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离子液体中Ag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题目作者凝心聚力四十载,不忘初心谱新篇——记第十四届全国摩擦学大会暨201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特约评述橡塑密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黄兴郭飞叶素娟夏迎松试验研究类富勒烯碳薄膜的结构演变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杨保平岳照凡王永富白永庆粗糙表面上微织构对流量因子的影响孙士青孙娜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端面密封阻塞效应研究马润梅朱鑫磊张楠楠碳纳米管基膨润土润滑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朱莉莉陈鼎仇磊陈耀彤蒐麻油基含氧化石墨烯润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薛颜文钱善华黄传辉三通换向阀阀内泥浆冲蚀磨损数值模拟研究李树勋李成雷鹏多条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共存时的瞬态扩展行为分析王拮赵鑫温泽峰油介质下高速轮轨低黏着特性和撒砂试验研究谭江黄双超梁树林赵鑫考虑润滑油黏温效应的动压滑动轴承性能分析王丽丽袁国腾耿欢改性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张国亮王士华李志强郭帅龙柱大功率密度柴油机主轴承混合润滑分析..................................章朝栋赵俊生李涵白金霖带压作业闸板防喷器胶芯磨损行为研究..................................................陈婷马卫国甲醇柴油对发动机摩擦磨损以及清净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杨礼河陈绪望孙玉德辛硫醇改性氧化石墨烯在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赵磊杨红梅刘畅薛少卿李久盛Sn-Ag-Cu/金属陶瓷自润滑轴承滚子高温滚阻特性研究..............................燕松山杨威然解芳超薄含水油膜Couette流润滑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陈星宇烟臭对电接触磨损的影响......................................................王朋关曹中清陈海超基于压力和流量守恒收敛准则的微织构端面机械密封数值计算.............李岩霖吉华王天豪陈胡炜不同维度碳纳米材料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王超周新聪况福明黄健车轮辐板形状与轨距对钢轨波磨的影响..........................................张喻涵陈光雄赵晓男一种离子液体的热弹流润滑数值模拟............................................王晓萌李书义郭峰基于混合润滑模型的往复密封动特性研究........................................王军廖瑶瑶李永康深海环境中水下滑翔器密封结构数值分析........................................曹淑华郭晨刘真两种分散剂对IF-WS2纳米粒子分散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杨士钊胡建强季峰徐新柱面螺旋槽干气密封流动场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王世鹏丁雪兴陆俊杰张伟政期 (1)项冲(6)张俊彦(1)王晓力(1)李双喜(1)王思远(1)倪自丰(1)潘伟亮(1)王衡禹(1)温泽峰(1)梁鹏(1)汤龙其(1)李正文(1)王炜(1)张建国(2)曾祥琼(2)胡瑞(2)兰惠清(2)蔡振兵(2)吴孙珂(2)王昊(2)夏晨光(2)栗心明(2)廉自生(2)王天霖(2)李建松(2)陈金林(2)润滑添加剂三乙醇胺硼酸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稀薄效应对动压气体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侯蘇杨勇寇天鑫王超(2)...............兰正义伍林(2)铁磁材料摩擦过程中磁化效应机制研究高富民樊建春姜健康张来斌周威(3)油气润滑角接触球轴承腔内空气压力分布数值分析王保民王综(3)基于不同热边界条件的斜面轴承及阶梯轴承承载性能分析崔金磊赵金玲王静杨沛然⑶基于泄漏通道的可调距桨桨毂密封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陈立饶运清(3)表面织构形状对牙轮钻头轴承摩擦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钟林魏刚李宇危鹏郭项伟⑶二维层状Ni/p-Ni(OH)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刘超林苏峰华李助军⑶稀土化合物改性复合材料在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何福善周子涵郑开魁高诚辉林有希江威TiN/Ti涂层在波箔轴承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基于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关节轴承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链条套筒与销轴较链副冲击载荷-往复运动的弹流润滑数值模拟狭缝节流空气静压轴承局部气膜流场的直接数值模拟.......表面波纹度对工业链套筒-销轴較链副热弹流润滑的影响.....新型组合槽端面干气密封特性研究.......................机械密封腔流场内粒子对密封腔壁面及波纹管冲蚀分析.....马希直倪莎⑶⑶张亚涛邱明周大威卢团良庞晓旭⑶唐洪伟王静张明宇(3)王永振卢志伟赵晓龙刘波张君安(3)张明宇王静刘毅戴龙杰尚召华⑶左松奇王和顺张车宁朱维兵⑶郭勇穆塔里夫•阿赫迈德(3)密封齿对侧开槽对迷宫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不同真空度气体对粗糙表面接触摩擦的影响......................................郑文斌裴世源李超江瑞龙(4).......................................................毛飞宇黄平(4)考虑惯性力的高速螺旋槽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研究李洁杨光伟杨晓威杜建军(4)磁场分布对多磨头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实际间隙的全回转推进器桨毂动密封性能研究激励对往复式骨架油封密封性能的影响......轮对辐板开孔对钢轨波磨的影响............新型动静压差速转台无负压条件下油膜温升特性含纳米CuO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研究..................................金属多氮瞠骨架材料(MAF-6)作为棉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基于Fluent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正交试验研究大功率柴油机曲轴平衡率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微型涡轮发动机圆锥气体轴承润滑性能研究…•…压膜滑动摩擦对压膜辐工作面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路家斌宾水明阎秋生黄银黎陈立饶运清(4)熊强(4)杨化林孙维威李修隆杜杰梁延忠(4)夏晨光陈光雄朱旻昊赵晓男吴波文(4)...............刘志颖马金奎李佳(4)郑博王涛贾其苏贾现召何强(4)徐红董晋湘(4)王利杰原敏赵昕蕊陈银朱维兵王和顺张朝界赵战航⑷章朝栋赵俊生朱桂香⑷渠艺张小青王丽陈浩⑷孙广志张桂香张海云赵玉刚赵士伟⑷真空退火对磁控溅射CuS-MoS?涂层润滑性能的影响........................................赵岚曹明林继兴(4)考虑速度滑移的多孔质静压气体轴承静特性..............................................李洁孟磊杜建军(5)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波箔型止推轴承不对中特性分析....................................................................................................何振鹏张淳邓殿凯金伟王宇博仲崇高郭拓柳青闫方超⑸表面织构对错位瓦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李超裴世源郑文斌江瑞龙徐华洪军⑸微观随机粗糙表面接触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接触分析............••施迅王伟刘焜陈锐杨璐冯圣友⑸无扩口导管拧紧力矩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郑世伟丁晓梁红琴彭炳康祝孟豪张永建(5)改性蒙脱石微粒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张永江曹阳马雄位许盛王孟(5)in滚滑轴承滑块的油-气两相流润滑分析............................................卢黎明油封唇口温度变化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张付英不同试验条件下ZDDP 在250N 基础油中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王 稳李维 含不同固体润滑剂矿用树脂基制动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李赛李中豪李夫谷开 杨俊梅水浩澈董城城 李国良刘宏亮尹兴林 杨振伟鲁张祥崔功军⑸(5)⑸⑸外圆弧槽密封环热-结构耦合变形分析及参数优化..............................于蒙蒙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郭勇(5)基于图像特征的船用在线铁谱系统可测性评价方法盛晨兴张方臻(6)热效应对高速圆锥动静压轴承静特性的影响武宁宁李瑞珍封隔器胶筒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郭飞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6)油气出口位置对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和温升的影响王保民郭红杨帅项冲白晨王综人字槽小孔节流动静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研究(6)苦参碱-6、左旋肉碱-柠檬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润滑特性研究钛合金与陶瓷配副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基于安全系数法的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研究深水测试防喷阀主密封副接触特性研究油液磨粒检测传感器线圈间距对输出信号的影响织构型高频液压冲击活塞副能耗模型构建及数值模拟不同碳原子数及轻基数醇中Ti 3SiC 2/Si 3N 4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崔巍孙佳丽唐洋郭勇全松任书芳李树森张树玲张燕然刘万里邱明坤•白威马廉洁陈景强刘涛王晔张付英董城城水浩澈杨俊梅舒将军李旺孙鹏姚佳鑫何胤•王立勇钟浩李乐陈涛张金乐龚俊刘德顺金永平杨书仪张龙燕冯润妍曾俊菱宫雪王庆涛吕晋军(6)(6)(6)(6)(6)(6)(6)孟德章高鹏远王砚军卢帅氮气流量比对CrN 涂层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李明侯高强(6)温度变化对新型混合槽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轻载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中的关节摩擦力辨识.................张铁李秋奋邹炭腌⑺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行为研究.............张朝前李涛杨夏明张挺刘建华彭金方朱旻昊(7)氮化硅陶瓷球研磨去除机制试验与仿真研究.....................张珂王定文李颂华孙健吴玉厚⑺封隔器胶筒高温高压密封性能检测试验研究.....................郭飞温天政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7)线接触弹流脂润滑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杨福芹姜敬伟孙丽刘欣⑺往复式骨架油封密封界面内油膜压力和厚度分布.................杨化林孙维威李修隆(7)双唇型油封的密封性能及其结构优化...........................张付英郭威水浩澈(7)基于弹性交互作用系数法的法兰接头拧紧方法优化...............陈威章兰珠⑺基于Matlab 计算滚动轴承滚滑接触内部应力分布 .................郑晓猛杜三明张永振刘建贺甜甜⑺基于CFD 的磨料水射流加工中粒子圆度影响研究 .................强争荣马毅青缪小进武美萍李玉亭(7)固溶处理后7055铝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宋晓萍王优强张平曹磊⑺以TiH 2为造孔剂的球磨铁基含油材料孔隙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 .....李蓉蓉尹延国张国涛张开源陈奇(7)不同载荷下水润滑高分子材料磨损机制的试验研究...............尚明基何晓良李国宾邢鹏飞(7)不同环境介质下TC4钛合金与工程塑料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罗柏文吴小波汪程鹏王生辉(7)机械密封镶装密封环开空刀槽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彭旭东刘家辉赵文静江锦波孟祥铠马艺(8)基于Ansys 的封隔器密封胶筒性能优化...........................郭飞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8)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多目标多工况优化研究.......................陈汇龙桂铠赵斌娟陈妙妙任坤腾刘金凤(8)IV蜂窝结构对篦齿-蜂窝密封封严性能的影响............................................................................................................