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什么是课程设计【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分类】

什么是课程设计【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分类】

什么是课程设计【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分类】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那么你对课程设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本文库整理关于什么是课程设计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 (Practicum):大学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计算机程序开发题目;又如:《公共建筑》课程设计,一般是完成一项公共建筑的一系列设计图纸,包括从方案到部分施工图等。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课程设计界定为一种计划或方案。

它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经验的计划。

这种课程观突破了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把范围拓展到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中加以界定。

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的局限,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

并将课程分为形式课程与环境课程。

所谓形式课程是在教育者的直接参与或指导下完成的,而环境课程则不需要教育者的直接参与。

课程设计的分类不同的定义反映了不同的课程研究取向。

不同的关于课程设计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黄政杰,1991,85页);另一类则为理性主义取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白月桥,1996,227页)。

新近的对课程设计的研究成果则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

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

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把握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哪些内容。

首先,课程设计的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这意味着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课程设计的理念应该是多元化的。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再次,课程设计的理念应该是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除了学术知识外,课程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课程设计的理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因此,课程设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知识和理念,使课程内容更贴近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不断完善和创新,使课程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希望我们能够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中不断进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比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

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仔细观察“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车子旁,肯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

(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三、再读课文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

他硬要往北的原因是什么呢?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如果这人是你朋友,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四、归纳总结大家对他的劝告,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后一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目的和行动要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五、拓展交流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一定要避免“南辕北辙”?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课程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

课程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

课程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核心概念不少于10个,能够描述原理至少3个,并了解其应用范围。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学科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完成至少3个相关的练习题,并能撰写500字以上的分析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尊重,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学科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知识:介绍学科基本概念,解释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2.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进阶拓展:针对高年级学生,引入高级概念和复杂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案例和实验的思考,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籍:选用权威出版的教科书作为主要教学资料,辅助以精选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阅读。

2.多媒体资料:利用教学PPT和视频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使用专业的实验设备进行探究学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批改来评估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课程计划和课程设计区分

课程计划和课程设计区分

课程计划和课程设计区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记忆核心概念10个,掌握基本原理5个,了解学科发展史。

2.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和结果评估,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展开,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理论:详细讲解基础概念,通过案例加深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应用技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应用理论知识。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整合以下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

2.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应用。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占比20%。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占比30%。

3.考试:定期举行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比50%。

评估将保持公正、客观,确保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1.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学习进度。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是指为了教授某个主题或技能而设计的一组课程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通常包括一系列活动,例如讲座、实验、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可以包括线上或线下的课程,也可以是短期或长期的课程。

课程设计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例如学生、专业人士或普通公众。

在课程设计中,教育者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目标受众、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教育者还需要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以确保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效果。

课程设计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课程设计方案(15篇)

课程设计方案(15篇)

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

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

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

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

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了“武术基本功组合”一课。

,通过激趣引导、体验探究、释疑验证,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程序,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法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达成本课主要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特点:1、正确进行武术的教育,学生在电视里看见的武打动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不正确的武术观念,本课通过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素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发展综合能力。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创编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3、尊重学生兴趣差异,学习方式多样独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

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和兴趣差异,采用自主选择性学习、合作研究性学习、创新拓展性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三、课的流程: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名词解释1. 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过程。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评价方法的确定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所设定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学生的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学习。

3. 学习资源 (Learning Resources)学习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教材、工具和设备。

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

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4. 教学评价 (Assessment)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过程进行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 Assessment和summative Assessment两种类型。

形ative Assessment主要用于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调整和学生的学习指导,而summative Assessment则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5.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6. 学习成绩 (Learning Achievement)学习成绩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表现。

学习成绩通常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和统计。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7. 学习效果 (Learning Outcome)学习效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应该达到的结果。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引言在教育领域中,课程设计作为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阐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1.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好的课程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例如,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践项目,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2. 促进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

通过有序的教学计划,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同时,设计实际应用的任务或案例研究,能够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除了学科知识,课程设计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设置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和项目,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未来职业中的竞争力。

4.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好的课程设计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和资料,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设计一份研究报告的任务,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技能。

5. 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潜能,好的课程设计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个性化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能力和学业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任务设计和评价方式来实现。

6.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与其他教师分享设计经验和教学成果,可以促进教学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7. 适应时代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课程设计30篇范文

