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摘要】采茶舞是南雄的主要舞种之一,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
其中歌唱与舞蹈所占的比重较大,舞蹈动作生动,而大部分动作又与现今的舞蹈动作有相似、相通之处。
采茶戏,蕴含着较深的艺术内涵。
研究采茶戏中采的地位与风格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
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南雄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
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南雄民间舞蹈。
【关键词】南雄;南雄民间舞;南雄采茶舞;“单袖筒”1.采茶戏的由来及发展历程“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
”这首生动活泼且委婉动听的小曲是广东采茶戏,也是茶区流传的山歌。
采茶戏产生于明朝,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
广东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采茶戏的产生与当地盛产茶叶有关。
广东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南雄采茶戏又是广东采茶戏的始祖,这是一个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
“南雄采茶戏”是广东南部地区的民间小戏,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当地流行的采茶歌和采茶灯。
其中既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也积淀了历代艺人发展创造的舞蹈形式,异彩纷呈,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种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歌曲)、采茶灯(舞蹈)和采茶戏(三角班)三个发展阶段。
2.采茶戏的舞蹈内涵及地位风格特征2.1采茶戏的舞蹈内涵广东采茶戏的种类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地采茶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动作特征。
表现生活的舞蹈具有情感真实性和动作虚拟性的特点。
由于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是有感而发,因此洋溢着劳动人民的自豪感。
这种虚拟也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是饱含着情感世界的虚拟和象征,它通过质朴、优美的形态动作来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自豪、赞美、明朗和浪漫,集中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浅析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
浅析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作者:杨小良来源:《卷宗》2020年第15期摘要:采茶歌舞戏,融“歌、舞、戏”三者于一体,主要表现了客家茶农日常生活和劳作,展示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是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关键词:采茶歌舞戏;音乐特色采茶戏,源于南方茶农劳作时的即兴创作,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
随着文化的交融和渗透,采茶歌舞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民族色彩鲜明、风格独树一帜的采茶歌舞戏。
1 曲调变化多样,富有乡土化采茶歌舞戏,大多描写茶山风光和茶农劳动生活情景和男女爱情,其音乐曲牌名常以茶冠名,唱腔旋律与客家语系一脉相承,曲调变化多样,源于本地山歌小调、民间说唱以及风俗音乐,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地域性,既朴实又亲切,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具体包括:1)采茶调,有南、北两路之分,“南路”侧重商调、微调,曲调明快活泼,衬字衬腔较多,常用于表现轻松、喜悦、欢快的情绪;“北路”侧重牡丹调、长歌调,曲调丰富,唱法多变,男女多腔,可以用于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
2)彩调,由说唱衍化而成的一种“对子调”,分为板、腔、调三种形式,形式活泼,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
板,以“诉板、哭板、骂板”为主;调,以“比古调、走马调”为主;腔,按照脚色行当、人物身份职业、日常生活动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相公腔、挑担腔、划船腔等,多用来表现踩台、送礼、奉茶等场面。
3)灯调,源于“花灯”、“春灯”“狮子灯”等民间歌舞,节奏鲜明,曲调粗犷浑厚,热烈而不失含蓄,多用于表现渲染炽热氛围,营造喜庆、欢欣场面;路调,曲调轻松活泼、诙谐风趣,多用于行路或对唱;杂调,曲调轻柔甜美、婉转悠扬,常穿插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2 舞蹈别具一格,富有民间性采茶歌舞戏,最为突出的一个音乐特点就是,唱、念、舞融为一体,不管是搬凳、倒茶、让座,还是走路、挑担、割草、推车、绣花等动作表演,都会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特色。
粤北采茶歌的艺术特征解读
2017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3.1.2对比历史典故我国人民不仅喜欢饮茶,并且还创造了很多与茶相关联的经典故事,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赋予茶新的一种寓意。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人都知道,每一种所谓的名茶的背后都有着精彩绝伦的故事,或赋予神话,或赋予人文情感,诸如西湖的龙井名扬天下,其的故事起源于乾隆年间,说是当年太后生病了,宫里的太医束手无策,这时有人上贡了西湖龙井茶,太监煎给太后喝,一天后,太后的病奇迹般的好了,于是龙井便成为了贡茶;福建的铁观音,源自种茶人夜寐时梦到观音大士而出名的,并取名“铁观音”。
由于我国名茶的故事由来,西方人是不清楚不了解的,因而我们在对这些名茶进行翻译的时候是存在很大阻碍的,单一的直译不仅达不到翻译的效果,还难以将茶名中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来。
而在英国,最有名的与茶相关的词汇莫过于“Afternoon tea ”了,其也有着属于自己国家为人熟知的历史典故,该故事源于十七世纪的英国王室,是由当时的王后在宫廷内掀起的饮茶风,随后就流传到了民间,也是便由“Tea break ”衍生了出来。
基于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从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以及发展历史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翻译。
3.2思考和建议在英语翻译中我们较常使用的是意译、音译以及直译,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而各自所发挥的优势也不尽相同。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字词句的具体意思进行翻译,以此使最终翻译结果的正确率较高。
一般而言,多使用直译或音译的办法对茶名进行翻译,如:黄山毛峰、碧螺春以及龙井会直接被翻译成“Huang shan mao feng tea ”、“Bi luo chun tea ”以及“Long jing tea ”。