何振鹏王宇博王伟韬金伟邓殿凯钱俊泽丁坤英柳青闫方超(8)氮气流量对非平衡磁控溅射Ti/WS?复合薄膜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蔡海潮王景华叶军韩江薛玉君王东峰(8)深海环境下油液密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曹学鹏卫昌辰赵帅贵曹皓清(8)焊接金属波纹管结构参数对平衡宜径的影响张清波马咏梅邹啥阳贾邵秀兰铁栓(8)海底管道连接器密封环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王凯曹宇光孙永泰史永晋杨光(8)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尺度干气密封性能分析马高峰丁雪兴张伟政徐洁陆俊杰(8)基于载荷分担理论的双渐开线齿轮混合弹流润滑分析王明凯樊智敏(8)不同转速下齿轮动力学与油膜润滑耦合研究孙晓霞菅光霄王优强(8)人工髓关节微织构减摩性能及织构参数优化毛璐■璐"郑清春张春秋胡亚辉(8)微观表面形貌对螺旋槽液膜密封空化发生的影响李振涛岳吉祥孙鑫晖郝木明高赛祝清单(9)带挡边关节轴承静力学有限元分析戴雨静汪久根陈芳华张斌(9) GCrl5钢微织构表面固体润滑性能研究华希俊朱翊航王皓平国峰朱伟田之翔解玄(9)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发泡硅橡胶老化规律研究温天政郭飞黄毅杰柯玉超祝世兴(9)悬浮于润滑油中的颗粒运动分析及其对油膜压力的影响韩海燕李娜娜尚雪梅(9) WC-N1硬质合金密封圈损伤失效研究赵永强彭金方蔡振兵刘建华杨文锦朱旻昊(9)深海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及变形特性研究樊智敏哈振骞李龙李庆党(9)平衡率对柴油机曲轴轴承润滑与振动特性的影响赵俊生朱桂香王加林刘敏章朝栋(9)固体颗粒对线接触热弹流脂润滑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杨福芹孙丽罗凯洋刘欣(9)成型方式对ABS塑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马赛赛詹胜鹏贾丹金永亮马利欣段海涛(9)基于流固耦合的柱面气膜密封支撑结构性能研究白超斌刘美红孙军锋代迪(9)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稳态性能研究刘柯炜李振涛王昕郝木明高赛祝清单(9)基于横向蠕滑特性的轮轨黏着试验研究胡雅婷张淑华尧辉明(9)非圆金属0形环装配预紧过程仿真模拟郭飞黄毅杰励行根项冲贾晓红王玉明(10)涡动对液膜密封空化及动压性能影响李振涛曹惠汪艳红刘馥瑜郝木明(10)切削液的微生物劣化对碳钢耐腐蚀行为的影响李庆宏杨懿吴泽奇朱红玲申媛媛张丽胡浩董丽华(10)轴颈倾斜对人字槽径向气体轴承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赵琪赖天伟任雄豪郭雨侯予(10)离子液体对石墨烯润滑油分散及润滑性能的影响张丽秀赵越魏晓奕王俊海喜冬阳张利(10)速率变化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特性的影响王彩芸刘启跃(10)多孔集成节流器空气静压轴承承载性能计算与分析卢志伟刘晨帆刘波张君安(10)混合/流体润滑状态振动信号统计学时域分析于海杰魏海军(10)低滞后刷式密封泄漏特性与滞后效应研究李朋飞胡娅萍吉洪湖(10)带横向纹理的ZrO2陶瓷材料微弹流润滑分析赵金玲崔金磊王静(10)织构化滑动轴承混合润滑与磨损耦合数值模型金乐佳杨建玺李成功(10)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餌极压抗磨协同性能研究毛纪昕胡建强杨士钊谢凤郑全喜(10)芥酸酰胺对喷蜡NR/BR 弹性材料自润滑性能的影响李云王中岳孟唯郑鹏雷惠举韩佳赤王重(10)空化对液膜密封流场特性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李振涛李志宇曹惠刘馥瑜郝木明(11)磨损表面的稳健高斯滤波评定方法研究张一兵刘立鹏解芳胡瑞(11)井下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接触力学行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杨仪伟朱宏武何东升郑严叶哲伟许亮斌何玉发李川(11)刚性和弹性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稳态特性分析孙方旭魏应三张贤彪靳栓宝王东胡泊(11)带浅腔的空气静压轴承节流孔出口处流场计算与分析卢志伟张君安刘波(11)旋转动密封系统中丁睛橡胶0形圈的时效研究孙远韬袁林栋朱伟泳王斌贺(11)点接触弹流润滑入口凹陷的速度域王学锋郭峰胡如夫程晓民(11)单相硼化物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王旭东杨忠皇志富王惠王东(11)高压自紧式法兰密封结构研究沈啸彪章兰珠徐绍焕龚石磊⑴)Al 2O 3/La 2O 3/ (W, Mo ) C 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微织构参数优化郭世柏段晓云易正翼胡涛胡忠举(11)纳米粗糙间隙中季戊四醇四酯的薄膜润滑行为张晋铭潘伶吕志田陈有宏(11)湍流润滑动静压气体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研究汲腾龙宋鹏云(11)内燃机凸轮-滚轮型接触副弹流润滑分析朱建荣李书义郭晓龙郭灵燕郭峰(11)基于不同差分格式的硬盘气膜润滑方程数值求解毛薪然杨廷毅(11)界面因素对机械结合面超声传播的影响韩婷樊建春田春萌刘书杰(12)圆柱滚子轴承弹流接触副刚度及阻尼系数研究张玉言蒋玲马晨波(⑵表面形貌对粗糙接触界面流体润滑特性的影响董磊车飞飞刘焜王俊元石瑞敏(⑵自旋对角接触球轴承弹流润滑与油膜刚度的影响雷春丽巩宝儒贾希斌赵明齐(⑵UHMWPE 与橡胶共混水润滑轴承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曹源周新聪黄健左后秀(12)考虑空化效应的表面微凸体织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方勋严志军王剑豪申子玉(12)环形微槽浮动密封的动态特性分析陆俊杰张炜谢方民焦永峰(⑵浸渍石墨/38CrMoAlA (喷涂)配对密封摩擦副的干摩擦性能郑娩付光卫赵祥李双喜(12)线接触零卷吸弹流条件下的急停分析张锐王静唐洪伟(12)风电高速轴制动器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分析孙煜广张锦殷玉枫王建梅宁可(⑵双向菱形孔织构端面密封性能研究程香平张友亮康林萍韦江郭慧(⑵凹坑织构对石墨材料水润滑性能的影响韩智斌王立辉张秀丽郑宏宇李阳王志文(⑵开发应用井下V 形金属密封环密封性能研究........船用液压油多种污染物高通量检测研究…•…基于旋转法的发动机润滑油黏度检测技术研究郑贤耿葵花........何东升任航张林锋李志强朱欢(1)'史皓天张洪朋孙广涛曾霖(1)汪宇航叶鸣张勇肖怡解祯朱艳军(1)何洋韦为罗耀鹏(1)压缩机径向泄漏通道润滑油量的实验研究环境与工况对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影响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稳态温度场分析.......何星李若亭毛杰键汪紫妍(1)李国栋徐宏海韩俊臣范军姜久林(1)一种考虑介质污染度的液压泵轴尾机械密封磨损的计算方法马纪明宋岳恒黄怡鸿(1)VI基于LabVIEW的航空轴承摩擦学性能模拟实验系统姜旭峰宗营孙元宝(2)摩擦发光探测装置研制干摩擦机械密封端面材料配对性能的台架试验研究液压往复密封件磨损失效概率研究............添加剂对电诱导GaN晶片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新型感应推进电机轴承磨损分析及监测........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粗糙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可控阻尼磁流体滑动轴承的设计及减振性能研究李娜徐学锋(2)........肖云鹏李双喜李庆展付光卫力宁⑵赵秀栩夏亚歌魏俊华付饪⑵寇青明钮市伟王永光朱玉广谢雨君雷翔宇⑵王艳武杨琨钱超⑵林福严时剑文(3)..................................安琪索双富.................刘旭辉孙璐婵杨光郭甜甜罗启文邱冶(3)某新型燃气弹射传动活塞密封设计与分析—种基于等效平行间隙的静密封漏率预测方法基于Mask R-CNN的铁谱磨粒智能分割与识别基于铁谱图像异类特征融合的磨损类型识别方法赵昌方任杰周陈颖卢炯彪(3)唐子若夏文嘉...............兰夭周平闫英(3)安超魏海军刘梁麒立汪璐璐(3)闫建阳陈小虎陈俊康(3)车轮踏面不饱和聚酯摩擦控制剂的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李珂胡萍郑禹黄樟华(4)孙启国闫晓丹(4)基于U曲线法的油气润滑ECT系统图像重建病态优化水力加压器组合密封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李斌陈宏宇吴明明沈桓宇⑷纺织机钢丝圈表面类金刚石膜的制备及摩擦特性研究•-黄冬梅唐海霞赵永武王永光(4)临近空间载人舱舱门密封特性研究..................肖开阳袁肖肖吴天宇吴剑⑷偏心圆凸轮油膜润滑测试系统......................周易朱建荣孙楠楠王加林郭峰⑸基于颜色特征提取的磨粒材质识别..................孔祥兴邵涛⑸箔片动压轴承的研制及在机载环控涡轮的应用...........绳春晨杨榆谢洪涛高维浩罗高乔陈双涛侯予⑸考虑摩擦与测量噪声的液压缸泄漏诊断方法..........黄武涛郭隽侠刘颖(5) Ag/NdBaCu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董丽荣李长生董晨雨吕俊呈于万秋华中⑸镰钛合金双层波纹石墨复合垫片的设计与参数优化…•…............邓文飞孔慈宇张斌谭伟胡朝斌韩志达(5)考虑黏压效应的风电齿轮热弹流分析熊永强何爱民(5)同心注水管柱分层测压密封段设计与研究孟培媛王稳(5)基于断裂力学的DAS组合密封圈疲劳寿命预测•常温条件下双筒液压减振器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朱海燕苏校裴硕林天豪王世杰(5)陈小建裴江伟田文楷(6)微间隙共形圆柱接触力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宿月文郭彩霞陈渭(6)基于ARM的精轧机润滑油含水监测系统设计孟祥赵莹李艳娟(6)基于FTIR的水分对柴油机油添加剂的影响研究左谦田洪祥孙云岭(6)气体静压轴承与主动磁轴承混合支撑轴系结构设计及静态性能研究李树森周梓健徐跃东贾勇(7)泥水盾构接管用三通换向阀橡胶阀座密封研究李树勋杨玲霞潘伟亮雒相去(7)雷鹏高温条件下发动机油配方组份对油品高温黏度及成焦倾向的影响Si/MoS2及C-Si/MoS2涂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SiO2颗粒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空间合成碳氢润滑油的真空边界润滑寿命评估.........王建锋潘峰(7)王稳李国良刘宏亮谷继品蔡群钱建国陈盛宇吴洋蒲吉斌(7)........王国明孙胃涛刘晓亮黄晓明周文龙⑺........徐增闯崔维鑫郝丽春贺景坚郑伟波(8)vn高温高压换热设备自紧密封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李诚周建明路广遥唐叔建张国迅(8)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橡胶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谢奥林尹彩流王秀飞文国富(8)搅拌摩擦加工对AM60B 镁合金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王楠楠曹丽杰殷凯(8)油润滑下炭黑增强丁睛橡胶的溶胀与磨损行为纪红王勇庞永华(8)耐压门C 形密封圈大间隙密封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李晟朱学康李光明殷洪张志强(9)定向孔隙多孔储油介质的制备与评价吴海勇林清容陈志雄姚立纲(9)唐敏碳酸甘油酯脂肪酸酯润滑油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温珊吕涯(9)某型国产与进口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泡沫特性对比研究孙元宝阮少军姜旭峰吴坤(9)基于表面轮廓的人字闸门底枢蘑菇头磨损量测量方法赵新泽苏丹徐翔朱合法何钱(10)CVTF 状态监测系统开发及在CVT 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任磊磊赵伟(10)大型500 kV 变压器主密封法兰系统受力分析衡艺欣王世杰(10)基于Faster R-CNN 的齿轮箱铁谱磨粒识别何贝贝崔承刚郭为民杜琳娟唐耀华(10)酰腓类及磷酸类润滑油添加剂CoMSIA-QSTR 抗磨损性能模型构建宋泽左波高新蕾(10)机械衰减对锂基润滑脂流变特性的影响徐龙涛王燕霜(10)基于多分辨SVD 包和MED 的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陈儒李伟光伍嘉乐李国臣(11)重卡轮毂轴承刚-柔组合密封结构设计及优化杜学芳邓四二崔永存(11)旋转通道径角挤压工艺制备UFG 铝合金润滑条件研究古京九达成(11)某型航空发动机轴间轴承集油结构内的两相流动数值计算徐让书戴海宁田骏丹(11)数据驱动的风电齿轮箱油液监测磨损度量化及其参数权重研究徐启圣王徐厚昌张春鹏(11)韩玲严嵩张何强帅敏轲俊白琨赵晶刘备戴康杨峰基于AdvantEdge 的斜角车削仿真实验确定刀屑摩擦因数的方法谭彬(11)涂宇罗斐高压旋转组合密封试验装置设计与研究索双富时剑文李高盛(12)基于SVD 和M0MEDA 的薄壁轴承故障诊断郑嘉伟刘其洪李伟光严嵩(12)煤基浸铺石墨密封材料性能研究于鸣泉王启立高晓峰张锋涛胡建文(12)车轮非圆化磨耗对机车轮轨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苏明亮王开云(12)生物肢体皮肤冲击磨损舒适度试验机研制苗耕茁毛俊洁(12)减摩剂及其协同效应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影响黄鹏付雪松叶长松陈国清周文龙(12)稠化剂组成对聚麻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蔡梦莹刘韦江左明明王玉丰耿飞(12)凹槽结构对水润滑微凹槽尾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张圣东巩加玉(12)赵乐肖静郭林钟雯凌亮金勇技术探讨基于ABAQUS 的橡胶密封圈应力松弛分析 .................张晓东余鑫张毅杨林郝仁杰(1)柴油机曲轴润滑与弯曲振动耦合影响研究.................李正文赵俊生李涵章诗用栋白金霖(1)ASTM D6224四个版本的变化对在用油监测的启发...........李田洪祥孙云岭(1)三峡电站700MW 发电机组润滑可靠性分析及工艺应用..............陈钢胡军朱兵谭桂斌冯伟贺石中(1)油气润滑ECT 系统图像重建中病态问题分析 ...............孙启国闫晓丹孙奥⑶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模式分析.......................陈超曾昭洋罗军徐进⑶基于Bootstrap 方法的密封寿命可靠性评估........................黄乐黄兴梁"卜凤谭锋田巍武建军⑶。

