑战全球治理体系要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恐怖主义等。
这就需要对全球治理机制进行调整,加强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改进,以便更好地协调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努力。
3. 完善规则与机制全球治理体系的规则应该更加公正、透明和可操作。
目前一些规则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对等的情况,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
改革与调整的过程中,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平等和公平的规则。
三、改革与调整的路径为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调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继续通过现有国际组织和机制进行改革当前已有的国际组织和机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继续通过这些机构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参与和话语权是很重要的。
政府治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政府治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政府治理在世界各国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政府治理涉及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政府治理主要以权威主义为主导,政府通过集权管理和行政指导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呼吁更加透明、公正、参与式的治理方式。
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政府改革,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现代政府治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强化公民参与。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公民更加愿意参与政府事务。
政府也意识到有效的治理需要公民的参与和建设性的反馈。
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实施公民参与政策,鼓励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
这不仅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化,也增加了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通过数字技术来改善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民意和社会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
此外,政府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和便利度。
公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政府进行交互,提出建议和意见,实现与政府的即时沟通。
未来的政府治理趋势还将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全球面临着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挑战,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将在环境保护、能源转型、碳减排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角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政府也需要创新思维和机制,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城市的发展,以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尽管政府治理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
一些国家的政府在权力使用和资源分配方面存在不公平和不透明的问题,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完整版)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剖析了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出了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就显现出不适应的状况。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必须对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变革。
以认真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迎接挑战。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
LoCALhOST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重构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重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调整。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的好处,诸如国际贸易的增加、信息的便捷流通、科技的进步等等。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的恶化、跨国犯罪的增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重构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利益更加相互依存。
传统上,国家是全球治理的主体,通过国际组织和机制来进行合作和调整。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应对挑战。
因此,全球治理体系需要进行调整和重构,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其次,全球化也使得全球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求。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治理。
例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
同时,全球化也给跨国犯罪提供了更多机会,如恐怖主义、贩毒等。
为此,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打击跨国犯罪。
再次,全球化还加剧了区域和国际间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利益纠纷更加繁杂,需要通过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协商和调解机制来解决。
例如,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增加,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此外,领土纠纷、海洋争端等问题也需要通过全球治理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
因此,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和重构变得尤为重要。
最后,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和重构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唯有通过多边主义和合作,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性问题。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和完善。
同时,应注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和发言权,以实现全球治理的公正和有效。
总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重构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摘要】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
因此,任何一个不想被世界抛弃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使本国的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最终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和政府职能的论述,引入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有哪些,进而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特殊性,着重阐述了应对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转变,影响,对策.一、经济全球化涉及的内容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全球化的简单定义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超越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互动和合作,并日益加强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
今天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资本和技术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
随着以信息革命为特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气魄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品质,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经济活动空前活跃。
目前的国际经济活动实质上是资本、技术、通讯、管理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之间的自由结合,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上各国、各社会之间多方位互相联系而形成了现代世界系统。
首先,国际资本市场有了空前的发展,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在贸易领域,人们预测,到2005年,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将占世界生产的28%。
此外,国际经济活动不仅在数量上不断扩展,而且在质量上也在日益提升。
(2)国际经济组织作用显著。
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作用于经济全球化活动。
1995年WTO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构成的全球经济的宏观制度和调控体系已经基本构筑完成。
同时,世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世界市场的运行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政府治理变革作者:薛刚来源:《中州学刊》2009年第04期摘要:当前,全球化正在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给我国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对我国政府的传统治理方式、单一治理主体地位、治理政策质量等造成了严重冲击与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政府治理变革呈现出治理变革的根本深刻性、治理角色的复杂矛盾性、治理理念的多元交互性等特点。
为了回应全球化的挑战,我国政府治理应从强化政府依法治理,培养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等治理主体,提高政府公务员国际化视野和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变革,加强对全球化和国际组织、国际规则的研究。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政府;治理变革中图分类号:D69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009—04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个鲜明特征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①。
2008年10月,来自2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了“中国走向全球化”学术会议,就此专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
当前,全球化正在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给我国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对我国政府治理产生了重大冲击。
一、全球化对我国政府治理提出的挑战全球化对我国政府治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政府传统治理方式的挑战。
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问题日益国际化,如环境保护、非法移民、恐怖袭击等,仅靠单一国家政府的治理努力已很难有效解决。
由此,世界各国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一系列的共同规则和国际惯例。
