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3)、从出身、学识、爱情、家庭等方面比较,杨绛比老王幸运,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的怜悯是基于不平等的地位,是知识分子的俯视,所以愧怍,杨绛觉得自己关注老王太少,连他去世都不知晓,所以愧怍。
三.品析语言
1.文章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2.试说说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③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四.拓展延伸
1.课题能不能改成“王老”?为什么?
2.你周围有老王这样不幸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相信杨绛笔下的“老王”形象,肯定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学会像作者那样,用善良去体察善良,多多关注我们周围的不幸者、弱小者,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同享头顶上美丽的蓝天白云,共同沐浴人间温暖的阳光。
①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当然”用在这里,流露出“我们”怎样的心理?
明确:顺理成章的情况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 “压根儿”是否矛盾?

10《老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0《老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老王杨绛》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癿飞飞辅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朗读和默读的方法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感受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体会以小见大的作用课型、课时:新课,3课时教学手段教材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德育教育:一、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作品及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了学习,这节课便在此基础上一起看看我国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笔下的这个普通车夫老王,看看他的情感故事与内心世界。

2、展示课时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3)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找出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本文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三、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自然段,这几个段落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王呢?(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的生活)姓名:老王(地位卑微)职业:三轮车夫(谋生手段艰苦)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孤苦伶仃)外貌特征(健康状况):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身体残疾)居住条件:荒僻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居住条件恶劣)一个字概括:苦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22段,这些段落写了“我”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那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精神品质。

(1)“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2)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不够钱。

2.4老王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2.4老王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课题:老王(第二课时)E、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2、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答:善良的人。

3、可是,当善良的老王去时,作者有什么感受?答: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4、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答:愧作:惭愧,心里不安。

老王是这样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直着脚,给作者送香油鸡蛋,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

然而当时的“我”却豪无感觉,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没有领受他情意,为老王做得太少,心中的悲伤难以抹去,几年下来,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态度,没有与他平等相待,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作。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

6、揣摩本文语言,找出有关老王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赏析。

例: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耳做掣地里联在门框里。

”动作描写。

“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

“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行动已经不方便了。

例: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操”字写出老王拿钱时紧张的心情。

滞笨,呆滞笨拙。

滞笨地。

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

可以看出当时老王的病已经很严重,叫人为他的身体、生活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例:3、他直簟型一级一级下楼考动作描写。

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明他行动已经不方便了,病已经很严重了。

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六、课堂小结: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像老王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老王第2课时精品教案

老王第2课时精品教案

《老王》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品读语言,理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理解人性之美。

2.探究作者的“愧怍”的原因,感受作者自我批评的精神。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反复品读语言,理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理解人性之美。

【教学难点】反复品读语言,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探究作者的“愧怍”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文革期间,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但她回忆老王时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在自己遭受如此不幸时,为什么她还会有如此“愧怍”?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拓展的关于文革时期杨绛的遭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杨绛的自省精神。

二、问题探究过渡:单元导语提到,“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乎主旨的关键语句。

明确:(1)反复出现的:(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①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第5自然段)②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第6自然段)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第8-13自然段)(2)特别之处: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开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结尾)文章反复出现的词句,常常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特别之处,往往关乎文章的主旨。

过渡:南帆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里。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

《老王》精品教案1(第2课时)

《老王》精品教案1(第2课时)

《老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感悟知识分子的情怀和爱的伟大,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过程:一、品读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时候,老王的生活更加贫困了,此时的他病入膏肓,却还惦记着杨绛一家,前来报恩,这份真情在杨绛的心中又激起了怎样的感激和不安?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第8—16段,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在文中圈点出最打动自己的语句、情节。

1.学生朗读最打动自己的语句、情节,并说明打动的理由。

2.师生进行朗读评价,特别是要扣住关键字词进行点评。

3.师生共同品析:(1)作者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体会。

明确:肖像、行动。

(2)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他生了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明确: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

(3)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明确: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4)“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明确:简单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4.教师配乐示范朗读,再次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聚焦于感人的情节、精彩的词句、生动的描写,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析,去深入体验文本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二、再识杨绛提问:在送来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老王就离开了人世。

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杨绛有怎样的感受呢?为什么杨绛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明确:换一个角度想,作者跟老王的交往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作者是一个作家,是一个知识分子;而老王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是地位低微的人,作者却没有瞧不起他,并不认为他低人一等,这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

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 绷着捎.带(shāo) 载客B.惶.恐(huáng) 眼翳塌.败(tà) 荒辟C.取缔.(tì) 蹬车骷髅.(lóu) 肿涨D.侮辱.(rǔ) 镶欠愧怍.(zhà) 凑合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杨绛的作品。

B.通过学习《老王》,使我感受到了善良与真诚的魅力。

C.我们身边有许多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但心地善良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D.能否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引号的作用: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嘲笑;⑤表示突出强调。

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是单干户。

”该句中的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动词、连词、..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代词。

B.“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该句中的加点词依次是副词、代词、动词、动词。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小说《围城》等。