离子液体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液体,是一种由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液体。

其独特性质包括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高溶解度和导电性等,这些性质使离子液体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离子液体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离子液体在制备金属纳米粒子中的应用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催化等性质,在催化、生物医药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优良的模板和反应介质,在制备金属纳米粒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离子液体中,可以通过还原金属离子来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同时离子液体中的离子也可以作为还原剂或模板来指导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

二、离子液体在制备无机复合纳米材料中的应用无机复合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光学和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制备纳米传感器、医学诊断和药物传递等领域。

离子液体在制备无机复合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制备复合纳米材料和调控其结构性质。

例如,将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和反应介质来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物稳定,进而可以调控纳米材料的形态、大小和晶面结构。

三、离子液体在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纳米聚合物材料具有特殊的机械、光学和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光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离子液体在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和调控其结构性质。

例如,在离子液体中,可以通过控制稳定剂分子的形态和排布的方式,来调节聚合物纳米材料中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大小。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充当模板、反应介质和稳定剂等多重角色,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质的调控。

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应用,将有助于推动离子液体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将为实现纳米科技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前景。

水溶性LaF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水溶性LaF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b l gc lb h vo so trs lb e L F a o atce sa dtv si trwee e au td wihaf u — altio tr a d oo ia e a ir fwae ou l a 3n n p rilsa d i e n wae r v l ae t o rb l r me e ,n i b
Th e ut h w ta h a n n p rils wih ada tra o t m n dfe yact ca i c n b l d s e s e rs l s o h tt eL F a o at e , t imee b u n a d mo i d b i cd, a e wel ip r— s e 4 i i r e n wae . h trb s dl b c n d i v ab u d r i many c mp s d o e O 、 a O o h u b d s ra e d i tr Ast ewae . a e u r a ta dt e, o n ayf m i l o o e fF , i i l L, nt er b e uf c c u d b ome T e eoe, a a o a t l sh v h e tfit n r d cn n ni a e a ir , h wig p o sn o l e fr d. h rfr L F3n n p ri e a e te b s rci e u ig a d a twe rb h vo s s o n rmii g c o
摘 要 :以 柠檬 酸 为修 饰 剂在 水 溶 液 中合成 表 面 修饰 L 纳米 微 粒 ,通 过 X射 线衍 射 ( R 、傅 立 叶 变 换 红 外 光 a X D) 谱 ( ?R) F I 、热重 分 析 ( G— T ) T D A 、激 光 粒度 分 布 仪 、透 射 电子 显微 镜 ( E 、X射线 光 电 子能 谱 仪 ( P ) 等 测 试 T M) XS 手 段对 其 结 构和 形 貌进 行 表征 ;采用 四球摩 擦 磨 损试 验 机考 察 LF 纳米 微粒 作 为 添 加 剂 时 的摩 擦 学 行 为 ;采 用 x射 线 a, 光 电子 能 谱 仪 ( P ) 分 析钢 球 磨 损表 面 的元 素 组成 。结 果 表 明 ,柠 檬 酸 修 饰 的 L F 纳 米 微 粒 ,平 均 粒 径 约 为 4n XS a m; LF 纳 米微 粒 在水 中的分 散 性 良好 , 为水 基 添 加剂 ,在 摩 擦 过 程 中可 在 钢 摩 擦 副 表 面 的形 成 由 F: aO 等 为 主 a。 作 eO 、L , 要 组成 部 分 的边 界 润滑 膜 ,因此 表现 出极好 的抗 磨减 摩性 能 , 有很 好 的 应 用前 景 。 具 关键 词 :三 氟 化镧 ;纳米 微 粒 ;摩 擦 学性 能 ;表 面 修饰

浙江大学理学院第十二期校级srtp学生立项评审汇总表

浙江大学理学院第十二期校级srtp学生立项评审汇总表

07
程度
张帼奋 副教授 王邱玉
孙逸飞
06 空间-时间统计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张荣茂 副研究 左姝劼

杨旸
组合优化中若干 问题的研 究与算法的 分析和优
07
谈之奕 教授

张一炜 杨梭 韩 方秋
张文博
雷臻
07 断路器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李胜宏 教授 朱 剑 李

赵威任
07 多元函数极值的高阶判别法及程序实现
陈杰诚 教授 刘海生
郑众
07 利用 Matlab 软件研究三角级数的收敛性问题 贾厚玉 副教授 车 梦 璐
1
21. 崔欣 22.
佘晓萌
23. 沈小勇 24.
樊琪
25. 张连云
26. 马宇斌 27. 谭越 28. 叶 兵 29. 宋平越 30. 朱 琼 31.
鲍金科 32. 廖 扬 33. 陈 拓 34.
07 居点变迁
讲师
07 多客体识别的机制研究
徐青
07 以校内网为例的真实虚拟社区用户的心理与行 吴明证 为研究
07 儿童脚印地板的创新设计及其工效学分析
张智君
07 积极情绪对面部表情认知及记忆的影响
许百华
07 后悔体验对不同风险偏好者决策的影响
马剑虹
郑全全 07 焦虑在特定情境(谈判情境下)对决策的影响
张昭教授 周宏伟副教授
朱岩教授
07 浙大紫金港校区三维导览及分析
刘仁义 教授
07 论杭州地铁对其周边商住用房价格的影响
冯友建 副教授
07 基于 GIS 和 RS 的浙大三校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陆丽珍 副教授
07 杭州民间传说与民俗的整理、表达与研究