各国政府也往往根據本国的情况设立相应的协调机构,调整或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以开展更加紧密、有效的国际性协调与合作。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必须强化规则意识和依规则治理理念,在国际协调与合作中依国际法、共同规则和国际惯例行事。
同时,政府依法治理、依规则治理也是实现善治的基本条件。
因而,我国政府治理的基本方式也必须从以往以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强制性干预为主转变为以提供稳定有效的制度规范为主,依靠法律和规则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而这对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政府治理以权力为中心,不注重既定规则和程序,随意性较大的中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2.对政府单一治理主体地位的挑战。
在我国,很长时期,全能主义取向的各级政府取代了社会自治,管理和控制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中也被证明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任何一国政府都不可能作为单一治理主体包揽一切公共事务。
在当前,仅仅依靠我国政府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因此,必须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强调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然而,政府长期以来对社会全方位干预的巨大惯性,对非官方组织的弱点和不足的过多忧虑以及部分政府官员高高在上的优越心态等,无疑都是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共治,合作解决公共问题的巨大障碍。
3.对政府治理政策质量的挑战。
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治理政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
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
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地位”②。
故而,发展中国家政府内政外交政策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本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优劣和收益大小。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大多数国际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左右,国际政治经济的规则和机制大多由西方发达国家所制定和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战略意图。
因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有效维护国家主权、防止西方发达国家以治理的全球性和跨国性为由干涉我国主权和内部事务,如何广泛深入地参加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继而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规则、标准的制定,如何消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政治结构造成的冲击,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将全球化转变成发展契机,这些问题都对我国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质量提出了巨大挑战。
4.对政府治理责任机制的挑战。
便捷的互联网络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各种信息和治理理念跨越边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民主政治是责任政治。
政府对民众负责,不仅是现代宪政的重要原则,也是政府行为的准则。
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就越高。
就我国政府而言,长期以来,不少政府官员或多或少存在着官本位意识,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官僚主义作风在政府各个层级中仍普遍存在,政府官员承担公共责任并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框架和机制。
这些显然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治理要求,必须尽快从当前的政府内部问责走向内外问责并举,从当前的临时性运动式问责走向制度性规范化问责,而这无疑是充满困难的探索和转变。
5.对政府治理腐败的挑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5年出版的《中国的治理》一书中指出,“腐败威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③。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2004年至2007年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提出了中国内地面临的挑战:“建设一个有效、透明、廉洁和高效的政府”;“转变政府角色,鼓励透明和减少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反腐败政策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和坚决反对腐败”④。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我国政府治理中官员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国际社会对此的深切关注。
腐败对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和整个国家的形象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治理变革的特点1.治理变革的根本深刻性。
各国政府治理变革虽然有共性的内容,但具体每一个国家的政府改革都是由其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而展开的。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是对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基础上基本成型的政府制度的局部调整,而我国政府改革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重塑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重塑这三对关系对政府职能的调适、组织结构的调整、治理工具和行为方式的转换等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比之下,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所触及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同于中国,其改革带有修修补补、与时调整的性质,并没有触及经济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方面,其作用和影响也远不能与我国能比。
2.治理角色的复杂矛盾性。
我国政府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扮演着变革推动者、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利益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因而产生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使政府在治理变革中经常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首先,政府作为改革的主体,要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强有力地推动改革,但同时作为改革的客体,又需要放弃和弱化一部分权力。
其次,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而在我国,作为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这支“看不见的手”却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培育和完善。
最后,迈向善治的标准之一是克服社会萎缩、发展公民社会,但社会自治力量的壮大与增强却依赖于政府的自我克制、有效引导和扶持。
政府治理角色如此错综复杂,这在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中是不多见的。
3.治理规制的需求双向性。
在改革过程中,市场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从而导致要求政府减少规制或加强规制的呼声同时并存。
当前,行业垄断尚未完全打破,地方保护、“诸侯经济”依然广泛存在,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要求政府减少规制。
但另一方面,不规范竞争、恶性竞争也大量存在,迫切需要政府加强规制,完善竞争规则,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减少规制需求与增加规制需求同时并存,也决定了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内规制供给的特殊性。
4.治理理念的多元交互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曾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公众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理想化人格(当官要为民做主)的形成。
与此相伴随,一些传统政府理念,如权威主义、官本位等长期存在并影响着社会。
30年改革开放,公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的传播日渐广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和选择性明显增强。
而且,受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影响,公共服务、政府绩效、公民参与、知识管理、无缝隙政府等各种理念纷至沓来。
当前,多元政府治理理念相互作用、影响、竞争,间或冲突、交锋并逐步整合演变,伴随并影响着我国政府治理变革的进程。
5.治理转型的渐进长期性。
政府治理变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艰难、复杂、渐进、连续和长期的过程。
当前,我国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深化正在触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人们可以在同一个省、甚至相邻的县里看到源于改革的完全不同的社会政治后果。
因此,政府治理必须持续变革,但不能急于求成,应稳步推进,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展开。
三、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对策1.强化政府依法治理。
全球化倡导规则,强调法治。
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政府依法治理。
如果掌握着公共权力的政府都能崇敬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依照法律和规则办事,那么其他群體和个人就更没有能力和资本挑战法律的权威。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应进一步强化政府依法治理理念,彻底消除权高于法、法为我用的错误思想残余,严格按照法定职能、法定程序、法定方式行使公共权力。
政府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应符合立法目的、法律精神及公共利益,政府的违法、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培养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等治理主体。
应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转变治理理念,转变政府单一治理角色,培养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等治理主体。
非政府组织也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但不能因为他们的不完善而予以否定。
必须看到,其他治理主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某些领域、某些事务上,他们可能会比政府更有优势。
所以,我国应注意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特长,让他们有效弥补政府治理和市场机制的不足。
3.进一步推进政府政务公开。
在全球化时代,政府信息公开被视为一项基本的民主制度,是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门立法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而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公开的方式和渠道过少、公开不及时等问题。
因此,中央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贯彻落实2008年正式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广大公民公布自身职责、办事范围、内容、标准、时限等,及时披露与公民相关的信息。
应重视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优化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丰富网页内容,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建立政府信息资料库和查询检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