另外,对于国外的iced black tea 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冰红茶。
通常使用意译结合直译的办法翻译短语,如:紫砂壶被译成zi sha tea pot ,那么西方的tea spoon 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茶匙。
以采茶舞为例谈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
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郭晓希(1980-),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收稿日期:2019年6月8日。
1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1.1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采茶舞是以赣南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当地浓厚的文化特征,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民间舞蹈中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独有特点。
例如,赣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种植地区,人们日常的劳作主要以采茶为主,采茶舞是根据日常的劳作形成和演变出来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日常的采茶状况,记录了当地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特征;其次,采茶舞不仅代表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形式,而且在其中也融入了当地群众的思想,采茶舞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田间劳作中表现了勤劳朴实、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舞蹈这种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民间舞蹈的文化魅力。
1.2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我国的表演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我国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扬。
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以采茶舞为例,其中的矮子步就是对群众日常采茶劳动的真实写照,采茶时需要在山间进行走路,肩上背着茶篓,身体需要弯曲前进,这种艺术形式是对日常采茶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过表演者的描述,展现了采茶时劳动人民的动作或者形态,让更多的观众可以了解赣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次,一些艺术元素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启发。
例如:采茶舞中的扇子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来源于日常的采茶生活,但是经过了一定的艺术提炼,使得表现形式更加美观,能够让观众从中看到更多的艺术形式。
同时,采茶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人们在日常的劳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劳动过程进行表达,而且还可以结合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形成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钢琴曲《采茶扑蝶》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创意
2017年第06期茶文学作品翻译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实践”需要既精通汉语又精通英语、既懂中国传统文化又精通英语文化的人来开展,因此,没有严格的英语思维培养就不会有成功的茶文学作品翻译。
3.1基于英语思维环境的熏陶策略英语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以学生个体等形式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相对“英语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形成。
在长期的“中式思维”的影响下,学生们对待英语翻译的基本逻辑都是“用英语表达汉语”,而不是英语思维强调的“用英语表达英语”。
对此,我们建议相关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致力于打造出一个全英语表达环节的语境,在这种英语思维环境中塑造学生的英语思维。
3.2基于茶文化英语的表达策略茶文学作品的翻译主要是以“写”这种表达形式来展现的,而英语思维、英语语言本身是一个囊括了“听说读写”复合过程的实践。
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正是来自于这种“听说读写”的过程。
因此,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英语角”、“茶文化英语朗诵比赛”、“茶文化英语演讲比赛”、“设立学校英语电台”、“举办英语晚会”、“收看英语影视作品”、“开展英语短剧表演”等形式灵活地调动起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本能,开展英语思维的锻炼和培养。
3.3基于跨文化意识的思辨力培养策略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身只是人类的一种交往理性的产物,是一种交际符号,代表着人的交往理性。
但是,这种语言符号的深层次内涵是一种文化逻辑、一种价值观的差异。
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英语思维培养来讲,除了表面上要塑造出较为合理的英语语感、英语表达符号等,还要学会用西方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英语思维”还有一层较为深层次的意义,指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就是西方人的习惯思想模式。
对此,可以尝试用阅读英文原版图书、看英文原声电影学英文、引入外教一对一辅导、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用英语网站来浏览你感兴趣的东西、将手机设置为英文模式、不用英汉词典而是用英文词典等)“逼迫”自己学会用英文思维开展思考。
审美视角下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分析
2016年10月下半月刊引言:采茶舞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由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茶乡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全面再现的艺术形式,被各专家、学者以及茶乡百姓所称道。
采茶舞在娱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体现劳动美和艺术美的内涵,不仅表演内容独特,表演风格也极具审美价值。
一、采茶舞的艺术表现形式1.矮子步矮子步是采茶舞中最为独特的步法之一,这一步法的表现者主要为男性,而这一动作的艺术来源是对赣南男子采茶动作的夸张和升华。
在采茶劳动时,男女主要采取“女采男背”的方式进行分工,即女子负责采茶,而男子负责背篓,但是由于茶树丛较为低矮,而女子的身高也有限,所谓为了方便女子将采好的茶叶装入背篓并压实,男子只能屈膝半蹲。