化学论文参考题目

化学论文参考题目

化学论文参考题目————————————————————————————————作者:————————————————————————————————日期:化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36个)★微波法制备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及其表征★微波法制备条件对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的影响★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ﻫ★碳纳米管负载CdSe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微波法制备条件对碳纳米管负载CdSe纳米粒子的影响ﻫ★碳纳米管负载CdS e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ﻫ★KPS阴离子引发剂对无皂PMMA-St纳米胶乳的影响ﻫ★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ﻫ★溶剂热法制备无皂阳离子PMMA-St纳米微球ﻫ★溶剂热法制备无皂阴离子PMMA-St纳米微球ﻫ★溶液法测定溴丁烷偶极矩的研究ﻫ★小分子体系化学位移的计算与实验值比较研究★并苯化合物化学位移的计算与实验值比较研究★Origen软件及在化学实验中应用ﻫ★Gaussian软件及在化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ﻫ★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探讨★化学化工网络信息资源源泉搜索策略ﻫ★酯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ﻫ★细胞色素C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的直接电化学及对NO的测定ﻫ★碳管基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研究★功能化离子液体稳定下的尺寸可控的纳米铂的制备与性能ﻫ★功能性离子液体与血红素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血红蛋白/纳米金/离子液体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ﻫ★SiMnW1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ﻫ★SiMnW1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ﻫ★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分析进展★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ﻫ★CuS纳米管的合成及表征★CuS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研究★CuS纳米管的光学性能研究★CuO纳米片的合成及表征★CuO纳米片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多孔Cu2O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多孔Cu2O纳米材料在光降解染料中的应用研究★多孔Cu2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ﻫ★对活性碳吸附实验的优化ﻫ★一种C60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ﻫ★C60药物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C60及其衍生物膜材料研究进展★晶格能在熔岩析出中的应用★对双液系相图测定装置的改进★氧化铁微纳结构的可控合成ﻫ★二氧化钒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及热学性质研究★可见光催化剂钨酸铋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四氧化三锰微纳结构的低温液相合成ﻫ★配位化学原理调控无机多级微纳结构的研究进展★无机复合空心球结构的研究进展★食盐在一些化学实验中应用原因的实验探究ﻫ★氮元素正价相互转变的实验研究★碘与淀粉显色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铜系列试剂氧化乙醇的实验研究★振荡实验及其产物的检验与富集实验研究★溶液生长法制作美观的硫酸铜晶体实验探究ﻫ★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具研制★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情况分析ﻫ★气体制备与化学喷泉一体化实验研究ﻫ★模拟氨碱法制备纯碱的实验研究★中学化学喷泉实验研究与设计ﻫ★氢氯光爆反应实验的绿色化设计★铁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胶体性质实验的系列改进设计ﻫ★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研究与设计★气球在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中的应用与设计★微型气体发生装置的实验设计ﻫ★生活用品实验的案例开发与创新设计ﻫ★化学趣味实验的系列创新设计ﻫ★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系列研究★化学师范生教学观念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化学师范生微粒观错误概念探查★纸上花园趣味实验设计★基于一滴溶液的微型实验设计★硫酸亚铁最佳反应条件探究★水中空中花园创新实验设计★维C系列化学实验设计ﻫ★“一器多用”化学实验装置设计ﻫ★基于元素周期表的创新图表设计★泡腾片系列化学实验设计★注射器在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中的设计与应用★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交实验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新设计★二氧化氮的喷泉实验设计ﻫ★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几种方法比较及新设计ﻫ★几种焰色反应实验比较研究及新设计ﻫ★溴苯制备实验新设计★亚甲基兰变色原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高师生化学实验状况的调查研究ﻫ★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新设计★中学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ﻫ★初中化学新课程“溶液”教学研究ﻫ★高中化学新课程“物质的量”教学研究ﻫ★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方案比较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评价研究ﻫ★中学化学新课程考试改革研究★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绿色化学观”的研究ﻫ★塑料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研究★《铁盐及其化合物》教学情景创新设计研究★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演示实验研究★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封管实验”应用研究★滤纸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套管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试论考试功能及化学高考改革ﻫ★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初探ﻫ★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组合式气体实验装置研究★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培养策略ﻫ★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初探★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环境教育内容初探★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化学史教育内容分析★基于化学史教育的教学设计研究★近五年《化学教育》杂志载文主题分析ﻫ★近五年《化学教学》杂志载文主题分析★近五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载文主题分析★近年化学史类论文的情报分析ﻫ★中学化学教育类网站教学资源情报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双乙酸钠的合成及应用★对羟基苯甲酸正庚脂的合成★硝基咪唑烷的合成ﻫ★水溶性葫芦脲的合成及应用(Ⅰ)★水溶性葫芦脲的合成及应用(Ⅱ)ﻫ★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Ⅰ)★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Ⅱ)★羟甲基氨基乙酸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对羟基苯甲酸的合成及应用★高钙低锌硬脂酸复合盐的合成及热稳定性能研究ﻫ★双酚A新法合成★超微碳酸钙的制备及粒度分析ﻫ★新型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ﻫ★新型手性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氢键自组装的晶体工程★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探索★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新型硫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吡啶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分子液晶的研究进展★C2对称性分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ﻫ★不对称结构分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ﻫ★La-Mg-Al双氢氧化物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Ce-Mg-Al双氢氧化物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ﻫ★Mg_Al双氢氧化物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的研究★Zn-AL双氢氧化物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的研究★蒙脱土/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双氢氧化物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双氢氧化物对2,4,6-三硝基苯酚(TNP)的吸附ﻫ★紫外-可见法研究PVC/Mg-Fe双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ﻫ★蒙脱土/壳聚糖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ﻫ★双氢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ﻫ★化学探究教学研究★化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研究★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ﻫ★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ﻫ★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声光谱技术及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蛋白质测定方法研究进展ﻫ★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二甲双胍盐酸盐的微波合成研究★聚酰胺-胺的微波合成研究ﻫ★无配体金属催化Suzuki偶联反应进展ﻫ★负载型手性催化剂研究进展★微波诱导碳碳偶联反应研究进展★聚酰胺-胺参与的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ﻫ★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工艺条件研究★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ﻫ★温度敏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ﻫ★环境敏感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ﻫ★O/W型微乳液电导性能研究ﻫ★温度敏感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四臂星状高分子的制备与表征★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ﻫ★水溶性超支化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壳聚糖降解动力学研究★近红外BODIPY衍生物的合成2,2-二吡咯衍生物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二吡咯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ﻫ★基于BODIPY衍生物的离子识别荧光探针体系的设计合成ﻫ★Dipyrrolemet hane衍生物的合成★BODIPY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衍生★含Pme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Knorr方法合成吡咯衍生物★新型面对面构型的二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铜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研究进展ﻫ★气敏性纳米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银/氯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ﻫ★银/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银/碘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银/卤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ﻫ★铜/氯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碘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卤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二氧化锡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钴氧化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ﻫ★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ﻫ★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磁性纳米结构的表面功能化研究★ZnS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铁氧体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ﻫ★ZnSnO3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纳米稀土荧光粉体的制备★铁磁性纳米晶的控制合成★氧化铜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ﻫ★软磁纳米晶的控制合成★石英砂水洗除铁、除钛工艺实验研究★电气石应用工业开发实验工艺研究ﻫ★芝麻油生产快速去除杂质工艺与设备研究ﻫ★熊果酸提取工艺实验研究ﻫ★肉桂综合应用实验研究★辣椒红素提取工艺动力学实验★天然-人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ﻫ★纳米材料制备动力学实验研究ﻫ★纳米材料制备热力学实验研究ﻫ★有机酸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ﻫ★新型氧化还原引发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ﻫ★一种新型高效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双硫代苯甲酸苄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三硫代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ﻫ★丙烯酸在聚丙烯膜表面的接枝聚合研究★聚丙烯膜表面光化学改性ﻫ★有机纳米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ﻫ★聚苯胺纳米带的制备及表征★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ﻫ★聚苯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ﻫ★喹啉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iO2/镁合金薄膜的制备与表征ﻫ★镁合金材料应用进展ﻫ★镁合金的耐腐性能研究★镁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TiO2/镁合金耐腐性能研究★稀土镁合金的显微组织★AM60-XNd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ﻫ★镁合金材料的成型技术★镁合金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稀土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ﻫ★ZnO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ﻫ★Cu2O微晶的超声辅助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单质镍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ﻫ★Ag@C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棒状磷化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ﻫ★氟化物微晶的可控性合成及其光化学性能研究ﻫ★磷化镍纳米晶的可控性合成及性能研究ﻫ★分级建构的亚磷酸锰的制备与表征★MnO2的可控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硫化锌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模板法合成ZnS纳米环★水热合成Cd(OH)2纳米棒★水热合成ZnS单分散球★水热合成CdS单分散球ﻫ★Cd(OH)2纳米管的液相合成★溶剂对Ni(OH)2纳米棒形貌的影响ﻫ★CdS-ZnS复合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能ﻫ★Cu O-ZnO纳米棒束光催化性能★杂质离子对Zn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ﻫ★ZnS纳米球的光性能研究ﻫ★碘酸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镍配合物的合成及镍含量分析★氮肥的鉴别及肥效测定★菠菜中草酸提取及分析★高锰酸钾的制备与分析ﻫ★豆类(豆制品)中钙的提取与分析ﻫ★废旧电池的综合利用★路易斯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ﻫ★热力学数据在化学中的应用ﻫ★元素周期表中“例外”与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ﻫ★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ﻫ★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ﻫ★如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紫外光辐照法制备CdS纳米材料ﻫ★紫外光辐照法制备PbS纳米材料★紫外光辐照法制备Ag2S纳米材料★紫外光辐照法制备Cu2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Ag2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Sb2S3一维纳米结构ﻫ★水热合成Bi2S3一维纳米结构ﻫ★水热合成银纳米线过程中溶液pH值的影响ﻫ★表面活性剂对银纳米线生长的影响★从锌粉室温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ﻫ★无水无机盐类的制备和性能鉴定★混合价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组成测定ﻫ★HgO在不同条件下的制备及粒径分布的测定ﻫ★大学化学实验与绿色化改进实验研究ﻫ★化学实验中趣味化学实验研究★化合物溶解性规律的探讨★化合物的颜色及成因★无机化合物的名称与命名ﻫ★学好大学化学理论课程的若干方法探讨ﻫ★营养添加剂氨基酸锌的合成及含量测定★磁性钯催化剂在C-C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新型碳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磁性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ﻫ★新型C60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研究ﻫ★基于C60负离子合成C60衍生物的研究ﻫ★磁性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ﻫ★磁性碳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ﻫ★C60衍生物的三氟甲基化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进展★CuS纳米材料的多元醇合成ﻫ★非水体系中多形态PbS的制备ﻫ★表面活性剂对CdS纳米材料的调控研究★低维II-VI纳米材料的溶剂热合成ﻫ★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无机材料制备★Bi2S3纳米线的合成与性能★SnO2薄膜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ﻫ★掺杂Sn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ﻫ★SnO2纳米线的表面修饰及其性能研究ﻫ★纳米石墨微片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一维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敏感性能研究★水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新方法研究ﻫ★基于单传感器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ﻫ★基于多传感器阵列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ﻫ★基于传感器阵列动态检测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基于多传感器阵列的易挥发有机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开环多胺配合物的环糊精包合物构建水解酶模型ﻫ★杂环多胺配合物的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与表征ﻫ★桥联三环糊精的金属配合物模拟核酸酶ﻫ★环糊精金属包合物与功能纳米粒子的组装及其表征★金属酶的超分子模型研究进展ﻫ★蛋白质非共价键合功能配合物的人工酶研究进展★Cu2O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ﻫ★Fe2O3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ﻫ★MnS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CuO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纳米材料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应用进展★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电化学传感器在NO分析中的应用进展ﻫ★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中的应用进展★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纳米ZnO的合成、表征及应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铜合成中的应用★掺杂半导体纳米化合物的合成★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ﻫ★纳米溶胶在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ﻫ★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ﻫ★纳米合金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贵金属在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罗丹明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ﻫ★金属铜配合物切割DNA的研究进展★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ﻫ★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ﻫ★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进展ﻫ★新型人工金属核酸酶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ﻫ★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ﻫ★基于含氮杂环衍生物的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基于含氮杂环衍生物的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稀土配合物催化的分子内氢胺化反应研究ﻫ★新型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ﻫ★新型吡嗪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ﻫ★α-氯代苯乙酮与苄叉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反应研究★α-氯代苯乙酮与亚胺的缩合反应研究ﻫ★α-卤代芳香酮与邻羟基芳香醛的缩合反应研究ﻫ★N-磺酰化-α-烯丙基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N-酰化-α-烯丙基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超声条件下合成苯并吡喃衍生物★超声条件下合成萘并吡喃衍生物★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合成工艺ﻫ★复合粉状有机污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高价碘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DABCO作为有机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含氮杂环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ﻫ★多组分反应(一)★多组分反应(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一)ﻫ★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二)ﻫ★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ﻫ★金属催化溴苯与N-烯丙基丙烯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ﻫ★金属催化N-环己烯基丙烯酰胺和卤代芳烃的反应研究★金属催化N-苄基烯丙酰胺和溴代苯的偶联反应研究ﻫ★金属催化N-对甲苯磺酰基酰胺和芳基卤代烃的反应研究★钯催化的N-巴豆基丙烯酰胺与芳基卤代烃的反应研究ﻫ★金属催化溴苯和N-肉桂基丙烯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钯催化的芳基溴与N-苄基肉桂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ﻫ★金属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ﻫ★钯催化下丙烯酰胺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研究ﻫ★钯催化下的卤代芳烃和烯丙基酰胺的偶联反应的研究ﻫ★乙二醛直接电氧化合成乙醛酸ﻫ★离子液体中硝基苯在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酸锌ﻫ★丁二酸电合成新方法ﻫ★太阳能乙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和性能★非Pt系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探索ﻫ★太阳能电池不透明光阳极的探索ﻫ★电化学法制备纳米TiO2-Pt修饰电极及其性能ﻫ★电化学法制备纳米TiO2-Pb修饰电极及其性能ﻫ★电化学制备LiFePO4的方法初探★苯基溴化镁、炔基砜和亚胺的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溴环化反应在二氢吡喃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Lewis酸催化的碘环化反应研究★苯基溴化镁、炔基砜和α,β-不饱和酮的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ﻫ★磺酰基取代的烯丙醇的合成及其表征★含1,4-二烯结构单元的多取代烯丙醇的合成★β-碘代烯基砜与端炔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研究ﻫ★有机锌试剂与炔烃的碳锌化反应研究★炔基砜的碳锌化反应及其在四取代烯烃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中的应用★不饱和烃的碳金属化反应研究进展ﻫ★三氯化铟催化合成β-酮亚胺★三碘化镓催化合成β-酮亚胺ﻫ★铁纳米粒子催化Heck反应研究ﻫ★镍催化Son ogashira反应研究ﻫ★纳米钯水相催化Sonogashira反应研究★水热条件下C-C偶联反应研究ﻫ★钯催化吲哚C-2烷基化反应研究★纳米氧化铁水热催化合成氨基酸研究ﻫ★氧化铁催化苯酚傅克烷基化反应研究ﻫ★取代苯胺聚合反应研究ﻫ★N-取代的酰胺的制备方法的研究★研究电子效应对稀土化合物催化制备酰胺的方法的影响★研究空间效应对稀土化合物催化制备酰胺的方法的影响★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参与的原子经济型反应的研究★稀土化合物引发的醛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ﻫ★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ﻫ★微波条件下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ﻫ★微波条件下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研究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于酰胺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影响ﻫ★研究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于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影响★新型4-N配体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ﻫ★四聚体手性配体的合成与表征ﻫ★水溶性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ﻫ★卟啉自组装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含氟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3,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与表征★3,5-二叔丁基苯甲醛的合成与表征★卟啉烯分子的合成★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离子识别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ﻫ★基于卟啉的分子识别体系的研究进展ﻫ★高分子载体药物的合成与表征★2,5-二(十二烷氧基)-1,4-二乙炔基苯的合成★荧光共轭聚合物FCP1的合成与表征★荧光共轭聚合物FCP2的合成与表征ﻫ★无溶剂研磨法合成1,4-二烷氧基苯★几种含芳基的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的研究★有机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基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如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教育ﻫ★加强定量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量’的概念★探讨开放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一种新型的DNA传感器的制备ﻫ★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ﻫ★同时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修饰电极的制备★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传感器界面的构筑ﻫ★新型生物传感界面的构筑及其应用★某种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尿酸生物传感器的制备ﻫ★纳米金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ﻫ★纳米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纳米铂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废水中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电化学测定★双氢氧化物修饰电极用作葡萄糖无酶传感器ﻫ★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灿烂甲酚蓝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亚甲基蓝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中性红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儿茶酚的抗氧化能力★电化学方法研究抗坏血酸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ﻫ★半导体纳米粒子在光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综述)★"Ru(bpy)32+/SiO2复合纳米粒子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GdTe纳米粒子化学发光测定某生物分子"ﻫ★"CdS纳米粒子与氨基酸之间的作用研究"ﻫ★"功能化某稀土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Ce3+/Tb3+能量转移体系的性质研究"ﻫ★"水溶性某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ﻫ★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研究★"电致化学发光研究进展(综述)"ﻫ★"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探索" ★"化学发光测定某抗原药物"ﻫ★"二苯胺磺酸钠对吡啶钌体系电致化学发光影响探讨"ﻫ★猝灭吡啶钌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因素探讨★细胞色素C在腺嘌吟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聚丙烯酰胺-植酸修饰电极上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行为★绿原酸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没食子酸对DNA损伤的电化学探讨ﻫ★金纳米粒子-聚硫堇修饰电极测定亚硝酸根离子ﻫ★"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结构氧化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ﻫ★"纳米结构氧化镉用于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发光检测"ﻫ★"纳米结构氧化镉用于蛋白质的电化学发光检测"ﻫ★"纳米结构氧化镉用于儿茶酚类物质的电化学发光检测"ﻫ★"纳米结构氧化镉用于DNA的电化学发光检测"★"薄膜分散法制备电化学发光脂质体"ﻫ★"电化学发光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ﻫ★电化学发光脂质体的纯化及对包率的影响★"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ﻫ★基于荧光共轭聚合物的化学发光试剂。