课程设计30篇范文

课程设计30篇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核心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XX学科的方法:介绍XX学科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实际应用:分析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XX学科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总结出章节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本章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习工具,如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根据具体学科填写)的基础知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安排:- 章节一: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1: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2: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3:XXX(具体内容点)- 章节二: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4: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5: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6:XXX(具体内容点)2. 教学内容详细安排:- 知识点讲解:对核心概念、原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基本公式、原理和术语,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课程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事件、科学现象或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和特点。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概述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解决课程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或项目研究,提升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人观点,展现包容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接触和理解课程内容,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和尊重。

本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必要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确保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教材第一章:基础理论- 课文阅读与理解:概念定义、原理阐述。

- 重点公式:推导、应用。

- 基础知识问答:巩固理论知识。

2. 教材第二章: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情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实践操作:实验、演示或模拟。

- 练习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3. 教材第三章:拓展提升- 小组讨论:探讨学科前沿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 项目研究:深入研究某一主题,培养探究能力。

- 知识拓展:引入课外资源,拓宽知识视野。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第一章基础理论;第二周:第二章实际应用;第三周:第三章拓展提升。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课程设计模板 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

课程设计模板 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

课程设计模板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课程设计篇一1 网络课程特点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网络课程主要有如下特点:1.1 明确的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1.2 丰富而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丰富而具体,应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选取和组织学习内容,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搬课本。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应充分将学科内容特点与网络的共享性好、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体现使用者特征:网络课程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开发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网络课程的设计在表现形式、内容选取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1.4 良好的交互功能和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教学反馈提供有效的渠道。

1.5 友好的操作界面:网络课程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导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2.1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

网络课程设计要以学生自主学2.2 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

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基于资源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具有利用学习资源的有利条件,网络课程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采用引进、合作开发与自建的办法。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报告篇1一、设计目的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做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所用设备TDN—CM++实验教学系统一台,PC微机一台,排线若干三、设计思想1、确定搭建一台8位模型机,指令系统系统有10条,涉及输入,输出,加,减,自增,自减,与,传送,跳转,停机等指令。

2、根据所要设计的指令,确定各种信息的传送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送所需的微指令。

3、根据数据通路,确定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

4、根据执行流程,确定好机器指令之后,确定相对应的微指令地址,需要多条微指令来完成的机器指令,要准确无误的确定每条微指令的后续地址。

5、设计好指令后,将指令加载,检测该指令是否可以达到预计功能。

四、设计总结经过了三天的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搭档的默契配合下终于完成了硬件课程实验,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线,对于已经做过微机实验的我们,器件箱并不陌生,但也熟知连线的重要性,连每根线都必须十分细心,因为每根都影响着整个设备的运行。

于是,我跟我的搭档分工合作,她读图我连线,为了避免连错,我每根线都以红线为起始位,保持规律性,这样也方便出错后检查。

在我俩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连线操作,后来测试时却发现数据显示一直不变,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数据线少插了一根。

还好就这么一根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连线这块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了,大大降低了效率,所以说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连线正确后,接下来就是编写微指令了,由于对指令的格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了解指令格式和工作流程上花费了些时间。

编写的指令有两种,一个是操作码,一个是微指令。

课程设计的形式

课程设计的形式

课程设计的形式与方法课程设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一份好的课程,不仅需要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更需要形式和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课程设计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究、实验教学、讲座演讲、小组讨论、课程论文和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势。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等因素,适时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是最常见的教学形式,通常适用于简单概念和基础知识的传授。

但单一的讲授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和疲劳。

因此,教师需要在授课中适当巧妙地引入互动环节,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案例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课程中常用的教学形式。

在实验室环境中,学生可以亲自配置、操作实验设备,掌握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基础原理的理解。

讲座演讲是一个教授较为专业的知识领域非常好的形式。

教授可以就特定的话题(如电影、政治、社会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学生对某些话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互相交流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授课完毕后设置不同的小组话题和议题,鼓励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出学生之间互相倾听的习惯。

课程论文是综合能力训练与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自主选择论文方向,同自己的专业或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参考文献、数据分析、思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项目设计是一种较为创新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按照特定的项目或者任务进行设计,并在团队中协同完成整个项目。

这种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课程设计实施⽅案范⽂(精选6篇)课程设计实施⽅案范⽂(精选6篇) 为有⼒保证事情或⼯作开展的⽔平质量,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案制定⼯作,⽅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计划。