而这一动作融入到采茶舞中之后,虽然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方便劳作的基本功能,但是这样在采茶舞中,男子通过半蹲、全蹲、屈膝等动作来表现舞步的滑、等的动作,则充分体现了艺术舞者之间的默契与情感。
2.单袖筒舞蹈演员的袖子在我国舞蹈艺术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戏曲中的水袖,以及采茶舞中的单袖筒就是典型的例子。
与水袖不同,采茶舞中的单袖筒的重点在“单”上,即舞蹈演员的服饰只有在左边臂膀上有水袖,而在表演时,演员则通过舞动单袖,并配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形成一种灵活多变的舞蹈形式。
单袖筒的表演不仅对演员的手、腕、肘、臂、肩的力量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求这几个部位的统一配合,同时在表演时,还要根据舞蹈内容融入艺术情感,而只有这样,整套动作才能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流畅。
3.扇子花扇子是采茶舞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而利用扇子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形式则成为了采茶舞中独特的动作———扇子花。
前面提到的矮子步与单袖筒通常都是由男演员完成,而扇子花则不同,男女演员均可以表演。
在表演时,演员们根据剧情的变化以及舞蹈动作的需要,不断地舞动扇子,使其像花儿一样不断绽放,而这种艺术形式极大地提高了采茶舞的艺术美感。
二、采茶舞的艺术特色1.采茶舞极具中华民族特色采茶舞凭借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浅谈采茶舞的表演与演员训练的技巧化分析
2017年第12期采茶舞演员的表演素质的提升,需要演员经过刻苦和专业化的训练。
演员在登台后,与观众的情感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一出戏剧的演出效果离不开演员日常的技巧训练。
基于此,从采茶舞演员日常训练的问题入手,针对训练中容易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力求在演员的日常训练中提高演员的表演感染力。
1采茶舞曲表演1.1采茶舞曲起源采茶舞起源于我国的江浙地区,是我国传统民歌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唐朝时期,品茶之风盛行,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茶艺文化,采茶舞就是茶艺文化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江浙地区与广西地区是种茶区,气候较为温和湿润,人们生活较为安逸。
日常主要是通过种茶、采茶、制茶行业来满足日常生活,茶文化在该地区的起源较早,历史源远流长。
以上这些条件均对采茶舞的特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该舞曲立足于采茶者的日常生活,通过对采茶者的劳动以及收获喜悦进行细致的描绘,以此来传递采茶者在采茶过程中,积极生活的态度以及热爱劳动的心情。
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提出了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之后,采茶舞在这一基础之上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
采茶舞曲的表演是表演者通过对采茶舞曲理解,再由编舞者编出轻快、温婉的舞蹈。
1.2采茶舞曲特色采茶舞主要在我国的江浙地区以及广西地区的表演。
但是,江浙地区与广西地区之间的地区差异,造成了两地的采茶舞曲表演也有一定的区别。
江浙地区的采茶舞更偏向温婉的艺术,广西地区的采茶舞更多的贴近民间人们的生活。
采茶舞比起其他民族舞而言,有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
我国的采茶舞主要是发源于我国的江浙地区以及广西部分地区。
比起表演形式更为多样的舞蹈种类来说,我国的采茶舞的特色较为鲜明。
采茶舞主要是在旋律轻柔、音乐欢快的采茶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采茶舞曲主要是通过柔性的舞蹈,来表现采茶者对于生活的热爱。
采茶舞表演者具有其独有的服饰特色,男性表演者一般头戴黑色彩绣头圈,脚穿黑色的布鞋,腰间缠着红色的腰带,并且依据不同的人物角色来调整服装的细节配置。
浅析采茶舞蹈的艺术鉴赏与传播意义
3 采茶舞蹈的传播意义 3.1 采茶舞的艺术传承 采茶舞蹈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把采茶舞蹈的艺术价值予 以更好的体现。对于采茶舞蹈传播有着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 采茶舞蹈融入了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 式,在之后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采茶舞艺人把当地的民族风 俗与茶农的感情融入舞蹈艺术中去。采茶舞蹈的传播给中国 的艺术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艺术财富与精神财富,正因为 如此,采茶舞蹈的传播过程也加快了地方采茶舞蹈的艺术发 扬与传承,这样的采茶舞蹈是非常具有文化交流价值的。采茶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和其他舞蹈具有一定的共性, 而这样的艺术共性也为采茶舞蹈与其他舞蹈的交流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3.2 采茶舞的文化传播 采茶舞蹈融入了汉族民间舞蹈元素的“三道弯”,采茶舞 蹈里的“三道弯”非常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二种舞蹈之间 的互相学习借鉴,采茶舞蹈表演传播也在无形中更广泛的将 采茶舞蹈中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采茶舞蹈在表演过程中 虽然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与生活特性,但是采茶舞蹈缺乏舞 蹈冲击力与舞台层次感,采茶舞蹈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采用 现代的表演手段进行大众传播,可以让观众更容易接受采茶 舞蹈是古老文化,让采茶舞蹈的文化传播真正进入到现代观 众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艺术传播基础上,采茶舞蹈不仅保持 了传统舞蹈中的独有风韵,能够有效地避免古典艺术弱化。 3.3 采茶舞蹈元素的革新 采茶舞蹈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舞蹈元素融入了 现代的舞蹈审美意识,采茶舞蹈的创作革新使得采茶舞蹈具 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采茶舞蹈是在原生态的舞蹈基础上进 行创新与发展而得来的,采茶舞蹈运用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 强化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采茶舞在传播过程中,舞蹈元素也 开始了一系列迎合现代观众审美的革新。极具地方特色的采 茶舞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采茶舞蹈塑造了更为丰满的艺术 形象,现代美学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接轨,采茶舞蹈的发展需要 民族艺术的继承,也需要民间艺术的创新,正是这样,原生态 的舞蹈元素才更具有时代感,也能够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 美标准。 4 结语 在采茶舞蹈的艺术鉴赏与传播过程中,需要向观众更好 的展示出茶农的农耕文化与地方文化间的关系,要对传统的 采茶舞蹈与现代采茶舞蹈艺术上进行正确的审视,同时还要 把握好现代的审美观,在保留传统的采茶舞蹈文化艺术精华 的基础上,对传统采茶舞蹈做出有效的创新与变革,这样才能 够更好地推动采茶舞蹈的艺术发展。