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化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36个)★微波法制备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及其表征★微波法制备条件对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的影响★碳纳米管负载ZnS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碳纳米管负载CdSe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微波法制备条件对碳纳米管负载CdSe纳米粒子的影响★碳纳米管负载CdSe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KPS阴离子引发剂对无皂PMMA-St纳米胶乳的影响★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溶剂热法制备无皂阳离子PMMA-St纳米微球★溶剂热法制备无皂阴离子PMMA-St纳米微球★溶液法测定溴丁烷偶极矩的研究★小分子体系化学位移的计算与实验值比较研究★并苯化合物化学位移的计算与实验值比较研究★Origen软件及在化学实验中应用★Gaussian软件及在化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探讨★化学化工网络信息资源源泉搜索策略★酯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细胞色素C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的直接电化学及对NO的测定★碳管基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研究★功能化离子液体稳定下的尺寸可控的纳米铂的制备与性能★功能性离子液体与血红素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血红蛋白/纳米金/离子液体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SiMnW1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SiMnW1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分析进展★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CuS纳米管的合成及表征★CuS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研究★CuS纳米管的光学性能研究★CuO纳米片的合成及表征★CuO纳米片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多孔Cu2O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多孔Cu2O纳米材料在光降解染料中的应用研究★多孔Cu2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对活性碳吸附实验的优化★一种C60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C60药物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C60及其衍生物膜材料研究进展★晶格能在熔岩析出中的应用★对双液系相图测定装置的改进★氧化铁微纳结构的可控合成★二氧化钒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及热学性质研究★可见光催化剂钨酸铋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四氧化三锰微纳结构的低温液相合成★配位化学原理调控无机多级微纳结构的研究进展★无机复合空心球结构的研究进展★食盐在一些化学实验中应用原因的实验探究★氮元素正价相互转变的实验研究★碘与淀粉显色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铜系列试剂氧化乙醇的实验研究★振荡实验及其产物的检验与富集实验研究★溶液生长法制作美观的硫酸铜晶体实验探究★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具研制★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情况分析★气体制备与化学喷泉一体化实验研究★模拟氨碱法制备纯碱的实验研究★中学化学喷泉实验研究与设计★氢氯光爆反应实验的绿色化设计★铁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胶体性质实验的系列改进设计★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研究与设计★气球在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中的应用与设计★微型气体发生装置的实验设计★生活用品实验的案例开发与创新设计★化学趣味实验的系列创新设计★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系列研究★化学师范生教学观念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化学师范生微粒观错误概念探查★纸上花园趣味实验设计★基于一滴溶液的微型实验设计★硫酸亚铁最佳反应条件探究★水中空中花园创新实验设计★维C系列化学实验设计★"一器多用"化学实验装置设计★基于元素周期表的创新图表设计★泡腾片系列化学实验设计★注射器在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中的设计与应用★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交实验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新设计★二氧化氮的喷泉实验设计★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几种方法比较及新设计★几种焰色反应实验比较研究及新设计★溴苯制备实验新设计★亚甲基兰变色原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高师生化学实验状况的调查研究★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新设计★中学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初中化学新课程"溶液"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物质的量"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方案比较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评价研究★中学化学新课程考试改革研究★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绿色化学观"的研究★塑料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研究★《铁盐及其化合物》教学情景创新设计研究★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演示实验研究★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封管实验"应用研究★滤纸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套管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试论考试功能及化学高考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初探★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组合式气体实验装置研究★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培养策略★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初探★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环境教育内容初探★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化学史教育内容分析★基于化学史教育的教学设计研究★近五年《化学教育》杂志载文主题分析★近五年《化学教学》杂志载文主题分析★近五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载文主题分析★近年化学史类论文的情报分析★中学化学教育类网站教学资源情报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双乙酸钠的合成及应用★对羟基苯甲酸正庚脂的合成★硝基咪唑烷的合成★水溶性葫芦脲的合成及应用(Ⅰ)★水溶性葫芦脲的合成及应用(Ⅱ)★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Ⅰ)★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Ⅱ)★羟甲基氨基乙酸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对羟基苯甲酸的合成及应用★高钙低锌硬脂酸复合盐的合成及热稳定性能研究★双酚A新法合成★超微碳酸钙的制备及粒度分析★新型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新型手性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氢键自组装的晶体工程★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探索★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新型硫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吡啶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分子液晶的研究进展★C2对称性分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不对称结构分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性质★La-Mg-Al双氢氧化物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Ce-Mg-Al双氢氧化物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Mg_Al双氢氧化物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的研究★Zn-AL双氢氧化物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的研究★蒙脱土/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双氢氧化物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双氢氧化物对246-三硝基苯酚(TNP)的吸附★紫外-可见法研究PVC/Mg-Fe双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蒙脱土/壳聚糖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双氢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化学探究教学研究★化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研究★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声光谱技术及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蛋白质测定方法研究进展★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二甲双胍盐酸盐的微波合成研究★聚酰胺-胺的微波合成研究★无配体金属催化Suzuki偶联反应进展★负载型手性催化剂研究进展★微波诱导碳碳偶联反应研究进展★聚酰胺-胺参与的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工艺条件研究★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温度敏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环境敏感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W型微乳液电导性能研究★温度敏感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四臂星状高分子的制备与表征★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水溶性超支化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壳聚糖降解动力学研究★近红外BODIPY衍生物的合成★二吡咯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22-二吡咯衍生物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基于BODIPY衍生物的离子识别荧光探针体系的设计合成★Dipyrrolemethane衍生物的合成★BODIPY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衍生★含Pme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Knorr方法合成吡咯衍生物★新型面对面构型的二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铜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的研究进展★气敏性纳米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银/氯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银/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银/碘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银/卤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铜/氯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碘化银复合纳米材料的液相控制合成★铜/卤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质的研究★二氧化锡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钴氧化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磁性纳米结构的表面功能化研究★ZnS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铁氧体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ZnSnO3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纳米稀土荧光粉体的制备★铁磁性纳米晶的控制合成★氧化铜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软磁纳米晶的控制合成★石英砂水洗除铁、除钛工艺实验研究★电气石应用工业开发实验工艺研究★芝麻油生产快速去除杂质工艺与设备研究★熊果酸提取工艺实验研究★肉桂综合应用实验研究★辣椒红素提取工艺动力学实验★天然-人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纳米材料制备动力学实验研究★纳米材料制备热力学实验研究★有机酸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新型氧化还原引发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双硫代苯甲酸苄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三硫代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丙烯酸在聚丙烯膜表面的接枝聚合研究★聚丙烯膜表面光化学改性★有机纳米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聚苯胺纳米带的制备及表征★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聚苯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喹啉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iO2/镁合金薄膜的制备与表征★镁合金材料应用进展★镁合金的耐腐性能研究★镁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TiO2/镁合金耐腐性能研究★稀土镁合金的显微组织★AM60-XNd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镁合金材料的成型技术★镁合金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稀土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ZnO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Cu2O微晶的超声辅助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单质镍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Ag@C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限报考本校无机或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同学) ★棒状磷化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氟化物微晶的可控性合成及其光化学性能研究★磷化镍纳米晶的可控性合成及性能研究★分级建构的亚磷酸锰的制备与表征★MnO2的可控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硫化锌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模板法合成ZnS纳米环★水热合成Cd(OH)2纳米棒★水热合成ZnS单分散球★水热合成CdS单分散球★Cd(OH)2纳米管的液相合成★溶剂对Ni(OH)2纳米棒形貌的影响★CdS-ZnS复合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能★CuO-ZnO纳米棒束光催化性能★杂质离子对Zn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ZnS纳米球的光性能研究★碘酸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镍配合物的合成及镍含量分析★氮肥的鉴别及肥效测定★菠菜中草酸提取及分析★高锰酸钾的制备与分析★豆类(豆制品)中钙的提取与分析★废旧电池的综合利用★路易斯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热力学数据在化学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中"例外"与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紫外光辐照法制备CdS纳米材料★紫外光辐照法制备PbS纳米材料★紫外光辐照法制备Ag2S纳米材料★紫外光辐照法制备Cu2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Ag2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Sb2S3一维纳米结构★水热合成Bi2S3一维纳米结构★水热合成银纳米线过程中溶液pH值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对银纳米线生长的影响★从锌粉室温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无水无机盐类的制备和性能鉴定★混合价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组成测定★HgO在不同条件下的制备及粒径分布的测定★大学化学实验与绿色化改进实验研究★化学实验中趣味化学实验研究★化合物溶解性规律的探讨★化合物的颜色及成因★无机化合物的名称与命名★学好大学化学理论课程的若干方法探讨★营养添加剂氨基酸锌的合成及含量测定★磁性钯催化剂在C-C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新型碳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报考本校无机或有机专业硕士生优先)★磁性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新型C60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研究★基于C60负离子合成C60衍生物的研究★磁性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磁性碳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C60衍生物的三氟甲基化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进展★CuS纳米材料的多元醇合成★非水体系中多形态PbS的制备★表面活性剂对CdS纳米材料的调控研究★低维II-VI纳米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无机材料制备★Bi2S3纳米线的合成与性能★SnO2薄膜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掺杂Sn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SnO2纳米线的表面修饰及其性能研究★纳米石墨微片的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一维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敏感性能研究★水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新方法研究★基于单传感器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基于多传感器阵列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基于传感器阵列动态检测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基于多传感器阵列的易挥发有机化学品的检测研究★开环多胺配合物的环糊精包合物构建水解酶模型★杂环多胺配合物的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桥联三环糊精的金属配合物模拟核酸酶★环糊精金属包合物与功能纳米粒子的组装及其表征★金属酶的超分子模型研究进展★蛋白质非共价键合功能配合物的人工酶研究进展★Cu2O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Fe2O3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MnS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CuO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纳米材料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应用进展★离子液体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电化学传感器在NO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中的应用进展★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纳米ZnO的合成、表征及应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铜合成中的应用★掺杂半导体纳米化合物的合成★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纳米溶胶在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纳米合金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贵金属在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罗丹明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金属铜配合物切割DNA的研究进展★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进展★新型人工金属核酸酶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基于含氮杂环衍生物的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基于含氮杂环衍生物的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稀土配合物催化的分子内氢胺化反应研究★新型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新型吡嗪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α-氯代苯乙酮与苄叉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反应研究★α-氯代苯乙酮与亚胺的缩合反应研究★α-卤代芳香酮与邻羟基芳香醛的缩合反应研究★N-磺酰化-α-烯丙基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N-酰化-α-烯丙基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超声条件下合成苯并吡喃衍生物★超声条件下合成萘并吡喃衍生物★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合成工艺★复合粉状有机污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高价碘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DABCO作为有机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含氮杂环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多组分反应(一)★多组分反应(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一)★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二)★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金属催化溴苯与N-烯丙基丙烯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金属催化N-环己烯基丙烯酰胺和卤代芳烃的反应研究★金属催化N-苄基烯丙酰胺和溴代苯的偶联反应研究★金属催化N-对甲苯磺酰基酰胺和芳基卤代烃的反应研究★钯催化的N-巴豆基丙烯酰胺与芳基卤代烃的反应研究★金属催化溴苯和N-肉桂基丙烯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钯催化的芳基溴与N-苄基肉桂酰胺的偶联反应研究★金属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钯催化下丙烯酰胺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研究★钯催化下的卤代芳烃和烯丙基酰胺的偶联反应的研究★乙二醛直接电氧化合成乙醛酸★离子液体中硝基苯在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酸锌★丁二酸电合成新方法★太阳能乙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和性能★非Pt系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探索★太阳能电池不透明光阳极的探索★电化学法制备纳米TiO2-Pt修饰电极及其性能★电化学法制备纳米TiO2-Pb修饰电极及其性能★电化学制备LiFePO4的方法初探★苯基溴化镁、炔基砜和亚胺的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溴环化反应在二氢吡喃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Lewis酸催化的碘环化反应研究★苯基溴化镁、炔基砜和αβ-不饱和酮的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磺酰基取代的烯丙醇的合成及其表征★含14-二烯结构单元的多取代烯丙醇的合成★β-碘代烯基砜与端炔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研究★有机锌试剂与炔烃的碳锌化反应研究★炔基砜的碳锌化反应及其在四取代烯烃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中的应用★不饱和烃的碳金属化反应研究进展★三氯化铟催化合成β-酮亚胺★三碘化镓催化合成β-酮亚胺★铁纳米粒子催化Heck反应研究★镍催化Sonogashira反应研究★纳米钯水相催化Sonogashira反应研究★水热条件下C-C偶联反应研究★钯催化吲哚C-2烷基化反应研究★纳米氧化铁水热催化合成氨基酸研究★氧化铁催化苯酚傅克烷基化反应研究★取代苯胺聚合反应研究★N-取代的酰胺的制备方法的研究★研究电子效应对稀土化合物催化制备酰胺的方法的影响★研究空间效应对稀土化合物催化制备酰胺的方法的影响★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参与的原子经济型反应的研究★稀土化合物引发的醛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微波条件下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微波条件下稀土化合物催化的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研究★研究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于酰胺与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影响★研究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于酰胺与叔丁基碳二亚胺的反应的影响★新型4-N配体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四聚体手性配体的合成与表征★水溶性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卟啉自组装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含氟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3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与表征★35-二叔丁基苯甲醛的合成与表征★卟啉烯分子的合成★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离子识别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基于卟啉的分子识别体系的研究进展★高分子载体药物的合成与表征★25-二(十二烷氧基)-14-二乙炔基苯的合成★荧光共轭聚合物FCP1的合成与表征★荧光共轭聚合物FCP2的合成与表征★无溶剂研磨法合成14-二烷氧基苯★几种含芳基的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的研究★有机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基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如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教育★加强定量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量'的概念★探讨开放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一种新型的DNA传感器的制备★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同时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修饰电极的制备★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传感器界面的构筑★新型生物传感界面的构筑及其应用★某种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尿酸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纳米金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纳米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纳米铂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废水中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电化学测定★双氢氧化物修饰电极用作葡萄糖无酶传感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灿烂甲酚蓝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亚甲基蓝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与染料中性红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儿茶酚的抗氧化能力★电化学方法研究抗坏血酸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半导体纳米粒子在光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综述)★"Ru(bpy)32+/SiO2复合纳米粒子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GdTe纳米粒子化学发光测定某生物分子"★"CdS纳米粒子与氨基酸之间的作用研究"★"功能化某稀土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NTf2介质中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NTf2介质中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晶粒 ; 2 较 低 的 表 面 能 可 以使 物 质 在其 中具 有 很 () 好 的稳 定性 , 增强 了多种 分子在 其 中的溶解能力 ; 也 () 3 稳定性 高 , 应 可以在 10 以上 的非压 力容 器 反 0℃
中 进 行 ;4 在 无 水 或 有 微 量 水 的 条 件 下 , 性 反 应 () 极
王 颖 臻 杨 明娣 苏永 庆 李 琮 蔡 英 任 年 军 , , , , ,
( .昆明学院 化 学科 学与技术 系 , 1 昆明 6 0 3 ; 2 云南 师范大 学 化学化 工学院 , 5 0 1 昆明 6 0 9 ) 5 0 2
摘 要 : 含 有 对苯 二 酚的 [ MI P 和 [ M m] Tz 子 液 体 的 还原 性 溶 液 中 。 加 A N ,溶 液制 得 A 在 B m] F B I N f离 滴 gO g纳 米粒 子 , 过 通 X D,E T R T M,G和 D A对 所 制 备 的 A T g纳 米 粒子 的分 析 表 征 , 明 A 表 g纳米 粒 子 呈 不 规 则 的类 球 形 , 面 心 立 方结 构 , 有 较 窄 的尺 为 具 寸范围 , 粒径 在 8— 3 m。 在还 原 过 程 中 , 子 液体 同时 起 到 了溶 剂 和 修 饰 剂 的作 用 , 所 生 成 的 A 4r i 离 在 g纳 米 粒 子 的 表 面 形 成 了 一 层 离 子 液 体 的修 饰 层 , 定 了纳 米 颗 粒 粒 径 , 稳 阻止 了纳 米 粒 子之 间的 团 聚 , 时也 提 高 了 A 纳 米 粒 子 的 热 稳 定性 。 同 g
关键词 : 冶金技术 ; g A 纳米粒子 ; 离子液体 ;B I P 6 [ M m N f; [ M m] F ; B I ] T 制备 ; 2 表征 中 图 分 类号 : F 2. 2 文 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0 1 (00 0 — 0 8— 4 T I 7 3 A 1 — 2 1 2 l )4 0 3 0 0