⽅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课程设计实施⽅案范⽂(精选6篇),欢迎⼤家分享。

课程设计实施⽅案1 ⼀、课程设计的⽬的 课程设计是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是学习专业技术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 1、加深学⽣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知识,独⽴分析和解决⼯程技术问题的能⼒。

2、培养学⽣在理论计算、绘图制图、标准和规范的运⽤、查阅设计⼿册与资料以及应⽤计算机等⽅⾯的能⼒。

系统培养学⽣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树⽴⾃信⼼。

⼆、课程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1、省校负责课程设计宏观管理组织和协调⼯作。

2、课程所在市、县校专业负责⼈负责与组织对课程设计题⽬、指导书和对学⽣考核⽅式的审定以及课程设计⼯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和检查;课程指导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的具体组织实施⼯作。

3、课程设计的组织、安排在设计前交省校专业负责⼈备案。

三、课程设计选题的要求 1、课程设计的题⽬和内容应结合该课程教学⼤纲确定,其深度和⼴度必须适当,有⼀定的普遍性。

2、课程设计的题⽬和内容要与实际相联系,结合最新技术知识,满⾜专业教学计划要求,有正确完整的技术参考资料。

3、课程设计的难度和⼯作量应综合考虑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以及学⽣的知识和能⼒状况,使学⽣既能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完成任务。

4、课程设计的题⽬⼀般由指导教师拟订,经市、县校专业负责⼈审核后执⾏。

设计课题要适时更新,同⼀课题原则上不超过15名学⽣。

四、课程设计资料 课程设计要突出专业课程特⾊,资料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成绩评定表、计算说明书及设计图纸(⼯科专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1.1 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1) 烘干机类型:回转烘干机 (2) 烘干物种:矿渣 (3) 产量:G=24(t/h ) (4) 烘干机操作方式:自选 (5) 矿渣初水分:1W =10% (6) 矿渣终水分:2W =1%(7) 进烘干机烟气温度:1t =800℃ (8) 出烘干机烟气温度:2t =120℃ (9) 进料温度:3t =20℃ (10) 出料温度:4t =110℃(11) 烘干机筒体表面温度:f t =130℃ (12) 环境温度:a t =20℃ (13) 大气压力:=99992Pa (14) 燃烧室类型:煤粉燃烧室 (15) 煤的热值: net Q =27810(kJ/kg ) (16) 煤的工业分析:ar Mar A ar V net Q (kJ/kg )3.507.8944.4627810(17)煤的元素分析:(18)煤粉燃烧室热效率: =0.9 (19)废气出烘干机含尘浓度:10g/N 3m (20)忽视空气中带入水汽daf Cdaf Hdaf O daf Ndaf S80.30 6.10 11.6 1.40.6100.00第二章 回转烘干机的设计计算2.1 回转烘干机规格的选取选取f 2.4 × 18m 规格的烘干机回转烘干机规格及技术指标 规格 1.28f ´1.210f ´1.512f ´2.212f ´2.418f ´ 320f ´3.3325f ´ 筒体内经(m ) 1.2 1.21.52.22.43.03.0筒体长度(m ) 8 10 12 12 18 20 25筒体容积(3m ) 9.1 11.3 21.2 45.6 81.4 141.4筒体转速(min r ) 5.55.55.074.73.23.5 3.5筒体斜度(%) 3 5 554 3 4产量(t h ) 0.8-1.3 1.1-1.7 4-6 4-8 10-12.5 20 18-30 电机型号 Y132M2-6Y160M-6J02-62-4Y200L2-6Y225M-6JQ02-91-4JQ02-91-6电机转速(min r ) 9609701460970970985 985电机功率(kW )5.57.517223055 55见《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367页表6-22.2 回转烘干机产量及水分蒸发量计算回转烘干机的产量可按单位容积水分蒸发量指标进行计算 )100(1000121W W W AV G --⨯=或 )100(1000221W W W AVG --⨯= ( 2-1)A —回转烘干机的单位容积蒸发强度 hm kg 3查《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表6-4得 A=37hm kg 3W 1、W 2—表示物料烘干初水分、终水分,(%) V —回转烘干机的容积(m 3)G —回转烘干机的产量(按含有初水分1W 的湿物料计算)F G —回转烘干机的产量(按含有初水分2W 的湿物料计算)2.2.1回转烘干机的矿渣计算1.产量按含有终水分的矿渣计:h t W W W l d A W W W AV G 42.24)10100110(100018)24.2(14.337)100(100)2()100(100021212121=--⨯⨯⨯⨯=--=--=π 2.产量按含有初水分的湿矿渣计:h t W W W ldA W W W AV G F 86.26)1100110(100040.8137)100(100)2()100(10002212221=--⨯⨯=--=--=ππ 2.2.2回转烘干机的水分蒸发量h 24001010011068.121000)100(1000221水kg W W W G W =--⨯⨯=--=由此可根据《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选取电机型号为:Y225M-6 电机转速:3.2r/min 电机功率:P=30kw 选用烘干机规格 2.418m φ⨯ 是正确的,符合要求。