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与舞蹈美共性分析
2018年第06期作者简介:赵芳(1979-),女,河北宣化,硕士研究生,讲师,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王佳敏(1991-),女,河北张家口,大学本科,助教。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茶文化的代表就是赣南采茶戏,他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在某些层次上反映了我国民间文化的风俗和共性。
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上,很多赣南地区的本土艺术已悄然退出了文化发展的舞台。
但是,采茶戏仍然在这片土地上活跃,这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
采茶戏在我国民间是非常传统的文化,有丰富多变的内容,在艺术风貌上是非常独特的。
采茶戏在赣南的发展更是融入多种文化体系,并以歌舞的形式在采茶戏中,以活泼,轻松,幽默,快乐的形式调节气氛。
采茶戏又是多维一体的,包括:灯彩,歌舞和戏曲,赋予其独特的生活气息。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将民间的采茶戏音乐形态与舞蹈艺术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推动民间采茶戏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承。
1采茶戏在民间发展分析1.1自然生态环境下的采茶戏民间采茶戏来源的地方主要在赣南地区,它位于中亚热带地区拥有非常大量的雨水,具有温和的气候环境,在地势方面,赣南处于较低的丘陵地带,盛产九龙茶叶,所以民间采茶戏多出于此。
并且,这一地区非常适合于农耕,人们在当地种茶时,为了激励劳动的热情,就将歌舞穿插其中,表达对劳动的丰收喜悦和快乐之情,长此以往,就在民间流传下来,成为大家熟悉的采茶戏。
1.2传统文化环境下的采茶戏采茶戏在民间发展时,具有客家独特的文化,所以在发展中其核心就是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结合,使其富有民间的文化色彩和地域文化体系。
并且,客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所以也是很多文人汇集的地方。
2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2.1旋法与调式的特点旋法语调是在民间采茶戏的发展中的特点可以包括曲式结构,调式结构,采茶音乐在民间发展时,不同声音采用不一样的调子结构,其中五声调式中以徽为主,商,羽为辅。
在民间的音乐戏曲发展中,《牡丹调》是最有名的,因为它是曲牌名中最有特色的。
采茶舞中的茶风演绎与茶韵表达研究
2018年第03期结合当前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而确保我国采茶舞这一传统艺术,能够在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背景下,实现全面发展。
尤其是采茶舞艺术中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特征,同时更是将社会大众的具体认知情感,乃至具体的人文思维,进行有效传递的关键所在。
1采茶舞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启迪实际上,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机制,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尤其是系统化的文化元素中,包含了全面而多样的文化体系,以及成熟的思维理念,实际上,就是当前,我们在具体利用多种资源过程中的关键与本质所在。
事实上,一个强大的文化概念,正是我们对当前整个茶文化资源的具体内涵,进行系统的、具体的认识前提下,通过丰富文化内涵机制认知,从而认识到整个茶文化机制中要素的要素和本质。
当然,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成熟发展机制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整个茶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在成熟发展机制中的核心内涵,采茶舞艺术是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歌舞艺术,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各地的采茶舞,虽然在形式上略有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都是我国社会大众的价值呈现。
实际上,在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过程中,其中所需要融入和应用的是一种全新内涵,除了多种资源的全面应用外,也要充分注重探究当前社会大众的具体诉求,尤其是通过具体创新社会大众自身的具体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业发展应用的最佳效果。
2采茶舞艺术的发展内涵和价值理念阐述2.1采茶舞的发展状况概述根据相关记载表明,最早起源于我国茶文化鼎盛的唐朝,这一时期,品茶之风盛行于世,在皇宫贵族之间,更是流行斗茶的风气,而在每年春天采摘茶叶的时候,为了庆祝丰年的到来,宫廷内常常会举行一些庆典,由此,采茶舞艺术便应运而生。
随后,在整个茶文化机制发展传承日益成熟的背景下,这种艺术流传到了民间,成为了茶农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文化传承与融入的方针,采茶舞艺术也由此从新恢复生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出许多新的动作形式。
采茶舞蹈教学对舞蹈基本理论知识的要求
2018年第05期作者简介:王丹(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
采茶舞蹈对舞蹈基本理论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以及舞蹈的整体效果,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展现出来。
这就要舞蹈教师在进行采茶舞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基本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将舞蹈基本知识与采茶舞的动作要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应用技巧,进而实现自身舞蹈技能的提升。
1赣南采茶舞中舞蹈基本动作分析采茶舞的舞蹈基本动作理论,对学生采茶舞的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下面对此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1.1赣南采茶舞蹈动律赣南采茶舞蹈中的主要部分一般是男性角色进行的舞蹈和表演,相较于我国其他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赣南采茶舞蹈中的舞蹈相对更为特殊,尤其是其中的男性角色舞步更趋于不一般。
在赣南采茶舞蹈中,更为强调其肢体动作的律动变化。
除了基本的起蹲动作、跳跃动作、前进后退动作以外,赣南采茶舞蹈中的男舞者还需要掌握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等独有的动作,这也是赣南采茶舞蹈的特色所在,他们的基本动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1.1矮子步的动律“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娥眉月,脚下轻飘飘。