D.《老王》一文,围绕老王的生活遭遇展开叙述,表现了社会下层劳动者艰辛的生活以及质朴、善良、老实的可贵品质。

能力提升全练5.(2023福建宁德蕉城期中改编,11—14)阅读杨绛的《老王》,完成(1)—(4)题。

(11分)(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Y7203003)( )A.对老王的生活和品质,可以用“苦”和“善”两个字概括。

老王(第二课时)

老王(第二课时)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2、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五、教学设计:(一)复习旧课:(二)新课导入:(三)内容研讨:1、课文中作者带着怎样的情感写的这篇回忆像散文?那句话能够表现这种感情?(主问题设置)2、问题组引领学生研读课文问题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的善良表现在那里?学生结合课本研读课文,交流与展示教师预设与引领:老王: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我: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3、重点研读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本文精彩的部分“老王临终送物”学生自主提问,教师预设问题如下:①老王自己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给我送香油鸡蛋?②文章中,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

为什么?③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④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师生互动,交流与引导:教师预设:①回过头去找“我”一家人关爱老王的细节,得出“以善良对待善良”的主题。

②他收了,是为了不辜负我的一片关爱之心,免除了我内心的不安和再送钱的麻烦。

因为他知道:此时不收,后面我还会把钱给他送去的。

(“我”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他心理其实很难过。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老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老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老王》第二课时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老王》第二课时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尊重、关爱、帮助弱势群体,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正确认识别人的不幸,正确对待自己的不幸。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情感。

2. 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尊重、关爱、帮助弱势群体,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正确认识别人的不幸,正确对待自己的不幸。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B G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A H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C E帮助理解3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A I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

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

播放—提问—讲解;F。

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和快速阅读的能力;2、通过仔细阅读,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3、通过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4、学习文中人物的善良人格,感悟人性美的光辉,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如何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学习他们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领悟人物的善良品性,联系实际,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上节课讲到老王生病了,接着引出下文。

二、分析文章内容(8—22自然段)(一)朗读并解析第八自然段。

1、重点解析词汇:“镶嵌”、“可笑”;(1)镶嵌的两个意思:①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②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2)用来镶嵌之物的特点:①死物;②较薄。

(3)作者在这里用“可笑”二字的原因:①以笑写悲;②故作轻松。

2、学习新的修辞手法:拟物。

(1)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3、简单回顾学过的修辞手法:夸张。

4、整合文中表现出老王生病的外部特征: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翳、枯黄的干皮。

(二)解析第九自然段至十六自然段。

1、分析作者在老王送香油、鸡蛋的事件中,从见到老王到目送老王离开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吃惊—感动—心酸—担心—愧疚。

2、把“强笑”和“笑着”进行对比分析。

3、老王对作者“转身”这个动作非常敏感的原因:(1)了解作者,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2)害怕作者误会他的来意。

4、分析十五自然段的“理”字。

5、分析“叠好”这个细心的动作。

(三)解读十七自然段至二十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这个部分的内容。

2、分析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关爱不够;(2)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作业联系实际,想想该如何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单元第9课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单元第9课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单元第9课老王(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单元第9课老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形象。

2.体会人间真情,以善良对待善良。

3、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最令我感动的是哪件事?赏析。

送鸡蛋香油。

读读这一段,体味一下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描写、生动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

静静地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们?然后按我们平时的作法,这样进行:就是读问说写。

就是读出认为有价值的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问,再说感受、最后默写字词。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地镶嵌在门框里。

”谁来问?你自己问。

“镶嵌”换成“站立”怎么样?打门的打,换成敲,好吗?“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三、为什么杨绛会愧怍?不是因为作者不好,而是老王对作者太好。

我”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帮助,得到的却是老王倾尽全力的感激和报答。

作者对老王的愧怍,是作者在深深自责,在深刻反省。

杨绛不能改变老王的处境,不能改变老王得命运,更不能改变千万个像老王这样的人的命运。

作者杨绛是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作家。

四、走进现实生活,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我们今天的生活很美好,但像老王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和关怀的人是很多的。

你一定见过那些靠捡破烂维持生活的白发老人,见过或跪或躺,在路旁捡拾残渣的瘦骨嶙峋的乞丐,见过那喧闹街头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失学小孩儿。

他们都是现实中的老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弱势群体!我们关注过他们吗?我们发现他们过的悲苦与善良吗?能细腻地把我们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吗?课后请联系平时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这些贫穷的弱者、善良的不幸者是怎样的感情,社会和我们自己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因为弱者的微笑才能真正彰显世界的美好。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1课-老王(第2课时)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1课-老王(第2课时)

第11课老王(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刻画老王的描写方法,体会老王的形象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教学重点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2.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教学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2.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出示有关博爱的经典名句,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还知道哪些名言名句是有关博爱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解读人物【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老王“苦”与“善”的句子,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提示学生先从文中圈点勾画出相关句子,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正面描写老王的外貌,在表现他将不久于人世时,作者还从什么角度描写了老王的身体状况?教师提示学生,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老王身体状况的句子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了解文中刻画老王所用的描写方法,体会老王的形象特点。