2.3 回转烘干机操作方式选择及功率、停留时间的计算2.3.1 回转烘干机操作方式选择根据初水分含量高低及物料粘性选择顺流式或逆流式操作,还可根据场地大小选择。

本烘干物料为矿渣,初水分含量不太高,而且物料粘性不大,选择逆流式烘干机可以符合烘干要求,还可节约占地面积。

2.3.2 回转烘干机功率计算n L KD N m γ3= (2-2)式中:N —回转烘干机要求功率,KW ; D —回转烘干机直径,m ; L —回转烘干机长度,m ;m γ—烘干机物料堆积密度;查《新型干法水泥设计手册》776页表14-7知:干的酸性粒状矿渣密度为0.6-0.8 3t m ,此处选m γ=0.6t/m ;n —电机转速,n=3;K —与填充物料率β值有关的系数,见下表3-3-1:3-3-1系数K 值物料填充率β(%) 0.1 0.15 0.20 0.25 单筒回转烘干机的K 值0.0490.0690.0820.092KWn L KD N m 4.232.36.0184.2049.033=⨯⨯⨯⨯==γ2.3.3物料在烘干机内的停留时间物料在烘干机内的停留时间按下式计算:F DnLt αθ77.1=(2-3)式中:θ—物料休止角; 矿渣休止角取θ= 36;i —回转烘干机斜度,i=4%;α—烘干机的倾斜角;tan %i a =,当i=4时, 2.29a =;n —烘干机的转速,min r ;取n=3.2min r ; D —物料的颗粒直径,μm; 取D=2.4μmF —烘干机内结构阻碍物料的系数,取F=2; 由公式(2-3)可得回转烘干机的物料停留时间:(min)2.23234.229.2183677.177.1=⨯⨯⨯⨯==F Dn L t αθ 第三章 燃烧室热平衡计算3.1 干燥无灰基转化为收到基的计算ar —收到基 ad —空气干燥基 d —干燥基 daf —干燥无灰基 100100ddaf d A A A -⨯= 10010089.7dd A A -⨯= 31.7=d A 05.710050.310031.7100100=-⨯=-=ar dar M A A100)(100ar ar daf ar M A C C +-⨯=15.71100)50.389.7(10030.80=+-⨯= 同理得:41.510.68861.08861.0=⨯=⨯=daf ar H H28.106.118861.08861.0=⨯=⨯=daf ar O O 24.140.18861.08861.0=⨯=⨯=daf ar N N 53.06.08861.08861.0=⨯=⨯=daf ar S S 37.3946.448861.08861.0=⨯=⨯=daf ar V V3.2 空气量、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基准:100kg 煤粉,列表计算如表表3-2-1 以100kg 煤粉为基准的组成计算表组成 质量 (kg) 物质的量(mol )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kmol )烟气量(kmol )2O2N2CO 02H 2SO 2O 2N合计 C HO N SM A 合计 71.835.46 10.381.25 0.54 3.50 7.0510071.15/12=5.935.41/2=2.705 10.28/32=0.3211.24/28=0.0440.53/32=0.0173.5/18=0.194——5.93 1.35 -0.321 0.017—— —— 6.9766.9762179⨯ =26.24 5.935.931.350.1941.544 0.0170.0170.044 26.52 26.56435.14当2.1=α时烟气中过剩2O 量:395.1976.6)12.1(=⨯- 烟气中过剩2N 量:25.52179395.1=⨯ 1.3955.25实际烟气量 烟气组成(%)烟气体积(3Nm /kg 煤粉)5.93 14.57 1.544 3.790.017 0.041.395 3.43 31.81 78.17 40.7100.00理论空气用量为: 44.74.2221100100976.60=⨯⨯=a V 煤粉kg N 3m 实际空气用量为: a V =α0a V =93.844.72.1=⨯ 煤粉kg N 3m 理论烟气量为: 87.74.2210014.350=⨯=V 煤粉kg N 3m 实际烟气量为: 12.94.221007.40=⨯=V 煤粉kg N 3m 3.3 热平衡计算图3-3-1 燃烧室热平衡示意图平衡范围:燃烧室 平衡基准:1kg 煤粉,0℃3.3.1 收到热量1.