”是赣南采茶舞蹈种“矮子步”这一动作的要领,由于当地的劳动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中常常需要“蹲”和“屈”,因此,当地人民就演练出矮子步这一动作,这一动作结合了当地人民的劳作方式和生活地形,在舞蹈中,需要将双腿全程保持在半蹲或是全蹲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在走时,肩膀也需要有所要求,需要带着八字的韵律,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将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个指头合并,虽然矮子步是千变万化的,但一定要讲深沉的气息和唱腔融为一体。
在经典的赣南采茶舞蹈中,都能见到矮子步这一经典动作。
如舞蹈《睄妹子》等。
1.1.2扇子花的动律扇子花的动作分为三十多种,但每一种动作的核心动律都是“耍”和“转”。
其中最为多见的即是一指花、二指花、三指花、四指花和五指花,这些动作的展开是建立在扇子的变化上的,在赣南采茶舞蹈中,扇子花主要运用在表达情感方面,于此同时,扇子花千姿百态,还可以增加舞蹈表演的美感,渲染舞台气氛,将扇子花熟练运用,是每一个赣南采茶舞蹈中舞者的基本素质,在经典的采茶舞蹈《睄妹子》中,哥哥和妹妹将扇子进行传递,这就是扇子花中动作的一种,利用扇子这一物品表达出了兄妹之间的情感,于此同时,也增添了舞台上的美感。
采茶舞为例谈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
2020年第06期收稿日期:2020年4月8日。
民间舞蹈本身是在一个特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随着文化的发展,诸多元素不断融入在舞蹈中,民间舞蹈会呈现给人们更丰富的艺术形式。
采茶舞就是一个具有丰富元素的民间舞蹈,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其中蕴含多种文化特点和传承价值,采茶舞融合在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艺术鉴赏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元素进行了艺术价值提升。
民间舞蹈的发展策略跟随社会发展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采茶舞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不断发展融合可以丰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将民间舞蹈不断传承。
1民间舞蹈艺术价值分析1.1采茶舞的舞蹈特点采茶舞是劳动人民根据采茶活动演化出来的舞蹈形式,大部分民间舞蹈都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不同阶层人民的特点。
采茶舞的正采部分属于抒情阶段,歌唱性较强,倒采部分气氛更加活跃,可以表现采茶姑娘明朗活泼的情绪。
舞蹈中还包含采茶姑娘休息期间看到美丽景色之后的热情洋溢的姿态等内容,舞蹈动作主要以小碎步为主,单手采茶或者双手采茶都别有一番韵味[1]。
作为具有生活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生动形象表现生活场景中的人物形态,现场气氛大部分都比较活跃,让观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
采茶舞作为当地人民不可缺少的文娱节目,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有接触的舞蹈家或者艺术家对其进行改良和完善,让其更具备原生态的特点。
作为劳动舞蹈,采茶舞具有民间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对传统茶文化进行了最生动的诠释,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专业的表演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复兴,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坚强乐观的劳动人民的形态将我国民间舞蹈的深层次文化含义展现的淋漓尽致[2]。
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就在于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让人们更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历史,并从中汲取精髓进行传承。
1.2民间舞蹈文化价值表现采茶舞主要以赣南文化为基础进行发展,所以舞蹈本身具备当地文化特征,舞蹈本身也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谈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以采茶舞为例
当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某个艺术体系、艺术教育模 式的代名词,其必然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流传开来,然 后被更多的群众接受。采茶舞明显位于此列:在保留 民间舞蹈艺术特点的同时,还向舞蹈中加入了地方生 产技术与民俗文化,让舞蹈自身发挥出更强的艺术价 值。在艺术形式的推动下,观者与表演者成为民间舞 蹈的忠实拥护者,其将舞蹈中的情感与艺术元素传遍 各地,促使采茶舞中的艺术形式与地方艺术元素互相 交融,从而进一步开发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
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和谐共生,使得采茶舞的艺 术感染力以更为直白的方式表现出来。相关地区及民 间艺术团体应该重视采茶舞的艺术价值在教育活动中 的表现,将这种艺术价值转化为教育价值,从而对学 生的情感、价值观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教学活动 中,要积极构建以采茶舞为核心的教学指导项目,让 采茶舞中包含的敬畏自然、热爱劳动、天人合一等思 想进入到教育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情感上、内涵上接 受采茶舞的教育价值,了解采茶舞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而进一步开发采茶舞的创造力和艺术教育功能。作 为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艺术体系,采茶舞中所包含的 艺术认同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做好采茶舞的教学 工作,才能够让下一代更了解民间舞蹈艺术中所包含 的民族智慧。在自身所拥有的艺术价值的影响下,采 茶舞开始在育人、教育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促使群众 得以理解采茶舞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艺术价值是 影响采茶舞发展、传承的重要因素。 2.3 因艺术形式而产生的宣传价值
采茶舞的艺术价值被不断强调,则必然要被赋予 更为出色的宣传价值。对外,它是与其他地区的文化、 艺术体系建立沟通的重要载体,是帮助群众掌握民间艺 术形式的的重要手段。对内,它属于地方与民族所形成 的独特文艺术格局的重要任务。有关单位应尝试对采茶舞的 宣传价值进行发挥,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艺术宣传模 式。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化宣传手段、宣传技术的应用 力度,在应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打开采茶舞宣传新 格局,提高采茶舞的传播速度,让民间舞蹈在更大的范 围、更长的周期内进一步发挥作用。借助宣传模式的创 新去展现民间舞蹈的艺术形态,让群众了解采茶舞的艺 术魅力,并适当拓展宣传范围,形成持续宣传、大范围 宣传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将地方产业与采茶舞的艺 术价值结合起来,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拓展采 茶舞的宣传格局,在产业中展现采茶舞的艺术地位。如 旅游业、民间娱乐项目中的采茶舞,让当地群众、外来 游客自发的团结起来,成为采茶舞的宣传者,欣赏采茶 舞的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建设与艺术形式相 互配合,能够让采茶舞萌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能够为民 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