AgBr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AgBr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 B 3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0 5 0 ( 2 0 1 3 ) 0 3 — 0 0 0 1 - 0 4
近 些年来 , 利用 半 导 体 材料 作 为 光 催 化 剂 氧 化 降解 污 水 中有 机 物 的 方 法 日益 受 到关 注 … 。 由于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3
的N a B r , 备用。取配制好 的 A g N O 介 : 徐
瑶, 女, 1 9 8 5 年 出生 , 2 0 1 1 年毕业于吉林 大学 , 硕士学
位, 现主要从 事化工设计工作。
1 m L , 分别移至 5 0 m L容 量瓶 中, 稀释 至刻度线 。 将一定量 的表面活性剂 C T A B加入装有一定浓度的

条件下的醌式 结构和偶氮是染料化合物 的主体 结 构, 因而本 文 中采 用 具 有上 述 2种 官 能 团 的 甲基 橙 溶液来模拟有机染料废水 , 并通过对其降解 的效果 来研究 A g B r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沉淀法制备
得到的 A g B r 纳米粒子在 自然光照射下能使 甲基橙 降解 完 全 。
分利 用 自然 光 。另 外 , 二 氧 化 钛 的光 谱 响应 范 围较
法制备纳米 A g B r 粒子 , 操作容易 、 方法简单 , 所制得
的纳 米 粒子粒 径 小 、 分 散 性 好 。 由于 在碱 性 和 酸性
窄、 量子 效 率 低 等 也 限制 了其 进 一 步 的发 展 。 A g B r 不但是一种重要 的光信息记录材料 , 而且具有 非 常优 异 的光催 化性 能 。A g B r 在 可见 光 区有 吸 收 , 可以充分利用 自然光来节 省资源。因此 , A g B r 作为 类非常重要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 引。染料废水色度高、毒性大 、可生化性差 , 是

纳米流体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纳米流体具有导电性、催化活性等特性,离子液体有宽电化学窗口和导电性,以两者合成的离子液体基纳米流体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纳米流体常用的两种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标签:离子液体;纳米流体纳米流体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广受关注,离子液体基纳米流体是离子液体及纳米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用特定方法合成的复合物,不仅具有离子液体的性质,也具有纳米流体的性质。

离子液体因其特性,能够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并且能够阻止纳米粒子团聚特性,为纳米流体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离子液体基纳米流体的研究逐渐被报导。

目前较成熟制备纳米流体的方法有:一步合成法和两步合成法。

1 一步合成法一步法是直接在纳米颗粒制备的同时把金属颗粒沉积到液体基质中。

一步法中,纳米颗粒通过气相沉积制得再混溶于基液中。

此方法制得的流体中纳米微粒稳定且粒径小,分散性好并不易团聚,不加分散剂也能长期稳定。

能用在金属纳米流体的合成,但是此方法条件苛刻,要求在低蒸气压条件下且必须在流体介质中反应。

此方法适用于对纯度要求高的少量產物合成,但是此法产量低且对设备要求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 两步合成法两步法是将纳米微粒的制备与流体的合成过程分开首先,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合成方法。

主要采用气相沉积法或别的方法如机械球磨法和化学还原法,将制备出的纳米颗粒,通过超声、搅拌、加入分散剂等其他方法,使纳米颗粒稳定、均匀地分散到基液中。

由于纳米微粒制备的技术日趋完善已达工业化水平,使得两步法在工业中应用有明显优势。

两步法合成纳米流体的缺点就是,制得的纳米流体不够稳定,还需要不断研究改善。

合成纳米流体后,需要对其稳定性、形貌、性质等进行表征。

表征纳米流体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颗粒大小及形貌进行表征,此方法需要将纳米颗粒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会造成纳米微粒形貌改变以及因为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发生团聚现场。

纳米银有机流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

纳米银有机流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

纳米银有机流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摘要:采用溶剂萃取将银离子转移到有机相并直接还原,成功制备了稳定的纳米银有机流体。

用傅立叶红外、透射电镜等对有机流体中的纳米银粒子进行了表征,同时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纳米银液体石蜡流体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此流体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在减摩性能最佳时的添加量为0.1%。

这种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为工业上大规模制备纳米流体和添加金属纳米粒子的润滑油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纳米流体;银;抗磨性;润滑油添加剂中图分类号:O613.51纳米摩擦学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相对运动界面上的摩擦磨损与润滑行为,从而提示微观摩擦磨损,设计与制备纳米尺度上的润滑剂及减摩耐磨材料的学科[1] 。

夏延秋[2,3]等将10-50nm 铜粉、镍粉和铋粉添加到矿物油中进行抗磨减摩性能试验,发现同等条件下其磨擦系数降低,磨痕宽度大大减小。

S. Tarasov 等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为了改善无机纳米微粒在基础润滑油中的分散性,需要对无机纳米微粒进行表面改性。

制备思路一般是先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出纳米微粒,然后进行表面修饰,再以适当的方式分散添加到基础润滑油里。

如陈爽[8][5,6,7][4]等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出用油酸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修饰的PbS,周静并作为液体石蜡的添加剂做了摩擦性能研芳等也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油溶性铜纳米粒子,究。

目前尚极少见直接制备纳米有机流体并对其进行抗磨减摩性能的研究报道。

本文通过萃取剂将金属离子萃取到基础油中,然后还原,直接得到负载金属纳米颗粒的润滑油,避免了纳米颗粒在制备、改性及添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粒子团聚或分散不均的问题,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用立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后液体石蜡的摩擦学性能,并在扫描显微镜上观察了磨损形貌。

1 试验部分1.1 试剂Cyanex302,工业品,加拿大CYTEC 公司友情提供,主要成分是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纯度为84.47%。

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p o u t we ec a a tr d b E , R d XRD . R eu t i d c t d t a n cl u d e e i e es r c f a o s v r XR. r s l r d cs r h r c ee y S M I a n I r s l i ae t o i q i mb l s d t f eo n n e . s n h i i lh h u a l i D e u t s
【 摘 要 】制备 了 卜丁基- - 3 甲基咪唑 四氟硼酸 盐[4 i]B4 离子液体 、卜辛基一一 Cmm [ ] F 3 甲基咪唑四 氟硼酸盐 [8i]B4 离 Cmm [ ] F
子液体和 卜十二烷基-- 3 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mm [F] 子液体 ,分别以此 并且对所 得样 品通过扫描 电子 显微镜分析 、红外光谱 分析和 x 线粉 末衍射 分析 等进行表征 。I 射 R图表 明离子液体对纳米银表 面起修饰作 用,XD 明所得的纳米银具有 面心立方结构 ,纳米银的粒径估算得 5 m R表 0 a。
1 . 实 验 方 法 2
抗菌 、除臭及吸收 部分紫外线 的功 能,因而可应用于 医药行
业和 化妆 品行业 。因此,研究纳米银 的制备方法具有 重要意
义 。 目前 ,制 备 纳 米 银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化 学 还 原 和 电化 学 还 原 法 等 。但 是 随 着 人 们 环 境 意 识 的提 高 ,绿 色化 学概 念 的提 出 ,
A V N E X 射线粉末衍 射仪 (R ) i — a T 一 10红外 DAC - X D ;B o R d F S 2 0 光谱仪。 离子液体 [ i ]B 、 [gi ]B 和 [, i] B 依 Gm m [F] Cnm [F] C2 m [F] m