煤粉化学热为:27810Q ar net ==粉D W q 煤粉kg kJ2.煤粉显热为:252024.11t c 1q =⨯⨯=⨯=煤煤煤粉煤粉kg kJ (3-5)查资料知煤粉在20℃时平均比热[])/(kJ 42.13C Nm c ⋅=煤 3.空气显热为:混合用空气显煤粉化学热和显燃烧用空气显损失热热烟气显热设混合用冷空气量为混V ,煤粉kg N 3ma a t C V V q a )(+=混空 (3-6)20296.1)93.8(⨯⨯+=混V =25.92混V +231.29煤粉kg kJ查资料知干空气在20℃时平均比热[])/(kJ 296.13C Nm c a ⋅=总收入的热量=空煤粉粉q ++q q D W=27810+27.3+25.92混V +231.2903.3.2 支出热量1.热烟气带出的热量计算如下:出燃烧室热烟气温度为800℃,烟气总量=V V +混煤粉kg N 3m 不同气体在800℃时平均比热见表3-3-1表3-3-1 不同气体在800℃时平均比热、烟气量气体名称2CO2H O2SO 2O 2N空气800℃时平均比热(3kJ Nm ℃)2.140 1.668 2.186 1.4501.3671.385烟气量(煤粉kg N 3m ) 1.328 0.649 0.0038 0.3137.066V 混热烟气带出热量:+=烟烟烟t VC q 烟空混t C V (3-7)混V 1108800)367.1066.7450.1313.0186.20038.0668.1649.0140.2328.1(+⨯+⨯+⨯+⨯+⨯=11236.8+1108混V 煤粉kg kJ2.燃烧室损失热量的计算如下燃烧室热效率η=0.9)1(Q q D W η粉损-⨯= =272781.901=-⨯)( 煤粉kg kJ (3-8)总支出的热量:混混损烟总支出V V q 11088.14017278111088.11236q q +=++=+= 3.3.3 热量平衡收入的热量=支出的热量混混V 11088.14017231.2925.92V 27.327810 +=+++解得: 98.12=混V 煤粉kg N 3m烟气总量及800℃时烟气平均比热分别为:34.2298.1236.9=+=+=混烟总V V V 煤粉kg N 3m 33.4180043.2298.21110811236.8t V q =⨯⨯+==烟烟总烟烟平均C )(3C Nm kJ ⋅第四章 烘干机热平衡计算4.1 收入热量1.进烘干机的热烟气带入热量为: 进烘干机热烟气带入的热量按下式计算:111t lc q = (4-1) 式中:1q —进烘干机热烟气带入热量,kJ/kg水;l —蒸发1kg 水需要的热气体量,3m N kg 水;1c —进烘干机热气体平均比热,()3k m J N ·℃;t 1—进烘干机烟气温度,t 1=800℃;由公式(4-1)得进烘干机热烟气带入的热量为:111q lc t =l 800433.1⨯=kJ/kg 水kg lkJ /4.1146=2.进烘干机湿物料带入热量进烘干机湿物料量=出烘干机烘干物料量+烘干机内蒸发水分量为:热气体l ,t 1湿物废气,t 2 水气,t 2烘干物料112100W W W --,t3水l ,t 3散热损烘干物料112100W W W --,烘干机图4-1-1 回转烘干机热平衡示意平衡范围:烘干机进料口至烘干机出料口 平衡基准:1kg 汽化水,0℃水kg kJ t c t W c W c W W W q w w /43.258201868.420]10011868.4)1001100(84.0[11010100]100)100100([10033222112=⨯+⨯⨯+-⨯--=++---=(4-2)式中:2q —进烘干机湿物料带入热量,kJ/kg水;1W —进烘干机物料初水分,%; 2W —出烘干机物料终水分,%;3t —进烘干机湿物料的温度,3t =20 ℃; W C —水的比热,W C =4.1868()·kJ/kg ℃;C —绝干物料比热,()·kJ/kg ℃,不同物质的比热见表4-1-1;表4-1-1 不同物质的比热物料名称石灰石 粘土 矿渣 煤 比热[kJ/(kg ·℃)] 0.920.840.841.26总收入热量水kg kJ l q q /)43.2584.1146(21+=+=4.2 支出热量120℃时不同气体的平均比热,废气量如表4-2-1表4-2-1 120℃时不同气体的平均比热,废气量 气体名称2CO 2H O 2SO 2O 2N空气 120℃时不同气体的平均比热[kJ/(N 3m .