中国茶道表演特点
中国茶道表演特点茶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抹浓墨,以其独特的仪式感和内涵深远的哲学思考而闻名于世。
茶道表演作为茶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茶道更为艺术化的表达形式。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表演的特点。
一、精妙的仪式与程序中国茶道表演以其精妙的仪式和精致的程序而独树一帜。
表演开始前,表演者会精心准备,包括准备茶具、选取茶叶和热水、布置场景等。
表演者会穿着传统的服饰,通过仪式行动表达出对茶的敬重和对来宾的礼遇。
茶道表演的程序通常包括洗茶、沏茶、闻香、品茗等环节。
在洗茶环节中,表演者会用清水洗净茶具,展示出对清洁的注重。
接下来,在沏茶环节中,表演者会有节奏地倒茶,犹如舞蹈般的动作,以展现出茶道的美感和技巧。
二、丰富的表演形式中国茶道表演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仪式性表达,还融入了更多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例如,有的茶道表演会结合音乐和舞蹈元素,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舞姿展现出茶道的韵律美。
在一些高级茶道表演中,表演者还会将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造性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提升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茶道表演不仅让观众领略到茶道的魅力,也赋予了茶道更为宏大的艺术境界。
三、注重沟通与互动茶道表演强调与来宾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表演者会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进行视线的交流,通过微笑和眼神的互动传递着表演者对茶的热爱和敬意。
一些茶道表演还会设计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体验沏茶的过程,搭建起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增加了参与感和互动性。
四、文化内涵的传递茶道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沟通。
通过茶道表演,可以向观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例如尊重、谦虚、静心等。
茶道表演也是一种教育形式,通过表演者的言传身教,向观众展示茶道的精神和美学追求,引导人们更加注重心灵的平静和内省。
总结:中国茶道表演以其精妙的仪式和精致的程序、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注重沟通与互动以及文化内涵的传递而独具特色。
茶道表演既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形式,又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论采茶歌曲声乐演唱的特点及审美特性
2019年第01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郭鑫(1980-),女,辽宁盘锦人,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声、民族声乐教学。
收稿日期:2018年8月19日。
整体来看,在声乐演唱艺术发展推动下,采茶歌艺术能够展现和表达更为多样、更加生动的综合审美特性。
所以,加强对采茶歌曲的美学理念与人文内涵、情感色彩等等进行综合研究,并且从艺术传承的视角出发,分析该演唱活动中所诠释的审美内涵,发挥该演唱艺术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与影响力。
1采茶歌曲的文化内涵认知采茶歌曲是茶文化艺术诠释与精神展示的根源所在,这一艺术形式正是茶文化发展的生动呈现,其中不仅全面诠释了茶文化发展的价值规律,同时也为大众,甚至是文化发展构建了科学完善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共知。
采茶歌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机制,更是一种大众认同,其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和艺术因素,恰恰是当前我们看待茶文化的重要素材。
对于采茶歌曲的声乐演唱艺术来说,其中所诠释的情感内涵,乃至独立的人文思维,正是当前我们对该演唱活动形成客观认知的关键。
通过对采茶歌曲的表达方式,乃至演唱特征进行挖掘与研究,我们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情感理念与人文内涵,这是一种生动的文化传承,乃至大众情感的合理融入。
采茶歌曲声乐演唱,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当前茶文化机制,始终保持自身价值和影响力的关键本源。
在茶文化影响不断推进的今天,把握采茶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和人文思维,不仅能够有效推广茶文化的影响力与内涵,更是彰显和发挥采茶歌曲的文化价值所在。
采茶歌曲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融入声乐演唱和采茶歌曲的艺术表达活动,更是一项时代性强、创新性足、且内容深厚的艺术体系,恰恰是现阶段我们对茶文化发展与传承机制,形成全面合理认知的思想底蕴与价值支撑。
采茶歌曲艺术是在茶文化不断变化进程中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在该艺术发展进程中,通过与各个地域、民族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思想理念。
实践证明,采茶歌曲艺术中所诠释的精神理论、人文观念和美学思维等等,依旧是一种优势呈现。
采茶戏曲表演艺术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采茶戏曲表演艺术黄勇(始兴县文化馆,广东始兴512500)摘要:采茶戏曲是通过运用幽默诙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将富有乡土气息的戏曲以一种戏剧化形式表演出来表演艺术,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区颇受人们欢迎。
文章通过分析采茶戏曲艺术表演的特点,对采茶戏曲的不同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采茶戏曲;表演艺术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106-01一、前言为更好地将采茶戏曲这种表演艺术传承下去,需对采茶戏剧的表演特点进行深入地挖掘发展,加以有效地现代化表演手段,将采茶戏曲的艺术风格和基本特征展现给大众,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习俗风气和地域风情的地方性戏曲,以此来反映采茶工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状况,增强人们对戏曲文化和地区文化的了解。
二、采茶戏曲的艺术表演特点采茶戏曲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具有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特点,该戏曲主要分为粤北采茶戏、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吉安采茶戏等多种地区戏种,其中尤以江西戏曲最多、最为普遍,采茶戏是从民间歌舞后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是采茶人在从事采茶和其他茶事活动时即兴演出的表演艺术,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另一种文化艺术。
