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反思)》教学设计
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交流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多种形式,明白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一篇文章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咏物诗的特点,明确所咏之物和作者所抒之志的相关点。
3.体会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4.积累俗语。
[教学重难点]1.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妙用。
2.体会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摘录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先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
2.“凤头豹尾”是人们对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赞誉,也是大家作文时想要达到的一种高度。
好的开头犹如美丽的凤头,能给人以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好的结尾则像豹子的尾巴,强劲有力,收束得当。
刚才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这几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样写好在哪里?二、交流平台1.结合文章开头和结尾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文中回忆了父亲李大钊十六年前遇难的经过。
开头两句话点明了父亲李大钊的遇难日,表达了自己的深切缅怀。
结尾再次强调“4月28日”这个时间,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藏戏》开头用三个反问句形成排比段,不仅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突出特点,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作者对藏戏独特艺术魅力的无比惊叹。
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有条理,便于大家的阅读。
(3)《草原》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无比热爱,让读者未到草原也已深深被吸引,使读者一读为快。
(4)《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照应开头,表明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志,革命到底。
(5)《匆匆》的结尾,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更突出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不甘心虚度时光的心情,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6)《那个星期天》的结尾,作者用简笔勾画出一幅充满意境的画面,将作者第一次盼望时的兴奋、期待到最后落空的心情融入荒凉的景色中,韵味无穷,发人深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3.回忆已学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4.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仔细品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开头、结尾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相关诗句,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3.日积月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理解并积累寓意深刻、含有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2.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教学过程板块一细读语句,品一品1.回顾前面所学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由交流。
(1)预设一:关注首尾呼应。
课件出示:文章的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①自由朗读,说说你的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语段:课件出示:文章的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②联系前文的开头,说说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③首尾呼应(前后照应),更突出“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怀念,牢记父亲的被难日,使文章结构篇幅紧凑。
(2)预设二:关注设问式开头。
课件出示:文章的开头: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①指名学生朗读。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四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词句段运用”安排有两个小板块,第一项内容是看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了解、积累更多关于托物言志的诗。
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训,感受古人的智慧。
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吸引读者,那好的开头和结尾就显得尤为重要;古诗积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古人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把品格和志向赋予在事物的身上,引导学生多积累并加以运用。
“日积月累”的背诵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交流平台——老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古诗——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这种写法,多积累古诗。
句子——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日积月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加以背诵。
【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阅读过的好的开头和结尾,知道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很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训。
【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训大意,体会古训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交流好开头、好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指导朗读、背诵古训。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笔记本。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好的开头、结尾,一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自己读过的古诗,交流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重点交流文章中好的开头和结尾,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写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难点联系读过的古诗,体会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的人的品格和志向。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 交流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 体会古诗中诗人的品格和志向。
3. 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 积累有劝告之意的古诗句。
重点、难点重点 1. 体会古诗中诗人的品格和志向,积累诗句。
2. 交流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突破方法 1. 联系古诗内容、所写事物和诗人生平,从中体会诗人的品格和志向。
2. 让学生课前搜集喜爱的开头和结尾,课上进行交流。
难点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突破方法 1. 朗读体会。
2. 借助原文,快速浏览原文,感受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交流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在朗读中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 积累有劝告之意的古诗句。
一、直接导入,交流学法师: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请翻到课本第73页,看看书上罗列出的开头和结尾。
1. 默读,有什么发现?3. 学生打开自己的积累本,交流自己喜欢的开头,组内合作完善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板书总结,如:开门见山式、形象描绘式、卒章显志式、引用佳句式、巧妙发问式等。
6. 尝试运用一两种开头方法修改《心愿》一文。
(1)学生自由修改。
(2)交流各自新改的开头。
二、日积月累1. 在众多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中,有一种总能令人感到传统而古典,美好而又遐思无限,这种方法就是引用式的开头。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本第74页“日积月累”中的重点句子。
3. 指名朗读正音后交流各句大意。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手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地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它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却并不如意;而不经意做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地得到了好结果。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与反思1.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读一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并联系所学古诗,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试着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所学古诗读一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并联系所学古诗,并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出示“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撞钟”引题: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做“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撞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开头要像放鞭炮一样,一鸣惊人;结尾呢,应该像撞钟一样,清音有余。
可见,写开头和结尾多么重要呀!为了让同学们能写好作文,真正当个小作家,我们这堂就来学习优秀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二、引用例子,讲解方法。
文本资料:学生自己读文本资料,再分析作用。
开头的方法有什么呢?(板书:开头)总结开头的方法及作用:(板书)1.点题式。
即一开头便照应题目,简洁明快,开门见山。
(一学生读此方式的开头,比如我们学习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点题式。
)2.设问式。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开头方式,《藏戏》一文的开头就是设问式。
(学生读)3.描写式。
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动物,总之用美的语言写出特点。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反思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
“词句段运用”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项内容。
一是选取《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关云长的英勇神武,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二是体会《穷人》《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仿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学情分析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
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但由于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接触小说,学生对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可借助“交流平台”学习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完成从读到写的内化。