《中国表面工程》第33卷(2020年)总目次

《中国表面工程》第33卷(2020年)总目次

《中国表面工程》第33卷(2020年)总目次第1期【工程前沿】超快激光制备材料表面微纳结构的研究进展肖强,徐睿(1)…………………………………………………………【表面工程研究】喷丸成形弹坑尺寸对2324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王强,张炜(18)…………………………………………………AZ31镁合金表面含纳米SiC氟化镁膜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安景花,齐玉明,彭振军,梁军(24)…………………微量钛对离子渗氮渗层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毛长军,魏坤霞,刘细良,周正华,胡静(34)……………………………氮气对纳米金刚石膜的生长结构及晶界处H含量的影响王振湉,翁俊,汪建华,刘繁(39)………………………a-CʒH和ta-C涂层对7075铝合金的摩擦学特性黄志宏,杨豆,杨兵,刘传胜(47)…………………………………聚酰亚胺基自润滑材料与WS2-Ag固体润滑膜的相容性邱维维,孟祥宇,王非,孟晖,包知迪(55)………………磁控溅射Cr/CrN和Cr/CrN/CrAlN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宋肖肖,李柯,赵婕宇,董艇舰,胡登科,陈亚军(63)………………………………………………………………基体、过渡层偏压和涂层厚度对氧化铬涂层结晶取向的影响黄凯,李刘合(73)…………………………………………Au负载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性能许美贤,刘佳孟,李文奕,孙研豪,张王刚,王红霞(84)……………LZO/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CMAS的腐蚀性能杨乐馨,李文生,安国升,张义(91)……………………………………HVAF工艺参数对铝基非晶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邱实,王浩伟,王晓明,常青,吕威闫,杨柏俊(101)…………32Cr3Mo1V钢表面激光离散Cr合金化的热疲劳性能李文,王之桐(110)………………………………………………激光比能对Fe2B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王一澎,陈志国,汪力,魏祥,舒忠良,沈聪(117)……………………………………………………………氮化钛含量对热塑性涂层光热效应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王金科,马菱薇,张达威(125)…………………………………【应用实例】【例61】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DLC薄膜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雷霈,帅小锋(封二)……………………………第2期【工程前沿】冷喷涂制备钛及钛合金涂层研究进展周红霞,李成新,李长久(1)…………………………………………………………表面微织构复合固体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付景国,徐长旗,朱新河,张蓬予,刘耕硕,严志军(15)………【表面工程研究】仿生微织构与氟硅烷修饰对6061铝合金浸润性的影响李杰,黄镕敏,王超磊,吴昊晨,张阳(29)………………AZ31B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聚苯胺改性环氧涂层的腐蚀失效行为莫格,崔学军,张颖君,李明田,宁闯明(37)………………………………………………………………………TC6钛合金渗碳层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腐蚀磨损性能代燕,吴旋,杨峰,李坤茂,刘静,欧梅桂(47)………镍钴合金在低共熔溶剂中的共沉积行为李文若,郝建军,牟世辉(57)……………………………………………………机械能助渗锌铝渗层的防腐耐磨性能分析梁义,周云龙,盛忠起,邢伟,魏世丞(65)……………………………表面纳米化对Dievar模具钢高能离子注渗WC层性能的影响王文权,桑娜,胡春华(75)……………………………N含量对Cr-N涂层结构和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白羽,黄平,葛芳芳,黄峰(87)………………………钛合金表面GO/HA/MAO复合膜层的制备及其性能李明泽,赵子聪,吴敏宝,左佑,张玉林,陈飞(97)………不同电极排列方式下纯铁薄膜晶粒的生长行为王振宇,丁国,李岩,定巍(111)…………………………………等离子喷涂La2Zr2O7热障涂层高温烧结的硬化行为唐春华,李广荣,刘梅军,杨冠军,李长久(119)…………………TA15钛合金激光熔化沉积制件超声相控阵检测何振丰,赵宇辉,赵吉宾,王志国,孙长进(127)………………………同轴送粉工艺参数对激光增材再制造喷嘴粉流流场的影响规律郭辰光,郭昊,李强,岳海涛,王闯(136)……超高速激光熔覆低稀释率金属涂层微观组织及性能娄丽艳,张煜,徐庆龙,王轲岩,澹台凡亮,李长久,李成新(149)………………………………………………第3期【工程前沿】仿生自主变色伪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吴昱,金青君,崔志峰,毕鹏禹,张梦清(1)………………………………………仿生织构类型及其对表面摩擦性能影响侯启敏,杨学锋,王守仁,肖居鹏,李万洋(18)………………………………等离子体喷涂环境障涂层高温失效研究进展庄铭翔,都业源,袁建辉,王亮(33)……………………………………垃圾焚烧发电锅炉高温腐蚀治理的研究进展曲作鹏,钟日钢,王磊,赵文博,田欣利,王海军(50)…………………【表面工程研究】纯钛表面超疏水性着色膜的制备及性能郑志军,何蕊,陈均焕,高岩,李浩(61)………………………………NaOH溶液存储对纯钛表面TiO2-x 层超亲水性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孙飞,程巍,蔺增(71)…………………………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复合制备与性能杨晓红,叶霞,徐伟,顾江,范振敏,陆磊(78)…………………………成膜时间对镁合金镧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许满足,邹忠利(88)…………………………………………………………等离子喷涂不同比例掺杂G-Al2O3-13%TiO2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张昊,张晶晶,刘旭,林海,李廷举(95)………………………………………………………………………基于分形方法的YSZ热障涂层有效热导率分析丁坤英,李志远,王者,程涛涛(104)…………………………………超音速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铝涂层的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靳子昂,刘明,朱丽娜,王海斗,王海军,康嘉杰(111)……………………………………………………………煤油流量对HVOF喷涂WC-12Co/NiCrBSi复合涂层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刘杰,刘侠,胡凯,张世宏,王硕煜,丁毅,薛召露(119)…………………………………………………基于齿面缺陷激光修复几何数学模型的齿轮修复李向波,李涛,石博文,王东,张元良(129)……………………CeO2对TiC x增强钛基激光熔覆层成形质量和组织的影响杨凡,张志强,张宏伟,张天刚(137)……………………La元素对MoSi2涂层的宽温域氧化行为影响杨英,毛绍宝,巫业栋,张世宏(152)……………………………………【应用实例】【例62】狭小端口超大内腔结构件高性能防腐技术及应用唐斌,李永彬,张志强(封二)………………………………第4期【冷喷涂技术专题】………………………………………冷喷涂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吴洪键,李文波,邓春明,刘敏,廖汉林,邓思豪(1)…………………………………………冷喷涂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黄仁忠,孙文,郭双全,谢迎春,刘敏(16)……………………………………………………………真空冷喷涂技术及其在功能器件中的应用马凯,李成新(26)……………………………………………………冷喷涂金属基复合涂层及材料研究进展王吉强,崔新宇,熊天英(51)……………………………………………………冷喷涂金属的组织与性能调控雒晓涛,谢天,李长久,李成新(68)……………………………冷喷涂过程中气固两相流动行为及喷涂工艺优化研究新进展李文亚,樊柠松,殷硕(82)【表面工程研究】…………………………微弧氧化镁表面钙磷生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韩嘉平,王振玲,唐莎巍,胡津,于玉城(102)粉末包埋渗铝与气氛渗铝对P92钢650ħ饱和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周永莉,鲁金涛,黄锦阳,杨珍,袁勇,谷月峰,赵钦新(111)……………………………………………交流电场增强45钢中温粉末法硼铝共渗特性谢飞,王晓娟,潘建伟(121)……………负偏压和本底真空度对Al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胡方勤,曹振亚,张青科,杨丽景,宋振纶(128)HVAF喷涂Inconel625涂层在生物质发电环境的高温腐蚀行为………………………………………杨二娟,刘福广,常绍峰,谷永辉,蒋生喜,张庆和,雒晓涛,李长久(136)……基于面积分数多尺度分析的封严涂层孔隙分布均匀性定量表征李宗艺,张伟,林莉,马志远,雷明凯(145)超音速微粒沉积-激光同步强化Inconel718涂层高温氧化行为……………………………………………………………李丹阳,韩国峰,殷凤仕,任智强,朱胜,王晓明(152)烧结温度对Q235钢搪瓷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影响……………………………………李翠霞,瞿学炜,李文生,冯力,伊莲娜·亚茨申科(俄罗斯),杨晓永(160)第5期【表面工程研究】……………………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对Mg-Li合金的防腐蚀性能李玉峰,高文博,史凌志,高晓辉,王万兵(1)………………………不锈钢网表面润湿性的调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李志文,齐博浩,刘长松,赵欣生,栗心明(10)氟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涂层表面疏水性能…………………………………………韩东晓,侯劲松,苗夫传,张志远,李雪冰,马敬芳,郑勇,朱立群(18)………自组装膜层微观结构对铝合金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李姣姣,刘燕红,李家平,刘燕仪,尚伟,温玉清(30)………………………………基于梳齿沟槽阵列的集油表面润滑特性刘成龙,郭峰,黄柏林,周易,栗心明(40)…………………活塞环表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处理工艺朱宗宁,赵鸿岳,梅德清,赵卫东,陈晨,陶俊(47)……………………………………………稀土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渗硼强化性能的影响方慧敏,张光胜,夏莲森(56)O/Ar流量比及退火对氧化锆薄膜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许文举,鞠鹏飞,李红轩,吉利,刘晓红,陈建敏(65)…………………………………………SiC对氩弧熔覆AlCuFeNiCo高熵合金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时海芳,王红蕾(75)………………………………………激光裂解Ti-Si有机膜制备陶瓷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王思捷,刘照围,王潇(83)………………改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增强PTFE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蒋国强,郭永信,刘雅玄,卞达,赵永武(90)…………………………………………………………环境障涂层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马壮,张学勤,刘玲(99)【再制造工程研究】………………VIGA和EIGA气雾化法制备增材制造用低合金钢粉末吕威闫,杨番,韩国峰,王晓明,杨柏俊(115)…………………………基于政府补贴的制造商“以旧换再”定价策略丰奇倩,刘渤海,郑汉东,陈玉霜,李凯(123)【应用实例】………………………【例63】内孔高能等离子喷涂在泥浆泵缸套内表面强化与修复中的应用刘明,马国政(封二)第6期【综述论文】……………………温度对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牛宇生,郝秀清,孙鹏程,赵香港,李亮,何宁(1)【表面工程研究】……………………………电压对医用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朱晓清,王烨,宋瑞宏,吴海丰(23)…………激光刻蚀和阳极氧化对纯钛植入体表面性能的影响赵梓贺,万熠,于明志,张晓,王宏卫,宋章仪(29)………………………增材制造孔隙结构生物医用钛合金力学及干摩擦行为有限元分析徐敬忠,吕晓仁,李述军(37)……………………………………表面织构对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毛亚洲,杨建玺,徐文静,金乐佳(47)铝合金表面有机污染物等离子体清洗机理及验证……………………………………………………李玉海,白清顺,杨德伦,张鹏,卢礼华,张飞虎,袁晓东(58)…………………GLC/成分梯度CN x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杨芳儿,陆诗慧,杨烁妍,高蔓斌,郑晓华(68)工作气压对TiBN/TiAlSiN纳米多层涂层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王泽松,韩滨,项燕雄,田灿鑫,邹长伟,付德君(77)……………………靶基距对Cu/Si(100)薄膜结构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孟笛,蒋智韬,李玉阁,高剑英,雷明凯(86)…………………………非晶Ni-Mo-P镀层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对耐蚀性的影响赵冠琳,刘树帅,吴东亭,邹勇(93)纳米CeO2掺杂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Zn-Al涂层性能的影响…………………………………………………曹玉杰,刘友好,张鹏杰,徐光青,刘家琴,衣晓飞,吴玉程(100)………………………环境障涂层用纳米结构Yb2SiO5粉体喂料的制备与表征邓路炜,张晓东,王东升,王铀(108)碳含量对激光熔覆CoCrFeMnNiC x高熵合金涂层摩擦磨损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刘径舟,刘洪喜,邸英南,蔺健全,郝轩宏,王悦怡,陈林,张晓伟(118)中间合金粉对激光选区熔化TMZF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褚清坤,邓朝阳,闫星辰,马文有,胡永俊,刘敏(128)磷基无卤素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范丰奇,张朝阳,周康,黄卿,汤仲平,于强亮,蔡美荣(136)【应用实例】…………………………………………………………【例64】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液压支柱上的应用邹斌华(封二)。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

第52卷第12期表面技术2023年12月SURFACE TECHNOLOGY·1·专题——多场赋能清洁切削/磨削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宋宇翔1,许芝令2,李长河1*,周宗明3,刘波4,张彦彬5,Yusuf Suleiman Dambatta1,6,王大中7(1.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2.青岛海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20;3.汉能(青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4.四川新航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什邡 618400;5.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 999077;6.艾哈迈杜·贝洛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扎里亚 810106;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航空运输学院,上海 200240)摘要:微量润滑是针对浇注式和干磨削技术缺陷的理想替代方案,为了满足高温高压边界条件下磨削区抗磨减摩与强化换热需求,进行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微量润滑的雾化介质探索性研究。

然而,由于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与磨削性能之间映射关系尚不清晰,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冷却润滑介质在磨削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上述需求,本文基于摩擦学、传热学和工件表面完整性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磨削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估。

首先,从基液和纳米添加相的角度阐述了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

其次,结合纳米生物润滑剂独特的成膜和传热能力,分析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磨削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传热和极压成膜性能显著改善了磨削区的极端摩擦条件,相比于传统微量润滑,表面粗糙度值(Ra)可降低约10%~22.4%。

进一步地,阐明了多场赋能调控策略下,磨削区纳米生物润滑剂浸润与热传递增效机制。

最后,针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程和科学瓶颈提出了展望,为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磨削;微量润滑;纳米生物润滑剂;多场赋能;表面完整性;理化特性中图分类号:TG5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12-0001-19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12.001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SONG Yu-xiang1, XU Zhi-ling2, LI Chang-he1*, ZHOU Zong-ming3, LIU Bo4,ZHANG Yan-bin5, DAMBATTA Y S1, WANG Da-zhong7收稿日期:2022-11-03;修订日期:2023-05-19Received:2022-11-03;Revised:2023-05-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5457,51975305);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1TSGC1368);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园区培育计划(23-1-5-yqpy-17-qy);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tsqn202211179);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SDAST2021qt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QE057,ZR2022QE028,ZR2021QE116,ZR2020KE027)Fund: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2105457, 51975305);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Es Innovation Capac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2021TSGC1368); Qi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pecial Park Cultivation Programme (23-1-5-yqpy-17-qy); The Special Fund of Taishan Scholars Project (tsqn202211179); The Youth Talent Promotion Project in Shandong (SDAST2021qt12);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ZR2023QE057, ZR2022QE028, ZR2021QE116, ZR2020KE027)引文格式:宋宇翔, 许芝令, 李长河, 等.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3, 52(12): 1-19.SONG Yu-xiang, XU Zhi-ling, LI Chang-he,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J]. Surface Technology, 2023, 52(12): 1-19.*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2·表面技术 2023年12月(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2. Qingdao Haikong Pressure Vessel Sales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3. Hanergy (Qingdao) Lubrication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100, China; 4. Sichuan New Aviation Ta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Shifang 618400, China; 5.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999077, China; 6.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hmadu Bello University, Zaria, 810211, China;7. School of Air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ABSTRAC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ineral oil based grinding fluid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health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can hardly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 atomizes a small amount of biodegradable biolubricants with compressed air to form micro droplets to providing lubrication and anti-wear effects, which is an ideal alternative to flooding and dry grinding technology def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nti-wear and friction reduction and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grinding zo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boundary conditions, nanobiolubrican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s atomised media for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biolubricants as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a in grinding still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due to the uncl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and grinding performanc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nanoparticles on lubricants is a result of multiple coupling factors.Nanoparticle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lubricants, but also increase their viscosity. However,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are often be overlooked. In addition, as a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um,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nanobiolubricant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orkpiece materials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 To address these nee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s based on tribology, heat transfer and workpiece surface integrity.Firstl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se fluids and nano additive phase. An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analysed. Secondly, the excellent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nanobiolubricants was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unique film-forming an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Coolingand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s in grinding process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biolubricants can be used as a high-performance cooling lubricant under the trend of reducing the supply of grinding fluids.The excellent heat transfer and extreme pressure film-forming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xtreme friction conditions in the grinding zon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s (Ra)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0%-22.4%, grinding temperatures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3%-36%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Furtherly, the multi-field endowment modulation strategy was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 infilt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the multi-field endowed grinding zone. Multiple fields such as magnetic and ultrasonic fields have improved the wett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droplet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thermal damage and enabling the replacement of flood lubrication. In the grinding of hard and brittle materials, ultrasonic energy not only enhance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grinding fluid through the pumping effect, but also reduces the brittle fra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 (Ra)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10%-15.7%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Finally, an outlook for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bottleneck of nanobiolubricants was presen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nobiolubricants.KEY WORDS: grind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nanobiolubricants; multi-field empowerment; surface integrit;physicochemical property磨削作为机械加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保证表面完整性所必需的精密加工方法[1]。

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控制、反应条件温和、
所得到的纳米微粒纯度高、对环境污染少等。
1.3 光化学还原法[24]
在有机物存在下,金属阳离子在光照或辐射的
条件下,由有机物产生的自由基可使金属阳离子还
原。姚素薇等[25]通过光还原方法,利用高分子聚
合物壳聚糖制备无机相纳米银粒子,发现随着光照
时间的增长,Ag+不断地被还原成新的银或纳米银
The theories and processes of preparation of these method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particle silver in chemical reactions,optics and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are reviewed. Key words:silver nanoparticles;preparation;property
1 纳米银粒子的制备
近十几年来,已经发展了多种制备纳米银粒子 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探索低成本、简便、高效 且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纳米银粒子制备方法,一直是 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物理方法有高能机械球磨法、光照法[5]、蒸发冷 凝法[6]等。物理方法原理简单,其缺点是对仪器设备 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主要适用于对纳米银粒
形成分散的金属纳米粒子。其基本原理是[22]:
阳极
Ag(块)→Ag+ + e-
阴极 Ag+ + e- + 稳定剂→银粒/稳定剂
总反应 Ag(块)+ 稳定剂→纳米银/稳定剂
Zhu 等[23]用电化学方法在柠檬酸银的饱和溶液

纳米Ag粉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Ag粉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Ag粉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随着新材料科技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纳米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纳米Ag粉末作为一种优异的纳米材料,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医学、电子、能源等。

本文将就纳米Ag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进行一些探讨。

一、纳米Ag粉末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Ag粉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微波辅助水热法、微乳化法、电沉积法、激光气相还原法、热蒸发法等多种方法。

这里,我们就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1、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备纳米Ag粉末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还原剂将烷基银离子还原成未聚集的Ag粒子,并利用表面活性剂等辅助材料来稳定纳米Ag粉末的分散。