采茶戏曲与茶关系密切,不但包含茶事的内容、场景,同时全戏的背景和题材也以茶事为主,且采茶戏曲具有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演出队伍精悍、机动灵活、表演别具一格、衬词韵味独特、曲牌兼收并蓄等特点,戏曲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采茶戏曲尤以赣南采茶戏最具风格,它通过形象化地语言,结合艺术的唱歌、舞蹈、角色扮演等形式,加以人体化的动作和表情,将地方语言、生活、文化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
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舞蹈赏析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四篇: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摘要: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赣南,不仅生长了千年历史的茶树,更是养育了一方风土人情,由茶叶延伸出了茶道和茶艺。
赣南采茶舞蹈就是在茶文化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艺术。
赣南采茶舞蹈是茶戏的一个分支,赣南采茶舞和茶叶有着割舍不了的渊源,茶文化是赣南地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采茶舞蹈植根于深厚的茶文化中,并得到长足地发展和延伸,可以说茶是赣南茶文化的生命之源。
笔者就从茶文化的角度对采茶舞蹈进行探究。
关键词:茶文化;采茶舞;茶事活动;1 茶舞蹈与茶的渊源关系舞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往往植根于民间,是一个地方民族的生活写照,人们把生产生活中的见闻和动作进行创作和美化,配上一定的音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人们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享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不可少的娱乐方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赣南这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的土地以茶文化延伸出独具特色的茶舞蹈,是人类文化中难得的精髓。
采茶舞蹈是赣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写照,采茶舞蹈和人们日常的农耕、劳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采茶舞蹈多以模仿人们在山间田野劳作时的各种身体的姿态和动作,尤其是手采茶时灵动的动作更是被模仿得惟妙惟肖,并且借助于舞蹈夸张的表现形式给欣赏者视觉、心理上美的享受。
茶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给采茶舞蹈注入了汩汩流淌的生命之源。
茶文化是采茶舞蹈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茶文化和采茶舞蹈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为采茶舞提供了天然的"摇篮"众所周知茶树大多喜好生长在丘陵地区,赣南地区丘陵众多,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借助于便捷的交通工具。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肩背负重、爬山才能完成农业生产。
在采茶的过程中女子的动作比较快,是主要的茶叶采摘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作者:余洁芬来源:《艺海》2012年第09期广东茶文化是中国四大茶文化之一,据《广东新语》记载:“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种茶”。
可见,早在唐代,广东就隆重拉开了茶文化的序幕。
广东采茶舞在广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舞蹈风格多元化的地域特点。
今天,面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广东采茶舞这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形式也面临巨大的冲击。
所以,了解广东采茶舞的文化,提炼其动作舞蹈元素,对于采茶舞蹈的语汇保存、发展和舞蹈的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广东采茶舞的地区特色(一)粤北采茶舞广东粤北地区,泛指韶关、清远地区。
粤北采茶戏在粤北地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它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民间艺术精华创作而成的地方民间歌舞,主要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曲江、南雄、乳源等县。
[1]作为采茶戏中重要的一部分,采茶舞在采茶戏的历史传承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广东采茶舞吸取了龙凤茶花灯,纸马花灯,狮子堂等本土的舞蹈形式,形成新的地方采茶舞蹈,极具特点。
广东粤北地区,紧靠江西、湖南,粤北采茶舞与江西采茶舞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传,明朝开始,盛产名茶的赣南茶区,常常接待粵商茶客,并以优美的采茶舞蹈作为节目表演,因歌舞大多表现茶农的生活,深受粵商喜爱,并带回广为流传;(康熙二年《乳源县志》)有史书记载,江西萍乡人黄启衔叙述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
” [2]由此可见,粤北采茶舞蹈的起源和发展都与江西的采茶舞蹈紧密相连,二者在表现手段上及其相似,但粤北采茶舞在长期的发展中,其表演的形式,表演的内容上却融入了当地的地域元素,如舞蹈的剧目创作上除了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等的题材,还加了反映当地民俗、历史人物的题材;舞蹈风格优美,注重叙事,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粤北采茶舞因地域、风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等的差异,它在广东众多的采茶舞蹈中别具一格,颇具影响力。
(二)粤东梅州采茶舞广东粤东地区包括梅州,汕尾,潮汕等地区,它融合了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梅州作为粤东地区客家的聚集地向我们展现了独特的客家采茶舞。
民间至今有一种说法,梅州采茶舞相传最初是清朝乾隆年间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歌舞《采茶灯》为基础发展而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五华县。
因此,也有称五华采茶舞为粤东采茶舞。
梅州采茶舞风格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梅州采茶舞在漫长的发展中,表演方法有独特的程式,舞蹈动作由最初的简单模仿采茶农作中的动作,如摘茶、晾茶、炒茶等等的生活动作演变到今天逐步加入复杂的技巧,舞蹈动作亦不断丰富成为扇花、手巾花技巧。
近年来,梅州采茶舞与当地最有特色的竹马舞、山歌相结合,创作出不少优秀的采茶戏,逐步拉开了采茶歌舞创作的序幕。
其中,梅州采茶舞与客家“杯花舞”的结合是较有特色的,它借鉴了“杯花舞”的道具,运用采茶舞的律动,别有一番味道。
(三)粤西高州采茶舞高州是广东粤西茶乡,这里盛产茶叶,采茶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高州采茶舞除了从湖南,浙江流入外,部分也从广西流入,现流行于茂名、化州与广西相临的地区。