℃)] 1.7301.5091.828 1.3211.2971.302 烟气量(煤粉kg N 3m )1.33 0.65 0.0040.31 7.0712.981.蒸发水分及水汽带走热量为:蒸发水分及水汽带走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2322490t C q O H += (4-3)式中:3q —蒸发水分及水汽带走热量,kJ/kg水;2490—每kg 水在0℃时变成水蒸气所需的汽化潜热,kJ/kg水;2H O C —水蒸气由0℃升至2t 时的平均比热,() kJ/kg ℃;2t —出烘干机废气温度,2t =120℃;由公式(4-3)可得蒸发水分及水汽带走的热量为:2322490H O q C t =+120878.12490⨯+=36.2715= kJ/kg水2.出烘干机废气带走热量为:出烘干机废气带走热量可按下式计算:224t lc q = (4-4)298.1207.731.0004.065.033.198.12302.107.7297.131.0321.1004.0828.165.0509.12.2t l+++++⨯+⨯+⨯+⨯+⨯+=l 9.159=kJ/kg水式中:4q —出烘干机废气带走热量,kJ/kg水;2c —出烘干机废气的平均比热,()3k m J N ℃; l —出烘干机废气量,Nm 3/kg 水;3.出烘干机物料带走热量为:出烘干机物料带走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4222115]100)100100([100t Wc W c W W W q w +---=(4-5)110]10011868.4)1001100(84.0[110101005⨯+---=q82.960=/kJ kg 水 (4-5)式中: 5q —出烘干机物料带走热量,kJ/kg水;4t —出烘干机物料温度,4t =110℃;4.烘干机筒体散热损失为:烘干机筒体散热损失可按下式计算:W t t F q F /)(6αα-= (4-6) [1]1.15F DL p = (4-7)式中:6q —烘干机筒体散热损失,水kg kJ ;F —烘干机筒体散热表面积,2m , 1.15F DL p =; D —烘干机直径,D=2.4m ; L —烘干机长度,L=18m ;1.15—考虑到滚圆和大齿轮等所增加的表面积系数;F t —筒体外表面平均温度,F t =130℃; a t —周围环境温度,a t =20℃;W —烘干机每小时蒸发水量,kg 水/h ;W=2400 kg 水/h ;α—传热系数,KJ/(2m .h. ℃) ,当外界风速为4 m/s 时,查表4-2-2可得α=53 KJ/(2m .h. ℃)表4-2-2 回转烘干机的筒体表面传热系数αF a t t - (℃) 外界风速(m/s )0 2 4 6 8 40 35 75 96 114 130 50 39 81 99 117 133 100 50 92 115 132 148 15063106131148164由公式(4-6)可得烘干机筒体散热损失为:W t t F q F /)(6αα-= (4-6)2400/)20130(07.15653-⨯= =379.12/kJ kg 水 总支出热量3456=q q q q +++=2715.36+159.9l +960.82+379.12 =(4055.2+159.9l ) kJ/kg水热量平衡:收入热量=支出热量2.40559.15943.2584.1146+=+l l解得:84.3=l Nm 3/kg 水4.3烘干机的热耗和热效率热耗:3.48919.0800433.184.311=⨯⨯==ηt lc q /kJ kg 水热效率:2232490H O w c t c t qη+-=烘3.4891201868.4120878.124902490322⨯-⨯+=-+=qt c t c w O H η538.0=第五章 燃烧室设计计算燃烧室是为烘干机提供热烟气的热工构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