二、探究主旨【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杨绛与钱锺书先生都是知识分子中备受尊崇的人,为什么作者会对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人产生感激之情?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交往情况来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给钱的目的又是什么,鸡蛋和香油具有怎样的价值。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站在老王和作者一家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老王》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老王》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3.23 课题6、《老王》(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通过分析作者与老王的交往,梳理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善”。

2、通过分析老王送鸡蛋香油时作者的心理活动,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原因,体会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

3、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4、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善”,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原因。

2、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原因。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补充文革期间杨绛的生活状态。

二、品析作者的“善”师生活动:学生默读,勾画相关语句思考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思考:在“我”与编号: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1、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部分?2、在这部分中,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思考探究)4、从上述分析讨论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善”,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三、品析语句,揣摩情义联系上下文,揣摩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2、他从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四、课堂检测(详见《绩优学案》第46页,第二三题)五、作业设计:1、必做:完成《绩优学案》“绩优闯关”2、选做:课外阅读《我们仨》培养学生圈点、批注、概括能力,发散思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老王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本课生字,看读音的准确性,教师适当点拨。

2.指名说出本文的结构,用简洁语言表述每部分的意思。

3.指名简要概述文章写了老王哪些方面的“苦”。

⑴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⑵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⑶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⑷眼睛瞎了一只,另一只又看不清;⑸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4.教师概述,导入新课。

师述:文章写了老王的“苦”和“善”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老王的“苦”,那么,他的“善”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文章仅仅是突出老王的“善”吗?下面就让我们翻开课本去探个究竟吧。

二、自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熟读课文,合作研讨。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明确:作者的善良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明确: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

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3.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对琐碎材料的组织以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老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运用线索,有条理地组织材料的写法。

2、通过品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把握老王和“我”的善良。

(重点)3、学会关爱生活中的“老王”。

(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引导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朗读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

2、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全部写在课堂作业本上)①伛②惶恐③荒僻④塌败⑤滞笨⑥愧怍二、导入同学们,我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我希望日子就像鲜花般一朵朵地绽放。

但生活有时不仅不是鲜花,甚至连草都不是,卑微得就如地上的尘土,比如说故事中的老王。

他的生活非常的艰难/辛苦。

苦在(职业),苦在(家庭),苦在(只有一只眼),苦在(塌败的住处)。

然而,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鲜花。

老王是那样的善良。

善在(送冰,减半收费);善在(送默存上医院,不愿收钱);善在(给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善在(病重临死前一天送香油、鸡蛋)。

(指学生回答)PPT显示老王的生活(艰难/苦)职业:累、身份卑微家庭: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生理:只有一只眼逻辑顺序住处:塌败的小屋老王的为人(善良)送冰,减半收费送默存上医院,不愿收钱时间顺序给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病重临死前一天送香油、鸡蛋过渡语:课文从生活和为人两个角度来写老王,这些材料散落在文中看似琐碎,实际上组织得很有条理。

那么,这两个角度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这两大块内容又是以什么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详细描写了哪一件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巡视,加分制,一组几人认真加几分。

三击掌,xxx同学,请你回答。

PPT显示:逻辑顺序、时间顺序。

我和老王的交往。

我们在写人的作文中,也可以借鉴这种运用线索,按顺序、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法。

合作探究一有人说,以善良体察善良,是双向的善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8—16)段-----老王在病重临死前一天给”我”送香油、鸡蛋,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感受老王和“我”的善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2、通过仔细阅读,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通过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
能力;
4、学习文中人物的善良人格,感悟人性美的光辉,学
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如何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学习他们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领悟人物的善良品性,联系实际,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上节课讲到老王生病了,接着引出下文。

二、分析文章内容(8—22自然段)
(一)朗读并解析第八自然段。

1、重点解析词汇:“镶嵌”、“可笑”;
(1)镶嵌的两个意思:①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②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2)用来镶嵌之物的特点:①死物;②较薄。

(3)作者在这里用“可笑”二字的原因:
①以笑写悲;
②故作轻松。

2、学习新的修辞手法:拟物。

(1)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3、简单回顾学过的修辞手法:夸张。

4、整合文中表现出老王生病的外部特征:直僵僵、镶嵌、面如
死灰、翳、枯黄的干皮。

(二)解析第九自然段至十六自然段。

1、分析作者在老王送香油、鸡蛋的事件中,从见到老王到目送老
王离开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
吃惊—感动—心酸—担心—愧疚。

2、把“强笑”和“笑着”进行对比分析。

3、老王对作者“转身”这个动作非常敏感的原因:
(1)了解作者,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2)害怕作者误会他的来意。

4、分析十五自然段的“理”字。

5、分析“叠好”这个细心的动作。

(三)解读十七自然段至二十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这个部分的内容。

2、分析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关爱不够;
(2)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作业
联系实际,想想该如何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