清光绪年间,信宜县老艺人莫五,在“十二月采茶”前面加入了“参拜”“点茶”两段后,舞段更显完整。
高州采茶舞以钱鞭、花扇、彩巾为道具,注重舞中有唱,唱中带逗,整个舞蹈风格清新活泼,古朴优雅。
高州采茶舞中的“钱鞭”较有特色,“钱鞭”俗称钱尺,打时有嚓嚓响声,舞蹈动作是敲打肩膀、手臂、腰间、大腿、小腿、脚掌面、脚跟,拍打手掌动作,它主要是采用“轮、抛、点、打”的手法来表现其技巧。
舞蹈中“钱鞭”上下挥动,时高时低,高潮之处只见金光闪闪,让人不禁情绪高涨。
粤西与广西相临,高州采茶舞与“壮采茶”极其相似,更借鉴了“壮采茶”中扇花、步伐类与动律的运用,使得高州采茶舞在广东的采茶舞蹈中风格别具。
二、广东采茶舞的动作特征广东采茶舞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和广东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炼也有四百多种,近年来广东省舞蹈学校把广东采茶舞作为地方特色教材加入到课堂中,随着舞蹈动作语汇日趋丰富,从表演风格看,最具有特点的技巧还是“矮步、单袖筒、扇子花”,它们是采茶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定位,也是采茶舞蹈动作最传统的元素。
(一)灵活多变的“绕”“绕”,是广东采茶舞蹈动作中最常运用的元素之一,作为采茶舞蹈动作的基本术语,它主要体现在舞蹈道具中,如扇子、手绢、袖子等等,同时步伐类的运用也是较为常见的。
广东采茶舞蹈中动作的“绕”和采茶劳动中的动作是息息相关的。
采茶重在手部动作,手法主要有折采、提手采和割采,不管哪种摘采,都是手腕的运用。
采茶舞中“绕”的元素运用是在采茶手腕运动的基础上提炼并加以美化的肢体动作,“绕”的运用延伸了道具运用的空间,掌握好“绕”的技巧对于跳好广东采茶舞,提炼其它舞蹈动作元素,把握采茶舞蹈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绕”是完成扇子花的重要表现方式。
艺人们常提,“采茶没扇子,等于没筷子”,可见扇子在采茶舞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做好扇花的动作要求是“扇花舞起来像绣球”,这也是对“绕”的最精确概括,它主要体现在扇子花中的:摆、甩、指、击、扑、削、掌、提等连贯的运扇动作之中。
大的扇子花分类主要以“单扇花”“双扇花”为主,其中“团扇”“望月扇”“八字扇花”“摇扇”“风车扇”“滚球扇”等等都是在“绕”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手腕的运动发展而成的。
灵活多变的“绕”构成了广东采茶舞的动律特点,因此,在表演“单扇花”“双扇花”时,要记住口诀“五指花头朝上,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身边,二指花抱胸前,耕、按、抓抖靠肚皮”,也就是要求表演者手,腕,臂的灵活性要好,速度要快,力量要大,做到“扇花变化在于手,里在手腕不在肘,做甩袖筒右摆扇,十指牵着两臂走”;同时,“绕”适用于广东采茶舞所用的道具,如高州采茶舞中的“钱鞭”、“彩巾”和“单袖筒”的部分手法运用。
其次,“绕”在步伐类中的体现,如常见的十字步,踩台步,队形的变化等等。
灵活多变的“绕”形成了广东采茶舞动作的流畅及气“韵”,使人感到南方民族舞蹈的优美,婉约。
(二)独具装饰的“挥”“挥”单袖筒是采茶舞蹈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动作,也是广东采茶舞的代表动作之一。
单袖筒是采茶舞中男性特有的动作,它是在服装上加了一条一尺长的袖子供演员挥动而用;是茶民在劳作中,右手摘茶,左手长袖供时而擦汗,时而做茶篮盛茶而用。
采茶舞的水袖与戏曲里的水袖不同,它来源于劳动中,表现了采茶时的形态特征。
单袖筒的运用在采茶舞里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它是结合扇子来表现的,不同挥动手法代表不同用途,对整体形象都有表达衬托之用。
广东采茶舞里的单袖筒主要靠手腕发力,“挥”的动作主要体现在袖子的“抓、甩、荡、舞”,并常常配合着步伐和扇花表现人物的状态和情绪。
在在采茶舞里,表现“挥”的单袖筒动作主要有抓袖、搭袖、背袖、遮阳袖、绕肩袖、腋下袖、凤尾袖、狗尾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等等,我们可以看出,“挥”其实是对单袖筒舞蹈动作的概括,把握好广东采茶舞单袖筒舞蹈动作的技巧运用,抓住幽默风趣的整体风格特征就是发展单袖筒动作的基础。
在表演广东采茶舞的单袖筒时,要把握一个“点”。
[3]“点”是表演时力度把握的分寸感。
采茶舞里的袖子在生活中通常是汗巾又是遮阳伞。
现在发展而成每种动作都有它的含义,并以挥手、舞动、拂袖来表达情绪和情感。
因此,单袖筒的发力手法是采茶舞动作表演风格的关键,控制好它,就要做到老艺人们所讲究的“站时吊马腿,挥动像狗尾,游走如蛇过,龙头又凤尾。
”(三)别具风格的“摆”看广东采茶舞舞蹈风格,体现在动态最鲜明的特点是男女演员别具风格的“摆”,也可以称之为“扭”。
女性的慢“扭”动作优美,羞涩含蓄,舞姿阿娜多姿;快“扭”动作轻快活泼,艮中带嗲,富有情趣。
男性的“扭”动作诙谐,走中带“摆”的“扭”别具一格,更显潇洒风趣。
“扭”是汉族民间舞蹈中最具有鲜明特点的动态律动。
动作时重心以胯为主动并伴随膝关节的微颤,形成身体的三道弯,通常配以两手柔摆,舞蹈时注重整体配合。
在汉族民间舞蹈“云南花灯”中,扭即是“崴”,更有“不崴不成灯”的说法;在“胶州秧歌”中,扭即是“拧”,也有“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律风格……可见,汉族民族舞蹈中因地域之间的不同,“扭”的风格也存在差异。
广东采茶舞是广东人民长期创造和生活财富的积累,从它在广东这片古老的土地落脚以来,一直以自己独特的舞蹈魅力展现中国南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它具有的农耕文化的古朴和海洋文化的开阔决定了广东采茶舞动作特有的风格:“美,俏,逗,趣”。
美,指“摆”动中形成的静态“三道弯”的体态特征;俏,即俏丽、活泼,是采茶形象的一种味道;逗,指“摆”的动态形象,引人入胜;趣,“摆”中的精髓。
可见。
“摆中见扭”“摆中带跳”的律动特征使广东采茶舞的动作语汇别具特色。
因此,广东采茶舞的“摆”是舞蹈中最基本的律动,其次,男性舞蹈中的“摆”常常带有走,跳的律动,这种风格奠定了男性舞蹈中的特殊风格,它带有古朴的气息,带有诙谐的特点。
(四)潇洒自如的“颠”广东采茶舞的“颠”指动态的“颤”到静态的“颠”的过程。
“颠”可以指采茶舞的动态律动,也可以指是完成幽默风趣的采茶舞蹈塑造的形象。
一方面,膝的“颤”是采茶舞中的动律过程,也是完成律动“颠”的先决条件。
广东采茶舞的“颤”幅度较小,节奏轻快,贯穿于整个采茶舞蹈之中,因角色的不一样,“颤”的动律和形成“颠”的幅度也有不同。
表现最有特点的“颠”是在完成“矮步”的时候。
“矮步”分高、中、低桩,其特点是双膝弯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动,同时膝盖之间有一拳距离。
动作特点稳而不死,活而不乱,走路非常的轻快而诙谐、风趣,给人独特、别致的感觉。
如“矮步”中的“小跳步”(多为女性用),常常用来表现过河情景。
“颤”膝盖运动要松弛,在“颤”中做到“老虎头,鲤鱼腰,双手柔如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这样的“矮子步”走起来就会有“颠”的律动特征。
另一方面,“颠”表现了广东人精神面貌的一种气质。
所谓的“颠”,指的是性格的一种乐观向上,精神的一种勇于创新。
采茶舞起源于采茶劳动,在描绘劳动情景的同时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所以劳动中的“颠”是乐,是自得其乐的一种生活状态。
在表演采茶舞时,不仅在动作上要把握好“颠”的律动,其整体风格也要贴近它的神态,真正做到“丑中见美”。
三、广东采茶歌舞中的汉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东至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江西、湖南,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茶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片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人们爱茶的生活习惯,也孕育了风格独特的采茶歌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