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并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通过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体会关云长的英勇神武。
3.能结合《穷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识别和运用汉字“着”的基本用法。
2. 学习文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互动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用“着”进行动态描写的技巧。
2. 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欣赏韩松落的诗歌。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着”字的用法。
2.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
教学准备:1. 准备本节课要用的教学资料:课文《山涧诗话》,《烟花三月》和相关练习表。
2. 准备班级互动小组讨论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10分钟)1. 导入课前准备好的烟花和彩带,用鲜艳的色彩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场景。
2. 利用幻灯片展示“着”字的用法,帮助学生温习基础知识。
Step2:学习课文(30分钟)1. 播放课文《山涧诗话》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 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老师适时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从中发掘诗人的意境和情感,以及汉字“着”字在描写语言中的运用。
Step3:小组讨论(20分钟)1. 将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拟题目,以便展开讨论。
2. 引导每个小组就所发掘出来的问题进行展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交流。
3. 老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和吸收学习成果。
Step4:课后反思(10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总结小组讨论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2. 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学习进行调整和提高。
3.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课文学习和互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加强学生对汉字“着”字的认知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展示和互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本课主要研究文章开头与结尾的方法与作用,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研究如何使用点题式、设问式、描写式、引用式等开头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首尾呼应和总结全文来写好结尾。
同时,也要联系所学古诗,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并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目标:1.联系所学古诗,读一读,并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3.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蜜蜂、梅花、月亮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会联想到什么。
教师引导同学们看到某些事物,就会让人联想到某一类人或是产生某一种情感。
有些诗人就把它们写进了诗歌。
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
总结写法:学生展示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共同点是都用了“托物言志”,强调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不同点是“物”的不同,“志”的不同。
拓展延伸:请同学说说其他“托物言志”的诗句。
分析作用:教师引导同学们自主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并分析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分析后,教师总结:通过外貌描写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在人物刻画时又起到加强的作用。
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日积月累:教师让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名言,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原意是说,柳枝比较容易扦插成活,而花即使很用心种植,也难使其成活。
比喻有些事情努力追求却没办法达到目的,而有些事情并没有刻意去做,却很好地完成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出自《增广贤文》。
解释: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树想要静下来,但风却不停止。
子女想要孝敬养老,但亲人却已离去。
因此,在教育子女时,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亲人,不要等到失去他们后再后悔。
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内容涵盖对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多种文体的学习。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学生将深入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文学审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的含义,识别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升语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可能较为晦涩难懂,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
2. 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识别文中的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 课文资料:包括课文文本、相关背景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3. 写作材料:如纸张、铅笔等,供学生在写作活动时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词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修辞手法等,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将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通过图表、色块等形式,使板书清晰、有层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作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短文写作,巩固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研究作业: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如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
- 运用写作技巧,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
- 能够准确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理解、概括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 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包括《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经典文学作品。
2. 写作训练: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写作,如写人、写景、写物等。
3. 语文园地:包括词语解释、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词语的准确运用和句子结构的构建。
- 文章主题的把握和结构的理解。
- 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2. 难点:-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 创新性写作的构思和表达。
- 语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黑板、教学视频等。
- 学具:课本、笔记本、词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4. 作业布置与讲解:布置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包括课文标题、重点词语、关键句子、语法知识点等。
- 板书布局:清晰、有序,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理解题、写作练习题、语法填空题等。
-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按时提交,注重质量。
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 课文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性格和写作手法。
- 词语的正确使用和句子结构的合理性。
- 基本的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能够:-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 学会使用词典、互联网等工具进行资料查找和辅助学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阅读:《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经典文学作品。
2. 词语积累:围绕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新词、成语、俗语等。
3.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仿写或创作。
4. 文学欣赏:分析和讨论课文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2. 词语的正确使用和句子结构的合理性。
3. 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的培养。
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和解读。
2. 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词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重点和难点。
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语文园地四》2. 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等3. 重点词语:与课文相关的成语、俗语等4. 写作技巧: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或仿写。
3. 资料查找: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或作者资料。
课后反思每节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指导方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感受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对文章的作用。
(重点)2.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重点)3.通过“日积月累”,积累诗句,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诗词、格言。
学生准备:制作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引入,明确目标听过“凤头、猪肚、豹尾”吗?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
(PPT出示名言: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
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
这节课我们利用“交流平台”来感受文章的“凤头、豹尾”。
二、感悟语段,体会魅力1.回顾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PPT出示:文章的开头:(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文章的结尾:(1)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十六年前的回忆》(2)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3)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2.交流: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3.小结: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指导方案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二、感悟语段,体会魅力
1.回顾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PPT出示:
文章的开头: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
(3)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