常用还原剂包括硼氢化钠、氢气、氨水等;而表面活性剂则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2、微波辅助水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纳米Ag制备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Ag盐在微波辐射下与还原剂反应,形成纳米Ag粉末。

此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较快、产率高、粒径精度高、易于控制反应条件等优点。

3、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利用电沉积或电化学析出等特殊电化学反应制备纳米Ag粉末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反应比较快、产率高、纳米Ag粉末分散性好等优点。

二、纳米Ag粉末的性能研究纳米Ag粉末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性能:1、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由于Ag颗粒很小,当金属质点的维度与光波的一个周期非常接近时,表面电荷耦合体系将发生等离子共振吸收,使得Ag颗粒出现特殊的光学性质。

2、催化性纳米Ag表面的活性位点丰富,其催化性能非常优异。

纳米Ag粉末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催化反应、有机合成等领域。

3、抗菌性纳米Ag粉末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其能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

4、电子传导性纳米Ag粉末的电子传导性能非常优异,可以作为导电粉末应用于电子器件中。

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氧化还原研究中期报告

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氧化还原研究中期报告

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
氧化还原研究中期报告
纳米催化剂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能够提高
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并降低反应温度和能量消耗。

因此,纳米催化
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能源转化和化工生产等领域。

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五种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Au、Ag、Pd、Cu、Ni)作为催化剂,并针对其设计构筑和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纳米催化剂的设计构筑方面,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
是化学还原法,另一种是溶液相沉淀法。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催化性能,发现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其次,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测试了五种纳米催化剂对环境
污染物(如苯酚、硝基苯和甲醛)和能源转化物(如乙醇和甲烷)的催
化氧化反应活性。

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纳米颗粒的
催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Pd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可以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氧化还原反应。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为纳米催化剂的设计构筑和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为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催化
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简称ILs)是指在常温常压下,由大量离子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体,具有低挥发性、高化学稳定性、较宽的电化学窗口、高极性和较低粘度等特点,因此在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离子液体已经应用于绿色催化、溶剂提取、电化学能量存储、液相色谱、生物医药等领域。

离子液体的性能与结构密切相关,合成优良的离子液体不仅可以提高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性能,还可以为离子液体的基础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是该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除了对其摩擦系数进行研究外,还需要探究其摩擦系数随分子结构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离子液体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并研究其摩擦学性能随分子结构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选择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离子液体的合成,考察合成条件对离子液体性能的影响。

2.探究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随分子结构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建立离子液体的摩擦系数变化模型,并为离子液体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三、研究方法1.离子液体的合成:采用离子交换、盐熔法、溶剂萃取等方法对离子液体进行合成,并对所得离子液体进行表征。

2.摩擦学性能测试:使用自制摩擦学仪对离子液体的摩擦力进行测试,并探究离子液体摩擦系数随分子结构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3.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对离子液体进行模拟,以研究其分子结构的特征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对离子液体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在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变化模型,为离子液体在润滑和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预期成果为通过实验和模拟,建立离子液体的性能和结构之间的联系,为离子液体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水热法油酸修饰纳微米硼酸锌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水热法油酸修饰纳微米硼酸锌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水热法油酸修饰纳微米硼酸锌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贾正锋;夏延秋;邵鑫【摘要】10.3969/j.issn.0254-0150.2012.09.016% 以硼砂和硫酸锌为原料经水热法制得硼酸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红外分析表征硼酸锌的结构。

结果表明,分散介质的变化对硼酸钙的形貌有一定的影响。

将油酸修饰的硼酸锌分散于聚α-烯烃( PAO)中,利用SRV-1型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并分析摩擦机制。

结果表明:在一定水热时间下制备的油酸修饰硼酸锌,能有效降低PAO润滑时45#钢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XPS分析显示,油酸修饰硼酸锌作为润滑添加剂时,在磨痕表面形成了含B、Zn和Fe的摩擦膜。

【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5页(P70-74)【关键词】纳/微米结构;硼酸锌;水热法;摩擦磨损【作者】贾正锋;夏延秋;邵鑫【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5;TH117.1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它对21世纪的信息、能源、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科学界通常将100 nm 以下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而广义的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内。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纳米微粒的制备、油溶性和摩擦学等多个领域。

水热法制备纳米微粒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以水为分散介质在高温高压下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而得到目的产物。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纯度高、分散性好、尺寸大小可控,受到人们关注[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温离子液体简称离子液体, 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 在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盐[4]。与普通有机溶剂相比, 离 子 液 体 挥 发 性 低 、热 稳 定 性 高 、不 易 燃 烧 , 在 电 化 学[5]、催化[6]、萃取[7]等方面研究广泛。同时离 子 液 体 的优异性能使其受到摩擦学领域的关注, 叶承峰 等 [8 ̄13]发 现 烷 基 咪 唑 氟 硼 酸 盐/氟 磷 酸 盐 离 子 液 体 是 适用于金属/金属、金属/陶瓷、陶瓷/陶瓷等多种摩擦 副的优良润滑剂。
第1期 2006 年 1 月
无机 化 学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Vol.22 No.1 Jan., 2006
功能化离子液体中 Ag 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李 健 1 张晟卯 1 吴志申* ,1 张治军 1 党鸿辛 1,2 (1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开封 475001)
· 67 ·
我们所制备的样品粒径较小, 处于纳米量级。 图 2 是样品 2 的透射电镜图。可以看出, 银纳米
微球颗粒基本呈球形, 没有团聚现象, 粒径在 5 ̄20 nm 之间。 2.3 [C2OHmim]BF4]离子液体及样品 1 的摩擦学
性能研究 在 MRS-1-J 型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研 究了 [C2OHmim]BF4 离子液体及样品 1 的摩擦学性 能。图 3 中的 1 和 2 分别是含 Ag 纳米微粒的离子 液体(样品 1)与[C2OHmim]BF4 离子液体的载荷与摩 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含 Ag 纳米微粒的 [C2OHmim]BF4 离子液体(样品 1)的摩擦系数随载荷 的增加逐渐小于 [C2OHmim]BF4 离子液体的摩擦系 数, 特别是在载荷大于 600 N 后, 1 的摩擦系数远小 于 2。
LI Jian1 ZHANG Sheng-Mao1 WU Zhi-Shen* ,1 ZHANG Zhi-Jun1 DANG Hong-Xin 1,2
(1Lab for Special Functional Material,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2State Key Lab o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子液体在较高载荷下的抗磨性能。 2.4 磨痕表面的 S EM 图及 EDS 谱分析
在图 5 及图 6 中, 钢球磨痕表面都没有明显的 犁沟, 结合摩擦学数据, 说明[C2OHMIM]BF4 及 Ag 掺 杂后的离子液体有良好的润滑性。在能谱分析图上, 除钢球本身的 Fe、Cr 元素外, 图 5 的磨痕表面含有 F, 图 6 的磨痕表面含有 Ag 和 F。图 5 中的斑点是 [C2OHmim]BF4 对磨痕表面的轻微腐蚀作用, 图 6 中 磨痕表面没有腐蚀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软金属 Ag 易于沉积在磨痕表面, 对磨表面有修复作用, 在图 6 的能谱中检测到的 Ag 可以证明其修复作用。
图 1 是所得粉末样 品 的 X-射 线 衍 射(XRD)图 。 由 图 可 以 看 出 , 在 2θ=35° ̄85°范 围 内 有 5 个 衍 射 峰, 分别位于 2θ为 38.26°、44.49°、64.71°、77.73°和 81.90°。经过与 JCPDS(87-0719)标准卡片对照, 这 5 个 衍 射 峰 分 别 对 应 于 立 方 相 金 属 银 的 111、200、 220、311 和 222 5 个晶面的衍射。这表明我们所制 备的样品为立方结构金属银。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 出, 这 5 个衍射峰都有非常明显的宽化现象, 由于 X-射线衍射峰宽化是纳米微粒的特性之一, 这表明
Key wor ds: ionic liquid; 1-methyl-3-ethox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Ag nanoparticles; friction property
0引言
随着摩擦学研究的深入及纳米技术的发展, 纳 米材料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已有大量的报道。 用作 润 滑 油 添 加 剂 的 纳 米 材 料 有 软 金 属 [1]、 稀 土 化 合 物 [2]、无 机 硼 酸 盐 [3]等 。 这 些 物 质 不 仅 可 以 在 摩 擦 副 表面形成纳米级润滑膜, 还可以修复磨损的表面, 为 机械润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Abstr act: The ionic liquid of 1-methyl-3-ethoxyl 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C2OHmim]BF4)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Then, Ag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C2OHmim]BF4 ionic liquids.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TEM, respectively.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2OHMIM]BF4 and Ag nanoparticles-doped [C2OHmim]BF4 were investigated on four-ball machine. The lubrica- tion properties of [C2OHmim]BF4 are improved after Ag nanoparticles doping.The SEM and EDS results of the wear surface show that the organic film and the metal-organic fil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respectively, at low and high load.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甲基-3-羟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Ag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O614.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861(2006)01-0065-04
Ag Nanopar ticles: Pr epar ation in Functional Ionic Liquid and Fr iction Pr oper ties
图 1 银纳米微粒的 XRD 图 Fig.1 XRD pattern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图 2 银纳米微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Fig.2 TEM image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第1期
李 健等: 功能化离子液体中 Ag 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按文献[14]的方法合成 1-甲基 3-羟乙基咪唑四氟 硼酸盐离子液体([C2OHmim]BF4)。用乙醇萃取 4 次除 去离子液体中残留的氯离子杂质, 50 ℃下旋转蒸发 除去离子液体中少量乙醇。然后恒温 80 ℃真空干燥 1 d, 备用。
于 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 mL 三次蒸馏水 和 0.06 g AgNO3, 溶 解 完 全 后 再 加 入 30 mL [C2OHmim]BF4 离子液体, 充分搅拌成透明溶液, 然 后在真空及 100 ℃油浴下反应 6 h。反应过程中水 逐渐挥发完全, 反应结束后得分散均匀的棕黑色悬 浮液, 记为样品 1。 取部分样品 1 做摩擦学测试, 其余样品高速离心分离 5 次, 丙酮洗涤, 真空干燥得 黑色粉末, 记为样品 2, 留做 XRD、TEM 和 XPS 检 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离子液体结构红外光谱鉴定 合成的 [C2OHmim]BF4 离子液体的核磁共振氢
谱[1H-NMR(D2O)]分 析 结 果 为 : δ=3.90(t, 2H), 4.29(t, J(H, H)=9.86 Hz, 2H), 4.69(s, 3H), 7.43(s, 1H), 7.48(s, 1H), 8.68(s, 1H)。FTIR 特 征 峰 包 括 3 554 cm-1[ν(O- H)], 3 165 cm-1、3 122 cm-1[ν(C-H)芳 环], 2 966 cm-1、 2 892 cm-1[ν(C-H)脂肪链], 1 577 cm-1、1 452 cm-1[ν(C= C, C=N)芳环], 1 430 cm-1[δ(O-H)], 1 170 cm-1[ν(C-O)], 1 063 cm-1[ν(B-F)], 847 cm-1[ν(C-N)]。此类离子液体的 溶解性、密度、黏度、熔点及玻璃化温度参考文献[14]。 2.2 Ag 纳米微粒的 XRD 与 TEM 检测
收稿日期: 2005-06-20。收修改稿日期: 2005-08-22。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课 题(No.20401006)及 河 南 大 学 科 学 研 究 基 金 资 助 项 目(No.XK02l04)。 * 通讯联系人。E-mail: zsm@henu.edu.cn; Tel: 0378-2852533 第一作者: 李 健, 男, 24 岁,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离子液体中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压蒸馏处理。红外光谱检测用 Nicolet Avatar 360 型 红外光谱仪(FTIR, 美国 Nicolet 公司)测定, 记录范围 4 000 ̄400 cm-1, NaCl 晶片; 结构分析采用 Philips X′ Pert Pro 型 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荷兰 Philips 公 司), 采 用 Cu Kα辐 射 源 , λ=0.154 05 nm, 电 压 40 kV, 电流 40 mA; 形貌分析在 JEM-2010 透射电子显 微 镜(TEM, 日 本 JEOL 公 司)下 进 行 , 加 速 电 压 200 kV; 磨痕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分别在 JSM-5600LV (SEM, 日 本 电 子 株 式 会 社)及 其 附 带 的 X 射 线 能 谱 仪(EDS, 英国 Oxford 公司)上进行, 工作电压 30 kV; 磨痕表面元素化学状态分析用 Axis Ultra 多功能电 子能谱仪(XPS, 英国 Shimadge/Kratos Cor. Ltd 生产) 检测, 采用通过能量 40 eV 的单色化 Al Kα线做发 射源, 功率为 150 W, 真空度是 7.5 ×10-11 Pa, 选 择 空气中污染碳(284.8 eV)作为参考内标; 摩擦实验在 MRS-1-J 型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 (济南试金集团 有限公司)上进行, 转速 1 450 r·min-1, 常温, 试验时 间 为 30 min, 钢 球 为 GGr15 二 级 标 准 钢 球(上 海 钢 球厂产), 直径为 12.7 mm, 硬度为 64 ̄66 HRC。 1.2 样品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