2.交流: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3.小结: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三、欣赏佳作,分享精彩
找一找,你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把开头和结尾列出来,与大家分享,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名贤集》,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课文内容探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及好处。
2.欣赏诗句,感受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3.品读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积累含义深刻的民谚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1.学习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领会和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2.积累民谚名句,了解大意,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1.交流所学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2.读诗句,体会诗句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妙处,并掌握写法;了解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
导语:古人说写文章要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彩;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铿锵有力,洒脱而自然,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有力。
由此可见,在一篇文章中,开头和结尾所占的篇幅虽然很少,但是作用却不容小觑。
不信,同学们去读一读我们学过的课文,看一看好的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2.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回顾学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读课本上所列的开头和结尾,结合所学的课文与同桌交流。
预设:分析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的作用,一般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2)指名汇报交流内容,注意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来说。
交流示例:生:《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采用倒叙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强调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日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生:《藏戏》开头前三个自然段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段,概括强调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三个突出特点,表达方法新颖独特。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通过加强语气来激发读者的兴趣,表达对藏戏的强烈推崇之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语文园地四(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水平。
3.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如何立意、选材、构思、表达。
2. 语文园地四的内容:词汇积累、句子仿写、作文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语文园地四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立意、选材、构思、表达,作文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音频。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以及语文园地四的内容。
3. 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或者现场演示,展示即兴发言的技巧和语文园地四的内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立意、选材、构思、表达。
2. 语文园地四的内容:词汇积累、句子仿写、作文指导。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即兴发言稿,不少于200字。
2. 根据语文园地四的内容,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提问,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语文园地四(教案)中,教学重点是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和语文园地四的内容。
以下是针对这两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即兴发言是指在没有预先准备的情况下,根据场合和主题进行的口头表达。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课题:语文园地四.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4. 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重点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六课时教学设计环节教学流程提示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二、从四个方面交流: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评改作文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
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公开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四》
③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外貌)描写,表现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对刻画老班长的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外貌神态描写对于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时,外貌和神态描写可以让读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人物的形貌特征和精神状态,让所塑造的人物形像更生动,更丰满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从而记住这个人物;而在写作时,运用以上方法也能使我们的文章增彩出色。但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并不是凡出场或提到的人物都要进行这两种描写,运用哪种描写方法,完全是根据写作的需要而定。
①句子中关于扁鼻子军官外貌描写的内容有哪些?
②思考: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③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这些内容的存在,使我们感受到了扁鼻子军官的长相凶恶,同时也反衬出雨来的勇敢,去掉会影响表达效果。
(3)外貌神态描写的句子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①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外貌)描写,这段话赞美了骆驼祥子(健壮、朴实)的外貌,与后文的骆驼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①句子中关于父亲神态描写的内容有哪些?
②思考: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③你体会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感受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对文章的作用。
(重点)
2.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重点)
3.通过“日积月累”,积累诗句,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诗词、格言。
学生准备:制作字卡。
教学重难点: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引入,明确目标
听过“凤头、猪肚、豹尾”吗?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
(PPT出示名言: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
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
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
这节课我们利用“交流平台”来感受文章的“凤头、豹尾”。
二、感悟语段,体会魅力
1.回顾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PPT出示:
文章的开头: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
(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文章的结尾:
(1)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十六年前的回忆》
(2)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3)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2.交流: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3.小结: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三、欣赏佳作,分享精彩
找一找,你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把开头和结尾列出来,与大家分享,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四、牛刀小试,妙笔生花
1.试一试。
选择几个主题,尝试写一写开头和结尾。
2.展示自己写的开头、结尾。
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第二课时
一、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一)诗歌的魅力。
1.课件出示: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指导读好诗句。
3.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什么品格和志向?学生讨论交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的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这两句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拓展: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能说出相应的诗句吗?
例:(1)松柏——正直,也有坚持。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2)菊花——不随俗不媚时,坚守高尚节操。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
(3)梅花——清高孤傲。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燮《山中雪后》)
(二)人物外貌和神态描写的作用。
1.课件出示: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2.读句子,讨论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3.讨论: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4.练一练。
根据提供的语境,描写句子中人物的外貌。
(1)放学了,在班级等待妈妈来接的小女孩。
(2)踢足球的小男孩。
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
2.小组交流哪些句子自己能理解。
3.再读句子,按自己的理解说出意思来。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地得到好结果。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此话告诉我们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名贤集》,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
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
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4.再次诵读,谈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运用,积累经典
1.说一说下列名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什么品格或精神。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交流:警句格言。
(1)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2)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四、课堂小结,拓展作业
古诗词、警句格言,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最绚烂的一枝。
这些诗文中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是我们生活的良师、挚友。
推荐给同学们一本书——《增广贤文》,它一定会给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